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时间:2023-06-05 19:10:08 景辉 自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精选6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精选6篇)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篇1

  按照万府办[xx]78号文件关于对全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要求,乡党委政府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查漏补缺。目前,我乡便民服务中心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已进入试运行阶段。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机构,强化组织保障。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该项工作,成立了领导机构。由乡党委书记李庆宗同志任组长、乡长王显飞、副乡长张莉娜同志任副组长,各办、所、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由张莉娜同志对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日常管理、监督和协调,进入该中心的各部门同志按照便民、公开、高效、依法行政的原则,承担各自的业务受理、办结和回复。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投入,完善了便民服务中心软硬件建设。

  在硬件建设方面。在乡政府综合办公楼的一楼设置了石塘乡便民服务中心(已挂牌)。一是投入资金3万余元,对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了必要的'整治和修缮。二是新购置了档案柜2个,电脑3台,办公桌椅7套,饮水机一台,休息椅5个,放置了方便群众办事的纸、笔和眼镜等。三是制作了便民卡和设立了公开栏。让其了解办事流程和注意事项,方便群众办事。

  在软件建设方面。一是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在逢场天实行挂牌上岗,明确了中心负责人和窗口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并制定了工作人员具体的考核办法。年底严格考核,逗硬奖惩;二是大厅内设置了“用热情温暖窗口,把满意留给群众”的标语,向人民群众做出了郑重的承诺。对进驻办理的各部门办事流程进行了梳理,制作了便民卡;三是建立了“五项”制度,即首问责任制、超时默认许可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度。

  三、优化服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

  便民服务中心是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新形势下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效载体。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无空岗、溜岗和串岗现象,做到了文明用语,热情主动,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从未出现与办事群众争吵的现象,受了一致好评。进一步转变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政府行政效能建设。

  四、存在的困难

  1、硬件设施亟待提升。目前,我乡由于受地理位置及办公条件的影响,便民服务中心办公面积不足,亟待扩大。

  2、宣传力度不够,农村很多群众不知道有便民服务中心,或者不清楚便民服务中心的职能和作用,造成群众心里认为便民服务中心是一项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3、乡级财政困难,硬件设施不足,无法完全实现现代化办公。

  五、下一步的运行建议建立乡便民服务中心:

  是一项“民心工程”、“廉政工程”、“效能工程”。下一步,我乡从加强宣传、依法行政等方面着手,强化软件建设和办公场地的硬件建设。

  一是新建乡便民服务中心,在两所一厅的建设上部署,把两所一厅的底楼作为我乡新的便民服务中心。并充分利用院坝会、宣传栏、印发传单等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向人民群众重点宣传乡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地点、服务范围、服务内容,一定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尽量短的时间里知道中心,了解中心,让他们认识到中心确实是好,确实便民。

  二是依法行政,规范运行。严格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规范职务行为。从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规范入手,保证职务行为的合法、规范、文明、高效。实行“窗口受理、分流主办、跟踪督办、办结反馈”程序。在受理环节上,坚持做到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不齐指导办、多头处理并联办、上级审批代理办、跟踪服务主动办。在办理环节上,对属于本级审批事项,及时予以办理,对属于市级以上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批的事项,安排专人全程代为办理,限时办结。在回复环节上,全程代理事项办结后,中心将办理结果及时、真实地通知申请人。

  三是拓宽服务领域。目前,我乡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只有七个,分别是计生国土窗口服务,民政窗口服务,纠纷调解服务,家电下乡服务,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下一步我们主要向生产领域和科技领域延伸。并开展代办代理服务,基本工作流程是:群众申办事项,先由村级代理员接收、登记,办好村级应出具的手续,之后移交给乡便民服务中心。属乡级权限事项,中心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转交村代理员回复申办人;属市级权限事项,乡便民服务中心安排专人到市里全程代办。

  四是加强中心队伍建设。一是提高乡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宗旨意识和乐于奉献精神,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二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要让乡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达到“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的要求。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篇2

  关于便民服务中心的自查报告市效能办、市政务服务中心:为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进程,深入推行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我乡党委、政府全力开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全程代办站工作建设,全面推进了我乡机关效能建设。现将我乡便民服务中心、村全程代办站工作建设情况自查如下:

  一、强化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机构

  便民服务中心不仅是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延伸,更是我乡各村、社区基层与群众具体交流,进行服务的平台。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该项工作,成立了领导机构。由乡长张次君同志任组长、副乡长杨耀婷同志任副组长,各办、所、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负责便民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各村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站,由副主任任代办员,落实了中心负责人和窗口工作人员的职责。

  二、加大投入,完善了便民服务中心软硬件建设。

  在硬件方面。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将新修办公底楼改造为便民服务大厅,整个大厅建筑面积130余平方米,因地制宜基本能满足6个服务窗口开展工作所需。便民服务中心统一设置党政办公窗口、人口与计生服务窗口、国土与建设窗口、民政及社会保障窗口,新农合及涉农综合服务窗口、综治与信防窗口等6个服务窗口。严格按市政务中心要求制作各类标牌、相关制度,按照“一规范”、“二上墙”、“四登记”、“五制度”、“六公开”、“八告知”要求,对服务事项公示上墙。

  截止目前,全乡已投入资金11万余元,用于便民服务中心和村代办点建设,主要用于大厅改造,新购置了档案柜6个,电脑7台,办公桌椅7套,饮水机一台。另外,10个村代办点建设情况进展顺利,代办点工作职责、代办员工作职责及相关制度已上墙,针对村上办公地点和设备受到限制的客观条件,采取因陋就简的原则,乡政府为村上代办点提供了必要的办公桌椅,除胡家营村支部活动室正在筹建之中,造成代办点建设受到一定限制外,其他村已基本完成村代办点建设任务。在软件方面。一是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在逢场天实行挂牌上岗,明确了中心负责人和窗口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并制定了工作人员具体的考核办法。年底严格考核,逗硬奖惩;二是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实行统一名称,其标识、字体、风格等均按照省统一规定设置。在大厅醒目位置公布服务事项和办事流程,服务柜台上方设置了吊牌标明服务内容,柜台上各种宣传资料齐备;三是便民服务中心保持干净整洁,门牌标识清楚,工作人员座牌摆放有序,门口显眼处设置咨询服务台,为办事群众提供热情导向和咨询服务。随时向群众提供饮用水、座椅、纸张、笔等,保证服务质量;四是大厅内设置了“用热情温暖窗口,把满意留给群众”的标语,向人民群众做出了郑重的承诺。对进驻办理的各部门办事流程进行了梳理,制作了便民卡;五是建立了“五项”制度,即首问责任制、超时默认许可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度。

  三、推行ab岗工作制

  实行阳光服务一是我乡共抽调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11人,实行ab岗工作制。针对乡工作实际,我乡明确规定,a岗为主,b岗为辅,如a岗人员有事下乡,则由b岗人员代替座班,确保群众能找到人,办到事。

  二是将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延伸到村组,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由村副主任兼职代办员,并与之签订目标责任书,村代办员实行免费代办,全程服务,并做到点上受理,全程代办;规范运作,按时办结,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目标。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我乡不断加强对ab岗人员进行各类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窗口人员业务水平,有针对性地组织、引导工作人员学习和掌握政策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及业务知识,对窗口人员从管理模式、办件原则、制度等方面进行岗前培训,做到有问必答,有件必受,态度热情,服务优质。四是规范管理,务求实效。我乡建立健全便民服务首问责任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办事登记制度、优质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各窗口单位将服项的内容、程序、依据、期限、收费标准、需提交的资料目录和示范文本等进行公示。中心工作人员要亮牌上岗,做到语言规范、态度规范、仪表规范、纪律规范,同时严格要求窗口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五是强化督查,严格考勤。每天早上8:30签到超过8:40视为矿工。并将考勤情况作为年终中心人员评优选先的依据之一。

  四、强化管理,因地制宜

  我乡本着“规范、便民、实用、节俭”的'原则,充分利用本乡现有的办事场所、硬件设施,适当投入使我乡便民服务中心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乡以机关效能建设为中心,深入研究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的新机制、新举措,树立典型,总结经验,不断推进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以“一线工作法”为指导,深入基层,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了严格的科学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定期实行效能考核,扎实推进了我乡便民服务中心规范有序的运行。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篇3

  为深入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构建基层综合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民生发展,按照《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的通知》(x府办发〔20xx〕56号)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的通知》(x府办发〔20xx〕36号)文件的要求,我乡全力落实乡便民服务中心及村便民服务站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我乡机关效能建设。现将我乡便民服务中心及村便民服务站建设情况自查如下:

  一、加强领导,责任落实

  乡便民服务中心不仅是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延伸,还是政府各职能机构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为群众便捷服务的平台。我乡调整充实以乡长王永超同志为组长,副乡长李丹丹同志为副组长的xx乡便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李丹丹同志兼任便民服务中心主任,负责乡便民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强化了对便民服务工作的领导。

  二、突出重点,稳步实施

  加强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是进一步推动机关效能建设的纵深体现,我乡充分发挥便民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切实做到“热情服务每一天,周到服务每一位。”以高效、便捷的工作效率,稳步实施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化。

  (一)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1.xx乡便民服务中心办公面积80㎡,设有民政、国土、村建、林业、新农合、新农保、政策性保险等四个涉农服务窗口,并设有群众接待和咨询窗口。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8名,设置AB岗。服务项目包含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便民服务事项共计58项。

  2.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实行统一名称,其标识、字体、风格等均按照上级统一规定设置。在大厅醒目位置公布服务事项和办事流程,服务柜台上方设置了吊牌标明服务内容、服务人员和联系方式等。

  3.便民服务中心保持干净整洁,门牌标识清楚,工作人员座牌摆放有序,每一个窗口配备一台电脑、一个档案柜,门口显眼处设置了咨询服务台,为办事群众提供热情导向和咨询服务。随时向群众提供饮用水、座椅、纸、笔等,保证服务质量。同时,设立了群众意见簿、举报电话、举报箱等,从而确保为民办事的公开透明度。

  4.便民服务中心对工作人员严格实施xx乡机关效能建设绩效考核制度,日常工作绩效纳入年终考核。

  (二)村便民服务站建设情况

  1.xx乡辖5个行政村,按照《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的通知》(x府办发【20xx】36号)文件的要求,村便民服务站已于20xx年4月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2.村便民服务站有统一规范的标牌、有办公场所、有固定的办公窗口、有稳定的代办人员、有明确的代办事项公示、有代办服务记录。

  (三)推行全程代办服务工作

  1.加大宣传,扩大影响。我乡对便民服务中心全程代理制度进行大力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便民服务中心职能和作用,及时总结和推广便民服务中心运行工作中的经验和好的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了便民服务中心的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对公布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实行全程代理。对权限在上级的`行政许可类事项,便民服务中心开展初审、呈报、代理服务。对审批服务事项业务少、频率低的项目进行办理整合,实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

  (四)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积极配合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

  1.我乡积极支持配合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按时办结完成市政务服务中心交办的各项工作;

  2.按时参加市政务服务中心的中心会议,贯彻落实了相关会议精神,明确目标,狠抓落实。

  三、强化管理,因地制宜

  我乡本着“规范、便民、实用、节俭”的原则,充分利用本乡现有的办事场所、硬件设施,适当投入使我乡便民服务中心能充分发挥作用。

  我乡以机关效能建设为中心,深入研究便民服务中心运行的新机制、新举措,树立典型,总结经验,不断推进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指导,结合我乡实际,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了严格的科学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并实行效能考核,扎实推进了我乡便民服务中心规范有序的运行。

  特此报告!

xx市xx乡人民政府

  20xx年9月22日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篇4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长期以来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xx县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局《关于转发省文化厅关于做好文化部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抽查工作的通知》 ,我乡更即开展了自查工作。

  一、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文化服务站基本服务项目设置符合国家指导标准和省实施标准要求,定期提前公示服务项目,按要求开放图书室(百里村和联合村图书室是灾后重建项目,正在装修)。群众对文化活动参与度高,3个村都成立了文艺团队,以社会效益为主,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演出,有文艺骨干三十余人。配合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村组演出,利用庆三八、五一、建党节、国庆、元旦、春节等,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等编排新节目,做到节目内容健康、风趣,主题鲜明、生动,形成贴近农村群众实际,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让群众在笑声中得到教育,在欢乐中受到启发,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各村成立业余舞蹈队,参加各种宴席演出,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家庭文化传播。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实现供需对接,解决设施设备闲置浪费现象。

  二、资源整合利用情况

  20xx年度,xx乡党委、政府把文化建设工作同全乡经济、政治、社会等工作协调同步推进,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依托乡综合文化站和广泛的`群众文化基础,成立了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余昌明,副组长:杨霞,成员由团委、妇联、农技、财政、林业等人员组成,王芬负责文化站的日常事务工作,做到中心工作有人抓,常规工作大家抓。

  文化室根据实际实行错时对公众开放,开放时间达到规定的最低时限。整合利用县广电局等单位配送的公共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比如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等文艺演出队,宣传国家、省、市、县政策、方针。协助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农村文化市场监管等情况。在平时的工作开展过程中,xx乡综合文化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存在违法违纪情况。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篇5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县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长期以来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xx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局、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年3月23日印发的《关于转发省文化厅、省发改委<关于联合开展检查全省“十一五”期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x文新社字(20××﹞6号)要求,现将我如下:

  一、规划实施情况

  (一)资金情况。

  我县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经全部竣工,其中5个投入使用,总投入资金191万元。我县在财政局经济建设股设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单独建帐,专人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县财政局根据施工进度和合同约定,按时拨付,资金拨付申请表由建设单位、县发改委、文化局、财政局四方签字,银行转帐,使用正式发票支付到施工单位。6个文化站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等内部设施采购由乡镇根据文化站各职能室要求结合本乡镇特色,申报采购清单,县文化局进行指导审核后由县政府采购办实行统一招标采购。

  (二)建设情况。

  1、认真开展建设用地选址工作,确保选址符合文件要求。我县7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经过县发改委、文化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和乡镇自身的努力工作,按要求完成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申报等工作,并及时动工建设。

  2、及时推荐设计方案,按照项目建设要求落实建设任务。我们及时传达江西省建设文化站建设参考图样,按省文化厅统一设计要求,结合我县实际xx县政府要求,乡镇综合文化站面积为300—400平方米,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方便实用。各乡镇确定了综合文化站设计方案,请有资质的设计院按要求设计图纸。同时办理土地、建设规划、勘探和施工等手续,进行招投标工作。综合文化站项目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等经县发改委和文化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工程经过各乡镇统一招投标后,确定了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建设质量由施工队伍和监理公司、县质量监督管理所共同负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要求。

  3、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各具特色。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外广场布置健身设施,都已建设完毕,设有单独的通道,有利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综合文化站大楼周围进行了绿化,各站大楼醒目处镶嵌了省文化厅统一规定的规范名称和字样“xx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统一标牌、标识。

  (三)保障措施。

  1、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设施配套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纳入当地城镇建设发展规划。按照“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要求,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功能。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结构包括书报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有条件的地方建有露天舞台、标准室外篮球场、宣传栏、黑板报等室外活动场所。选址综合考虑群众就近、经常性参与及交通因素,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

  2、坚持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坚持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具体项目建设方案,落实建设资金和政策措施,确保规划整体目标的实现。坚持突出重点,按照规划建设年度任务目标,认真组织实施。科学确定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合理规划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布局和结构,在现有设施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标准,填平补齐,不搞重复建设。

  3、落实责任主体,实行责任制。县人民政府为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对所属项目的投资安排、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实施效果负总责。发展改革部门牵头负责项目的审批、编制建设规划、下达年度投资计划等项目前期工作;文化部门负责项目的实施和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统计报表上报及制度建设、竣工验收和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安排配套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的拨付与管理。切实加强项目管理,认真落实“四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做好项目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率。确保资金足额配套和及时拨付,加强监督检查,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4、资源整合,加强监管。把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农家书屋等整合起来,既充实文化站内涵,丰富文化资源,又能形成相对集中的文化活动中心,创新管理机制,以更好地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项目责任单位定期上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度,认真落实开工条件,尽快开工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县发改、财政、文化等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如期竣工投入使用,做到“按时建设成,建成即达标,整合能用好”。

  二、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1、领导高度重视,确保前期工作进展快而有效

  一是成立了xx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委、文化局、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建设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各部门各负其责,共同组织实施和检查指导及协调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二是制定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目标要求和进度。三是及早布置选址等工作。在接到任务之初,分管副县长及时组织县发改委、文化局等部门领导到各乡镇现场督促落实文化站建设任务,把文化站建设要求和设计参考图纸送到各乡镇供他们及早部署。四是根据文化站建设资金要求,及时配套资金。

  2、高度重视项目建设进度督查。县领导在建设过程中多次到建设场地了解工程建设进度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县政府又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布置有关工作。

  分管副县长等多次召集文化站项目建设会议,对工作进行多次研究和督促检查。县政府督察室、县发改委xx县文化局等多次对文化站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协调有关工作,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

  3、广泛宣传文化站建设工程。各乡镇在各项目点显眼处制作项目宣传牌,对工程基本情况作了简介。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初步构筑了我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正成为农村基层推进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在提高农民知识素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革新村风乡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我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突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追求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1、重视文化建设的氛围不浓。各级党委、政府虽已日益重视文化建设,但仍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思想,加上基层财力困难,文化建设没有真正抓落实。制定的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对文化建设无刚性的考核指标,文化建设也就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位置。

  2、建设进度存在差距。永宁镇、港口乡、棋坪镇、高桥乡等综合文化站已竣工,带溪乡、三都镇等站建设进度也较快,但排埠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度达不到省、市要求。

  3、管理体制不相配套。在投入机制上,近年来,我县对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文化活动经费也有所保证,但日常办公经费和设备的管理、更新费用却没有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因缺少资金。在管理机制上,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上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这种体制,使一些文化站工作人员常年承担乡镇行政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文化主管部门因体制原因,无法对他们进行调配和交流使用,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缺少交流,缺乏工作活力,乡镇综合文化站也就处于一方不愿管,一方不能管的“两难”境地。

  4、文化队伍力量薄弱。一支过硬的乡镇文化队伍是加快基层文化建设的关键,但当前我县乡镇文化队伍却面临诸多问题。缺编严重、在编在岗人员少、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文化人才的`稀缺等困难都严重阻碍着综合文化站职能的发挥。

  5、文化服务形式单一。当前全县群众享受文化生活主要形式还是以看电视和棋牌娱乐为主,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也仅是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由各文化单位通过联办、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棋、球类比赛等,形式较为单一,群众参与率不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文化服务多样化的需求。另外在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多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对每年文化部门组织的送戏和送电影下乡深受欢迎,但反映场次偏少。

  四、政策建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之年,我县确立了“文化强县”发展战略,这是县委、县政府“十二五”期间对我县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因此,各级政府要努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用先进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文化站建设力度。文化建设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开展农村文化娱乐、科技普及、技能培训等活动,对于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顺民心合民意的民生工程。我们要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充分认识综合文化站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综合文化站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将其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框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综合文化站建设取得新进展。

  2、加强资源整合,发挥综合效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要纳入乡镇总体建设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整合送戏和送电影下乡、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民健身工程等资源,更好地发挥建设资金的效益,服务广大农民。文化民生工程既要注重系统内力量的整合,又要注重民生工程间力量的整合;既要着眼于当前,也要考虑到长远。对工程建设进度较慢的单位要加强督促力度,既要按期完成,也要保证工程质量。对已建成的综合文化站,要尽快配备内部必需设备设施,使其尽快投入使用。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促其健康发展。工程建设难,工程建成后的管理、使用更难,如何保证长期优质地服务于民,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在投入机制上,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乡镇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建设、管理和使用主要依赖政府资金,在基础设施初步完善后,应根据群众对公共文化的新需求和综合文化站职能不断拓展,将综合文化站办公经费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并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进一步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机制上,积极探索深化乡镇综合文化站体制改革方式方法,由县文化局对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垂直管理,并按照乡镇人口规模的大小和文化站建设的实际需要确定机构编制,理顺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日常管理等机制,解决无人干事的问题。建立健全综合文化站的绩效考评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推动综合文化站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4、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文化服务能力。一方面,要制定政策措施,吸引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通过择优招聘,将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乡镇文化队伍中,配齐配好乡镇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文化站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同时要加大对民办文艺团体的指导和培训,鼓励引导他们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化工作需求、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年龄结构合理、公办民办互为补充的基层文化队伍。

  5、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每年各类文化下乡活动,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尤其是送戏和送电影下乡,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的需求进行适当调剂,统筹安排,真正让文化惠民工程惠及群众。要不断创作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催人向上的文艺作品,积极挖掘本地文化艺术资源,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鼓励农民自编自演,参与到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活动中去。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篇6

  根据郑卫字(20xx)第81号文件精神,我院立即组织召开会议,认真学习《河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督查评估实施细则》,并组织分管副院长、科主任对我院的功能科室进行检查考核,查找存在的问题,为努力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目标,我院以“强化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为宗旨,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三官庙办事处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目的`,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工作,现将自查总结报告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建设小组,由副院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建设项目;定期召开会议,制定相关优惠措施鼓励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

  2、规范机构设置:多年来我院坚持设置中医科,而且诊室集中、相对独立;中药房和中药库布局合理,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成药品种,坚决执行统一招标、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原则;并利用板报、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介绍中医药适宜技术、养生保健知识。

  3、委派中医药人员进修学习:我院现有副主任中医师1名,执业医师3名,执业助理医师2名;其中本科学历1名,大专学历2名,中专学历2名;负责中药房的药剂人员有1名;多年来我们坚持“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发展我院的中医力量和接班人。

  4、完善中医科的设备配置:规范基本设施,购置与发展中医业务相适应的基本诊疗和中药房的设备。

  5、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门诊、住院等服务形式,运用中医理论辩证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开展了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我们针对不同疾病和康复服务对象,制定个体化的中医康复方案开展康复治疗;在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工作中,我们开展了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6、加强对辖区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定期组织乡村医生学习中医药知识,利用下乡体检等机会指导,提高乡村医生的中医诊疗水平。

  7、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后要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具体研究部署中医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中医诊疗设备和中药房设备的投资力度;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原则,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卫生院和卫生室的中医医疗业务技术水平,对心理和社会功能障碍者开展中医康复服务。

  在今后的中医业务项目建设中,我们要从细节入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着力提高中医服务能力,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简、便、廉、优”的实惠!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自查报告08-11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年度工作总结范文04-14

乡镇图书馆建设情况调研报告11-28

项目建设情况自查报告03-18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07-27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计划05-28

乡镇大团委建设自查报告10-09

乡镇大团委建设自查报告12-09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通用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