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母亲节感受征文(通用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征文一般都具有精彩的开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那么,怎么去写征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亲节感受征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母亲节感受征文1
我没有精美的礼物送给母亲,也没有华丽的词语来表达,我只是用我的真心来写给您。随着自己渐渐的长大,看着母亲的脸旁从年轻到憔悴,头发从乌黑到浅黑,动作从迅速到缓慢,多心疼!母亲总是将最好的,最宝贵的留给我们,像蜡烛不停地照亮孩子。
从咿咿呀呀学语到上小学、中学,母亲总是不停的照料我们,为我们不停的操心,平凡的语言,平凡的画面,构成了这个平凡的家庭,年年不变岁岁不变,唯一能变的是您憔悴的脸庞,变得是您缓慢的动作,变得是您岁月的沧桑……而爱,始终不变。在您的爱河里,我总是任性,总是叛逆,而您却给以溺爱,给以祝福。当烟花开尽时,海角天涯,我依然在期盼您那晶莹的泪花。
展开人类的历史画卷,拂去岁月的尘埃,只有爱能穿越时空,只有爱能人人流传,注记千年!记忆的长河里,我何不曾受过您的'指导和爱护,您的每一句话,每一首歌,都是雨水交滴的甘霖,让成长中的树儿,怎么报答?
那一次,让您的心灵受到了创伤,我却依然任性,仍然叛逆,而您却没有责怪我,而是给予我安慰!也就是那一次,我看见您眼中闪耀着晶莹的泪花。我多么后悔呀!在我的眼中您是多么的伟大,在我困难时,您伸出无私的手,奉献真诚的心;在我失望,您给我安慰!母亲您放心吧!以后的路,我会知道怎么走,再也不会让您担心,再也不会让您害怕,我永远爱着您——妈妈!
朋友们,人世间最难报的是父母恩,愿我们都能:以孝为先!
母亲节感受征文2
20xx年5月8日星期天又要如期而来,一个平凡的日子,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却因为有了妈妈的名字而变得意义非凡,让每一个人都能记住这个特别的日子,会抽出时间回家、会通过短信或电话送给妈妈祝福与问候。却还有戍卫祖国边疆、执行特殊任务、守护人民安宁的那些人,只能在心中默默地为妈妈祈福。
妈妈,一个无私的称号。有人在问:有没有一个人没有节日、没有假期、没有报酬、没有旅游、不分日夜白昼、不管风吹雨打,却一直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很多人会笑着说,即使有,那这个人也不正常。大家却没有想到,在自己的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人,她就是妈妈。
妈妈,一个无畏的称号。为了儿女的成长从来甘做挡风避雨的港湾,即使风浪滔天也不改伫立在前。为了儿女的长大从来就是遮日留萌的大树,即使腰身佝偻也不会只为自己向上伸展;为了儿女的一切从来只有坚强的呈现,即使心里再苦身体再累也从未报怨。
妈妈,一个崇高的称呼。她的存在是我们成长的基础;崇高的像高山一样,让我们永远保持仰视的姿态;崇高的如大海一般,让我们永远都有一个港湾。妈妈的平凡,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多的是柴米油盐的交响;妈妈的'平凡,只是默默无闻的付出,没有可歌可泣的壮烈,多的是为儿为女添加的白发;妈妈的平凡,只是在你耳边不停的唠叨,没有孔孟朱王的道理,多是为儿女担忧的心思。
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一首首妈妈的歌萦绕在耳畔,让我平添了无数的感慨。妈妈的脸颊印着牵挂、妈妈的腰身不再挺拔、妈妈的眼睛渐失了光华,为什么做儿女的却不挽着她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今天,想对所有为人儿女的我们大声的呼喊,让我们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大声表达出对妈妈的爱,不再做话到嘴边又咽下的吞吐,不再做用眼泪来掩饰未尽义务的羞愧。
母亲节感受征文3
母亲节来临的时候,我很自然地做了一个关于母亲的梦。
一个桃红李白的清晨,父亲扶着犁杖,吆着青灰色的驴子踢踏踢踏走过村街的时候,阳光穿过木格窗子,正水一般在堂屋里流淌着。娘挽着发髻坐在织机上,双脚一起一落,织机就发出“唧唧—唧唧—”蛐蛐般的鸣叫声。娘再一甩手,木梭就鱼儿般在棉线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杼前后拨动,土布就一丝一缕地向前延伸着……
娘———我大喊一声,惊醒了。但娘劳作的身影却定格在梦境古朴的画面里。
儿时,我最爱看的就是娘织布、纺线线。
秋后,父亲弹回棉花,娘盘腿坐在蒲团上,依着簸箕条条凸起的舌面,先把蓬松的花絮搓成一根根棉条(捻子),而后就开始纺纱了。娘纺线的样子很好看:她左手扬着捻子,右手摇着纺车。纺轮一转,手里的捻子便徐徐“吐”出一条棉线,一会儿一个大穗子就纺成了。
娘白天参加劳动,晚上纺线。那时候的夜晚大多没有电,为了省油,娘便和邻居的六妈、五娘借着月光纺线。时间久了,她摸黑纺出的线都又细又匀。秋夜,明月如盘,树影婆娑。农妇们常常通宵达旦地干活。要是谁家碰上儿娶女嫁需要赶活计,那就更忙乎的没了早晚。做好的饭凉了,饿了再去热;手中的棉线断了,躬身再去续接。一笸箩棉捻纺完了,时常天光也亮了。月光下,我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斗鸡跑累了,一个人不敢去睡,就伏在娘腿上听故事。纺车吱扭,纺轮嗡嗡,萤火虫打着灯笼在枣树上胡碰乱撞。听着听着,我很快就甜甜地入睡了。
多年后,听秦腔传统折子戏《三娘教子》,方知娘的辛劳和不易。
娘为儿白昼织布夜纺线,
一两花能挣几文钱。
你奴才把捻子带线齐揪断,
舍了份量短工钱……
戏中薛乙哥逃学回家,织布养家的三娘观见天色尚早,查问儿子学业,劝其用功。不料乙哥以三娘不是亲生相回应,引出三娘满腹委屈,几欲放弃教养。家人薛宝从中解劝,协同三娘讲明道理,终使乙哥醒悟,发奋上进。多年以来,三娘以耕织之艰教子育人的故事,备受百姓褒赞。看了这出戏,娘的养育恩情,我又何以敢忘?
线纺完了,接下来就是染线、浆线、经布一系列流程。所谓经布,就是要把纺好的纱根据要织的布的花样及厚度,缠绕到一根轴上。经布的时候,场面很壮观。那一刻,娘侧身牵线,步履轻盈,几十个缠满纱线的筒管在娘的带动下,就像一群等待喂食的鸡仔,毛茸茸的围在她脚边欢蹦鸣叫。
把线轴固定在织机上,就开始织布了。织布,讲究的是力道和巧劲。会织布的人,用劲小、织得快、布平整。初学的人,忙了手里顾不了脚下,三两下就会乱了板路。那时乡下嫁女儿,讲究陪嫁多少这样的'布料。当嫁妆抬到男方家里的时候,当地的三姑六婆会打开女方的衣橱,对陪嫁过来的织物的数量及品相作评判,而这又是关乎脸面的事,所以跟娘学织布的邻里姐姐真不少。我家没有女孩,娘看不清时,常常让我帮她穿针引线,她们看见了,我总是得到“臭小子”的笑骂。
年节快到的时候,布也就织成了。冬日的暖阳下,父亲帮娘折叠、拼接、捶平。娘细心地扯平、剪头、掐量。他们的动作和谐默契,脸上都漾着掩不住的喜悦和兴奋。乡间有句老话,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土布里织进的不只是艰辛和期盼,还有绵绵不尽的人文积淀和情愫。
织好的土布素淡清香,厚重平朴,几何形的图案和花朵明丽生动。娘一部分缝制家人过节的新衣,一部分为哥哥们准备结婚的被褥。粮食紧缺时,父亲还背着它上北原换粮呢。许多窘迫的日子,就是这样在娘创造的欢乐氛围里变得红红火火、大有奔头。
前不久,携妻带女去民俗村游玩,女儿对古老的织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又是拍照,又是请阿姨示范,等到自己坐在织机上的时候,却一下都不能操作。唯有妻手扶机杼,脚蹬踏板,还有些许织土布的范儿。
一日,和农林局工作的一位文友说起土布。她说,土布蕴含的商业价值和传统文化,越来越显现出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市上已建起了织纺专业村,成立了金梭子纺织公司。我听了很是欣慰,看来作为传统工艺的土布真的要焕发青春了。
母亲节感受征文4
夜微凉,沉寂,风吹过,侵入柔软心底。岁月悠悠,看朱成碧,原来转眼间,母亲已陪我度过人生十七载光阴。
“我是你的手臂,你是我的掌心。”耳畔响起年少时母亲的低声耳语,眼前浮现的,却是长大后的暑假前,母亲蹒跚的背影。
又是一年两度的放假日,七月份的酷暑天气早已把树叶打蔫,空气中浮动的热让人头晕目眩,我站在窗台旁迎风处,看着母亲利落地收拾我的行李,将铺盖卷起打包。
“爸爸去开车了,东西这么多可能要搬两次。”母亲抬手擦掉即将滴落的汗珠,试探地开口问道。空气的热度不断搅动着人的.心绪。“搬两次?”我烦躁地开口,“车离宿舍那么远,搬两次会热死人的!”“可是一次搬不过来啊……”母亲还想说什么,却被我粗暴地打断,“我们两个人,每个人多拿点不就成了吗?别废话了快走吧,这鬼地方热死了……”我一边嘟囔着一边提起一半的东西出了门,母亲没再说什么,默默地扛起了铺盖卷,又拿上剩下的东西跟在了我的身后。
将至正午,烈日毫不留情地在人的头顶曝晒着,地面上也散出股股热流。甬道两旁的树荫小得可怜,树上的蝉倒是径自叫得欢快,而这蝉鸣对于已热的乏力的我来说更如魔音灌耳,让人更加烦躁,也更加疲累。脚步渐渐慢了下来。不知何时走到我前面的母亲似是感受到了我的迟滞,不时回头看看我,步伐渐渐放缓了。本就不短的路在酷暑之下显得愈发漫长。我埋头默默走着,已是热得连句抱怨的话都懒得说了。
不知何时,手上忽的一轻,我抬头,母亲已从我手中结果一个看起来不大的提包,继续往前走着。少了一个包袱,我顿觉轻快了不少。终于走到车旁,我卸下手中的东西,手臂一阵酸痛,便上车坐着轻轻揉着。不经意间望向前座的母亲,发现母亲也在用手揉着手臂,而她手揉的地方——我心中一颤,那是一道紫红色的勒痕,狰狞可怖。那些小的细节就这么被放大,放大——母亲停下脚步,走到我跟前,看了看,然后伸手拿过我手中一个看似不大的提包,我顿觉一轻。而那提包,不正是满满的一袋书,最沉重的一袋书吗?眼中泛起泪光,心里无声激荡。
“妈—”我轻声唤着前座的母亲。“怎么了?”母亲问,悄悄把勒红的手臂放到身后。“没事。”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耳畔响起幼时母亲的耳语“我是你的手臂,你是我的掌心。”手臂,遮风挡雨,扛负重担,总是伤痕累累;而掌心,是手中最柔软的地方,总是被细心呵护着。可是我在长大,母亲也在变老。脑海中浮现母亲扛着行李蹒跚的背影。手臂渐渐年迈,掌心却已成熟,那么,就换我来做你的手臂,你来做我的掌心。
我是你的手臂,你是我的掌心。
母亲节感受征文5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华北平原的乡间小路上,一个齐耳短发白衫兰裙的女孩拘谨地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赶往城里买订婚的衣服。带着乡土气息的微风轻轻拂过前面骑自行车的男子健壮的身躯和浓浓的黑发,后面的女孩就这样久久地凝视着这陌生的,但即将是她托付终身的男人的背影一言不发,因为这刚刚是她们第二次见面。
这就是我的养父和养母。
我的外祖父是一位曾在苏联经商十年之久的商人。回国后,拥有偌大的家产。连续迎来四个儿子地出生后终于盼来了一个千金——我的养母。也许正应了那句古话,福不双至,祸不单行。母亲出生后十个月,外祖母暴病身亡,外祖父视母亲为掌上明珠,从此再未续弦。母亲长大后出落得如花似玉,提媒者络绎不绝,外祖父挑遍了十里八乡,终于挑选上了当时在外地当工人的父亲。听母亲后来说,那时农村的姑娘找一个能挣工资吃皇粮的工人真得很不容易。
我小时候很顽皮,对什么事都好奇,总爱问我的母亲她结婚那天是什么样子?那时我在哪里?每次母亲都用极不耐烦的态度打发我,“去,一边玩去,小孩子家什么都问。”后来我长大懂事了便不再问,母亲反而乐于跟我讲了。母亲说,她结婚那天,当宴席吃罢娘家人起身告辞时,送客出来的她竟哭了,我非常好奇地问,当新娘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为什么要哭呢?母亲回答,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自由地接触相互了解,到结婚那天她才是第三次见到我父亲,对他的陌生以及对日后生活的恐惧,使母亲差点跟随娘家人一起逃回家。
婚后两年,母亲没能为父亲生一儿半女,在家倍受宠爱的母亲从此在我爷爷奶奶眼里黑如乌鸦,受尽了冷落与谩骂。外祖父总归没看走眼,善良的父亲得知母亲在家的境况后,就把我母亲接到了他远离家乡的工作地,从此两人朝夕相处相敬如宾。
三年后,抱养了我。
在我三四岁刚刚记事的时候,在爷爷奶奶多次写信召唤下,我随母亲回到了河北的农村老家。那时的我已相当懂事,像一个小精灵似的讨人喜欢,全家老少抢着看护我,母亲的地位也随之逐渐提高,不再有人给母亲脸色看,否则我是不会愿意的,小小的我变成了保护母亲的盾牌。
由于父亲工作单位离家远,所以一年之内只能回家探亲一次,那是我最快乐的日子。小朋友们都开始提前围绕在我周围讨好我,因为春节马上来临,父亲就要回来了,每年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以及我所有的伙伴们制作各式各样的灯笼,我当然是提最大最漂亮的那个。夜幕中,我像一个高傲的公主被伙伴们簇拥着,在春节前大人们忙碌的气氛中走街串巷,丝毫没有了平日里对黑暗的恐惧。
我那时还不能理解母亲幸福的心情,只看到母亲会把珍藏了一年的化妆盒拿出来,细细的在脸上涂粉,然后抹胭脂涂口红,看着母亲美丽的脸,我也会为所欲为的用胭脂把我的脸涂得像马戏团里的小丑,惹得正在往水缸里灌水的父亲开怀大笑。
晚上,兴奋了一天的我实在是不想入睡,几次强行睁开如灌了铅的眼皮,看到灯下父亲正捧着母亲的手轻声低语,“瞧,纳鞋底儿把手都勒成什么样子了,你不会少干点。”“少干了一大家子穿什么。”母亲嗔怒地瞥了父亲一眼,“好了,这下我回来了,我帮你纳。”父亲说着还真的拿起了鞋底,母亲一把夺过来笑着说:“别胡闹了,这是你干的活吗?快休息吧。”父亲诚恳的又抢过来,“我真的能干,不信你看。”我看到父亲粗大的手掌上绕上了长长的麻绳,母亲带着甜甜的笑容为我掖了掖被角,我便再也无力挣扎地被拉进了梦的大门。
早晨,当我醒来的时候,父亲已起床为我们做早饭了,那时的农村做饭用的是柴火,冬天,冰天雪地凉锅冷灶地做饭非常受罪,只要父亲回来了,他就不让母亲再做饭,每次他做好饭就把冰凉的手伸进母亲的被窝里暖热,然后为我穿衣服。
我就在这样的幸福生活中快乐地成长,母亲也就在这样的岁月里经历着离别和相聚,重复着期盼与等待。多少年过后,回过头来,细细品味,那竟是我今生最难忘最留恋的时光。
在我抱养的弟弟十二岁我十六岁的那年冬天,母亲与我外祖母去世时同样的年龄同样的病因,突然吐血身亡。父亲是在母亲去世的第二天风尘仆仆憔悴苍凉地赶回来的,当晚入殓的时候,父亲为母亲细细地擦净了脸上的每一处血迹,然后久久地握着这个一生也没能为他传宗接代却如此恩爱的妻子的手不肯松开,母亲一定是很从容地穿过那个黑黑的生死隧道的,因为母亲的面容很安详。
我和弟弟为母亲在老家守孝一年后,离开了和母亲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的家,来到了父亲身边。整整三年后,父亲才与我现在的继母结了婚。继母是当地的'农村人,家里有四个孩子,只有大女儿比我大一岁,正在上大学,加上我和弟弟一共六个孩子,全靠父亲一个人微薄的工资生活,他就这样心甘情愿全力以赴地供养着六个完全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那也许是父亲最艰难的岁月,但因我们都能彼此理解和睦相处,一转眼也就熬过来了。
如今,我们已全部成家立业,都有了自己的孩子,退休在继母家生活的父亲又像当年抚养我们一样照看我们的孩子,端尿喂奶、洗衣喂饭。在继母农村家热乎乎的土炕上,常常是大的小的滚作一团,此时父亲就笑眯眯地点燃一支烟坐在炕头,细细品尝着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真是苍天有眼,人心有秤。每当我看到近七十岁的父亲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我总在心底默默地感念上苍的恩泽,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拥有着父爱,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享受我们回报的感激和尊敬。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继母家我的每一个姐妹对待父亲都比忙碌中的我还孝顺尤加,事无巨细关怀备至,逢病送药、变季添衣。就连我懂事的儿子在上学前班时,都知道把我们过年给他的压岁钱一分不少的攒起来,看望外公时悄悄地把钱塞到外公的衣兜里,父亲发现后感动的热泪盈眶。
我在经历了婚姻的痛苦和生活的磨砺后,更加体会出父亲身为男人,无论是为人夫,还是为人父,那份尽善尽职的情感的珍贵。他一生默默无闻,平凡得如沧海一粟,但他一生都用他那颗博大宽厚的爱心长久地善待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母亲节感受征文】相关文章:
母亲节征文06-13
母亲节征文05-26
母亲节的征文11-07
[热]母亲节征文07-05
母亲节征文【精】07-05
母亲节征文范文06-21
母亲节征文(必备)07-05
写母亲节的征文11-23
母亲节征文【荐】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