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时间:2024-10-14 18:55:31 毅霖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通用15篇)

  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通用15篇)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1

  1.目的:

  公司内部资料有利于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公司形象提升公司品牌,为了加强公司内部资料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总公司及各分子公司。

  3.权责说明:

  3.1成立编委会负责内部资料的组织工作。

  3.2编委会由各单位指派一名人员组成,并由编委会选出编委会主任一名负责编委会的日常事务。

  3.3编委会成员在此项工作中的表现将作为个人考核的参考指标。

  4.内部资料组织

  4.1为了提升内部资料的制作质量,各单位领导应重视内部资料的采集等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

  4.2各单位指定一名或多名记者,负责本单位内部资料的.采集工作。

  5.内部资料不得有如下内容

  5.1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5.2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5.3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5.4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的;

  5.5泄露国家秘密的;

  5.6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5.7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

  5.8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6.酬劳:

  内部资料鼓励原创,并经编委会确定后予以一定奖励。

  7.工作流程

  7.1各单位指定的记者或编委按照要求收集、整理本单位内部资料;

  7.2各单位领导负责审定本单位报送的内部资料;

  7.3将内部资料报送编委会;

  7.4编委会对收集到的内部资料汇总、筛选、编辑,制作内部资料初稿;

  7.5将内部资料初稿报送分管领导及其他相关领导审阅;

  7.6汇总定稿;

  7.7分送公司各单位。

  8.附则

  8.1本制度由信息部负责解释。

  8.2本制度施行后,凡既有的类似规章制度或与之相抵触的规定即行废止。

  8.3本制度经总经理批准后自颁布之日起执行。修改时亦同。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2

  生产过程控制标语

  1、找方法才能成功,找借口只会失败。

  2、教育训练坚持做,上线操作不会错。

  3、工作质量人人把关,产品质量层层把关。

  4、原始记录要可靠,统计分析才有效。

  5、下一道工序,就是我们的'顾客。

  6、你思考,我思考,产量提升难不倒。

  7、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不烦恼。

  8、努力推行QCC,工作不会苦兮兮。

  9、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

  10、爱惜物料,重视品质,合理规划,标识清晰。

  11、宁愿事前检查,不可事后返工。

  12、控制每一道工序,做好每一件产品。

  13、投入多一点,方法好一点,绩效自然高一点。

  14、零缺点的生产过程,一百分的优质产品。

  15、产品材料不放松,后道工序才轻松。

  16、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17、仪器设备勤保养,生产自然更顺畅。

  18、来料检验按标准,产品质量有保证。

  19、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讲求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20、思一思研究改善措施,试一试坚持不懈努力。

  21、发现问题马上报,及时处理要做好。

  22、你思考,我动脑,产量提升难不到。

  23、分析原因要认真,解决问题要彻底。

  24、光凭记忆不可靠,标准作业最重要。

  25、老问题、小地方,常是品种致命伤。

  26、抓紧每一道工序,做好每一件产品。

  27、工序质量控制点,产品质量生命线。

  28、加强现场工序管理,严谨过程因素控制。

  29、后道工序是前道工序的检验。

  30、借脑用脑没烦恼,借力用力不费力。

  31、仓储原则要遵守,先进先出是基础。

  32、进料出料要记清,数帐管理更分明。

  33、说一百句空话,不如马上行动。

  34、首件检验不马虎,制程稳定无错误。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3

  本管理办法所称内部控制,是由集团及其各单位、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总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京东方集团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各BU、各业务单元及其各业务组织(以下简称“集团各单位”)。

  第四条、基本原则

  集团各单位应按照全面性、重要性、原则制、制衡性、适应性及成本效益原则实施内部控制。

  第五条、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五个要素进行。

  第六条、集团市计监察组织具体负责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并按规定向董事会及具市计委员会以及相关领导汇报。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包括设计、运行和评价。市计监察组织负责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和内部控制评价手册的编制,组织编制内部控制制度手册并进行市核。

  第七条、集团各单位负责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并汇总形成内部控制制度手册,报经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八条、集团各单位根据业务性质强化信息系统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实现自动控制,减少人为操纵。

  第九条、集团应根据相关规定及《内部控制评价手册》的要求,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进行评价,对内部控制整体有效性发表评价意见。

  第十条、集团各单位应将内部控制建设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和整改情况作为内部绩效考评的依据之一。

  第十一条、一般情况下,集团各单位应按规定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集团统一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集团内部控制进行审计。下属各单位如需另行委托与集团上市公司年报市计不一致的会计师事务所时须报集团财务部门、市计监察组织审议并经集团市批通过。如涉及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须按上市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权力与责任

  第十二条、集团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机制。

  第十三条、董事会负责决策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工作总体安排,保证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在出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时,及时决策内部控制缺陷解决方案。具体包括:

  1、批准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工作计划:

  2、批准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工作方案;

  3、批准集团内部控制的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

  4、审阅和批准集团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5、批准内部控制重要、重大缺陷认定报告(含缺陷整改方案):

  6、批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文档及重大、重要报告;

  7、批准内部控制组织架构设计及职责方案:

  8、督导集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9、批准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由董事会批准的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制度以及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监事会对董事会的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评价活动进行监督。

  第十五条、集团市计监察组织对董事会负责,是其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常设机构,负贡集团内部控制建设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并组织实施集团各单位的内部控制自我检查与整个集团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

  1、组织市议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计划;

  2、组织实施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实施与完善:

  3、组织内部控制手册的编写工作:

  4、对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重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汇报;

  5、组织编制并审核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工作方案:

  6、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并对过程中违规违纪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7、组织审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8、审核其他需要提交董事会或监事会解决的相关内部控制重要事项及文档。

  第十六条、各级管理层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所辖业务涉及的内部控制建设(设计、运行和自我检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负责,负责主持内部控制管理的日常工作,集团各单位为内部控制管理执行机构,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

  2、负责执行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流程,并根据本业务及管理变化情况,开展风险评估,对照风险点,制定或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及时更新内部控制流程文档,确保内部控制有效;

  3、根据公司内部控制工作整体部署,负责组织落实本年度内部控制相关工作;

  4、负责向集团审计监察组织提供本业务内部控制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情况和对内部控制自我检查情况,如遇内部控制重大变化应及时沟通:

  5、按照集团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方案,执行内部控制自我检查工作,完成内部控制自我检查底稿;并按照集团《内部控制评价手册》提出所辖业务内部控制缺陷的初步认定(含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方案),报经集团内控管理部门及决策机构批准后进行内部控制的整改:

  6、负责配团信息管理部门、内控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信息系统:

  7、负责培育员工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素质。

  第十七条、集团CHRO组织须向各单位宣贯组织架构调整情况,并积极推动落实。

  第十八条、审计监察组织协同集团IT流程部门梳理各业务流程,并对集团各单位相关人员进行流程设计方法辅导。

  第十九条、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应与集团SOPIC创新变革同步,每年须完成PIDCA(运行、自我评价、修订完善手册)循环以逐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第三章、内部控制程序与方法

  第二十条、集团须建立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并明确汇报机制;根据集团发展战略,按照SOPIC创新变革实施方案,确定集团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整体目标。

  第二十一条、集团审计监察组织负责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

  1、明确年度内部控制规范建设项目目标;

  2、制定年度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实施方案,经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审批后,按规定程序对外披露:

  3、编制《内部控制管理手册》和《内部控制评价手册》;

  4、协同IT流程部门督促各单位编制《内部控制制度手册》及运行;

  5、组织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审核各单位内部控制自我检查底稿,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经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审批后,按规定程序对外披露;

  6、跟踪各单位缺陷整改。

  第二十二条、集团各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

  1、对年度事业计划(KPI)逐级分解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公司层面和流程层面的重要风险领域或关键风险点,落实控制措施,完成风险控制文档:

  2、编制《内部控制制度手册》并运行:

  3、实施内部控制自我检查,并编制内部控制自我检查底稿,出具内部控制自我检查报告并报送内控管理部门审核;

  4、对制度流程进行细化、优化、简化,完成内部控制缺陷整改。

  第二十三条、集团各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应按规定记录相关内部控制文档,文档的编制方法应符合《内部控制评价手册》所附要求,主要包括:

  1、集团及各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2、各项业务生成的各种原始资料;

  3、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各项记录及会议资料:

  4、内部控制自我检查及评价过程中的资料。

  第二十四条、内部控制管理部门应按照集团档案管理和审计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五章、人员与培训

  第二十五条、内部控制所有岗位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和任职能力,应获得相应的专业资质,应按相关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

  第六章、奖惩

  第二十六条、对于违反内部控制相关规范的行为导致内部控制发生重要或重大缺陷时,包括设计和运行活动中的相关人员或单位,按规定给予惩罚。

  第二十七条、在内部控制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二十八条、未经授权批准或许可,任何个人或权属单位不得对外公布涉及内部控制过程的保密文件,凡擅自泄露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审计监察组织内控管理部门负责本办法的解释,并依据本办法修订风险评估细则、内部控制评价细则和内部控制评价手册,报经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条、本管理办法自董事会批准之日起实施。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4

  1、目的: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生产部所属各班组、部门和个人。

  3、职责:

  3.1生产部经理负责该项工作的制订及研究。

  3.2车间主任对生产过程控制负责并推广执行,并对车间员工进行监督。

  4、制度:

  4.1人员管理

  4.1.1生产车间是生产任务的具体完成部门,各生产经理必须根据实际产量和质量将生产任务进行分解并下达。

  4.1.2生产经理负责检查监督车间的整体工作情况,统一进行班组间的协调和出现问题的解决

  4.1.3各生产经理负责组织进行作业人员的岗位训练,并确保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作业。生产经理助理负责指导作业人员按规定作业。

  4.1.4生产经理助理必须定时检查下属操作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以及安全文明生产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对于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由上级进行协调解决

  4.1.5生产经理助理应在每天工作结束后填写生产经理助理日志,并于当天上报生产经理。

  5、方法管理

  5.1生产经理、生产经理助理在进行生产作业前应对生产作业所需的工艺条件、技术文件资料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安排生产。

  5.2车间主任依规定的加工流程安排生产作业,并依据作业人员的数量、操作者熟练程度及机台特性作适当之调整。

  5.3车间主任应指导生产工人按工艺文件操作并进行监督检查。

  5.4车间主任检查工艺文件的贯彻执行情况,发现违反工艺文件者应及时制止,并立即将情况反馈给生产经理处理。

  6、仪器、设备管理

  6.1按操作规程使用计量仪器、生产设备,按规定定期进行日常润滑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6.2设备发生故障,操作工人不能解决时,应立即按规定通知设备管理人员组织有关人员排除故障。

  7、材料管理

  7.1车间主任须依据生产指令材料定额开具领料单,经理批准后,依据仓储管理规定到仓库办理领料手续,领料者核对品名规格、数量是否正确并签章确认。

  7.2中间制品的检验

  7.2.1各工序作业人员按规定的频率、项目与方法进行自主检查,自检合格方可转移到下一工序。

  7.2.2质量管理部的质量管理人员依据相关质量标准及检测规程对产品外观、包装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放行入库。

  7.3不合格品处理

  7.3.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生产车间、质量管理部应进行适当标识、隔离,以防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或误取误用。

  7.3.2所有不合格品应按不合格品管理规定进行评审和处理,生产车间不得擅自使用和睦处理不合格品。

  7.4入库

  检验合格的产品才可缴库,由经理助理填写入库单,组织作业人员入库,并与库管人员共同核对清点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并按库管人员的要求存放在指定地点。

  8、例会

  每周召开一次,主要内容为:

  8.1进行实际产量与计划产量、生产能力的"差异情况及原因分析。

  8.2目前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8.3通报设备运转状况及维护保养情况。

  8.4工艺操作方法改进意见。

  8.5进行生产设备和人员的调度。

  8.6其他实际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应对措施等。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5

  第一条项目办工程管理人员条件

  1.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三年以上的施工现场管理实践经验,并经考试合格方可担任。

  2.需具备较高的工作责任心、自觉性和原则性,并能吃苦耐劳,热爱本职工作。

  第二条工程管理人员坚持主材料必须进场验收。凡主要材料进入工地,须会同监理人员对材料质量和数量的验收并同时签证,必要时,还须有顾客签证。作好记录以备检验。

  第三条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定的合格标准和设计要求;

  2.符合在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标准,符合以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第四条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2.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3.产品包装和商标样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4.设备应有产品详细的使用说明书,电气设备还应附有线路图;

  5.实施生产许可证或使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产品,应有许可证或质量认证的编号、批准日期和有效期限。

  第五条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要求质量监督人员坚持科学、公正的原则,按照国家和企业的`相关标准,施工作业规范,开展质监工作。正确处理好顾客、企业、施工队三者的相互关系,事事处处顾及企业的利益和信誉。

  第六条工程管理人员应按合同和规范要求逐项、逐条进行进场材料验收,并在进场材料验收单上签字认可。验收记录决不允许弄虚作假,项目建设或交付使用后,如发现存在问题,经检查,验收记录和实际情况不相符时,必须追究责任。

  第七条项目办负责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质量负责,作为公司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员,承担以下责任:

  1.施工现场有违规行为,每次扣罚50元;如在施工现场重复发现三次以上违规行为,作下岗处分

  2.主材料进场如不及时参与检验、验收,每出现一次扣罚50元,如发生质量上的问题,由项目办负责人和工程管理人员负全责,作下岗处理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3.出现投诉且反映的问题属实,确认是责任人员责任的,每出现一次扣罚当月工资;如属重大失职行为,造成公司利益损失的,作下岗处理并赔偿损失;

  4.项目办管理人员管理工程项目全年无差错的,年终一次性奖励1000元——10000元。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6

  1、目的

  对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各项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各生产过程按规定的要求和方法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以保证我厂产品质量长期稳定,鼓励创优质名牌产品理念,经厂长办公室研究批准,特设定产品质量奖惩条例。考核办法和质量奖持钩,由生产、质监部具体考核,月统计、季兑现。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常规产品、定型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职责

  3.1生产科(车间)是过程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过程控制的策划,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组织实施过程控制,提供工艺配方,技术标准及相关的工艺操作文件,对关键工序过程进行策划,负责生产设备及维修保障,能源供应及生产环境控制.

  3.2、质管科负责产品过程的监督。

  3.3、供销科负责按规定要求提供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材料及物品。

  3.4、质管科负责对质量有影响的生产人员的培训。

  3.5、各生产车间依据工艺文件技术文件规定组织实施生产过程的控制。

  4、工作程序

  4.1、生产科(车间)负责确定产品加工,包装等生产过程,并对过程控制进行合理策划、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对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人、机、料、法、环、测、时间、信息八大因素进行控制,使其处于受控状态。

  4.2、人员控制

  4.2.1、生产科(车间)负责确定生产车间,各工序人员需求及能力配备要求。

  4.2.2、质管科负责组织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使之胜任本岗位工作。对从事检验及特殊岗位,重要岗位的人员还必须进行资格认可,持证上岗。

  4.2.2、具体按《人事管理制度》进行。

  4.3设备的控制

  4.3.1生产科(车间)负责设备,设施的配备,负责水、电、气能源供应保障,负责生产设备及水、电、气设施的检修和保养。

  4.3.2、资产负责人应建立“生产设备台帐”和设备档案,主要设备完好率应达到98%以上。

  4.3.3各生产车间操作人员遵守设备操作过程,不违章操作,对日常设备设施,爱护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检修。

  4.4、原材料控制

  4.4.1供销科负责组织提供经验或验证合格的原辅材料、包装及其它物品投入使用加工。

  4.4.2、在加工过程中,发现原辅材料、包装的质量问题,就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检验部门鉴定处置。

  4.4.3、具体以《采购控制程序》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5、生产操作控制

  4.5.1、生产车间按照技术标准,生产技术配方,操作规定等作业文件组织生产,遵守工艺纪律,保持文明生产秩序。

  4.5.2、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巡检结合,上道工序的产品合格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保证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4.6、生产环境控制

  4.6.1生产科(车间)负责依据相关的生产现场管理要求,对生产现场工作环境进行规划,控制和考核。

  4.6.2各生产车间按《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和企业的相关规定,做好生产环境管理、设备工具及人员整洁和卫生,保持适宜的工作环境,搞好现场生产管理。

  4.7过程质量监测

  质管科负责对进厂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及入库成品实施过程监督和检验控制,对关键/重要工序进行重点监控,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4.8关键/特殊工序

  生产科(车间)负责对关键/特殊工序的确定和策划,设立关键/特殊工序控制点,生产车间具体管理和实施。本厂配料设立关键/特殊工序控制点,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事关键/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上岗;

  b、操作人员根据关键/特殊工序要求,严格进行操作和工序质量控制;

  c、质管科对工序质量进行重点监控,对工序能力和设备能力定期进行鉴定,并保存鉴定记录。

  4.9考核办法

  4.9.1生产过程中产品合格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奖励当月奖金总额的20%,连续一个季度达到100%奖励季度奖金总额50%。

  4.9.2生产过程中产品合格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罚当月全额奖金。出现严重质量事故,除追究经济处罚外,给予降职、降薪、调离工作岗位、直至辞退。

  4.9.3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不合格品超过计划质量指标10%,除扣除责任人全月奖金外,该部门负责人及所在部门其他人只能拿当月奖金额的50%。

  4.9.4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不合格品超过计划质量指标50%,除扣除责任人和部门责任人外,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也全额扣罚当月全额奖金。

  4.9.5对产品质量生产工艺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并产生经济效益,按效益额10%奖励本人。

  摘要:大量建筑工程的开工建设,商品混凝土的需求量急剧攀升,并且由于商品混凝土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因此说我们必须保证生产质量。笔者根据个人多年来该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先对商品混凝土质量失控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继而对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全面论述,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为建设行业整体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失控;原因;控制措施

  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造成商品混凝土的销量节节攀升,但是如何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又成为了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商品混凝土质量不合格造成的质量事故,因此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严格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1.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失控的主要原因

  现阶段商品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失控,主要是由于下列几项问题造成的,分别是:

  1.1原材料的原因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特性很大程度上由原材料的质量、含量以及性质决定的,虽然对水泥的质量控制较好,但是砂石质量却长期存在问题。现阶段我国的砂石生产情况很难满足大量的混凝土配置需求,因此现阶段很多地区都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作粗骨料,但是由于这种骨料大小基本一致,如果不人工进行不同粒径骨料的混合,就很难形成良好的骨料级配。此外细骨料的开采更是存在严重问题,很多地区已经极度缺乏级配良好的粗砂。

  1.2混凝土配置的原因

  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订单,很多企业都选择进行价格战,而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过度考虑成本,就会造成混凝土配置强度低,继而无法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3骨料含水率的问题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混凝土制造企业需要采取恰当措施,定期测试砂石骨料的含水率,此外在雨雪天气时还需要增加测试频率,保证骨料含水率满足使用要求,继而保证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及强度等级。现阶段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采用自动测定砂石含水率的仪器,但是绝大多数的企业仍旧凭借经验以及原材料实验等方式进行测量,这种方式在雨雪、高温以及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中会使得砂石含水量不稳定,无法及时进行用水量的调整,既无法保证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更无法保证强度,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2.商品混凝土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2.1生产前的初步质量控制

  生产前的初步质量控制主要指的是对商品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外加剂、砂石以及掺合料、配合比等部分予以足够重视,并通过严格执行材料进厂检验的方式,严格保证原材料质量。不仅要做好原材料的进场纪录,还需要建立原材料使用台账,对材料的产地、规格、数量、质量保证文件、产品合格证等材料都收集齐全。最后还需要严格进行材料的进场测试,不合格产品绝不进场,合格后的产品方可按序摆放,并且不得将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的材料混合存储。

  2.2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此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加强商品混凝土出厂的质量控制检验(例如: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坍落度试验),在完成上述试验后,需要经过相关质量负责人签字确认,方可出厂。

  2.2.1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因此作为重要的生产依据,我们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来确定各种材料的使用量。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满足混凝拌合要求,更需要考虑到运输、浇筑以及振捣等问题,保证按照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法,硬化后的混凝土能够满足强度、耐久等要求。

  2.2.2配合比三个参数的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中最重要的三项参数,分别是水灰比、砂率以及单位用水量,在确认参数后,由实验室负责开混凝土配合比单,由相关负责人负责开配料单。每班作业人员在生产前必须对骨料含水率进行测定,在特殊天气还需要再次重新测定,并调整生产配料单,最后再由质量检查人员对各种材料数据进行复核后,方可开机生产。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留置试件,并做好相关记录,以备检查。

  2.3计量要求和搅拌工艺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观察计量误差以及投料过程中的残余量,保证计量精度满足生产需求。生产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经常对计量系统中各项材料的用量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超出允许误差情况时,应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或废弃,过程中严禁随意添加水。在搅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搅拌时间、进料容量、投料顺序等参数。

  2.3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商品混凝土完成生产后,我们需要通过使用汽车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因此我们在运输前需要先对运输线路、道路情况、运输能力以及泵车泵送速度等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有序进行。在装运商品混凝土前,我们需要提前检查运输设备内部是否清理干净,是否存在积水,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必须将上述问题彻底解决。通常来说,混凝土拌运输车的运输转速在3r/min左右,在抵达施工现场后,应先高速转动30s左右,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受料斗,保证商品混凝土的均匀性。如果在抵达浇筑现场发现混凝土存在离析问题时,我们需要在浇筑前对其进行二次搅拌,但是严禁注水。

  3.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我们必须严保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因此笔者在此先对影响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解,继而针对性的列举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够有效保证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添加动力。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7

  第一章

  总则

  一、目的

  对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形成过程的确认,生产过程的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产品的防护,对生产所用原辅材料、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三、职责

  1、生产车间负责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2、检验员负责产品验证、标识及可追溯性监督管理。

  3、仓库负责产品防护控制。

  4、检验员负责监督考核生产车间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状况。

  第二章管理规定

  一、生产准备

  (一)人员生产部和管理部负责生产人员的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二)设备车间需按质控点、工艺或车间卫生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管理部需对清洗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确认。

  (三)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

  1、技术质量部确定各类产品的工艺标准。

  2、生产部负责编制工序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范,经总经理审批并实施。

  (四)生产环境生产车间限制无关人员进出,车间卫生整洁,管理部定期对卫生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价。

  (五)检测技术质量部负责编制、收集、整理各类检验规程,明确检测点、检测频率、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并按《检测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对检测仪器进行维护保养和校正。

  二、生产过程监控

  (一)进货验证

  进货验证具体规定按《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和《检验管理制度》执行。

  (二)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首件检验

  每班开始生产、更换产品品种或调整参数后生产的开始产品,操作工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再由质检员根据相应的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如不合格应返工或查找原因改进后重新生产,直至首检合格,质检员确认才能批量生产。

  2、过程检验

  操作工根据工艺规程和质控点要求对本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测控制。

  3、巡回监控

  生产过程中,质检员应对操作工的'自检和过程检验进行监督,认真检查操作工的作业方法、使用的检测设备、工具和检测频率等是否正确;并根据工艺规程和质控点要求进行抽样检测。

  (三)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成品检验按《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执行。

  (四)监视和测量记录

  1、在监视和测量记录中应清楚地表明产品是否已按规定标准通过了监视和测量,记录应标明负责合格品放行的授权责任者。对不合格品应执行《不合格品管理方法》。

  2、监视和测量记录由质检员负责保存。

  三、产品标识和过程可追溯性控制

  (一)产品标识

  1、车间对产品储存、摆放要有明确标识。

  2、仓库按照《仓库管理制度》规定做好相应标识摆放。

  (二)过程可追溯性控制

  1、各过程必须有完整质量记录,以便于追溯。

  2、质检员对可追溯性的有效性进行监控。

  四、产品的防护

  一、对于产品从接收、加工、放行、交付直到预期目的地的所有阶段,应防止产品变质、损坏和误用。

  二、针对产品的符合性对其提供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等。

  三、各部门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磕碰、挤压。

  五、其他按照《仓库管理制度》执行。

  六、过程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处理

  一、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要及时纠编,并采取预防措施;

  二、当过程质量出现质量重大问题时,执行《质量管理与处罚》;

  三、当出现不合格产品时,执行《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8

  1.0目的

  通过内部质量审核,验证质量体系文件的实施效果以及各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的组织,任命内审组长和审核员组成的审核组,批准《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3.2内审组长负责《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的编制和审核工作的领导,及与受审核部门关系的协调,编写《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3.3审核员负责编制《检查表》,进行现场审核,签发《不合格报告》。

  3.4办公室负责内部质量审核的`具体实施。

  4.0工作程序

  4.1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的制定

  办公室于年初编制定本年度的内部质量审核计划,主要内容有:审核目的和范围、审核的依据、各次内审活动的时间、参加审核的人员等,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相关的部门/人员。

  4.2审核的频次

  内部质量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需要进,可随时安排局部或全局的审核。

  4.3审核的准备

  4.3.1审核前,管理者代表负责任命内审组长,确定审核组成员。内审员与审核的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

  4.3.2制定内审实施计划

  内审组长制定《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内容包括:

  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

  b审核的依据;

  c审核组成员名单;

  d审核的日程安排。

  4.3.3审核组预备会议

  内审组长召集审核员召开审核组的预备会,向审核员明确审核的目的和范围,简要介绍受审核部门情况后,研究和商定审核的策略、落实分工、确定审核的日程安排,并规定审核纪律和内审员应注意的事项。

  4.3.4发放内审计划

  审核组应以局面的形式提前3天正式将内审计划发放到受审核部门/人员。

  4.3.5准备并收阅工作文件

  审核员进行审核工作前,应事先备齐下列表格、文件和资料:

  a审核日程安排表和任务分配表;

  b检查表、《不合格报告》表;

  c质量手册和与受审核部门的质量活动有关的程序文件、工作规程、上一次内审发出的《不合格报告》等。

  4.3.6编制《检查表》

  审核员根据收集到的文件和资料编写《检查表》。

  4.4审核实施

  4.4.1现场审核

  a内审员按照内审计划和编好的《检查表》到现场通过观察、询问、查阅文件和有关记录等方式收集证据;

  b对发现的不合格项,经受审核部门/人员确认后,填写《不合格报告》;

  c内审组长负责对审核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4.4.2汇总、整理《不合格报告》

  内审组长组织讨论审核结果,确定不合格项并与被审核部门交换意见后,填写《质量体系内审不合格项目分布表》。

  4.4.3总结

  审核工作完成后,内审组长主持召开审核会议,向质量审检小组受审核部门宣布审核结果,同时接受和答询受审部门提出的问题。

  4.4.4《不合格报告》由审核员签发,受审部门负责人在不合格报告上确认后签名。

  4.4.5编写审核报告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由内审组长编写,保证其具有正确性和完整性,并交管理者代表审批。

  4.5责任部门根据《不合格报告》要求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限期纠正,内审组长负责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实施。

  4.6《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由办公室发给各个受核部门/人员。内部质量审核工作中形成的记录和报告由办公室归档保存,保存期为3年。

  5.0相关文件

  5.1《质量手册》

  5.2《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3《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5.4《检查表》

  5.5《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9

  一、总则

  1、目的:

  一个公司的网络管理我们不但要做到“攘外”——防止外部黑客以及病毒的"侵袭,还要做到“安内”——管理好公司内部人员的越权操作,所谓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为加强公司内部网络的管理工作,确保公司内部网络安全高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内部计算机网络事宜均适用本制度。

  3、网络管理员职责

  公司网络管理设网络管理员和网络主管。

  网络主管的职责是:

  考核网络管理员,做好网络建设和网络更新的组织工作和技术支持,制定和修订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网络管理员的职责如下:

  A、协助网络主管制定网络建设及网络发展规划,确定网络安全及资源共享策略。

  B、负责公用网络实体,如服务器、交换机、集线器、防火墙、网关、配线架、网线、接插件等的维护和管理。

  C、负责服务器和系统软件的安装、维护、调整及更新。

  D、负责网络IP地址分配、账号管理、资源分配、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

  E、监视网络运行,调整网络参数,调度网络资源,保持网络安全、稳定、畅通。

  F、负责系统备份和网络数据备份;负责各部门电子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G、保管网络拓扑图、网络接线表、设备规格及配置单、网络管理记录、网络运行记录、网络检修记录等网络资料。

  H、每年对本公司网络的效能和各电脑性能进行评价,提出网络结构、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的改进措施。

  二、网络管理制度

  1、规范化上网制度

  A、上班时间内,不得利用聊天软件(QQ、MSN、UC等)闲聊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发送与工作无关的私人电子邮件。

  B、工作时间内,不得观看与工作无关的网页、电视、电影、视频,不得玩游戏,听歌曲。

  C、工作时间内,不得下载与工作无关的网络资源,不得乱下载电影、歌曲等资料,因乱下载网络资源,导致公司内部网络带宽拥堵、掉线、中毒,甚至瘫痪的,一旦查出主机IP,追究到个人并予以相应处罚。

  D、未经公司领导的批准,任何人不得非法拷贝公司内部资料,不得发送公司重要技术资料到公司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一旦查出,追究到个人并予以相应外罚。

  2、安全管理制度

  A、未经网管批准,任何人不得改变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布置,服务器、路由器配置和网络参数。

  B、任何人不得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更改系统信息和用户数据。

  C、公司局域网上任何人不得利用计算机技术侵占用户合法利益,不得制作、复制和传播妨害公司稳定的`有关信息。

  D、各部门定期对本部门计算机系统和相关业务数据进行备份以防发生故障时进行恢复。

  3、帐号管理制度

  A、网络账号采用分组管理。并详细登记:用户姓名、部门名称、相应软件账号名及口令、存取权限、开通时间、网络资源分配情况等。申请表要经部门领导签字后交网络管理员办理,注销帐号时要通知管理员。

  B、网络管理员为用户设置明码口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保密情况进行修改口令,用户应对工作站设置开机密码和屏保密码。

  C、用户帐号下的数据属于用户私有数据,当事人具有全部存取权限,管理员具有管理和备份存取权限。

  D、网络管理员根据公司制度的帐号管理规则对用户帐号执行管理,并对用户帐号及数据的安全和保密负责。

  E、网络管理员必须严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不得将任何用户的密码、帐号等保密信息、个人隐私等泄露出去。

  4、公司电脑操作人员培训制度

  A、公司中所有操作电脑的人员,都要经过电脑的上岗培训,只有培训合格的人员,才可以有操作电脑的权限,并且自己的机器都设有屏保密码,避免别人的不合理侵入;

  B、公司购买新的软件产品或自己开发的软件产品,安装使用前一定要生产厂家的专家技术人员来厂进行培训,只有经过培训合格者,方能取得此软件的操作权限。

  5、病毒的防治管理制度

  A、任何人不得在公司的局域网上制造传播任何计算机病毒,不得故意引入病毒。

  B、网络使用者发现病毒应立即向网络管理员报告以便获得及时处理。

  C、网络服务器的病毒防治由网络管理员负责,各部门的电脑病毒的防治由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网络管理员可以进行指导和协助。

  D、各部门应定期查毒,(周期为一周或者10天)管理员应及时升级病毒库,并提示各部门对杀毒软件进行在线升级。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10

  生产过程管理是从原料投产到产品产出全过程的管理。制定本管理文件,确定生产过程中人、机、料的控制要求,形成操作、监控记录,明确各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具体工作程序。确保生产过程能够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使产品达到标准和顾客的要求。

  1、目的

  对我公司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生产作业按照有关规定方法和程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

  3、职责

  3.1生产部

  3.1.1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生产,负责生产计划的落实。

  3.1.2负责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现场管理。

  3.1.3负责向车间下发工艺文件,生产通知等。

  3.1.4负责收集生产信息反馈到品控部,便于产品质量的改进。

  3.1.5负责人员的配置、培训和资格认可。

  3.2品控部

  3.2.1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过程的监控。

  3.2.2负责制订各种工艺要求、操作规程等工艺文件,并监督实施。

  3.2.3负责过程产品的检验,卫生规范要求的监督考核。

  3.3生产车间

  3.3.1负责按照工艺要求组织生产,并对工序产品质量负责。

  3.3.2负责本车间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3.3.3负责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监控,按规程、标准要求进行操作控制。

  3.3.4贯彻执行食品卫生规范和本公司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设备、设施的清理消毒和环境保持。

  4、具体内容

  4.1生产计划的控制

  4.1.1生产部根据业务科部提供的年度销售计划制定下年度生产计划,报总经理审批后作为依据,每月编制《月生产计划》,下发到车间。

  4.1.2生产车间根据《月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做到均衡生产。

  4.2生产准备

  4.2.1品控部负责制定《产品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关键质量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和《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采购验证制度》等文件,经批准后,下发到有关部门和车间执行。

  4.2.2办公室根据计划安排和工艺要求向车间下发《生产通知单》,车间根据投料要求填写《领料单》,由仓库管理员负责计量发放。

  4.2.3车间操作工对领到的原、辅材料的质量、数量确认无误后,投入生产。

  4.3生产过程控制

  4.3.1生产过程分为一般工序和关键工序

  4.3.2一般工序

  4.3.3.1人员控制

  操作人员必须提供健康证,并经过岗前培训,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技能要求和安全知识,方可上岗操作。

  4.3.3.2设备控制

  a.操作工人按《设备管理制度》要求,定期清理机械设备、设施中的.滞留物料,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b.各工序操作人员负责正确使用本岗位的设备、仪表,对设备及环境进行卫生清理,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严格执行相关设备清洗消毒规定并做好相关记录。

  4.3.3.3原辅材料控制

  原辅材料进入车间,投料前由操作人员核对是否符合要求,及时剔除不合格的原辅料,发现问题及时报品控部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3.3.4工艺过程控制

  a.生产部根据生产工艺组织生产,对生产过程实施监督控制。

  b.生产车间严格按照《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要求进行操作,生产负责人负责检查、指导和纠正不规范操作。

  c.品控部对过程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参数进行监督检查。

  4.3.3.5环境条件控制

  由生产部负责,按照食品卫生规范和卫生管理制度控制生产现场,确保生产现场的环境满足要求。办公室协调水、电、汽的供给,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4.3.4关键工序

  关键工序控制要点除包含一般工序控制要点外,还应进行以下控制:

  4.3.4.1操作人员的控制

  a.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技术培训后方可上岗。

  b.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工艺文件要求操作,对工艺参数和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监控并作好关键控制点记录,出现异常及时反映、处理。

  c.过程出现异常,车间操作人员能解决的,立即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由车间报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解决。

  4.3.4.2品控部对关键工序进行工艺指导,并按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操作要求实施监控,保证产品质量。

  4.3.4.3品控部定期将质量管理实施情况反馈到生产科,以便掌握工艺执行及质量波动情况,对车间进行指导。

  4.3.4.4车间要保持好设施和环境卫生,车间现场禁止存放产生异味的物质,对生产设备要定期清理,不得留有滞留物料,防止霉变。

  4.3.4.5生产负责人负责关键工序控制情况的检查。

  4.3.4.6关键工序控制情况的记录由生产部保存。

  5、考核办法

  5.1品控部按照负责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具体按《产品检验评定标准》执行扣分,每扣一分罚产生责任部门10元,多项次累计扣罚。

  5.2在对合格入库产品的检查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经查实属人为原因的,罚缺陷产生责任部门50元/项,多项次累计扣罚。

  4.3对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未审批)产品,强行闯关流入下道工序的,罚责任部门100元/次。

  5.4对后道工序发现前道工序流下来的人为因素的不合格,根据情况奖励问题发现部门30元/次,对问题责任部门按每项/次扣50元,多项次累计扣罚。

  5.5对市场信息反馈中的不合格,经查实属人为原因的,一般不合格的扣罚责任部门50—100元/项/次;重要、安全项的加倍处罚。

  5.6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自互检工作做的较好的,对同过去相比有明显提高的,对质量控制要求的措施积极配合的,当月给予奖励50-100元。

  5.7质量改进项目,非客观原因未完成的,罚责任部门50-100元/项,按计划完成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奖50-100元/项。

  5.8其它任何形式出现的不合格或属于质量责任考核内容的,根据责任原因分别处责任单位50-100元的处罚。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11

  1、目的:

  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生产系统所属各班组、部门和个人。

  3、职责:

  3.1生产经理负责该项工作的制订及研究。

  3.2车间主任对生产过程控制负责并推广执行,并对车间员工进行监督。

  4、制度:

  4.1人员管理

  4.1.1生产车间是生产任务的具体完成部门,生产经理必须根据实际产量和质量将生产任务进行分解并下达。

  4.1.2生产经理负责检查监督车间的整体工作情况。

  4.1.3生产车间主任负责组织进行作业人员的岗位训练,班组间的协调和出现问题的解决,并确保操作人员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作业。生产班长负责指导作业人员按规定作业。

  4.1.4生产车间主任必须定时检查下属操作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以及安全文明生产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对于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由生产经理进行协调解决。

  4.1.5生产经理定期召开生产分析会议,安排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5、方法管理

  5.1生产经理、生产车间主任在进行生产作业前应对生产作业所需的工艺条件、技术文件资料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安排生产。

  5.2生产车间主任依规定的加工流程安排生产作业,负责指导生产工人按操作规程、工艺文件操作并进行监督检查。

  5.3生产车间主任检查工艺文件的贯彻执行情况,发现违反工艺文件者应及时制止,并立即将情况反馈给生产经理处理。

  5.4生产经理组织人员审核操作规程、工艺文件的'适宜性。

  6、仪器、设备管理

  6.1按操作规程使用计量仪器、生产设备,按规定定期进行日常润滑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6.2设备发生故障,操作工人不能解决时,应立即按规定通知设备管理人员组织有关人员排除故障。

  7、材料管理

  7.1车间主任须依据生产指令材料定额开具领料单,经理批准后,依据仓储管理规定到仓库办理领料手续,领料者核对品名规格、数量是否正确并签章确认。

  7.2中间制品的检验

  7.2.1各工序作业人员按规定的频率,采取样品送化验室进行化验,化验人员根据检测规程对产品外观、包装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放行入库。

  7.2.2质量管理人员依据相关质量标准,定期抽检产品质量。

  7.3不合格品处理

  7.3.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生产车间应进行适当标识、隔离,以防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或误取误用。

  7.3.2所有不合格品应按不合格品管理规定进行评审和处理,生产车间不得擅自使用和睦处理不合格品。

  7.4入库,检验合格的产品才可缴库,由生产经理、生产车间主任审核入库单,生产车间主任负责组织作业人员入库,由生产班长与库管人员共同核对清点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并按库管人员的要求存放在指定地点。

  8、例会

  每周召开一次,主要内容为:

  8.1进行实际产量与计划产量、生产能力的差异情况及原因分析。

  8.2目前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8.3通报设备运转状况及维护保养情况。

  8.4工艺操作方法改进意见。

  8.5进行生产设备和人员的调度。

  8.6其他实际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应对措施等。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12

  一、目的

  为保持生产过程的正常状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特制订并执行本制度。

  二、部门及职责

  1、质量负责人

  (1)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订;

  (2)负责生产过程的评估;

  (3)负责组织食品安全管理小组,通过危害分析方法明确关键控制点,并设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措施。

  2、供销部

  (1)根据采购申请及时完成采购;

  (2)负责对新生产线进行评估;

  (3)负责销售服务过程的管理。

  3、生产部

  (1)负责编制与修订产品生产配方、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和生产作业指导书;

  (2)负责生产设备及工器具的购置、验收、售后服务协调;

  (3)负责环境、设备、工器具的清洗消毒;

  (4)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保养,能源及动力的及时供应;

  (5)负责生产设备操作人员的指导培训工作;

  (6)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量提出采购申请。

  4、质检部

  负责对产品加工过程进行监督。

  三、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CCP)

  1、生产批次的界定

  同一日期、同一班次、同一品种、同一生产线、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以产品完成独立包装的日期作为生产批次。

  2、工艺流程图及CCP控制要求见:生产工艺文件及关键控制点(CCP)控制要求。

  四、过程评估及批准

  1、新生产线生产前评估

  (1)生产部负责产品工艺在生产过程的测试和确认,编写产品标准操作规程,负责调试机器设备,编写设备操作指导文件;

  (2)质检部负责对生产过程食品安全、卫生监督,关键控制点界定;

  (3)各部门安排对相关人员进行的工艺技术,设备操作培训,工作流程,卫生标准,记录要求等内容的培训;

  (4)生产工艺确认:设备设施准备调试完毕,人员知晓岗位应知的工艺技术,设备操作,工作流程,卫生标准,记录要求后,由质量负责人组织提交过程评估报告,总经理批准;

  2、已生产的生产线过程评估

  (1)在日常运行当中,应根据日常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一般性的问题,车间能自主解决的,由生产部负责人批准;

  (2)涉及较大调整,需要其他部门资源或人力等支持的,根据需要由工厂厂长或总经理批准实施。

  五、控制规程

  1、制定生产计划

  (1)供销部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及销售需要量报送至生产部负责人;

  (2)生产部负责人根据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

  (3)生产部负责人根据生产计划分解生产任务,安排各车间、班组进行生产;

  (4)生产部检查、审核各种表格,并追踪生产计划的`完成进度。

  2、生产过程控制

  (1)原辅料及包装材料质量控制

  ①按照原辅料/包装材料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执行。

  ②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发现原辅料或包装材料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向车间负责人或质检部报告。

  (2)生产过程控制

  严格执行生产工艺文件及关键控制点(CCP)控制要求。

  3、生产过程防护

  (1)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人流和物流分开,防止物料交叉污染。

  (2)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不能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一同存放或运输。

  (3)加工过程中,任何半成品、成品不得落地,落地后物料作废弃物处理。

  (4)用于盛装物料的器具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用于盛装或加工生、熟物料的器具必须分开清洗消毒,不能混用。

  (5)半成品转运过程中须有防护措施。

  (6)位于工作台、食品和原料上方的照明设备应加防护罩。

  (7)除卫生和工艺需要,不得在生产车间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任何种类的药剂。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均应有固定包装,并在明显处标示“有毒品”字样,贮存于专门库房或柜橱内,加锁并有专人负责保管,领用洗涤剂和消毒剂均应填写记录。使用各类杀虫剂或其他药剂前,应做好对人身、食品、设备工具的污染和中毒预防措施,用药后将所有设备、工具等进行彻底清洗、消除污染。生产过程中禁止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8)生产设备上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活动部件若需润滑,应使用食品油脂或能保证食品安全要求的其他油脂。

  (9)应通过采取设备维护、卫生管理、现场管理、外来人员管理及加工过程监督等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食品生产过程中玻璃、金属、塑胶等异物污染的风险。应采取设置筛网、捕集器、过滤器等有效措施降低金属或其他异物污染食品的风险。

  (10)当现场进行维护、维修及施工等工作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异物、异味、碎屑等污染食品。

  (11)在生产过程中,质检员对关键工序、关键控制点控制情况、工人操作进行监督检查,在生产出现偏离控制的时候,及时指出并纠正。

  六、生产过程考核办法

  1、考核周期和办法

  质量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对生产过程的考核。

  2、考核内容及要求

  (1)生产负责人是现场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当出现质量事故时,由第一责任人承担责任及相应损失。

  (2)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每次对责任人罚款500—1000元:

  ①未按照工艺文件进行生产;

  ②未严格按照配方和配料作业指导书进行配料;

  ③生产人员未按规定对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未按规定填写关键控制点操作记录;

  ④当质量异常时未及时向主管人员汇报。

  (3)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每次对责任人罚款200—500元:

  ①设备使用人员未对设备按照规定进行清洁消毒;

  ②设备操作员未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未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③未按规定对消毒液等化学物品专柜专人加锁管理的。

  (4)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每次对责任人罚款100元:

  ①进入车间的员工未满足卫生管理制度中的人员卫生管理要求;

  ②环境卫生要求未满足卫生管理制度中的要求;

  ③操作员未主动进行自检。

  (5)奖励

  连续一年未受处罚的人员,由食品安全管理小组提出,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给予一次性500—2000元的物质奖励。

  七、记录要求

  (1)生产员工按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填写各类生产操作记录,包含:领料记录、配料记录、投料记录、关键工序控制记录、关键工序巡查记录、清洗消毒记录。

  (2)生产类所有记录应如实填写,由生产部指定专人保管,保存期限不低于二年。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13

  一、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在受控制状态下进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过程(包括人员、设备、工艺操作方法、环境等)的控制及考核。

  三、内容

  (一)管理制度

  1、设施和环境配置。

  应配备必备生产设备、设施,并保持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确保产品生产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设备的控制。

  对设备进行适当的维护。包括定期检查设备和记录检修结果,及时排除故障,保持设备生产能力。开机前对设备及操作台进行消毒清洁。

  3、人员的控制。

  操作人员必须体检合格,进入车间需洗手消毒、更衣,作业需符合公司的卫生操作规范。

  4、工艺的控制。

  编制工艺文件及作业指导书,明确生产工艺过程要求,并作为操作人员的操作依据,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工艺要求。

  5、内包装的'控制

  包装车间必须装有紫外线杀菌灯,产品包装前应对车间进行1小时以上的紫外灯消毒,包装材料进入车间使用前需先停在材料贮存间进行消毒杀菌。车间人流、物流通道必须分开。

  6、外包装的控制

  外包装必须按质量要求,每批按标识,并做好记录以便跟踪质量,并保持地面卫生。

  7、车间监督

  车间主管应监督影响生产过程的各项因素,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8、质检

  质检员监控食品质量安全状态,按有关规定监测各控制点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稳定因素。

  (二)考核办法

  每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处理由质检员负责,每月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生产、质检等职能部门进行全面的生产检查、评定。生产过程检查需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14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防控工作目标

  1、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及事故监测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建立快速应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不发生校园内的重疫情及事故。

  二、成立防控组织。

  1、成立防控组织。学校成立防控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师任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

  2、履行主要职责。在上级有关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学校防范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工作,及时分析、研究学校内防治工作形势,提出防治的措施和组织实施,做好学校内加强防治中的思想工作,确保校园秩序的稳定;配合相关部门宣传有关知识。

  三、落实防控措施

  1、宣传教育

  学校要普及各类疾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广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尤其加强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救护工作。在每学期开学初,集中开展一次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并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讲解预防传染病的知识要求,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2、预防措施

  1.加强日常的监测工作,实行学生到校情况晨检制:发现学生体质有异或突发疾病,班主任应及时护送其到附近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凡发现学生群体中有五人以上突发症状相似疾病的,必须立即逐级上报。学校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的疾病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2.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及时掌握学校内各类人员流动情况。

  3.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加强对教室、图书室、宿舍、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园内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安全检查,定期检查学校防护措施的完好情况。

  4.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督促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强体质。

  3、应急措施

  加强宣传工作舆论引导,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建立疫情每日报告制度。

  避免人群不必要的聚集和流动,加强对外出活动的管理,未经报批一律不得组织学生外出。加强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4、保障措施

  组织防控预案的演练。

  学校由体育教师负责对全校各位老师进行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学校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等知识。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备好必要的防护用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设施。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 15

  1、理货应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对所有保健食品做好验收与记录工作。

  3、应严格执行进、销、存的`相关规定,在进货环节配合收货部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在销售环节,做好防虫防尘,做好覆盖,禁止脱离冷链销售,并做好销售台账记录;在贮存环节,严格执行《保健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4、对于保健食品从业人员,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每天对从业人员的健康证、个人卫生进行检查并规范。

  5、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员要严格执行《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对保健食品经营过程中的相关规定和制度要严格检查并记录;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向店长报告。

  6、对于在保健食品经营过程中,存在保健食品安全风险的行为,保健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及时予以纠正,并规范制度与过程的控制。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整理】相关文章: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03-23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通用11篇)06-09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通用8篇)03-21

生产过程管理制度04-23

生产过程设备的管理制度(通用14篇)02-07

土地整理工程施工测量如何控制的论文03-25

风险控制管理制度05-24

作业控制管理制度06-22

异物控制管理制度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