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最新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通用7篇)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必须了解食品卫生知识,学校必须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确保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为此,特制定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一、食堂从业人员应坚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相关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和安全法律意识。
二、学校每学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二次,做到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培训内容落实。
三、食堂从业人员必须积极认真参加培训,认真作好学习记录。
四、每次培训之后,组织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培训卫生知识考核,凡不及格者,进行补考。如补考不及格,不予聘用。
五、学校应收集好培训资料,作好培训记录,将考试试卷收集好,整理存档备案。
最新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2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并完善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长效机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制度如下:
一.培训目的
动过培训,增强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责任感,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确保师生员工的饮食安全,促进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二.参加人员
食堂管理人员和食堂所有从业人员
三.培训时间
时间为每学期二次
四.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2.学校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食品安全预案学习。
3.《学校食堂管理操作规范》教学光盘。
五.培训的组织实施与培训形式
1.培训的组织实施:由义乌市规矩培训内容具体食堂人员的工作时间组织实施。
2.培训的`形式:采用集中培训与业余自学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培训。
3.几级参加教育局及卫生局的学习
为了有效的做好食品卫生工作,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1.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食品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学习与本岗位相关的卫生习惯及操作标准,使从业人员了解熟悉有关应知应会内容。
2.建立完整的从业人员学习培训记录,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参加培训人员名单。
3.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按要求参加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从业培训及考试,不参与者或考试不合格者给予开除处理。
最新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3
为规范餐饮食堂从业人员培训,保障公众餐饮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二、按照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订的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加工操作规程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加强诚信守法经营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集中培训。
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讲授和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五、建立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最新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4
为规范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保障幼儿餐饮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新参加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二、餐饮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临时健康检查。
三、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四、建立每日晨检制度。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本园餐饮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体检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六、食品安全管理员和主管要掌握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并对其健康证明进行定期检查。
七、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佩戴,主管部门留存复印件,以备检查。
最新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5
1、 本学校法人代表是营养改善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组织开展食品生产活动。
2、 营养食品应当符合环境卫生要求,具备食品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和装卸的卫生条件。
3、 食品生产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4、 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质量监督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
5、 心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6、 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7、 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8、 应当对采购的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禁止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超过保质期、无标签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9、 应当按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食品经营场所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并做好记录。
10、 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主体资格、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质量合格的证明文件,建立并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档案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11、 完整建立食品进销台账,适时对照自查,发现不合格食品,立即报告辖区工商部门,迅速将问题食品下架、撤回、及时告知供货商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醒目告示,召回售出的问题食品,退货或销毁。
最新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6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与从业人员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卫生、膳食营养的基本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并自觉在实际工作中遵守相关的法规和食品卫生操作规范,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学校集体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包括肠道传染病)事件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二、培训对象。
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
三、岗位基本要求
1、食堂管理人员
⑴热爱师生,敬业爱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心为教育事业服务。
⑵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好,具有食堂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
⑶高中或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⑷参加岗位业务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
2、食堂从业人员(包括炊事员、采购员、保管员、服务员等)
⑴热爱师生和本职工作,热心为教育事业服务。
⑵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好,具有食堂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
⑶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⑷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⑸参加岗位业务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明。
四、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
2、食品卫生管理知识
⑴食堂建筑、设施与设备、食堂布局的卫生要求。
⑵水源管理以及环境卫生要求。
⑶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饮食卫生制度”、“餐(饮)具洗涤、消毒、保洁卫生管理制度”、“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等。
⑷个人卫生要求。
3、食品加工操作卫生要求
⑴食品采购与运输卫生要求;
⑵食品验收入库与储存卫生要求;
⑶食品加工烹饪与分餐卫生要求;
⑷食品加工工具、器具及餐具洗刷与消毒卫生要求。
4、常见的食物污染及其预防控制知识。
5、食物中毒及常见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⑴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⑵常见肠道传染病。病毒性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霍乱与副霍乱。
⑶食物中毒处理原则与报告要求。
⑷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案例。
6、膳食营养知识。
⑴人体基本营养素(平衡膳食宝塔);
⑵贮存、加工、制作过程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
⑶膳食中营养素的搭配。
五、培训的组织实施
培训方式与培训时间:集中授课学习。新上岗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以参加上级培训为准。强化培训:原则上管理人员强化培训周期为三年,培训时数以完成培训内容为准;从业人员强化培训周期为二年,培训时数以完成培训内容为准。学校集中培训每月一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培训要有记录。
最新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7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了解并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及学生营养配餐等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工作主动性,提高食堂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师生饮食安全。
二、培训内容:
1、《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餐饮服务操作规范、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及五常法管理要求。
3、省、市、县相关食堂管理文件精神。
4、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控制。
5、学生膳食营养配餐知识。
三、培训安排
1、每月安排一次进行集中培训和学习,提高食堂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2、每天召开班前例会,强化五常管理细节。
3、及时派员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管理及岗位技能培训,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严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4、每学期进行一次有关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问卷答题。
5、每学期至少定期组织一次食堂人员岗位练兵活动,提高从业人员规范操作水平。
6、从业人员必须爱岗敬业,互帮互学,钻研业务技术,通过不断的苦练基本功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7、对业务骨干和进步明显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其学业务、学技术,提高服务质量。
【最新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小结11-19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总结11-19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通用11篇)02-23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制度(精选8篇)07-27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总结04-10
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总结06-05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总结(通用11篇)02-22
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制度03-24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工作总结范文05-19
食堂从业人员个人管理制度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