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时间:2024-12-01 13:09:03 制度 我要投稿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5篇(通用)

  在生活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育器材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5篇(通用)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

  一、体育器材室由专职体育课教师负责管理。

  二、管理人员要认真做好体育器材购置登记。器材分类摆放整齐。

  三、上课前或体育队训练前,要预先取出使用的体育器材,下课或训练完毕,要检查收齐体育器材放回原处。

  四、使用过程如有器材被损坏或遗失,要告诉学校主管领导和填好批失登记。

  五、体育器材外借,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方可借出,如借出损坏或遗失,照价赔偿。

  六、上课后或训练完毕,要搞好室内整洁,检查器材放置,关好窗、锁好门,如失职造成损失或按损失程度,追究事故责任。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2

  一、坚守岗位,树立为教学服务的观点。

  二、做好器材入室与外借工作,做到有帐有据。

  三、坚持每天打扫室内卫生,整理、清点器材,破损的、能动手修补的.自己修补,外借的到期索要,务必器材完好,无丢失现象。

  四、做到保管室器材排列有序,供应及时,保证师生上课和开展课外活动的需要。

  五、开学前和学期末及时认真做好体育器材的整理和添补工作。

  六、做好保管室安全保卫工作,做到随手关门,不把钥匙交到非本部门人员手中。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3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 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做好仪器的管理 和使用,创造各种条件真正是教学仪器更好地服务与教学,特作如下计划:

  一、体育教学仪器室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不可缺少 的教学设备,也是促进综合素质教育必备的教学仪器,又是体育任课教 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辅助材料。为配合任课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体育仪器室的管理员,必须根据仪器本身性能的特点及类别进行合理摆放,做到仪器放置有位,取之有序。

  二、在本学期所有仪器定期进行常规性的保养。必须做到防尘、 防火、防潮、防锈、防霉、防爆、防盗等正常保护措施。切实保证体、音、美仪器 的性能完好无损,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准时、报质、保量地正常运行。

  三、新学期开学后对各种仪器进行查对、开窗透风进行晾晒、擦尘去灰, 整理摆放要按类放置做到取之有位。如有影响教学工作的或不符合使用质量标 准的仪器,要向学校领导汇报并提出仪器的合理化的建议进行维修。

  四、对新购置仪器做好登记。认真填写固定资产登记单,及时调整账目,做到账物相互对应。

  五、对于体音美仪器室的器材,摆放合理有序,整齐美观。室内卫 生要及时打扫。要经常开门,放窗,透风,需要时进行晾晒去潮,确实保证室内卫生。

  六、任课教师领取仪器时要认真检查所领取仪器时否能继续使用。归还时要仔细验收,如有损坏直接追究使用人的'责任或向领导汇报处理。 再借还仪器中力争做到服务到位,尽最大努力取得教师及领导的满意。

  七、借还仪器的具体时间,可以根据所任教师的教学需要而定,争取借还及时。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4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体育器材是体育课的必备设施;加强体育器材管理;防止流失充分发挥教学功能作用。由体育组长分工管理,体育教师专人负责。

  1、体育器材要登记造册,建好台帐。

  2、体育器材室保持干净、整洁,器材物品放置有序。

  3、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械器材,事故损坏照价赔偿。

  4、体育器材不得外借,如有损坏、伤痕及时修补。如果管理不严造成丢失,追究责任。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5

  一、做好防火工作。除实验需要外,严禁火种。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

  二、各种危险品必须严格登记造册,建立购买、使用、领取、清退等台帐。对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出入库必须有精确计量和记载,严加保管。

  三、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应专库存放,双人双锁。性质相抵触的'应分室存放,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四、做好防盗工作、安装防盗设施。

  五、对所有物品应定期检查核对。

  六、管理人员离室应关锁好门窗、切断电源,关闭自来水。无关人员不得擅自入内。

  七、做好防汛工作。

  八、实验器材、药品一律不外借。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6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相关资讯是工作生活经常需要使用到的,其写作内容格式也少为人所了解,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体育器材室是学校正常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各项体育竞赛的后勤保障部门。安全可靠的体育器材是在体育活动中杜绝和避免伤害事故发生的'有力保障。因此制定器材室管理制度,加强体育器材管理对提高器材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具有着重要意义。

  一、体育器材验收入库

  1、对新进的器材要核对凭证。

  2、检查器材的数量与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与主管领导联系。

  3、登记入册。

  二、体育器材帐务管理

  1、做到入库登记,帐物相符。

  2、器材损坏、报废及时登记备案。

  3、经常清点与定期清点相结合。学期结束清点器材,做好帐面记录。

  三、器材的保管与维护

  1、合理分类、存放整齐,便于器材计算清点与借还。

  2、每月检查器材,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体育教研组长及主管领导。

  3、要进行维护与保养。(海面垫的防潮、器械的防诱)

  四、体育器材的出借与回收

  1、借用者必须填写登记单,使用人签名,才可发放器材。

  2、体育课教学、运动训练有任课教师和带队教师负责借还,做好使用记录。

  3、班团活动课,有带班教师确定使用器材的数量到器材室填写登记单并签名,才可领取。

  4、课后立即收回清帐。

  5、如本校教师使用,须有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借出,并做好记录,学期结束必须收回。

  6、发放班销售额的器材必须做好记录,学期结束前收回。

  五、保管员岗位职现

  1、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坚守自己的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2、器材室要有专人管理,进出必须随手关好门窗。

  3、严格按照出借制度借、收器材。

  4、定期检查器材,保证教学的使用安全和使用率。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体育教研组长及主管领导。

  5、做好器材室管理工作,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每学期要与财产保管员核对帐物。

  六、对大型设施及场地的管理

  1、体育设施及场地,如篮球架(场)、单双杠、肋木、滑梯、攀爬架等场地、器材、要由器材保管员、体育教研组长和后勤负责人共同管理。如发现有损坏、破坏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以便立即进行维修或置换,不能让安全隐患过夜。

  2、学校每学期都要对活动使用频繁的设施(如球架、单双杠、肋木、滑梯、攀爬架、浪桥、秋千等)进行检查维护;每一学年要对学校所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维护、检修和保养以保证师生生命和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7

  小学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体育教学活动,确保器材的安全使用,提高教学效率,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它不仅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教学质量和学生安全的'必要措施。

  内容概述:

  1、器材分类与编码:对所有器材进行科学分类,并设立清晰的编码系统,方便查找和管理。

  2、借还登记:设立借还登记制度,记录器材的借用、归还情况,防止器材丢失或滥用。

  3、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器材进行检查,及时维修或更换破损设备,确保器材的完好性。

  4、使用指导:对师生进行安全使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器材的正确操作方法。

  5、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器材损坏或安全事故。

  6、清洁与存储:保持器材室的整洁,合理存储器材,防止器材受潮、损坏。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8

  一、使用体育器材,必须遵守借用制度。

  二、体育器材专供师生教学与锻炼使用,原则上不借给私人使用。每次课前须由教师本人与器材保管员完成器材借用手续。教师须在“器材借还使用记录”签字后方可领取借用器材。不得安排或指派学生代替教师领取器材,学生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器材室。教师有职责在自己的课时组织和管理好学生。

  三、为保证师生安全,体育用品只限在本校内使用,不得拿出校外。借体育用品,不得随便转借,以防弄错丢失。下课后教师应把借出的器材如数归还。如有损坏,属于正常损坏的,不用赔偿;如果是故意破坏或丢失应按器材的价格折旧给以赔偿。四、班级日常活动借用器材,应按教务处安排的时间与项目进行,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归还。

  五、其他部门人员借用器材时,必须在负责器材室教师处登记方能借用。借用器材必须按规定时间还清,以免影响上课。

  六、学校运动队借用器材与课堂教学使用同等,如有损坏或丢失,根据情况酌情赔偿,并有记录。

  一、体育器材设备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必须切实加强管理,确保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和课外训练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体育器材设备要按省教委颁发的《广东省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基本标准》的'目录进行分类、入帐,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每学期末清点一次,每年底与总务处对帐一次。三、体育器材应分类存放,定位定橱,陈列有序。要保持室内整洁,按器材性能要求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照射等工作。损坏的器材要及时维修,使器材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四、各种器材设备一般不外借。外单位借用,应经分管领导审批,出据借条,定期归还。对私人一律不外借。

  五、一切器材设备的领用和归还均应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器材的完好情况。对于损坏、丢失的器材应按有关规定处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长期占用。

  六、任课教师使用时必须提前一天填交“体育器材使用通知单”。保管人员应按时准备好器材,并作必要的检查,确保体育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七、所借器材设备在使用时,任何人不得擅自转借或持物离开教练场地,如发现,保管人员有权收回,并提出批评。八、保管人员如有变动,应认真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学校领导应当场监交,按帐点物,逐件交接。遇有帐物不符时,要查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最后应由三方签字方能生效。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9

  小学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一、体育器材室由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动用器材、设备。

  二、按配备标准和教学要求,及时申购器材、设备,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三、器材、设备入库,要凭意气及时记账、编号后分类存入,做到账物相符。

  四、每学年结束前,应清点结存器材、设备,编制申购计划,并与财产账对账,做到和财产账相符。

  五、按照学校课外活动安排表,由班级体育委员负责领用活动器材,并办理领用手续。

  六、出借器材、设备,按出借制度执行。

七、报废报损器材、设备,按报废报损制度执行。

  八、做好各类器材、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持常用器材、设备完好无损。

九、根据教学安排,及时准备器材;使用完毕,做好使用记录工作。

  十、保持室内整洁有序,不准存放其它无关物品,严禁在器材室内吸烟、用食、会客。

  十一、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管理员检查关闭水、电总开关和门、窗后方可离开。

 十二、管理员调离或因故长期离职,必须按规定办理好移交手续。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0

  1、体育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开展体育活动和比赛的必要设备,学校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由分管校长负责,体育组长管理。

  2、所有体育器材应按教学仪器管理规范要求分类登记入帐,做好规范的明细帐和总帐,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3、室内体育器材要分类上架存放,存放环境有防潮措施,保持干燥通风。室外固定器材要注意日常保养维护,经常检查易松动和易损坏件,如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师生使用体育器材,必须遵守学校的'借用制度,体育教师因教学工作需要借出长期使用的器材,应按规定办理借用手续,并负责妥善保管,每次借用时间为一学期,如需继续借用,必须重新办理借用手续。

  5、学校体育器材专供师生教学使用,未经校级领导批准,不准借给私人或外单位使用,特殊情况需经校长批准。

  6、教师在上体育课使用的器材,必须如数收回保持干净摆放整齐,正常使用出现的损坏,要及时填写报损单,经校长签字后才能销帐,人为损坏、丢失的按原价赔偿。

  7.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离开时切断电源,关闭好门窗,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1

  小学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1、提升教学效果:良好的器材管理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升教学质量。

  2、保障学生安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预防因器材问题导致的.意外伤害,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

  3、节省资源:通过合理使用和维护,延长器材寿命,减少学校开支。

  4、培养责任感:通过借还登记等规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规则意识。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2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护学生安全,合理利用和维护体育器材资源,提高器材使用寿命。该制度主要包括器材的采购、登记、使用、保养、维修和报废等环节。

  内容概述:

  1. 器材采购:明确采购流程,包括需求申报、预算审批、招标采购及验收标准。

  2. 器材登记:建立详细的`器材数据库,记录器材名称、型号、数量、购买日期、供应商信息等。

  3. 器材使用:制定使用规则,如使用前的检查、使用中的安全指导、使用后的归还等。

  4. 器材保养:规定定期保养周期,执行保养计划,确保器材处于良好状态。

  5. 器材维修:设立报修机制,及时处理损坏器材,防止安全隐患。

  6. 器材报废:设定器材报废标准,规范报废流程,避免浪费。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3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

  1、提高效率:规范化的`流程能有效减少因器材管理混乱导致的时间浪费。

  2、保障安全:明确的使用规定和定期维护可以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运动伤害风险。

  3、节省成本:合理的使用和维护延长了器材寿命,减少了频繁更换的成本。

  4、提升满意度:良好的器材管理能提高用户对设施的满意度,增强员工或会员的归属感。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4

  一、体育器材由专人保管,器材购入和报损报废需入账登记。

  二、体育器材都要做到分门别类,登记入帐,固定位置,排列整齐。体育活动场地做到每天清扫,保持整洁。每周检查一次体育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三、凡属保管员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器材短缺和霉烂变质,应追究保管员的`责任,酌情赔偿。

  四、夜间使用健身房,必须经教务处、总务处同意,方可开灯。

  五、体育器材出借制度:

  1、教师上课所需器材,课前向保管员领取,下课后清点交回。

  2、学生课外活动所需的器材一律凭学生证借用,活动结束当天归还。

  3、贵重和易损器材一般要有教师在场方可使用。

  4、运动服装管理员保管,比赛前须体育教研组长同意,由各队指导教师向总务处借领。比赛结束后,由运动员洗净晒干,及时收齐归还。

  5、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由体育教研组、教务处统一管理使用,外单位向本校借用场地、设施、器材等要严格控制,由教务处审核。报校长批准,并收取租金。如有损坏,应给予修理或赔偿。

  6、发给班里使用的体育器材由班级体育委员保管,以破调新,丢失赔偿。

  7、对无故损坏和遗失运动器材的学生,除批评教育外,要照价赔偿。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5

  1.制定详细的操作手册:包括器材的使用、保养、报修等步骤,供师生参考。

  2.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器材使用和安全操作的培训,提升使用者的责任意识。

  3.设立专职管理员:负责器材室的`日常管理,包括器材的入库、出库、保养及报修协调。

  4.强化监督:通过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

  5.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师生对器材状况和管理提出建议,持续改进制度。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将更加完善,为教学和训练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校园安全和资源管理提供保障。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05-31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最新03-24

小学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0-20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最新05-08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方案09-09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5篇)03-18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汇编15篇)06-13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5篇02-10

(合集)体育器材管理制度15篇05-31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汇总15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