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精选9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征文吧,征文的结尾要或紧扣开头,首尾呼应,或重申观点,再次点题,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等。为了让您在写征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这首诗,春节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了。
“咚!咚!”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中国人都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来了!新年来了!”我也兴奋地在家里呼喊着、蹦跳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激动的心情。当我跑到阳台上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有的像金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啊!春节多美呀!
新年到了,今天是正月初一,到处都是一派喜庆的气氛。这一天家家都张灯结彩,门前贴着刚买来的对联,阳台挂着红灯,亲戚们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举杯敬酒祝福以后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合家欢乐!路上的行人都打扮的漂漂亮亮,高高兴兴的去亲戚家拜年。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姐姐去舅舅家拜年,很巧阿姨他们也在这,就在这时外婆也来了。舅妈去给我们准备点心吃了,大人看闲着没事干,他们便决定打牌。大人打牌虽然挺有意思但是我们小孩总不能都在那看吧,于是我们也组织了小孩的活动。
小孩的活动也分几组,一组是去打鞭炮,一组是去玩捉迷藏,一组则是玩电脑……我一开始是去玩打鞭炮,因为我觉得玩捉迷藏地方有点小很容易被发现不好,而电脑的话还是少玩。玩鞭炮的只有3人,一个是堂哥一个是堂弟。我们先下楼寻找卖鞭炮的小店,还没走多远就找到了。我们买好东西就去找了一块空地,舅舅家楼下正好有一块空地而且没什么人走着于是我们就选定了。我们把买来的鞭炮平分了。我们先玩的是一条一条的鞭炮,我们去找来了一个不文明人丢的零食袋子。把鞭炮点燃在接触零食的袋子,零食袋子就会有一个个小洞小洞,鞭炮顺着小洞下去,没过多久零食袋子就被烧成了灰。现在我们玩的是点燃过几秒就会爆的,这种鞭炮还会5连的。我和堂哥配合,我拿着鞭炮,堂哥拿着打火机,我说:“点!”,只见堂哥马上点燃鞭炮,我也立即把鞭炮给扔掉了。我们立即捂住了耳朵,过了几秒钟,“啪!”鞭炮响了,紧接着“啪!”“啪!”“啪!”“啪!”鞭炮声又响了5次。玩着玩着我们也累了。
这个春节正是难忘啊!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2
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素来就是礼仪之邦。因此,自古以前,中国就有不计其数的传统节日。春节也不例外,现在春节虽已远去,可那过年的声音,过年的味道,还时常萦绕在脑际。不管何时,想起春节,总会有些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二十六日,是我最高兴的日子,因为那刻,我已成功到达老家。
老家有句俗话:“二十七、二十八,贴门花。”所以第二天,我们便去贴门联了。
大伯母不知是怎的,贴对联从来不用胶带,而是古老的方法,整整熬了一大锅像玉米粥一样的家伙,听伯母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浆糊”。不过,这家伙果真是名不虚传,往墙上和对联上均匀一抹,再把对联拍上墙去,这就算风再大,也吹不下来了。
老家还有句俗话:“二九,吃肉。”所以没到二十九日,老家的巷子里便充满了卖肉的人。老家的肉纯天然好吃,所以卖肉的行家虽多,但个个生意不错。但最好不过的就是我们这些晚辈们,光大伯亲戚就有好几个,随便进哪一家,就会被热情款待一番。
大年三十白天没什么可玩的,于是表姐就提议,斗扑克。五个人围着一个被倒放的大铁盆,就可以开始进行真实又激烈的“纸上谈兵”了。但老天未必太天妒英才了。那时我的运气实在不佳。斗了几盘,我就败了几盘。真是太“幸运”了。
大年初一是最累的一天。早上,我们要五点多的时候就起床,然后赶紧穿衣,接着再去吃饭。吃饭的过程中大人还不忘放上长长的一卷爆竹。等饭吃完了,我们也就完全睡醒了。于是,我和表哥、表姐们赶紧去奶奶家,恭贺新春。但给爷爷奶奶贺岁,首先就是拜年。拜年可麻烦了,先不说每一步必须的礼节姿势,就是光论站站、跪跪、磕磕就得十三下,奶奶心疼我们,就让我们每个人磕一下,便可拿着红包走了。但是过了奶奶这一关,剩下的还有很多关。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除了睡觉,剩下的最多时间就是在去某某家的路上,奔波不停。哎!那时最大的感受就是:“假如给我三天时间。”
春节的记忆,可以说是“劳逸结合”或“逸中藏累”吧!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3
蜡梅绽放,春节将至。
在年夜前几天,农家人家家都在忙着准备过新年。掸灰尘,做卫生,备过年物品,敬神祭祖。春节是幸福与团聚的日子,最热闹的场面是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饮团圆酒,菜肴丰盛,昭示着团团圆圆。
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农村有摆年夜饭的习俗,大都安排在除夕那天。祭先祖、敬天地、辞旧岁、迎新春、讨口彩、图吉利,期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春节期间,孩子们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收到“压岁钱”。“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是压惊、辟邪、保佑平安。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平平安安度过一岁,长辈祝愿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
一年的最后一天,称大年夜,这是全家团圆欢庆的日子,不管家人出门在外多远,都要尽可能赶在春节前回家团聚,以享团圆之乐。
农历腊月二十至除夕,农家人有陆续拜年夜饭的风俗,两只八仙桌对拼,先点蜡烛供香,再以平常的食材,摆上圆头塌饼、糕点水果,端上热菜,斟酒三巡,行礼磕头,焚化“元宝”,以示孝敬先祖,告慰家人的心灵。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饮团圆酒,菜肴尽量丰盛,不能吃成光盘,预示年年有余。
吃年夜饭、看春晚、放爆竹烟花,已成了不少家庭除夕的“守岁三部曲”。而除夕的年夜饭是最重要的团圆饭,就连菜名都要讨口彩图吉利。冷菜热菜各6道,可谓“六六大顺”;热菜的总数是九,图个“长长久久”。至于具体菜色,每年都有几个老花样,上了点年纪的一看就看出了门道:一清二白的芹菜干丝,谐音“勤劳干事”,寓意做人要勤奋清白;金灿灿的蛋饺称“金元宝”,腊腊黄的蛋肠(蛋皮肉卷)称“黄金条”,墨墨绿的塔菜叫“元宝菜”,自然是讨“招财进宝”的好口彩;百叶包肉卷叫“如意卷”,黄豆芽叫“如意菜”,寓意吉祥如意;素什锦,寓意十全十美。年夜饭中一定会有一条鱼,表示“年年有余”,而整条鱼只是摆摆样子,没有人下筷,因为这是“吃剩有余”的意思。甜腻腻亮晶晶闪着猪油的八宝饭本身名字就讨喜,农家人还把南瓜饼谓之“万年糕”,寓意“年年高”。
丰盛的年夜饭,少不了咸鸡、咸鸭、咸肉、腊香肠,还有酥软的红烧肉和肥而不腻的走油肉,寓意过上富足的好日子;点心有细腻的芝麻汤圆,或菜肉圆子,或水果甜羹,寓意阖家团团圆圆,甜甜蜜蜜;脆薄的三鲜春卷或油炸龙虾片,寓意平平顺顺,和和美美。如有小孩不小心汤水打翻,边上就有人应声“有财有水”;如有人大醉呕吐,周围人会笑着说“放花筒哉,大吉大利”。
饭后搞娱乐,备鞭炮,守岁迎春,半夜不息。待到子夜(年初一凌晨),放鞭炮,热闹非凡。
春节是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农历首岁,俗称“年初一”。“年三十”半夜子时一到就燃放炮竹,年初一早起,祭祀天地,行拜年礼,男女老少穿新衣新鞋,戴新帽子,凡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小辈“压岁钱”,邻里朋友相见,互祝“恭喜发财”,尽讲吉利话。
农历正月初五,是“接财神”日,为祈祝新的一年财源茂盛,生意兴隆,燃放鞭炮,上香叩拜,祈求财神保佑发财。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家人俗称“正月半”。这一天家家户户做圆子,裹馄饨,先祭灶,再趁热慢慢地吃,到处挂红灯。童年时代“正月半”的元宵夜,好不热闹:妇女们敲团箕,幼童们玩兔子灯,小伙子们“调火龙”,小孩们炭茅柴,姑娘们闹“扛三姑娘”……精彩纷呈的活动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正月半”那天,家家户户忙着做圆子,象征合家团圆、美满幸福;还要裹馄饨,谓之“收心馄饨”,意为过了“正月半”,新年才算真正结束了。人们敬畏先祖列宗,第一锅的第一碗圆子,必是先敬香,祭灶君。
夜幕降临,大家端起热气腾腾的圆子,与左邻右舍走动。吃过圆子,妇女们拿起做圆子的团箕去屋外敲打,期盼家宅平安,祈祷禽畜兴旺。也有人去倒垃圾的地方,扎把稻草,燃一把火,寓意烧掉一年的晦气,开始新的一年。
幼童们蹦蹦跳跳,拿着兔子灯到场头,在月光下玩耍取乐,比谁的兔子灯更逼真漂亮。小伙子们精神抖擞,举起早已准备好的“招财把”,这是一根长长的稻草杆,外面围满了稻草,里面是晒干的芦苇,点燃“招财把”,沿着田埂奔走,上下左右不断挥舞火把,谓之“调火龙”,喊些“招财招财,大家发财”之类的好口彩,憧憬未来一年,全家人福星高照,鸿运亨通。孩子们跟着大人,也在路边、河边、坟山上炭(烧)茅柴(枯草),学着大人样边烧边呐喊,调皮的还会喊出:“别家田里长黄草,自家田里出元宝!”野外传来一片呐喊声,墨色的天空时不时蹿起美丽而寂寥的烟火。炭茅柴把草根下的害虫也烧死了,当新草萌芽时,长势齐整,饲养牛羊的农户,割草也省劲得多了。
过了元宵节,新年的帷幕也就落下了,繁忙的春耕生产又开始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4
噼噼啪啪”随着零零星星的鞭炮响,我感到牛年悄悄地来到啦!今天是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年三十,过了今天就是牛年啦。新的一年将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是值得我终生记忆的一年。因为妈妈告诉我是属牛的,今年是我的本命年。于是我开始期盼过年了。
我们中国人都期盼着—过年,因为它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我们家也不例外。今天中午时我们家就准备吃团年饭。我和妹妹早早地在头天就将今天的作业完成,爸爸妈妈、舅舅、舅妈将手头的工种结束赶回爷爷家,我们全家和和美美地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爷爷、外婆高兴地张罗了一桌子美味的菜肴,桌上的美食让我见了直流口水……首先,我和妹妹恭恭敬敬地向桌上所有的长辈作揖、拜年,并且向他们送上新年的祝福“我们祝,所有的长辈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没有烦恼……”而爷爷、外婆更笑得合不拢嘴,将两个大大的红包发给我俩,鼓励我俩要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离不弃,我们是幸福的一大家”……吃完午饭后,我们全家走出家门,去感受过年的气氛……
走在年货的市场上,我看见大街上红红的灯笼挂在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商场,还是很小的杂货店,只要有红灯笼的地方,就是最“繁华”的地方。商家们的窗户上贴的是今年的生肖“牛”那牛活灵活现,手拿倒福向我们拜年,好像在向我们说:“新年快乐。”在这一天大街小巷的人们忙忙碌碌地办年货,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一年的辛苦工作今天总算可以轻轻松松了……在这一天,人们会把一切的烦恼和悲伤的事情都暂时忘掉。那是因为,人们都希望能用愉快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新的一年应该有新的兆头,有一个新的开始。
白天的气氛真是热闹呀!晚上的气氛也很不错哦!八点钟,我们准时地端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演员们的表演一个比一个精彩,我感觉好像今年的春节比以前热闹了许多,可能是今年我又长大了一岁,更能体会节日气氛吧。特别是全家都坐在一起感觉很温暖、很热闹。……“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过十二下,就像一只调皮的兔子轻轻地拍着我的肩,悄悄地告诉我——牛年到啦。
外边的鞭炮震耳欲聋,烟花漫天飞舞,过年的感觉真好。我愿所有的中国人,春节快乐!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5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当时全村的乡亲们正在收拾行装,谁也没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走过去给了他一点粮食说:“快逃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伯伯笑着说:“婆婆如果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他,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于是,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作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祝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习俗除了上面所说的外,还有很多,比如:贴窗花,贴年画,吃饺子,压岁钱等。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晚上我早早的吃过年夜饭,就拿着鞭炮就朝门外奔去。伴随着我们的欢呼声,一个个烟花飞到了空中,点亮了美丽的天空。还有一个传统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了,那就是春节,我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我们的红包,预示着来年我们都会顺顺利利的过着每一天。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来到。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6
过年,是中国人的春节,作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是最热闹的节日。每至年关,东南西北的人们都要卸下一身的风尘回家过年,相聚一场繁华的味觉盛宴。收红包、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早已成为儿时最深刻的记忆,深深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辞旧迎新、团团圆圆是中国人始终信奉的幸福标准。小年一过就开始各种忙活,大扫除、购年货、煎炸蒸煮,尽管习俗千差万别,却承载着共同的希冀。那些烙印在心中的味道历久弥新,那些藏在“年”里的故事也代代相传。
我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成员,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泛,影响最深远,人数最多的民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客家本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经豫、鄂、皖等辗转南迁,渐次定居在赣、闽、粤三角地带,后来更远播于海外。赣、闽、粤三角地带是客家的大本营,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处在大本营的最前端,中原汉人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家区,最早就是定居在宁都一带。因此,宁都便成了客家祖地。肖田吴村地处宁都最北端,是赣南的`“北极点”,也是客家祖地。这便是生我养我的故土。
肖田乡吴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北面,距县城75公里,东邻南丰、广昌县,南邻洛口,西接东韶乡,北连宜黄、乐安县,系四县交界处。这里是赣江源发源地,一条小溪过梅江,贡江直接汇入赣江。这里群山绵绵,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这里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居,是江西省食用菌生产基地。
因为家乡偏僻、落后,我们三兄弟毕业后一直在深圳打拼。将近20年了,每年春节放假后,便从深圳出发,乘火车或汽车回宁都。近10年因宁定高速开通,三兄弟都各自购买了小汽车,年年挤入春运的大潮中。
回到老家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打扫卫生。房前房后,楼上楼下,通通都打扫一遍,全家动手,不分男女老小。往往需要一天或两天时间完成。
第二件事便是做肉丸。宁都县是个客家迁徙之地,逃避中原战乱、饱受迁徙之苦的宁都客家人,期盼着太平盛世,渴望举家团圆,永享安乐宁和,特地制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带有浓厚喜庆色彩的风味美食,那就是团团圆圆的客家肉丸。宁都肉丸中的猪肉丸和鱼肉丸是宁都客家过年或办喜事必做的一道菜,意指团团圆圆、美满幸福。剔除鱼骨,留下鱼肉,按比例加上红薯粉,然后煮好鱼肉丸子供过年使用。
第三件大事便是准备年货。杀鸡杀鸭,备好白酒,自酿“客家娘酒”。糖果花生瓜子及各种小吃,鞭炮、对联、红包、小孩子新衣服等等,小年农历二十三便祭祖膜拜,农历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沐浴更衣。客家娘酒又是客家一绝,据《嘉应州志》记载,早在宋代以前就有“老酒仍烦为开瓮”的诗句。客家人用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和红菊发泡来酿酒,称这种酒为“扒酒”,因这种酿酒呈暗黄色,被称为“客家黄酒”或“客家娘酒”。
第四件大事便是过年。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祭祖过年。对联、红包、鞭炮则是大放异彩,有的村落晚上还放鸟枪、火炮之类的,镇压各方妖魔。年夜饭,是春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所有的恩怨在这一刻化解,所有的祝福与希望在这一刻升起。
第五件事便是初一开门大吉。当新年的钟声响起,农村每家每户便祭祖祷告,放鞭炮祝贺来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更上一层楼。早上8点祭完灶神,便吃汤圆,全家都要吃的,并且这天不能讲粗话脏话,更不能打架吵嘴等等。过了年初三,老家开始在庙宇唱大戏,我们这边叫赣南采茶戏,本土味浓烈。各家各户的亲朋好友便来拜年,并且来看戏,主要是团聚交流,增强相互间的感情。宁都采茶戏是江西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宁都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孕育着客家艺术,客家采茶戏吸民间艺术之养料,采中原及其他剧种之所长,经长期交流和相互影响,逐步从三角班演变到半班、半整杂乃至行当齐全,剧目、音乐丰富的大班,现已列入全国320多个独立的地方剧种之一,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百节年为首”,与全国多数地方一样,客家人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过完初三,大家便可各奔前程,又为工作和事业忙碌了,等到元宵节再次相聚,共享开心幸福一刻。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7
新年的钟声渐渐远去,新的一年正向我们走来。回忆新年发生的“快乐”的事,那笑声似乎又在耳边回荡……
新年“快乐”之春联“混搭”
贴春联是春节的一大习俗,这喜气洋洋的事却被我贴的“快乐非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道来。
大年二十九早上,爷爷将他的“呕心沥血”之作——十几副春联联交到我的手上,对我说:“孩子,你也大了,贴春联的任务就交给你吧,希望你也能沾到一些福气……”拿着爷爷心血的结晶,我不禁激动万分,小时候就渴望贴春联,但大人们总说我年龄太小,想不到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接过奶奶熬的浆糊,飞奔出门,生怕爷爷反悔。
往年看大人们贴春联,不过是一抹,一贴,再一按,没想到自己贴起来却这么麻烦。由于我海拔不够,加之老家门又高,我必须踮起脚,伸长了胳膊才勉强够着门框顶。虽然累,但我依然高兴,每帖完一张都要仔细的校正好久,生怕贴歪了。忙碌了进半个小时,所有的春联终于贴好了。
此时,老爸走出来,仔细打量着新贴的对联,高兴的说道:“不错不错,贴的很端正嘛!”“那当然,我费了不少劲呢!”我有些得意。“满园春光管不住,——少年莫笑白头老?”爸爸的表情顿时晴转阴,大叫道:“坏了,你贴错了,这根本不是一幅!”我也下了一跳,跑到另一幅对联前:“开门喜迎春光,——人和家祥是福?完了,这根本不是一对!”
爸爸不禁怒火中烧,嚷道:“你贴的时候就不看看是不是一对啊?春联能乱配吗?”“我只想着别贴歪了……”我还觉着委屈“这咋办啊?”“赶快揭下来!”我赶忙扑到门前,但为时已晚,奶奶熬的浆糊以牢牢的把春联粘在了门上,揭下来时,十几幅春联已经残缺不全。
当全家知道这个“噩耗”时,爷爷高呼:“救心丸……”奶奶大叫:“扣你压岁钱!”爸爸恶狠狠的威胁:“过了年再找你算账!”我低声道:“下回打死我也不贴春联了。”
新年“快乐”之妙语
在我们家乡,有一种习俗叫“迎家堂”,过年时,每家都要在八仙桌上摆放供品,在堂屋中央挂上家谱,然后到村后的山脚下把如土多年的长辈“请回”家来过年。
三十傍晚,奶奶对我说:“到村后山脚下去请你的老爷爷老奶奶回来过年吧,我腿脚不太灵便,你自己去吧!”“有必要吗?”我轻声嘟囔。“心诚则灵,心诚则灵!”奶奶一脸严肃。我也不再多说什么,点了三炷香,跑到村后山脚下,做了个拘,冲着空气说道“老爷爷老奶奶,请您俩回家过年啦,Let'sgo!”说完,觉得十分滑稽,哈哈大笑着跑回家去了。
晚上,大家正津津有味的吃着年夜饭,六岁的弟弟哭闹着非要吃八仙桌上的供品。奶奶仍是一脸严肃,说道:“那是给你老爷爷老奶奶享用的——他年纪小,不懂事,您老人家不要见怪啊!”那神情,仿佛我老爷爷老奶奶就坐在他眼前似的。
这时,我突然冒出一句:“他俩可能没来,我来时跑的太快,他俩腿脚不好,可能没跟上。再说,他俩不明白“Let'go”是嘛意思,说不定现在还在山脚下等着呢!”顿时,大家喷饭大笑,我奶奶笑得最起劲,刚才她还一口一个“心诚则灵”,现在却反过来笑我,唉,真没办法!”
回忆新年的趣事,仿佛我又回道了那欢乐的气氛中,体会着当时的尴尬,欢笑,愉悦……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小孩子最最盼望的日子,俗话说得好:“大人望种田啊,小孩望过年啊。”过年最主要的是能吃饺子、放鞭炮、还有更实惠的就是可以得到压岁钱了。
今年过年我就学习包饺子了,我跟着妈妈到了姑妈家。妈妈首先走进厨房兴致勃勃的帮姑妈包饺子,我闲着没事干也来到厨房学着包起了饺子。我看见妈妈把包x摊开放上瘦肉料然后卷起皮子,做成了一个弯弯的大饺子,我也学着她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我包了一个歪歪扭扭的饺子。妈妈悄悄的在我的饺子里放了一枚硬币,我也乘着妈妈不注意也在她的饺子里放了硬币。不一会我们就在说说笑笑中将饺子包完了。过了一会我听见姑妈叫着:“吃饺子了”。我的姐姐妹妹们都等不及的跑过来。妈妈笑着说:“今天我要尝尝我儿子的饺子”。我也高声叫起来:“我也要尝尝我自己的饺子”。妈妈“笑里x”地笑起来了。我也x地笑着。妈妈一口咬下去,我两眼看着妈妈也一口咬下去,“哎呀”。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我的饺子里怎么也有硬币啊?”这时可把大家都给乐坏了。
到了晚上,姑妈说:“给压岁钱了哦”我一听,第一个冲了上去。姑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x,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个纸条。我看了一看,条子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哎!”还是二爹豪爽地给了我们一个大x,我打开看了看,“啊!一千元!”可把我乐坏了。我一蹦三尺高。妹妹们最淘气了,她们三个可在我家里是出了名的“淘气三剑客”啊!她们对我说:“哥哥我们也送给你一个x”,我想今天她们给我送x,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啊!这里面肯定有鬼,于是我想了想就把x对着她们一打开,突然一只只虫子向她们面前跳过去。她们吓得落荒而逃了,我在后边哈哈大笑。
你们看,这个春节够有趣味的吧!放鞭炮、猜谜语等等活动都是在我们家里开展的,房间里一直充满着欢声笑语。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8
关于春节,心中有很多美好的童年时代的快乐的记忆:春联、福字、年画、吊钱、年糕、糖瓜、元宵、空竹、灯谜、花会、祭福、拜年、压岁钱、聚宝盆等等。每一片记忆,都象璀璨的珍珠,在内心深处闪耀,尤其是每逢春节的时候,过着眼前的节日,思绪中闪过以前的节日,交织成了美丽的、无穷的节日的韵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杀个鸭;二十九帖门头儿;三十儿褪蹄儿;初一儿高高兴兴去做揖。”每每吟唱着古老的民谣,春节的气氛总会浓郁起来,儿时美好欢快地过年情景总会浮现在眼前:
每一个儿童的春节,都是一段最为快乐的时光。小时候的春节,有意思,无忧无虑的,傻傻糊糊的过春节,我小时候过年不喜欢穿新衣服,因为那不是一个崇尚享受的年代。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总觉得挺别扭的。但我对鞭炮却情有独衷,那时稍大点的鞭不敢放,只放那种红色的小鞭。珍贵的2厘米长的鞭炮,舍不得整串的一次放完。买来鞭炮要先拆散,每次出门抓上一小把,然后一个一个的放。这样,每点一个,就都能带来一次心惊肉跳的快感。
还有纸灯笼,表弟们来了,老老少少的,晚上都住在一起,打地铺,打枕头仗,摸瞎子,站在哪的都有,尖叫,激动,多好啊,那时候,单纯,穷,但很快乐。很小的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灯,平日里点一盏小油灯。春节了,也是点油灯,但与往日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带有白玻璃灯罩的油灯,灯上有一个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记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亲都早早的把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擦的锃明瓦亮。天一黑,就把灯点亮,调的灯火大大的,照的满屋通明。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儿时过年的记忆永远都是快乐和幸福的,在记忆中,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盼着吃饺子、磕头挣压岁钱;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放在了过年上。大人们平日竭力勤俭,过年时竭尽所能。尽量使生活靠向理想的水平。过年是人间生活的顶峰,也是每个孩子一年一度灿烂的梦。尽管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春节来之际,购年货、访亲友,大人孩子从里换到新,贴对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热闹、吉祥、喜庆、平安、团圆、富贵……就是春节的象征。发财、兴隆、加官、进禄、有余、长寿等等年时吉语,便由此而生。这些切实的生活愿望,春节时刻全都进入生活。无处没有这些语言,无处不见这些吉祥图案。瓶子表示平安,金鱼表示富裕,瓜蔓表示延绵,桃子表示长寿,马蜂与猴表示封侯加官,鸡与菊花都表示吉利吉祥……生活中的一切形象,都用来图解理想。苹果代表平安,自然就成为年节走红的礼品;梨子有离别的味,在春节时便被冷落一旁。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9
在鲁西北那片广袤的平原上,有一个叫“三图李”的小小村庄。我在那儿度过了欢乐的童年时光。尤其是儿时过年的记忆,曼妙了四季轮回的风景。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幼年时那快乐的童谣,在阳光里穿梭着,至今犹在耳畔萦绕……
一进腊月门儿,便有了一两声的“手摔炮儿”的炸响,于是,小村子里便热闹起来,年味儿也会愈发地浓重。
腊月初八,是母亲最忙碌的第一天,她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了,淘洗各种米、豆、红枣和花生米等,然后在大地锅里舀上多半锅水。等把水烧开了,便把淘洗好的混合米下到锅里。白色的泡泡儿托着各种颜色的粥料,上下翻滚着,煞是好看!香气氤氲里的母亲,那姣好的面容,更加白净俊美了!我常常趴在炕沿儿上,翘着头,看母亲熬制八宝粥。在我期盼的眼神里,八宝粥终于熬好了。母亲总是先让我给五保户陈奶奶送上一小盆儿,陈奶奶每次都笑呵呵地夸赞我的母亲:“孩子,你妈妈真是个善心的大美人儿啊!”回到家之后,母亲早已给我们姐弟几人盛上了满满一大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热气腾腾的八宝粥,笑语盈盈,其乐融融,那香糯清甜的味道,在我心里无人能及!
腊月,是奶奶剪窗花儿最忙活的时候。母亲常常用童谣来形容奶奶剪的窗花儿“剪只鸡,剪只鸭,剪只喜鹊叫喳喳。”奶奶剪的窗花儿,十里八乡都有名气,外村人家办喜事,还有不少慕名前来让她剪窗花儿的呢!因此,我们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都爱往我家跑,来跟奶奶学习剪窗花儿,奶奶当然是有求必应。于是,小小村庄的窗户棂上,贴出的窗花儿,几乎都是奶奶打样儿设计并亲自裁剪出来的。奶奶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念和向往,都绕成了指尖儿的绚烂,她剪出的那些活灵活现的小生命,陪奶奶度过了岁月里的安暖时光!年幼的我,最喜欢干的活儿,就是帮奶奶打扫碎纸屑,那些大红的纸屑,被调皮的我,任性地安放在院子里的大雪堆上,像极了朵朵红梅傲放于寒雪之中……
腊月,也是老爸最忙活的日子。毫不夸张地说,全村过年和孩子们结婚时所用到的对联儿,老爸全部承包了。要过年了,乡亲们早早地在集市上买来了大红纸,老爸逐一在红纸的一角写上名字,然后抽空就写上几幅春联。老爸写春联时,我绝对是最好的小帮手。别看我当时才六七岁,却啥活儿都能干,帮老爸裁纸、叠格儿、研墨、晾字、涮笔……老爸写好之后,我就双手端起来,放在院子里。红红的春联,被我摊晒在冬日的暖阳里,柔和的光线亲吻着她,散发出缕缕醉人的墨香。那时,我家的院子里简直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壮观得很,我常常引以为傲!墨迹全干之后,我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按照老爸的吩咐,挨家挨户去送春联。乡亲们都亲昵地称呼我“送福小天使”,听了之后,那欢跃的心情无法比拟!
腊月的记忆里,还有飘香的炸绿豆丸子,一家人欢欢喜喜赶年集,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孩子们手提自制灯笼的嬉戏声……
儿时过年的美好点滴,都已刺绣在记忆的帷幕上,岁月的风雨,无法让其褪色,且愈来愈清晰,愈来愈珍惜!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精选9篇)】相关文章: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精选15篇)12-05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700字12-20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怎么写12-18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800字12-16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征文范文12-16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合集15篇)12-21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集锦15篇)12-21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通用15篇12-05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集锦15篇12-05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一等奖五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