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报不出牛逼的新闻?

时间:2020-10-26 14:23:35 职场励志 我要投稿

为什么我们报不出牛逼的新闻?

 写在前面:作为一个曾经在新闻界打过酱油的老实习生,目前也算在新媒体界鬼混。这个问题太大,没有人能够提供真正权威的回答——当然,我也不能,这需要新闻和科学共同体的集体努力和漫长的探索。所有的这些思考,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和一点观察和思考,但愿能够为新闻界和科技界的老师们提供一些启发。

  马航MH370事件已经过去一周多,真相始终扑朔迷离。全球媒体界的声音非常杂,但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某些外媒所拿到的关键线报,把我们从茫茫的南海引向一些更有价值的线索。对那些外媒的报道,我没有资格评价——但引用微博上@王志安的一条微博,

  “这次马航事件,中外媒体相比较,的确暴露出国内媒体的短板。国内媒体缺乏全球视野,找不到调查的路径,过分依赖各国政府的信息发布,被动地等待,或者在最粗浅的层面上报道。调查路径来自于知识,如果不知道发动机和卫星有定期信息联系,想到这样的途径几乎是没可能的。”

  这条信息确实言中了一些事实。为什么我们报不出牛逼的新闻?为什么我们揪不出关键的线索?为什么我们想不到?

  的确,这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媒体能够调动的资源储备和联系网络。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说多了都是泪,这里就不展开了),我们的媒体对此缺乏打开局面的能力,也无法与西方媒体在体系和方法论上接轨。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在这个阶段我们很大程度上无能为力。

  但真的仅仅是这个问题吗?实际上,近年来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我们许多媒体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从马航的事件说开去,在许多突发事件上,媒体的反应不能说不迅速,消息不能说不迅捷。即使禁令当头,也不乏有胆识的媒体突破重重障碍,带回第一手宝贵的信息。但这就足够了吗?

  就像那条微博里说的,没有知识储备导致无法触及本质的情况比比皆是。回顾过去几年带有科学和科技因素的报道,特别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医疗健康,真正抓到本质的优秀报道屈指可数。从最耸人听闻的消息入手,采访解读哭天抢地无奈哀叹的当事人,冲向衙门而吃闭门羹,然后扯一两个所谓“专家”做一些不痛不痒的剖析(甚至断章取义),这几乎成为了定式。从哪里才能挖到关键线索?虽然不乏优秀媒体层层跟进牵出要害(一些财经和商业类媒体在这一点上的确厉害),很多媒体在第一时间依然像无头苍蝇,对于科学相关内容更是两眼一抹黑。

  究其原因,知识储备是一方面,而往深了追求,浮躁的社会诉求带来的解读惯性,也让某些媒体难以沉住气。特别明显的一点就是任何事情都诉诸“体制”,将任何事情政治化似乎成为了制造社会新闻的重要规则。

  读者想要的是什么?在层层叠叠的科学术语和解释之前,多数人恐怕会摇摇头;而但凡扯到“政治黑幕”“政府不作为”“官商勾结”等等内容,人人都像打了鸡血一般,且人人都能凑上来品头论足。微博兴起之后,这一点更是露骨,任何一个没听说过的公司的.老总都能加个V从而对社会政治指手画脚,一群人跟在后面不明真相地转发。事件的政治化解读成本极低,产出量大,甚至已经成为了不需要动脑的程度。

  除了政治化解读,还有就是泛滥的“人文关怀”——不是说人文关怀不好,而是有些媒体将其表现得十分肤浅。点蜡烛+祈福成为了标准动作,仿佛不做就背上了道德包袱一般;情绪化、“刻奇”化的描述多过了客观分析,掀起了公众同情就仿佛完成了最大任务。同样,这也是成本极低的。

  说到底,还是知识的缺乏带来视角的狭隘和浅薄,从而不得不转向浮躁的政治化解读和肤浅的煽情和关怀。不懂科学不可怕,但可怕的是不懂科学的人占据了话语关口,把更加不懂科学的人带入歧途。

  看到这一点的人其实很多,有的人甚至呼吁将“文傻”清除出记者队伍。然而这真的是解决方法吗?国外的媒体工作者,实际上大多也不是科学科技专业出身;遑论媒体素质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锻炼,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写作和科研,是专业分工的问题。在我看来,我们写不出牛逼科学/科技报道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缺少理工科的记者,而是我们的记者队伍和科学共同体的脱节。

  这里的确要扯到体制问题一点——天朝的科学研究,往往被人看做是为政府服务的,大到航空航天,小到食品安全,掌握科学话语权的往往都是“官方机构”,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都是拿着衙门的钱,层层向上汇报。在许多科研工作者眼中,他们并非为社会服务的,没有与媒体打交道的义务。而商业方面,特别是商业公司的研发部门,则十分稀缺——天朝的“中国制造”,除了政府扶持的高精尖,别的是什么你们都懂的。

  在媒体站在科学门外乱撞的时候,懂科学的人们则关着门或者居于象牙塔。他们一方面不懂媒体,不知道如何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媒体、说给大众听(CNN今天解释MH370卫星通讯那种程度的易懂,大概是有点困难);另一方面又惧怕媒体,惧怕媒体的断章取义、惧怕与媒体鸡同鸭讲。(可能还有极少部分人鄙视大众智商,认为自己搞科学的高洋上……)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与媒体是完全脱节的,话语方式也与公众差之甚远。专家在媒体诠释下成为了“砖家”,民众越发不信任,如此种种,形成恶性循环。

  但实际上,愿意讲话的专家并不少;许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乃至商业科研人员,也乐意将他们的知识和研究内容与大众分享。但怎么分享?大众买不买账?媒体给不给渠道?当“技术宅”成为一个半嘲讽的词,当“科学”被束之高阁,我们又怎能奢求在MH370消失的时候,我们的媒体能够层层突进,用技术和科学击破障碍?

  前面的路还很远,怕的是我们搞错了冲锋的方向。

【为什么我们报不出牛逼的新闻?】相关文章:

牛逼的社交口才技巧10-03

你是牛逼的员工吗?10-21

有哪些牛逼的社交口才-牛逼的26个社交口才技巧11-03

让你显得很牛逼的开会技巧12-10

26个牛逼的社交口才技巧10-03

2017年那些牛逼的赚钱新点子11-12

如何制作牛逼的毕业论文答辩11-09

一个牛逼总监分享的7个经验心得01-16

我们为什么创业08-13

《我们为什么生病》推荐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