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必知的九个心理学效应

时间:2023-08-21 17:30:45 樱樱 职场励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职场人必知的九个心理学效应

  人的心理活动变幻莫测,了解心理学会让你了解自己,一些心理学知识也适用于职场,了解相关知识,可以让你在职场更顺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职场人必知的九个心理学效应,欢迎阅读。

职场人必知的九个心理学效应

  一、暗示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情绪持续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心理健康。相反,如果经常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来激励,使其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对方就会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甚至出现反抗的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有人一旦犯错,总会有人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反复提起这件事,一有类似事件发生,就再数落一次。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犯错人原本内疚不安逐渐变成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对方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在职场上,我们和同事之间沟通的时候应该除了工作上的一些琐碎之外,还应该多点人情味的交流,适应他人的合理要求,而不是像北风那样的冷酷到底,如此人际关系才能融洽,工作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人的综合成能力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方面能力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一个人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可以因为某方面突出而加分,但形象的长期稳定不是靠这些,而是应该取决于整体状况,当一个人的薄弱环节暴露时就会减分,更可怕的是反复的暴露反复的减分。

  因此在职场上,当我们自己发现某些方面存在不足的时候,就应该多花费一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多提升自己,特别是自己不足的地方,如果能将自己的短板补成长板,也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了。

  六、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

  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大多数人工作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如果上司能够挤出时间与其谈心,并且耐心地引导其尽情说出心中的困惑,说出对现状的不满,上司的耐心聆听对员工来说就是一种肯定,这种默认的肯定让员工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在职场上,他们在后续的工作中就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努力!也许他们只是缺少一个和上司沟通的出口。

  七、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在职场上,多多赞扬他人,这种赞扬,可以是一个微笑,可以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也可以是适当地肢体接触。但是要记住赞扬要恰当,不能跑偏,否则就是违心的赞美,这样会导致失和的产生。

  八、蝴蝶效应

  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在和其他因素的参与下,最终发展成了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在职场上沟通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都可能影响到你或者是他人的利益和和谐的关系。所以要认真对待职场上的任何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点都没错!

  九、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这一心理规律在工作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职场中,如果领导老是对着员工吼“笨蛋”、“猪头”、“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手下的员工就可能真的全都成为了上司所说的“笨蛋”。

  所以,上司必须戒除责怪抱怨等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员工多贴些正向的标签。让员工往积极的方向走。

  正确的职场心态,职场三大效应是指什么

  1、青蛙效应

  青蛙效应指的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热水里,它会马上跳出来,但是如果将青蛙放进冷水里,它会觉得很舒服,随着水温慢慢升高,它也不会感到危险而跳出来,最后被煮死。

  虽然这个故事的结论后来被科学研究证明是错误的,但是这个故事反映出来的道理却很有职场心理学的意味:如果人们在职场中不能随时注意舒适环境中的威胁,那么就很容易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具体来说,如果我们在日复一日、机械化的工作中丧失了警惕性和上进心,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成绩,不思进取、不去挑战更有难度的工作,那么很容易就会被公司“优化”,最终的结果就是被裁员或者是被他人取代位置。

  2、马蝇效应

  马蝇效应的提出者是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他曾经说: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也会变得精神抖擞,飞快奔跑起来。

  这是因为马蝇叮咬会让马产生疼痛感,这种感觉会刺激马做出反应,为了摆脱疼痛感,马只能通过奔跑来让马蝇离开自己的皮肤。

  马蝇效应在职场中的道理是激励因素,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激励因素,就能激活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卖力工作;而作为员工,我们也要找到自己在工作中的欲望,只要找到这个欲望,就能让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轻易放弃,让我们更有信心完成手上的工作。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的欲望是存钱买房,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当作是一个激励自己的因素。每当我们想要放弃的时候,或者是想要在工作上“摆烂”的时候,就想到自己要多赚点钱、想到自己不能被公司裁员,所以会更加卖力地完成工作。

  3、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叫责任分散效应,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减小了,即使有人提供帮助,采取反应的时间也变长了。

  在职场中,如果一个人被要求独立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那么他的责任感就会比较强,能够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但是如果要求一个无领导者的集体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那么每个人的责任感会被削弱,面对困难容易打退堂鼓,可能觉得“反正还有别人会做,我可以安心摆烂”。

  责任分散效应在职场中是普遍存在的,因为每个人都不希望在工作中犯错误,一旦集体中有人觉得“多做多错”,就很容易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领导都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够对工作有责任心。

  总而言之,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正确的职场心态,比如要有责任心、要有欲望、要有忧患意识。职场三大效应是指什么?分别是青蛙效应、马蝇效应和旁观者效应。

【职场人必知的九个心理学效应】相关文章:

职场人必知的商务礼仪04-02

职场人必知的职场行为礼仪规范-职场礼仪12-28

职场新人必知的职场礼仪01-02

职场新人必知的职场礼仪11-26

职场人士必知的餐桌礼仪12-24

职场必知仪表礼仪知识05-19

女人必知的职场宫心计10-20

关于着装的TPO原则职场人必知服装搭配12-28

职场小白必知的职场礼仪是什么-职场礼仪01-04

职场新人必知的职场社交礼仪介绍-职场礼仪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