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医院会计制度11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院会计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院会计制度1
一、为了加强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卫生院等。
三、医院的会计核算除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均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进行。
四、医院应按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
(一)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医院不应随意改变或打乱重编。
(二)医院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者外,在不违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的前提下,医院可按根据需要,自行规定。
(三)医院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时,应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应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五、医院应按下列规定编制和提供财务报告:
(一)医院应当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本制度的规定,编制和提供合法、真实和公允的财务报告。
(二)医院的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医院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等,由本制度规定;医院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医院自行规定。
(三)医院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
1、资产负债表;
2、收人支出总表;
3、基金变动情况表;
4、有关附表。
(四)医院的财务报告应当报送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报送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和卫生部门规定。
(五)医院会计报表,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填至“分”。
(六)医院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注明:医院名称、地址、报表所属年度、月份、送出日期等,并由医院法定代表人、总会计师(或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或盖章。
六、医院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要求,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执行。
七、本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卫生部负责解释。本制度需要变更时,由财政部、卫生部负责修订。
八、本制度自**年1月1日起施行。
医院会计制度2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是财政部、卫生部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的医疗机构的性质,即: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结合我国医院特点,参考国外非盈利组织财务会计制度,于1998年11月17日颁布,并于1999年1月1日实施的。相对于旧的《医院会计制度》,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借鉴了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经验和国际惯例,是医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重大改革。它为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参与市场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医院会计同国际惯例接轨,迈向医院会计现代化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其简要内容如下:
一、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将会计要素分为五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改变了过去将会计科目分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大类的划分方法。
二、重新划分医院的收支,加强了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将医院收入划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与收入分类相对应,将医院支出划分为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和其他支出。取消了过去的制剂收支,将制剂的增加值列入药品进销差价,避免了医院制剂造成的虚收虚支。
三、医药分开并实行成本核算。由于医院的经济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事业单位,医院的支出应主要通过医疗服务收入来弥补,而不能依赖出售药品来弥补,将医疗及药品收支分别管理,分开核算,对医疗服务和药品消耗分别实行成本核算。
四、药品收入实行超收上缴。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盲目增长,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费负担,克服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对医院药品收入实行“核定收入,超收上缴”的管理办法,超出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核定的药品收入总额,按规定上缴卫生主管部门,使医院逐步回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的正常轨道上来。
总之,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作为对原有制度的完善和补充,在它颁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医院的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的会计核算质量,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及中国加入WTO,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愈来愈显现出不足及局限性,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一、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大批非公有制医院应运而生,特别是民办的或慈善机构兴办的医院。然而非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如何进行,特别是非公立的非营利医院应该执行什么会计制度,目前尚无明确的规定。国家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将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的性质、社会功能及其承担的任务制定并实施不同的财税、价格政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卫生、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财务监督管理,营利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在我国大部分医院是国有医院,属于非营利性医院,不具有营利性,但并不等于非营利性就不能盈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实行经济核算,仅靠少量的财政拨款是不行的,主要是要以自身的医疗服务来获取收入,因而必须要有盈余,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非营利性医院会计可以借鉴企业会计,运用企业会计的分析方法,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营利性医院则可以完全和企业一样,经卫生主管部门登记注册,采用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
二、对资本性支出的会计处理。
在正常情况下,医院发生的收益性支出直接在当期列支。医院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如购置房屋、设备、固定资产改良、大型维修等,按《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均应从修购基金或事业基金中列支,不对医院的当期效益发生影响。即购置或接受固定资产时,一方面要借记“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直到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或盘亏等原因减少时,才按原值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科目。笔者认为,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这种核算方法,尚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首先,如部分中、小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发生大量的资本性支出,而这些支出从修购基金和事业基金中不能或不完全能列支时,由于《医院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列支方法,医院会计只能从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中直接列支,即发生资本性支出时,借记固定资产和相应的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和银行存款。从理论上说,购置固定资产,只是医院的流动资产转化为非流动性资产,即固定资产增加,银行存款减少,并不引起净资产的增加,固定基金的调整是净资产内部基金的一种变动,而在上述会计分录中,固定基金并不是由其他的基金转化而来,是净资产的一种虚增,从而使净资产出现不实,既然医院的新的会计制度是借鉴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将资金平衡表改为资产负债表,将净资产与企业一样表述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净资产也就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所有者权益。
其次,固定资产的这种核算方法,不利于考核单位及负责人的业绩和经济效益。净资产的增减变化是经济效益完成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因固定资产核算方法造成的净资产忽增忽减,会使考核结果出现很大的误差;再次,这种核算方法也不利于固定资产实有价值的动态反映,容易导致单位家底不清,实力不明;最后,支出的加大,是支出的一种虚增,这样,医院当期甚至当年的收支结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时,一项上百万元的资本性支出可能导致医院全年的收支结余全部抵销。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以下做法既不违背权责发生制原则,又不影响医院的结余。即:资本性支出在净资产中不能列支时,由原来的借记固定资产和相应的支出,贷记固定基金和银行存款,变成只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不调整固定基金,也不列相应的支出,以后随着修购基金的提取或事业基金的增加,再逐步调整固定基金,直至与固定资产相等平衡。这种会计核算方法,对医院当期效益不发生影响。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反映出资产由流动资产转化为非流动资产;不调整固定基金,说明在净资产中没有自有资金向固定基金转化,以后随着净资产的增加逐步调整固定基金正是反映净资产内部的转换关系。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调整的不一致性,说明医院的自有资金由无到有正逐步增加。惟有如此,才能准确的反映净资产的内部变化,才能使资本性支出不影响医院的当期效益,不影响医院收支结余的计算。另外,也可借鉴企业会计制度做这样的会计处理: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购入固定资产时做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不再同时做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借: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 贷:固定基金的分录。将固定基金的期初余额减去评估固定资产净值后转入“事业基金”,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之间的差额记入“累计折旧”科目。
三、修购基金的不规范提取。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标准、分类、计价及核算方法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虽未明确提出“折旧”的概念,但规定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记入支出,即对固定资产不提取折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并通过“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进行核算。这实际上是按固定资产完全折旧的办法来计算提取修购基金,虽然与旧制度相比,上述规定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准确核算财务成果等方面,有显著改进,但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在具体核算方法上,仍需改进。现行制度其会计处理为:在提取一般修购费时:借: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管理费用)—一般修购费 贷: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 同时《医院会计制度》也没有对月中购置或报废的固定资产明确规定提取修购基金的起止月份。以上处理,明知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已经损耗,出现减值,但会计处理结果并没有减少净资产,因而造成虚增净资产,不能对映反映某项固定资产一般修购费(折旧)的累计提取情况,不利于管理者和有关部门对固定资产一般修购费(折旧)的累计提取数进行监督。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对某项固定资产的一般修购费(折旧)累计多提和少提,致使其不能正确反映医院的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结余的实绩问题,因而无法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及提供固定资产增值、减值的客观评价依据,也无法为固定资产残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定价参考,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同时,导致医院另一主要会计报表—基金情况变动表也不能反映医院实际拥有的净资产及其变动情况,虚增医院资产,有悖于会计核算中的稳健原则,影响资产负债率的真实性。故建议设立“累计折旧”一级科目进行核算,以使资产项目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净资产项目反映医院实际拥有的净资产,具体核算办法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不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取消一般修购基金提取的会计核算内容,将“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的期初余额转入“事业基金”。区别于企业那样严格配比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实际,可采用简单易行的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在具体方法上,对专用、贵重设备可采用个别计提折旧的方法,除此之外,均采用分类计提折旧法。
在计提范围上,对房屋和建筑物,无论使用与否均计提折旧,对房屋以外的各种设备器具仅限于在用的部分,未使用的不计提折旧。在计提期限上,按规定的使用年限计提,对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对超期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续提,并在备查簿中登记,作为更新设备和考核的参考依据。在账务处理上,计提基数以期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采用规定的年折旧率或月折旧率计算折旧额,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取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计提折旧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同时登记固定资产明细帐和总账,并在会计报表中分别列示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净值,使资产负债表反映医院实际总资产及净资产,便于报表使用人正确理解有关信息,期末“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仍为原始价值,“累计折旧”帐户余额为已提折旧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列示在“固定资产”项目的下方,二者相抵后的余额应为固定资产净值。需要查明某项固定资产已计提折旧,可以根据固定资产卡片上所记载的该项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和实际使用年数等资料进行计算。此方法优点是将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目金额,“固定资产净值”项目金额与“固定资产原价”项目金额比较,可以获得医院整体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的信息和使用状况,便于会计报表使用人作出相关决策。
四、增设“财务费用”科目。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发生的借款利息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核算,存款利息收入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为适应医院新形势下成本核算和医院的负债经营的现状,规范核算借款(负债)的费用支出,合理反映借入资金的利息负担情况和合理评价资金(负债)的利用效益,故建议把原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和在“其他收入”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收入统一规划到设立“财务费用”一级科目中核算,期末直接转入“收支结余”的“其他结余”。
五、增设“投资收益”科目。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对外投资的收益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不能单独反映在业务收支总表上,不利于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对投资收益做出评价,也不利于对投资收益的监督。为了规范对外投资收入的核算,建议设立“投资收益”一级科目进行核算,对外投资时,借记长期投资,贷记银行存款,不再同时做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借记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贷记专用基金—投资基金,期末,将“投资收益”直接转入“收支结余”的“其他结余”。
六、根据谨慎性原则计提各种减值准备(药品、库存材料、固定资产)。
由于竞争加剧以及未来市场的价格波动,各种资产存放在医院的减值风险加大,但因为医疗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完全实行“零库存”是不现实的,根据核算为管理服务的原则,必须计提各项减值准备。
七、将无形资产更加具体化。
医疗服务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行业,其无形资产主要表现为医疗技术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医院的信誉。医院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必然开展一些能给自身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其费用较大,如果不将其资本化,直接反映在当期支出中,其收支结余不会真实,不利于考核当期财务成果。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会出现合作、合资医院,医院除用设备、技术进行合作外,还可以用良好的信誉作为合作资本。但目前医院会计制度未能对无形资产具体化,医院进行核算就没有法律法规方面的依据,具体操作无法进行。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及其他与经营有关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主要包括: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医疗预收款及职工结算退款,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的项目有:付出的人员经费、购药款、材料款、水电煤等业务费、邮电办公用品等公务费、职工培训等费。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直接通过期末的科目余额表中的“现金”、“银行存款”、“医疗收入”、“药品收入”、“进修费收入”、“其他收入”以及医疗、药品支出中的人员支出,“公用支出”中除去购置费的部分,“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科目分析后填列。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是指医院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取得与处置,固定资产的购建与处置,以及无形资产的购置与转让。其现金流入项目有:收回的投资款,获得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等(股利、利息)。流出项目主要有: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等。通过单独反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能了解医院为获得未来收益和现金流量而导致对外投资或内部长期资产投资的程度,以及以前对外投资所带来的现金流入信息,在现金流量表上,投资活动也可直接通过“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的余额分析后填列。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医院吸收上级财政拨款,银行借款的借入与偿还等的现金流量。其主要内容包括:收到的各级财政拨款,借款所收到的现金,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分配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单独反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能了解医院吸收上级拨款与银行借款的规模和能力,以及医院为获得此类现金流入流出而付出的代价。在现金流量表上,筹资活动可以通过“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的余额分析后填列。
总之,任何一项制度在它最初制定和实施的几年内,都有其优越性和先进性。但随着实践工作的不断运用和检验,就会逐步显现其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也是如此。当然,上述观点仅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粗浅看法,尚待今后更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从而使《医院会计制度》能够更加正确的计算医院的实际经营成果,更好地为医院的发展壮大服务。
医院会计制度3
摘要:JCI标准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管理模式的创建,对医院的标准化管理标准给予认证,成为医院提高整体管理质量的主要方式之一,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已形成医院发展的一种趋势。提高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管理水平,强化医院的财务会计制度,丰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模式的理论内容,实现财务会计制度管理信息化,促进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JCI标准;财务;会计制度;信息化
0引言
当代医院是一个综合体,具有多功能、高科技、多学科特点,何以提升医院综合能力及医疗水平,促使医院稳步、快速发展,成为各医院的主要发展目标[1]。我国早于20xx年开始实行等级医院评审制度,在思想、方法、制度等层面上都引荐了先进的评审制度。医院通过JCI创建和三级妇幼保健院等级创建契机,抢抓机遇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大资金的投入,积极探索标准化管理模式,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切实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2-3]。
1JCI标准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管理模式的创建
随着医院JCI标准的验收合格,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和标准化发展,财务会计制度管理模式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4-7]。JCI标准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管理模式的创建,对医院执行规范化管理、实施标准认证成为医院提高管理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已形成医院发展的一种趋势,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以此修缮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操作,以确保管理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院资金的使用率,确保医院的经济效益;把医院收支列入预算管理中,强化财务的预算管理,明确相应的考核标准,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完善医院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内部管控办法,提高防范运用风险及财务风险的评估水平;于新制度下加强各科室成本的管控、科研资金的投入、公益性收支的管理实现了进一步完善。
2实施标准下的财务管理制度
创建医院经济管理模式JCI标准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管理模式对医院的会计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了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监管,提高了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优化了医院的资源配置,最终实现医院的经营目的[8]。
2.1实施成本预算,促使成本管理的有效开展。
医院的成本管理是指医院将成本信息作为基础,根据医内各成本优化运用的相关规定,有序进行测算、规划、分配等管理。实施成本预算,能够使管理科室和社会公众全面评估医疗收费的合理性,为医院各项收费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为医改政策对医院资金支持的恒定、单病种支付标本等提供成本统计数据支持,为医改策略的实施奠定有效的基础。强化成本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避免铺张浪费,让各项损耗都控制于合理范畴中,于确保医院服务水平的情况下,充分、合理地运用医疗资金,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JCI标准下医院财会管理方面开始执行全面成本预算管理,这对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质量以及医疗资金的利用率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9]。
2.2明确预算核算指标,推动医院预算监管的发展。
JCI标准下,医院财会制度管理模式全面实施,详细规定了“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管理方案的内容,增加对资金利用方面的考察,详细规定了预算核算的各项标准,内容包括对基本补助、项目补助等的核算,并单独统计结余数,以为资金利用率的计算与统计提供数据支持,以保证资金合理使用,进而实现透明化。加强预算约束及管控,将医院全部的经济出入列入预算管理中,保持预算的完整性、准确性,避免肆意更改费用支出等情况,以保证医院有序运营。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管理模式,要求医院全面、真实反映医院资产负债情况,为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有关分析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另外优化医疗项目的风险评价体制,对新项目、新诊疗方案展开全面的论证,对明确已掌握的专业技术给予有效的保证,疑难患者的诊治必须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提前准备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增强医院对医疗风险的承担能力与管控能力。加强医院管理力度,包括控制非流动负债借入、高昂仪器的购买、对外投资论证审批流程等,以确保医院巨大财政支出的标准行与可行性,促使医院总体管理质量的提升,对确立当代医院的经济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发挥社会审计监督职能
JCI标准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优化医疗项目的风险评价体制,对新项目、新诊疗方案展开全面的论证,对明确已掌握的专业技术给予有效的保证,疑难患者的诊治必须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提前准备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增强医院对医疗风险的承担能力与管控能力。随着医改的深入,集团化办医模式将出现集团内部经济活动、会计报表合并,集团或受托管理层管理费用分摊与管理费申领,要适应这种新的医院运行模式需进一步完善。为了适应现代医院事业发展及改革需求,为医院管理人员及产权拥有者以及人们群众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JCI标准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更好地适应医院改革发展的需求,提高财会审核及管理水平,提高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结论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医疗卫生制度与会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医院的运营大环境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诊疗服务市场逐渐扩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若想于其中占据领先地位,就应该不断寻找改变及创新,严格控制医疗成本,减少不必要费用的支出,同时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以此让医院的运营得以有序、稳定发展。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是市场经济体制对医院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医院的经济运行,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随着医院JCI标准的验收合格,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和标准化发展,财务会计制度模式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财务会计制度管理信息化,促进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浩珍,马葵芬,张幸国.JCI标准下的医院药事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xx,29(3):202-204.
[2]张柱,刘腾,胡霄阳.JCI标准指导下的公立医院招聘管理优化[J].当代医学,20xx,23(21):57-60.
[3]孟祥霞.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经济运行发展的影响[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xx(14):27.
[4]董波,李靓.《JCI医院评审标准》对医院财务管理的推动作用[J].中国卫生资源,20xx,11(2):60-61.
[5]郑焱,刘美华,毕媛,等.JCI标准下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xx(9):155-157.
[6]郑焱,刘美华,毕媛,等.JCI标准下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C].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xx.
[7]李敏强.浅谈基于国际医院管理(JCI)标准的医院财务管理[J].中国卫生资源,20xx,16(1):61-62.
[8]代亚宁,王珍,郑其进,等.基于JCI评审标准的医院伦理管理[J].中国当代医药,20xx,24(13):152-155.
[9]王雪华,曾艺鹏.基于JCI标准下医院抢救车全流程监管模式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xx,17(98):273+275.
医院会计制度4
在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该文结合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成本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探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加强财务成本管理的有效对策,为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工作实践提供更多的借鉴。
在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下,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工作是比较粗放的,一方面有的医院缺乏整体成本控制观念,过分看重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忽略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另一方面有的医院过分看重经济效益指标,没有很好地兼顾公益性指标,导致医院的财务成本核算很难体现出真实、有用、完整、可靠的会计成本信息,甚至影响了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医院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精细化,所以各医院要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研究,尽快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实现新、旧财务成本管理体制的对接。
1 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成本管理提出的要求
1.1 确定适用范围,完善收支科目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会计制度适用综合性医院、专科性医院以及门诊部等公立性的医院,但是这并没有涵盖社区医院、乡镇医院等基层医疗单位,这主要是由不同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政策支持等条件决定的,所以社区医院、乡镇医院等基层单位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会计制度》。具体到收支科目上,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的要求显然更加完善,也相对合理,很好地适应了医院成本管理的新要求、新方向,如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的会计科目,“药品支出”“药品收入”科目不再单独列出,将“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科目合并为“医疗收入”,这显然更加适应医院药品零差价的发展方向[1]。同时,在具体的支出范围上,与旧会计制度相比,增加了科教项目、应付福利费、累计折旧等科目,也出现了部门会计科目的合并等情况,使医院的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变得更加合理 [2]。
1.2 树立全面成本管理和精细化管理观念
由于医院的日常运营和管理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方面的管理内容,所以其财务成本管理是系统的、复杂的,各医院只有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研究与学习,树立起全面的财务成本控制与管理意识,对医院涉及到的各个成本管理项目才能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考核,加强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实施全过程控制与管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和资源消耗。同时,在对医院的成本内容进行核算时,医院一定要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严格执行新会计制度的各项规定,从而使财务成本控制工作更加精细。例如,在新会计制度中,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呈报时间、呈报周期、市场估价、折旧等细节问题,人力资源成本的考核问题等,都做出了一些新规定,需要对传统的成本考核与管理方式进行转变,具体的管理办法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更好地体现成本控制的作用和效能,否则容易造成医院财务成本核算的失真问题[3]。
1.3 确定科学的成本管理办法
伴随着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在很多环节必须结合制度变化确定新的、更加科学的成本管理办法,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证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由于患者就医需求与医院服务能力之间的差异,或者因为医务人员的工作失误等问题,近年来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疗诉讼、医疗赔偿等成本支出已经司空见惯。但传统的医院处理方式是将这部分成本支出化归“预计负债”项目,却没有具体的解释,具有很多的争议之处,所以需要医院结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因医疗诉讼、医疗赔偿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和不固定的成本支出进行专项管理和风险规避。
2 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健全并完善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组织机构
医院传统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基本都是交由财务部门及其会计人员负责,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以及相互监督等效果不好,没有呈现出全员参与和全过程管理的良好局面。因此,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应有必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需要,对固有的财务成本管理组织结构进行健全和完善。首先,医院必须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各个部门在财务成本控制与管理上的具体职责,然后由各个部门再下放到个人,将医院的每个职工都纳入到医院的财务成本控制工作中来。其次,医院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还相对欠缺,医院还需要加强财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后勤部门、医务部门、药房、工会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提高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并且做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形成覆盖全院各级科室的成本核算组织结构[4]。再次,对于医院财务成本的制度建设要与时俱进,能够结合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变化,对原有的财务成本控制制度进行调整,确定更高层次的成本管理目标,优化财务工作流程,促使医院财务成本控制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2.2 健全财务成本核算的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医院财务成本核算评价指标体系上的变化,各个医院的成本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工作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建立起适应新会计制度的、切实可行的成本核算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给医院现在及未来的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同时,医院财务成本核算评价指标体系的健全与完善,需要结合医院的每一项工作业务流程,做到对医院各项业务工作的全程控制,切实有效地降低医院的整体运行成本。此外,医院在制定成本核算的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从医院的实际经营情况出发,必须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医院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成本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日常运营与发展,切实保障和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
2.3 注重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
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财务成本管理,不仅需要医院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成本管理制度,明确成本核算项目的对象、目标与方法,增强医院财务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规范性,还需要医院注重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成本管理效果[5]。在医院传统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中,主要是依靠事中核算和事后核算手段,没有真正发挥出事前预算在医院财务成本控制与管理上的作用与职能。注重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是新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实施成本预算管理的必要基础,将会对医院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工作业务流程的优化形成有效促进。因此,医院要结合自身经营与管理的实际,充分发挥事前预算在成本监督与控制上的作用,及时查找医院各个业务项目成本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必要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算调整。
2.4 加强财务成本核算信息的分析与运用
医院财务成本的核算信息,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医院的成本支出、经济效益等问题,还可以成为制定经济决策和运营管理模式的重要决策依据,需要医院具备核算信息的分析与运用意识,将成本核算结果积极应用于医院的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投资决策等环节,进一步调动医院各个部门、科室以及医务人员参与成本控制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医院在开展重大新项目、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时,可以在定价过程中应用成本核算结果分析来指导决策,而不是一味依靠个人的主观意识和传统经验,避免经济支出上的盲目性、主观性,真正发挥出成本管理在决策中的借鉴功能和指导作用。同时,为了提高医院财务成本信息分析、运用的效率,医院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与成本管理进行有机结合。这是因为医院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健全的信息化系统作为基础,原先手工记账与核算的方式效率太低,一些相对落后的财务软件兼容性较差,所以医院需要结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来构建全新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进一步完善成本计划、预算、执行、控制、评价等系统功能,为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3.1 加强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财务成本核算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核算频率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医院在贯彻和落实新会计制度的过程中,要重视信息化处理技术的应用,以便更好地提高医院的财务成本管理效率。对此,医院要结合自身财务成本管理的现实要求,及时更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借助财务ERP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强财务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工作,保证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精确度和高效率。
3.2 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
在新会计制度环境下,必然要求医院的财务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新医院会计制度相适应,及时转变和完善自身的会计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使自身的职业素质能够与新会计制度的要求相匹配。对此,医院必须采取措施,促使财务会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一方面,要结合财务成本管理的需要,加大优秀财务人才的招募与培训工作,作为新会计制度以及成本管理制度执行的“先锋”;另一方面,医院应当为财务会计人员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财务管理人员及时学习最新的会计理念,熟知最新的会计制度规定,促进理论水平、业务职能和职业道德水准的有效提升。
3.3 注重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安全性
对于医院来说,新会计制度环境下的财务成本管理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和逐渐改变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上的疏忽与漏洞,尤其是容易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财务成本损失,导致医院决策失误。因此,在新会计制度环境下,医院必须增强财务成本管理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严格执行信息网络环境下和新会计制度环境下医院财务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相关要求,树立起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财务成本控制与管理意识,加强医院财务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实现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快速处理,提高安全性。
3.4 加强内部考核,完善监督检查制度
医院财务部门在实施新会计制度时,还必须积极完善内部评审体系,注重新会计制度贯彻落实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强化财务部门的内部稽核职能,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医院在过渡期可能出现的管理失误,切实增强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是顺应医院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必须积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全面成本管理和精细化管理观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成本管理制度,重视财务风险的控制,加快财务成本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提高财务成本管理的高效性、精准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稳健、安全、健康运营与发展。
医院会计制度5
一、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资产管理的影响
新的医院会计准则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基本属性,从而可以通过有效使用年限科学地折旧固定资产,并借助分摊制度确定固定资产的真实价格,以充分保证其真实价值。医院固定资产的效益利用是资产管理的长久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通过计提折旧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资源结算,在医院会计准则中都进行了新的规范。医院固定资产往往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提折旧,就能够保证对医院资产的准确核算,更方便对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进一步提高医院资产管理水平。
二、当前医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账与账实难以核对
传统的医院资产管理缺乏统一性,会计账与资产账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对会计账及资产账进行统一核对。当前的医院资产管理中,财务部门与仓库管理部门缺乏实时的信息交流,仓库的资产出入库情况难以及时反映给会计人员,财务部门只能通过仓库单方面提供的票据核算医院资产的购、领、存情况,而没有参与监督资产的在用科室的使用情况,医院资产的使用情况,若仓库管理人员出现错打、漏打等情况,尽管账账相符,但是账实肯定不符。加之综合核算体系的缺失,会计部门难以对发现资产账与会计帐进行了准确的核对,从而会计部门所出示的资产核算报告难以体现医院现有资产的真实价值,极大增加了医院资产管理的难度。
(二)资产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医院资产管理是一项设计内容广泛、综合管理难度较大的财务工作,一方面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较强的资产管理意识,另一方面还需要资产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管理技术及资产管理经验。当前我国资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一是资产管理意识有待加强,没有认识到资产管理对于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尚未形成严格的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对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尚未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及奖惩制度,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三是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难以满足现代化医院建设对资产管理的要求。
(三)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许多医院开展了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的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却较为落后,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不都健全。资产管理人员在对资产进行核算及分配时,缺乏具体的管理监督制度加以约束,对于医院的资产状况也缺少定期的清查,资产使用账目混乱,资产底数不清、账实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医院对医用专业设备比较重视,而对一般设备的采购则缺乏有效监督,资产投资缺乏科学性,资产采购预算、配置预算形同虚设,导致了大量设备闲置不用,而繁杂的设备及闲置资产也增加了资产管理的难度。
三、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资产管理措施
(一)提高资产管理意识
在新的医院会计准则下,医院财务人员应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充分意识到资产在医院日常经营及长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来进行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医院其他部门的相关人员应积极配合财务人员和资产部门的资产管理工作,通过全院人员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医院资产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另外,医院还应建立完善的人员考核及奖惩机制,定期进行资产管理水平专业培训,并通过奖惩机制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
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医院资产管理水平的制度要求,也是医院建设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基础工作。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医院资产核算,通过对医院各类资产项目的核算来反应医院资产的真实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控制医院预算,合理分配采购指标,避免设备闲置的情况发生;其次,提供资产成本分摊的解决方案,加强医院内部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工作;另外,建立严格的医院资产考核指标,实现对医院资产的合理配置及优化,不断提高资产使用率,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推动医院的长远发展。
(三)做好医院资产对账工作
资产是医院资产管理的基本对象,也是整个资产管理体系的重心。资产管理人员必须做好资产对账工作,针对医院资产流动性较高的特点,可以考虑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财务部门与仓库资产出入库情况的实时信息交流,保证会计账与资产账相符,资产账与实物相符,提高会计账目的准确性。财务与库房应使用统一的资产核算软件,定期对资产的变动进行核查及汇总,避免账实不符的情况出现。
四、结语
随着新会计准则及新医院财务准则的出台,医院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得到规范,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更加具体,固定资产的基本属性也得到了明确,对医院资产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当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会计账与资产账难以核对、资产管理意识有待加强、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医院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推动医院的长远发展。
医院会计制度6
一、科研项目资金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科研项目资金在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
(1)科研项目支出和医疗业务成本界定不清,没有真实地反映科研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固定资产(如房屋、仪器设备等)同时为医院开展的科研项目和提供医疗服务使用,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耗费在科研项目中的科研人员工资津贴、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差旅费、水电费等支出没有按比例分摊计入相关科研项目成本,而是全部计入医院医疗业务成本或管理费用,不能全面反映科研项目的成本耗费。
(2)科研项目结转(余)未设置具体科研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在具体科研项目结题后未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其对应科研项目结余资金长期置留于科研项目结余中。
(3)会计核算中对接受捐赠的用于开展科研项目活动的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计入医院其他收入,相应发生的科研项目支出没有计入科研项目成本,而是计入医疗业务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医疗业务成本(卫生材料费),科研项目的实际耗费没有得到真实反映。
2.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未结合科研项目支出的经济分类内容进行科研项目经费合理预算。没有定期反馈科研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进度与科研项目实施进度不同步。
3.科研项目经费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相关部门在科研活动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职责不明确,对科研项目经费开支的合理性、相关性审核不严格,对科研项目经费缺乏监督,造成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脱节。财政性科研项目经费内控制度的有效性、有用性是内控制度建设的关键,财政性科研项目经费内控制度管理的正常运行,其关键是内控制度执行。
4.医院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管理未纳入医院统一管理
用科研项目资金购置的图书资料及库存物资没有纳入医院统一管理,没有按照材料明细清单办理验收及出入库管理,由科研组自行购置和保管使用,相关管理部门也没有定期对科研用库存物资进行盘点清查。科研项目结题后没有按财务制度规定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造成资源浪费,国有资产流失。
二、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
1.加强对科研项目支出的会计明细核算
(1)开展科研项目成本核算。按科研项目设置备查账进行明细核算,反映各科研项目财政拨入资金和医院自筹配套资金来源及其使用情况、期末科研项目余额等信息。会计核算中在医疗业务成本或管理费用下增设科研项目支出,按照科研项目实际发生费用的具体内容设置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药品费及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其他费用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将各科研项目消耗的人员经费、其他材料费、差旅费、会务费、版面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支出结合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合理分摊医疗业务成本和科研项目成本,对医院和各科研项目共用设备应按固定资产使用率分摊固定资产折旧费,全面、准确地反映各科研项目资金运营情况。
(2)在具体科研项目结题后应及时对其科研项目资金结账。核算期末根据科研项目进展情况分别进行账务处理。如果科研项目没有真正完成,其在科教项目结转中的余额留待下年继续使用;如果科研项目全部完成结题后,经过相关审核与批准,将其科教项目结余资金及时转入事业基金。医院自筹匹配资金结余部分则由医院收回。
(3)科研项目资金应按科研项目专款专用。科研项目资金不得用于医院非科研项目支出,科研项目资金也不得在不同科研项目之间相互挪用。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健全科研项目资金支出审批制度,明确科研项目经费审批的职责和权限,严格履行经费审批手续,相关部门要严格履行各自职责,促进科研项目经费规范、合理使用。
2.将医院科研项目经济活动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全面反映科研经费的收支状况
科研项目经费应严格按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要求,由科研项目组与相关部门共同进行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应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权责,加强科研经费支出的管理控制,对科研项目支出严格审核其是否纳入预算范围,分析科研项目业务活动的经济支出内容,对超出项目预算支出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事项进行深入分析,查找预算差异原因,确需调整项目预算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预算调整审批手续,明确预算调整范围和金额。将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提高科研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3.完善、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监督管理
医院应制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内控制度,规定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标准、范围及其审批权限,建立科研经费使用审批制度,大额资金使用应进行可行性分析,实行集体联签制度,提高科研经费使用透明度。科研项目的经费支出按医院支出审批流程增设科研项目经办人申请、科研项目负责人审核和科教部门负责人审批三个环节,由科教部门对科研项目支出的范围和标准进行审查,再由财务科审核和相关领导审批。防止不能计入医疗业务成本的支出计入科研项目支出,合理保证科研项目资金安全和财务信息完整。
4.加强科研用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管理,促进医院
科研用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管理规范化医院在固定资产难以同时承担科研项目和提供医疗服务使用的情况下购置了科研设备,用科研项目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和库存物资应严格遵守政府采购制度,将科研用固定资产纳入医院固定资产统一管理,建立医院资产共享平台,对医院各科研项目之间可共用的设备实现资源共享。新增固定资产须严格办理验收入库,建立科研用固定资产明细账,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定期进行资产核对,建立资产登记与清查制度,确保账实相符。科研项目结题后资产应及时交回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变更资产使用部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对科研项目活动中的没有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应严格按库存物资中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其他材料类别进行入库管理,严格实行存货出库领用手续,明确经办、保管、使用三方相关责任义务,防止科研项目经费流失。
医院会计制度7
摘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于医疗卫生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医院需要与时俱进,采用合理的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能力,以满足人们的医疗卫生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弊端,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弊端;改进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渐的深化和完善,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把向人们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当做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医院兼具社会公益性和企业性,在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医院只有采取合理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才能避免其过度市场化,充分发挥其社会公益性,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弊端
1.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其总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是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医院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医院的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能反映原值,未能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从而产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的情况,致使报表使用者不能准确的了解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另外,医院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定,按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来维修或者采购固定资产,但是由于财务管理方式的缺陷,造成医院资产不实的现象,而且,随着医疗设备不断的更新换代,许多医院的医疗设备已经贬值甚至报废,然而由于归账、清查的不及时,致使医院的账面固定资产数额远远多于实际资产[1]。
2.坏账准备提取不合理
医院兼具有企业性和社会公益性,因此,医院的“病人欠费”账户,增加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再加上随着近年来我国医保制度的完善,“医保欠费”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更是难以有效的开展。虽然医院可以根据相应的补偿规定,采取坏账准备提取的方式,但是,由于所需的时间较长、手续繁琐等原因,致使医院的资金不能有效运转,给投资者的决策造成困扰。
3.资产计价不及时
药品、材料、固定资产等是医院财务报表中需要设置的账户,其主要目的是反映货物采购的价格。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医院固定的电子设施已经严重贬值,再加上实际使用中的损耗,造成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的现象。
4.财务核算不真实
随着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体制的实行,医疗市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准确的核算医院的资金,可以为医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对外投资核算上,医院没有进行明细的分类核算,对外投资核算方式单一,未能真实的反映出医院实际的经济状况。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医院的信誉、医疗技术专利权等是医院的无形资产,而一些医院的财务会计制度没有具体化无形资产,核算方式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致使医院的无形资产核算存在着问题。
二、解决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弊端的改进建议
1.规范固定资产的折旧
医院需要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的折旧工作,以确保医院能够准确的掌握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医院可以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增设或者删减会计科目,以便于管理固定资产。例如,医院可以取消“固定基金”账户,增设专门的累计折旧账户,简化财务报表项目,确保医院的财务报表能够准确、真实的反映其净资产、收支结余以及资产。
2.做好坏账准备提取工作
充足的资金是医院正常运转的前提,因此,医院应该做好坏账准备提取工作,以确保资金的充足,维护医院的正常运转。在资产负债表上,医院可以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协调好目前的资金情况,把一些无法收回并且数额较大的坏账适当的冲销,以减轻财务管理工作的负担[2]。
3.及时的进行资产计价
医院的资产负债报表是一种静态报表,可以反映医院在一定时间、地点上的财务状况,所以,医院应该及时的进行资产计价,以便于医院掌握具体的资产情况。医院可以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的核算要求,在会计期末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并且合理的预算各项资产可能产生的损耗,做好计提减值准备。通过制定合理的财务报表,医院可以及时的了解资产的实际情况,便于有关部门的监督和调控,同时,医院的管理者也可以根据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情况,了解医院的经营状况,制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以促进医院的发展。
4.准确的进行财务核算
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医院需要树立风险意识,准确的进行财务核算,以确保医院资金的有效运转。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医院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具有投资风险意识,合理的增设“投资收益”科目,以便于医院正确的评价投资收益。另外,医院需要准确的计量、核算自己的无形资产,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例如,医院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提供免费检查、体检等活动,大力宣传医院的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赢得较高的'声望,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医院可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准确的进行财务预算,重视医疗设备的维护、更新,适当的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用优质的医疗服务,换取人们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口碑,从而帮助医院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市场竞争形势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作为兼具社会公益性和企业性的医院,需要积极的改革创新,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以促进医院的发展。医院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固定资产折旧,做好坏账提取准备,准确的核算医院资金,在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3]。
参考文献:
[1]韩翀.浅谈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弊端及改进建议[J].现代医院管理,20xx,01:58-59.
[2]冀燕.改革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议[J].山西财税,20xx,09:46-47.
[3]徐艳丽.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xx,14:139-140.
医院会计制度8
医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在医院的工作中,财务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医院要改善自身的财务管理方式,促进医药行业的稳步发展。本篇文章主要站在新会计制度的角度上对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看法,希望能够对当前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有所启发。
我国政府在20xx年制定并实施了新的会计制度,并在各行各业逐步推行,在新的会计制度实施之后,医院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新旧会计制度之间做好衔接工作。医院要逐步改變以前的手工记账的方式,摒弃传统的以记账和算账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制度,实行完善的成本核算、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医院的管理者要及时摒弃落后的财务管理观念,注重从成本效益角度提升医院的管理方式,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在履行看病救人的职责的同时,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
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在预算管理方面都较为落后,长期以来我国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医院的一部分员工的工资和福利都由政府的财政部门支出来负担,这就使得医院的管理者没有经营观念,缺乏危机意识,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医院的预算都是由财务部门直接制定,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千变万化,上层管理人员对于执行的情况很难及时进行监督。财务部门编制的预算报表较为单一,在执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执行难以继续。这样预算的编制方法就出现了问题,预算的实际效果大大减弱,执行过程中也缺乏监督和管理,虽然制定了预算,但是超支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导致预算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2)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很多医院在招聘从业人员时将招聘要求放的很低,导致医院的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但是医院的财务核算具有行业特点,其中涉及到的财务核算较为专业,每天的工作量也很大,需要有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来进行处理。然而很多医院将财务人员划归到后勤人员,将财务人员和后勤人员一起进行培训,这样不分主次的做法导致财务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很多医院的观念较为落后,认为财务就是记账和算账,对于财务新规定和新文件也没有给予相应的关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存在很多不足支出,这对医院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这些原因都导致医院财务人员理论知识不扎实、管理结构陈旧、学习新知识的意愿不强烈,导致财务管理与医院的实际脱节。
(3)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很多医院在财务管理上缺乏风险意识,很多医院的管理者认为,只要将钱看好、用好,就不会出现财务风险,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的。在我国,公立医院属于差额拨款的单位,相当一部分医院是自主经营,对于大型医院来说,由于有政府拨款,所以经营压力较小。然而即使这样还是存在一部分医院的经营状况不善,导致亏损,而一些小型医院甚至全面亏损。所以对于医院的财务人员来说,要加强风险意识,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注重风险控制,才能稳固医院的市场地位。
针对医院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财务预算在医院的管理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医院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资源合理流动,才能提高医院管理的效率。医院要通过财务预算实现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同时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热情,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问题要进行改善,坚决按照制定好的预算执行,改善预算制定的方式,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灵活确定采用何种预算方式,将市场因素、社会环境等也纳入到预算管理中来,增强预算的弹性。在预算体系中上级部门和下级部门的预算支出要统一起来,对总体预算额度进行分解,确定各个部门和科室的预算目标,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对于各级部门发生的支出要进行严格管理,监督资金流向,大额度的资金主要用于医院的主要项目建设。
(2)加强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很多医院的财务主管人员对财务的具体操作并不是十分了解,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确保财务运转正常,所以财务人员需要加强培训,配合领导的工作,因为财务人员主要负责具体的财务事项处理,所以更应该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要按照政府有关文件的要求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处理能力,同时将财务处理技能与医院这一特殊行业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财务人员要定期进行知识更新,学习新的财务法规和制度,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外语、实践操作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3)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
医院的决策质量好坏关系到经营的成败,所以管理者要从长远利益考虑,意识到财务体系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财务部门要时时刻刻警惕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医院的报表项目进行仔细分析。即使是在医院盈利的情况下,也不能放松对风险的防范,财务风险意识要时刻记在脑中。
国家出台新的会计制度,这对于医院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当前我国的很多医院在财务管理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都给医院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本篇文章仔细分析了医院的财务管理中需要改善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能够为推动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1]陈勇.新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思路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xx(11)
[2]李琳.新医院财务制度实施后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社区医学杂志,20xx(03)
[3]李晶晶.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xx(20)
医院会计制度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机构在运营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医院的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之下也变得愈发复杂。面对这些新形势,医院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需求。针对新形势所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在20xx年年底对医疗体制进行了全方位改革,这是我国医疗体系在历史上的一大举措,这次革新对我国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颠覆,但由于传统的医疗制度仍然根深蒂固,新制度在短时期内无法立竿见影,因此我国财务部门在20xx年又颁布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大力推动了医疗财务管理工作的前进步伐。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能够达到计划目标而制定的一种机制,它主要用于医院的自我调整及自我控制,因此在心已远会计制度下,建立一套完整、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医院管理来说具有长远的意义。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导致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财务工作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地位,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现阶段,我国一些企事业单位都逐渐提高了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度,并在会计工作中尝试构建内部控制制度,用来保障财务工作的稳定进行。医院对于我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医院的财务情况与人民及国家利益联系密切。随着医院改革制度的深化及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落实,我国医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是不断更新,在市场竞争不断激化的推动之下,各医院部门也对其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了重视度。经过笔者总结分析,认为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主要为以下几点。首先,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使医院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医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医院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人民的关注与重视,因此,一旦医院的工作存在任何不合理之处,很容易被人民所发现。因此医院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严格规范,以身作则,最大程度获取人民的信任与支持。其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医院各项工作起到监督作用,并对这些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医院任何工作都在有序中进行,这样一来不仅使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服务,权益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也使医院自身得到发展与进步,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健的前进步伐。最后,内部控制制度还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国际化冲突所带来的巨大挑战。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国际化的工作要求给医院也带来了更高的挑战,使医院不能原地停留在以往的状态当中,要想快速、正确地应对这些国际化冲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者保持稳健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做好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措施
医院要想维持正常的运行,就必须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支持。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运行,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会计工作中的作用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这一现象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中仅仅流于形式,根本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因此,笔者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几点建议,用来完善我国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工作。
1.进一步规范并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任何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便是有一个健全的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医院领导应建立一套健全、完善且全方位覆盖医院所有工作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针对内部控制制度中所设计的步骤进行规范,形成一套标准,鼓励所有员工发挥自己的优势,承担应承担的责任,尤其是会计部门更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系统。医院领导应使内部控制制度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撑,并在各个环节分别设定奖罚机制,利用一些激励制度来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内部的有效实施。
2.医院应提高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力度
医院高层领导应在医院内部建立一套有效地监督制度来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日常监督,并鼓励医院每位员工发挥自己的监督职责,主动参与至监督工作中,实现全员参与,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内部的有效实施。除此之外,对于国家医疗卫生管理机制的角度来说,这些医疗机构必须提高自身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管理技术水准,提高监管工作的有效性。这里所提及到的监督是多方面的,可以在医院工作网络的支持下进行,同时还包括群众对于医院工作的舆论监督。在这种长期监督管理之下,医院可以更加及时、快速地获取社会及医院内部人员的反馈信息,并对其进行快速反应。
三、结束语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不仅给医院带来的全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医院制造了更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医院若想在如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有必要实施的,医院从上至下任何一个部门都应正确意识到医院会计部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及作用,认识到建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现阶段中仅仅是确保医院不被市场淘汰的一种基本手段。所以,医院若想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制度来完善自身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就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全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全面参与到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工作当中,从而使医院效益及人民利益得到同步提升。
医院会计制度10
【摘要】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施行,主要是针对公立医院提出财务管理要求。公立医院属于执行独立核算的医院,各种新要求和新制度的提出,大大促进了医院会计信息质量,医院的财务分析也更为准确、可靠。虽然新医改后,医院的会计制度顺应了公立医院的改革方案而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也使得会计信息发生了变化,这对于医院财务分析而言,可谓是不小的挑战。本论文针对新医改对公立医院会计制度及其改革的影响进行探究。
【关键词】公立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新医改
新医改对于中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长期以来,中国公立医院所执行的会计制度虽然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而有所改变,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适应时代的需要,没有根据公立医院自身发展的需求而调整和完善。中国目前进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医院的内部管理状况正发生着变化。公立医院会计制度所体现出来的不适应性更加明显。对于中国的医疗事业而言,新医改要求公立医院会计制度需要深层次调整,实现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周到的医疗服务。
一、新医改对医院会计制度适用范围的影响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各项活动展开情况,还要考虑到医院业务活动中的资金管理情况。因此,新医改需要明确制度的适用范围。旧会计制度主要适用于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新会计制度则在旧制度适用范围内有所扩展,延伸到基层卫生机构,实现了公立医院会计制度全覆盖。现行的公立医院会计制度适应了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公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行的公立医院会计制度对于制度的适用范围以明确,即本制度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都适用,这就使得医院会计制度适用范围不再具有局限性,可以有效地保障医院会计信息质量[1]。随着中国医疗机构市场化发展,非公有制医院的数量增多,这些医院主要执行的是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一些履行医疗服务的民间机构也应运而生,这些医院需要对公立医院会计制度参照执行。对于不同层次医院制度管理中所存在的差异,新医改中强调“积极稳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这就意味着公立医院将工作重点体现在公益性和公共性,在此基础上转制改革。公立医院的社会化发展,使得闲置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在此基础上优化医院管理布局,使医院的功能性得以充分发挥出来。新医改在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还能够促进相互之间的竞争,以推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新医改对医院会计制度核算的影响
会计核算基础包括两种,即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所发生的是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其标准是本期款项的实际收付,只要是本期实际发生的,即便该款项不属于本期,也被划入到本期款项范围内;权责发生制更为注重本期的收入权力和费用支出义务,其标准是属于本期的收入权力和支出义务,以此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按照旧会计制度,医院的会计核算需要按照权责发生制来执行,同时还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新会计制度对于医院会计制度核算以进一步明确,取消了收付实现制,要求医院的会计核算基础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在对医院会计收入进行确认的时候,要求医疗服务活动已经发生且收到货币资金。与此同时,还要对记入账目的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由此而使得成本核算更为准确,对于医院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2]。此外,在新医改中明确“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的经济效益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按照公立医院会计制度,医院可以通过服务渠道对这部分损失以弥补,诸如药事服务费、技术服务费以及各种政府投入的增加等等。新医改中以推进医药分开为主,实行药品零差价率销售,那么,医院会计制度中的“药品进销差价”作废,同时,“以药养医”的核算也被取消,由此而改善了医院的运行机制。医院的会计信息内容主要涉及到医疗费用、价格以及各项财政补偿等等,会计信息更为充实而准确。
三、新医改对医院会计制度内容的影响
按照旧的公立医院会计制度,非盈利的固定资产资本明显不足,一方面体现为公共服务的补偿机制缺乏合理性,导致医院的财务问题没有真正意义地解决;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的账面使用“累计折旧”科目虚增,导致财务业绩失真。新医改中对于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卫生系统的服务体系的设计都应该遵循公益性的原则,坚持公益性原则。”这对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形成了极大的挑战,主要是由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还没有将相应的公益性会计科目建立起来,因此无法提供有效的公益会计信息。医院的固定资产也没有进行公益性资本化的设计,这就需要医院将公益性补偿机制建立起来,尽量少量占用社会公共资源,避免公共资源按照资本化处理,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四、深化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建议
将公立医院会计制度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延伸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公立医院改革后,能够充实会计制度中所存在空白,促进公立医院能够更好地发展,会计制度中可以对单独的公益性科目以设置。增设公益性会计科目后,固定资产的公益性资本化方式得以创新设计,使得盈利性与非盈利性得以区分[3]。公益性科目的设置,有利于向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准确会计信息,以获得相应的公共服务补偿。随着会计制度适用范围的扩大,营利性医院参考新会计制度也得以运行,能够按照有关规定缴纳税款。改革医疗会计科目、药品会计科目以及相应的会计核算方式,使核算内容更为规范化、科学化,减少医院在收入上的亏损。根据医院运行实际,将统一的医疗成本核算体系建立起来,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树立成本核算意识,并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提升业务水平,能够使医院的成本类型、费用涉及范围、会计核算口径等统一化,使得成本信息更具有可比性。此外,公立医院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该加大度风险金的管理,从而确保会计制度更加完善。第一,确保医疗风险金的科学性。在新医院会计制度的作用下,风险金应当从医疗收入中计提,用于支付医院发生医疗事故时所赔偿的资金,那么,风险金计提的比例不应该超过当年医疗收入的1%~3%,而且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借记“医疗业务成本”科目,贷记“专用基金医疗风险金”科目。由于医院不同科室间有很多的差异性,在处理医疗风险时,只是按照收入比例进行分摊会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医疗风险金应该选择更加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摊,从而使得各科室的成本得以真实的反映出来。第二,加强医疗风险基账户管理。风险金超支的部分,要在提高下一年的缴纳比例,对于没有医疗事故的科室予以奖励,下一年降低计提比例,并将剩余基金结转到下一年使用,从而降低风险金管理的风险。同时,医疗风险金应当设置专户管理,在“专用基金—医疗风险基金”账户设置各科室的明细账,然后加强对风险金进行科学的管理,一旦发生医疗事故,需要对医院匹配数额和风险金账户实际支出差额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确保医疗风险基账户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第三,风险金核算内容。某公立医院建立了医疗风险金专户,专款专用,例如计提风险金为100万元,医院出资70%,职工缴纳30%,计提的风险金80%用于支付医疗纠纷补偿费用,20%用于奖励医疗质量高的临床科室。
五、结论
综上所述,新医改对促进公立医院会计制度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以来,与旧医院会计制度相比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进,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着需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新医改对医院会计制度适用范围、医院会计制度核算以及会计制度内容的影响,需要在具体执行中能够对相关内容有充分认识。此外,还要建立统一的医疗成本核算体系,以使成本信息更具可比性。
参考文献
[1]李小波.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思考———以三甲医院为例[J].新财经.20xx(01):353-354.
[2]程文.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的分析[J].会计审计.20xx(13):63.
[3]韩萌萌.新医改会计制度改革对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的影响研究———以S医院为例[D].山东大学.20xx.
医院会计制度11
摘要: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整体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中,各方面都遇到了诸多问题,但是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能有效改善之前医院会计中工作的种种弊端,这对医院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这些问题,对当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进行策略性探究。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
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整体运营,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医院会计工作应该符合医院经济业务在会计上的要求。在国家颁布《新医院会计制度》后,有效推动了医院医疗体制的创新和服务,虽然目前医院会计工作上还存在核算和报表不够完善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时,在具体的会计工作上进行更大的优化,确保医疗事业发展满足人们群众的需求。
1当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会计制度改革中衔接工作不到位
当前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往往是院方大张旗鼓地进行,但是医院财务人员由于对忻州相对陌生,在短时间内也体会不够,因此在会计制度改革后,工作衔接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断层的现象发生,体现在财务人员对一些新的会计事项处理起来比较棘手,面对这一情况时,只好根据以往经验进行判断处理,造成在事件上出现失误[1]。例如取消药品加成制度,会适当降低医院的收入,有时甚至还存在亏损的状况,会计制度改革中针对这一问题,就应该对一些技术服务事项的收费适当做出调整,同时还可以通过增设一些其他服务费来调整平衡,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服务费的测算没有相应的规定,导致会计工作难以下手。
1.2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不稳定
医院所涉及到的临床医疗业务相对较多,加上医院服务种类项目繁多,因此需要采购大量的医疗物资,以满足广大服务项目的需求,但这只能满足基本的设施所需。在一些需要高服务质量和高技术水平以及高端医疗条件的问题上,就需要购入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设备,这类设备相对于价值比较高。而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这类具有高价值的固定资产很有可能在市场的波动下发生贬值,特别是新科技和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贬值的情况就更加容易发生,造成在会计核算的时候信息不准确。
1.3缺乏健全的医疗赔偿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再加上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这就导致很多患者在与医院发生矛盾的时候,更多地会采用法律手段解决[2]。这也是医疗纠纷事件逐年增多的原因,一旦事件发生,难免会涉及到医疗赔偿,对医院来说,会造成财务上的压力增大,但是从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中,没有针对此类事件对赔偿的具体方法做出说明,会计人员在进行赔偿操作的时候往往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2当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具体有效对策
2.1增强会计制度改革后的执行力
面对目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的局面,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完善工作的衔接,以实现在会计制度改革后工作顺利进行。首先应该对医院现有财产进行细致的清查,在医院相关人员执行清查任务后,核实医院的资产,做到账目和实际保持一致。对药品往来账目进行核实,有效评估医院固定资产。此外,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会影响到目前会计人员的岗位安排,针对这点就应该对会计岗位的具体体系做出调整。其次,在对药品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应该以药品的进价来确认药品的金额,然后分别冲减其中的进销差价。最后应该对会计的业务流程进行调整,改变部分药品的计价方式[3]。同时还应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通过加强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充分调动起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医院财务工作真实透明。
2.2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
在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时,对于固定资产贬值的现象,可以借鉴企业会计管理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以成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科目,从而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制度。在这一措施实施的同时,医院还应该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测试,在这方面,可以邀请这个领域的权威人士对高价值的药品和设备进行资产登记,以此作为固定资产减值的有效凭证。此外,在固定资产的核算过程中,需要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加强与登记保管部门人员的沟通,使最后会计部门的信息数据是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反映。
2.3建立健全的医疗赔偿制度
在诸多医患矛盾的纠纷中,为了处理好医院医疗纠纷事件的赔偿事宜,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实际情形,建立起医院在赔偿费用上的核算方式[4]。以往事件中,医疗纠纷中往往会给医院造成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为了有效抑制这样的事情发生,再遇到医疗纠纷事件的时候,再赔偿金问题上,可以采用预提赔偿的方式,来降低赔偿对医院造成的财务风险。首先会计人员需要经过细致的核算,分析出各项医疗纠纷的风险指数,根据影响的不同制定出赔偿的金额和比例,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赔偿制度,对会计核算中的医疗赔偿问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中还涉及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医院是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主要出发点,因此在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就是对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考验,尤其是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会计工作,更加需要以服务大众为宗旨,通过实际工作实现医院财务的健康和真实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庆红.我国医院会计核算体系的问题及完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xx(05).
[2]郭润兰.如何进一步进行医疗卫生会计制度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xx(23).
【【热】医院会计制度11篇】相关文章:
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分析论文07-20
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论文07-13
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思考论文07-27
JCI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实施影响论文07-17
【热】医院实践报告01-06
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对策的论文12-11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内部控制制度构建论文07-11
现行会计制度下医院预算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