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

时间:2022-11-16 10:37:16 兴亮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通用10篇)

  现如今,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通用10篇)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 篇1

  一、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所购外购件以及公司生产的产品材料质量符合要求,部门人员能严把质量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品管部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

  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三、职责

  总 经 理——负责对本制度的批准及争争议问题的最终裁决

  品管部经理——负责对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及实施监督。

  品管部组长——负责对本车间范围所有人员的培训及监督执行。

  品管部各员工——负责执行本制度。

  四、车间检验人员的规定

  1. 检验员根据各自车间、流水线的安排进行工作;

  2.按时上岗,不得早退、不得请假,如有事应及时告之办公室,并由办公室人员组织安排人员顶岗、替岗;

  3 .下班前做好本班工作,及时清理、清扫工作区域的脏污,切断电源。

  五、来料检验规定

  1. 对外购紧固件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紧固件必须做一次不定期的抽检,抽检比例为5%,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检查包装内是否有合格证等相关的质量证明。

  2. 对外购型材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型材必须做一次不定期的抽检,抽检比例为10%,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检查型材表面是否有材质标识及生产厂家的标识等相关证明,供货商应能不定期的提供所购材料的合格证明书。

  3. 对外购铸件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铸件必须做全检,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要求供货商应能不定期的.提供所购材料的合格证明书。

  4. 对外购电气件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电气件必须做一次不定期的抽检,抽检比例为10%,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检查电气件是否有相关标识及生产厂家的标识和3C标识等相关证明,供货商应能不定期的提供所购电气件的合格证明书。

  5. 对外购轴承,油封等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型材必须做一次不定期的抽检,抽检比例为20%,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检查外购件合格证及生产厂家的标识等是否齐全,供货商应能不定期的提供所购材料的合格证明书。

  6. 对外购油漆的检查:油漆外包装上合格证及生产厂家的标识等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内。

  六、成品、出料检验规定

  1、 各检验员,对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必须按照技术标准或合同要求进行检验。

  2、 检验员如发现不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产出的半成品、成品出现质量问题,本产品不予判合格,并将质量问题和质量记录及时汇报有关部门。

  3、 检验员在检验半成品、成品中,如发现质量问题,本产品不予入库,否则造成退货现象,均由本人负责。

  4、 检验员由于工作不认真或盲目处理半成品、成品,检验如出现质量问题,均由本人负责。

  5、 检验员必须认真检验半成品,成品(如检查各部位紧固、连接等)都作相应地记录,合格证有关内容要清晰,以免造成安装错误。

  6、 抽查人员随时抽查检验员已经检验过的半成品、成品,如发现质量问题,对质检员作相应处罚。

  7、对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或半成品,签发合格证和检验合格单,对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或半成品,作好标记,提出处理意见。

  七、检验管理

  1. 本办法适用于品管部门的基本任务、工作职责及有关部门相互关系和考核内容。

  2 .基本任务是以质量为中心,切实做好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工作,协助质量认证工作。

  3. 应每日、月、年向有关部门提供日报、月报和有关资料供部门之间工作的配合。

  4.及时反映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有关产品质量的报表和资料。

  5. 对原料仓库提供及时合格与不合格品处理意见。

  6. 及时反馈采购部门外协、外购、零配件等物资合格与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

  7. 及时处理客户投诉。

  8.及时向各车间反馈有关产品售后服务客户投诉的质量信息,以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正。

  八、 检查与考核

  1. 对本公司产品的质量负责监督、检查、考核。

  2.对本部门检验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的修订,出厂合格证的签署负责。

  3.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负责作出处理。

  4.按照公司质量考核细则规定对各有关部门进行考核负责。

  5. 如违反上述考核细则及有关规定,按公司规定的经济责任制条款进行处罚。

  九、 质量分析例会

  1. 为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使品管部及时准确地掌握质量情况,科学地搞好质量管理,品管部采取定期召开质量例会制度。

  2. 质量分析例会在每个周二召开。

  3. 质量分析例会由各部门负责人轮流主持召开,工程技术部、各车间、品管部、市场部及各相关部门等应参加会议。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 篇2

  一、目的:

  规范质量部内部管理制度,提升部门整体形象,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质量部所有员工均适用之。

  三、内部管理条例如下:

  1、工作要求方面:

  1.1、各成员须加强对质量管理知识、质量管理运作程序、检验判定标准和本厂产品的全面了解(包括产品类型、各种性能及相应之检测方法等),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己独立准确分析问题的能力,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1.2、工作中积极配合上级的工作,服从上级的安排和调派,不得无故造谣生事,聚众闹事或当面顶撞上司;

  1. 3、工作中必须严格遵照作业流程和检验标准操作,不得随意变更流程、标准;

  1.4、检验工作中必须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得徇私舞弊,切实将各项检测工作完成好,不得弄虚作假、敷衍了事;

  1.5、相关成员应认真做好报表和记录表单的填写工作,要做到如实规范填写,真实反映,如发现其有不真实、不准确或不规范之情况,则要追究当事人之责任;

  1.6、对质量异常问题,检验员须结合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并予以妥善处理,如遇自己不能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应及时据实向上级反映并记录,不得自行处置,自作决断或拖拉、隐瞒、谎报异常事实,并且积极配合责任单位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采取相应之矫正和改善措施,跟踪其改善效果,以达到“持续改善”和“预防再发生”之目的。

  1.7、当班检验员在工作时间内须认真处理好该班之一切相应工作,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将本班之工作遗留到下一班处理;

  1.8、经检验员检验合格之产品,如在后续工序检验时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引起客户抱怨,则要追究相关人员之责任。

  1. 9、各科室负责人须仔细参照《质量部工作手册》明确自身职责,认真做好权责范围内之每一项工作,在本组人员当中要起到表率和管理者应有的作用,不得有渎职、失职、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之行为,否则将视情节给予相应惩罚;

  2.0、各科室人员对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进度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要在规定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

  2、工作标准方面:

  2.1、过程检验员:批量性不良,全年不得超过1次。

  2.2、部品检验员:各IQC每月检验疏失不得超过3次。

  3、工作环境方面:

  3.1、保持桌面清洁,地面不能有任何产品和配合件;定时对量规仪器进行保养,桌面不能有私人物品,检验标识区域划分明确,办公区域干净整洁。

  3.2、当天值班人员保持办公区域整洁干净,按规定关好电灯、风扇、门窗。

  4、奖励条例方面:

  4.1、本奖励条例之奖励名额为每月1名,奖励人员由科长提报部门主管审核后决定之优秀员工。

  4.2、奖励条件:

  1)工作尽职尽责,一月内工作无疏失者;

  2)及时发现异常问题,为公司挽回一定损失者;

  3)在遇特殊异常情况时,能妥善处理和解决且获得良好效果者;

  4)工作积极努力,表现优异者;

  5)勇于举报作假、舞弊和违规行为者;

  6)连续半年无违规行为者;

  7)每月部门工作绩效考核成绩突出者;

  8)在公司举办的特别活动中,表现优秀,为本部门赢得荣誉者;

  9)符合公司规定之奖励条件者,将提报公司进行奖励;

  5、惩罚条例方面:

  5.1、本惩罚条例规定之受惩罚人员及惩罚金额由科长上报部门主管审核后决定。

  5.2、惩罚金额将依相关条款视情节轻重程序决定,且惩罚金将用作本部门之奖励基金。

  5.3、凡有违反本条例内之条款,新入厂或初犯者,口头警告一次;情节较重影响较大者,申诫一次罚款30元;情节严重,影响极坏者记小过一次罚款50元;屡次违规,屡教不改,态度恶劣者,记大过一次罚款100元,并在质量部内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情节特别严重,屡教不改者,作调离处理。

  5.4、惩罚条件:

  1)不遵照规定时间上下班者;

  2)无故不参加部门组织的会议或活动及参加时迟到、早退者;

  3)未经请假就私自不上班者(包括加班);

  4)未请示上级就私自调班或调换工作岗位者;

  5)上班不穿戴厂服者;

  6)未经允许,私自离岗或随便窜走其它岗位和部门者

  7)在车间或办公室内起哄、吵闹或与人争吵打架者(重者将上报公司处理);

  8)不积极配合上级工作,或不服从上级安排和调派者,对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推诿扯皮,不能按时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

  9)无故造谣生事,聚众闹事者(重者上报公司处理);

  10)不遵照作业流程和标准操作,随心所欲,自行其是者;

  11)工作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者;工作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者;

  12)报表、记录填写不真实、不准确、不规范者。

  13)工作严重渎职者。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 篇3

  1.目的

  为完善本公司品质管理制度,加强对产品品质的监督管理,提升产品品质,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通过奖优罚劣的手段,以提高全员的积极性与责任性,进而有效达到全员参与品质,全员品管的目的。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益迈斯产品生产实现全过程的所有部门工作人员。

  3.职责

  3.1品保部根据检验标准、作业指导、BOM表、图纸、接线图和产品规格说明书等工艺/技术文件要求开具的品质异常处理报告和相关统计记录表格作为奖罚证据,如《进料品质异常单》、《品质异常处理单》、《产品返工通知处理单》、《绩效考核表》、《品质月报》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3.2生产部负责人、品保部负责人、资材部负责人和工程部负责人负责品质奖罚处置工作,并以《奖惩单》的方式呈示管理部进行批示、审核。

  4.品质异常的定性范围与类别

  4.1违反作业指导和计量仪器、工治具等操作规范,造成批量不良。

  4.2违反检验标准而错检、漏检,致使不合格原材料进厂或不合格产品出厂,造成经济损失的。

  4.3生产工序间没有按规定频次10PCS/次进行自检、互检而出现品质问题,造成返工、返修或者报废品产生的。

  4.4因错发、错放产品/材料/文件,对销售/生产产生影响的。

  4.5因少装、错装造成严重后果的。

  4.6生产现场物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未按规定摆放、标识,造成混乱或者错用的。

  5.奖励细则

  5.1生产员工的奖励

  5.1.1能及时发现本工序产品品质隐患,避免批量不合格品发生者,给予奖励10元/次。

  5.1.2发现工艺/技术文件等编写有误,避免产生严重后果者,视其影响程度,给予奖励10-30元/次。

  5.1.3发现品管员将不合格品误判为合格品,避免或减少品质损失者,视其影响程度,给予奖励10-30元/次。

  5.1.4互检及时发现上工序产品存在严重品质问题,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者,给予奖励10元/次。

  5.1.5对本工序存在的品质问题或隐患,能积极提出改善建议被采纳者,视其改善效益,给予奖励30-50元/次。

  5.1.6作业员在月度本职工作上未造成任何品质异常,且积极配合品管员工作者,由生产负责人和IPQC共同评选出1名人员,并推举为“质量标兵”后,给予奖励30-50元/次。

  5.2专职品管员的奖励

  5.2.1发现工艺/技术文件等编写有误,避免产生严重后果者,给予奖励10元/次。

  5.2.2发现相关部门资料漏洞能提前预防品质隐患者,给予奖励10元/次。

  5.2.3当IPQC发现来料有批量不良时,给予奖励10元/批。

  5.2.4当QA发现成品有批量不良时,参照品保部绩效奖金制度5.3.3进行奖励。

  5.2.5当IQC月来料检验误判次数为0时,误判以来料检验标准允收水准为基准,且品质月报中IPQC月不良清单的平均来料不良率≦2%时,给予奖励50元/次。

  5.2.6当IPQC月制程巡检误判次数为0时,即产线拆箱率为0,且品质月报中FQC成品检验合格批率≧98%时,给予奖励50元/次。

  5.2.7当QA月成品检验误判次数为0时,即客户投诉次数为0,且日均抽检数量>40台时,给予奖励50元/次。

  5.3各职能人员的奖励(仓库/采购/工程/技术/测试/维修/文员等)

  5.3.1季度总结中,在本职工作上从未发生因人为失误而造成品质问题者,由各部门主管自行推举1名表现优异者,并视其职务重要度给予奖励10-50元/次。

  5.3.2对本职工作上存在的品质问题或隐患,能积极提出改善建议被采纳者,视其改善效益,给予奖励30-50元/次。

  5.3.3在本职工作上有重大品质改进突出贡献者,视其改进效益,给予奖励100-300元/次。

  6..处罚细则

  6.1生产员工的处罚

  6.1.1未送首件工序产品确认,造成制程批量不合格者,给予处罚30元/次。

  6.1.2未落实自检造成批量不合格者,给予处罚20元/次。

  6.1.3未落实互检造成批量不合格流入下工序或成品者,与本工序有相关性的给予处罚10元/次。

  6.1.4未落实自检/互检造成个别产品存在致命缺陷而流入下工序者,给予处罚30-50元/次。

  6.1.5生产过程中故意隐瞒品质问题,不按流程私下处理者,给予处罚20元/次。

  6.1.6各工序操作人员违规操作仪器、工治具等,视其情节严重给予处罚10-50元/次。

  6.1.7同工序2人或以上操作时,处罚责任由成员平分或生产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分摊。

  6.1.8员工品质意识淡薄,要求其整改纠正品质问题时态度恶劣,视情节严重给予处罚10-100元。

  6.2专职品管员的处罚

  6.2.1IQC参照品保部绩效奖金制度5.1.2实施处罚。

  6.2.2IPQC参照品保部绩效奖金制度5.2.2、5.2.3和5.2.4实施处罚。

  6.2.3QA参照品保部绩效奖金制度5.3.2实施处罚。

  6.2.4售后维修员参照品保部绩效奖金制度5.4.2实施处罚。

  6.3各职能人员的处罚(仓库/采购/工程/技术/测试/维修/文员等)

  6.1在本职工作因人为因素(未落实标准、无责任感、粗心大意等)造成的'不合格,处罚10-100元/次。

  7.奖罚程序

  7.1属日常作业中突发而产生的品质奖罚,由其部门于事发后48小时内将奖罚信息填写在《奖惩单》上后呈送管理部审核、批准,最后转财务部实施奖罚。

  7.2属月度质量统计后而产生的品质奖罚,由其部门收集、统计相关信息,并于月初统一将奖罚信息填写在《奖惩单》上后呈送管理部审核、批准,最后转财务部实施奖罚。

  7.3有关部门所有人员所产生的奖罚金额,均于当事人当月薪资中体现,并在公告栏上加以公布。

  8.执行奖罚的原则

  8.1具备充分的理由和清晰的证据。

  8.2奖罚的轻重程度应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或损失相符合。

  8.3实施处罚时,应提前确认作业指导/操作规范/检验标准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及人员资格等,如因人为因素(未落实标准、无责任感、粗心大意等)造成的不合格时,则执行品质处罚。

  8.4员工对品质处罚不满意时,有上诉的权利,最终结果由品质负责人及经理裁决。

  8.5本制度未尽事宜,由品质负责人或经理临时决定奖罚办法。

  9.表单

  《奖惩单》

  10.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管理部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 篇4

  1.目的:

  对所销售药品流向进行控制,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购进以及销售出现的问题药品的追踪召回管理。

  3.定义:

  3.1 药品追溯: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包括进口药品的境外厂商)按照规定的程序追踪收回已上市销售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4.内容:

  4.1 需召回药品的追踪确认。

  4.1.1接到药品生产企业或供货方书面追踪召回通知的药品。

  4.1.2接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知或公告责令召回的药品。-

  4.2 药品追踪召回的管理责任

  4.2.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配合协助药品生产企业履行追踪召回义务,按照追踪召回计划的要求及时传达、反馈追踪召回信息,控制和追回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4.2.2市场销售部门接到追踪召回药品通知后,应立即停止销售,根据销售记录确定追踪召回范围并通知客户停止销售和使用追踪召回药品。

  4.2.3业务销售人员负责清理客户的`召回药品库存数量,配合相关部门的收回工作。

  4.2.4储运部门接到召回药品通知后,应立即停止出库。根据生产企业或供货方的召回计划和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的要求,安排召回药品的储存保管和运输事宜。

  4.3 发现本企业经营的药品存在安全隐患的处理

  4.3.1质量管理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应当立即发出停止销售该药品的通知,同时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加停销标识,对系统库存进行隔离控制。

  4.3.2客户服务部门接到停销通知后,应根据销售记录及质量管理部门的安排,通知销售客户停止销售和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

  4.3.3储运部门应将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用黄色标志进行隔离。

  4.3.4采购部门应及时通知药品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要求其及时回复处理意见。

  4.3.5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4.4 公司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必须建立和保存完整的购销记录,保证销售药品的可溯源性。

  4.5 质量管理部门配合药品生产企业或者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有关药品安全隐患的调查 并提供有关材料。

  5 相关记录

  5.1 《药品停销/解停销通知单》

  5.2 《药品质量问题追踪表》

  6 相关文件

  6.1 《药品召回管理文件》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 篇5

  一、 制定的目的:

  加强药品电子监管特制定本制度

  二、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药品购进、销售的管理

  三、 职责

  3.1验收员负责购进数据采集传递。

  3.2保管员负责销售数据采集传递。

  四、内容

  4.1公司应有质量管理人员和仓库管理人员参加电子监管培训,熟悉药品入出库业务流程并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

  4.2根据本公司经营范围办理药品电子监管入网手续并且对经营的进入药品电子监管网商品的购进、销售通过药品电子监管网进行数据采集、报送、实时监控。

  4.3赋码药品的'经营管理 赋码药品的经营和非赋码药品一样,必须严格遵守《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药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操作方便,赋码药品已经在其药品名称前加字母FM标注。

  4.4入库验收

  按GSP流程,药品验收入库完成后,由验收人员将赋码药品逐个扫描至数据采集设备(俗称扫描枪),对每一批到货药品按供货方编制入库单号,并予以记录,入库单号的编制规则为:xx(阿拉伯数字四位年号)xx(阿拉伯数字二位月号)xx(阿拉伯数字二位日号)xx(阿拉伯数字三位流水号),共11位。扫描规则为:整件药品扫描整件码,不足整件的,扫描中包装码,不足中包装的或没有中包装的,按最小包装码逐个扫描,扫描时手持终端(即扫描枪)顶部激光头距离条码20至30厘米,具体操作以数据采集设备使用说明书为准。 药品入库时,如发现破损、污染等不符合入库条件的情况,要先按实货正常入库,随后再将不符合入库条件的药品采购退出。

  入库包括采购入库和销售退回入库。

  4.5出库复核

  按GSP流程,药品复核出库完成后,由复核人员将赋码药品逐个扫描至数据采集设备(俗称扫描枪),对每一批出库药品按购货方编制出库单号,并予以记录,出库单号的编制规则为:xx(阿拉伯数字四位年号)xx(阿拉伯数字二位月号)xx(阿拉伯数字二位日号)xx(阿拉伯数字三位流水号),共11位。扫描规则为:整件药品扫描整件码,不足整件的,扫描中包装码,不足中包装的或没有中包装的,按最小包装码逐个扫描,扫描时手持终端(即扫描枪)顶部激光头距离条码20至30厘米,具体操作以数据采集设备使用说明书为准。 出库包括销售出库和采购退出出库。

  4.6当天下班前,由库房主管将数据采集设备和记录的单据号清单交信息管理员或质量员保存,并于次日上班一小时后领取。

  五、数字证书的保管、使用和挂失管理

  1、数字证书由公司质量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各保管一把,密码由保管人员设定并定期(至少三个月)更换一次。

  2、数字证书必须妥善保管,并专人专用,不得转借他人。

  3、每天早上上班,由质量管理人员或信息管理人员处理并报送前一天的经营数据,及时查询报送状态并对数据的准确性负责。质量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要轮流休息,保证每天的数据上报正常进行。

  4、如数字证书丢失,要第一时间报告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运营中心挂失,并及时报告总经理,避免给公司造成损失。

  六、培训及工作改进

  质量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人员要定期总结药品数据采集及报送操作中的不足,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相关人员在上岗前要进行药品电子监管培训并考核合格,否则不得上岗。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 篇6

  在戴明看来,现代管理方式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而在延伸的进程中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就要全面认识现代管理方法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并彻底加以根治。戴明深刻地分析了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他将问题分为"严重"和"不严重"两种,针对前者,他归纳出"七项致命恶疾",后者则仅仅是一些"障碍"。他认为,要改造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根除这些恶疾,扫除这些障碍。这些"恶疾"虽然是针对美国式的企业提出的,但是无疑对陷人相似问题之中的许多企业而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七项致命恶疾

  (一)欠缺连贯性的目标

  欠缺连贯性的目标,即公司对于"如何在业界要屹立不倒"这一问题欠缺一套长远计划。戴明认为。这样的公司根本就无法带给管理阶层或员工安全感。而且,连贯性目标的缺乏,将会是企业灭亡的征兆。缺乏连贯性目标的公司,只会考虑下一季股利,不会有一套如何才能在业界永久立足的长期规划,最终会迷失方向而走向衰落。

  (二)目光短浅,只重短期利润

  许多公司为了使本季营业成绩被看好,在季末运出所有库存产品时,不注意品质如何,只求出厂即可,然后将其列为应收账款。

  戴明说,投资人害怕公司遭受恶意接管,或与此同等严重的杠杆收购(leveragedbuyout),这种恐惧感使他们看重短期利润。在对这一点的认识上,戴明找到了一位和他同一阵线的盟友--哈佛大学的赖克教授。赖克教授在19983年3月号的《大西洋月刊》(TheAatantic)上撰文指出:"“纸上兴业”既是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也是其结果。而“账面利润”(pa-pe-rprofits)则是高高在上的专业经理人惟一可以伸手拿到的利润。"这种只顾追求"账面利润"的冷酷心态,会使企业必善生产基础的艰巨工作得不到重视,很难获得必要资源。

  戴明认为:"账面利润并没有使整块蛋糕变大,它只是给了你较多的分量,并且是从别人那里拿来的,对社会没有帮助。"

  面对这种不利的局面,现代企业必须洗心革面,注重品质管理。也就是说,管理者的当务之急,是"学习如何改变,接受重大变革",领导企业转变为适应时代要求的经体。

  (三)弊大于利的考绩制度

  戴明认为绩效考核实际是"恐惧管理",这一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使人痛苦、沮丧、灰心、抑制,被考核者在知道结果之后,好几个星期无法正常工作,不明白自己为何这么差。这样做并不公平,因为它把可能完全来自于制度的因素,归因于个人差异。

  (2)引发了员工之间的冲突,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争夺职位、考绩,而不是工作本身。(3)破坏了合作。它使公司内的个人、小组、部门,分别以利润中心方式运作,而不是以整个组织的目标为任务。公司各组成部分也因而丧失长期利润、工作乐趣及其他生活品质上的要素。

  (4)导致缺乏沟通。员工已不再期望能了解自身工作与他人工作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根本不提及这方面的问题。

  (5)绩效评鉴会促使员工牺牲长程规划,追求短期绩效。

  (6)在考绩制度下,所有人的目标都是计好上司。结果将会导致士气低落,品质受损。因此,把员工评等分级、分门别类,对于改善工作一点帮助都没有。

  戴明认为,在这套制度下,员工不愿承风险、恐惧感日增、团队合作关系受损,并彼此对抗,以争取某一奖励。事实上团体里人们很难分清楚谁的贡献最大,结果人人皆以第一功臣自居,终日争斗不休。大家都为自己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公司。其实,除非是以长期为基础,否则个别员工的绩效本无法衡量。奖励绩效良好的人员,正如同因为天气好而奖励气象预报员一样。资金制度的效果只是数字,同时也模糊了管理最终目标。将员工排列等级,其实正显示了管理者的失职。

  况且,绩效考核在实际操作中会带有很多个人偏见,因为记功评级很多是由主管的主观意志决定。一个人的成绩变化可能差异甚大,然而一切完全由主管喜好而定。有一套相当盛行的制度,要求主管经1~5的等级打成绩,每个等级设定若干名额--即使只有5名员工,也必须有人第一,有人垫底。

  戴明对这种绩效考核的方法深恶痛绝,他说,"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往往是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完成的。"他举例说:摩西带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并不是靠竞争得来的成就。巴-赫百年前写下传颂百世的协奏乐章,同样是他以工作为荣的结果。

  戴明在给学生打分时,统统给了"A",他认为极本就无法预测谁在未来会表现最优秀,他们随时都可以交出报告来。有些报告的水准相当高,甚至可称得上"优秀",质量甚至可出版成书。戴明从不给学生时间限制,他们愿意什么时候交就什么时候交。他只要求学生事前阐明他们想做什么,并交一份大纲即可。这么做会有什么结果呢?戴明已经收到许多优秀报告--迄今为止,只有一份不甚理想。该名学生碰到了因难,需要有人指点。但当明戴明不知道,还是照样给"A",结果他根本交不出报告。这么多学生中,只有一次失败已十分难得了。

  对绩效考核给企业管理带来的伤害,戴明更是感慨良多。他在日本戴明奖的颁奖典礼上,特别提到,不要受美国企业管理的种种恶疾感染。戴明还说道,凭借数字系统来评鉴团体里的成员;无论基础是根据单一的衡量指标,还是综合而成的.(或加标指数),也不管制范围外--坏的那一边;第二组人落在管制范围内--好的一边;第三组人则落在上下限之间。第一组人需要给予别的'协助。第二组人(如果真的有人)需要个别的重视。至于介于管制上下限间的第三组人,则不该再分等级,因为这么做是错的。

  基于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们想去探讨位于管制范围内的落点为什么有高有低,只是耗费金钱,徒然造成伤害。造成管制范围内程度差异的原因,不是个人而是来自系统本身。所以,第三组的每个人都应获同样的加薪或红利。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想当然的差别,差异来自制度本身,因此应该归咎于制度而非个人。因此,要改革现代管理模式,就必须废除考核制度。

  (四)管理层流动频繁

  戴明曾引述晶本科技常务理事野口的话:"美国企业不能成功的原因,是因为管理阶层流动频繁。"管理者的流动频繁,究竟导致了多少重要的损失,并没有人知道。然而人们仍然必须学习如何控制这种损失。管理层频繁流动,可以创造出速战速决的超级明星。但是企业最需要的团队精神是要求人们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学会的。戴明认为,经常跳槽的经理人,永远无法了解他所服务的公司。而且,对于改善的品质与生产所需的长远变革,也无法全程参与。许多工商学院都致力于让人们相信他们可以用最好的方法培训出最出色的经理人,然而,如果经理经常不断跳槽,就无法累积丰富的经验,那么他们也就不可能为公司长期的变革尽心竭力。假如他们在任何一家公司只待上两三年,如何能真正认识这家公司呢?在日本,主管级人物都必须循序晋升,历时数十载才能出人头地,独当一面。戴明认为,日本的经理人培养方式或许才是真正值得借鉴的。

  (五)数字化误导

  戴明在《转危为安》一书中,曾谈过一位工厂检验员虚报数字的例子。这名检验员这们做的出发点,是想保住300位工人的工作。因为据说工厂经理曾宣称,如果任何一天生产的不良品比率高于10%,的数据和管制图上的点,全都是凭空捏造而来。这些数字会误导管理层,同时也具体说明了"有恐惧就有错误数字"的道理。

  数字化目标难免会导致扭曲和作假,尤其是当管理系统根本无力达到目标的时候,更有此时候,更有此可能。每个人都会设法达成被分配到的配额(目标),但却并不对由此所导致的失误和损失负责。西尔斯公司在1922年陷入衰退,起因就是把过高的目标指派给他们的汽车服务中心。这些代理商虽然设法达成了被派的目标,但代价地是伤害了顾客以及公司的信誉。戴明认为错误在于管理者设定的目标,而不是在于代理商。管理者其实应该专注于流程的改善,而不是设定数字化目标。

  数字化目标是为了追求至高至善,可惜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实际上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对数字化目标的偏执追求反而导致了相反的效果。

  例如,有一们杂货店的经理,只容许货品在店内发生1%的损耗。为了做到这一眯,当货品送来时,他叫收银员暂停,到店后清点送来的盒数、箱数和内容,以避免任何遗漏的情形,结果使结账的顾客在店内排队苦等。肥肉很便宜,他多买些肥肉掺进肉里,谁会知道?有些顾客就知道。老板故意让那些销路不佳而容易腐坏的水果与属于紧俏货的青菜搭配着出售。他还有其他55种花招,可以达成1%的耗损率,而所有这一切花招,对于业务来说,都是有害无益的。

  还有,某一座核能电厂设定每年跳机的意外不得超过11次的目标。如果快要要超过目标明,电厂的管理者就会推延维修或者包给外面的公司来维修,让意外记在别人而非自己的账上。

  再如,一家货运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聘用廉价但不合格的职员计算运费。结果一位顾客发现许多不寻常错误,便雇了一位稽核员调查这家货运公司超收运费的金额。依据美国和加拿大政府的规定,货运公司必须退还任何超收的金额。这家货运公司因此必须聘用一位稽核员来调查档案,清查超收与短收的记录,并不得不将超收的部分全数退回。结果当初省下计算过费的钱,却因收费错误而损失了20倍,算起来损失十分惨重。

  生产配额也是数字化目标的一个表现。美国旧金山的一家大银行,规定某位职员必须达成一定配额,每个月贷出8300万美元。该职员做到了,但银行也陷人呆账的困扰。应该责备这位职员吗?他的生计完全要依赖每月在生产配额制度下是否能够达规定的配额。有的人能够在6个小时之内完成他的配额,另外两个小时用来看电影、玩牌、阅读。这些人喜欢这种方式,因为游戏规则是数字,而不是品质。在过去竞争不多、品质不重要的时候,这种问题不大。然而,如今,生产配额却成了管理者的一块鸡肋。"弃之不得,食之无味"。要想远离数字配额。还必须从改变追求数字化的理念上下功夫,树立一种新的管理哲学。

  看得见的数字固然很重要,例如公司必须支付员工薪资,贷款,缴纳税金,还要提取退休金、临时基金等。但正如戴明所说:"不知道"而且"无法知道"的数字,更加重要。如果依赖数字经营公司,则整个公司可能会被数字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所导引,如果这个价值取向是定额的、有效的,当然没什么问题;但关键在于数字不可能完全代表整个企业的价值取向,即使能代表,异常庞大的数字也会使企业茫然不知所措,最终迷失其价值方向。

  (六)沉重的医疗支出

  对某些企业而言,企业巨额的医疗开支是它们最大的一笔开支。医疗费用急剧上升,对企业构成了沉重压力,即使企业为员工购买了相关的健康医疗保险,相关的支出还是使企业不堪重负。

  (七)产生巨额的法律费用

  法律费用过高,这一点在美国尤其明显。美国是全世界诉讼最为频繁的国家,一般的企业都长期聘用律师,如果碰到诉讼案件,单是律师费就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二、不可忽视的若干障碍

  1、不重视长远规划与转型。

  即使已经制定长期计划,它们也常常以"急事先办"为由,搁置在一旁。高层管理人员的时间,往往被一些琐事所占。开会和处理急事,就可以占掉经理人一大半的时间。而要正做好管理工作,这些不该是重点。

  2、误以为硬件设备齐全就可以解决问题,使企业成功转型。

  很多企业都喜欢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尤其是美国企业。但是,在戴明看来,这些东西并不能替代"品质"与"生产力"所造成的问题。技术是硬件,管理是软件,因此技术上的改进必须与管理的改进一起进行,否则,企业就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3、盲目模仿成功范例。

  一些公司热衷于收集其他公司成功解决问题的范例,试图将其他的方法也运用到自己的操作中来。戴明强调,这种做法有相当大的风险,例子本身学不到东西,必须深入了解其成败原因,才能对企业有所帮助。

  4、自认为本公司的问题与众不同。

  这种说法经常被拿来当作逃避指责的借口。

  5、过度依赖质量管制部门。

  质量要靠管理阶层监工、采购经理、生产线员工的共努力,这些人对质量改进贡献很大。至于质量管制部门掌握的数字只能代表"过去",他们无法预测"未来"。而有些经理人仍然被数字所迷惑,继续把提升质量的重任交到质量管制部门手里。

  6、把责任推到员工头上。

  戴明认为,员工只能对15%的问题负责,另外85%应归咎于制度,也就是管理阶层的责任。

  7、通过检验求取品质。

  凡依赖大量检验保证品质的公司,永远都无法改善品质。通过检验发现问题,不仅为时已晚、不可靠,效果也不显著。

  8、虚假行动。

  仅仅是草率地灌输统计方法,却没有相应地修正公司的经哲学,这就是戴明所指是虚假行动之一、另一个近来十分盛行的虚假行动则是"品管圈"。其构想非常吸引人,但是戴明认为,只有在管理高层愿意根据品管圈所提的采取行动时,这个品管理圈才可能继续发展。如果管理阶层没有参与的兴趣,品管圈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许多企业中,建立品管圈以及"员工参与团体"这类组织,只是由于某位高层人员以之作为一种实现一已目的的手段而已,但事实是品管圈根本无法解决管理阶层的问题。

  不过,虚假行动可以带来短暂的心安,让人觉得事情有改善的希望。戴明称之为"速食布侗。

  9、电脑设备无人使用。

  戴明说,虽然电脑有其重要性,但它也可能成为堆满"永远用不上的资料"的储藏所。很多企业购买电脑有时只是因为似乎"理应如此",而未真正计划如何使用。结果,电脑令员工困惑,也对员工构成威胁,这都是公司没有实施适当的庆练所致。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 篇7

  第一节餐厅日常工作制度

  一、遵守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二、按规定着装,保持良好形象。

  三、工作中不准嬉笑打闹,不准聊天、干私活、吃零食、看电视、打手机。

  四、不准与顾客发生纠纷。

  五、工作中做到“三轻”(动作轻、说话轻、走路轻)、“四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

  六、工作中按规定用餐,不准吃、拿出售的成品。

  七、公休要按员工休假表休假,并提前一天告知餐厅主管,调休必须到餐厅主管处备案。

  八、爱护设施、设备,人为损坏,照价赔偿。

  九、落实例会制度,对工作进行讲评。

  第二节餐具卫生管理制度

  一、餐具经消毒后必须存放在保洁柜内。

  二、员工不准私自使用餐厅各种餐具。

  三、保洁柜内不得存放个人餐具和物品。

  四、餐具要干净、卫生,无手印、水迹、菜渍、灰尘。

  五、经常检查餐具的完好状况,对残损餐具要及时更换。

  第三节餐厅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服务人员必须有本人健康证明,持证上岗。

  二、按规定着装,工作服必须干净,无污渍。

  三、工作时不许戴首饰和各种饰品。

  四、工作前按要求洗手,始终保持手部清洁。

  五、不准在食品区或客人面前打喷嚏、抠鼻子等。

  六、上班前不准吃异味食品,不准喝含酒精饮料。

  第四节餐厅设施设备保养制度

  一、餐厅的设施、设备按规定要求定期进行保养。

  二、保温台每班要及时加水,避免干烧情况发生。

  三、定时清洗空调虑网。

  四、调整保温台温度要轻扭开关,避免用力太猛,造成损坏。

  五、保温台换水要先关电源,后放水,再清除污垢。

  六、对设施、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餐厅主管。

  第五节考勤制度

  一、餐厅工作人员上下班时必须签到,严禁代人或委托人代签。

  三、穿好工作服后,应向餐厅主管报道。根据餐厅需要,由餐厅主管安排值班服务人员,其他人员下班后应离开工作地。

  四、上班是应坚守岗位,不脱岗,不串岗,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五、需请病假事假的'员工,应提前一天向餐厅主管办理准假手续。请病假三天以上的,需出示医院的有效证明,因不能提供相关手续或手续不符合规定者,按旷工或早退处理。每月请事假不得超过三天,未经批准不得无故缺席或擅自离岗。

  六、婚假、产假、丧假按国家劳动法规定,并根据餐厅具体经营情况,由餐厅主管进行安排。

  第六节服务员岗位职责

  一、按时点名上岗,离岗时向领导汇报,并签离准确时间。

  二、按工作程序和标准做好开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店内及夜市地面要及时清扫,店内桌椅和夜市桌椅要摆放整齐并及时清理桌面,餐具要求无破损,备用器皿要充足,摆放整洁美观。

  三、了解当日估清菜及特别推荐菜,详知其价格,口味特色,制作方法,营养价值等以便及时做好推销工作。

  四、迎接客人,向你三米范围之内的每位客人微笑问好,并帮助客人拉椅让座。

  五、开餐后按服务程序及标准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点菜、上菜、分菜、酒水服务、巡台、结账、送客。

  六、时刻关注宾客需求,反应敏捷,主动为客人点烟,更换餐具,烟缸,添加酒水、茶水,要能服务在客人示意之前。

  七、对vip客人给予重点关注,对老弱病残客人给予特别关注。并按其相应标准提供服务。

  八、尽量帮助客人解决就餐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必要时将客人的问题和投诉及时反馈给主管,寻求解决办法。

  九、当班结束认真做好收尾工作。

  第七节勤杂工岗位职责

  一、上岗需穿工作服佩戴围裙,每日参加班前例会。

  二、负责餐具、烤肉用具、锅碗瓢盆的洗涤消毒。

  三、负责每日择菜的'工作(休假由厨房替补)。

  四、负责洗碗池、操作台的保洁和保养工作,并负责洗碗池、餐具、锅碗瓢盆的保管工作。

  五、负责店内消毒柜、冰柜、冷藏柜的卫生。

  六、每日营业前,配合服务员清洁店内及店外夜市区域的地面清洁工作,及店内外桌椅的摆放工作。

  七、负责对餐厅及厨房送来的脏餐具检查是否有破损,并做好破损餐具的登记。

  八、下班前将洗碗间卫生清洁到位,检查设施设备电源是否切断,水是否关好,主管若无其他工作交代,可签退下班。

  第八节设施设备保养制度

  一、室内要经常通风,避免设施、设备受潮。

  二、面点间的烤箱内不能存放杂物或易燃原料工具。

  三、和面机、压面机每日上班前检查润滑情况,定期进行保养。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 篇8

  一、现场管理与5S活动

  1、公司推行以"5S"运动为核心的现场目视管理,坚持"5S"就是品质的理念。

  2、公司管理人员轮值负责公司"5S"检查与考评,行政或品管部负责组织培训,制定工作程序;并将各个时段5S运动开展效果编成报表。

  3、每周星期六为部门清洁日,每年开工后第一个工作日为公司清洁日,逢清洁日需要对:各部门、各机台、各工位、办公室及仓库食堂宿舍,对所有物料成品、工具刀具、文件档案等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区分出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并隔离、标识。不需要的`应及时处理。

  4、每天下班前,均需要对车间、仓库(办公室)进行整理清洁,将5S精神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坚持不懈,不断改进,日清日高。

  5、任何人因工作需要,在仓库、车间、或其它区域施工作业,每次作业完毕,应立即将现场清理干净,并恢复到作业前状态。

  6、部门主管是该部门5S活动负责人,各部门的5S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纳入部门管理人员的考核、考评范围。

  二、制程品质管理

  1、生产各部门根据工作特点选拔:文化素质高、技术全面、工作细心认真、熟悉产品的员工,担任质检工作,品管部负责组织培训、管理。

  2、品质部门负责人应会同生产部共同制订《制程检验作业指导书》、《xxx作业指导书》,经总经理审核确认后,作为公司产品的执行品质标准。定期修订并据以培训品检员。

  3、品检员工作中发现品质问题,按以下三步操作:

  (3、1)反映:及时向部门主管(组长)或品质负责人反映问题,并告知相关工序操作员工并做好记录

  (3、2)隔离:将存在品质问题的产品(半成品)隔离开来

  (3、3)标识:将品质问题内容、数量、涉及订单等要素填写标识卡,标识于产品醒目处,并做好记录

  4、生产流程所有部门、员工,对于品质问题,应坚持"三不原则":

  (4、1)不接收:前工序(部门)流到本工序,存在品质问题的产品不接收、不继续操作。

  (4、2)不制造:争取产品在本工序操作(部门)不出现品质问题

  (4、3)不传递:操作中发现本工序或前工序(部门)造成的品质问题,应隔离有问题的产品并向领导反映,保证问题产品不会流到下一工序(部门)

  三项基本原则。

  5、产品出现品质问题、客户投诉,视后果严重程度,对相关操作人员、品检、主管、进行处罚

  (5、1)一般品质问题或客户投诉,品管部负责。

  (5、2)重大品质问题或客户投诉,品管和生产部共同负责。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 篇9

  一、目的

  为增加品质,减少客户投诉,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生产速度,提升企业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标

  品质控制准确率:99%;

  一次性检验合格率:100%;

  客户满意度:99%;

  三、适应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辖技术部、品管部、生产部、生产车间全体员工;

  四、品质管理流程

  1.接投诉、巡检、终检:

  一线品管员承接品质投诉、巡检发现品质问题、专检发现品质问题;

  2.判定:

  一线品管员判定产品是否合格;不合格品费用判定:原材料费+工时费+误工费;

  3.填单汇报:

  一线品管员填写《品质检验处理单》;此单为三联单,一联到品质管理台账;剩余两联到生产部车间主管,作为处理依据;

  4.责任部门处理

  车间主管接单《品质检验处理单》立即找到第一和第二责任人进行处理;并按照此单判定费用开出罚单;并做好技术指导,指导员工达到质量标准;并做好问题记录,做出处理、改进方法;

  5.品质台账管理

  《品质管理台账》登录《品质检验处理单》详细内容,并监督执行情况,及时沟通,到月底上报不合格品处罚和处理结果,处罚以及处理结果与工资挂钩;

  责任部门及时罚款单交到台账,及时销账;

  五、各岗位职责职权以及承担责任指标

  1.品管员职责:

  ①接品质投诉职责。无论是生产在线,还是最终检验,还是客户投诉,还是原材料问题,只要是涉及到品质问题都是本职工作;

  ②判定不合格品职责;

  ③判定费用、责任工序职责;

  ④填写《品质检验处理单》上报职责;

  ⑤有讲解质量标准职责;

  ⑥有帮助员工提升操作技能的义务;

  2.品管员职权:

  有权制止不合格品流通;

  有品质判定一票否决权;

  有权判定责任部门以及工序(只涉及本车间,但车间主管有权改判);

  有权把不合格品判定情况上报;

  有对不合格品改进、杜绝办法监督实施职责;

  3.生产主管职责职权:

  有生产合格产品职责;好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有处理不合格品职责;有权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有判定、处理生产不合格品责任人职责;有权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有到《品质管理台帐》销账职责;

  车间主管有指导、培训、检验、品质管理的责任。

  有指导、解释质量检验标准职责;操作员工在不知道是否达标的时候直接请教车间主管;

  4.品管经理职责职权:

  有帮助品管员判定职责;

  有解决品质问题纠纷职责;有权对不合格品做出最终判定;

  有监督、检查品管员工作职责;有权对品管员做出奖罚;

  有制定、修改、审核检验标准职责,最终审批权归公司;

  有对《产品品质管理制度》提出改进意见职责,最终审批权归公司;

  有对不合格品汇总、分析、杜绝、监督实施职责;

  有权组织品质专题会、现场会;有权调集设计部门和涉及人员到场;

  5.生产部经理

  有帮助车间主管处理不合格品职责;有责任提升车间主管的判定技能;

  有解决品质问题纠纷职责;有权对责任人作出最终判定;

  有监督、检查车间主管工作职责;有权对车间主管做出奖罚;

  有制定、修改、审核加工工艺流程、操作规范、检验标准、管理制度职责,最终审批权归公司;

  有对《产品品质管理制度》提出改进意见职责,最终审批权归公司;

  有对不合格品汇总、分析、杜绝、监督实施职责;

  有权组织品质专题会、现场会;有权调集涉及部门和涉及人员到场;

  六、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发现、判断、追溯、改正、追责、惩罚、记录、上报、汇总、改进、杜绝。

  七、不合格品六个“不放过”处理原则

  找不到问题原因不放过;得不到解决不放过;

  找不到责任人不放过;得不到教育不放过;

  找不到杜绝措施不放过;得不到实施不放过;

  品管员、品管经理、车间主管、生产经理对于品质问题不判定、不处理将承担责任;

  分不清责任的质量事故,由有关部门主管承担;拒不承担的由部门经理承担。

  八、不合格品判定原则

  不符合质量标准就转序的;

  转序后造成返工的;

  返工造成人工费、误工费、原材料损失的;

  下道工序投诉的;

  客户投诉的;

  九、质量事故认定

  原材料采购、测量、设计、绘图、生产加工、搬运、储存、装卸、运输、安全等全过程所产生的质量问题。

  转序不合格品达到20%以上为质量事故,直接责任人负主体责任;

  入库产品批量不合格品达到10%以上为质量事故;车间主管、品管、各部门经理承担主体责任;

  十、管理人员责任判定

  实行两级追溯制度;主管到经理;

  凡是造成不合格品的实行经济赔偿;由部门主管开出《处罚单》,凡是不进行处罚的自己承担责任;

  凡发生批量质量事故的主管、品管负有对质量管理的责任,承担损失赔偿50~60%的责任;

  凡发生批量质量事故的部门经理负监督不力责任,承担损失赔偿50~60%的责任,并负有对下级处罚责任,不处罚的自己承担;

  十一、员工责任判定

  实行两级追溯制度;第一责任人到第二责任人;

  第一责任人承担100%;第二责任人承担40~60%;

  二次返工加倍处罚,三次返工再翻倍,以此类推;

  十二、赔偿判定原则

  生产过程中,凡流通到下道工序的不合格品一律承担人工费、误工费和原材料费,照原价赔偿;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生产进度的,要承担误工费,具体根据实际费用情况进行判定赔偿;主管、品管员有判定职责;

  凡是遭到客户投诉的,必须一追到底,对于责任人一律承担人工费、原材料费、运输费以及相应的客户索赔款;费用承担为:责任人:公司=6:4;也就是说四六开;责任人占六成,公司承担四成;

  十三、费用承担判定原则

  不经过互检就接收的不合格品自行处理,并承担相关费用;对于检验后不上报追溯的不合格品自行处理;对于追溯到直接责任人拒不进行改正的由接收人自行处理,处理费用由直接责任人全部承担(包括人工费、原材料费以及误工费);追溯到责任人拒不进行改正的、造成产品工期延误的追加承担造成的经济损失;

  人为责任出现的质量事故,均由有关责任承担100%的.损失赔偿。对故意制造质量事故的行为,追究破坏行为赔款。

  十四、费用判定标准

  1.工时费计算标准:

  按照从处理不合格品计算工时,指导完成检验合格为止;所产生的时间按照各工序工种标准时间内工价计算;

  2.误工费计算标准:

  按照从发现不合格品开始计算时间,直至修改完成后恢复正常工作为止;计价单位为:分钟;每分钟按0.5元计算;或计价单位为:小时,每小时按照25元计算;计时开始遇到下班时间的,按照上下班时间计算,休息时间不计入误工费时间;

  3.原材料费计算标准:

  根据损坏的不同产品或是不同部件,按实际原材料(板材、油漆、附件、辅料等)购买价格计算;

  4.运输费计算标准:

  根据客户的短途运输和长途运输所产生的运费;运费根据客户采取相应的运输方式而发生的直接费用,不排除使用特快、飞机、轮船等;

  5.客户索赔计算标准

  客户索赔款是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的,客户要求索赔的金额;

  十五、经济处罚依据

  1.处罚依据

  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不合格品的,员工犯错,原材料+工时费+误工费计算处罚;

  在售后服务过程中,造成客户投诉的,按原材料+人工费+运费+客户赔偿计算处罚;

  2.员工责任判定

  第一责任人承担100%;第二责任人承担60%;

  二次返工加倍处罚;三次返工翻翻,以此类推;

  3.品管主管处罚规定;

  品管员不检验、对于不合格品不处理、处理不到位、批量事故都要进行处罚;

  不检查或是漏检查每次处罚50元;

  不判定或是漏判定每次处罚50元;

  不填表或是漏填表每次处罚30元;

  出现批量(包括生产过程与客户投诉)每次处罚100~500元;

  4.生产主管处罚规定

  对出现不合格品不解决,主管承担全部责任;按照误工费计算,自己承担费用;

  对责任人不处罚自己承担本次罚款金额;

  5.各部门经理承担责任;

  品管经理对于品管主管检验、判定不到位进行经济处罚,不处罚经理承担;

  生产经理对于车间主管不合格品不处理、责任人不罚款,生产经理对车间主管进行经济处罚,不处罚自己承担;

  十六、奖励规定

  一个月没有返工或是没有受处罚者奖励100元;连续两个月奖励200元;三个月奖励300元;

  对主动避免质量事故和提高产品品质的有功人员,公司将给与适当的的奖励(奖励数额为执行罚款的50~80%或是避免挽回损失的30~60%);

  十七、员工绩效考核规定

  1.计时员工

  承担准确率责任指标;一次性加工合格率,即准确率为:95%;

  每上升下降一个百分点按照100元/点计算;

  2.计件员工

  一次性加工合格率高于95%时,产品单价提升10%;

  一次性加工合格率低于95%时,产品单价下调10%;

  或是高于95%,为一等品;

  低于95%,高于90%,为二等品;

  低于90%,为三等品;

  各等级上调或下调十个百分点;

  十八、管理者绩效考核规定

  合格率计算为各部门合格率相加后倍除;几个部门除以几;

  生产主管、品管主管考核项:终检合格率;客户满意度;

  生产经理、品管经理考核:客户满意度;

  考核责任指标:

  一次性加工合格率≥99%;

  按装完工合格率≥99%;

  入库合格率100%;

  出厂合格率100%;

  客户满意率≥96%;

  十九、行政考核

  行政考核过程:警告、记过、记大过/调岗/辞退;

  第一次不合格警告一次;第二次不合格记过一次;第三次不合格记大过一次;

  二十、PK机制

  自己PK;上个月合格率是90%;自己设定下月目标;合格率上升或下降各部门可设定奖罚;

  同工种PK;以工序为单位评选几级员工;十级操作工为最高级别,具体调级按照《薪酬分配制度》执行;

  二十一、荣誉称号

  ①评比规定:

  三个月没有质量事故在车间进行表彰;

  ②荣誉称号:

  三个月没有质量事故封“质量标兵”荣誉称号;“月度质量模范集体或个人”荣誉称号;赠送流动红旗;只要发生质量事故立即撤除;

  ③光荣榜:

  三个月没有质量事故上光荣榜;只要发生质量事故立即撤除;

  ④发荣誉证书;发奖金:

  连续一年没有质量事故,发荣誉证书,发奖金;

  二十二、品质管理监督机构机制

  监督机构:人资部绩效考核专员;

  涉及单位:技术部;品管部;生产部;

  权威机构:总经办联合督察小组;

  监督机制:操作规范、检验标准、检查表、管理台账、管理制度;

  二十三、其他

  本制度自xx年x月x日起公布,xx年x月x日开始执行。以前企业文件中有与本制度相抵触的自行作废,以此为准。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 篇10

  一、目的

  加强公司经营药品质量事故的管理,有效预防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二、依据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

  三、适用范围

  发生质量事故药品的管理。

  四、职责

  各部门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五、内容

  1、质量事故的分类: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两大类

  2、重大质量事故

  (1)在库药品,由于保管不善,造成整批虫蛀、鼠害、霉烂变质、污染、破损等不能再供药用,每批次药品造成3000元以上经济损失的。

  (2)销货、发货出现差错或其它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的。

  (3)购进无批准文号、注册商标、生产批号的三无产品或假劣药品,受到新闻媒介曝光或上级通报批评,造成较坏影响或损失在二万元以上的。

  (4)药品在有效期内由于质量问题造成整批退货的。

  (5)因发生质量问题造成整批药品报废的。

  3、一般质量事故

  (1)保管不当,一次性造成损失1000~3000元的。

  (2)购销“三无”产品或假冒、失效、过期药品,造成一定影响或损失在二万元以下的。

  4、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

  (1)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性质恶劣、影响很坏的,所在部门必须24小时内报总经理、质量管理部,由质量管理部报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必要时上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其它重大质量事故应当日内报总经理、质量管理部,三日内由质量管理部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汇报(查清原因后,再作书面汇报,不得超过15天)。

  (3)一般质量事故应三天内报质量管理部,并在一月内将事故原因、处理结果报质量管理部。

  5、出现质量事故,当事人(或所在部门)除立即按规定上报外,应积极参与质量事故的善后处理。若事故发生时,部门领导不在场,必要时,当事人可直接越级向上级部门报告。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后果。

  6、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1)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公司应责成质量副总经理成立专门小组或指定部门,负责对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报告。

  (2)质量事故的调查,其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部门和人员、事故经过、事故后果。调查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3)事故调查完毕,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分析,确认事故发生的原因,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提出整改措施。

  (4)质量事故的处理,应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及时、慎重、有效地处理好质量事故。

  (5)质量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方法

  a、一般质量事故的责任人,经查实,警告、调岗或经济处罚。

  b、重大质量事故的责任人,经查实,轻者警告、调岗或经济处罚,重者将追究行政、刑事责任。

  c、对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者,将追究经济、行政、刑事责任。

  7、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报告应有详细的记录,并存档。

  六、相关记录

  (1)《质量事故报告记录》

  (2)《质量事故分析报告》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相关文章:

品质部经理管理职责05-15

品质管理部部长述职报告02-09

品质管理部工作总结04-20

物业品质管理部工作内容05-15

物流部管理规章制度03-16

食品质量管理规章制度03-07

公司品质管理部工作总结10-10

物业品质管理部工作总结05-14

销售部管理规章制度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