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就业还是创业?

时间:2022-07-13 11:18:47 职场励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90后就业还是创业?

  一、想清楚你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90后就业还是创业?

  对比改革开放时期,现在创业所需要的能力模型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三十年前,创业需要的是觉醒的意识,过人的胆识,良好的人脉关系和赌对产业的运气。但时至今日,成功的创业者可简单归结为四类:核心科技掌握者、资源整合者,商业模式设计高手及超强执行者。

  其中,核心科技者可算是掌握硬实力的人,可通过学术及天赋获取,而后三种能力更多需要来自于顶级企业或是商业实操的历练,对并非天资秉异的大多数人来说,不交足学费则很难获得。

  现实情况是,对于第一种核心科技掌握者,无论是创业还是选择先进入大企业,结果都是差不多的,因为他掌握的是整个行业的稀缺技术或专利,即使创业失败,也绝不缺乏追求者,因此其承担的风险趋近于零。

  假如当年的扎克伯格不选择创业,那么他也应该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程序员或产品经理。假如李彦宏创业失败,也丝毫不影响他到任何一家顶级互联网企业担任要职。因此对于核心科技掌握者来说,选择很轻松,天地任我游。

  但对于后三种创业者来说,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我见过的大多数情况是某位同学在大学一直担任学生领袖或活跃分子,视野开阔,富有感染力,遂决定拉起创业大旗,组建技术团队,拥抱互联网,但往往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还是在于他的个人能力尚未经历高强度的打磨,在以科技为主导的创业竞争中,逐渐被技术团队边缘化,或是在以品牌及渠道创新为主导的模式中,因自身资源缺乏、能力不足而失败。所以了解自己,是决定是否创业的第一步。

  二、看看我们的宏观环境及微观环境

  创业是一个超级性感的词汇,具有无穷的诱惑力,包括我自己和身边的朋友们也都在涌入这个群体。但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除了钦佩这种追随初心、勇敢去闯的精神,我们还是要善意地多问几句:同学,你真的准备好了么?

  提起美国的创业者环境,相信所有圈内人士都是羡慕嫉妒恨。类似于初期的Google、现在的Quora这样在凡人眼中没有任何盈利模式的企业,依然得到众多投资人的疯狂追捧和坚定支持,其核心就硅谷土壤认同其文化中强烈的价值观及使命感。与此同时,美国的法律制度、社会信用体系以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障机制也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大环境。可以这样说,在美国,只要你只要有靠谱的想法,过硬的技术和优秀的执行力,连上帝都会帮你。

  而对于国内的情况,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相对于十几年前,我们的创业配套环境毫无疑问实现了大幅飞跃,但几个核心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简单来说:你的核心技术是否抗抄袭能力足够强?你是否能让投资人有耐心相信你的项目能够盈利而不是一直烧钱?你有没有足够的智商与情商游走于资本、客户与政府之间?

  微观环境指的是我们自身的特定环境。我们都知道只有创业才能成为乔布斯或马云,但却不知道这两位是一路踩着多少创业企业的尸体成就霸业的。创业者的成功有着强烈的光环放大效应,很容易让人忽略那些潜在的风险,当然我并不是说不应该冒风险,而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做出决策之前评估一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在全球性大公司走出的人而言,毕竟还是积累了更多的资本、人脉和运作经验。没有过多的经济和生存压力,之前顶级企业的工作背景也为在VC、PE那里讨价还价做了有力的背书。

  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最后因为某种原因事情没做成,也会有无数公司愿意把我们聘回去做高管。但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事情是不一样的。因此我的建议是,在做出决定之前,分析创业失败可能导致的结果,如果你确定最坏的结果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justdoit!

  三、分析你想要投身的领域是否能给自己增值

  很多人喜欢预测下一轮龙卷风的发起点,因为如果你赶上了,基本不会飞得太低。

  举一个我身边发生的例子:A和B是大学的同班同学,A一直比B优秀和听话,在毕业后A遂父母的意进入了公务员系统,而B去了一家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互联网企业,甚至是那家公司为数不多的拥有本科学位的员工。

  几年过去了,A现在成为了一名副科级主任科员,而B当年所在的互联网企业虽然早已被巨头收购,但他凭借业内经验跳到了同行业的龙头企业担任副总监,在获得价值数百万期权的同时,也天天被各大猎头骚扰着。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但其实还有一个番外篇。

  他们还有一个同班同学C,毕业时同时拿到一家顶级会计事务所的offer和一家初创的轮胎外贸企业的offer。经过慎重考虑,他放弃固定收入固定路径的职业选择,加入了那家轮胎外贸企业,因为那时这个行业利润丰厚、欣欣向荣。直到2008年,美国出台了限制中国轮胎的贸易法案,他们的业务也就急转直下。

  如今,C依然在一家轮胎公司担任销售代表,并在努力准备名校金融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希望通过再教育来回到四大或银行工作。而当年选择了进四大的很多同学已有不少人担任投行或VC的中层职位了。

  这时你可能会问,他之前不是拿到过这家会计事务所的Offer吗?直接去申请不就好了?其实不然。当我们走出校园几年之后,求职最重要的筹码已经变成了过往的从业经历,公司雇佣管理培训生买的是期货,赌的是潜力,而当期货变成现货的时候,考量的也就是你工作几年积累的本事了,如果积累的方向不对,就要承担市场价值缩水的后果。

  以上故事只想说明一个道理,毕业后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对于产业的深刻了解及职业规划永远都是年轻人应该尽早弄明白的问题。如果能够看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机会,放弃大公司的工作也无妨,毕竟积累的行业insight是有用的。而如果没有敏感的嗅觉和洞察力,不妨稍微慢一点,加入一家优秀的大企业,在一个大的平台耐心观察和学习,磨砺意志,积累筹码,方可在未来潜龙腾渊,一鸣惊人。

  以上三个思考维度谨代表个人观点,供迷茫中的青年人参考。创业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但并非适合大多数人。看到更多的案例是许多小试身手的朋友都因耐心不足或能力问题黯然放弃,最后还到处宣称创业不靠谱云云。

  其实创业或就业都只是人生职业选择的不同方向,风险不同收益不同,各有利弊。所以认识自己的内心,明确使命,提升能力,或许才是我们当下最应该下功夫做的事情。

【90后就业还是创业?】相关文章:

创业还是就业??05-11

女人创业还是就业?05-19

范文:创业还是就业06-18

毕业了!就业还是创业?07-31

平均月薪2687元 90后就业短工化 创业也是就业09-22

90后的创业现状05-04

创业还是就业 海归量力而行05-12

更难就业季“90后”创业 不走寻常路08-10

90后就业形势分析08-14

先就业后创业易成功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