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时间“底线”
手头有一件事,时间是一个星期,那么前五天,一定是碌碌而过,从第六天开始,才提上日程,时间紧紧张张,人却雷厉风行,好像突然就有了动力。晚上要写个东西,最迟睡觉前交,那么吃完晚饭后到10点半,一定是聊天、看邮箱、喝茶,甚至无所事事,从11点开始正襟危坐,干到几点另说,不过总能干完。一般而言,效果还不错。
今天要去一趟银行。那么,一定不会一大早就去。相反,会在各种无关紧要的事情都处理完的时候,差不多4点半才出门,紧赶慢赶,好像在跟时间打仗,而之前,时间在你这儿,无用得都快扔进垃圾桶里了。
只要还有时间,任务就会自动膨胀,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这就是“帕金森定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不是吗?做同样的事,所费的时间差别可能很大:你可以在15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上半天;你一天可以干10件事,也可以悠悠闲闲只干那么一件;你的论文规定完成时间是5个月,5天你也可以搞定;要你一年干件什么事,不到最后一个月,你可能根本忘了这茬儿……
相信多数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像弹簧一样,突然绷紧,然后,再猛然松懈。我们似乎习惯于让自己保持最好的弹性,所以,之前一直在拉,直到不能再拉的时候,松手,然后干脆利落,让这件事有个完结。下次,依然继续。
朋友说,老公就是最典型的那一个。晚上11点之前,你永远看不出他今晚有多忙。比如明天有一个要上会的项目,报告一个字还没写,11点之前,他会怡然自得地打游戏、看新闻,甚至看电视剧、给女儿修玩具,你让他干一件最琐碎最无关的事,都比催着他“去工作,早点睡”来得爽快。某天他终于想要改变,9点多就坐在电脑前,磨磨蹭蹭进入状态,12点之前一切完毕。接着,麻烦来了,躺在床上他根本睡不着!于是,爬起来,再去干之前为了消磨时间那些事儿。
我还有不少朋友,也是不到最后一刻死不干活的人。据说写稿的那一批,还成立了一个“非死线不写稿小组”,加入的人日渐增多。你要是之前催促,那就是对他们极大的不信任。
时间久了,大家都默认这个怪论:明明知道事情特别重要,可是,你依然无法第一时间完成它,相反,似乎只有把它放在最后,才算压轴。
其实都知道“时间管理”:最先做的应该是重要又紧急的事,如准时完成工作、去银行还贷、应付一些难缠的人;接着再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比如近期购入计划、学习一项东西、去某地会朋友;然后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如不速之客、突然来电;最后才是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闲谈、邮件、电视剧等。
可是,这一二三四的顺序,被颠倒成了四三二一。说起来也没什么大问题,不过是个人习惯而已。而且,通常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区间,才有底气就这么搁着,到最后一刻才想起去捡起它。
只是偶尔,也有出岔子的时候。有一次,合作伙伴就出了状况,道歉的时候告诉我,“我是一个内在时间很不敏感的人,希望外在时间的督促”,理由相当诡异。朋友的老公,也常常自食其果,有时她酣睡到三四点醒来,看到客厅里还亮着灯。还有的朋友,抱怨在某段时间因为把事情放下了,结果事情越积越多,就像一团乱麻,扯清它耗得不仅是时间,还有心情。
所以,当你总觉得事情很多时间不够的时候,当你总累得不行还力有不逮的时候,当你总看到别人很轻松你却一团乱麻的时候,建议整理一下,是真的事情很多,还是你把它压成了很多?如果真的很多,这没话说,一样一样干就是了;如果自己创造的,只能从自己这儿找出路,谁也帮不了你。
一有念头放下一件事,先看看你放下它的理由,是消磨时间还是干一件更重要的事?你放下它的代价是什么?如果没有任何代价,忙里偷闲也是好事一桩,如果是更麻烦,比如要在可能更拥挤的时段里给它挤出一块,我劝你还是别冒这个险。就如同本来一列火车上,空间和乘客各就各位好好的,非要把前面的车厢都空着,最后一个车厢挤满了乘客,这不是自讨苦吃是什么!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时间“底线”】相关文章:
创业公司都需缴哪些税08-29
如何用英语讨论底线12-13
每个人都有档案吗02-21
网球底线正拍击球技术09-16
羽毛球混双底线规则10-10
信心是职场生存的底线励志故事11-20
每个人心里的油麻地01-21
商务英语:如何用英语讨论底线12-18
销售谈判中如何看穿“客户的底线”11-24
CMA认证:每个人都可以是CFO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