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最新医院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通用5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医院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医院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 1
一、日常急救培训等工作
1、熟悉环境
科主任带领新员工利用工作之余熟悉城市街道、居委会、小区、乡村街道名称(包括别名)等。
2、业务培训
1)医务科组织高年资的医生或专业人员对主治医以下的员工及新员工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喉罩管插管、除颤仪使用等进行培训;
2)科室主任自行安排本科室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项目培训;
3、急救意识培训:医务科不定期组织参加值急诊班的全体医生进行急症及意外伤害的讨论,以增强急救意识。
4、急救设备保养:急诊室由专人负责对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每周进行充电和检查,对急救箱内药品效期定时检查更换;保持急救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二、院前急救考核:重点考核主治医师以下及刚入职的员工
1、环境熟悉程度:医务科在新员工试用期、见习期满后,对医院及周边环境的熟悉程度进行考核。
2、急救意识考核:医务科拨打急救电话进行模拟急救现场,重点考核医护人员急救意识、应答质量等。
3、反应速度考核:对医生(护士)受理呼救后赶往患者所在地的时间进行量化考核。
4、携带药品及器械:对医务人员外出携带的急救药品和器械与病情关联性进行考核。
5、急救质量考核:依据省市120指挥中心下发的.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急救质量考核。
三、院内急救考核
1、必考项目:徒手心肺复苏、喉罩管插管、除颤仪的使用。
2、其他考核内容:《xx医院常见急症诊治规范》
四、考核方法
1、院前急救考核
侧重考核急救意识、反应速度、急救措施等方面,具体内容有:考核人员在院外拨打求救电话,考察医务人员是否询问地址、主要病情、是否留下打电话人的联系方式,是否进行简单指导;从接到电话到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所用时间,医生到达以后对其采取的急救措施是否恰当,携带的急救药品和器械是否得当等。
2、院内急救考核
1)考核内容:根据《xx医院常见急症诊治规范》进行逐项考核;
2)考核对象:除科室主任之外的中级职称以下的所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
3)考核时间:具体时间考核时间由科室安排;
4)考核人:分管的院领导、医务科、科室主任为具体考核人。
五、奖惩
考核成绩将记录在《医务人员技术档案》中。对于成绩优秀者,作为职称和岗级评定的参考;成绩不合格者,三个月内须经重新培训、考核,直至合格。
最新医院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 2
(一)急诊检验制度
1、全科人员要十分重视急诊检验,经常检查急诊检验的仪器、试剂,认真做好每件急诊检验。
2、急诊检验单由医生填写。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胃液由医生采集;血液及分泌物或排泄物由护士或检验人员采集。急诊检验单连同标本应及早送检验科。
3、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标本后,应迅速进行检验,准确、及时地报告检验结果。
4、认真做好急诊检验登记、查对工作,虚心听取临床医生、病人的意见,不断改进急诊检验工作,提高急诊检验质量。
(二)急诊检验范围
1、急诊病人。
2、门诊重病人。
3、急诊室观察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
4、住院重症病人或病情突变者。
(三)急诊检验的基本项目
1、血液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DIC诊断项目、疟原虫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2、尿液常规检验:尿蛋白、尿糖、尿隐血、尿胆原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3、大便常规检验:涂片镜检、潜血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4、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检验:理学检验、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蛋白定性、糖定性或半定量,涂片法作细菌检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5、生化检验:钾、钠、氯、钙、糖、肌酐、尿素氮、淀粉酶、胆碱脂酶测定,血气分析,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定量,心肌损害标志物测定,肝功能试验,以及其他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6、胃液的毒物分析:如巴比妥类、有机磷类的毒物测定,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7、急诊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其它项目,根据临床需要,由临床科室与检验科商定。
最新医院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 3
1、急诊科应与曾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入口。
2、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和各项制度,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和流程。
3、急诊科主任为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成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各级各类人员明确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染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并切实履行职责。
4、成立感染管理小组,定期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检查,每季度召开会议,进行医感相关知识学习一次。
5、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已被污染的区城及时消毒。
6、工作人员上班时着装规范,严格执行手卫生,给病人检查及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
7、保持各诊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地面物表每日清洁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消毒。
8、严格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入性诊疗用物,均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9、使用中的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并有记录;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符合要求。注射用小包装皮肤消毒液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
10、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应分类放置。
11、不同区域等使用的清洁工具(抹布、拖把等)标识明显,实行颜色标记,定点放置,分别清洗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12、1)各种急诊监护仪器的表面根据耐受情况选择合适消毒液,每日清洁消毒1次,遇污染后及时清洁和消毒。
2)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物体表面如电脑键盘、鼠标等应每日清洁,必要时用50gL含氯消毒剂擦拭。
3)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或其他可疑污染时,对于含少量血体液(<10n1)等物质溅污,可先用吸湿材料将其清除,如污渍已干涸,可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去,然后使用含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污染表面,作用30min。对于被血体液(>10m1)等污染的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2000-5000g/L消毒液的抹布覆盖。
4)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应保持清洁,每日使用后用75%乙醇或500mg/L有效氯溶液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消毒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立即清洁消毒晾干备用。
13、医疗废物的处置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有关规定,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等交接登记工作,实行双签名,交接登记保存三年以上。
最新医院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 4
(一)门诊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手卫生,门诊各诊查科室、治疗室、注射室、候诊处及门诊大厅,定期消毒。
2、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按操作规程进行一切诊疗工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病情变化,须及时与医师联系,予以处理。
4、积极开展门诊诊疗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据不同季节,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各科疾病特点,讲解防病知识。每两月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以普及卫生知识。
5、建立健康教育咨询,解答病人提出的有关问题。
(二)急诊护理管理制度
1、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非抢救病人不得使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仪器、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保持良好性能,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物品、药品、器械、仪器班班交接,做到帐目相符。每周一次总检查急救物品、药品、设备,保证应急。
(5)、无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和有效期,超过有效物品应重新灭菌。
(6)、抢救室每日清扫、紫外线照射二次,每月空气培养监测一次。抢救病人后应及时清扫消毒,保持室内整洁。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8)、医生未到以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止血、配血,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
(9)、严密观察病情,记录及时详细,用药处置准确。
(10)、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均要详细交代。
(11)、所有抢救使用后药品的空安瓿,须经核对后方可弃去,口头医嘱执行时护士应该加以复述一遍,事后要及时补写医嘱。
(12)、每次抢救完毕,及时写好抢救记录和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13)、做好抢救室的消毒隔离及终末处理工作。
2、观察室管理制度
1.急诊或门诊诊治后,遵医嘱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和治疗。
2.按观察室办理入住手续,一般留观48小时,多则三天,护士应督促有关医师及时处理。
3.严密观察病情,经常巡视病人,各班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了解病员思想、生活、饮食等情况,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4.经常保持整齐、清洁、舒适、安静的良好环境。
5.病人在离开观察室前,值班护士应协助清理物品,办理离院手续,并交待注意事项。
3、输液室管理制度
(1).保持输液室的清洁、安静、安全,禁止吸烟。
(2).严格遵守查对和交接班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对输液病人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4).使用一次性输液用品,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应毁形并分类放置。
(5).抢救药品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每日检查。
(6).做好各项登记和统计工作。
(7).护生实习由专人带教,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4、注射室工作制度
(1).应分设男、女注射室。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定时作空气消毒和培养。
(2).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注射卡执行,执行后签字。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应按规定询问过敏史,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3).加强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4).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及时毁形。
(6).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
(7).备齐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及器械,定位放置,一旦发现过敏反应立即进行抢救。
5。换药室管理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有专人负责,每日进行整理消毒,定期做空气培养,测定菌落数。室内不得放置个人生活用品。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正确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操作前后应洗手,操作时应戴口罩。
(3).换药物品应保持无菌,定期更换。
(4).换药物品、药品要准备齐全、定位放置,外用药专柜存放、标签清楚,用后物归原处。
(5).用后的物品及时与供应室更换。一次性医疗用物按规范处置。
(6).做好污物的处理,特异性感染伤口不得在换药室处理,其敷料应单独放置、焚烧,器械要及时消毒处理。
(三)门急诊安全管理制度
1、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强化核心制度的'执行。
2、急诊抢救室急救药品、仪器设备齐全完好,每班清点交接,用后及时补充;每周有专人检查,保证应急使用。
3、值班人员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并熟练掌握急救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以及各种抢救流程。
4、对剧毒、精神加强保管,做好登记交接。
5、严密观察急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准确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并严格交接班。
6、各种抢救设备定点放置,有警示标识,并严格做好各种意外的防范。
最新医院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 5
一、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一)急诊科在承担急、危、重病救治工作的同时,负责全院急诊预检分诊工作。
(二)急诊科设有急诊预检台,急诊预检分诊护士须取得护师资质且3年以上急诊工作经历,经预检培训考核合格后予以上岗。
(三)预检分诊处应配备体温表、血压计、压舌板、手电筒、指测氧饱和度检测仪等辅助检查器具设备。
(四)预检分诊处根据急诊量配备一定数量的转运患者推车。
(五)急诊预检处设有与“120”和急诊抢救区联系的电话。
(六)急诊科应安排相应数量的医生保证抢救室24小时值班,负责急诊抢救室抢救工作以及指导一些较难分诊的急诊患者的诊治工作。
(七)根据国际预检分诊标准和国家卫计委下发的《急诊患者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缓急分为五级,预检护士应鉴别“急危”症的类别,合理安排就诊秩序。要求对急、危、重伤病员先抢救,后付费。
(八)预检护士判断类别为Ⅰ级的患者应直接送往急诊复苏区A区救治,Ⅱ和Ⅲ级患者送往急诊抢救区B区救治。
(九)预检护士听到救护车声,应主动迎接患者并迅速通知抢救室护士和护工做好接收工作,以简便而迅速的评估方法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价,判断该患者是否直接送往抢救室,或优先就诊,并及时通知急诊科和相关科室医生。
(十)由家人陪同或自行来就诊的急诊患者,预检护士经过耐心询问和仔细观察,初步完成以下工作:
1、就诊原因;
2、相关资料;
3、生命体征评估;
4、确定首诊科室后,安排患者按合适的诊治程序或到相应专科就诊。
(十一)急诊预检分诊护士遇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患者就诊时,依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由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做好预检分诊评估,按照就地隔离的原则,病情稳定的急诊患者在诊室隔离,病情不稳定暂无法转运的在急诊抢救室传染性疾病临时处置点就地抢救,做好防护消毒隔离等工作。待病情稳定后,如确诊为甲类、乙类按甲类管理的及携带特殊感染病原体的传染病的患者,立即转传染病专科医院就诊,如仍未确诊,转院内隔离诊区诊治。排除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解除留观,转门诊随访或相关专科住院治疗。
(十二)遇批量伤员或特殊情况,预检护士应根据急诊数量和重患者数量的变化及时上报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正常上班时间科主任或护土长要及时报告医务部、护理部、非正常上班时间报告行政总值班,必要时启动院科应急预案,具体参见《突发重大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十三)医院产房的新生儿由母婴同室入住新生儿病区及急产妇在急诊挂号入院,患者不到急诊预检分诊。
二、急诊预检分诊要求
(1)用语文明,礼貌待人,态度和蔼,热情接待。
(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与病员及其家属争吵,要耐心解释,满足伤病员的合理要求,一时做不到的要说明情况。
(3)遇有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医务部、护理部,非正常上班时间报行政总值班,具体参见《急诊医疗服务规程》。
三、急诊预检分诊标准
(1)急诊病情严重度分级
1、Ⅰ级:急危症。病情危急,危及生命,需开通绿色通道进入急诊复苏区(A区)抢救,如心跳呼吸骤停、持续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严重创伤大出血等。
2、Ⅱ级:急重症。有潜在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需要在急诊抢救区(B区)紧急处理及紧密观察,如急性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大出血、严重骨折、开放性创伤、昏迷、抽搐、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3、Ⅲ级:紧急。生命体征稳,但有可能病情转差,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患者,需在抢救室B区处理及病情紧密观察,如高热、呕吐、心绞痛、急性腹痛等。
4、Ⅳ级;次紧急。病情稳定,没有严重并发症,多见于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情况不会转差,可在急诊诊疗区C区等候就诊。
5、V级:非紧急。病情稳定,情况不会转差,没有并发症,门诊开放时间可到门诊诊治,门诊非开放时间可到急诊诊疗区C区诊治,如配药、复诊、普通感冒、浅表无须清创缝合的外伤等。
(2)目标反应时间
1、I级(急危):立即(100%的病例在规定时间内)。
2、Ⅱ级(急重):<10分钟(95%的病例在规定时间内)。
3、Ⅲ级(紧急):<30分钟(90%的病例在规定时间内)。
4、Ⅳ级(次紧急);按序就诊,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
5、V级(非紧急):按序就诊,视同门诊病人处置。
(3)急诊分区:从空间布局上将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
1、A区:急诊复苏区,适用于Ⅰ级病人处置,快速评估和初始化稳定。
2、B区:急诊抢救区,适用于Ⅱ级、Ⅲ级病人,病情恶化的病人应被立即送入A区。
3、C区:急诊诊疗区,适合Ⅳ级和V级病人。
(4)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和分区流程见《急诊预检分诊标准》。
【最新医院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制度】相关文章:
急诊培训考核制度10-12
医院三基培训与考核制度04-08
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心得体会10-08
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心得体会10-05
就业技能培训总结最新07-21
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心得体会6篇03-15
医院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总结09-10
最新版服务技能培训心得05-30
培训考核制度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