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领域基本法:五个要点
导语:2014年,中国境内接收国内外社会捐款捐物的总额就已达1042.26亿元,占当年GDP的0.16%。但在如此庞大体量的慈善产业背后,竟没有一部相关的基本法,甚至没有任何一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名称中含有“慈善”一词。
如今,经过11年的呼吁和推进,慈善领域基本法,终于落地开花。
3月16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进行第五项议程,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法律委员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审议,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慈善法草案。
慈善法的立法,是发展慈善事业、规范慈善活动的客观需求;也是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在《慈善法》草案通过后,作为捐助方或受捐助方,应该知道些什么呢?
1.个人没有资格组织募捐
进行慈善募捐必须是经相应级别民政部门批准的相关团体,并接受相应管理和监督。
法律委员会经研究认为,公开募捐是用别人的钱办善事,需要加以规范和管理。
因此,草案明确规定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同时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和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2.剩余善款如何处理
按捐赠方案或捐赠协议处理,捐赠方案未规定或捐赠协议未约定的`,将剩余财产用于目的相同或相似的其他慈善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3.加强信息公开
近年来,一些慈善组织在募捐情况、募集款物使用详情等方面不够公开透明,屡遭公众质疑。
草案审议时,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代表曾连发几问:“慈善的善款究竟怎么用,究竟谁来管,究竟钱有没有用出去?”。
慈善法草案规定,慈善组织应向社会公开组织相关信息,每年向社会公开其年度工作报告,信息公开应真实、完整、及时。同时,不公开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及捐赠人、慈善信托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私人信息。
同时,捐赠人有权查询、复制其捐赠财产管理使用的有关资料。对于“私分、滥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的慈善组织,草案也作了明确规定:“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
4.规范网络募捐
2014年,新浪微公益、腾讯公益、支付宝E公益三大在线捐赠平台和淘宝公益网店共募集善款4.28亿元。其中,移动客户端捐赠人数占总人数的68%,捐赠金额占61%。
因此,草案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公开募捐,应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也可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
5.税收优惠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草案专设一章对各种“促进措施”进行了规定。根据规定,慈善组织、受益人都将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对于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则明确将对之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对于企业进行大额慈善募捐,草案也规定了可给予税前抵扣的优惠。 原来的企业所得税法的第9条规定,企业捐赠不超过年度利润12%以内的,可以按照企业所得税的税率25%去抵扣税。慈善法草案规定,在这个基础上,超出企业利润12%的,可以今后三年结转抵扣。
同时,作为捐赠方,若通过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开承诺捐赠,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接受捐赠者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提起诉讼。
【慈善领域基本法:五个要点】相关文章:
汽车外借基本法律风险要点08-16
《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解释要点09-29
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复习要点08-22
2017年证券从业资格《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备考要点11-12
关于慈善的名人故事09-02
慈善获奖感言2篇09-24
速录应用领域08-29
慈善的英语名言及翻译02-22
慈善救助申请报告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