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制度

时间:2024-05-07 18:20:45 制度 我要投稿

护理工作制度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护理工作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工作制度

护理工作制度1

  摘要:目的:探究分组护理工作制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对住院患者开展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也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采取层级管理和分组护理可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分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管理;护理人员

  在临床上护理方式在随着不断提高的护理质量要求发生着变化,当前临床护理实践中验证效果的理想方式是分组护理并结合层级管理,可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患者的不满意率得到减少,医疗纠纷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得到降低,具有重要意义[1]。现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300例在20xx年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住院患者。患者年龄在32-76岁左右,平均年龄为4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在临床上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分组护理管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分组与分层级方式

  护理人员的整体性护理水平相当,以这个为基本原则对护理人员进行不同的分组。由1名或2名初级护士、高级护士、专家级护士及护士长组成护理小组。在护理经验等方面各组护理人员都没有明显差异;带领人是护士长,采取责任包干制方式来明确责任分工不同类型的护理人员。

  1.2.2责任分工

  护士长整体调控护理小组的各项工作,加强管理和安排各层级的主要负责人的工作,并监督和检查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如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则需要及时批评并进行总结。护士长的工作需要专家型护士的协助,另外工作计划也需要其帮助护士长制定,将工作内容具体安排给护理人员,并对护理工作的理论研究进行加强;同时还要指导责任护士的`工作。较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是责任护士所具备的,助理护士在责任护士的带领下将具体的护理工作都落实到了,及时上报和汇总小组内的具体护理情况,并及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专家护士的工作指导是护理人员都需要接受的,同时也要指导助理护士严格执行护理工作[2]。助理护士具有较少的护理经验,助理护士的工作主要是协助责任护士对具体护理工作进行开展,从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对护理情况进行及时的汇报。

  1.2.3加强制度管理

  护理人员分层级或分组后,将合理的规章制度制定给不同类型的护理人员,并将相应的惩处方式、具体护理实施方式、注意事项及日常工作内容详细说明给护理人员听,可使得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得到约束,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加强,所有护理人员均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履职,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得到减少和避免。

  1.2.4严格进行考核评价

  对于不同类型护理人员的基本工作目标要明确,观察护理人员的具体护理工作是否达标,同时还要及时评定和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具体全面的考核,为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得到进一步了解,在考核同时还需要随机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得考核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得到保证。为使得每位护理人员后续工作的热情得到调动要赏罚分明,护理质量也会得到提高[3]。

  1.3评估标准

  调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统一由病区护士长采用统一的表格来对责任制小组护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判定,100分为满分。

  1.4数据处理

  处理实验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

  2结果

  对住院患者开展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后,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内容如表1:

  3讨论

  当前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式是分组护理与层级管理,护理人员的整体性护理水平势均力敌,以这个为原则对护理人员进行不同的分组,加强对患者的层级管理,将不同的工作要求制定给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为使得所有护理人员能够在合理的护理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对其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进行加强管理[4]。通过加强培训助理护士和责任护士来对护理人员的制度管理进行加强,可使得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护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为不断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可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为使得护理组内各护理人员之间的协调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可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组,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果显示,比较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综上可知,在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采取层级管理和分组护理可使得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桂香.护理管理在控制二级医院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分析[J].转化医学,20xx,7(23):156-157.

  [2]孔莉,陈勇群.护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xx,2(13):215.

  [3]卢欣欣,于兰贞.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新进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xx,22(10):690-692.

  [4]洪春凤.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暴发流行中的作用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xx,19(7):768-769.

护理工作制度2

  一、病人入院接待制度

  (一)急诊病人

  1、急诊病人由入院处或急诊科通知收治病人,病房接到电话后,应询问病人年龄、性别、诊断、简要病情,以便根据病情轻重安排床位及准备用物。

  2、病人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送入病房或手术室,护送中应保证安全,抢救措施不得中断,与接收科室做好交接并双签字。

  3、尽快通知值班医生到场,及时执行医嘱。全面评估病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4、遇抢救病人时,护士立即实施护理抢救措施,冷静沉着,配合抢救,准确记录。

  5、急诊病人最好留一名陪伴,以便询问病史,填写联系地址、电话等。病人的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做好有关安全和护理措施的告知事宜。

  6、遇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或有法律纠纷的事件时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二)平诊病人

  1、病人住院须持本院门诊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办理入院手续。

  2、病房办公室护士负责安排床位,通知医生及分管床位护士,准备病床。

  3、病人进入病房,医护人员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做好与入院处工作人员的交接。

  4、办公室护士填写入院病历及各种卡片,做好入院登记。

  5、分管床位护士协助病人进行卫生处置、更换病员服。主动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事项,协助病人熟悉住院环境,及时与营养科联系膳食事宜。

  6、通知医生并协助完成体格检查,了解诊疗计划,及时执行医嘱。

  7、评估病人情况,完成常规项目监测,制定护理计划。入院后2小时内应完成病人入院评估、首次护理记录和入院介绍。

  二、病人出院制度

  (一)根据医嘱通知病人及家属出院日期,并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二)分管病人护士作做好出院前健康指导(药物、饮食、休息、康复、复诊等),主动征求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三)取得出院结帐清单后,协助病人整理用物,清点医院物品,签发出院证。

  (四)整理出院病人病历、注销各种卡片,停止一切医疗活动。

  (五)清理床单位用物,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三、病人饮食制度

  (一)医生根据病情决定病人的饮食种类,开写医嘱或更改医嘱后,护士应及时通知病人及营养室。

  (二)将饮食标志标于床头卡上,并告知病人特殊饮食或禁食的原因、时限和注意事项等。

  (三)开饭前,做好饮食查对,协助病人洗手。

  (四)冬季饮食应注意保温,配餐员应将饭菜送到病人床旁,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协助病人进餐。

  (五)病人家属自备的饮食,须经护士检查后方可食用。家属不可自行准备治疗饮食、特殊饮食。

  (六)注意观察病人的进食情况,随时征求病人意见,及时与营养科取得联系。

  四、病人健康教育制度

  (一)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评估病人健康状况,系统地收集资料,了解病人健康教育需求。

  (二)坚持因人施教、患者参与。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选择教材,制定适宜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实施健康教育计划,评价效果并记录。

  (三)健康教育的形式包括个别指导、集体讲解、文字宣传、座谈会、展览、视听教学等。

  (四)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应根据病人入院、住院、出院的不同阶段、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五)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医院规章制度、病室环境、贵重物品的保管及安全注意事项、相关疾病知识宣教、出院指导。

  (六)将健康教育纳入质量控制,定期进行考评,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

  五、陪伴探视制度

  (一)陪伴、探视人员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医院的规章制度,尊重医务人员,协助维持良好的医疗环境和医疗秩序。

  (二)探视者应遵守病房探视要求,在非探视时间如需探视病人者应取得病房负责人同意,防止交叉感染。学龄前儿童不宜进入病室探视。

  (三)根据病人病情需要,经护士长或主管医生同意,原则上留陪伴一人。传染病人一般不留陪伴。

  (四)陪伴、探视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治疗室、重症监护室、医生、护士办公室;不能私自翻阅病历,如需了解病情,可向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询问。

  (五)陪伴和探视者不得睡病人病床,不得互串病房及私自将病人带出院外,也不得私自请外院医生诊治病人或自行用药。

  (六)探视、陪伴者应爱护医院公物,保持病室清洁卫生,节约水电,损坏公物按价赔偿。

  六、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一)、组织安排

  1、由全院护士长轮流值班,每周一次,每次二人,根据护理部排班轮转。

  2、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排班,在周内任选一天,按指定时间对全院各病区进行检查。重点加强节假日空挡阶段促查。

  (二)、夜查房护士长职责

  1、检查了解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着装,及护理工作完成情况,深入临床,发现问题,指导工作。

  2、重点检查危重病人,手术后病人及特殊检查病人的护理,视需要予以协助。

  3、检查督促护理人员做到精力集中,坚守岗位,不做私活,按工作程序完成各项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4、检查办公室、治疗室、病室清洁卫生和陪伴管理情况。

  5、按照夜查房标准,认真检查、评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

  6、护士长夜查房期间积极应对参与各种突发事件的救治工作。

  7、及时将夜查房中存在问题反馈护理部,并将夜查房记录本于次日交回护理部。

  8、护士长因故不能参加夜查房时,应事先向护理部请假。

  七、护理人员培训制度

  (一)业务学习制度

  1、每季举行1一2次全院性护理学术活动,由护理部统一安排。

  2、各科室根据本部门具体情况每月组织1

  —2次业务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及时介绍国内外先进护理技术、交流科技成果,开展专科护理讲座,组织“三基三严”培训等。

  (二)护理人员培训制度

  1、制定护理人员培训计划,针对护士不同阶段、层次和护士职业生涯发展制定培训计划实施措施,有考核记录。

  2、对护理人员培养应分阶段、多层次进行。分为学历教育、毕业后规范化培训(1―5年)和继续教育。

  3、培训坚持普遍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选拔重点培养对象,坚持德、才、能全面择优的原则对院、县、市、省级先进工作者要优先选送,对工作表现不好,不能称职者,不予选送培训和管理。

  4、当学习与工作需要出现矛盾时,应坚持工作第一的原则进行安排。

  5、经批准参加业务学习人员的时间安排,原则上要坚持八小时工作制。

  (三)护理人员继续教育

  1、护理部成立护理继续教育小组,制定继续教育的计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考核。

  2、科室根据护理部的有关继续教育的要求,落实具体措施,对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分级培训和管理。

  3、每年对本科室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继续学分审核,对未能完成继续教育学分规定的护士应分析原因,尽可能为其创造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4、加强督促检查继续教育工作,对继续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科室及个人,护理部将予以适当奖励。对未完成的科室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

  5、按国家继续教育规定,每人每年度必须完成25学分并归入个人技术档案。

  八、临床教学管理制度

  (一)为保证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完成实习目标,达到实习要求,承担实习医院具有足够的空间、床位、教学仪器设备等物质资源满足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需要。

  (二)护理部有一名副主任专门负责临床护理教学。

  (三)具有完善的护理部一科护士长一护士长护理教学组织管理体系,保证护理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及各层次临床护理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四)承担护理教学的护理单元应有专人负责教学。

  (五)根据护理教学层次要求认真选择临床护理教学老师。临床护理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遴选的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护理教育事业,学风正派,治学严谨,能为人师表,认真履行临床护理教师职责。

  2、学历及职称要求:承担本科临床护理教学原则上应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其它各项条件优秀者;承担专科层次的实习指导教师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职称。

  3、专业经历和实践经验:临床护理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至少3年以上临床专科护理经历。

  4、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实习指导教师需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理论和操作技术;掌握本专业专科护理理论及操作常规;良好的教学指导和组织能力;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六)定期组织护理教学查房,及时解决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七)营造良好的护理教学氛围,利于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

  (八)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及标准对学生实习能力进行评估和考核。

  (九)定期与教学单位沟通,交换教学计划落实和管理情况,做好教学协调工作。

  (十)定期进行教学工作小结和评估,及时征求实习同学对科室护理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保证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十一)做好相关护理教学记录。

  九、护理科研或学术交流管理制度

  (一)聘任的中级职称(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每人每年必须发表一篇与职称水平相当的论文。

  (二)凡应用本院资料撰写的学术文章,向院外投稿者,须由科室护士长批准签字,经护理部审查后交科研处备案后投寄。

  (三)凡用医院资料获得的科研成果、论文,作者调离医院后,再发表时必须注明资料来源。

  (四)发表论文须具备ISSN/CN两种刊号,作者应将已发表论文(封面、目录、内容)复印一式两份,交护理部和科研处备案。

  (五)出版的专著、译著等均交护理部和科研处备案。

  (六)积极组织护理人员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国内、省内学术交流,每年召开院内护理学术年会,并给予奖励。

  (七)护理部应建立科研管理组织体系,负责全院护理科研的计划、组织、指导、考核等,并做好资料归档工作,对取得的成果给予奖励。

  十、护理进修人员管理制度

  (一)凡进修护士,必须具备正规的中专及以上护理专业的学历,有护士执业注册证书,有两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

  (二)护士进修必须按照进修人员管理程序,填写进修申请表并经护理部批准。

  (三)进修手术室、监护室等特殊科室原则上时间不少于半年。

  (四)进修人员所在科室按进修计划组织实施,负责安排护理业务技能培训和专科特色知识讲座。

  (五)进修护士应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若发生医疗事故按相关规定处理。

  (六)进修人员进修期间不得随意中途停止进修,进修期满由所在科室对进修人员进行业务技术考核鉴定,合格者由护理部发给进修结业证书。

  十一、物品、药品管理制度

  (一)一般物品管理制度

  1、护士长全面负责物资领取、保管和报损,应建立帐目、分类保管,定期检查,帐物相符。

  2、按规定定期预算领取病房所需物资,原则上不应造成积压、丢失、损坏、变质和浪费。

  3、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物品者,应根据医院制度赔偿。

  4、掌握各类物品的性能,及时消毒,定期维护保养。

  5、外借须有登记、签名记录,重要物品须经护士长同意方可借出。

  6、护士长调动时必须做好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共同清点并签名。

  (二)药品管理制度

  1、病房应根据病种特点保存一定数量的基数药品,便于临床应急使用。

  2、根据药品种类、性质及储存要求分类放置,专人负责领取及管理,防止药品积压,定期清查,及时补充,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3、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做到“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药品标签清晰可辨,药品相符。严禁使用标签模糊或涂改的药品。

  4、病人的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妥善保存,不用者及时退回药房。

  5、毒、麻、剧、限药应设专用柜加锁存放,专人保管,保持一定基数,严格交接班,用后由医生开专用处方领取并登记。

  6、抢救药品应固定存放于抢救车内,做到“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每日检查,并严格交接班。

  7、氯化钾、高浓度氯化钠、肌肉松弛剂等高危药品应单独存放,有醒目标识,并有使用剂量限制。

  (三)仪器、器材管理制度

  1、医疗仪器、器械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性能良好。

  2、熟悉仪器性能及保养方法,制定标准操作程序,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用毕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3、新仪器使用前应由专业人员讲解仪器的使用、保管、注意事项,并示范操作。

  4、精密设备要定人管理,定点存放,定期检查,定期维护,若有损坏,及时送修。

  5、各类仪器设备应建立帐目,帐物相符,做到无责任性损坏和遗失。

  6、设备的清领、维修、借出、报废等要详细记录。

  7、负责人更换时,须清点所有医疗仪器及设备,办理移交手续,移交人和接收人应签名。

  (四)被服管理制度

  1、各病房应根据床位、病人需要确定被服基数与机动数,做好交接。

  2、病人入院时,护士应介绍被服管理制度,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3、病人出院、转院时,护士应将被服当面清点、收回。

  4、脏被服应放于指定地点,由洗浆房回收统一清洗处理。

  十二、护理告知制度

  1、护理人员应遵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应尊重患者知情权,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2、评估患者意识状况、文化程度及沟通能力,用适宜的方式和通俗的语言告知患者/家属护理操作的目的和必要性。

  3、通过口头解释或图片形式告诉患者/家属该项护理操作的流程、注意事项及可能由此带来的不适,取得患者配合。

  4、操作中应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者,使用文明用语,避免训斥或命令患者,动作轻柔,尽可能减轻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5、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及时道歉,争取患者的理解和原谅。

  十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对高危压疮、难免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实行二级监控及管理。

  2、各病房对卧床患者、危重患者、低蛋白水中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必须进行压疮筛查并登记。

  3、对有可能发生难免压疮的患者,须申报难免压疮。

  (1)申报范围:对卧床、危重、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使用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Braden评分≤12分,患者高度水肿、极度销售等,申报难免压疮。

  (2)申报程序:责任护士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护士长、科护士长审核并填写意见后上报护理部登记在案。

  (3)监控处理:科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必要时刻申请院内护理会诊,护士长督查措施的落实并进行效果评价,护士长随时抽查,护理部定期检查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

  4、对已上报难免压疮患者,病房要加强管理,床旁悬挂压疮警示标志,加强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监控和评估,Braden评分≥18分,可停止监控。护理质量管理组及压疮监控组不定期到各病房进行检查。

  5、患者入院时带入压疮,须报告护士长,带入压疮填写《压疮上报表》注明院外带入,责任护士应在患者入院或转入后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其皮肤状况及有发生难免压疮的危险,并签字记录。

  6、住院患者发生压疮的须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经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并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7、发生或者皮肤压疮的科室,如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护士长及科室绩效考核。

  8、每个病房设立高危压疮、压疮登记本,对高危压疮、压疮进行登记,护士长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9、处罚原则

  (1)、对难免压疮及时预报,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后仍发生,经护理部确认后,属于难免性压疮者,不追究科室责任。

  (2)、对难免压疮未及时预报或非难免压疮院内发生,有护理部核查定性为院内发生压疮,按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十四、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报告制度

  (1)护理人员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疼痛、意识不清、孕妇、65岁以上、14岁以下、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高危患者悬挂警示标志。

  (2)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做好交接班。

  (3)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跌倒/坠床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配合。

  (4)将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5)如果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应执行如下内容:①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救助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②值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立即电话报告护理部,24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周末及节假日报告护理部值班人员。③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改进措施,并落实整改。

  (6)发生患者跌倒/坠床的科室如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十五、患者管路脱落预防及报告制度

  (1)患者管路滑落主要是指气管插管、器官切开、中心静脉导管和PICC导管等管路脱落。

  (2)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管路脱落的危险。

  (3)对存在管路脱落危险的患者,告知本人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脱滑脱的重要性,取得配合。

  (4)落实防范措施,必要时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约束,并做好交接班。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及检查约束部位,并做好护理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如果患者发生管路滑脱,应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7)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8)发生患者管路滑脱的科室如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9)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十六、患者意外伤害预防及报告制度

  (1)患者意外伤害包括自杀、走失、烫伤及意外受伤等。

  (2)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和合作程度,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意外伤害的危险。

  (3)对精神异常、抑郁、烦躁及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了解患者是否正在接受药物治疗,并要求家属24小时陪伴,提醒患者家属可能存在的自杀隐患。

  (4)对存在意外伤害危险的患者提高警惕,加强医护沟通,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5)加强巡视,多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重点交接班。

  (6)如果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应执行以下内容:

  ①立即通知医生,迅速采取急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并保护现场。

  ②值班护士要立即报告护士长,必要时向保卫处或总值班报告。护士长及时了解事件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报告护理部,24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发生严重意外事要电话及时报告护理部,周末及节假日报告护理部值班人员。

  ③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7)发生患者意外事件的科室如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病房绩效考核。

  (8)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护理工作制度3

  一、发现患者出现皮肤压伤,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登记上报;

  二、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人员到科室核查,当日护士交班报告要有记录;

  三、填写皮肤压伤观察表

  1、在“压伤来源”栏中,注明发生科室;

  2、在“转归”栏中,填写出院、转科、或死亡情况,如果转科要填写科室名称;在“预后”栏中,认真填写皮肤状况;

  3、根据皮肤压伤危险性评分表及分期,按要求填写;

  四、积极采取处理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五、患者转科时,将观察表随病历一同交至所转科室继续填写;

  六、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将此表及时上交护理部;

护理工作制度4

  一、严格交接班制度;

  二、负责病区治疗任务,严格“三查七对”制度,严格无菌技术;

  三、负责测日间体温,填写体温单,划体温;周三测体重;

  四、严格消毒隔离制度,负责无菌物品的消毒工作;负责一次性医用垃圾毁形并记录;

  五、中午负责本病区一切护理工作,保持各室物品放置有序,清洁整齐。

护理工作制度5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核对。

  2、处理医嘱者和核对者(非处理医嘱者)均须签全名。

  3、长期医嘱(静脉用药)和临时医嘱执行后均须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4、有疑问的医嘱,须向有关医师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5、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然后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6、每周总查对医嘱二次,以病历内的.医嘱来校对各治疗单及电脑。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时严格进行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2、备药前检查药品的质量,注意有无变质,瓶身有无裂缝,注意有效期及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不得使用。注意查对药物的配伍禁忌。

  3、摆药后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的药物,使用前应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以便核对。

  5、发药或注射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并向病人解释后方可执行,必要时与医师联系。

  6、用药后巡视病人有无不良反应。

  (三)输血查对制度

  l、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块或溶血,血袋封口及配血条是否完整。

  2、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3、查输血单和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

  4、输血前交叉配血报告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签名方可执行。执行各次分别签字,输血单保留在病历中。

  5、输血过程中发生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保留血袋及输血器,以备送检,汇报医师进行必要的处理。

  (四)手术室查对制度

  1、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2、手术前,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五)供应室查对制度

  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物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六)饮食查对制度

  l、定期核对医嘱单、饮食执行单、病人床前饮食卡上的姓名、床号以及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2、配餐前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到病人床前再与饮食卡的饮食种类核对。

护理工作制度6

  l、根据医院和科室的`情况实行轮流值班,每班人员运用护理程序针对病人情况实施整体护理。

  2、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实施。

  3、值班人员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常规工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整理好物品,为下一班做好准备。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后方可离去。

  4、值班、交接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时应立即查问,实行谁当班谁负责的原则。

  5、各班交接时均要进行书面、口头、床前交接。中午班进行口头及床边交接。

护理工作制度7

  夜查房:由全院护士长轮流参加;

  1、护士长夜间值班时,行使护理部工作职权,负责检查指导全院护理工作;

  2、值班者要覆行职责,严肃认真,不漏岗,做到每夜有重点检查内容;

  3、查房内容:了解各病房的.工作量、重病人护理、陪护管理、环境管理、抢救物品的准备、值班护士掌握病情的程序和工作态度;

  4、发现大问题逐条记录,次日向护理部汇报,必要时应及时纠正;遇到技术上的困难应及时指导,对病房共有的问题,提交护理部在护士长会议上讨论解决;

  5、查房形式:凡参加夜间查房者,都必须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严格按检查项目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则详细记录在有关栏目内,并按检查标准给予打分,次日将护士长夜间查岗记录本上交护理部;同时责成值班护士向所属病区护士长汇报,次日晨在交班时向全科人员传达检查情况,对所存在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及时改正。

护理工作制度8

  一、根据院工作计划,结合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实际,定期拟定医院护理工作计划,经院长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

  二、经常督促检查工作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护理人员工作职责的贯彻执行,提高基础护理和疾病护理的质量。

  三、合理计划和调配使用护理人员,做到护理任务和力量的基本平衡,加强对护士长工作的.具体指导,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作用。组织护士长查房和各科之间定期交叉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四、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开展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术的训练,统一常规技术的操作规程和定期考核。开展业余教育和举办短期学习班。加强护理工作的技术管理,开展护理工作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五、做好病房管理,达到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工作有序的要求。对患者进行住院指导和生活管理,搞好基础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搞好病房设置规范化。

  六、定期对各科(病房)常备药品、器械物品的领取、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七、了解或参加各科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八、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实际情况,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杜绝护理事故,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分析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作好记录。定期向院长汇报工作,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九、掌握全院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思想情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心护士生活。

  十、建立本部门大事记。

护理工作制度9

  一、根据院工作计划,结合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实际,定期拟定医院护理工作计划,经院长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

  二、经常督促检查工作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护理人员工作职责的贯彻执行,提高基础护理和疾病护理的质量。

  三、合理计划和调配使用护理人员,做到护理任务和力量的基本平衡,加强对护士长工作的具体指导,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作用。组织护士长查房和各科之间定期交叉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四、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开展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术的训练,统一常规技术的操作规程和定期考核。开展业余教育和举办短期学习班。加强护理工作的技术管理,开展护理工作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五、做好病房管理,达到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工作有序的要求。对患者进行住院指导和生活管理,搞好基础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搞好病房设置规范化。

  1.2.1分组与分层级方式

  护理人员的整体性护理水平相当,以这个为基本原则对护理人员进行不同的分组。由1名或2名初级护士、高级护士、专家级护士及护士长组成护理小组。在护理经验等方面各组护理人员都没有明显差异;带领人是护士长,采取责任包干制方式来明确责任分工不同类型的护理人员。

  1.2.2责任分工

  护士长整体调控护理小组的各项工作,加强管理和安排各层级的主要负责人的工作,并监督和检查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如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则需要及时批评并进行总结。护士长的工作需要专家型护士的协助,另外工作计划也需要其帮助护士长制定,将工作内容具体安排给护理人员,并对护理工作的理论研究进行加强;同时还要指导责任护士的工作。较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是责任护士所具备的,助理护士在责任护士的带领下将具体的护理工作都落实到了,及时上报和汇总小组内的具体护理情况,并及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专家护士的工作指导是护理人员都需要接受的,同时也要指导助理护士严格执行护理工作[2]。助理护士具有较少的护理经验,助理护士的工作主要是协助责任护士对具体护理工作进行开展,从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对护理情况进行及时的汇报。

  1.2.3加强制度管理

  护理人员分层级或分组后,将合理的.规章制度制定给不同类型的护理人员,并将相应的惩处方式、具体护理实施方式、注意事项及日常工作内容详细说明给护理人员听,可使得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得到约束,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加强,所有护理人员均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履职,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得到减少和避免。

  1.2.4严格进行考核评价

  对于不同类型护理人员的基本工作目标要明确,观察护理人员的具体护理工作是否达标,同时还要及时评定和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具体全面的考核,为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得到进一步了解,在考核同时还需要随机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得考核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得到保证。为使得每位护理人员后续工作的热情得到调动要赏罚分明,护理质量也会得到提高[3]。

  1.3评估标准

  调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统一由病区护士长采用统一的表格来对责任制小组护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判定,100分为满分。

  1.4数据处理

  处理实验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

  2结果

  对住院患者开展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后,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内容如表1:

  3讨论

  当前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式是分组护理与层级管理,护理人员的整体性护理水平势均力敌,以这个为原则对护理人员进行不同的分组,加强对患者的层级管理,将不同的工作要求制定给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为使得所有护理人员能够在合理的护理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对其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进行加强管理。通过加强培训助理护士和责任护士来对护理人员的制度管理进行加强,可使得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护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为不断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可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为使得护理组内各护理人员之间的协调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可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组,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果显示,比较分组护理和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综上可知,在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采取层级管理和分组护理可使得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护理工作制度10

  体温在7.5度以上及危重病员每隔四小时测次。一般病员每天早晨及卜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每天问大小便一次。新入院病员测血土体重一次(七岁以下小儿酌情免测血压)。其他按常规和医嘱执行。

  病员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作出标记。

  特别护理:病情危重,需随时进行抢救的病员。

  排专人昼夜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急救器材、药品,随时准备急救;制定护理计划,并预防并发症,及时准确地填写特护记录。

  一级护理:重症病员、大手术后及需严格卧床何处的病员。

  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必须要制定护理计划和做护理记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天三于分钟巡视一次;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根据病情更换体位、擦澡、洗头,预防井发症。

  二级护理: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员,适应地做室内活动,生活上给子必要协助;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一至两小时巡视一次。

  三级护理:一般病员在医护指导下生活自理;注意观察病情,据病情参加些室内、外活动。

护理工作制度11

  (一)护理部工作制度

  1. 全面负责医院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护理质量管理,完成与医院医疗、护理、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相关的护理工作任务。

  2. 根据医院工作重点,制定全院护理工作计划,经主管院领导审批后组织实施。

  3. 根据医院功能、任务及规模,明确临床护理岗位设置,科学合理配备全院各护理单元护理人才及应急状况下护理人才资源调配。

  4. 建立并落实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各级护士岗位职责、护理工作流程、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5. 建立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实施检查指导、分析奖评、信息通报和监督整改,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6. 落实医院护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对护理人员实施培训、考核、奖罚,对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进行培养。

  7. 定期组织护理部各种会议,如护理部部务会、护士长例会等,及时传达各种精神和要求。

  8. 关心全院护士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9. 负责护理工作文件档案管理,严格保密制度。

  (二)护理工作会议制度

  1. 护理部部务会

  由护理部主任支持,护理部全体成员参加,每月至少2次。传达有关会议精神及上级指示,讨论、分析、总结和部署工作。

  2. 护士长例会

  由护理部主任主持,护理部副主任、科护士长及全院护士长参加,每月1~2次。三级医院科护士长管辖的护士长例会,由科护士长主持,大科内全体护士长参加,没月至少1次。会议只要内容:小结、讨论、分析和讲评护理工作,对护士绩效进行评定;传达相关会议精神,护士长管理培训,布置工作等。

  3. 护理单元护士会

  由护士长主持,全体护士参加,必要时请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科主任等参加,每月1次,小结、讨论、分析和讲评护理工作,对护士绩效进行评定,传达相关会议精神,组织各类学习,沟通交流思想,布置工作等。

  4. 护理单元朝会

  由护士长主持,护士参加,小结前一日护理工作,布置当日工作重点;就病区近期使用的新药物、开展的新技术及疑难重症患者护理等内容进行提问与讲解。

  5. 病区护患沟通会

  由护士长或指定专人主持,收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意见与建议,进行患者健康教育。

  (三)护理查房制度

  (1) 护理质量查房 由护理部主任主持,科护士长及相关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参加,每月1次以上,有专题内容,重点检查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护理技术规范等落实情况,护理工作计划执行及服务态度等情况。保存查房的原始资料,做好查房总结分析,制定整改措施,追踪改进效果,记录完善。

  (2) 不定期护理质量查房 护理部主任(副主任)及科护士长经常到病区(部门)对护士长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及护理质量进行督导、沟通、及时了解、发现并解决问题。做好相关记录。

  (3) 节假日及晚夜班查房 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长参加节假日及晚夜班查房,每周至少1次,了解全院危、急、重症患者治疗护理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做好相关记录。

  2. 护理业务查房

  (1)业务查房主要对象 危重患者、大手术患者、存在或潜在压疮患者(压疮评分超过标准的患者,院外带入II期以上压疮、院内发现压疮)、诊断未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的患者、存在安全隐患的患者。

  (2)具体方法

  ①护士长护理组长每日晨交班组织对危重患者、大手术患者进行查房。

  ②护士长、护理组长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危重疑难患者进行查房。

  ③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有针对性地组织或参与科室查房,对患者护理提出指导性意见。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的查房意见由责任护士简要记录于患者护理记录单。

  3. 护理教学查房

  (1)由护士长或教学组长主持,护生及护士参加,每月1~2次。

  (2)查房内容 包括操作演示、案例点评、病例讨论等。

  (3)查房情况记录于护理临床教学记录本上。

  (四)护理会诊制度

  1. 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需其他专科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的患者,由护士长向相应专科病区(部门)或护理部提出会诊申请,填写会诊申请单。

  2. 一般护理会诊,由被邀请护理单元指派具有相关能力的护理人员前往会诊;较为复杂的护理会诊,由护理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会诊。

  3. 及时组织会诊,一般会诊在24~48小时内完成;紧急会诊即时执行。

  4. 责任护士负责介绍有关病情、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参加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5. 做好会诊记录。对提出的会诊意见,简要记录于护理记录单并及时组织实施,观察护理效果。

  (五)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新用具申报及准入制度

  1.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新用具是指出本单位从未开展过的护理业务、技术及未使用过的用具的临床应用。

  2. 建立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新用具准入管理办法和申报、准入流程,未经批准不得开展。

  3. 申报的项目应在核准的执业诊疗科目内,严格遵守相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和常规,不违背伦理道德。

  4. 申报的项目应根据实际需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本单位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护士劳动强度等。

  5. 护理新项目开展前应填写申报审批表(同医务部门),护士长提出申请报告经科主任签字同意后上报护理部,经护理部论证,报请分管院领导审批后方可开展。

  6. 项目申请人对项目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对项目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新护理用具、新型材料等申请时必须提交规范的证明材料并留复印件存档备用。

  7. 护理新项目启动实施后,项目申请人应定期将实施情况向护理部汇报。

  (六)病危患者报告制度

  1. 病区收治的危重患者,应以日报表形式向医院病案信息科上报有关信息。

  2. 病区将需护理部给予指导的病危患者报告(以电子版或纸制形式)护理部。

  3. 护理部主任或科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及时到现场评估患者情况,提出指导性建议或组织护理会诊,指导性建议或会诊意见由责任护士简要记入患者护理记录单。

  4. 到现场指导的护理部主任或科护士长在"病危患者报告表"上记录时间并签名。

  5. "病危患者报告表"(见第九章表9—3)由护理部存档。

  (七)护理投诉管理制度

  1. 凡是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因护理质量、护士态度等原因引起患者和家属不满,以书画或口头方式反映到护理部或由有关部门反映到护理部的意见,均为护理投诉。

  2. 护理部设专人接待护理投诉,认真,耐心倾听投诉者的陈述及要求,安抚投诉者,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引发新的冲突。

  3. 护理部设护理投诉登记与处理本,记录投诉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和处理经过及整改措施。

  4. 护理部接到投诉(包括来信、来访、电话等途径)后,应尽快予以调查,将信息反馈至有关病区(部门)。被投诉病区(部门)护士长及时组织本病区(部门)护理人员认真分析事发原因、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5. 投诉经核实后,护理部根据事件情节严重程度,依据医院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6. 护理部每月在全院护士长会上通报、分析投诉情况,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八)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管理制度

  护理部按照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的层次及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全院护理人员在职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1. 岗前培训

  护士毕业分配到医院,正式上班前均需接受1周以上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由医院行政部门或护理部统一安排。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工作环境介绍

  1)医院组织体系:组织机构、规模层次、功能服务、护理队伍概况、护理组织结构等。

  2)医院环境:外环境(地理、人文、交通等)、内环境(科室布局、门急诊、住院部、办公区、生活区等)。

  3)医院制度:医院管理制度、临床工作安排及要求、临床护理工作制度等。

  (2)工作态度培训 医德规范、护士行为守则、护理服务理念等。

  (3)护士素质培训 仪表、仪容、举止、行为、语言、逻辑思维、应急与抢救技巧、科学慎读、协作配合、安全意识、法律知识(包括劳动保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控制等法律法规中的相关内容)等培训。

  (4)操作培训 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和抢救技术。

  培训结束后要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病区(部门)工作。未按要求完成岗前培训或岗前培训不合格者,不得进入病区(部门)工作。

  2. 毕业后规范化培训

  护士毕业后规范化培训依据不同学历层次(本科、专科、中专)分阶段进行。医院的注册护士均应接受护士毕业后规范化培训。护士毕业后规范化培训按学分制进行,周期为2~5年,本科毕业后2年,专科毕业后3年,中专毕业后5年内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

  (1)实施 在护理部领导下,由护理教育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各相关专科参与和协助执行。

  (2)内容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急救知识与技术。

  (3)考核

  1)考核内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急救知识与技能、综合能力、医德医风等。

  2)考核方法:在护理部组织下,由护理教育管理小组按照培训计划对临床护士进修阶段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阶段考核可视情况每季度或每半年1次,修完培训计划中的全部内容后方能参加综合能力考核。对护士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医德医风的考核应与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与其工作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相结合。

  3. 层级培训

  (1)初级护理人员培训重点(包括护士与护师,与护士毕业后规范化培训相结合)

  1)形象塑造及礼仪知识。

  2)常用护理技术与急救技术。

  3)常见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4)常规检查与治疗。

  5)专科常见疾病及护理。

  6)专科常见护理问题与健康教育。

  7)护理文书书写。

  8)相关法律、伦理与护理。

  9)问题分析与处理,文献查证与阅读、案例分析等。

  (2)中、高级护理人员(包括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及主任护师)培训重点

  1)重症及疑难患者护理。

  2)问题分析与处理:个案分析与讨论、健康教育等。

  3)护理生涯规划。

  4)护理与法律(医疗纠纷个案讨论)。

  5)品质管理:如何制定护理质控标准并参与活动。

  6)危机管理及处理。

  7)课堂教育与临床带教。

  8)护理科研。

  4. 相关专科护士培训重点

  专科性较强的护理岗位(如急诊、手术室、产科)的护士,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接受层级培训外,还应接受相应专科的业务技术培训。各专科护士培训重点如下:

  (1)急诊科护士

  1)院前急救。

  2)急救基本理论与技能。

  3)常见危急重症及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4)急诊患者病情观察与记录。

  5)急救仪器设备、物品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

  6)急救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7)急救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8)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与沟通技巧等。

  (2)手术室部(室)护士

  1)围术期护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手术体位。

  3)手术常用器械、仪器设备及药品的正确使用。

  4)手术配合。

  5)手术标本管理。

  6)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

  7)手术室区域管理、消毒隔离与感染控制。

  8)手术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9)手术护理记录集规章制度等。

  (3)产科助产专科护士

  1)围产期基本理论、基本只是和基本技能。

  2)相关法律、伦理。

  3)助产技术。

  4)新生儿急救技术。

  5)分娩期并发症及救治。

  6)母婴保健技术健康教育。

  7)产科护理常规和规章制度。

  8)产房区域管理、消毒隔离与医院感染控制等。

  (4)消毒供应中心(室)护士

  1)消毒供应中心(室)基本知识。

  2)消毒隔离与医院感染防控知识。

  3)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材的正确处理流程。

  4)清洗、消毒、灭菌方法的基本原理、正确选择与应用。

  5)消毒供应中心(室)常用设备的性能、使用与保养。

  6)消毒供应中心(室)物流管理与质量追溯。

  7)消毒供应中心(室)正确的监测与资料收集。

  5.护理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制度

  新上岗的各级护理管理者必须接受护理管理干部岗位培训,所有护理管理者必须持证上岗。

  (1)培训组织与实施

  1)二级以上(含二级)医院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三级医院护士长、科护士长的`护理管理干部岗位培训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机构组织实施: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所有护理管理人员及二级医院护士长由市州卫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机构组织实施。省卫生厅指定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中心为上述相关护理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机构。

  2)医院护理部制定护理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组织院内培训,每年系统培训1~2次。

  3)护理管理干部任职期间,至少每3年外出参加相关管理培训班(卫生行政部门,质量控制中心,学会协会组织的培训)一次。

  (2)培训重点 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同时结合当前行业中心工作进行培训。重点培养护理管理者领导与决策能力、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力、处理危机能力、沟通与协调技巧等。

  (3)培训时间7~10日,其中3~5日理论学习,5日到省会三级医院跟班学习(市州卫生局组织的培训,由市州卫生局指定医院负责培训对象的跟班学习)。

  6.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制度

  (1)继续护理学教育是续毕业后规范化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护理学教育。

  (2)参加继续护理学教育,既是护理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

  (3)参加护理教育活动(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专题讨论会、专题讲习班、专题调研和考察、疑难病例护理讨论会、技术操作示教、短期或长期培训等),为同行授课、做学术报告、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等,均视为参加继续护理学教育。

  (4)继续护理学教育以短期和业务学习为主。自学是继续护理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各单位要积极提供有关文字和声像教材;

  护士所学内容符合本专科业务发展需要。

  (5)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原则上在院内进行,各类学分从参加院内外举办的继续教育项目及学术活动中获取。

  (6)护理部负责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与各科室(部门)共同制定护理人员学习、培训、进修计划,各科室(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7) 护理人员每年需取得的最低学低学分数为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须达到3~10学分,Ⅱ类学分达到15~22学分。主管护师及其以上人员5年内必须活得国家级继续护理学教育项目授予的5~10个学分。未取得最低学分者,不得再次注册,不得晋升职称。

  7.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培训制度

  (1)针对各专科的特点和工作需要,护理部每年有计划分批、分期选送表现优秀、有进取心的护理人员去国外、省外、院外进修,培养专科技术骨干,学习先进经验,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引进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等。

  (2)医院每年应按技术职称与护士提高外出学习的机会,明确学习目标,外出学习人员学习结束2周后将学习体会上交护理部,并汇报或推广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外出学习获得的资料属于公共资料、应上交科室或护理部,供相应护理人员学习。

  (3)各专科选送护士外出学习、进修,须向护理部提出申请。

  (4)合同制护士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和院内在编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5)护士长对本病区(部门)外出学习人员统筹安排,必须保证正常的护理工作不受影响。

  (6)护士长本人外出学习,需提出外出期间病区(部门)护理工作负责人选,报护理部审核批准。

  (九)护理教学管理制度

  1.护理部成立护理教学管理小组,建立由分管教学副主任、教学干事、教学组长、带教老师组成的临床管理体系,制定师资培训计划,选拔有理论水平及教学能力的师资,提高教学水平。

  2.根据各护理院校实习大纲与教学计划,结合本源情况,制定护理带教具体实施方案。各病区(部门)教学组长负责制度各层次人员实习计划和具体安排,有授课内容、出科考核及出科鉴定。

  3.严格考核各级教学人员,新任课教师在开课前须进行预讲,经教学小组评议通过后方能授课。

  4.各病区(部门)应定期开展具有专科特点的小讲课,教学查房等教学活动。

  5.定期组织教学质量评估,反馈并整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6.定期召开教学工作座谈会,征求护生、进修护士、授课与带教老师的意见,总结经验,及时反馈。

  (十)护理科研管理制度

  1. 护理部在护理专业发展委员会下设护理科研管理小组,由护理部指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护理部成员负责,成员科推选学科带头人、护士长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

  2. 护理部及时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定期组织学术讲座,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3. 遵循护理科研贴近临床及解决实际护理问题的原则,护理科研管理小组结合本院护理工作特点及医院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科研计划。对申报的科研项目进行充分论证,遵守科研道德,实事求是,不剽窃他人成果。

  4. 科研资料分类妥善保管,记录完整、真实、有据可查,科研设备、仪器专管专用,科研使用的剧毒药、易燃品符合安全管理规定。

  5. 鼓励护士撰写学术论文,对已完成的科研论文进行鉴定,评估,对优秀科研论文给予奖励。

  6. 合理使用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开支手续完善,符合规定。严禁挪用或各种借口截留。

  (十一)护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 护理技术档案设专人负责管理,做到收集完整、分类合理、统计正确、保管安全(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强光)、便于使用。

  2. 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修复、整理,保持整洁完好。

  3. 建立护士业务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学历、经历、工作业绩、院内考核成绩及在职培训等资料,作为奖惩、晋升、晋级的依据。

  4. 建立护理业务工作档案。根据第九章护理管理工作记录中的相关资料,分类立卷设档。

  (十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1. 护理部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纳入医院整体应急预案中。其内容包括护理应急队伍成员及职责、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员资源调配方案、抢救药械、应急或隔离病区(部门)、医务人员执业防护用物准备等。

  2. 对护理应急队伍成员进行抢救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练。

  3. 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

  (1)护理人员发现或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时,应立即报告护理部或医院总值班。报告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情(人数、严重程度等)及已采取的救护措施等。

  (2)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院领导报告,同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案。

  4. 应急处理

  (1)服从院领导安排,积极进行先关准备,如调配人员组成护理应急抢救队、通知相关人员处于备战状态等。

  (2)指定专人准备和落实应急医疗设备、器械、药品、通讯器材等,做好出发前的一切准备。

  (3)在现场救护过程中,服从统一调配,互相配合,尽量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4)及时收集、上报抢救工作情况,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

护理工作制度12

  1、根据院长工作计划,结合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实际,定期拟定医院护理工作计划,经院长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

  2、经常督促检查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护理工作职责的贯彻执行,提高基础护理和疾病护理的质量。

  3、合理计划和调配使用护理人员,做到护理任务和力量基本平衡。加强对护士长工作具体指导,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作用,组织护士长查房和各科之间定期交叉检查。

  4、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开展业余教育和短期学习班。加强护理工作的技术管理,定期进行护理业务技术考核和技术训练,统一常规技术操作流程。开展护理工作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5、做好病房管理,达到整洁、肃静、安全、舒适的要求。对病人进行住院指导和生活管理,搞好基础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搞好病房设置规格化。

  6、定期对各科(病房)常备药品、器械的清领、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7、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实际情况,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预防护理事故,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分析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向院长汇报工作,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护理工作制度13

  (一)门诊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坚持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手卫生,门诊各诊查科室、治疗室、注射室、候诊处及门诊大厅,定期消毒。

  2、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按操作规程进行一切诊疗工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病情变化,须及时与医师联系,予以处理。

  4、积极开展门诊诊疗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据不同季节,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各科疾病特点,讲解防病知识。每两月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以普及卫生知识。

  5、建立健康教育咨询,解答病人提出的有关问题。

  (二)急诊护理管理制度

  1、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非抢救病人不得使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仪器、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保持良好性能,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物品、药品、器械、仪器班班交接,做到帐目相符。每周一次总检查急救物品、药品、设备,保证应急。

  (5)、无菌物品应注明灭菌日期和有效期,超过有效物品应重新灭菌。

  (6)、抢救室每日清扫、紫外线照射二次,每月空气培养监测一次。抢救病人后应及时清扫消毒,保持室内整洁。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8)、医生未到以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止血、配血,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

  (9)、严密观察病情,记录及时详细,用药处置准确。

  (10)、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均要详细交代。

  (11)、所有抢救使用后药品的空安瓿,须经核对后方可弃去,口头医嘱执行时护士应该加以复述一遍,事后要及时补写医嘱。

  (12)、每次抢救完毕,及时写好抢救记录和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13)、做好抢救室的消毒隔离及终末处理工作。

  2、观察室管理制度

  1.急诊或门诊诊治后,遵医嘱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和治疗。

  2.按观察室办理入住手续,一般留观48小时,多则三天,护士应督促有关医师及时处理。

  3.严密观察病情,经常巡视病人,各班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了解病员思想、生活、饮食等情况,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4.经常保持整齐、清洁、舒适、安静的良好环境。

  5.病人在离开观察室前,值班护士应协助清理物品,办理离院手续,并交待注意事项。

  3、输液室管理制度

  (1).保持输液室的清洁、安静、安全,禁止吸烟。

  (2).严格遵守查对和交接班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对输液病人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4).使用一次性输液用品,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应毁形并分类放置。

  (5).抢救药品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每日检查。

  (6).做好各项登记和统计工作。

  (7).护生实习由专人带教,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4、注射室工作制度

  (1).应分设男、女注射室。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定时作空气消毒和培养。

  (2).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注射卡执行,执行后签字。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应按规定询问过敏史,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3).加强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4).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及时毁形。

  (6).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

  (7).备齐各种抢救物品、药品及器械,定位放置,一旦发现过敏反应立即进行抢救。

  5。换药室管理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有专人负责,每日进行整理消毒,定期做空气培养,测定菌落数。室内不得放置个人生活用品。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正确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操作前后应洗手,操作时应戴口罩。

  (3).换药物品应保持无菌,定期更换。

  (4).换药物品、药品要准备齐全、定位放置,外用药专柜存放、标签清楚,用后物归原处。

  (5).用后的`物品及时与供应室更换。一次性医疗用物按规范处置。

  (6).做好污物的处理,特异性感染伤口不得在换药室处理,其敷料应单独放置、焚烧,器械要及时消毒处理。

  (三)门急诊安全管理制度

  1、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强化核心制度的执行。

  2、急诊抢救室急救药品、仪器设备齐全完好,每班清点交接,用后及时补充;每周有专人检查,保证应急使用。

  3、值班人员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并熟练掌握急救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以及各种抢救流程。

  4、对剧毒、精神、XX药品加强保管,做好登记交接。

  5、严密观察急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准确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并严格交接班。

  6、各种抢救设备定点放置,有警示标识,并严格做好各种意外的防范。

护理工作制度14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二、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病区二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2、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由8—10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观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护理工作制度15

  一、在护士长领导下工作;

  二、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查对及交接班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三、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了解病人思想、饮食、病情变化,征求病人意见,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四、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与记录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参加抢救工作;做好各种护理表格的书写;

  五、协助医生进行各项诊疗工作,负责采集各种检验标本;

  六、参加护理教学及科研,指导护生和护理员、卫生员工作;

  七、做好病房管理,消毒隔离,物品、药品、材料管理和请领保管工作。

【护理工作制度】相关文章:

护理工作制度01-28

医院护理工作制度12-08

医院护理工作制度07-16

护理工作制度(精选10篇)02-17

护理人员工作制度(精选10篇)10-23

工作制度07-27

岗位工作制度10-31

教研工作制度11-06

药房工作制度04-06

局工作制度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