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办工作总结
一“规”是指以“区、镇统一指导、包村逐级开会、群众过会公示、村(社)坡上墙执行、督查组抽查落实”步骤,狠抓“村规民约”制定、执行和实施工作。二“过”是指“镇—坡—队”三套人马和一切工作紧密围绕群众主体展开,注重将组织发动群众与村规民约工作结合起来,以“群众高不高兴、群众认不认可”为准绳,全程“三级过会”——由镇精心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统一范本下发给各村(社)工作队,由工作队参照范本结合实际逐级召开群众大会修改落实,由村委组织群众逐条审核过会、签字确认并上墙公示,由镇督查组定期不定期逐级抽查村规民约落实情况,查漏补缺,严格确保村规民约质量。目前,全镇18个村(社)工作队累计召开村、坡级专题群众大会150余次,制定过会村级村规民约18个,坡级村规民约77个,各村(社)村规民约已全部正式执行。三“管”是指以“本村(社)就地、贫弱优先、规范流程、签订协议、严格制度”原则,全面推进环卫保洁员选聘和管理工作,一是严把保洁员质量关,由各村、社区统一面试招聘保洁员,签订劳动协议,确保环卫保洁员坡坡过关;二是力推保洁员实习制,在村、社区干部的统一指导下让新录入的保洁员签约即在岗,尽快熟悉作业流程、责任区域和工作任务;三是严保保洁员业务素质关,要求所有保洁员接受培训,技能过关后方能挂牌上岗;四是建立保洁员工作台账管理机制,由各村(居)委按周上报保洁员一周工作情况;五是实行专区防护机制,划分责任路段,在镇区9条主干道专设17名专区保洁员,基本做到了重要干道保洁全覆盖。目前全镇77个坡206名村级保洁员已全部落实并实习上岗,全镇18个村(社)基本实现动态保洁。四“效”是指以“先建后报、质效兼顾”原则,质效并举、扎实推进垃圾池等项目配套建设,“先建后报”意指在镇财政经费相对有限的前提和“就地处理为主,转运清理为辅”方针基础上,充分发挥村(社)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由村(社)根据实情拟报、筹资优先建设亟需环卫项目,待相关经费到位后镇优先补贴“先建”项目,通过“先建后报”举措,全镇提前落实垃圾池164座,优先补贴项目资金40余万元,有力激发了各村(社)兴建环卫基础设施的热忱,缓解了我镇垃圾清运运能不足的燃眉之急。五“改”是指根据城区垃圾池建设标准和我镇垃圾清运处置实情和需求,以“功能分区、空间重组”原则,按可回收区和焚烧区重置垃圾池空间分区和功能重组,做到“一简一节一美一减‘四项’提升”(即:简化了结构,节约了成本,美化了空间,减少了配套),在收集清运基础上增添就地处置功能,大大增强了“就地处置”能力,减轻了“镇转运”垃圾清运压力。六“募”是指组织开展“村企联建、‘两新’募捐”活动,一是通过鼓励辖区企事业单位与驻地村(社)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建帮扶,通过“两新”组织平台,号召辖区企事业单位发扬“能帮就帮”、贡献社会的精神,组织开展公益募捐等形式参与到“清洁乡村”工作来,营造“清洁乡村全社会参与、环境卫生人人治理”的社会氛围和良好局面,目前辖区各村(社)与各企事业单位共结成联建帮扶对子40多对,收到捐款捐物共计57.8万多元,专款采购发放120L垃圾桶500个,垃圾临时清运斗车160个等环卫设备一批;二是创新联建机制,实行“帮扶联建、双向回馈、全程监察、后期跟踪”长效跟进机制,切实保证捐赠企事单位知情权、参与权、监管权和“形象”资产的受益权,构建政企联动共建“美丽三塘”,社会财富共促“清洁乡村”的良好氛围。七“配”是指“科学规划、合理调配”,紧密围绕垃圾池项目攻坚,认真调研镇区垃圾生产清运事情和处置需求,制定并实施项目配套方案,一是按户数、人口比例和垃圾产能产量,精心布局、科学规划、统一调配,采购发放垃圾桶、垃圾车,适时推进偏远区域垃圾焚烧炉试点,通过合理调配,使全镇“池—炉—桶—人”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组合和配置;二是由镇职能部门牵头制定验收标准,抽调精干成立垃圾池验收组,对辖区各村(社)垃圾池进行严格验收,将验收结果与经费补贴直接挂钩,确保各垃圾池“池尽其用”,确保项目建设资金“钱尽其能”。环卫设施配置方面,截止目前,我镇共购买了垃圾斗车160辆,做到77个自然坡每坡2辆,初步解决保洁员日常的保洁垃圾清运问题;购买了120L垃圾桶500个,分发到各村主要公共场所、学校门口、村口市场入口等垃圾易聚集的区域,确保垃圾固定投放地有“桶”可用;为村级保洁员配置环卫服、红袖章等辅助设备每人2套,共320套;同时城区政府也加大了对我镇的扶持力度,截止目前,全镇各村(社)完成垃圾池建设164座,垃圾屋1座,焚烧窖2个;聘请镇区环卫工人70名(包含原来50名),村级保洁员206名,主要道路保洁员17名,全面实现保洁员全镇村(社)坡及主要干道的全覆盖。配备183辆垃圾收集车(含人力垃圾车、电动三轮车、8吨垃圾压缩车、5吨垃圾压缩车、1吨机动三轮车)、7292个垃圾桶。通过扎实有效的项目配套建设工作,我镇“清洁乡村”工作初步形成了软、硬件建设齐头并举,体制机制推行并驾齐驱,长效机制披挂起航,群众自主自建自发的良好局面。
二、活动开展成效
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奋斗,我镇“清洁乡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了“清洁乡村”工作的“八有保障”(即:资金有保障、制度有保障、组织有保障、知晓(宣传)有保障、垃圾收集有保障、垃圾堆放有保障、垃圾清运有保障和全程实效有保障)。
(一)资金保障方面:截止目前,除上级财政支持外,全镇共投入专项经费618.768多万元,其中,通过“政府主导、集体捐款、企业捐助、村民自愿、后盾单位支援”的方式共筹集资金约58.7万元,各村自筹(含4个社区惠民专项资金)110.45万元,上级财政支持600多万元。充足的资金为垃圾桶、环卫车等设备配置,垃圾池、垃圾焚烧炉等基础建设,保洁员聘请和各项工作经费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全镇“池—炉—桶—人”优化组合和配置得到全面落实,我镇“清洁乡村”工作全面步入正轨。
(二)制度保障方面:一是累计建立健全了各类制度机制30余个,二是建成了“镇—村—坡(队)”三级包村、“区—镇—村(社)—坡”四级网格化网络无缝覆盖,实现了“点线面立体对接、事事有章可循、人人收发有度”的制度建构目标。
(三)组织保障方面:在“三级”包村和“四级”网格化基础上,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村规民约”机制、“村(社)坡理事会管理”机制、“党员突击队”机制、“企事业单位联建帮扶”机制、“各级志愿者先锋示范”机制等10余个机制,实现了组织建设主次分明、全面覆盖,组织保障跟紧有序、落实有力良好局面
(四)知晓(宣传)保障方面:通过横幅、固定标语、板报、宣传册、短信等多媒介传播,“小手拉大手”、“电影下乡”、宣传车、村广播、走访座谈会等活动载体,全面持续深入推进宣传工作,基本达到群众活动知晓率95%以上的基本目标。
(五)垃圾收集、堆放、清运保障方面:截止目前,全镇各村(社)完成垃圾池建设164座,垃圾屋1座,焚烧窖2个;聘请镇区环卫工人70名(包含原来50名),村级保洁员206名,主要道路保洁员17名,全面实现保洁员全镇村(社)坡及主要干道的全覆盖。配备183辆垃圾收集车(含人力垃圾车、电动三轮车、8吨垃圾压缩车、1吨机动三轮车)、7792个垃圾桶,并按要求喷印“清洁乡村”字样和标识,全部分送到各村坡并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环卫工具村坡全覆盖。建立了临时垃圾中转点1个,配置8吨垃圾压缩运输车2辆、5吨垃圾运输车1辆、1吨机动三轮车6辆、后推车4辆、垃圾斗21个、垃圾挂桶44个,“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清运体系已建立,基本能实现全镇每2天清运一次。
(六)全程实效保障方面:通过群众主体切实上位,资金、制度、组织、宣传、垃圾处置等领域工作协同并进和“四经、五诀、六歌、七法”工作“法宝”,我镇“清洁乡村”工作实效有了坚实保障。
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等存在很多先天不足,与清洁乡村活动验收标准相差甚远
(一)我镇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目前,我镇有将近70%的自然坡巷道基本没有硬化,98%的自然坡没有污水处理设施。这些现实情况从根本上制约了我镇清洁乡村工作的开展质量和进度,因为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无污水横流、鱼塘无污泥等现象。
(二)“两违”建筑普遍存在。根据清洁乡村的考核细则要求,村内不能存在残垣断壁,而现在我镇每个坡或多或少都存在“两违”建筑,拆除工作量及拆除阻力很大,近期难以解决。
(三)人畜分离难度大。根据清洁乡村的考核细则要求,村内必须实现人畜分离,而现在我镇基本上每个村都是人畜不能完全分离,因为村民怕牲畜被盗,不敢将牲畜关在离家较远的地方。
二、群众主动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的意识不够。目前,群众意识淡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造成政府的“输血”功能倚重过大,群众主体的“造血”功能严重不足。镇干部成了开展清洁乡村的主力,有点本末倒置,如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成了一个很大的课题。
三、保洁员工资偏低,农村垃圾处理费收取难度大,保洁员保洁效果不理想。当前,在大部分的村坡,农民不愿意缴纳垃圾处理费,有的村坡愿意缴纳,但仅希望缴纳小部分(1户每月1元左右)。而目前保洁员城区政府补助为每人每月500元,还是偏低,所以造成大部分村的保洁员保洁质量不高,有的村保洁员只负责收集垃圾桶的垃圾和主要道路路面的清扫,不管其他巷道或房前屋后;有的村保洁员多为老幼病残者。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解决,严重制约了保洁保洁长效机制的建立。
更多相关文章:
1.园务年终工作总结
4.美丽办工作总结
5.清洁乡村工作总结
6.业务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