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励志文章:敢于优秀

时间:2020-11-16 10:56:59 职场励志 我要投稿

职场励志文章:敢于优秀

职场励志文章:敢于优秀1

  韩颖离开工作了9年的海洋石油总公司,丢掉铁饭碗,正式加入了惠普(中国)公司,在财务部工作。那年,她已经34岁,面对异议,她说:“人生什么时候改变都不会晚。”

职场励志文章:敢于优秀

  一进惠普公司,韩颖就来了一次大动作。

  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员工没有工资卡,每次发工资都由两个人手工完成:同事负责点钱,韩颖负责核实。300多人的工资,当时又没有百元大票,厚厚一摞摞儿要一一核实,数得她头晕眼花。韩颖暗自想,每个月都如此发工资,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有什么办法呢?

  一天下班后,疲惫不堪的韩颖路过公司附近的一家银行时,突然灵光一闪。次日一大早,韩颖找到银行负责人,希望能为公司300多位员工开户,将每个月的工资总数直接存到银行,员工凭折子领取工资。

  负责人有些犹豫。韩颖说:“这样银行会有一笔数目不小的存款,有百利而无一害,是好事啊!”负责人经不起她的再三劝说,终于点了头。

  第二个月发工资的日子到了,韩颖兴奋地在财务部外面贴了一张告示,告诉大家今后领工资不用排队等候了,直接拿着折子到银行领取就行。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顺利。每个拿到折子的员工似乎都不太满意,在财务部外面站着,面有愠色地议论纷纷。韩颖心里正忐忑不安时,直属领导叫人来找她了。

  一跨进办公室,她就挨了批评,领导说她犯了两大错误:一是为自己轻松,让300多个员工自己取钱,自私;二是贴大字报搞宣传,不经上级同意就擅自行事,放肆。领导声色俱厉地让她回去检讨自己。

  韩颖回到财务部,努力忍住不让眼泪掉下来。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

  正在这时,上层的外方领导也传话来了。走进办公室,韩颖看见对方赞许的笑脸。外方领导肯定地说:“你改写了公司手工发工资的历史,这种勇气和创新精神非常值得嘉奖!”

  就这样,那一天成为韩颖职场生涯的转折点。她因此被评为惠普公司年度优秀职员。在大会上,她意气风发地说:“好的设想常常被扼杀在摇篮里,但这绝对不是你变得平庸的真正原因。永远不要害怕改变,改变里就有契机。”

  再回头,让我们看看韩颖迄今为止的人生履历。

  她15岁下乡,24岁招工回城,被分配在天津渤海石油公司运输大队做汽车修理工。五十铃的轮胎与她肩膀同高,累得她筋疲力尽。回到家,她仍抓紧时间学习会计学,并因业绩突出被调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她27岁进入厦门大学学习西方会计专业,在3年的学习期间,还编译了一本140万字的英汉、汉英双语会计词典。该词典是当时国内第一本西方会计工具书。

  她34岁进入惠普(中国)公司,38岁出任公司中国区财务经理,41岁任公司中国区首席财务官和业务发展总监,47岁当选亚洲最佳CFO(首席财政官),20xx年成为英国着名杂志AsiaCFO的封面人物,并被该杂志评为“亚洲CFO融资最佳成就奖”,也是此奖设立以来获奖的中国第一人。

  韩颖改变的不只是银行折子的功用,而是自己的一生。

职场励志文章:敢于优秀2

  有一个段子说:一帮劫匪抢劫成功之后,其中一名新加入的匪徒兴冲冲地对老大说:“没想到抢这么多钱,我老早就对父母说就算不考研我也有赚大钱的能力。老大,咱们赶紧来数数,看到底抢了多少钱?”小学没毕业的老大不疾不徐地说:“亏你还念过大学,脑袋怎么这么不灵光,这么多钱,咱们要数到什么时候呀,今天晚上看一下电视新闻不就知道咱们到底抢了多少钱吗?”

  这就是俗称的“工作经验”!也正是很多老板和上司口中的“丰富的经验比漂亮的学历更重要”。

  例如,某位在电子产业的经理李先生,近两三年来感触非常深,他表示时下年轻人里面有超过三成的人都以电子信息行业作为理想的职业。不过,真正吸引这些人的不完全是待遇,而是“兴趣”。这和几年前年轻人以“高薪”“发展”来作为职业选择的现象已经大相径庭。李先生对于自己团队的人才流动感到非常头疼,一天,他和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聊天之后,决定试试这名员工的建议:他邀请了一群身心障碍按摩师进驻厂内,时时待命为员工提供免费的按摩纾压。如此不仅嘉惠员工,也解决身心障碍按摩师的收入问题。还有一项更令员工感动的,只要有人请病假,第一时间就有医护人员关心并提供协助。李先生的这几项措施受到所有员工的欢迎,老板也夸他有创意。而这竟然是从别人那儿偷来的经验,所以说“经验”比“学历”更值钱。

  还有一位朋友John近来在职场上遇到瓶颈,身处精品业的他觉得自己快被公司榨干了,本想辞职转业,一名经验丰富的经理为了替公司留住人才,向总经理提出让John暂时把销售额这些繁重的压力甩开,放John一个月的假,让他自己走一趟欧美,例如就去看看伦敦郊外的某栋老房子,让John看看老房子里的肖像画,逛逛博物馆。John就这样悠闲地过了一个月,再回到公司时整个人焕然一新。当时经理为什么建议John这么做呢?商业社会里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但“记住你的根”是百年不变的道理。John去看那些老房子就是对历史的看重。那名经理对John说:“你现在把过去的历史看清楚了,可以有勇气再往前走了。”

  个人看来,不少人在职场上是没有品牌的“香草冰激凌”,为什么这么形容呢?因为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在学历、家境、能力、个性竞争力上都属于同一等级,没有太大差异。“缺乏差异性”就好像尝起来口感大致相同的香草冰激凌一样。缺乏差异性,就缺乏品牌性,会让职场失去购买你的欲望。当大家纷纷掏钱花时间挤进收费不低的EMBA管理课程时,我倒是建议职场人,当大家还看不出你是什么品牌的职场人时,你不妨每天上班时给自己一天的功课,在下班时利用短短五分钟回想:今天在职场上或办公室里看到或听到谁的“经验”是值得记录下来的,是值得哪天也派得上用场的,并且把别人的.“经验”归类。这样有助于自己更具逻辑、更有方向感。当你在每天的工作中习惯这样观察别人的经验时,你自己就在无形中开发了与时俱进的新鲜感。

职场励志文章:敢于优秀3

  微博上爆出一个故事:有一个“90后”的大学生,到电视台实习,开会的时候,脑筋灵活,出了不少点子,大家聊得高兴。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主任说:“麻烦你开完会后,给大家订盒饭,按人头,我请客。”

  结果,该实习生认真地说:“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

  大概是我老了,不太明白如今年轻人的想法。想当年,如果你是师傅或者老板,生活未必富裕,有时候还是挺惬意的,因为手下的徒弟,从打饭一直到倒尿壶,都是必须替你做的,一般来说,你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

  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

  比如当年我上学之后,到工厂实习,也就是给师傅们打点儿开水啥的,那时候,我们也不太愿意,总觉得你们牛什么啊,大家都是工人,我能比你低多少?事实证明,我还是低了很多。

  有一次,我检修一台天车,怎么都查不出毛病在哪里,老师傅去了之后,拿着长杆子,把天车电源导轨捅了两下,没事了。其实,就是车间环境比较糟糕,电路暴露之后,接触不良。

  我这么说,你也许能够理解为什么当年有师徒传授的制度。手艺这东西,不是免费的,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不过是把当年的师徒传授,换成一种社会化的模式,基本内涵并未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看,当年的学徒生涯,变成了学校生活,都是要付出某种代价的,这个代价,有时候是国家出钱,那就是义务教育;自己出钱,往往就是高中、大学阶段。

  出来工作后,你一个初生牛犊,有无数经验等着你学习,这些学习其实是一种再教育,别人付出心血与经验,不是平白得来的,人家没有义务教给你,这个时候,你付出一点儿订午饭的辛劳,大概不能算过分吧。

  对于这种职场规则,平等并不是重要的。有些人没有明白,平等这个概念,是在人格上平等,订饭、送餐、做导演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这位同学错误地理解平等的观念,认为大家都是来做导演,就是一种平等,如果去订饭的话,等于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这种平等意识,恰恰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歧视,是过于珍惜导演这个貌似高贵的职业,是对订饭这种杂事的职业歧视。

  我要是老板,这样的员工是不会要的。这至少说明两点:其一,他不明白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今天你订饭,明天他打水,大家可以合作做好,没有这种意识的人,至少是没有明白团队精神是怎么回事;其二,在骨子里,他有一种高人一等的职业错觉,或许他是一个有着极度天才思想的人,但很可能在这种天才没有发挥之前,别人已经不能容他有任何发挥。

  世界上确实有那种不用任何人帮助的天才,也有这样的生长环境,但我敢说,那是特例,更多有同样能力的人,郁郁而终。

  人生往往不是输在智商上,而是输在情商上,这年头儿,谁能比谁傻多少?重要的在于,你是不是能够让人愿意帮你,给你一些他们的经验,那些东西,绝对不是只拥有智商的人能够生而知之的。

【职场励志文章:敢于优秀】相关文章:

敢于冒险的职场励志语录06-21

敢于挑战的职场励志句子06-13

职场中要敢于发声励志故事12-05

职场励志的文章01-22

职场励志类文章11-16

职场励志文章摘抄07-04

职场生涯解密职场励志文章08-06

职场励志文章500字01-05

职场年度最励志文章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