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4篇)
在现在社会,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1
1 目的
为保障特种设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制造、改造、安装、维修保养的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如电梯、餐梯、起重机和升降机。
3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1安全生产责任人职责
3.1.1遵守并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以及上级关于职业安全健康指示的执行情况及员工安全学习培训工作。
3.1.2审批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1.3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3.1.4参加特种设备安装验收及试车。
3.1.5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3.1.6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3.1.7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3.1.8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按“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职责
3.2.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3.2.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
3.2.3参加特种设备订购,进厂和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3.2.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等。
3.2.5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3.2.6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3.2.7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
3.2.8编制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3.2.9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3.2.10协同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3.2.11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3.2.12组织特种设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
3.2.13对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3.2.14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执行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违章指挥。
3.2.15对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
3.3生产部及负责人职责
3.3.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3.3.2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执行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违章指挥。
3.3.3参加特种设备安全会议。
3.3.4合理安排生产,防止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
3.3.5制定新工艺,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时,充分考虑特种设备能力,防止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
3.3.6协同做好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
3.3.7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
3.4人事部及负责人职责
3.4.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3.4.2根据职业禁忌症的规定,招用新特种设备操作工时,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做好监督新员工就业前健康检查工作,并充分考虑员工的文化技术素质和能力。
3.4.3协同各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教育。
3.4.4把员工特种设备安全绩效作为考核员工业绩的内容之一。
3.5部门(车间)领导职责
3.5.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指挥。
3.5.2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5.3参加新特种设备的安装验收及试车。
3.5.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等情况。组织本部门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3.5.5对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
3.5.6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管理。
3.5.7协同做好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工作。
3.5.8积极向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反映特种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3.5.9协同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3.5.10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
3.6班组长职责
3.6.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执行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6.2组织班组人员,学习、钻研技术,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
3.6.3掌握特种设备的运行参数,督促班组人员正确操作设备,完成各项原始数据的记录。
3.6.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以及安全附件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向领导报告。
3.6.5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查明和判断故障的性质、原因,并组织有关人员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理。
3.6.6协同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3.6.7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协助事故调查和处理。
3.7操作工人职责
3.7.1执行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认真操作,做到“三不伤害”。
3.7.2努力学习、钻研技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
3.7.3掌握特种设备的运行参数,正确操作设备,认真填写各项原始数据的记录。
3.7.4定期检查特种设备以及安全附件的运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处理或向领报告。
3.7.5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查明和判断故障的性质、原因,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理。
3.7.6按规定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班时,在交接班部中详细记录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
3.7.7参加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3.7.8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
4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4.1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4.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4.3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及主管培训工作的副总经理对特种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人力资源部门及使用部门应给予支持和配合。
4.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季至少进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术教育。
4.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
4.6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4.6.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
4.6.2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4.6.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4.6.4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
4.6.5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训;事故报告和处理方法。
4.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会议;阅读文件、简报、图片;事故预测讨论;参加技术座谈;上课;参加事故现场会、反事故演习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
4.8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再次参加安全培训:
4.8.1新设备投产前,由主管该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对该岗位的操作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
4.8.2对违章违规的员工,由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能重新回岗工作。
4.8.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因故停止操作特种设备一年及以上,必须由使用部门重新对其进行安全操作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近期颁发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设备安全状况等。
4.9培训工作要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考试、有总结。
4.10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教育档案,由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或人事部负责保存。每年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安全教育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总结。
4.11不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学习而又没有履行请假手续的人员,按公司《安全生产考核标准》予以处理。
5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5.1为规范与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维修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5.2 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
5.3 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
5.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其中电梯应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5.5 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车间周检、公司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和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
5.6 对特种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保养,计划检修,巩固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指标的实现。
5.7 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5.8 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5.9 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5.10 认真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工作。
5.1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5.1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整改,或报告主管领导处理。
6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6.1为规范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6.2公司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每季至少一次。也可以结合每月的安全生产例会一起进行,
6.3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设备、维修和使用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均应参加,并由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员负责考勤,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应提前向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请假,并另派人员参加。
6.4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的主要内容:
6.4.1传达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等;传达公司领导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
6.4.2通报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特种设备事故情况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6.4.3了解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状况和研讨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
6.4.4总结各部门职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学习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
6.4.5布置下阶段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6.4.6交流其他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
6.4.7审定公司职业管理网络,审定公司年度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和目标,并通过公司各职能部门组织实施。
6.4.8听取特种设备部门执行安全职责的情况汇报。
6.4.9研究、协调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6.4.10所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6.4.11组织制订、修订特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提出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7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
7.1为有效控制与公司特种设备有关的文件和记录,确保文件和记录规范管理,制定本制度。
7.2文件管理
7.2.1职责
7.2.1.1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审核特种设备管理自编文件。
7.2.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管理文件编制;审核操作规程;获取、辨识、对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上级文件。
7.2.1.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或人事部负责特种设备文件登记工作。
7.2.1.4各有关部门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
7.2.2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管理
7.2.2.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可通过网上下载;书店购买;政府部门或相关方等获取。
7.2.2.2对于获取回来的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识别其适用性,并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
7.2.2.3对于与相关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由公司各相关方的归口管理部门通过对其施加影响的方式进行传达,如可以通过签署安全协议、合同、传真等,确保相关方向公司提供的设施、服务、货物等符合这些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要求。
7.2.2.4当公司特种设备型号、规格、使用条件、管理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发生变化时,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及时识别获取相关最新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负责通知到相关部门。
7.2.3公司制定的特种设备管理文件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写,安全生产责任人审核批准。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由设备部门或使用部门负责组织编写,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审核,安全生产责任人批准。
7.2.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文件发放,各相关部门签收领用。
7.2.5特种设备文件由人事部保存于通风防潮、防蛀的适宜地方。
7.2.6文件更改由文件更改申请部门提出申请,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审核,安全生产责任人批准后执行更改。更改后的文件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收回原文件,再发放修改后的文件,各相关部门签收领用。
7.2.7文件销毁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书面向安全生产责任人申请,经批准后,向有关部门收回,统一销毁。所有作废文件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保留原稿一份,并在保存的作废文件原稿加盖“作废留用”章,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其他部门严禁私自保存作废文件,若由于工作需要查阅时可以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借阅。
7.2.8文件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外借,若因工作需要,如提供给顾问公司,政府机关或客户等,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请示安全生产责任人批准后方可外借。
7.3记录管理
7.3.1管理职责
7.3.1.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有关部门实施政府部门制定的记录;负责检验、检测单位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的整理、保存。监督有关部门使用、整理、保存公司自行制定的记录。
7.3.1.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记录的格式设计;负责本部门制定的记录的整理、保存等。各部门自行编制的记录应交一份给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7.3.2政府部门制定的记录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制定的记录,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发放,各相关部门签收领用。
7.3.3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可随意涂改,若因某种原因不需要或没必要填写的项目,用斜杠“/”划去,各相关栏目负责人签名必须完整不允许空白。若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始数据或内容,应采用斜杠“/”划去原始数据或内容,在其旁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或内容,同时加盖或签署更改人的印章或姓名及日期。
7.3.4各部门自行编制的记录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更改,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备案;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制定的记录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更改,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再次发放。政府部门制定的记录各部门不能更改。
7.3.5政府部门制定的记录及检验单位的检测报告的保存期限按规定执行;各部门制定的记录,其保存期限由各部门负责人确定,确定时应考虑: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法律法规的规定、政府部门的要求;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公司管理上的需要等。
7.3.6记录超过保存期限或其它原因需要销毁时,由制定部门负责人报告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经同意后销毁。政府部门的记录,一般不宜销毁;若需要销毁,应统一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书面向安全生产责任人申请,经批准后,向有关部门收回,统一销毁。
8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制度
8.1.1为避免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和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8.1.2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对威胁人员生命或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一系列抢险救治工作。
8.1.3全体员工在公司发生事故时,应积极参加紧急救援工作。
8.1.4发生事故或人员伤亡,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
8.1.5员工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
8.1.6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各有关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现场,根据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其它有效办法指挥救援工作,不论采取何种措施进行紧急救援,应首先采用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伤员痛苦的各种措施。
8.1.7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听从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挥,各就各位地对事故进行必要的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保护,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和使用防护器具,避免自身伤害。
8.1.8当事故性质严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应向市各应急救援部门和附近生产经营单位、社区求援。
8.2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领导和各部门职责
8.2.1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成员:副总经理以及安全、设备(电气)、消防、办公室、人事、医疗、土建、物流财务等部门的负责人和各车间领导。
8.2.2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8.2.2.1组织制订、修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2.2.2指挥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8.2.2.3发布和解除事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8.2.2.4向上级和邻近单位、社区发报事故情况以及发出应急求援请求。
8.2.2.5组织事故调查,总结救援工作经验。
8.2.3抢险(救治)人员和部门职责。
8.2.3.1总经理负责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8.2.3.2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负责指挥现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8.2.3.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同向外部发布事故信息。
8.2.3.4消防、保卫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保卫和警戒。
8.2.3.5人事部负责组织事故应急用车辆;向外部发布事故信息。
8.2.3.6设备部门、维修部门负责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8.2.3.7设备部门负责房屋等土建设施的应急救援工作。
8.2.3.8储运部门负责供应、运送事故应急救援物资。
8.2.3.9后勤(医疗)部门负责伤员救治和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的后勤服务工作。
8.2.3.10人事部门负责组织人力参加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8.2.3.11供应部门负责购买事故应急救援器材。
8.2.3.12财务部门负责筹备事故应急救援资金。
8.2.3.13各车间负责组织本部门的人员对初起事故进行抢救。
8.2.4事故应急救援报告
8.2.4.1发生事故,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方式,将事故地点、物质或设备的名称、数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等通知本部门领导。
8.2.4.2本部门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根据事故性质报告公司领导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晚上发生的事故应先通知公司生产调度,再由公司生产调度报告公司领导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
8.2.4.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接到事故应急救援请求时,立即通知事故应急救援人员。
8.2.4.4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根据险情和灾伤事故的严重程度,立即向市有关上级部门、市各应急救援中心报告以及通知附近生产经营单位和社区,拨打“110”、“119”、“120”等电话求援。
8.2.4.5在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和拨打求援电话时,应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救援内容、程度、有害物质性质、数量、人员伤亡情况以及对救援的特殊要求等详细报告。
8.2.4.6当需要向外求援时,应设人在路口接应和派员疏通抢险、救护车辆进入公司的路段。
8.2.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学习检查会议规定
8.2.5.1事故应急救治预案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形式可以现场、图纸模拟等。
8.2.5.2演练前,应制定详细计划,确定演练负责人和各人员的职责、操作内容、时间以及参加人员。
8.2.5.3演练前应知会与演练有关岗位的操作人员。
8.2.5.4演练时各参加人员要各就各位,相互密切配合,认真进行。
8.2.5.5演练过程中,没有参加演练的运行人员应密切注意正在运行的设备状况;演练人员在演练中不能有任何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行为。
8.2.5.6如在演练期间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演练,待处理好事故后,再继续演练。
8.2.5.7演练全过程要做好记录。记录包括时间、演练内容、负责人、参加人员、事故类型、演练效果等。
8.2.5.8每次演练后应由演练负责人进行总结和评比。
8.2.5.9有关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属下员工学习《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必要时进行考核,并做好记录。
8.2.5.10检查规定: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每年检查一次事故应急抢险救治工作情况,检查主要内容:演练情况,培训教育情况和抢险救治设备、设施、药物情况,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
8.2.5.11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要结合公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情况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和解决事故应急抢险救治工作的存在问题。
9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制度
9.1为有效地做好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9.2特种设备事故按设备损坏程度分为爆炸事故,严重损坏事故和一般损坏事故。
9.2.1爆炸事故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或压力试验中,受压部件发生破坏,设备中介质蓄积的能量迅速释放,内压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力以及管道泄漏引发的各类爆炸事故。
9.2.2严重损坏事故是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损坏等导致设备停止运行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以及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因泄漏而引起的火灾,人员中毒以及压力管道遭到破坏的事故,也属严重损坏事故。
9.2.3一般损坏事故是指锅容管特在使用中轻微损坏而不需要停止运行修理,以及压力管道发生泄漏未引起其他灾害的事故。
9.3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部门应迅速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设备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报告。如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向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9.4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并在事故现场采取加拦绳,张贴“严禁入内”,“严禁破坏事故现场”标志,设人监督等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
9.5属于一般损坏事故发生后,由公司领导、安技、设备部门以及事故有关人员联合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发生前设备状况,事故伤亡、设备损坏及经济损失情况,以及事故原因和性质等进行调查分析,
确定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建议。事故调查结束后,由事故调查组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
9.6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应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处理。
9.7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还应执行公司《事故管理制度》。
9.8对造成员工伤亡事故或财产损失事故的责任人和部门,按责任的大小,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广州市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规定》以及公司《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的规定处理。由人事部门或纪律检查部门实施。
9.9对造成员工重大伤亡事故或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构成犯罪的责任人,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10特种设备事故档案资料,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保存。
10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制度
10.1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工作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10.2每年年初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会同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制定年度检验计划并报特种设备监察部门和有资质的检验单位。
10.3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按特种设备有关法规、安全监察部门以及检验部门的要求进行,但至少应执行下列规定:
10.3.1锅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验;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六年至少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10.3.2压力容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三至六年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10.3.3起重设备: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10.3.4电梯: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10.3.5厂内机动车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根据工作环境、工作级别和存在隐患程度调整缩短检验周期,但是最短周期不低于6个月。
10.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根据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检验计划,提前一个月与有资质的检验单位预约检验时间。安技办根据检验单位确定的检验时间,提前告知生产部门、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
8.5特种设备检验前,由使用部门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清洁、清洗、检修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
10.6特种设备检验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应在场配合检验单位做好检验工作。
10.7特种设备检验后,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办理领取检验报告的各项手续。特种设备存在问题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应将检验报告内指出的存在问题告知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
10.8特种设备检验时发现的问题,由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组织整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实施监督并向监察和检验单位汇报整改情况。
10.9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10.10特种设备因故停用半年以上,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启用已停用的特种设备,应当到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启用已停用一年以上的特种设备,还应当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检验。
10.11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主要有:
10.12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10.1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检的记录。
10.14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10.1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10.16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11 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11.1为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工作,制定本制度。
11.2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分为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突击检查三种。
11.2.1定期检查即公司每月检查、车间每周检查和操作人员每天检查。公司每季检查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结合月度安全生产检查进行。检查人员包括:公司领导、安技、设备(电气)和使用部门的领导。
11.2.2专业检查即对各种相同类型设备所进行的检查。
11.2.3突击检查即不事先通知使用部门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检查。
11.3检查内容:
11.3.1特种设备法规执行情况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
11.3.2重点监控设备落实责任人以及责任人标注情况。
11.3.3特种设备的持证情况和定期检验情况。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
11.3.4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
11.3.5特种设备维修、使用情况。
11.3.6员工的安全意识、遵章守纪情况。
11.3.7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情况。
11.3.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记录的建立、登记和保管情况。
11.3.9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
11.3.10上次检查中所查出的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
11.4检查人员在检查应在检查记录上签名,检查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并做好检查记录。检查记录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存档。
11.5隐患整改:
11.5.1检查人员在检查时发现事故隐患后,应落实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填写《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一式二份,一份交被检部门签收,一份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存查。
11.5.2整改责任人接到《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应立即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事故隐患的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因故未能按时完成整改的事故隐患,应将原因、临时措施和整改计划书面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
11.5.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对被检部门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验收。发现没有正当理由而又不能按时整改的,按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进行考核。
12 电梯钥匙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电梯检验规范规定,和电梯安全运行相关的电梯钥匙,应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严格管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预防非指定管理人员对电梯钥匙的错误操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引起电梯重要零配件被盗等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需做到如下几点:
12.1 在任何情况下应做好电梯钥匙使用和交接登记制度,并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保证做到正确使用,特别要预防电梯钥匙的丢失及误操作。以防电梯零配件丢失,设备损坏,安全事故的发生等。
12.2 电梯钥匙的使用保管必须专人负责,电梯钥匙使用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得随意使用。因工作需使用时应做好记录。
12.3 保管人员不得将电梯钥匙外借和赠与其他无关人员。
12.4 电梯钥匙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交回管理部门,并放回原处。
12.5 电梯钥匙包括:厅门三角钥匙、轿内检修钥匙、首层开、关电梯电气钥匙、机房钥匙。
12.6 使用厅门三角钥匙时应注意:
12.6.1 必须由电梯维修保养专业人员使用,其它人禁止使用;
12.6.2 当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时,应看清电梯是否停在本层,以防踏空;上轿顶前先断开急停开关,后把电梯置检修位置,确认后方可上轿顶。
12.6.3 紧急救援时必须先切断电梯控制电源,确认好轿厢位置后再使用厅门钥匙进行救援作业。
12.6.4检修完毕后,先下轿顶,然后再将检修置于运行位置,恢复急停,然后将厅门可靠关闭,再往返运行电梯,观察电梯运行是否正常。
12.7 电梯的首层电气钥匙(包括操纵盘钥匙)应由专人管理使用(如有司机,应交电梯司机保管),按规定开、关梯。
12.8 上述电梯钥匙必须严格掌管,不得随意乱放,若钥匙丢失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钥匙丢失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造成危害。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2
一、设备责任制
1、为了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提高检修工作的质量,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生产安全,经济运行,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对设备管辖范围划分至车间,直至划分班组个人,建立巡检、点检、维护,检修岗位责任制。
3、车间煤气管道、维修管道划分高炉与烧结、竖炉煤气管道,以高炉煤气管道出口阀门为界,阀门前管道归高炉(包括阀门) ;阀门后至烧、竖炉管道及所辖附属设施归烧结。
4、电气部分设备及维护划分
⑴、动力车间负责高炉、烧结、铸造及园区其它(分厂)车间由高压进线开关至总高压配电室开关柜到高低压配电室分路开关以上;包括分路开关、变压器、电容补偿柜;分路开关以下归各车间。
⑵、动力车间监护各车间高压设备启动。
⑶、铸造变压器低压套管(包括低压套管)以上。
⑷、质检计量中心电气部分、机修车间电气部分、后勤所有电气照明、库房照明维护归动力车间负责;材料计划各部门自己负责申报。
5、全公司仪表、液压部分由动力车间维护(由各车间配合) 。
6、各车间设备维护与检修责任划分
⑴、各车间设备维护保养抢修由本车间负责,如需其他车间帮助要请示企业技术中心后,由企业技术中心开派工单(并下达工时定额) 。
⑵、各车间技改工程由机修负责,工程项目办公室开工程项目单,由工程项目办公室负责主持并组织验收。
⑶、各加工备件机修可完成的交机修负责,由企业技术中心开加工单(并下达工时定额) 。
⑷、设备的计划检修由机修和各车间共同负责,由企业技术中心负责主持并组织验收。
⑸、各车间的维修和抢修及计划检修后由设备主任填写设备检修卡72小时报企业技术中心,使企业技术中心能够建立较完善的设备技术台帐。
7、各车间设备专责人,应经常了解自己所辖设备,掌握技术情况,把设备管好、修好,努力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⑴、每天上班后巡视所辖设备,了解设备情况,设备缺陷等,及时向工段长汇报检查情况,并做好巡检记录。
如有缺陷,提出处理意见,听候工段长安排。
⑵、设备专责人是消除缺陷的责任人,对检修质量负直接责任。
8、工段长应做好以下工作:
⑴、督促设备专责人和岗位工巡视检查设备,听取汇报检查情况,安排设备缺陷的消除情况。
⑵、凡是夜间事故抢修及现场安全的负责人,督促安排抢修工作后及时向车间汇报。
⑶、按设备保养计划督促岗位人员按时进行设备保养,维修工配合。
8、各车间主任应做好以下工作
⑴、每天上班后巡视车间所辖设备,了解运行情况,查看设备缺陷记录,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检修和保养。
⑵、负责所辖设备的《设备缺陷处理工作单》填写,制定施工措施,负责现场安全,并整理原始记录和工时消耗。
⑶、提出改进设备、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的建议。
⑷、了解库存备品、配件的情况,每月23日把本车间月材料设备计划报企业技术中心,以便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能维修的可拆下后送机修由企业技术中心开据维修加工单,机修负责及时修好备用。
二、设备巡回检查
1、各车间维修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对待工作,不断提高对设备隐形缺陷的判别能力和巡回检查质量,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各车间应根据设备系统运行特点,制定各岗位巡回检查路线、重点检查项目、检查周期、并公布现场。
3、巡回检查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工具和用具,检查时应认真、细致,根据设备运行特点,看、听、摸、嗅、试。
但必须执行安全规程,关键部位必须两人以上,注意设备及人身安全。
4、检查重点应包括:
⑴、检查试运行中的安全措施;
⑵、班中设备缺陷消除后的运行情况;
⑶、运行异常的设备;
⑷、防火检查。
5、巡回检查中同时督导岗位工进行设备整洁工作及时加换润滑油,调整冷却水等设备维护工作。
6、巡回检查中发现设备缺陷时,立即汇报班长、工段长、值班调度;事态严重时,应由工段长汇报车间主任,岗位工加强监视;设备专责人设法消除,防止事态扩大;处理情况及措施应详细记入专责人记录本,并向人员交待清楚。
7、各车间主任,副主任应每天巡视,巡视内容包括:
⑴、有重点的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⑵、值班人员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纪律;
⑶、纠正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调整操作;
⑷、防火检查。
三、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1、检修管理
⑴、设备的检修是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保证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要掌握设备规律,坚持以防为主的计划检修,反对硬拼设备;坚持“质量第一”,使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⑵、检修工作要贯彻挖潜、革新、改造的方针,不断提高检修质量,改进设备,改进工艺,努力做到质量好、工效高、用料省、安全好。
⑶、设备检修按性质分大修、中修、小修,临时检修和维护五大类。
设备大修、中修、小修是计划检修。
临时检修是计划以外的检修,构成事故的叫事故抢修,应尽可能避免临时检修,但在运行中发现威胁设备安全的较大缺陷,必须及时处理时,应经车间同意后才能安排临时检修,以避免设备的严重损坏。
⑷、我公司设备大部分在高温,高压重负荷,金属粉尘恶劣条件下连续作业,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降低设备的原有性能,因此,坚持集中维修,区域负责,点检定修,操检并重的方针。
2、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⑴、由于生产设备环境差,各车间操作的人员要经常对所用的设备进行擦拭,及时合理的润滑,减少部分磨损,延长维修周期,增强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作业率。
⑵、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操作。
⑶、设备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根据设备特点定人、定点、定标准、定期、定方法来进行设备定期维修方法。
⑷、建立设备交记录,由生产工人填写,设备缺陷记录由巡检人员和点检人员填写。
⑸、根据设备分工加强设备考核,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范围。
3、设备的检修准备和施工管理
⑴、大修前的准备工作是检修工作能否做到又快又好、又省的关键,在大修45天前项目工程办公室应制定大修准备工作进度。
⑵、大修项目应根据批准的维修计划、改进工程计划、设备缺陷记录、事故报告、最近一次小修记录、上次大修报告、设备运行试验结果、机件和零件使用情况,决定采用的合理化技术研究资料来确定。
⑶、大修前一个月左右,生产经理组织有关处室和车间参加的准备工作会议,检查和落实检修项目、检修进度、技术措施、劳动组织、材料和备品备件准备、交货缺件等情况,安排有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工作。
⑷、中修、小修前15天应由生产经理全面检查工程准备情况,明确安全、质量、进度、节约等方面的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安排协调检修工具设备,人员分配情况。检修车间负责生产人员的配合协调、负责质量标准,项目工程办公室主持并组织验收。
⑸、在施工期间应抓好以下工作
①、贯彻安全工作规程,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②、严格执行设备标准、工艺措施和岗位责任制,保证检修质量。
③、及时掌握进度,保证按期竣工,争取提前。
④、节约工料,防止浪费。
⑤、及时做好技术记录,包括设备技术状况,系统结构变化,有关数据修后及时整理归档。
通过检修,还要进一步校核和补充备品、配件的图纸。
4、检修质量验收为了保证检修质量,必须做好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质量检验需要检验人员严格把好五关:⑴、把项目关:不漏项,修一台,保一台;⑵、把工艺关:按规程办事,规规矩矩,干净利索;⑶、把质量验收关:做到检修质量不合格不交工、不验收;零部件不全不交工、不验收;设备不清洁不交工、不验收;⑷、做好检修验收单的填制,做好各项记录,建立台帐,能正确反映检修实际情况。
⑸、质量验收实行班组、车间、厂部三级验收制度。
5、更新改造工程管理制度
⑴、更新改造工程项目包括:
①、提高设备效率,挖掘现有设备潜力;
②、提高安全经济运行水平的技术措施和技术革新项目;
③、治理废水、废气、扬尘,进行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
④、提高设备能力,改善产品质量的技术措施;
⑤、设备更新和房屋建筑物的更新;
⑥、零星固定资产购置。
⑵、各车间和有关处室每年与检修计划同时提出下年度技改工程计划,交企业技术中心审核汇总报公司领导研究批准。
⑶、技改项目所需材料及零星固定资产采购计划由企业技术中心汇总申报。
⑷、项目工程办公室负责技改项目的管理,对技术设计和工程预算进行审核,并对工程进度、质量进行督促、检查。
四、设备管理制度
1、设备管理的规定:各单位设备必须加强科学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并应达到以下五项要求:
⑴、安全可靠,设备可用率高;
⑵、消耗指标低,经济效益高;
⑶、不污染环境,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⑷、维修费用低;
⑸、整洁美观,消除漏气、漏水、漏尘、漏油、漏风。
2、设备缺陷管理
⑴、各级生产管理人员都要关心设备缺陷消除工作,车间主任、设备主任和检修人员是具体抓好设备缺陷消除工作的负责人。
⑵、各车间生产岗位设立“岗位交记录”以便登记和记录消除情况。
⑶、岗位人员发现缺陷时应:
①、及时设法消除,若无法消除时,应通知维修人员处理,同时应记录在岗位交接班记录上。
②、发现对安全生产有威胁的设备缺陷时,除加强监视外,还应报告工段长并通知维修人员立即处理。
对生产影响不大时,除做好登记外,还要向领导汇报,以便安排检修。
③、岗位人员在维修人员消除缺陷时,要主动配合,创造条件,严禁扯皮。
④、消除缺陷时如需限制生产、停产、跨班时应向值班调度和车间主任汇报。
⑷、生产调度处理设备缺陷:应迅速命令工段长组织生产人员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扩大,并通知车间主任。
⑸、维修人员定期巡视设备,查看《岗位交记录》,了解情况,主动消除缺陷,对暂时不能消除的缺陷记入本班《岗位交记录》并向工段长汇报。
⑹、车间设备主任领导设备缺陷的消除工作,定期巡视现场,了解设备缺陷及消除情况,分析生产缺陷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负责《岗位交记录》的收发和缺陷统计工作,并企业技术中心。
⑺、设备缺陷处理原则:
①、基本做到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
②、如牵扯到停产或降低生产产量时,应得到企业技术中心的批准(突发性设备故障除外) 。
③、对暂时不能消除的重大缺陷及频发性缺陷,车间应及时以《设备缺陷处理工作单》的形式报企业技术中心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企业技术中心要及时组织消除缺陷。
⑻、缺陷消除后应由岗位工或生产班长、工段长、设备主任进行检查、认可后签字并注明“已消除” 。
五、备品备件的管理
1、企业技术中心负责车间备件计划的审核汇总,物资处负责准时采购。
不需外购的备件组织相关部门制作。
备件的验收由使用单位设备主任组织。
2、各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贮备计划,既要满足生产和事故抢修的需要,又要防止库存积压。
3、物资处以保证质量、数量、时间的前提下,及时和企业技术中心联系到位情况,使备件及时就位,以免因备件问题影响生产。
4、备品备件原则上均应存放在库房保管,对于精密及电气备品备件入库后,做好防锈、防腐、防止弯曲等措施,同时要注意温度、湿度、防潮工作,以保证备品备件的质量。
六、各车间设备事故管理
1、设备事故的管理目的:是加强设备管理,减少设备故障,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开动率和生产作业率。
2、设备事故管理由企业技术中心归口管理,各生产车间的设备事故管理由设备主任管理。
3、设备事故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⑴、不管任何原因造成设备的零件、构件损坏,使生产突然中断或工业建筑物突然倒塌、损坏,不经修理不能运转或达不到原有效能的,均按设备事故处理。
⑵设备事故分类及处理按《设备事故管理规定》执行。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3
一、在设备科科长领导下,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二、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三、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四、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五、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等工作。
七、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八、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制、修订,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处理、调查和报告等。
九、负责督促各相关部门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4
1.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要有负责人,有安全管理人员。
2.锅炉工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外人不得进入锅炉房;严禁在锅炉房做其他无关事情。
3.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景应当对其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4.对特种设备管理不严,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发生事故的,根据情节的轻重,必须要负有法律职责。
5.特种设备的'要进行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6.水位计,压力表,安全阀等附件必须齐全完好。压力表安全阀必须经鉴定合格在周期内使用。
7.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档案。
8.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关安全操作运行规程等项制度。按规定认真作好运行记录和危险点的安全检查记录。
9.按规定标准,经常对锅炉用水进行水质检修,发现水质不贴合规定标准,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协同解决。
10.对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至少每周一次,并作好记录,发现情景及时处理。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近代装置及有关附属食品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持有上岗证,无证不得上岗。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12.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检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要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报告。
14.经常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培训。
15.安全管理员或者单位负责人应经常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5
1、目的
为了规范企业内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应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特种设备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3、引用文件、术语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xx年主席令第4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xx年国务院令第549号)
4、职责
4.1 设备管理:负责特种设备的的选型、验收、组织安装调试及监督设备的使用、检查、维护保养、维修等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设备技术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特种设备管理的中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督促责任部门整改。
4.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设施的安全使用与操作,负责日常检查简单故障的检查排除等工作。
4.3安全员(兼职):负责特种设备整个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5、管理程序
5.1设备的选型、采购
使用单位依据业务需要提出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设备的选型由采购部主持,设备管理、技术员、安全员(兼职)参加,依据本企业生产特点,结合生产工艺先进水平共同对设备型号、规格、工艺技术性能及安全操作性能、供应商生产资质、价格及售后服务等进行论证,作出设备选型购置决定后,报总经理批准后采购。
5.2设备安装试车验收
特种设备安装前,设备管理持相关资料到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设备安装,待批准后由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组织安装,设备管理保存安装过程的相关证据,设备管理与施工方签订安全协议。
施工方安装完成后,生产部向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安装验收,经特种设备检验所检验合格后,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员持相关资料到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该设备进行注册登记,设备管理登录设备台账,生产部汇总收集设备出厂随带的技术资料一同存入设备档案,对该设备建立设备档案。
5.3设备的安全使用
5.3.1设备在投入使用前,生产部设备管理编制该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设备维护保养技术规程,并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设备原理、设备构造、操作方法、设备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常识等,考核合格后方可允许上机操作。安全员(兼职)协助设备管理员应识别并评价该设备设施的安全风险。
5.3.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特种设备人员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具体培训要求详见x-aqzd5.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工作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在确认设备完好,安全附件、仪表齐全正常,操作系统灵敏可靠后方可开机,并在设备日常点检表中记录相关情况,下班后记录设备运行台时。操作人员填写《设备日常保养记录单》。
5.3.3特种设备依据特种设备规定要求纳入年度维护保养计划中,在维护保养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维护保养,并留下保养记录。
5.3.4特种设备按规定由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员联系有关部门进行检测,检测报告等技术资料必须及时入档保存备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
5.4特种设备的其他管理要求
特种设备发生安全事故时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处理,报废、拆除的安全管理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实施。
6、形成的文件和记录
6.1设备设施管理台账 编号:aqjl-06-05
6.2设备设施履历表 编号:aqjl-06-06
6.3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借用
6.4年度维护保养计划表 编号:aqjl-06-07
6.5设备日常保养记录单 编号:aqjl-06-08
7、附记
因为特种设备是安全风险较大的特殊生产设备,设备管理应严格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同时依据x-aqzd6.2《设备、设施运行、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开展基础管理工作。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6
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二、公司购买、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主管部门登记。
三、对在用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厂部或班组至少每月要进行一次检查,或按国家和行业有关的时间规定,进行维护保养、检查,做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上报公司。
四、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五、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发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全面检检、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六、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陆患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应当予以报废,并向有关监督臂理部门办理注销。
七、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安装、操作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或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进行。
八、公司设备部门要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内窖包括:特种设备的产品合格证明,使用堆护证明书等文件及安全技术资料;设备的定期检验和自查记录;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7
1、特种设备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技术检测鉴定,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应采用预防性保养。
2、特种设备购置必须进行资质、技术、经济论证。
3、特种设备的使用、保养、管理落实到具体人员。
4、特种设备严格按规定进行保养。
5、特种设备必须符合作业安全要求规定。
6、特种设备的关键零件要保持一定的`储备。
7、特种设备的档案要齐全,图纸、资料,使用检查、维护记录完整。
8、每月对特种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并做记录。
9、每半年对闲置、封存特种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并做记录。
10、特种设备由持有国家规定颁发的操作证人员进行操作,无操作证人员不得上岗进行操作。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8
1、为了规范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维修的许可工作,确保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维修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2、《许可证》的使用、保管
2.1《许可证》由集团公司安质部统一保管,建立《许可证》的收、发证签收登记、归档等工作。
2.2《许可证》应妥善保管,不得随便外借,如需向用户和认证机构提供,必须得到部门领导的批准。
2.3《许可证》应进行标注、编号。
2.4《许可证》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出租或出卖。
3、《许可证》有效期的管理
《许可证》有效期内,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上报:
3.1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通讯地止、联系电话变更时,应及时以信件、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有效方式报原受理机构备案。
3.2单位名称变更时,应向受理机构提出更换证书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签批同意更名的'文件;新的法人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原《许可证》取证单位更名后新的印章图样;拟增加施工类别或者提高施工等级时,应填写《申请书》,向受理机构提出申请,经相应评审和受理机构审查合格后换发新证,原证交回发证机构。
3.3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和持证作业人员的数量、质量管理体系等条件发生重大变更时,应及时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以确定是否重新审查取证条件。
4、《许可证》有效期满的管理
4.1《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后,拟继续从事相应施工的,应在《许可证》有效期满前6个月提出换证申请。逾期不申请或未通过换证审查的,即失去相应的资格,由原发证机构注销资格。过期的《许可证》交回发证机构。
5、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安质部负责解释。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9
1、为规范与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维修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2、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
3、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
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其中电梯应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5、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车间周检、公司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和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
6、对特种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保养,计划检修,巩固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指标的实现。
7、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8、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9、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10、认真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工作。
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整改,或报告主管领导处理。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10
1、根据检验周期,按国家有关规定提前一个月向检验机构申请对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安全阀进行定期检验,保证定检率100%。
2、检验机构受理后,按相关要求积极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3、在检验过程中,积极配合检验人员的检验工作。
4、对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拆卸、更动。
5、安全员应定期、不定期地根据设备使用时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妥善处理。
6、按设备的.分类以挂牌保管人员为主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维修。
7、各种设备不得带病运行,对管理维护不当而影响安全生产,经查出,由经理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已造成危害的,应报上级有关部门追究相应责任。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11
1、特种设备使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2、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要有负责人,有安全管理人员。
3、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A、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的资料。
B、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C、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D、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检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4、每年要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相信群众,在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接到定期检验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检工作。
5、对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并作好记录,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近代装置及有关附属食品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6、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7、要制定好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该持有上岗证,无证不得上岗。
9、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培训。
10、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该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堆积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报告。
12、安全管理员或者单位负责人应经常对特种设备的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3、对特种设备管理不严、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发生事故的,根据情节的轻重,必须要负有法律责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12
1、实施设备调运前的检验制度:每台设备调运前应提供出厂证书(在有效期内)或设备的检验及检验证书。各工区必须组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动员的设备进行检查,认真填写《动员机械设备的验收记录》,对不符合使用要求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坚决清除。
2、实施设备登记制度:对进入现场的每台设备进行登记,做好台账。设备调配及折旧记录,设备租赁及租金支付记录。
3、实现运营商的pre发布培训体系:火车运营商的安全施工设备时,设备进入网站,主要包括安全操作、机械维修、故障识别,相互协调,统一指挥的建筑工地,机械操作在高压线等,培训后的培训资格证书和问题,和不合格的经营者应当坚决删除。
4、特种设备管理系统:如起重设备、锅炉等,只有通过常州和无锡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的`安全检测后才能使用。
5、制定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每台设备在明显位置应有操作规程。挖掘机、叉车等可悬挂在驾驶室内,方便司机学习和掌握。并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检查,对不熟悉操作程序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6、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大型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持证上岗必须由国家主管部门在有效期内签发,上岗证书上的机械与实际机械相一致。
7、实现维护系统:每个设备的操作员应填写设备维修记录和司机详细记录转移到指定设备的管理责任到人,加强设备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造成安全事故相互促进。
8、实现施工前的安全检查系统的机械设备:根据异常磨损,裂纹,变形,断裂和其他情况下暗示或显示的机械设备、接触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来确定设备的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和有效的治疗,使其更加合理、有效和安全的建设。
9、现有建筑设备应采取加固措施。16钢丝绳用作电缆风绳。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设备顶部与地面之间距离的2/3处,另一端固定在放置在地面上的地锚上。地锚埋于地下1.5米深。地锚混凝土砌块或方木应按标准尺寸进行处理,以保证地锚的可靠性。
10、现有建筑设备的实现位移模式:当设备移动,松开电缆风绳固定在地面锚,放松1米的电缆风绳,然后修理它,设备可以移动1米,等等(这个项目取决于现场实际情况,但它不允许移动设备没有电缆风绳固定)。设备移至指定位置后,应重新加固钢丝绳。设备的更换应在工作区域内副职以上领导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并做好记录。
11、各大型机械设备作业区必须与操作者签订《设备保修责任书》。对个人实施设备的维护和安全使用。
12、每台大型机械设备都要进行标识,并做好设备编号的管理工作。
轮班制
1、轮班制是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细致。
2、接班人员应提前15分钟进入施工现场,了解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检查设备,认真检查操作日志,了解当班人员的设备操作情况。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13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确保操作者本人和他人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入厂前的'安全教育,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危险性的设备或场所。
二、公司每年制订培训教育计划,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岗位作业人员参加质监部门的取证和换证培训学习。
三、对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准许上岗。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二年复审一次。
五、公司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和名册。
六、在采用新方法、添设新技术设备、制造新产品和调换工人工作的时候,必须对工人进行新操作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七、公司对职工进行经常的安全教育,坚持每月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学习规章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事故安全分析,自我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操作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篇14
1、根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行业有关规定,各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3、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作业人员(以下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
4、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作业知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由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由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建立并保存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资料、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文件以及安全技术文本等;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3)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7、由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对在用特殊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并做出记录;在检查和维护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及时处理;定期对在用特殊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检、检修,并做好记录。
8、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单位内的特种设备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1个月,由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检测申请;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殊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9、在用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10、在用特殊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殊设备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11、加强对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12、由安全生产委员会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对其维护保养的特种设备安全性能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委员会报告。
14、应当将特殊设备的安全使用须知和警示标志置于显著位置。
15、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及时、如实地向特种设备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报告。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1-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04-21
特种设备安管理制度10-10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08-07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07-12
特种设备作业管理制度12-06
特种设备人员管理制度12-15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05-21
特种设备培训管理制度10-07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