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管理论文

时间:2020-11-18 18:02:30 制度 我要投稿

论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资委自2008年起在中央企业中试行、2012-2013年在央企全面推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工效挂钩”的管理模式逐渐被取代,央企工资总额管理体系日臻完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的顺利推进。本文从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提出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完善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的对策。

论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管理论文

  关键词:央企工资总额 预算管理制度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央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央企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盘活人才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来持续驱动: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收入分配调控机制,理顺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关系,完善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激励约束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化薪酬分配体系,使薪酬分配向价值创造者倾斜、向持续贡献者倾斜,以促进央企基业长青。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是对央企“工效挂钩”管理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对央企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提出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工资总额管控制度,从运行情况来看,提出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调整分配秩序和结构

  央企多为集团化管理的企业,所属单位众多。各单位在行业分布、地域分布、盈利能力以及发展历史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因此央企各单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异,有些央企单位之间最低收入和最高收入之间的差距可以高达十几倍。在央企中推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对央企人均工资增长调控线(上线、中线和下线)的控制,统筹协调央企之间、央企所属单位之间以及央企地域间、行业间的收入差别,有利于形成更为合理有序的分配秩序,促进社会的公正和谐。同时,在央企内部通过控高、扩中、提低等收入调节手段,更好地理顺央企的内部收入秩序,使员工工资增长适度、收入差距合理,不断优化分配秩序和分配结构。

  2.有利于工资总额与效益增长联动机制的建立

  在工效挂钩的工资总额管理模式下,工资总额先是执行与营业额和利润总额的双挂,后调整为与利润总额单挂。但工效挂钩管理最终无法与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发展相适应。推行工资预算管理制度后,工资总额的管理既考虑到了利润、经营收入两个主要经济指标,还考虑了经济增加值、劳动生产总值、人均利润、人工总成本的投入产出等情况;工资总额既与央企效益增长情况相适应,又与人均效益指标增长情况和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情况相适应,增强了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增长的联动性,强化了“效益增、工资增,效益降、工资降”的管理理念。有利于营造人人关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的相同步、促进良好氛围。

  3.有利于工资总额的全程管控

  在工效挂钩管理模式下,工资总额是根据年终财务决算情况最终确定,资源配置的时效性较差,缺乏对工资总额管理的事前和事中监管。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年初预算、年中调整、年末清算更好地实现对工资总额的全程管控,有利于提高对央企工资总额的管控力。

  二、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中的问题

  对于部分央企来说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在推行的过程中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从作者了解到的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的运行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均工资增长线封顶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对企业人均工资水平的增长设置了上限。也就是说,当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超过一定程度,人均工资的增长率即达到上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央企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尤其是对于集团公司所属的二级单位,有些二级单位的人均工资水平远低于集团公司的平均水平,但企业发展势头迅猛,由于受到人均工资增长调控上限的影响,该企业员工人均工资增长幅度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不协调,人均工资水平与企业发展状况不相适应。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

  2.对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理解不到位

  在央企当中多年来的工效挂钩的理念和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全面理解、执行、适应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两种制度在具体内容、政策设计的出发点和执行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区别,实施难度较大。例如在对工资总额预算编制的工作中,会出现填报范围错误、经济指标数据不可比因素较多、对政策理解不清、基础数据测算有误等问题发生,直接影响到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信度和效度。

  3.对“增人增资”的尺度把握不尽合理

  “增人增资、减人减资”是央企执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当企业规模扩大时,人员增长上限应根据不同行业、企业发展不同时期等因素综合考量,更科学,更合理的设置。对人员增长上限设置的过紧可能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过松则可能导致企业人均经济效益产出下滑。应该对这一指标的设置进行更精确的测算,以确保人员增长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

  三、完善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的对策

  从上述可以看出央企在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完善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

  1.加大对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的理解

  通过加强政策学习与宣贯,提高员工对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认识,树立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观念,打破长期以来工效挂钩的传统思想,加强对工资总额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

  2.不断完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首先,中央企业根据经济效益状况、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水平和职工工资水平等情况,分别适用人均工资增长调控线上线、中线和下线。当企业处于特殊发展时期或企业人均工资水平相对较低时,则企业适用的人均工资增长调控线范围可以灵活浮动。其次,及时发现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相关制度,保证工资预算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

  3.严格遵循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原则

  (1)坚持预算管理合理调控与企业自主分配相结合。合理调控央企各单位收入分配总体水平,同时充分发挥各单位作为市场主体的自主分配作用,兼顾国家、企业和员工三方利益。

  (2)坚持价值导向、效益导向,促进公平。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导向,鼓励价值创造,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提高企业发展质效。在央企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参考企业战略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建立健全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3)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在发挥市场对企业收入分配基础调节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央企职工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格相衔接,合理调节行业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各类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

  (4)坚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改革与垄断行业改革、企业内部其它改革合理衔接。探索工资总额管理新机制,理顺各类人员收入分配关系,循序渐进,稳步实施。

  综上所述,央企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可以起到理顺收入关系,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既有利于企业发展,又有利于员工发展。因此央企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发分配[2010]72号,2010-05-25

  [2]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国资发分配[2012]146号,2012-09-04

  [3]毛洪涛,程军,邓博夫.预算报告编制参与、调整及其决策价值[J].会计研究,2013(8)

  [4]黄玥,舒烟雨.战略导向下企业预算管理体系构建——以华润集团为例[J].财会通讯,2013(2)

  [5]王佳莹.WS集团分子公司工资总额预算联动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4

【论央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的论文07-13

分析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06-25

关于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论文10-13

论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11

浅析油田开发中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6-16

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07-07

论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10-13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教育论文10-21

建筑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优化对策论文08-13

我国企业研发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论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