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家风征文

时间:2024-08-26 13:26:43 雪桃 征文 我要投稿

(通用)廉洁家风征文2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都不陌生吧,征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写征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廉洁家风征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用)廉洁家风征文20篇

  廉洁家风征文 1

  如果说,家庭是农田,那么孩子就是农田中的一颗小苗,家风就是雨,只有雨的滋润,小苗才会健康成长,只有良好的家风,孩子才会养成好习惯。家风,帮助着我成长。

  在家里,父母经常教育我如何做人。例如:礼貌善良虚心诚实宽容,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他们还教育我,礼表仪态一定要好,如:衣着整齐,见到别人问声好等。记得那一次,为了得到一个好玩的小皮球,我和朋友打起架来了,谁也不让谁。父亲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人要宽宏大量啊!这样才是个好孩子。”父亲的话深深地教育了我,从此以后,我牢记于心。

  爷爷经常也对我说:“孩子呀,现在的生活多美好呀!我们一定要珍惜它。平常生活中,要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珍惜粮食,还要尊老爱幼,见到老人扶一扶,见到需要帮助的幼儿帮一帮。”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正在用行动教育着我。

  这些文明家风一直伴随着我,并帮助着我成长,它让我养成了好习惯,好品质,乐于助人,拾金不昧,诚实,尊老爱幼……这些都与长辈平时的教育有着亲密关系。是的,一个中国人,就必须有着良好的文明家风。

  树立端正的家风,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家风,也正是成长道路上的基础,这正如y一句名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是祖辈、父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下一辈的成长。”文明家风助我成长!

  廉洁家风征文篇今天早上的时候,阳光明媚,爸爸妈妈说来说去的,商量着今天早上去哪呢?去小将?去回山?我决定了先去回山,再去小将。他们非常赞同我的意见。

  我们一起拿着好吃的东西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坐着小轿车去了回山的方向上,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我们到了回山。我们一起去回山的,不,不止我们三个,还有哥哥姐姐妹妹一起来了,而且要一起去探亲呢!

  随后我们吃了个午饭,说说家常话就下来了,我们在家里先准备了一下,爸爸妈妈实在太会磨蹭了,我说先下楼了,我就“唰”的一下就跑到了楼下,我开始在楼下耐心的等待着,等了会儿,我实在等不下去了,我一个人跑了下来,大声地跟妈妈说:“我在叔叔的.理发店里等!”妈妈给我一百元去买水果,十元的橘子,还有一串香蕉,只要二十元,爸爸妈妈知道后,直夸我挺会买东西的。

  我们的车子来了,和哥哥一起去小将看望外公外婆,我们说了几句话,就下来了,下来前拿了很多东西,有毛豆,有青菜、菠菜,有番薯,还有野生的猕猴桃……收获多多,这个星期看来不用买蔬菜了,都是绿色环保的蔬菜,我可有口福了。

  我们回来了,一天的牢累并幸福着。开始整房间,爸爸妈妈正在整理自己的东西,我在整我自己的房间,你看,我们家的人多么的勤劳啊!而且我妈妈也很讲卫生哦!比如:妈妈吃东西前都要洗一遍手,就连我想要偷懒的人也被我妈妈调教过来了。

  你看看,这就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廉洁家风征文 2

  家风好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决定着家业能否兴旺、济世是否久长。对此,我深有体会。

  记得孩提时的一天,我正在院里同小伙伴们玩耍,爷爷突然把我喊回家,让我换双鞋,说是要领我去市长家串门。市长家虽不豪华,但很敞亮。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东瞅瞅西看看,看啥都觉得新鲜。最让我震撼的是,市长家的卫生间里有一个巨大的瓷家伙,听说叫“浴盆”。要是有了这东西,就不用去澡堂子排队洗澡了。艳羡之余,我心想:还是当官好。来之前,我曾听家人说,市长打算提拔爷爷当局长。我暗自盘算:爷爷要真当上局长,我家也能装上大浴盆了。可到了市长家之后,我才发现,爷爷借我这个“小道具”串门是为了谈正事更好开口。当我偷听到爷爷与市长的谈话内容后,心都凉了。爷爷说自己不适合当局长,并举贤荐能推荐了别人,还说这是为工作和大局着想。可我心里暗自叫苦,看来以后“我家也能装上大浴盆”这个梦想也只能是梦想了。

  其实,爷爷是“抗日战争开过枪,解放战争负过伤,抗美援朝跨过江”的老革命,论资历和能力,不输给一般的同龄人。

  他一生为人狷介正直、淡泊名利,对于自己能否被提拔毫不介意,而且经常对我们说:“莫图权来莫贪位,时时想想老前辈;莫多占来莫去贪,时时想想打江山。”

  爷爷一生清正廉洁,从不利用职务之便贪占便宜,用他的话说就是“宁可清贫让人敬,不可浊富挣骂名”。爷爷的'高风亮节、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了家人。我父亲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下过乡、当过兵,1977年高考恢复后又成为录取率极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实权部门任职。

  有一次,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条一米来长的大鱼来到我家,一边说话一边掩面向父亲哀求。父亲一边安慰她,一边打电话同有关部门人员联系,最终将她的合理诉求予以解决。妇女转忧为喜,但父亲坚决把她抱来的大鱼挡了回去。当时,年幼的我很不理解,帮人办事,接受一条鱼算什么!可后来,当我听说父亲单位的一位叔叔被检察院传讯、一位阿姨被停职检查、一位姐姐被要求写检查时,我才理解父亲坚守底线的重要性。

  “秀才说读书,屠夫讲杀猪,文人谈礼义,蛮人论动粗。”在清正崇廉的家风感染下,家人平时闲谈的内容则多是刚正不阿的包拯、秉公耿直的狄仁杰、一身浩然正气的文天祥、不怕死不爱财不结党的清官海瑞……

  我走上工作岗位后,也逐渐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在爷爷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清正廉洁放在前”的家风教诲根深蒂固地刻在我心里,时刻提醒我不贪不占、秉公为民,鞭策着我在追求公平正义的路上勇往直前。

  廉洁家风征文 3

  我的爷爷有一口视为宝贝的老式摇摆钟,从我记事起,就在家里墙上挂着。

  钟身是红木色,上半部表盘有两个小孔,下半部挂着一个扁圆的摇摆,正面是刻印着漂亮花纹的玻璃门。每当摆钟走时不准或者报时声音不响亮了,爷爷就会从钟肚里拿出钥匙给它上弦。我很好奇,为什么每次上完弦后古钟又能准时响亮了呢?后来参加工作回家,爷爷让我给摆钟上弦,我用钥匙一圈一圈地拧动发条,不觉感叹爷爷年纪大了,连弦都上不了。这时爷爷提醒我:“做人就像这钟一样,要时常上紧钟弦,校准指向。你工作也一样,要严于律己、脚踏实地。”这时我才醒觉,我不在家的时候,摆钟可从来没停过。

  小时不识数,只能通过钟声来辨别时间,摆钟半点会发出一声响,整点几点就发出几声响。每次“铛、铛、铛”的钟声响起时,爷爷都会问我是几点。这时我会仔细倾听,掰着手指头数着,等钟声响完后,大声告诉爷爷几点。每每这时,爷爷就会摸摸我的头,“对啰,要记住时间宝贵,做什么都要抓紧时间。”后来,求学工作离开家后,再也听不到钟声。每当感到疲惫懈怠的时候,钟声总会在记忆中响起,像是催着我向前。爷爷的话时常在脑海中响起,光阴可贵,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爷爷经常给我讲一个钟表小故事: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表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它去问老钟表。一只老钟表说:“一年要走完三千二百万次。”小钟表非常吃惊,表示办不到。另一只老钟表说:“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小钟表将信将疑,尝试着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初听不知所然,后来恍然大悟。这就是勤奋积累的精神,工作要秉持勤勉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朴实的爷爷教育总是这样润物无声,却又发人深省。

  摆钟“滴答滴答”不知疲倦地走着,我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在成长这条路上,我始终谨记爷爷的“钟言”:绷紧严于律己的弦,坚持警钟长鸣,做到勤勉履职。

  廉洁家风征文 4

  中国,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名字;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五十六种习俗,可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家风——廉洁。

  廉洁,就是不贪污腐化,不损公肥私,不浪费铺张,不贪赃枉法。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翻开漫漫历史长卷,我们不难看到:凡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人,总会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唐朝的魏征,刚正清廉,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朝的郑,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这件事也说明,其实廉洁离我们并不远。也有很多同学会说:“廉洁不是干部、大人的事。跟我们小学生能有什么关系?”但是,实践经验告知我们: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经受什么样的文化熏陶,对其人生道路影响巨大。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廉洁就是诚恳守信等一些小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商店里买了两块钱的水,我给了商店老板五块钱,而他却找了我四块钱。可能是因为当时人多没看清,所以才会多找了我一块钱。可却因为这一块钱,让我心里纠结不已。我想把这一块钱占为己有,可我又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应当把一块钱还给老板才对。这时,我的心里似乎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说:“没事,就一块钱嘛,自己拿着吧,又不会有人知道。”另一个说:“一块钱虽然不多,但这是关乎着诚信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的道德品质。不管怎么样,都应当把这一块钱还回去。不能为了这一块钱而毁掉了诚信。”对于这件事,我心里一直很纠结,究竟是还还是不还。我思考了许久,打算不管怎样都不能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最终,我把钱还给了老板。 要做到廉洁其实很简洁,首先要做到诚恳守信。诚恳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全都,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专心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恳的一种表现。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首先要做到诚恳守信。其实廉洁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认真观看,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这一处秀丽的‘风景’。我是新时代的小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努力争做一个“廉洁小公民”。

  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廉洁这项家风,真正做到廉洁家风伴我行!

  廉洁家风征文 5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关乎国风国运。党员干部应争当家风建设的“领头雁”,带头抓好家风建设,以好家风立志、正行、肃纪,滋养为民、担当、廉政的大情怀,在以小我成就大我中凝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以好家风立志,在坚守初心中滋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向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和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是在历经磨难和千锤百炼后对初心的坚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谷文昌胸怀“为人民奋斗终身”的伟大志向,在14年艰苦历练中百折不挠,创造了把荒岛变成宝岛的伟大奇迹,给家属子女留下了“简朴清贫、为民奉献”的家风。时代楷模朱彦夫身残志坚,虽动过47次手术,却从未忘记“为老百姓办事”的志向,给家人留下了自强不息的`家风。党员干部要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坚守为民初心,身体力行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家风。

  以好家风正行,在实干奋斗中滋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情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岗位上,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都起着重要的示范带动和风向标作用。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把责任落在行动上,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说正话、做正事、交正友、走正道、树正气,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心无旁骛干事创业,一心一意惠民生促发展,在实干奋斗者中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实干家风滋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情怀,书写党和人民伟大事业新篇章。

  以好家风肃纪,在规己育人中滋养“一身正气心坦荡”的廉政情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风正是为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家风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纪律问题。好的家风不仅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做严于律己、勤政为民的表率,更要用严格的家规家训规治育人。党员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对党纪国法心存畏戒,筑牢信念之基,严守纪律底线,时刻将自己置于纪律、规约的约束之下。同时,要加强对家人的教育、管束,防止家属利用自身职权影响做有违党纪国法、损害人民利益之事,严守家中“廉洁门”、筑牢家中“廉洁墙”。唯有自身清正树标杆与言传身教强管理相结合,才能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护航为官从政路。

  廉洁家风征文 6

  古人云:“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家风和家规体现了一个家庭的美好思想品德。假如少了家风或家规,就好比一艘船少了船浆,一颗珍宝失去了光泽。

  父母经常教育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此,“乐于助人”便列入我家的家规,我也慢慢养成“帮助别人,从小事做起”的习惯。然而,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某些人,因怕麻烦,顺手乱扔垃圾,给清洁工造成负担;某些人,明明看到老人摔倒,却袖手旁观。这些人,是真的不懂得助人为乐吗? 孔子曾说过:“民无信而不立!”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啊!当然,讲诚信也是我家的家规之一。曾子为了教自己的孩子讲诚信,竟杀了自己家的'猪;华盛顿小时候不慎砍到了一棵父亲很喜爱的樱桃树,但他英勇地承认错误并得到了父亲的谅解;北宋词人晏殊,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在参与考试时,发觉考题是自己以前做过的,并恳求改换其他题目。你们看,古人都能讲诚信,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记得小时候,我因不留意弄坏了爸爸的“珍宝”—陶瓷工艺品,爸爸发觉后,赶忙找我问:“是不是你弄坏了我的东西?”我赶忙装糊涂:“我刚刚明明在做功课呀。”爸爸无奈了,只好去整理地上被弄坏的陶瓷片。我突然感到很担心,像有一块石头浮在空中,没有方法放下来。在一段时间的思索下,我觉得应当说出实话。见爸爸来了,赶忙拉住他的衣角,红着脸说:“爸爸,对不起,是我弄坏了你的东西。”爸爸低下头,说:“没事,你能承认错误就好了,要知道,说谎话的孩子会变成丑八怪哦!”我不禁被爸爸逗乐了,从今,诚信的种子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优良的家风和家规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传家宝”。可以说,一个家庭是一面折射镜,它能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祖国的真实面貌!朋友们,让我们举起双手,同驻美好家庭!

  廉洁家风征文 7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祖父马学智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教导员。1974年10月,年仅36岁的他因公殉职,长眠于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园。爷爷一生清正,“老怀表”是他唯一的遗物。这块表,是爷爷立功后的奖励,印刻着那段血与火的革命史;同时,也见证了我们家的廉洁家风。

  在我心目中,爷爷、奶奶都是有担当的人。无论遇上什么风风雨雨,他们都不慌不乱,沉着应对。就像老怀表上的两枚指针,每天迈着不变的步伐滴答滴答地转动着,无论怎样的物是人非,总是始终如一、分毫不差。

  爷爷走时,留下的是一贫如洗的家和四个嗷嗷待哺的孩子。38岁的奶奶,不得不扮演起“女汉子”的角色,用柔弱的双肩挑起整个家庭重担。奶奶说,老怀表在,就像爷爷在。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她每天一个人披星戴月、没白没黑地工作。人累瘦了,手累肿了,腰累弯了,奶奶掏出她的精神支柱老怀表看看,缓缓劲儿再接着干。在部队党委的关心下,奶奶十几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着自己。那时候,身边的人劝她:“你还年轻,再找个人嫁了吧!”奶奶默不作声。因为她知道,如果改嫁,孩子们就有可能受委屈。而她答应过爷爷:“一家人要平平安安的,始终在一起。”就这样,奶奶选择了坚强、自立,选择靠自己的双手供孩子们上学,靠打零工、做零活、赚零钱贴补家用,直到我的父辈们成人、成才、成家。

  奶奶说,老怀表跟了爷爷近20年。每天清晨爷爷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小心翼翼地擦拭保养老怀表,所以斑驳的岁月并没有让它变得污浊不堪,而是始终干干净净。

  爷爷任教导员期间,来家里找他办事的人不少。但爷爷行事清廉如水,从不收别人一米一豆。有次有个患者家属来找爷爷救治亲人,说完事情原委后,放下一个编织袋转身就走了。爷爷见状对奶奶说:“你快去,赶紧把东西还给他!”奶奶颠着小脚飞快跑出去,那人一看也跑了起来。奶奶跟在后面实在跑不动了,就停下来喊道:“小伙子,东西给你放这儿了,被别人拿走了我可不管啊!”说完,一扭头就往回走。那人见拗不过奶奶,只好自己拿了回去。

  对于爷爷这样的“不通人情”,奶奶打心底里赞同和钦佩。因为爷爷在世时常常这样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身为医生就应该恪守医德,做人做事干干净净!”

  老怀表有一颗质量极佳的内芯儿,即使经历了几十年的岁月,它仍坚守在方寸之地,不知疲倦地画着一个又一个圆圈。爷爷也一样:他简朴的外表下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即使弥留之际也不忘履行自己共产党员的义务。

  奶奶告诉我,爷爷曾长时间受病痛折磨,但他从未忘记过为党尽心尽力。临终前,他还特意嘱托奶奶,一定要把自己最后一月的党费转交给党组织。峥嵘岁月里,党费也没有多少钱;但在爷爷心底,党费少不等于党费小!即使条件再差,爷爷每月都自觉、按时、足额甚至超额缴纳党费,始终把交党费当做一件大事。

  小时候躺在奶奶怀里听故事的我,心里有些纳闷:这个老头儿咋这么傻呀,好不容易攒点儿钱干嘛交出去啊!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长大了,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才足以深刻领悟到:那几元党费,决不仅仅是几元钱那么简单。那是爷爷对党坚定不移的信仰!是爷爷对党的一片忠诚啊!

  爷爷临终前不忘交党费的故事,让我领悟到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先公后私、公私分明,不忘初心、敬党爱民。

  今年清明,去给爷爷扫墓。立在墓前,奶奶郑重地把老怀表递到我手里。我接过那枚怀表,小心翼翼地拨开翻盖,触摸着那历经沧桑却依然清透明亮的表盘。看着表盘中映出的自己,我突然领悟到:这枚老怀表不正是映照我们家廉洁家风的一面镜子吗?他时刻提醒在法院工作的我,身为一名共和国法官,头顶之上需时刻高悬公平正义之明镜,双手紧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之戒尺,公正廉明,明察秋毫,让心中的天平永不倾斜,让手中的法槌永远敲响正义之音!谨记家训、传承家风,一身正气、廉洁自律,坚守初心,继续前行!

  廉洁家风征文 8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丫,拥有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的文化水平虽然不算高,但也算很努力的生活着。如今他俩早已“解甲归田”,过上了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有次与父亲谈起家风,父亲说:“家风并不是种具体的可以描述的东西,它就像是我们所在的城市一样,于无形中陶染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家族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到“家风”二字,我时常会想到父亲,他为人正直、善良、节俭,而他的廉洁自律最让我信服。

  父亲作为知青下放黄梅,经过努力考进航校,后进入二航局工作,这一干就是40年。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上初一时,父亲由于工作调动关系,去了一个新成立的公司,作为人事部经理,自然很多“亲戚”联系了过来。印象中,父亲每次都是很客气的接待客人,认真而又严肃的将招录要求进行一一讲解,红着脸拒绝所有“开后门”请求。

  记得有一次,家中一亲戚带了一份并不算贵重的礼盒,由于父母加班未归,我手痒拆开后发现是一盒进口点心,平时家庭节俭,自然是趁着父母不在拆开品尝,结果可想而知,父亲很少发脾气,而那次却狠狠的教训了我。随后带着我买了同样的礼盒送还回去。归途中,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座,父亲向我说了很多,有原则、有制度,十二岁的我自然是听不太明白,但父亲说的“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这两句中华俗语,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如今的我也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拼搏着。受父母耳濡目染的影响,“做人一定要自律,自律才能成就自己”的话语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根植于我的内心。

  每次我从家里出发到项目去,父亲都会找各种理由送我出小区,这一段路不算长,却饱含着“千叮咛、万嘱咐”。出院子后,我也会目送父亲回家,看到父亲穿着我“淘汰”的衣物和略有驼背的样子,脑海中想起的不是朱自清的《背影》,而是从小到大我父亲教导我的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好似“春雨润物”般沁润进了我的生命,无需过多的言语,却也深深印刻在脑海里。它鞭策着我,激励着我,也改变着我,变得更加自律、更加坚定。

  廉洁家风征文 9

  中国上下五千年,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一直重视家风和家训,古人常说:“无法规不成方圆”,于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良好的家风,不仅是有形的模仿,更是无形的塑造。有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训是对下一代的教育中起打算意义的一步。

  我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里,从稚嫩不懂事的我渐渐变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这其中,从小母亲就语重心长地给我灌输一些良好的家训。“百善孝为先”这就是我家的良好的家训之一,其中让我懂得了很多领悟。

  母亲常说,人以孝为本,一个人假如没有孝心,他有再多的学问,再高的文化业没有用,这对社会往往只是个威逼,所以,要以孝为前提来待人处事。

  仍记得母亲常向我提起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故事。故事叙述,在几年前的一个小乡村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仅15岁的男孩用自己的双手亲自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原来男孩在一所乡村中学念初三,男孩在此之前成果都是特别优秀的,在那所学校都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刚到初三第一学期男孩不知道为什么成果突然下降了很多,男孩的母亲为此感到特别担忧,便特地从城市赶过来陪着男孩,想知道男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才从男孩班主任口里得知,男孩原来是和外面一些社会青年有所往来,而且频繁。就在一天夜里,母亲发觉男孩急匆忙的'赶着出门,而且行为鬼鬼祟祟,但是,母亲并没有阻挡他,任由他去了。在男孩走后没多久,男孩母亲担忧不已,心里焦急的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她坐坐走走。

  最终,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男孩回来了,推开了门,而且醉醺醺的样子,像是喝了很多酒。母亲赶忙跑过去搀扶男孩并且问:“这么晚了,刚刚去哪儿了,怎么喝的醉醺醺的”。没想到,男孩并没有做出理睬。母亲接着问,男孩仍没有做出理睬。母亲有接着问,男孩还是没有做出理睬。母亲又问,这下可把男孩惹恼了,立刻从桌子拿起一把刀,挥手砍去,刹那间,母亲鲜红的学溅满了男孩全身,男孩突然醒悟了,双膝跪地,抱头痛哭……后来,这位年仅15岁的男孩也受到了严厉的法律制裁。

  每当想起这故事,心里总是多了几分寒酸。故事中的男孩竟然向自己的亲生母亲砍去,莫非他就没想想他的母亲有多爱他,多关心他吗?就算他之前成果再怎么好,那也是徒劳的,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其实,行孝并不难,只是看你究竟有没有这份心罢了,父母每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的去工作,去挣钱,为了谁?还不是我们吗?而我们只要在他们下班时递一双拖鞋,端一杯热茶,再来几句问候,这也是一种有孝心的行为。所以,我们以后要以孝为本,孝心做人。

  家是一个缩小的国,国是一个放大的家,树立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成为一个品质优越的人,只愿“家家之风、家家之训”能代代相传。

  廉洁家风征文 10

  在现代功利教育的重围下,更多家庭非但没有舍弃良好的家风,更将其视为珍贵的家庭精神财富,孜孜以求,美好的人文情怀得以代代延续。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带着家庭风气的影响;而家庭风气不是想出来的,是由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生活和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如果成年人的言谈举止有失规范,即使是精心研究出来的教育方法也无济于事。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为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风。子女的未来其实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

  在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正在发生许多变化,以前的家长经常把学习当经历了起码有几十位老师,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短短的几句话,也反映出如雨的家风。

  这也正是有些贫困潦倒、目不识丁的人之所以能把孩子培育得成名成家,而有些腰缠万贯、学富五车的人却做不到,原因在于有比金钱、物质和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积淀下来的人文底蕴。

  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而不是只要求孩子如何做。

  家风就是父母之风,父母的良好品质是孩子的无价之宝。父母的缺点就是孩子生命的伏险。父母的品质、作风、性格、爱好,都会自然地在孩子心灵上。

  这正是找人要找个好人家的玄机了。

  廉洁家风征文 11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17个年头了。岁月流逝,有些事已经淡忘,但他为人正直的品行却至今影响着我。

  爸爸没什么文化,只念了两年书,后来通过自学认识了一些常用字。起初,爸爸在汽车配件厂当工人,为汽车补胎打气、修理配件。由于爸爸能吃苦、爱钻研,经过多年积累,修车技术日益精湛,厂里领导和工人都很佩服、敬重他,后来还推举他当车间主任。可他却推辞说:“还是让文化水平高的同志当吧,这样更有利于厂子的长远发展。”他回家把这事一说,气得妈妈直说他“傻”。爸爸干的“傻事儿”还有很多。

  有一次,上级要把他们单位的部分厂房划给别的部门。因为这样做会损害车间和工人们的利益,大家想选派代表去和上级部门沟通,却又怕得罪领导,都往后躲。这时,爸爸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与上级领导据理力争,最终保住了厂房和集体的利益,但也因此得罪了一些领导。

  不久,三姐在办理工作调转时受到了一个领导的刁难。对方挖苦说:“你爸能耐不挺大吗?都能改变领导决定,还是让他去给你办吧!”

  三姐气得回家大哭一场,埋怨爸爸:“你又不是领导,出什么头啊?别人咋不去呢?得罪人的事全让你干了!”爸爸低着头没说什么。等三姐情绪平复后,他才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做事要以大局为重,要从大家的利益出发,不能光考虑自己。”

  还有一回,大哥去厂里接爸爸回家吃饭,当时,工人们已经下班,只剩爸爸一个人在等更夫来接班。看到厂院中有一大堆废弃的汽车零件,其中有一块小铁板很适合做他的摩托车脚蹬,大哥就弯腰去拿那块小铁板。

  没想到,爸爸猛地一声喝道:“给我放下!”

  大哥被吓得愣住了,委屈地说:“不就一块破铁吗,至于吗?”爸爸说:“东西不分大小,只要是公家的,就不能拿!”因为这件事,哥哥好几天没和爸爸说话。

  我从小受爸爸的熏陶影响,参加工作后,无论是当普通教师还是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在一些问题上也总带着一股“傻劲儿”。

  有一次,学校要推荐一名市级优秀教师,一位校领导找到我,暗示我推荐某领导的'亲属,但我不愿违背本心,坚持推荐了另一位大家公认的优秀老师。“委婉拉票”不成,那位领导的亲属又“亲自登门”找我谈,但我还是坚持原则,并明确告诉他我的推荐理由。虽然我得罪了领导和当事人,但我守住了心中那份正义。

  此后的工作中,每当遇到是非问题,常想起爸爸的言传身教,我都坚持原则,不受他人左右,不为利益所惑。

  廉洁家风征文 12

  党员干部要做好家风建设“新文章”,紧扣“要”“责”“魂”三字诀,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理解家风建设之“要”。家庭,自古以来便是社会组成的“基本细胞”,“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家风建设在岁月的长河中积累沉淀,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齐家而后国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箴言警句都在昭示着家风建设实现小家团结、大国进步的重要因素。带头抓好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人生的“必修课”,良好的家风能为党员干部修身齐家和干事创业“保驾护航”,良好的家风,能为实现社会稳定发展和文明祥和“提供动能”,只有深刻理解了家风建设之“要”,才能真正重视家庭,珍爱家庭,建设好家风,形成新风尚,为国家这个“大家”增光添彩。

  担起家风建设之“责”。“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党员干部要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就要抓住家风建设这个“精神内核”,切实担起家风建设之“责”,以好家风涵养领导干部的好作风和社会的好风气。要抓好家风建设,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好“立家身正”,坚持做到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身体力行推动家庭和睦,亲人相爱。其次要做好子女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好“第一任老师”的作用,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教育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每一步台阶。同时要管好身边人,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公正无私,建好小家庭,带出好家风。

  传承家风建设之“魂”。家风,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更是中华文明的延续。古往今来,优良家风不胜枚举。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世代流传,成就的是我们熟知的“大家”。今天,更有无数共产党人展现出厚重的家国情怀,将家风融入作风,孕育出新时代的好家风。“人不教不懂,钟不敲不鸣,树不修不长,娃不管不成才”告诉我们要“以德传家”;“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者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告诉我们要“以学兴家”;“农民吃什么我也吃什么”告诉我们要“以俭持家”;“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告诉我们要“以严治家”。党员干部要充分汲取古代家训和红色家风之“菁华”,真正将家风建设之“魂”传承好,延续好。

  廉洁家风征文 13

  家风,何为家风?

  “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这些都是死板的概念。

  或许曾经年幼,不懂得家风是什么。还记得问过只有3岁的弟弟,什么是家风,他圆溜溜的眼睛悄咪咪地滚了一圈,然后咧起嘴角说:“是风吗?”我楞了一下,风?我也不知道。若你之前问起我家的家风,我会特别笃定地告知你:“没有!”因为年幼的我根本感觉不到有任何东西一直祖传般的'影响着我。到了后来,随着年纪增长,我才领悟到什么是“家风”。它似远似近,飘渺虚幻,可是又真实存在,悄无声息。实话实说,我们都受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

  邻里互助,是我收到最大的感受。无功不受禄。从只有几岁,能蹒跚学步的时候,当我开头蹲在菜地时,就一直在熟悉它。或许很平凡,或许很平凡,或许司空见惯,但是,不得不说,有些东西真的深深地刻在骨子里了。蹲在树荫下,一大片菜地被四周的退休伯伯瓜分,烈日当空,一顶顶草帽在玉米丛中穿梭,一滴滴汗水低落在泥土上,一双双布满裂痕,指甲缝里藏着泥土的手在一片片青葱绿叶上摩挲着大自然的恩惠,一阵阵笑声洋溢在这几十亩大的田地上。“老苏!来!看看我家的玉米怎样?还行吗?”“苏兄,咱家的香蕉,一大串哎!分你一束!拿回去放几天就成!”“苏爷爷!我爷叫我拿给你咧!咱家的番茄,大个多汁,今早摘的,你不在,所以这才下午再给你了啊!呀,妹妹也在,来擦擦就尝尝,可好吃了!”爷爷欣然地接收这些好意,一一谢过,叮嘱我拿回家后,便转身走向他们的田里,投身进帮忙松土、除草、浇水的行列里。等到我回到地里,我也很不解,自家的田还没弄好,怎么跑去弄别人家的了?等到爷爷归来,挺着腰板,拿起毛巾,擦着满身的汗水时,我便提出我的疑问。爷爷愣了愣,然后哈哈大笑,弯下腰,摸了摸我的脑袋,说:“虽然我们是邻居,是好友,可是关系再好也不能白拿别人的东西。咱们地里的东西要么没熟要么前几天摘了,没什么好给人家,那就帮别人干干活,也不碍多少时间。记得啊,以后可不能白拿别人廉价啊!要是给爷爷知道了你敢这么做,爷爷可就再也不给你种你爱吃的小番茄啦!”那时的我好像才五六岁,只知懵懵懂懂地点个头,爷爷也没有再怎么讲,只是往后每次收到邻里的好意都会回馈一些瓜果蔬菜或者去帮忙干活。后来,田地随着征收,面积越来越小,大部分伯伯都失去了那一亩桃源,可是深厚的情意未曾转变。盛夏,黄皮、龙眼、荔枝纷纷成熟,哪怕不再一起劳作,谁也不忘各家各户互送新奇摘取的水果,路途再遥远,心愿永不迟到。

  后来,现在的我十几岁人了,慢慢迈向成年,也不得不说这类的事情还在影响着我。互联网发达,我们家也迷上网购,可是父母上班,我要上课,快递到家无人签收。对面屋的阿婆平常无事,打理着屋边的一小块田地,边上有个用木头搭的小木棚,里面放着她平常收起的可回收品。母亲嘱托阿婆帮忙收一下快递,阿婆很愿意地帮忙起来,买东西多的时候,她甚至一天断断续续收三四回快递。阿婆不情愿收钱,邻里谈钱伤感情,可是骨子里也不允许白白让自己得到这样的好处,于是母亲叮嘱我们把废弃的书、纸张、纸皮、易拉罐、塑料瓶收好,每次趁阿婆在屋内忙的时候,悄咪咪把这些东西悄无声息地放在她的木棚里,这也是一份心愿、一份回报。这些年,同样的,阿婆也经常共享她菜地上的各种蔬菜和草药,我们周末买菜的时候也会帮她买活禽。妈妈说,邻里之间,这些不算什么。但是,我总觉得,哪怕只是这些小事,也很重要,我说不出它哪里伟大,可是每次,心里都流淌着一股暖流。

  这些事情很平凡,真的很平常,但不得不说,这些教会了我许多。邻里和谐、互帮互助、将心比心、为人着想、节俭朴实、尊老爱幼、家庭和谐、勤俭持家、努力学习回报国家,这份无形的精神,这份无形的力气,跨越时空,跨越江海,跨过山河。 或许,这不算家风,或许,这就是家风。或许,我那天真年幼的弟弟说的没有错,家风就是“风”。它像风,悄然滋养万物细无声;它像风,随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它像风,一阵又一阵地吹进千家万户;它像风,又可细水长流又可波涛汹涌……

  这就是家风,从祖辈一直传下来;从一件件小事中表露出来;从邻居邻里间一位传一位,一家传一家,一户传一户;或许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许是客厅里被框裱起来的“自强不息”“学无止境”,或许是在睡梦中呢喃的叮嘱,或许是爷爷深沉又活泼的吩咐……

  这,就是家风!

  廉洁家风征文 14

  母亲今年76岁了,阿拉伯数字也不识一个,但特别有她的“信仰”。我很小的时候,她牵我的手走在路边,指着地上一块牛粪说:“你看,人家在周围画了一个圈,你就不能捡了,这就是规矩。”

  1986年夏天,我初中毕业,进入高中的大门已经打开,但能不能进去,学费说了算。由于父亲常年生病,家里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当时,邻居亲戚又来劝母亲说,孩子也大了,就别上学了。

  母亲看出我的不甘心,并坚持让我继续学业。告诉我说:“人都得逼自己,没人能帮你,继续上学,学费就靠你自己了!”在母亲的张罗下,我还不到14岁,每天天还不亮,就骑车到20公里外的冰糕厂,批发冰糕去买。心里有目标,干活就特别卖力,一天下来,也能赚几块、甚至是十几块钱了。

  有一次,由于冰糕厂停电,关门歇业,村里同去冰糕厂的几个人,都气不打一处来,好像要把冰糕厂搬走才解恨。同村的大哥,见后门口有一铁桶,一不做二不休,拿给我说:“你最需要钱,带回去吧!”于是,塞进我的自行车后座的箱子里,一溜烟的跑回家去。

  母亲知道后,把同村的大哥狠狠骂了一顿,让他陪着我,一定要把这铁通还回去。她的话,至今在耳畔回响:“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老天爷的眼睛明亮着那,把你记在账本上,你一辈子都还不起!”

  一个暑假,我赚的钱已经足够高中一年的学费了,母亲的一举一动,都告诉我,成功是用辛劳换来的,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有歪心思,更不能走歪路。现在,面对困难,我还想起母亲的话——人都得逼自己!不能等、靠、要,更不能私自占有。

  从这以后,母亲常常给我讲地主和高利贷的故事。她说,人这一辈子,是不能借贷的,不能为了解决了一时的困难,借的越来越多,搞得一辈子都爬不起来。

  母亲因为自己不识字,却格外重视读书,重视荣誉和名声。读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我大都要去田里割草,给家里的牛羊吃。但也有例外,就是哪天老师布置了作业,我就可以待在家里,或者到同学家去做作业,这比割草要优先多了。

  有一次,别的孩子都放学回家了,我却迟迟没有到家,母亲忧心忡忡,她跑去问邻居的孩子,我怎么没回来,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了。当听说学校开表彰会,我在等着领奖状的消息,母亲的脸上,自豪就油然而生。多干点活,对母亲来说,是再小不过的事了,每看着家里墙上贴着的奖状,胜过万贯家财,这是她的希望,这些更能让她精神抖擞,干活从不感到累。

  母亲大道理不会说,但心里懂,有信仰。她常说:“跟好人学好人”“多替别人想想”“别让人家生气”“要靠自己”等等。这些散发着泥土清香的三言两语,看似不“高大上”,却一样朴素感人,既聚正气,还接地气。直到现在,母亲在电话里,还常常唠叨这些话。

  后来我上大学,有了工作,读书一直陪伴着我,特别是名人自传,家训家书之类。期间,我阅读了《诫子书》《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有关家风的书,字字箴言,这些优秀的家庭文化多是相同的,也是相通的。母亲的言行,岂不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写照吗。

  前几年,母亲被推为村里寺庙的领头人,她每逢什么节日,都要去烧香拜佛,祈福平安,之前常常唠叨的话,也慢慢成了她“信仰”的一部分。有一次我和她聊天,她说:“你们共产党人有信仰,群众也应该有个信仰,我信我的,你也要信你的!”

  廉洁家风征文 15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爷爷已经离开我们有十余载。但他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家庭和睦的基础,从小到大,爷爷从很多方面影响着我,让我一生收益。

  爷爷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自小吃苦。虽然家里贫苦,但他从不会吝啬对子女的教育。为了供养三个子女读书,他做过许多工作,给人搬砖做瓦工、在工厂当搬运工等,这些都是日晒雨淋、最重最累的活。他夏顶三伏烈日,一身黝黑;冬披三九酷寒,严重冻伤,任何困难都没有把爷爷难倒,只要子女想读书,他都会全力以赴为他们提供机会。因为爷爷一直强调,只有读书才是农村人的出路,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也是爷爷一直对我们的教诲。

  爷爷待人善良,且从不图回报。我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爷爷一有时间就会牵着我的小手带我去街头逛逛,一路耐心跟我讲着关于这条街的`变迁,并感叹着时代的发展之快。每次走到街尾的转角处,看见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蜷缩在角落里,爷爷就先停下脚步,从上衣的口袋里摸索出一张五角钱的纸币,然后递给我说:“你饿了吗?要不要去旁边的包子店买包子吃啊?”我兴高采烈地买来两个包子,递给爷爷一个。但是爷爷没吃,他牵着我径直向角落走去,轻轻地放下包子,没说一句话就牵着我继续向前走。后来,我问爷爷:“为什么每次都要放下一个包子,那个老爷爷也没有跟你说谢谢啊?”爷爷只是笑笑说:“那个老爷爷年纪大,更需要这个包子。”爷爷的教育让我对每一个遭遇不幸的人都心怀善良。

  小时候,爷爷总是带我一起去空旷草地上放风筝。他喜欢自己做风筝,一张报纸、几只竹签、自制的浆糊,在爷爷的手里几下就变成简易的风筝,而不懂事的我那时候还老是嫌爷爷做的风筝没有其他小朋友买来的好看。爷爷边跑边有节奏地拉扯着,风筝迎着风慢慢越飞越高,我也一路跟在爷爷身后小跑着欢呼雀跃。待风筝在天上稍微稳定后,爷爷就把线轴交给我,让我掌控着风筝。记得有一次,由于风速有点快,风把线轴的线迅速拉出去了。我为了风筝能飞得更高,加速放线,却没想到线在空中打结拉断了,风筝带着断了的线缓缓飘远。幸亏爷爷眼疾手快,纵身一跃,一把将线头紧紧抓住,才没让风筝飞走。后来细想爷爷可真是老当益壮啊。爷爷在回去的路上跟我说:“要掌握线,才能控制风筝。我们做人,要像放风筝一样,懂得观察风向,把风筝的中线立正立稳,才能使风筝飞得高远和稳当。”

  爷爷带给我的不仅是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照顾,他留给我的教诲更是我一生的“传家宝”。

  廉洁家风征文 16

  家风和家训,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个人家里都会有家风,家风包括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孝顺父母。我家就有一种家风,那就是勤俭节约。

  爸爸常常对我说:‘要省吃俭用,勤俭节约。’我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里了。每次吃饭,我都会把碗里的饭粒全部吃完,一点儿也不会留。

  妈妈喜欢用洗菜水,淘米水,洗衣服的水用来冲马桶,她常常会说:这样可以省掉不少的清水,也很环保,这是一个佷好的方法。而爸爸更会节省,他没有买过钱包,钱包是由一些废纸制做而成。一顿菜够他吃好几顿饭了。有时妈妈会开玩笑地说:‘你这是小气吧,连一个钱包都不肯买。’爸爸不服气地反驳道:这有什么不好,能省就省,能俭就俭,报纸当钱包,还方便省钱又好用呢!’

  廉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风家训就包含在内。所有良好的家风家训,都是由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教育而得来的'。尽管我们嘴里一直提到要做个廉洁清正的人,近几年来还是有很多人进了监狱。这些人都是因为家教不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就会使孩子走上不良之路。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好的家风习惯,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里同样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节约纸张,不和别人比吃比穿。

  家家户户都有一种良好家风,我们都要遵家规,做一个好公民。

  廉洁家风征文 17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我家的家风是:勤劳善良,诚实守信,孝顺长辈。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的家庭,爸爸妈妈从小就教导我做人一定要勤劳。小时候每当家里农忙时,一家人总是全体出动,割麦子、掰玉米等等都干过,虽然很累,有时汗流浃背,但家人辛勤的劳作,换来了丰收的硕果,看在眼里,美在心头,开心的总是不得了,这就是我家勤劳的家风,从小便让我懂得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爸爸也一直这样教导着我。

  妈妈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善良,妈妈在生活中也一直为我们做着榜样,有什么好东西总愿意与街坊邻居分享。借了邻居的东西用,总要及时完好的.归还人家。妈妈说:“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你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一种融洽快乐的氛围。”我想就是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我才拥有了一个快乐的生活,我想我们也都在享受着这份幸福。

  诚实守信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就会让人瞧不起,失去朋友,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诚信给人带来温暖,有时很难做到,有时却很容易做到,有时甚至身边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是一份诚信;一句简单的话语就是一份诚信;一个淡淡的微笑就是一份诚信。只要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守住自己的那份诚信,整个世界将会变得无比的美好。

  爸爸就经常对我说:“一个人要知足,要知道感恩,孝顺长辈回报他人。”我自打懂事起,就听爸爸说我们的老家在辽宁,在那里有着爸爸的至亲朋友。刚到黑龙江来的时候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老家的亲人听说后总会寄来一些钱和物品,收到这些东西的时候爸爸总会用本子记下来,他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报答人家。我家条件好了以后,尤其是有了电话之后,爸爸总是电话问候辽宁那边的亲戚,过年了送去亲人的祝福。爸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更要知恩感恩。”

  今天,我的爸爸妈妈也已上了岁数,在他们的教导下,我已经长大成人,虽不在他们身边,但我总会电话问候,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去看看他们,多陪陪他们,常回家看看。

  如今我也是一名母亲了,我会用我的一些举动,影响我的儿子,让他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成为勤劳善良、诚实守信、孝顺长辈的好孩子!

  廉洁家风征文 18

  家风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家风是艰苦朴素。

  艰苦朴素,指吃苦耐劳、勤俭朴实,从来不铺张浪费。

  爸爸说:“浪费是最不应该做的事。”只要我买了一些可以不买的东西,他就会严厉地批评我。

  一次,正好过圣诞节。我嚷嚷着要奶奶买礼物,奶奶答应了。到了文具店,看着琳琅满目的货架,我恨不得把它们全买回去。东瞧瞧,西望望,我的目光落在了一只蓝笔身上,正当准备结账时,我突然发现货架顶端有一只很漂亮的自动铅笔,我心想:现在用的这支笔正好太旧了,今天正好换只新的吧。但扫过条形码后,屏幕显示为70元,“呀,这么贵!”我的心里无比纠结:到底买还是不买呢?最终,我把这只笔买了下来。回到家,这件事被爸爸知道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笔能用就行了,为什么还要买更好的笔和别人攀比呢?下次一定要改正这种习惯。”爸爸说的话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良好的'家风让我养成了许多好习惯,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家风陪我成长! 传承家规家训培育廉洁家风的优秀征文篇9

  中华美德,源远流长,在学校老师经常教育她们要尊敬师长,孝顺父母,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书本上也能学到许多诚信友善、舍己为公的故事,我想作为一名小学生,不仅应该弘扬中华美德,把优良的传统发扬下去,还要弘扬家风、践行家训。

  说到家风家训,我就想到一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爷爷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奶奶常说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能糟践东西,那时候我还小,不以为然,而现在我长大了,明白了这一粒粮食饱含了多少艰辛,我懂得这就是奶奶的家风。

  姥姥姥爷都是工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妈妈在我刚刚上小学的时候常常教育我:要勤奋刻苦,自立自强,不要不劳而获。在我家,爸爸妈妈从来不娇惯我,我她们洗衣、收拾房间,帮妈妈洗碗、择菜,给姥姥捶背,给姥爷读报纸,我通过她们的表现获得了老师的信任和家长的喜爱。

  她们零零后是祖国明天的太阳,她们一定要把祖国“大家”的优良品德发扬光大,把“小家”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廉洁家风征文 19

  “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说的就是尺度。尺度很大,大到国家制度;尺度很小,小到家庭家规。尺度刻在哪里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守住分寸。

  爷爷生于1936年,抗战时期家里穷,爷爷在动荡年代只上过几年学堂,后来自己勤于学习,又写得了一手好字,在六十年代成为了供销社的一名会计,是一个严谨且极具责任心的人。

  爷爷身边没有很多物件,穿的衣服更是破了再补、补了再补,但是一把黄连木质黄色木尺,爷爷一直视若“宝物”。木尺尺体光滑,原本微白的尺身被汗水浸染成了黄褐色,总是放在爷爷的案桌上。身为会计,爷爷的帐目一清二楚,像这把木尺:懂得规矩,讲究尺度,守住分寸。爷爷心中有“尺”,从没贪过公家的一点便宜,不属于自己东西不能要,才能做一个清廉的人。

  小时候我贪玩,在跟邻居家小朋友玩游戏过程中偷过小卖铺的零食,被发现后送回爷爷跟前。爷爷十分严肃地用木尺教育了我一顿,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以前有个大户人家的独生子,宝贝得不得了。一天,摇拨浪鼓子的'货郎在他家屋后吆喝卖丝线绣花针,趁卖货郎担的人不注意他顺手拿了一根绣花针,大人没有责怪;第二回,他把人家鸡窝里的鸡蛋拿回来,大人还是没管;第三回,他又把隔壁的老母鸡偷了……等这孩子慢慢长大了,便拉人家马,偷人家牛,最后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最终被官府杀了。事后,爷爷说:“你今天也许只是因为贪吃偷人家一袋零食,明天就有可能偷拿别人家钱。人心中没把尺,就容易走上歪门邪路!”爷爷的话,让我明白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要的道理。

  蔡元培曾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行,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后来爷爷去世,临终前,拿着陪伴他一生的木尺郑重地告诫我:“做人要像这把木尺,心怀正直,懂得规矩,讲究尺度,守住分寸。”家风是一种传承,厚重渊源,可润人性于无声。爷爷用他亲手制作的这把木尺丈量和规制了自己的处世态度,也将被代代传承。

  长大后的我进入了审计部门,成为一名审计人员,跟账簿打交道,传承了爷爷的“职业”。如今,我已工作两年多了,感谢爷爷对我的言传身教,让我成为了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人。我把爷爷一生的“态度”融入到审计工作中来,时常提醒自己:守规矩,守清廉。

  守规矩即保持向上的态度。不能说因为守规矩就什么都不做了,相反要多做事,勤学习。从进入审计部门开始,我就把审计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想把这份事业做好。我开始不断的学习,从最初的账本查账、审计收支到后来的参与省厅和市局的大型审计项目、学习计算机审计。作为新人,在这段求知路程中会觉得很累,但却感觉自己很踏实,因为通过勤学、多做事,能够积累经验,自己懂得越来越多了,越来越理解审计的职责与意义。

  守清廉即保持清净的心。摆正心态是第一步,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一是作为审计干部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在紧张和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要有敬畏之心,审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必须用严于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有“自身净”的持久耐心和耐力,面对各种诱惑时,要保持高度自信、自警和自省;二是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绝不触碰各种红线,要对人民敬,对贪欲畏,坚守“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树立“实、高、新、严、细”的工作作风,力戒“庸懒散”、“骄娇暮”。

  爷爷的木尺是一种传承,更是我的家风“见证者”。它让我懂得守规矩、守清廉,它也会伴随我的一生……

  廉洁家风征文 20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关乎国风国运。党员干部应争当家风建设的“领头雁”,带头抓好家风建设,以好家风立志、正行、肃纪,滋养为民、担当、廉政的大情怀,在以小我成就大我中凝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以好家风立志,在坚守初心中滋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向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和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是在历经磨难和千锤百炼后对初心的坚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谷文昌胸怀“为人民奋斗终身”的伟大志向,在14年艰苦历练中百折不挠,创造了把荒岛变成宝岛的伟大奇迹,给家属子女留下了“简朴清贫、为民奉献”的家风。时代楷模朱彦夫身残志坚,虽动过47次手术,却从未忘记“为老百姓办事”的志向,给家人留下了自强不息的家风。党员干部要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坚守为民初心,身体力行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家风。

  以好家风正行,在实干奋斗中滋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情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作岗位上,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都起着重要的示范带动和风向标作用。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把责任落在行动上,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说正话、做正事、交正友、走正道、树正气,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心无旁骛干事创业,一心一意惠民生促发展,在实干奋斗者中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实干家风滋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情怀,书写党和人民伟大事业新篇章。

  以好家风肃纪,在规己育人中滋养“一身正气心坦荡”的廉政情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风正是为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家风问题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纪律问题。好的家风不仅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做严于律己、勤政为民的表率,更要用严格的家规家训规治育人。党员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对党纪国法心存畏戒,筑牢信念之基,严守纪律底线,时刻将自己置于纪律、规约的约束之下。同时,要加强对家人的教育、管束,防止家属利用自身职权影响做有违党纪国法、损害人民利益之事,严守家中“廉洁门”、筑牢家中“廉洁墙”。唯有自身清正树标杆与言传身教强管理相结合,才能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护航为官从政路。

【廉洁家风征文】相关文章:

廉洁家风征文07-14

廉洁家风征文(优选)08-26

廉洁家风家训征文05-25

廉洁家风的征文范文05-11

学生廉洁家风家训征文12-13

廉洁家风征文(精选23篇)05-18

(实用)廉洁家风家训征文08-26

廉洁家风征文【通用15篇】08-26

廉洁家风征文优秀15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