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2-09-04 18:47:07 工作总结范文 我要投稿

有关课堂教学工作总结范文9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堂教学工作总结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课堂教学工作总结范文9篇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我担任一至六年级六个班的地方课程教学,根据地方课程的指导思想

  基本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一学期 的地方课程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以生为本、共同成长

  在小学地方课程教学中以生为本,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读懂学生,

  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成长的平台。学生在学习中既能获取知识、 锻炼能力、增长智慧,又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发现的惊喜和成功的快意。

  二、注重资源,丰富课程

  地方资源是地方课程赖以实施的重要条件,地方资源也是地方课程显现自己特色的重

  要依据。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课程资源,有了丰富的资源,地方课程才可能是丰富多彩和 生动活泼的`,小学生学习才可能有更多的收获。因此,更换、替代和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 课程资源,是地方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适当的方式,收集当地有特色的课程资 源,将它们充实到课程中来,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成效。

  三、以理念为先导,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

  在使用和实施地方课程时,我注重课程理念的学习和理解,注重学校—家庭—社会的

  结合,避免直接进入教育活动,无视理念的现象。不能只关注课程的形,忽视课程的神, 课程的内在本质是课程的神,课程的神就是课程的理念。因此,在本课程教学时,注意了 解地方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努力地理解和认同,并将这些理念贯彻于课程实施的始终,只 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创造性的使学生读懂地方课程,学会地方课程,并使课程产生实际 的成效,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

  在注重课程理念的同时,注重课堂教学质量。质量取决于课程,在地方课程教学中, 我认真分析课文、整理思路、备好课、做好课件(每节课)、上好课、地方课课件中有设 臵语文、数学、科学、地理、音乐、军事、工业、农业、医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特别是 有关发展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的课文重点讲解。在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我更注重 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课程发展的终极目标,发展根本指向是老师的发展 和学生的发展。

  四、教学反思、努力方向

  地方课程不仅要使用,还要研究、探索和完善。地方课程在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

  高质量的地方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和具有挑战的机会,教师的生活态度和责任心 直接影响地方课程质量,地方课程需要学生细致地观察和教师不断地反思。

  展望未来谋发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加强自身建设,自我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培养学生认识家乡、热爱 家乡、服务家乡做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我喜欢地方课程,学生更爱地方课程。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篇2

  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是我这个学期的课堂宗旨。

  一、实行方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

  利用教师会、教研活动等时间认真学习高效课堂理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资源,积极自学、反思。通过学习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清晰的认识,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动力支持。

  (二)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为主阵地。牢牢抓住课堂这个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战场、主阵地,通过每周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形式,就高效课堂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研讨。通过这种听课评课的形式,对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建设、合作学习和展示、导学案的设计、教师在高效课堂改革中的角色和地位等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理性认识,由原来的简单模仿到现在的有所思考、有所探索,到逐步走向成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探索、实践、创新之路。

  (三)走出去,请进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

  到育才学校、大阳泉学校听课,学习别人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虚心向教师请教。积极与校内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请课堂教学走在前头的老师谈做法、谈体会。与同事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而产生的那种亲切而热烈的浓厚氛围。

  二、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1、在现在的高效课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和老师展开对话、合作和交流,真正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变得更加和谐了。

  2、课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展示的情形越来越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争辩和质疑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变得想说、敢说、会说,课堂气氛活跃了。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变成了在老师指导下的提前预习,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加,学习兴趣空前浓厚,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说,课堂教学改革激活了一池春水,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体现出勃勃生机。

  三、问题和困惑

  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模式的驾驭还不够游刃有余,"导学“6+2”教学模式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论证和完善。导学案的设计还不够科学合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科学的、可操作的体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是无止境的。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会不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要求自己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素质,通过学习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开阔自己的视野,开拓自己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静下心来读几本书,认真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的得与失,是今后课堂教学改革中经常需要的做的事情。

  2、让"导学6+2"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锤炼和完善。

  3、进一步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如何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如何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合理展示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4、导学案的设计。导,是方法的植入;学,是学习的材料;案,是计划,是预设。反观前段自己的导学案设计,具体到每一个课时的少。导学案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出现超时现象。如何分工合作进行导学案设计,使导学案成为指导老师教、学生学的科学的体系,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

  5、学习方法的探讨。预习的方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要使学生有科学的方法,老师心里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方案。下一步,我必须把学法指导,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牢牢抓住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牛鼻子,扼其要害,牵一发而动全身。方向已明确,思路已清晰。我应该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篇3

  值得表扬的地方:

  1、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发生了变化,教师能够运用《英语课程标准》中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授课。新理念意识不断提高,能充分调动儿童的习得语言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能从关注教开始转向关注学,从关注自己开始转向关注学生,实现了师生之间更加亲切的交流和真实有效的互动,练习形式多样,教法灵活多变,适合小学生的心里特点。如盖秋芳老师的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亲切的语言,自始至终给人营造一种鲜活、祥和、灵动的课堂氛围。

  2、教师能够创设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歌曲、吟唱、游戏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积极促进学生进行参与。如盖老师生动的动物图画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张帆老师的盲画的游戏,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的生活,意义久远。

  3、教师们在教学中都能注意语境的创设,四位教师都使用了课件,课件制作非常有利于教材的处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王丽媛老师的课,用猜谜的形式,把孩子们带到动物的乐园;翟望英老师课上的“小兔子拔萝卜”,把孩子们学会单词的活动,形象的比做收获萝卜。4、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潜力。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和喜悦,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反映了儿童本身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自信、潜力和创造力。

  有待探讨的地方:

  1、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具体可测,学优生达到的,学困生要了解、掌握的,教师要心中有数。

  2、关注学生方面。只有认真倾听学生才能真正构成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不仅仅是言语交流,还包括情感交流,也只有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

  3、教师在授课时交流要全方位,要面向全体学生。

  4、评价的激励作用。要利用丰富真实的情态,用多样的语言,而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

  5、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课上才能应对自如,有的放矢。

  6、教师的课堂设计要体现低起点、高落点、快节奏、大密度、多变化的特点。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篇4

  在这节课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理解和把握教材不够,没有用好教材。

  教材设计的是让学生从8包糖果中找出质量不足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找次品的过程,体验“要使称的次数最少,应该把物体分成3份;能平均分的要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要相差1”这个规律,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我觉得不管是8、9、10…个次品,都离不开3、4、5…个次品的学习,只要学生弄会了如何从3、4、5…个物品中找出次品,其他数字大的物品找次品都会迎刃而解。因而我没有按教材的.编排教学,而是首先和孩子们一起体会3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到次品?接着学习4、5、6…个,这个想法挺好,可实际教学中效果并不好。因为找次品的规律只有在数字达到8以上,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我和学生一起从3个物品找次品,太占用时间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讨论从4、5、6个物品中找次品,直到快下课才讨论到8个物品,学生已经注意力不集中了,对教学内容也失去了兴趣。

  2、在关键处点拨不到位。

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得出要使称的次数最少,应该把物体分成3份;能平均分的要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要相差1。受前面教学影响,我没有做好点拨,只是让学生浏览了课本,画出来,学生没有深刻的体验到这个规律的优越性。

  反思自己的课堂,还太不成熟,今后应对教学内容学会精心取舍,再做一些必要的增减批注,形成自己的个案,让教案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需要。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篇5

  “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上好一节课很不容易,即使你怎样的精心的准备,听课老师总会找到你某些方面的不足。

  我在听课的时候,偶尔也会发现有的老师教案设计很好,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也没有多大的批评,但总感觉在授课过程中有点刻板、枯燥之感,或者有点放任自由的倾向。这究竟为什么?是哪方面出了问题?我想大概是因为没有做到教学过程的精细化。

  所谓课堂教学的精细化,是指老师在上课前,对教材进行内化,看这一课有哪几个知识点,即就是小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一小步一小步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每一个知识点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碰到什么碰撞,可能产生哪些新生成的东西,教师要有充足的准备,通过对所授课文的知识点具体而细致分析和探讨来完成教材的透析。

  在授课过程中出现刻板、枯燥之感,是因为教学过程过严,出现有点放任自由的倾向,是因为教学过程过宽,只有精细化才能不会出现哪些现象,我们常说人家老师上课,真奇怪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就是因为该老师授课达到了精细化。

  通过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精细化的'分析,对教学过程的谋篇布局,老师一定会胸有成竹,在授课时既不会出现前紧后松,也不会前松后紧的现象。

  精细化并非是呆板的按章办事,是一种灵活的对教学整天追求完美的理念,它的理念的核心是以最经济的教学方式来获取最大的效益,师生都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精细化?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内化,老师对书上的已有的知识,要全部的理解,要大胆的取舍,那些东西是学生必需要掌握的,还有那些边缘学科的知识与这些知识有关联,然后老师能够灵活的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出来,变成老师自己的动手,授起课来,信手就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上周星期五下午,不知怎的初三办公室,门上的锁坏了,第一节课就要上了,有个别老师没有书,怎么办?我看到了一位历史老师往教室奔去上课,我想他没有书,难道也能上课,我悄悄的跟随他去听课,看他怎样上课的,他到教室上课,学生也都很惊讶老师没有带书上课,历史老师没有书和教案怎么上课?我在后面听他上课,他从导入到新授内容,每一环节都恰到好处,他对教学过程达到了细化、规范、科学、严谨,不得不让学生专心的投入,甚至哪一知识小点,在书上哪一页,哪一行都能准确无误说出。这位历史老师也可以达到对教学内容的内化了。

  二是要同化,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对文本知识的内化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需与学生一起同化所学知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得到发展与提升,学生也要也能对文本知识消化、内化,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同化得越彻底,学生掌握知识越牢固。老师要努力走下讲台,与学生融为一体,师生情感心灵的得到碰撞,碰撞得越多,课就上得越精彩!

  三是升华,这是精细化教学的最高境界。老师和学生产生共鸣,对文本知识,产生质疑,学生会自然的思考:“文本知识为什么这样安排?换个角度安排,效果会怎样?”我们在已有的文本知识是上可以挖掘哪些新的东西。生成哪些有价值的东西。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篇6

  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大面积提高农村师资教学水平和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了以制作、配送中小学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光盘为主要内容的“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制定计划,抓好培训

  在接到《关于切实做好“优质教学资源系统光盘”应用工作的通知》后,我校成立了“实施‘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并同时制订该工程的校级培训计划。所有学科实施全员培训,让全校每位教师都能很好掌握,利用光盘实施教学。在校级培训中,做到结合学科和本校的教师、学生实际,精心备课,确保培训的质量。

  “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中的光盘内容是录像讲课,每节课时的讲课资源,录像中是没有学生,一般控制在十五到二十五分钟左右,即留下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时间可供现场教师补讲、提醒;安排学生的操作、讨论、答问;学生完成课内的作业练习。所以,“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中的光盘既不是我们一线教师所熟悉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又不是课件,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包,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全新的新生事物。因此,在校级培训中,为了让广大教师尽快了解光盘特点,掌握使用要领,除了要集中起来辅导外,还通过观摩示教来形象地进行培训。我校孙运通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教师为全体老师上了一堂示教课。在观摩中,全体教师完成了对光盘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集中辅导,每人再试教,使用的效果较好。

  二、强化管理,抓好使用

  省教育厅在“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的投入高,质量好,为了将这项政府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实施到位,真正造福农家学子,学校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在光盘及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等环节上动足了脑筋,并制定相关的制度。特别强调一定要用好优质资源,坚决杜绝资源闲置的现象出现。我校班级都配有收录机、电视机等设备,在日常教学中,这些设备的使用率是极低的,有的只有在教研课时才使用。这种资源闲置的现象暴露出学校管理中的一些不足。 “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促进了电化设备的正常使用,要求老师们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资源光盘的一定要使用,而且要用好。此外,学校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班级配备了光盘播放设备,光盘的数量就更少。我们就想办法合理调配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工程的效益,真正做到管好用好。

  三、营造氛围,抓好研究

  “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使用给我们广大教师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它要我们在使用中不断地研究一个新课题,那就是怎样使用效果才更好。所以,我们加强了如何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的研究。首先,各学科老师要腾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观看配套光盘,了解该学科光盘的结构和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探讨教法。其次,在全校营造研究如何使用资源光盘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氛围。今后,在各种教研活动中,可以使用资源光盘的一定要使用。各教研组还视实际情况,组织了资源光盘使用的专题教研活动,通过课堂观摩、专题研讨等形式,促进和提高教师使用光盘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学校领导深入课堂,主动了解一线教师在使用中存在哪些困惑,和教师一起研究解决光盘使用中的实际问题。

  四、统一思想,抓好落实

  把使用资源光盘作为改进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对使用优质资源光盘认识不到位或使用不到位的老师统一他们的思想,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在校内的随堂听课中,注意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资源光盘的情况作为课后评价的重点话题,听课后及时与教师展开对话,肯定使用中成功的做法,并在全校推广其做法;探讨怎样做效果会更好,及时发现使用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整合学校的集体力量加以解决。在教学检查中,把资源光盘的使用作为必查内容,查教师的备课笔记,查课堂上的实施水平,并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提出可行的做法。

  问题和建议:

  1、 光盘的数量能否再增加一些,相同班级、相同内容的课同时上,使用时不方便。

  2、 能否再增加几台影碟机和大屏幕电视机,最好班班配有DVD机。

  3、 上级主管部门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要把使用优质教学资源系统光盘作为课堂评价的内容之一。

  4、 教材版本与光盘资源的版本有的不一致,能否一致起来。

  今后工作打算:

  1、把如何使用好资源光盘作为近期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校内教研课,一定要使用资源光盘。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可以组织教研组的教师先集体观看所要备的教材的.资源光盘,然后就光盘中的教学流程、活动设计、资料使用等展开讨论,光盘怎样使用,研究课怎样上,发挥好集体备课的作用。

  2、注意研究资源光盘中所蕴含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校内集体教研活动中,以某一课的具体教学为例子,先组织该学科的教师观看,再组织交流讨论,最后,请该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或教学能手总结提升,深化对资源光盘中所蕴含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解读,提高使用资源光盘的水平,同时也达到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目的。

  3、做使用光盘的主人,千万不能在使用中抱有以光盘为主的思想。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老师会感觉到轻松,只要有资源光盘,自己不要在课堂上范读、范唱、范做了,课堂上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也都听资源光盘中主讲教师的安排,现场教师退而成了单纯光盘的播放者,结果,教学中没有了师生互动,没有了现场教师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课堂效益肯定低下,教师的业务能力也势必越来越差。

  4、对专业化程度不同的教师,要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对于专业程度还不够高的年轻教师和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可以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的基础上,完全按照资源光盘的教学设计来教学,但教师一定要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光盘,不但知道课上要做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发挥好资源光盘的作用,并能在使用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理论素养、教学经验和教学基本功也较好的教师,则可以根据教师个人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资源光盘所设定的教学程序进行调整、教学活动进行增减、教学资料进行取舍,一句话,就是有选择地使用,这个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研究教材、教法、学生的过程,是提高自己专业化程度的过程;对于基本功扎实、教学水平高的骨干教师,则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个人教学魅力,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完全可以是自己的,只是注意借鉴资源光盘中好的教学设计来完善自己,有选择地将资源光盘中的精华资源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使教学真正有效。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篇7

  作者认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以下特征:

  1、形成的而非终结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的课堂回答与教师预设的答案吻合的程度,而对学生的思考过程、思维品质漠不关心。而发展性课堂评价虽然也注意到学生答案的正确度,但更重视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发展、推理与创新能力的显现。

  2、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简单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追求答案的一维性和纯知识化方面,运用单一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显得苍白无力,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性的'课堂评价则强调丰富性原则,从多元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评价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评价的标准是多重的;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

  3、互动的而非单向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以绝对裁判者的身份来评判学生,主观色彩过浓,使学生难以获得客观的评价,也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严重对立。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注重评价中的互动,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

  4、发展的而非奖惩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以奖惩为主要目的,视奖惩为引起学生重视教学和使学生课堂表现更为优秀的法宝。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相信学生的判断能力,承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独立价值,尊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尽管偶尔也会使用一些必要的奖惩,但它的本质特征是发展的而非奖惩的。

  5、动情的而非冷漠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客观性,由冷静变为冷漠,学生不能从教师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待。而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则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强化情感的因素,学生能够从教师情感化的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得体的态势语中,充分领略课堂教学的乐趣,感受老师的澎湃激情和殷殷期望。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篇8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化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走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勿庸置疑,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但由于国内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处于实验阶段,存在于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课堂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有的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和设计存在科学性和必要性问题;有的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这些是阻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笔者提出自己的粗浅的想法,与同行交流。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化学论文《走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每节课必言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好象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这种认识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的认知规律。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的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面降低了课堂效率。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课堂演示实验中有毒的、有危险性的实验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演示出来,或把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研究的方向,多媒体课堂教学决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用录像代替所有课堂演示实验等这些形式都是不可取的。如我们在讲授“晶体结构”这一节时,可设计NaCl、CsCl、CO2等结构模型,通过不同角度透视、旋转及切割,使学生从课本插图中对晶体结构的平面感觉上升到真实的三维立体空间感觉,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轻松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三、多媒体积件的制作必须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自然科学中首先必须具备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质,离开了科学性,也就失去了自然科学立足的根本。因此我们要设计积件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儿犯科学性错误,否则不但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而且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篇9

  云南外国语学校第一轮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总结——研究性学习 李祥飞 为了加强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20xx年11月我校开展了第一轮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历时一个多月的教学研讨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是对云南外国语学校全体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日常教学水平的一次大检验,同时通过教学研讨活动,使我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在此次活动中,

  教师通过课前说课、上公开课、模仿名师讲坛等方式开展。整个活动的过程也是严格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进行。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个人的收获如下:通过聆听各科老师的说课和讲课,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到了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体会到了教师的集体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交流接触的机会。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协作以及教学水平的切磋与提高。每个教师在熟悉课堂达标标准,互相听课、评课,互相取长补短,树立学校每个科目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每个教师以此观摩学习,达到人人都能上好一节课。

  学习别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教学中,我们应该研究怎样让学生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学”;怎样使“教”更有规律,有艺术;怎样让“巡练”成为学生更为丰富多彩、开放性的学习活动。

  总结反思,简而言之思考过去——清思路,找问题,寻出路,从思想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达到不断积累提高。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每位教师都从客观、主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并写出了总结。每一次研究都需要反思而行,行则再思,思则再行,以便逐步改进提高,不求完美,但求突破。

  最后我觉得我们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服务好自己的教学。平时经常告诫学生说:“活到老,学不了”,其实,我们老师又怎能超越这个规律呢?我们要想使自己不落伍,我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给自己充电,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站在时代的前列,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点点奉献。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的工作总结04-07

课堂教学培训工作总结09-28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05-21

课堂教学改进工作总结03-24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11-27

课堂教学个人工作总结11-07

课堂教学改进工作总结12-31

课堂教学工作总结07-16

关于课堂教学工作总结05-22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工作总结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