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系统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时间:2025-01-14 15:29:52 敏冰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税务系统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税务系统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税务系统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税务系统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

  第一条:为规范分局税收征管资料管理,维护征管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促进税收征管档案管理的发展,更好的为税收征管服务,根据某地局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税收征管资料,是指在征管全过程中形成的与税收征管有关的文件、凭证、报表、帐册、文书、案卷等不同形式或载体的记录。

  第三条:税收征管资料管理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集中、系统完整、简便实用、真实准确的原则。

  税收征管资料管理内容包括采集(录入)、整理、移交、归档、移送、保管、调阅等部分。

  第四条:税收征管资料管理实行属地负责制,各征管组负责征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综合组负责征管资料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并接受上级税务机关的检查、指导和监督,不断提高征管资料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第五条:建立征管资料档案室和专用档案柜,配备忠于职守、熟悉业务、保守机密、认真负责的档案管理人员。

  第六条;征管资料按基本资料、分户资料和综合资料等分类管理,具体为:税务登记类、帐簿凭证类、纳税申报类、税款征收类、发票管理类、税务检查类、综合类、征管质量考核类等。

  第七条:各征管组对征管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归档一般按以下归集流程操作: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按年度、类别、保管期限分类————按标准装订资料————排列编号————装盒编目————移交上柜。

  第八条:综合组在税务检查中形成的检查资料,按规定整理、传递和归档,并在结案后10天内复印送交征管组,进入户管档案。

  第九条:归档资料必须是税收征管各环节办理完毕后的正式资料。资料应文字清楚、内容完整、手续齐全。资料格式原则上以上级局制定的.表证单书式样及规格为准。

  第十条: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等的税收征管资料实行一户一档。户管档案内容应包括从税务登记到税款入库,整个征管过程的全部资料,并按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财务报表等项目分类顺序归档。

  个体工商户的征管资料一般按街道、地段、行业等归档,实行十户一档。并按税务登记、定税、申报、征收、停复业等项目顺序归档。

  第十一条:分户档案中的税务登记类资料归入当年度档案。

  第十二条:征管资料归档时,应按税收征管环节、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同类资料应排放在一起,以便查阅和调用。

  永久、长期保管的资料档案必须去掉金属物。

  归档资料应依据分类和资料编号编制资料目录。目录的标题应按所归档的征管资料的分类填写,并按资料的排列顺序编写页码。

  归档资料目录应置于归档资料之首。

  第十三条:建立健全征管资料的传递、登记、保管、借阅等项管理制度,并对资料的归集、保管、借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往年资料必须由档案室保存,当年资料由各征管组分别归集,集中到专柜保管。

  第十四条:征管资料档案的保管必须做到“三专”、“六防”,即:专人、专柜、专室,并有防火、防盗、防虫、防潮、防尘、防高温等措施。

  第十五条:征管资料调阅、复制、移送应严格遵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的手续,依法为纳税人的情况保密。

  税务系统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2

  一、制度目的

  为规范税务系统征管资料档案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征管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税务机关所有征管资料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查询、借阅和销毁等管理工作。所有与税务征管相关的档案人员及相关部门均应遵守本制度。

  三、管理原则

  1. 完整性:确保征管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涵盖从税务登记到税款入库的整个过程。

  2. 安全性:采取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措施,确保征管资料的安全。

  3. 科学性: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确保档案的高效利用。

  4. 保密性: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经许可不得向外界泄露任何档案信息。

  四、管理内容

  1. 收集与整理:征管部门负责收集纳税人登记信息、纳税申报表、税务检查报告等资料,并进行整理、排序、装订和盖章,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可查阅性。

  2. 归档与保管:征管资料应统一编号,并建立档案目录。归档时应记录归档时间、归档人员和归档位置等信息。档案应存放在专用档案室内,由专人负责管理。

  3. 查询与借阅:工作人员在需要查询征管档案时,应填写查询单并经档案管理员审核。借阅征管资料需经过书面申请和档案管理员的批准,借阅期限原则上不超出7个工作日。

  4. 销毁:超过法定保存期限的征管资料,需经过档案管理员的书面申请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后进行销毁。销毁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方式,如专业液体破坏或碎纸机碎裂等。

  五、管理责任

  1. 档案管理员:负责征管资料的保管、借阅和销毁等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

  2. 征管组:负责征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

  3. 综合组:负责征管资料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不断提高征管资料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六、监督与考核

  1. 定期检查:档案管理监督小组应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落实与执行。

  2. 考核奖惩:对于税务系统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将定期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税务系统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3

  一、制度目的与原则

  目的:加强税务系统征管资料的档案管理,确保资料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为税务决策、监督检查、纳税服务等提供可靠的档案支撑。

  原则:科学规范、安全集中、系统完整、简便实用、真实准确。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税务机关所有与税务征管相关的资料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查询、借用和转递等管理工作。

  三、管理内容与要求

  1. 档案收集

  由征管部门负责,收集内容包括纳税人登记信息、纳税申报表及相关附件、税务检查报告、罚款及追缴相关材料、纳税人联系方式及变更记录等。

  收集的档案材料应完整、准确,并按照规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归档。

  2. 归档要求

  归档材料必须字迹工整、内容完整,并由征管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确认。

  每份档案材料应附有归档说明,明确档案的类别、时间及责任人。

  档案应存放在专用档案室内,并采取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措施。

  3. 档案管理

  所有征管资料档案由档案管理部门专人负责保管。

  每份档案应逐一编号,并建立档案管理台账,记录档案的基本信息及保管状态。

  每年应对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档案借阅与转递

  档案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下需外借时,需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并填写借用登记表。

  借阅期间,借用人应妥善保管所借档案,严禁涂改、损毁、遗失。

  查阅档案时,应遵循保密制度,确保不泄露档案内容。查阅完成后,应及时归还,并在登记表上签字确认。

  档案转递应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转递时需密封,并填写转递通知单,确保档案在转递过程中的安全性。

  5. 档案销毁

  超过法定保存期限的档案,需经过档案管理部门审核,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销毁。

  销毁前应确保档案内容的保密性,不得泄露。

  四、监督与考核

  设立档案管理监督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落实与执行。

  监督小组应收集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建议,定期向管理层报告,并提供改进方案。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责令改正等。

  五、其他事项

  税务征管资料档案的保留期限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通常为5年,特殊情况可根据具体需求延长。

  税务系统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经许可,不得向外界泄露任何档案信息。

【税务系统征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资料、档案管理制度11-06

资料档案管理制度03-28

公司档案资料管理制度09-24

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03-27

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精选14篇)11-07

物业档案资料的建立与管理制度05-30

设备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精选19篇)01-09

信息资料与档案的管理制度(通用10篇)08-21

档案日宣传资料03-06

档案资料管理制度范本(通用5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