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

时间:2024-11-17 07:32:03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保障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第2201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学校及所属单位和部门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保证资金、资产、资源的安全完整并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保障相关行为和活动合法合规,通过制定制度、规范举措和程序,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的防范和管控。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学校审计处依法依规对学校及所属单位和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做出的审查和评价。

  第四条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方法:

  (一)内部控制审查与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审查相结合;

  (二)内部控制审查与风险管理审查相结合;

  (三)内部控制审查与促进推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相结合;

  (四)内部控制审查与反腐倡廉、制约权力滥用相结合;

  (五)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和审计所需的证据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审计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五条审计处根据实际情况,既可独立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也可将其与其他审计类型结合实施。必要时可以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由审计处负责组织协调和质量控制。

  第二章内部控制审计内容

  第六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在对内部控制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学校层面内部控制审计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审计两个方面:

  (一)学校层面内部控制审计

  全面调查了解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要素,重点评价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加强对学校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学校发展和风险防控中的作用。

  (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审计

  主要包括各业务层面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以及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等进行审计调查。重点审计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业务、建设项目和合同业务的内部控制情况。

  第三章学校层面内部控制审计

  第七条控制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学校是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牵头部门或岗位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

  (二)学校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是否相互分离;

  (三)“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落实执行情况;

  (四)是否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是否建立健全决策事项督办制度;

  (五)是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六)是否全面梳理学校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实行归口管理。

  第八条风险评估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建立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制度,能否准确识别与判断学校经济活动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二)是否建立学校风险预警、防范机制,是否把经济活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完善本单位内部控制的依据;

  (三)是否建立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

  第九条控制活动审计的主要内容

  是否建立了预算管理制度、收入管理制度、支出管理制度、政府采购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和决策机制制度。

  第十条信息与沟通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进行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编制,是否定期开展财务分析,并传达给管理层;

  (二)是否建立了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覆盖主要业务控制及流程;系统设置不相容岗位账户并体现其职权;

  (三)是否建立了严格的用户管理制度、系统数据定期备份制度,是否对信息系统进行了安全策略的保护;

  (四)是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并按照规定及时进行信息公开;

  (五)是否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

  第十一条内部监督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或岗位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定内部监督的程序和要求;

  (二)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是否对监督检查中提出的相关改进建议和处理意见督促整改落实。

  第四章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审计

  第十二条预算业务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对各类经济活动实行预算管理;

  (二)预算编制是否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数据准确,预算调整程序是否规范;

  (三)是否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有效发挥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

  (四)是否建立健全学校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是否加强决算管理,确保决算真实、完整、准确;

  (五)是否建立预算执行结果分析及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第十三条收支业务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建立健全收入支出管理制度,明确划分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二)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入账,集中核算;是否存在设立账外账、“小金库”的现象;

  (三)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有无坐收坐支、挪用、私分的现象;

  (四)各项支出是否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大额度支出是否经过集体讨论决定;

  (五)是否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各类票据的申领、使用、核销是否履行规定手续。

  第十四条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建立健全采购业务管理制度,明确划分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二)是否对采购业务实行预算与计划管理;

  (三)达到学校集中采购限额标准的采购项目,是否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招标,并按照权限签订采购合同;

  (四)集中采购项目是否经过申请、审批、购置、验收等相关手续,并做好各业务环节记录;

  (五)是否建立预算编制、采购业务和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是否对采购业务实施归口管理。

  第十五条资产业务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划分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二)是否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是否对各类资产实行分类管理;

  (三)是否建立资产台账,购入资产是否及时登记、入账,是否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盘点,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四)各类资产的配置、使用、调剂、租借和处置等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执行;

  (五)是否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等部门或岗位是否定期对账,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

  (六)是否建立健全对外投资管理制度,投资论证和决策程序是否规范,投资收益管理是否及时、全面、准确,投资处置是否按照相关规定报批;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业务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划分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二)建设项目的计划、方案是否经过集体决策,决策过程及结果是否形成书面意见,是否履行相应的报批手续;

  (三)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是否按照规定确定,是否规范签订合同;

  (四)是否按照经审批的投资计划进行建设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如有投资概算调整,是否按照规定报经批准;是否存在未经批准,超计划使用建设资金的现象;

  (五)建设项目工程洽商和设计变更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是否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工程价款结算;

  (六)建设项目竣工后,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限及时办理竣工决算,组织竣工决算审计,并按照规定办理建设项目档案和资产移交等工作。

  第十七条合同业务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划分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二)签订合同是否经授权审批,是否存在未经授权擅自对外签订合同的现象;

  (三)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以及价款结算等是否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四)是否对合同实施归口管理,包括合同的登记、保管、归档和统计等;

  (五)是否建立财务部门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结合;

  (六)合同纠纷、违约责任的处理是否按约定条款或依法进行,处理是否及时。

  第五章内部控制审计的组织与实施

  第十八条审计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学校内部管理的需要,确定内部控制审计项目,列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报校长批准后实施。

  第十九条审计处成立审计组,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如有特殊情况,经校长批准,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第二十条被审计单位或业务活动责任主体应积极配合审计工作。按照审计要求,及时提供审计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书面承诺。

  第二十一条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包括下列程序

  (一)审计准备。审计组在实施现场审查之前,应要求被审计单位或业务活动责任主体提交内部控制自查报告,充分收集被审计单位或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相关的资料;

  (二)编制方案。审计组应结合所收集的内部控制资料及内部控制自查报告,确定审计的具体内容及重点,编制审计方案;

  (三)审计实施。审计组应当综合运用访谈、问卷调查、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重点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运行有效性;

  (四)缺陷认定。审计组应当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结果,结合被审计单位或业务活动责任主体的自查情况,综合分析后提出内部控制制度缺陷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认定;

  (五)做出评价。对被审计单位或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合理性和运行有效性做出评价。在评价时,按照项目的性质和需要,既可以对全部控制要素进行评价,也可以只对部分控制要素进行评价;

  (六)提出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当包括审计目标、依据、范围、程序与方法,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结论,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意见,以及改进内部控制和加强风险管控的建议等。

  第二十二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根据获取的证据资料,对内部控制缺陷综合分析后提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意见,并按照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一)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者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单位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二)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者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单位偏离控制目标。

  (三)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

  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标准,由审计处根据上述要求,结合相关单位具体情况确定。

  第二十三条审计组按规定程序实施审计后,形成审计报告,并以书面形式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被审计单位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提交书面反馈意见,逾期则视为无异议。

  第二十四条审计处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定,经校长签发后,出具正式的审计报告。

  第二十五条审计处将审计报告等结论性文书报送学校领导,同时发送有关单位。

  第二十六条对于审计报告所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相关单位必须认真落实整改,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执行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审计处。审计处对落实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后续审计。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审计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于20xx年1月10日经校长办公会议审定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2

  采购付款内部控制制度

  为加强公司的采购与付款工作,提高采购成效,特制订本制度。

  集团各级单位的采购和付款按照各自的业务情况另行制订具体制度,报集团财务部审批后执行。

  各级单位的采购和付款如需集团公司配合的,必须执行集团公司的规定(如承兑汇票的使用办法等)。

  集团公司的采购和付款具体办法如下:

  采购

  采购部门应视材料使用状况、用量、采购频率、市场供需状况、交易习惯及价格稳定性等因素,选择最有利的采购作业方式办理采购业务。

  (1)采购作业方式包括;

  1.定期合同采购:主要用于采购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或经常使用且市场价稳定的材料。

  2.特约厂商采购:主要用于采购用量、费用不太高的单项材料,在付款前应送采购部门审核,不高于市价时予以付款。

  3.一般采购:不适用以上两种方式的采购由采购部门按请购部门提出的请购单,逐笔询价、议价、并了解交易条件后订购。

  (2)期限

  采购部门应按照请购部门提出的“需要日”办理采购。采购部门应召集有关部门按照材料特性、采购地区及市场供需状况拟订各项材料采购作业处理期限,呈集团主管领导核准。应以供货合同拟明的交货期限为准,加记请购呈交批准及验收所需时间。

  原订采购作业处理期限变更时,采购部门应专函报告具体原因,呈集团主管领导核准后,通知各有关单位,以利于存量管制及适时提出请购。

  (3)询价

  1.采购部门收到“请购单”时,即加盖受件章,转采购经办人员办理询价。

  2.采购经办人员收到“请购单”,先判断请购材料的名称、规格、需求日期、数量等是否填写明确,有无供应厂商报价。对于资料填写不全或规格不详者,注明“填单异常,说明欠祥”等字样后退请购部门修订。

  3.对于加工合同采购项目,采购部门应要求厂商填具“成本分析表”连同报价单一并送来,作为议价参考。

  4.询价完成后,采购经办人根据全部报价资料进行议价。

  (4)议价

  1.议价时除注意质量、价格外,还应注意交货期有无保证,能否向厂商争取分期付款。

  2.议价完成后,由经办人员拟订合作对象,呈请集团主管领导核批。

  (5)订购

  由采购经办人员于“请购单”上填记订购日及约定日,再交由采购助理人员填制采购联络函,寄送厂商。将“请购单”第二联送材料库以待收料。

  预付定金或采购金额较大,或附有条件的采购项目,采购经办人员应先与厂商签定供销合同书。合同书正本两份,一份存采购部门,一份存供应厂商,副本若干,分存请购部门、收料部门、会计部门。

  (6)采购作业要求:

  1.集团必须指定专人或机构负责采购,对采购商品的'质量和价格负责。采购的执行人必须与仓储、会计、验收人分离。

  2.大额的采购应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供应商。

  3.所有采购要经采购发起部门负责人签批后,报财务部和集团主管领导审批。

  4.所有采购应有合同,如无合同则采购发起单位和采购执行人应进行书面说明。

  5.采购订单应连续编号。

  6.所有采购应取得合法发票,如无发票则采购发起单位和采购执行人应进行书面说明。

  7.集团应指定专人对所购商品进行验货和入库

  (7)供应厂商管理

  1.各项材料的供应厂商至少应有3家(独家供应和总代理等特殊情况除外),各家背景及交易资料应记载于“供应厂商资料卡”存档备用。

  2.对于未达到公司标准的材料,采购部门应开发新供应厂商。

  3.新供应商的开发,由生产管理部门会同采购人员实地考察新供应商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后,填制供应厂商资料卡呈主管领导核准后通知对方。

  4.对于交货质量不良或无法按期缴获或停止营业的供应商应予撤消。届时由采购部门说明原因,送生产管理部门复查,并呈集团主管领导核准后,通知对方。

  验收

  1.验收部门收到有效的采购合同后,应对供应商发运的商品进行验收。验收部门需比较所收商品与订单上的要求是否相符,包括:商品的名称、说明、数量、到货时间等。然后再盘点商品,检查商品有无损害。

  2.验收后,验收部门对已经收货的每张订购单编制一式多联、预先连续编号的验收单。

  3.验收人员将货品送交仓库或其请购部门时,应取得仓库或请购部门签收的验收单副联第一联和第二联,第一联留做备查,第二联送交财务部。

  付款

  付款应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执行。

  采购执行人或采购发起单位应在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内填写支出凭单,由本单位的负责人签批后报财务部,财务部审核并由财务部负责人签批后报集团主管领导审批。

  以暂借款采购,采购经办人员应该在“请购单”采购记录栏内加盖“采购部门整理付款章”,以免会计部门重复付款。

  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制度

  目的

  本规则用来规范公司的销售相关业务处理方式。

  适用范围

  本规则的适用范围包括:集团及分公司、控股子公司的销售业务及与销售相关的业务。

  连带保证制度

  对于从事销售业务人员,集团分公司、控股子公司应依据本公司、本地区、产品类型等特点制定用以规范销售行为的连带保证制度、风险金抵押制度,并上报集团公司备案。

  销售计划

  销售经理应根据公司全年的销售预算拟定月/季销售计划,销售计划不仅包括以销售额为主体的预算数值,还应包括计划的具体实施步骤。

  销售计划的编制应注意事项:

  1.配合已拟定的销售方针与政策,来制定计划。

  2.拟定销售计划时,应以公司的整体利益为最终出发点,而不能只关注部门/个人的局部利益。

  3.销售计划的拟定必须以经理为中心,全体销售人员均参与为原则。

  4.销售计划的制定应切合实际,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实施。

  5.销售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1)经理对于销售计划的彻底实施,必须负完全的责任。

  (2)拟定计划后,要确实施行,并达成目标,计划才有意义。所以,对于销售计划的实施与管理必须贯穿于日常的业务管理控制。

  销售合同审批及信用管理

  为控制销售风险,应在××集团范围内推行标准的合同管理审批制度与信用管理制度。各分公司/子公司应设定分级审批程序及审批权限:

  第一级:销售经理

  第二级:负责销售的副总裁

  第三级:董事长

  第四级:董事会

  推行合同审批与信用管理制度应达到以下目标:

  1.强化客户资信管理,防范销售中的信用风险。

  2.控制应收帐款,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公司财务管理质量。

  3.加强欠款追收,减少呆帐、坏帐损失,提高公司经营利润。

  4.规范赊销管理,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5.建立公司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公司管理素质。

  所有销售业务必须按标准合同文本与客户签定销售合同,并送商务部进行统一的合同管理;

  销售员填写手工销售单一式四联,按审批权限由部门经理审批,超过审批额度,由总经理进行两级审批,并留一联销售单;

  商务合同管理员核对销售单,信用管理员进行信用审核,超出信用额度的销售单须报信用管理总部审批;

  信用管理员根据手工销售单录入网上订单,同时将销售单传真至库房;

  库管员看到手工销售单和网上订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办理出库手续;如不符,库管员须查明原因;

  信用管理员确认网上订单已经库管员确认发货后,输出一张网上订单,在销售单上加盖“已出库”章,将销售单两联转财务部;

  财务部以加盖出库章的销售单为凭证,更新库存明细及客户应收帐款记录;

  库管员根据销售单、发货明细制作“货物签收单”,货到客户后要求客户签收,将签收单原件交商务部合同管理员;

  信用管理员配合销售人员/销售部门货款的催收,监督销售合同的执行,并将应收帐款的管理与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挂钩。

  发票管理制度流程图

  下属公司发票管理员持:

  1.已开具完并每25份装订一册的发票存根联

  2.《发票领用申请表》

  3.交总公司发票管理员

  总公司发票管理员:

  1.核查《发票领用申请表》

  2.核查领票人发票使用正确情况,验旧配新

  3.登记《发票购买及分配台帐》,明确各管理员责任,及时购买补充各类发票

  下属公司发票管理员:

  1.按照总公司《发票开票流程图》开具发票

  2.于每月29日之前向总公司递交当月《发票开票月统计表》,以便总公司汇总统计

  总公司发票管理员:

  末汇总登记《发票开票月统计表》

  每月1日进行抄税,并将抄税资料与《发票开票月统计表》核对,确定无误后,交各公司总帐会计备查

  (八)收款

  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

  保证全部货币资金都必须如数、及时地记入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或应收账款明细账,并如数、及时地将现金存入银行。财务部门要严格审核银行汇款通知单。

  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

  办理销货退回和现金折扣业务必须经过主管领导的授权审批,并保证与办理此事有关的部门和职员各司其职,负责实物接收、保管的人员应与账务处理的人员职务分离。

  注销坏账提取坏账准备

  对于赊销业务中由于债务人破产、死亡等各种原因无法支付货款的情况,公司应明确原因,积极获取充足的证据,根据合理的理由确实认为某项货款再也无法收回,应按照公司的授权权限,经主管领导审批,核销该笔货款,并及时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3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本单位所有工程项目的建筑质量,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工程项目符合有关规范和要求,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资金和发挥投资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工程。

  第二章

  组织管理体系

  第三条

  为了加强本单位基本建设的宏观管理,科学合理的安排工程项目,本单位就具体工程项目成立管理处,管理处负责对该制度进行具体实施。

  第四条

  管理处职责:

  (一)根据生产、工作、生活的需要,研究决定基本建设项目及投资;

  (二)研究决定管理处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临时提出的急需建设的单项工程;

  (四)研究决定工程设计的重大变更;

  (五)管理处领导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听取项目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工程项目方面的重大问题,如有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会议的时间、内容、地点、参加人,由管理处请示分局领导决定,办公室负责会议的通知,记录并及时编写会议纪要,管理处方面记录由管理处同志负责记录并整理;

  (六)管理处会议由主任主持召开,主任外出由工程部负责人主持召开。

  第五条

  管理处下设工程部、计划投资部,是项目的执行部门,负责项目的管理和具体实施工作。

  第六条

  工程部职责:

  (一)贯彻落实基本建设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规范及技术标准;

  (二)收集相关资料,为领导组决策工程项目、投资、预决算、重大设计变更提供尽量详细必要的依据;

  (三)提出工程项目立项的建议,组织实施工程项目的设计、预算、工程质量监理、验收、决算等管理工作。

  (四)参加工程项目的招议标工作,凡单位符合条件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招议标;

  工程项目的招议标由单位负责领导提出申请,由管理处负责组织。

  招议标参加人员: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监察负责人、办公室负责人。其他参加人员由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开会研究决定。所有工程项目招议标后,必须签订合同书,合同书必须遵守国家合同法,所有参加人员都必须签名。

  (五)工程完工后,组织工程验收;

  (六)工程验收后,及时审查施工方决算和施工资料,确保工程资料(尤其是保证资料)的齐全完整,并及时入档保存。

  (七)加强对工程监理单位的管理和协调,加强对本单位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考核和培训,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款项拨付。

  (八)及时召开有关方面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程项目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交流管理经验,协调好有关各方的关系。

  第三章

  项目立项及审核管理

  第七条

  管理程序

  项目申报部门根据单位需求、技术需求向单位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经单位负责人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后,由生产股组织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生产股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要求,进行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可行性评审

  分管领导及管理处主任组织实施项目的协调和评审相关工作。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初审,并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及上级领导汇报,审核通过后,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及相关人员编制《项目立项评审报告》。

  2、立项的批准

  生产股将《项目可行性研究任务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立项评审报告》送交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审查,交由上级领导及相关单位批准。

  3、立项结束

  生产股将立项文档归档备案。

  第四章

  工程概预算管理

  第八条

  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由管理处预算员或委托的相关单位负责。

  第九条

  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应持证上岗。

  第十条

  工程预算编制要求:

  (一)熟悉并掌握预算定额的使用范围、具体内容、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二)熟悉并掌握预算定额的应取费用项目,费用标准和计算公式;

  (三)熟悉并掌握施工图及其文字说明,熟悉有关技术交底内容;

  (四)根据施工图中的有关内容,确定并准备有关预算定额;

  (五)确定分部工程项目,列出工程细目,计算工程量,套用预算单价;

  (六)编制补充单价,计算总价和小计;

  (七)进行工、料分析,计算应取费用;

  (八)复核、计算单位工程总价及单方造价;

  (九)填写编制说明书并装订签章。

  第十一条

  工程预算编制工作,还应遵守以下要求:

  (一)在熟悉设计图纸的基础上,应公正合理的对待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

  (二)编制工程预算要了解材料预算价格和市场价格对工程预算的影响;

  (三)必须使用计算机编制预决算,提高编制效率和确保编制预算文件的准确性;

  (五)预算员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与管理水平,及时、准确、合理的完成预算的编制工作;

  (六)预算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得利用工作之便,收受合作方的钱物,一经发现将给予相应处罚。

  第十二条

  工程预算书的审批

  (一)对于向外委托预算的由管理处主任提出申请,经分局负责人审批,不需要向外委预算的由管理处人员进行预算编制,工程预算书编制完成后应由管理处主任审核并签字,交负责领导审核;

  (二)经审定的工程预算书作为控制工程投资、编制工程进度、编制计划报表、提供各种数据的指标和工程结算的参考依据。

  第五章

  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

  第十三条

  单位所有项目交由单位负责人审批,审批后交由项目负责人及管理处负责实施。

  第十四条

  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根据生产、工作、生活的需要,研究决定单位年度基本建设项目及投资。

  第十五条

  生产股研究决定单位领导和项目负责人临时提出的急需建设的单项工程,进行立项并确定交由管理处直接负责。

  第十六条

  单位所有工程项目均应按合同管理制度相关规定签订工程合同,未签订合同而擅自开工的,该项工程由相关人员自行承担。

  第十七条

  管理处根据确定的工程项目,逐项深入实际调查,收集水文、地质、气象等环境资料;选定地理、地形的坐标位置、评估项目和周边建筑的关系;明确电力、电讯、供排水、供气、供暖等设施的布置走向;对项目的可行性、工程规模、投资概算等提出初步意见,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

  第十八条

  招投标工作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社会信誉和合理报价情况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

  第十九条

  工程管理处为工程项目招投标组织和管理的部门,财务股、办公室、工程部和计划部为工程项目招投标参与部门,监察股为工程项目招投标监督部门。

  第二十条

  招标申请经单位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同意后,由项目管理处按程序组织招标。项目管理处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组织编制招标文件和标底,提出拟采用的招标方式和对投标单位的要求等,并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召开评标会议。

  第二十一条

  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招标邀请书,按以下程序进行招标:

  1、对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并将审查结果通知各申请投标者;

  2、向合格的投标单位分发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技术资料等;

  3、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并对招标文件答疑;

  4、制定评标、定标办法;

  5、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标书;

  6、织评标,决定中标单位;

  7、发出中标通知书;

  8、承发包合同会签,并与中标单位签订。

  第二十二条

  招标文件应包含以下内容:

  1、工程综合说明。包括工程名称、地址、招标项目、建筑面积和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以及现场条件、招标方式、要求开工和竣工时间、对投标企业的.资质等级要求等。

  2、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

  3、工程量清单(视具体工程定)。

  4、主要材料(钢材、砂、石、水泥等)与设备的供应方式,加工定货情况和材料、设备价差的处理方法。

  5、特殊工程的施工要求以及采用的技术规范。

  6、投标书的编制要求及评标、定标原则。

  7、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活动的日程安排。

  8、《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及调整要求。

  9、要求交纳的投标保证金额度(原则上按标的额的2%)。

  第六章

  工程设计及变更管理

  第二十三条

  单位所投资基建工程的设计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大型基建工程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来完成,可进行工程设计招标。设计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完成设计任务,形成施工图、说明书、专题报告及设备材料明细表等,管理处应安排专人参与设计单位的设计过程;

  (二)一般小型基建项目或修缮工程由单位生产股负责实施,由分管领导审核。

  第二十四条

  施工图会审

  (一)管理处收到设计院施工图并审阅后在移交单上签署审阅意见;

  (二)管理处须首先将收到的设计图纸交由基建领导组审阅,审阅同意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如设计方案不能满足要求,由管理处决定自行修改还是同设计院进行协商修改。

  (三)项目管理处将施工图分发给监理、施工单位等;

  (四)在管理处、监理、施工等单位均对施工图熟悉之后,管理处组织设计院、监理、施工单位等进行施工图会审;

  (五)施工图会审及工程施工过程中,如遇技术难点问题,管理处可邀请有关专家作专题咨询,管理处主任负责将专题咨询结果汇总形成《专家咨询会议报告》,并分发给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执行;

  (六)施工图会审记录由管理处负责,并发放监理、施工单位等。

  第二十五条

  施工图变更

  (一)施工图变更的提出:施工图变更可以由设计单位、管理处、监理、施工单位等提出。

  (二)施工图变更提出的依据。施工图变更提出的依据可以是:

  1、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地质、水文实际与勘察报告、资料不符合;

  2、投资的变化;

  3、项目整体规划的变动;

  4、施工中发现的问题,不改变设计就无法继续进行;

  5、原设计的错漏或设计标准的不适宜;

  6、其他更改的依据。

  (三)施工图变更的确认、审查和执行

  1、所有的施工图变更,不论是何方提出,以及是否重大,均须按规定进行确认或履行报批手续,填写相应的表格和记录;

  2、由工程部部长对施工图变更请求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提交管理处主任组织设计单位、管理处、监理、施工单位及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会审;

  3、委托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变更均应送原设计单位审查,取得相应设计图纸、设计文件方可按施工图变更施工;

  4、设计变更通过后,管理处主任组织双方进行设计变更交底,施工单位接收变更的施工图和施工变更单,按照变更的施工图进行施工。

  5、更改设计可能引起的下列之一的更改,管理处主任应与施工方协商,并按协商结果执行:

  (1)增减合同中约定的工程数量;

  (2)更改有关工程的性质、质量要求;

  (3)更改有关部分的标高、基础、位置和尺寸;

  (4)增加工程需要的附加工作;

  (5)改变有关工程的施工时间和顺序。

  6、施工单位应将施工图变更的情况如实反映在竣工图纸上。

  第七章

  监理管理

  第二十六条

  单位所有重大工程(100万以上)都应实行法定的监理制度。管理处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通过招标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的优秀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同时要根据监理法的规定,跟踪监督监理单位的工作质量,加强同监理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对单位的重点工程,实行领导组成员包工程制度。

  第二十七条

  监理的权力和义务。

  (一)监理是甲方在施工现场的管理者,有权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合同、施工图纸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单位管理处;

  (二)监理必须熟悉施工图纸,掌握有关技术规范,标准,编制工程质量监理计划,填写工程质量监督记录。

  (三)负责对隐蔽工程施工工序(打压、探伤、防腐)验收并签字,对现场安装的设备、仪器仪表、配件及材料的出厂检验合格证等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四)负责对现场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等进行控制;

  (五)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有权对不符合要求的工程项目签发整改单或停工通知;

  (六)负责每日向单位管理处汇报工程进度及质量情况;

  (七)工程结束后,参加工程验收及竣工资料的整理移交工作;

  (八)监理工作需符合国家关于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三十九条

  监理单位要加强信息反馈,保证工程质量。如在工程施工中出现了问题,监理工程师应该及时地给施工单位下达监理通知单,并将监理通知单收集在该工程的竣工资料里。如下达的监理通知单对施工单位不起作用,监理工程师应及时把情况反馈到单位管理处。

  第二十八条

  工程开工前,监理单位的监理一定要携带着必需的检测仪器进入施工现场。管理处要下大力度对监理单位所监理的项目进行检查。如在巡回检查中有的监理没有这些必要的检测仪器,管理处将通报限期内配置,如限期内没有配置,责令更换其监理或更换此监理单位。

  第八章

  施工质量管理

  第二十九条

  管理处明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人员及其职责、权限和与其他部门的相互关系。

  第三十条

  管理处或监理编制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十一条

  管理处和监理验证现场安装的设备、仪器、仪表、配件及材料的出厂检验合格证、商检证明,对关键产品必须进行现场测试,并做好测试记录;

  第三十二条

  施工工序未经管理处和监理现场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隐蔽工程施工前必须办理验收,经管理处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签字确认,方可进行隐蔽施工并做好隐蔽记录;

  第三十三条

  在施工过程中,管理处和监理有权签发工程停工令,施工单位根据要求整改完毕并验收合格后,由管理处和监理签发被停工程的开工令。

  第三十四条

  土方、现场措施等没有施工图预算的零星工程,其工程量(运距)的确定,必须由管理处会同监理、施工单位组成工程量(运距)验收小组,经实地测量,并在工程签证单上签字后,由管理处主任审核,审核后报单位负责人审批。

  第三十五条

  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

  (一)施工单位完成一项重要工序后,由施工单位负责人向单位管理处和监理报检:

  (二)管理处负责该项工程的工程管理员负责组织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稽核专员、管理处长等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三)验收合格,工程管理员填写验收单,参加验收的人员在验收单上签字,施工单位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工程管理员将相关资料存档,验收不合格则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

  (四)施工单位整改完毕后,进行二次报检,管理处负责该项工程的工程管理员负责组织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稽核专员、管理处长等进行二次验收,验收合格,工程管理员填写验收单,参加验收的人员在验收单上签字,施工单位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工程管理员将相关资料存档,二次验收不合格,管理处通知施工单位停工,报管理处主任,管理处主任和分管领导提出处理意见。

  第三十六条

  配置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人员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专业配置及人员数量满足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

  (二)岗位人员对所控制的施工过程具有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经验;

  (三)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四)应配备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所需的检测、试验工具、仪器、仪表。

  第三十七条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有:

  (一)认可、确认;

  (二)签证、签发;

  (三)指令;

  (四)审核、审定、审批;

  (五)旁站;

  (六)检查(巡回检查、联合检查、例行检查),检测、检验、试验、验收、核定等。

  第三十八条

  控制的方法应根据控制的需要确定,并满足:

  (一)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二)符合适用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满足合同及其他约定。

  第三十九条

  控制项目及内容

  (一)质量控制应按单项、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进行;

  (二)质量控制项目。下列工程均应进行适宜的质量控制:

  1、土方与爆破工程、道路工程;

  2、地基与基础工程;

  3、地下防水工程;

  4、混凝土结构工程;

  5、钢结构工程;

  6、地面、楼面、门窗工程;

  7、室内室外给排水工程;

  8、装饰工程;

  9、屋面工程。

  (三)控制的内容:

  1、按相关的有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进行;

  2、工程使用的材料、配件、构件是否符合规定;

  3、工程使用的机具、模板是否符合要求;

  4、混凝土和砂浆配比及配比试验结果的确认是否符合规定;

  5、施工方建立、保存并提供的自检或试验记录/报告是否完整、齐全、准确、有效;

  6、施工程序、方法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第四十条

  控制时机

  (一)工程使用的重要材料(如水泥、钢材、配件、构件)在进入施工现场、验收后使用前进行确认、核查,必要时取样送有关单位进行试验;

  (二)机具、吊具、模板在第一次使用前进行认可;

  (三)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旁站或检查,施工结束后进行确认或验收;

  (四)隐蔽工程结束,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下一工程。

  第四十一条

  控制判定依据

  (一)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技术文件;

  (二)国家和行业标准;

  (三)法律、法规、规范;

  (四)合同及其他形式的约定。

  第四十二条

  判定结果

  (一)判定的结果分为:合格或符合规定要求、不合格或不符合规定要求;

  (二)合格的类别包括:工程质量合格,施工或作业合格;

  (三)不合格包括材料不合格,程序、施工、作业及方法不符合(如混凝土养护等),不合格也可分为单项指标不合格;

  (四)应确保不合格工程或施工不验收,不批准进行下一道工程或工序的施工及作业。

  第四十三条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发现或判定为不合格或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工程或施工,根据不符合的程序及影响,可采取下列手段中的一种及其组合:

  (一)暂停施工;

  (二)返工;

  (三)返修;

  (四)请求设计更改;

  (五)停用、禁用(对不符合规定的材料、配件、设备适用);

  (六)限时纠正;

  (七)拒收或禁止施工。

  第四十四条

  记录的控制

  (一)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所用的记录或报告表格主要由施工方提供,一部分由管理处建立,但应确保记录表格的规范化、控制项目的完整性、控制内容的明确性。

  (二)按可追溯性及工程竣工验收要求对记录进行管理。

  第九章

  资金控制

  第四十五条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及工程前期资金的控制

  1.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必须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立项申请报告,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建设方案。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编制控制误差率在±20%以内。

  2.建设项目严格按国家、省、市及学校有关设计招投标规定,组织设计招标工作,通过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优化设计方案。

  3.预留金:在工程合同价款中按预算控制价的8%-10%约定预留金,作为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所增加的工程量、设计变更、局部地基处理等增加的费用。预留金不作为进度款支付的依据,结算时按实际发生支付。

  第四十六条

  项目资金审查

  (1)除瞬间会危及建筑或人身安全和突发项目的变更外,未经投资估计、预算、审批的工程变更一律不得发出。擅自发出工程变更而影响项目投资控制的,由发出人自行负责。

  (2)管理处工程部、计划部负责人配合总监理工程师,根据工程变更文件的内容和变更预算进行审查。符合审批权限的,审批后向承包人发布变更批示;超越审批权限的,报单位负责人审批。

  (3)管理处工程部、计划部负责人配合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审核变更是否合理、变更预算是否符合定额和有关文件规定,审核增加的变更预算是否超计划、该变更预算所需要费用能否解决。

  (4)单项变更工程增加投资在10万以内,或增加投资占预留金10%以内,由工程管理处主任报分管领导审批签发。

  (5)单项变更工程增加投资在10万元以上,或累计增加投资占预留金的80%时,由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讨论提出处理意见,由单位负责人或其委托人签发。

  第四十七条

  进度款拨付

  1.按照合同要求,施工单位应提前(具体时间由项目根据需要而定),将当月完成的实物工程量按单位、分明细地报给管理处工程部和计划部。经工程部、计划部负责人核实后,由管理处主任审核。审核完成后经分管领导审批,报单位负责人审核,经单位负责人同意,签发支付证书后,由单位财务股拨付工程款。工程项目的所有款项均要纳入财务帐内,严禁资金的体外循环。

  2.项目的一切财务支出都要遵循按计划、先批准、后付款、然后再报销的原则。

  第十章

  施工安全管理

  第四十八条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备、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第四十九条

  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第五十条

  施工机械应当按照施工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不得任意侵占施工场所。施工机械进场

  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规定方可使用。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应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第五十一条

  管理处应要求施工方项目部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第五十二条

  管理处应要求施工方项目部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管理制度,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并保持其状态完好。

  第五十三条

  管理处应联合审计稽核委员会、监理、外包方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施工现场进行联合安全检查,对外包方安全管理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其整改,必要时应用《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的书面形式,限定外包方整改。

  第五十四条

  重大安全隐患或下达的书面安全整改指令,外包方不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或进行整改时,管理处应对其进行停工处理。

  第十一章

  施工进度管理

  第五十五条

  进度控制责任者及其职责

  (一)单位管理处

  1、根据单位要求,编制工程总体施工计划;

  2、按照施工计划对各施工单位下达施工任务并监督落实;

  3、掌握各工程施工动态和进度,对照总体施工计划,进行工程进度盘点和分析,对工程进度进行总体控制;

  4、如果实际施工情况对比施工进度有延误,工程管理员可对施工单位进行罚款。

  (二)施工单位

  1、根据总体施工计划,按月度编制施工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

  2、负责及时将施工进度控制情况上报管理处。

  第十二章

  施工现场管理

  第五十六条

  单位管理处应加强对各施工单位现场管理的要求,定期检查。

  (一)各施工队要对所使用的原材料,包括砂、石子、砖等应堆放整齐,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

  (二)为防止丢失及防止居民或小孩进入施工现场造成伤害,各施工队应将钢筋、水泥等堆放整齐并在四周架设围护栏,并安排专人24小时看管;

  (三)各施工队所用的电缆该填埋的必须挖沟填埋,防止漏电造成事故发生;

  (四)各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日常保养应到位;

  (五)各施工队所用的钢管、扣件、模板要按所承担的工程面积配备,并有专用钢材库,合理摆放。

  第十三章

  竣工验收管理

  第五十七条

  工程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一)已按设计文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合同规定完成交验的工程/施工;

  (二)已通过施工单位进行的自检且符合规定/规范;

  (三)交验方已备齐涉及验收应准备或提供的图样、记录、证件(如证明使用材质合格的)。

  第五十八条

  验收程序

  (一)施工方工程已经完工并参照有关规定已自检后,提出工程竣工验收申请,并提供相应的工程验收资料;

  (二)管理处和监理接受施工方工程验收申请,收集相关资料;

  (三)管理处和监理审核施工方提供的资料,对工程进行判定是需要整改还是进行现场验收;

  (四)经判定工程某部分需要整改,提出整改意见,通知施工方及时整改,整改后施工方再次提出工程验收申请;

  (五)管理处和监理经判定该项工程已具备竣工验收资格后,工程管理处主任组织单位分管领导、上级单位领导、监理、施工方负责人、召开现场验收会议;

  (六)经现场验收如果认定工程合格,应填写工程验收单并签字,表明工程已竣工并验收完毕,邀请质检部门确认合格后,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至此进入工程结算流程;

  (七)竣工验收,应由管理处指定人员做好记录(包括录音、录像、照相)及整理/编写相关文件、报告。

  第五十九条

  验收依据:

  (一)适用的法规、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

  (二)有效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及变更通知单;

  (三)相关合同。

  第六十条

  竣工预验收应提报的文件、资料

  (一)竣工预验收资料由管理处收集、整理、汇总。竣工验收应提交的文件、资料,由单位管理处负责汇总后提交档案室存档

  (二)文件、资料应完整、齐全、清晰、装订规范,并办理文件交接手续。

  第六十一条

  竣工资料审查的要求:

  (一)完整性——应提报的资料是否完整、齐全;

  (二)规范性——应用记录表格、填写及采用的计量单位是否规范;

  (三)符合性——是否符合验收依据的规定和要求;

  (四)有效性——是否与实际相符。

  第六十二条

  竣工资料审查的方法:

  (一)审阅——记录审查中发现的不当、遗漏、错误、要求提交方进行说明、补充、更正;

  (二)验证——必要时可进行测量、现场观察、重新计算进行验证;

  (三)核对——与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相互间核对,以判断其正确性。

  第六十三条

  验收后的收尾

  (一)管理处应督促施工/承包单位对竣工预验收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施工,并对整改/施工结果进行检查,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二)管理处应督促施工单位拆除临时建筑、设施、撤离施工机械和设备、材料、配件;

  (三)管理处应按时办理工程决算、验收及资产交接手续,管理处要与单位财务部密切配合,共同办理好资产的交接工作。

  第十四章

  工程结算管理

  第六十四条

  管理处管理人员在工程结束后对本工程的结算进行结算资料准备并提交管理处主任,包括:

  (一)招标文件;

  (二)合同及补充协议;

  (三)现场变更签证;

  (四)竣工验收合格证。

  第六十五条

  管理处主任在收到完整的工程结算资料后,应对所收到的工程结算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项目至少应包括如下几点:

  (一)结算资料的完整性;

  (二)结算资料的有效性;

  (三)结算资料经审核不合格时,工程管理员应立即向管理处长说明情况,并在工程结算资料中注明。

  第六十六条

  工程结算的程序

  (一)施工单位填写结算单,报管理处,工程部核对相关结算单;

  (二)工程部核对相关结算单通过后,按经审核合格的结算资料及相关定额文件要求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和单价、调整材料差价及计提有关工程费用,进行工程结算,填写《结算书》,报管理处主任和单位分管领导审批;

  (三)审批通过后,由管理处主任组织竣工验收相关人员进行会签,填写工程结算单,报上级领导以及相关单位进行专项审计,专项审计通过后进入财务股对外付款流程,不通过则由审计专员下达审计报告并监督审计报告的执行。

  第十五章

  工程档案管理

  第六十七条

  生产股是单位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工作的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工程建设过程的档案管理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随时形成大量的文件、图表、图纸、声像等不同档案载体的有价值的材料,都属于归档的文件。

  第六十八条

  档案是建设项目的真实记录,由于它的原始性和唯一性,决定了档案是任何资料都不可代替的。档案形成后必须及时归案,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拒绝归档,更不得将档案材料据为己有。

  第六十九条

  归档要求:

  (一)档案资料形成或基本建设项目完成后,文件材料应及时收集、严格管理、随办随归,认真填写归档文件材料目录。

  (二)文件材料要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禁用铅笔、圆珠笔、彩笔、纯兰钢笔水书写。

  (三)文件材料要求有责任人签字盖章的地方,必需签字盖章,并填写好日期。

  (四)归档的文件材料如有图纸的,必须按照GB-10609.3-89《技术图纸的折叠方法》进行折叠。(简称:风琴式)。

  (五)工程项目完工后,相关档案应及时向单位档案室归档。

【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相关文章: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09-01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13篇)03-15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13篇02-14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04-12

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02-09

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12-20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06-07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最新06-18

招标采购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精选8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