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时间:2023-02-16 18:21:44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小学“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在生活中,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小学“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中小学“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

  一、学校电教装备处(教导处)负责校园网的运行、调试、维护等工作,须指定专人作为校级负责人,保证校园网、“班班通”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班主任为“班班通”设备的管理者、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班通”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班级任课教师为第二责任人,应协助班主任管理。

  三、各班指定一名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作为设备管理员协助班主任管理设备,协助科任教师填写《班班通设备使用情况记录》。

  四、班级责任人应经常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做好防火、防尘、防潮、防盗工作,如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汇报学校电教装备处,及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如因保管不善造成设备损坏、丢失的,要追加相关人员责任。

  五、使用“班班通”设备须加强学习,规范操作,课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教师使用完毕,必须按操作规程在投影关闭2~3分钟待冷却风扇停止后再关闭总电源。

  六、师生使用“班班通”设备应注意用电安全。学生不得擅自单独使用多媒体设施。严禁学生随意开关总电源、计算机、电视等设备。

  七、教师不得私自更改“班班通”计算机名、IP地址、工作组,严禁私自安装与教学无关的软件。教师对于需要保存的材料应在除C盘外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进行保存。

  八、学期结束,相应班主任应做好“班班通”设备的交接工作。

  九、教导处(电教装备处)结合教学常规日查对各班“班班通”使用情况进行巡查、登记;学校领导应定期对各班运用“班班通”设备上课进行听课、评课。并对上课质量进行等级评定,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中小学“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2

  一、设备缺陷分类及处理时限

  1、分类:设备缺陷按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分为三类:

  (1)紧急缺陷:设备个状态量超过标准规定限值时,设备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2)重要缺陷:设备个状态量达到或超过标准规定限值时,设备虽能继续运行,但已影响设备的性能指标或可能发展成紧急缺陷。

  (3)一般缺陷:设备个或几个状态量,接近标准规定限值时,设备仍能继续运行,暂不会发展成重要或紧急缺陷。

  2、处理时限:

  设备缺陷依其类别不同,按下列时间处理:

  A、紧急缺陷:应立即处理,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B、重要缺陷:自发现之日起,不超过7天进行处理。

  C、一般缺陷:按其不同情况分别列入月、季或年度检修计划中给予消除。

  二、职能

  (一)生产技术部

  1.缺陷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并汇总缺陷处理情况,确保缺陷管理实现闭环。

  2.缺陷传递环节的责任部门。核定设备缺陷类别,向检修单位下达缺陷处理通知,提出缺陷处理措施建议。

  3.建立缺陷库,汇总统计缺陷处理情况。

  4.生产技术部变电专责人是变电站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变电站设备缺陷管理、消缺、验收,并对变电站设备巡视、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二)调度所

  1.负责所辖远动类设备的缺陷处理,并向生技部回执缺陷处理结果。

  2.接到紧急缺陷通知后,通知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消缺,需要进行停电检修的,汇报分管经理批准后进行。

  (三)操作队

  1.操作队负责变电设备安全运行和设备维护管理,执行调度命令和进行刀闸操作,是设备事故处理(或设备消缺)的许可人。

  2.进行设备的巡视,做到仔细观察,分析疑点,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缺陷,做好记录。发现设备异常、缺陷要及时向调度、生技汇报。

  3.是变电设备缺陷提报环节的责任部门。

  4.在设备缺陷未消除前,加强巡视管理,关注并及时反映其发展情况。

  5.特殊情况对设备进行特殊巡视。

  A、过负荷设备每半小时进行巡视一次。

  B、新安装或大修设备投运后的两小时内,每半小时进行巡视一次。

  C、遇大风、雨、冰、雪、雾的恶劣天气,设备事故跳闸后或运行中有可疑现象时,适当增加巡视次数。

  D、法定节、假日及上级通知有重要供电任务期间。

  (四)工程一公司

  1.变电站设备检修、试验、维护、缺陷处理和缺陷回执环节的责任部门。

  2.接到缺陷处理通知后,根据设备缺陷实际情况,制定检修、消缺计划和实施方案,并视情需要提报月度停电计划。

  三、工作流程

  (一)缺陷提报

  1.发现缺陷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出缺陷性质的初步判定,按时间要求提报缺陷。

  2.紧急缺陷一经发现立即电话提报调度所,调度所接到提报后,报有关领导;重大缺陷发现后立即通知生技部变电专工;一般缺陷在每月19日至21日汇总后提报至生技部变电专工。

  (二)缺陷传递

  1.变电专工接到缺陷报告后,提出缺陷处理建议措施,经生产技术部主任或生产副经理批准后,在两个工作日内向消缺责任部门下达缺陷处理通知。

  2.调度所接到紧急缺陷通知后,立即通知工程一公司进行消缺,同时汇报生产副经理、生产技术部主任专工,需要进行停电检修的,汇报分管经理批准后进行。

  (三)缺陷处理

  1.设备缺陷处理必须严格办理工作票,并按要求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2.紧急缺陷处理结束后,应履行电网检修验收制度,并补建缺陷传递程序资料。

  3.检修部门在接到一般缺陷处理通知后,不论其是否影响安全,均应积极处理,操作队做好缺陷消除后的验收工作。

  (四)缺陷回执

  1.缺陷处理后,消缺责任单位应书面向变电专工回执消缺情况。对存在困难无法自行处理的缺陷,应在缺陷回执时予以说明,将其纳入计划检修中予以消除。

  2、操作队在次月提报一般缺陷的同时,连同上月缺陷处理情况报生技部变电专工。

  3.严格执行缺陷注销制度。建立缺陷库,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和编号、缺陷主要情况、缺陷性质分类、发现人姓名和日期、处理方案及结果、未处理原因、消缺责任人和消缺日期等。

  四、工作要求

  1.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所有设备必须按照铭牌或制造厂家的`规定参数运行,并严格执行有关的运行、检修规程。

  2.各级部门在接到重大缺陷处理通知后,不得延误消缺时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检修、消缺。

  3.设备缺陷的管理要和设备评定级有机结合,评定级为消缺工作提供宏观指导意见。

  4.各生产部门应按规程要求,通过检查、检修、试验、分析等各种手段及时发现缺陷,履行消缺传递程序,并积极消缺。

  5.凡属人为因素延误消缺致使缺陷扩大或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将按事故性质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

  6.各级生产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力争达到缺陷消除率100%,确保设备安全健康运行。

  五、缺陷报表的要求

  在执行设备缺陷提报、设备缺陷处理通知、设备缺陷处理回执时,均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要求以OA和书面两种形式、按规定时限向规定的部门报送,在进行书面报送时,“制表人”和“审核人”需本人签名。二类缺陷报送时,需同时在生产MIS中流转。

  六、检查与考核

  1.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安监部、调度所参加对设备缺陷巡视、消缺情况进行考核。

  2.操作队对变电设备巡视、检查不到位,没有发现设备缺陷,上级检查或领导巡视检查发现缺陷,一处扣操作队100元,责任人员扣50元,属重要或紧急缺陷加倍处罚。

  3.操作队巡视缺陷没有记录或没有及时上报,一次扣责任人100元,联责操作队长、变电负责人各50元。

  4.生产技术部对上报设备缺陷没有及时下达消缺处理通知,一次扣100元。

  5.工程一公司对没有及时进行消除处理,一处扣工程一公司100元,责任人50元。

  6.设备缺陷属于安装、检修质量原因,查出一处扣工程一公司200元,安装、检修及验收人员各100元。

  七、本办法由生技部组织实施并按月提报考核意见。

  八、本办法由公司考评委员会负责解释。

  九、本办法自20xx年1月起施行。

中小学“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3

  一、总则

  为保证高温季节和高峰负荷期间设备和电网的安全运行,提高红外检测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根据《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针对配电网实际情况,制定红外测温管理规定。本规定适用于配电工区所辖的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设备的红外检测工作。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主要包括电气设备红外检测诊断工作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要求及过热缺陷的判别方法。

  规定适用于各电压等级中具有电流、电压致热效应或其他致热效应的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电力电容器、避雷器、母线、导线(接头)、低压电器及二次回路等。

  三、技术要求

  ㈠人员要求

  电气设备红外诊断是直接为保证电力安全生产服务的一项带电检测技术,从事电气设备红外检测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1.了解红外成像诊断技术的基本条件和诊断程序,熟悉红外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应认真阅读红外测温仪使用说明书,熟悉掌握仪器的操作程序和调试方法。测温时,应根据红外测温仪的使用要求,对不同的被测设备材料,采用不同的发射率,以保证测温的准确性。

  2.红外测温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测试人员应接受有关的红外检测技术的培训,持证上岗。

  3.了解被检测设备的结构特点、外部接线、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基本因素等。

  4.测试人员应具有一定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有关安全规程。

  ㈡检测环境要求

  1.被检设备是带电运行设备,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符合安规及有关安全规定)尽量移开视线中的遮挡物如绝缘罩、门和盖板等。

  2.环境温度一般不宜低于5℃、空气湿度不大于85%。

  3.不应在有雷、雨的情况下进行,风速一般不大于5m/s。雾、雪的情况下不宜进行。

  4.气候为阴天、多云为宜,最好在夜间进行,晴天检测要避开阳光直接照射或反射入镜。在室内检测避开灯光的直射,室内最好闭灯检测。

  5.检测电流致热型的设备,最好在设备负荷高峰状态下进行,至少不低于额定负荷的30%。

  ㈢诊断方法

  1.表面温度判断法

  根据测得的设备表面温度值,对照GB/T11022-1999《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中,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各种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的有关规定(见附录二),结合环境气候条件、负荷大小进行分析判断。

  2.相对温差判断法

  当设备接头超温时,还应采用相对温差对超温性质作进一步判断。相对温差:两个对应点之间温差与较热点温升之比的百分数。相对温差可用下式求出:δ=(T1-T2)/(T1-T0)×100%。式中:T1—发热点的温度;T2—正常相对应点的温度;T0—环境参照体的温度。当相对温差值小于80%时,一般应作为三类缺陷处理;当相对温差值大于等于80%但小于95%时,应作为二类缺陷处理;当相对温差值大于等于95%,应作为紧急缺陷上报。

  对电流致热的设备,采用相对温差判断法可减小设备小负荷下的缺陷漏判。

  3.同类比较判断法

  根据同组三相设备间对应部位的温差进行比较分析。

  一般情况下,对于电压致热的设备,当同类温差超过允许温升值的30%时,应定为重大缺陷。

  4.图像特征判断法

  根据同类设备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的热图像判断设备是否正常(利用软件进行分析)。

  5.诊断判据

  5.1电流致热的判据

  5.2电压致热的判据

  四、红外缺陷的管理

  运行班为配电工区设备红外测温的`责任班组。红外检测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应执行有关红外检测工作的各项标准、规章、制度,制定红外检测诊断工作计划并报工区监督实施,编写年度总结报告,负责电力设备红外检测诊断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工作,负责红外仪器的保管、使用和校验比对管理工作,发现重大缺陷及时向工区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供领导决策,确定重大过热缺陷的预防对策预案。

  ㈠缺陷管理:红外检测发现的设备过热缺陷同其他设备缺陷一样,纳入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范围,按照设备缺陷管理流程进行处理。

  红外测试人员应对测温记录根据各种不同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并根据设备发热的发展情况、设备在系统中的地位、设备负荷大小、环境温度、是否影响对用户的供电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将结果以规定的报表方式报工区领导以便做出处理安排。

  根据过热缺陷对电气设备或运行的影响程度,一般分成三类:

  一般缺陷:指设备存在过热,有一定温差,温度场有一定梯度,但还不会马上引起事故,一般要求记录在案,注意观察其缺陷的发展,利用停电检修机会,有计划的安排试验检修消除缺陷。

  重大缺陷:指设备存在过热,程度较重,温度场分布梯度较大,温差较大,应尽快安排处理。电流致热的设备应降低负荷电流,电压致热的设备应安排其它测试手段,确认缺陷性质后,立即消缺。

  紧急缺陷:指设备最高温度超过GB/T11022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应立即安排处理。电流致热的设备应立即紧急降低负荷电流,电压致热的设备应立即安排其它试验手段,确定缺陷性质,立即消缺。

  电压致热的设备缺陷一般定为重大缺陷和紧急缺陷。

  ㈡电气设备的红外检测周期

  正常运行的配电设备应遵循检修和预试前普查、高温高负荷等特殊情况下的巡查相结合的原则,一般每年检测不少于2次(一般在夏季和冬季高温和高负荷季节)。

  新建、扩改建或大修投运的电气设备,红外检测应在投运后,不超过1个月内进行(最早不少于24小时),并对避雷器、电容器、互感器、断路器、变压器、套管等进行精确测温,对原始数据及图像进行存档。

  对变压器、开关等设备大修前,应进行红外检测,为检修提供指导。

  每年必须对避雷器、电容器、互感器、断路器、变压器、套管等电压致热的设备进行一次精确测温,做好记录,并存入红外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

  对运行环境差、设备老旧及缺陷设备应缩短周期,重大事件、重大节日、设备负荷突然增加或运行方式改变等需增加设备测温次数。

  ㈢数据管理

  电气设备的红外检测作为设备缺陷检测手段之一,其测试记录和诊断报告、检修报告应详细、全面、妥善保管,并建立诊断数据库。

  红外检测报告应包含检测日期、检测环境条件、检测地点、检测人员、设备名称、缺陷部位、缺陷性质、负荷、图像资料、诊断结果及处理意见等内容。

  现场应详细记录缺陷的相关资料,并及时提出检测诊断报告。附现场检测记录和诊断报告样本。

  对记录的数据和图像及时存档,诊断结论和处理结果要求登记在案,缺陷和异常及时上报工区领导。

【中小学“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班班通使用管理制度07-22

班班通使用管理制度(精选12篇)05-22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04-24

使用设备管理制度05-22

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制度02-13

执法设备使用管理制度07-03

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制度08-14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03-07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