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精选市招管局半年工作总结范文参考
20**年以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招管局和招投标中心遵循“网络化、规范化、电子化”的发展思路,抓住平台建设、制度建设、交易操作、市场监管四个重点,以创建面向全国的起点公平、交易公正、过程公开的市场环境为目的,打造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阳光交易平台”为宗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呈现的良好运行格局,为服务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不断完善“合肥模式”,招投标监管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交易规模有新突破。上半年共完成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拍卖四大领域招投标项目1667个,中标金额294.37亿元,节约和增值资金累计达到97.09亿元,与上年度同期相比,中标金额增加40%,节约和增值资金合计增加38.2%,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二)“合肥模式”影响力再提升。今年以来,中央纪委七室主任黄晓薇、监察部执法监察室副主任王大同先后来到合肥招投标中心调研,对合肥招投标体制改革和市场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外省市,如湖北、浙江、辽宁、宁夏、四川、新疆等省,重庆、深圳、南昌等省会城市先后有78批次来合肥考察学习“合肥模式”,并在体制改革、机构设置、市场建设、编制经费安排等方面“克隆”或借鉴“合肥模式”。黑龙江的XX市、内蒙古的XX市还派专人驻点全程跟踪学习,以推进地方招投标体制机制改革。在我省,除阜阳、宿州正在按“合肥模式”着手进行招投标体制机制改革外,全省17地级市中有14个城市借鉴“合肥模式”进行了招投标体制机制的改革。耿延强秘书长还应邀参加XX市招管局成立揭牌仪式并致辞,招投标“合肥模式”影响力正覆盖全省,走向全国。
(三)“合肥模式”辐射效应和品牌影响力凸显。上半年,我们不断创新服务方式,重点做好对外地进场项目的服务保障,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星级化 “保姆式”服务,实行招标项目全程代理代办,开展上门服务、业务培训、干部挂职交流等,提升规范化服务的质量和品牌。成功举办了XX市市政工程重点项目和XX市重大投资项目推介会,并引进一大批有实力企业参加后续招投标活动;XX市委市政府特别研究决定将80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200万元以上的园林绿化项目都进合肥招标投标中心交易。上半年外地进场交易项目104个,预算金额为40.3亿元,中标金额32.18亿元,合肥招投标中心也已成为省内招投标交易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招投标平台。
二、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的层次和竞争力
(一)制度创新实现再突破。上半年,以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着力查找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招投标程序和规则,先后制定出台了《评标过程视频直播管理暂行规定》、《合肥招标投标中心诚信投标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外单位使用市招管办专家库资源管理暂行办法》、《评标委员会评委须知(修订)》、《合肥招标投标中心窗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继续实施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便民式服务。
(二)信息化建设实现再提升。一是网上招投标系统研发稳定推进。开发了县区业务受理网上申报系统、特邀监督员计算机随机抽取系统、小额零星项目定点单位自动抽取系统和保证金网上支付系统,实现招投标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二是加大网上招投标工作创新力度。在建工程招投标阶段推行图纸电子化,即招标人在申报招标项目时须同时提交施工图cad电子文件光盘,不再向投标人提供纸质图纸,投标人直接从网上下载电子图纸,无纸化操作,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社会资源,实行了绿色交易,每年可节约资金近千万元。三是加强网上招投标系统安全保障措施。推进电子证书发放工作,已累计发放证书836把,造价员证书205把,项目负责人 27把,为实行电子化招投标奠定基础。四是进一步完善招投标门户网站。以合肥招标投标中心网为主体,相继建立XX市产权交易中心、安徽省版权交易中心、安徽省环境能源交易所等10多个子网站,打造区域型、综合性的招标投标门户网站。目前门户网站总访问量突破3000万人次,日访问量突破10万人次。
(三)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现再突破。一是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共查处招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放弃中标资格等违法违规案件27起,记录不良行为39条,对18家存在不良行为的企业和个人作出限制6个月进入合肥招标投标中心交易资格的处理,维护了招投标市场的正常秩序。二是实行评标现场直播。在中心建立评标直播室,对评标现场进行同步直播,实况播放画面,由市场各方主体对评标现场进行实时全程监督,做到招标人放心、中标人满意、未中标人服气,实现阳光评标。三是不断加大标后监管力度。招投标中心与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开展招标采购产品质量检测的合作,积极构建第三方检测机制;强化约谈制度,共组织约谈会60余次,做到严格督查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实行招投标市场与项目实施“两场”联动,深入一线,督促中标企业全面履约合同,促使企业不再重投标、轻标后管理,实现均衡发展。四是加强开评标现场监督。实行特邀监督员库随机抽取办法,从已建立的37人特邀监督员库中电脑随机抽取、语音自动通知,对项目开评标过程实行“一个项目一个监督员”的一对一现场监督,保证监督的规范、有序。
(四)统一平台服务功能实现新拓展。一是专业产权市场建设稳步推进。通过主动上门搜集、平面和网络媒体征集、举办招商推介会等方式多渠道和手段,建立交易项目库,目前,已征集文化版权交易项目52宗,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共计2.77万亩、林权流转面积213亩,为专业产权市场开拓打下良好基础。二是与中科大管理学院共建教研实训基地。1月份,中科大管理学院合肥招投标中心教研实训基地正式挂牌成立,通过与中科大管理学院开展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招投标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三是合肥要素大市场加速建设。目前,要素大市场基础工程施工完毕,正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计划今年年底完成钢结构施工,201X年6月主体完工。四是与兄弟城市工作交流不断加强。上半年,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主动对接蚌埠、巢湖、宣城、铜陵、马鞍山、黄山等地招投标机构,接纳来自宣城、巢湖、霍山、鄂尔多斯等城市共11人次交流学习,参加南方十城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主任联席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扩大提升 “合肥模式”对外影响力。
三、以机关建设为抓手,工作效能和单位形象得到不断提升
(一) 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整改提高,注重实效。针对去年评议结果,充实调整了政风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市招管局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实施方案》、《XX市招管局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任务分解表》,进一步确立了评议原则、评议对象、评议内容、评议方法和评议要求,将评议工作分解到每一个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务求评议活动取得实效。二是广开渠道,开门纳谏。4月10日晚,耿延强秘书长走进合肥电视台“都市直通车”直播间,通过电视访谈向公众解读如何开展招投标流程、规范招投标各方行为,并现场解答观众咨询,使广大市民更进一步了解招投标工作。局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到三县、各开发区、滨湖新区、市直相关部门及大型企业开展调研,上门服务,征求意见。通过面对面的解疑释惑,不仅更好地宣传了招投标工作,而且解决了工作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有效实现“三大服务”宗旨。三是宣传广泛,工作透明。在门户网站设立政务公开栏目,各中心设立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宣传专栏,上报信息20余条,加大了宣传力度;编印图文并茂宣传画册、政策文件汇编、办事指南等,主动做好政务公开;编制《员工手册》,实行ab岗工作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二)机关党建工作进一步夯实。一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市创先办部署,各支部开展了创先争优专题组织生活会及党员领导干部评议点评活动,同时扎实推进新一轮公开承诺工作,各支部、每位党员结合工作实际公开承诺,公开承诺书66份。二是深入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6月24日下午,市招管局邀市委党校汪秀坤教授作“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讲座,6月30日,耿延强局长结合建党90周年给局、中心全体人员作党课报告。三是深入开展“七个一”活动。组织全体新老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巢湖西梁山、合肥大蜀山革命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各支部书记先后到帮扶对象和困难党员家中,开展访贫问苦;各支部先后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全体职工观看《建党伟业》、《永远的忠诚》,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以及开展党建论文征集活动,征集论文4篇,进行了一次党性党风党史学习教育;6月30日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对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等,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市招管局机关党委荣获 “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三)招标队伍形象进一步提升。一是抓用人机制改革。年初,将业务处副处长、工程部代理一科科长两个职位拿出来,公推竞选。同时,开展上派下挂,选派黄华、吴荣智两位同志赴XX市招标中心学习交流,赵佳到市政府秘书二室实习锻炼,锤炼了队伍。二是抓绩效考核。按照制定考核实施方案,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服务效率、工作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严格奖惩,提高大家工作积极性。三是抓对外宣传。制订了《市招管局2011年度对外宣传工作实施方案》,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向新闻媒体投稿,促进对外宣传,中央、国家、省市及境外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招投标工作稿件106 篇,编写简报17期,编发各类信息近600条,数量和质量均比去年有新的突破。四是抓自律。招投标中严格执行挂牌上岗,方便群众监督;推行微笑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廉政教育,增强廉政意识,做到警钟长鸣,确保廉洁自律。
五、 下半年的工作安排
(一)总体目标
围绕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制、法规制度和工作机制,公共服务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加快市场结构优化和市场资源合理整合重组,培养发展市场要素,积极开拓交易领域和范围;招投标的社会地位和贡献进一步突出,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有大幅度提升。到2011年年底,努力实现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拍卖四大领域交易总额达到700亿元,建成区域一流、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要素市场。
(二)、主要任务及重点措施
1、抓规范,健全完善招投标监管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建设,将《合肥招投标监督管理办法》(第1X6号市长令)列入人大立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来巩固和扩大招投标体制改革成功,加强对招投标市场的监管。二是进一步推进标后监管,研究制定《招标项目标后监管暂行办法》等制度,成立由监察、财政、审计、建设、建工、交通、水务、招投标等部门参加的联合执法小组,对全市合同履约中和已履约完成的项目进行拉网式执法检查,变“一招就了”为 “一招就管”。三是进一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外地市招投标机构的诚信体系联建、共享,逐步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统一的信用奖惩机制。
2、抓创新,不断促进招投标管理现代化。一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项目招标投标全过程实行电子化、网络化和规范化,有效降低招投标成本、提高招标效率、增强招投标透明度,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进一步规范。二是全面推行网上投标、远程评标,实现标书电子化,评标异地化,有效解决本地评委“常委化”现象、最大限度地屏蔽评委信息、节约评标成本、提高评标效率。今后凡是技术标打分的项目以及重大、敏感性项目,一律采用远程评标方法;本市评委比较少或专业比较特殊的,也要推广使用远程评标法。三是加强对各类资源库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开发利用好企业会员库、专家评委库、造价咨询库、小额零星项目库等专业库,发挥专业库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四是改革创新招标文件审查方式,大力推行招标文件和招标公告示范文本,加大对招标文件和公告关键条款、标准的层层把关、审核,明确责任,严格奖惩。
3、抓开拓,不断做大做强招投标市场。一是进一步拓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扩大进场交易的公共资源项目范围,力争凡是进行市场化配置的公共资源,都要依法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化公平竞争的方式统一在招投标中心规范运作。二是发挥“合肥模式”的示范辐射效应,强化市场规范,提升服务水准,进一步拓展外地市场,吸引和服务更多的外地市政府投资项目进入合肥招标投标中心交易,并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和办法,做好协调和服务。三是以合肥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契机,以产权市场发展为重点、为龙头,积极推进文化、版权、环境能源、农村产权、交通运营权、动漫产业等业务开展,拓展要素市场功能。四是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尽快成立市场发展处,逐步将合肥区域内的中直、省直国有资金项目和非国有投资项目纳入中心,实现差别化管理方式,同时加强对社会招投标代理中介机构的监管,发挥招投标代理机构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
4、抓效能,进一步提升平台服务水平。结合全市开展的“创先争优”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开展作风专项整治工作,推行“马上就办”工作方法,形成“马上就办”工作风气。同时积极开展规范法、标准化、星级化服务创建活动,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坚持一次性告知原则,不断推进行风政风建设。同时,抓教育,通过各种丰富多样、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改革创新能力、综合管理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应急应变能力、腐败风险控制能力,整体提高综合素质,加快推进招投标工作的新飞跃。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养殖业系统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严重、生猪产品持续高价位运行等不利因素,以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推进现代养殖业建设为主攻方向,保安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增收入、奠基础,保持了养殖业经济良好发展态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养殖生产稳步发展。行政区划调整后,养殖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肉蛋奶水产品总产量达96.7万吨,其中肉类产量46万吨、禽蛋产量18 万吨、牛奶产量1X万吨、水产品产量20.7万吨;出栏生猪280万头、出栏家禽1.5亿只、存栏奶牛4.3万头。家禽出栏量和奶牛存栏量位居全省第一、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四、生猪出栏量位居全省第七。养殖业一产产值预计达到160亿元。
二是扶持力度节节升级。准确把握政策要求,不断增强项目申报的针对性和竞争力,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预计全年共向国家和省争取标准化养殖、良种奶牛引进、技术推广等各类项目资金逾6500万元。认真落实《XX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预计市财政扶持资金达到2000万元,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三是渔业抗旱措施得力。今年上半年,渔业因旱造成的灾情较为严重。面对灾情,全市养殖业系统努力拼搏,狠抓救灾复产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控,迅速落实610万元中央财政渔业救灾专项资金,渔业生产在8月底前全面恢复。
四是疫病防控扎实有效。紧扣“零疫情”的防控目标,召开了全市春防、秋防会议,扎实开展春季集中免疫和夏季猪病防控行动,有效防止了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全市累计领发各类强制免疫疫苗6100万毫升,免疫家禽1亿多万只、家畜350万头。免费接种动物狂犬病疫苗1.5万支,发放免疫证8000本,有效降低了狂犬病发生和染人的风险。
五是安全监管年年给力。继续强化畜水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一体化监督和系统化管理,先后开展了“瘦肉精专项整治”、“绿箭护农”、“夏季监管行动”、“超市专项执法”、“逃验打击专项整治”、“重大节日市场专项检查”等系列执法活动,持续保持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全年出动执法人员 9200人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 18起,没收销毁“注水”等各类问题肉5万公斤。
六是渔政管理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了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渔业船舶检验工作质量大检查等活动,认真排查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渔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首次在大房郢水库、永丰水库等饮用水源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积极探索“以渔养水,以渔净水”的长效机制。巢湖禁渔期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巢湖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是交流平台实现拓展。分别承办了第二届中国奶业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第二届中国兽医大会, 搭建了业内交流、合作的平台。成功举办了第十届中国合肥龙虾节和第五届龙虾经济暨合肥经济圈休闲渔业论坛,与XX市、XX市、XX市共同签署了《合肥经济圈城市现代渔业框架合作协议》,向社会发布了《合肥经济圈休闲渔业度假指南》,不断加强经济圈城市的渔业交流与合作。
八是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以评选表彰、专题组织生活会、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奉献日、慰问走访、唱红歌、法律知识竞赛等十项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为XX市养殖业“十二五”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取得了明显实效。
回顾今年,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主要有:土地资源要素供给矛盾日渐突出;养殖业污染防治压力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艰巨;猪价持续高价位运行;旱灾对渔业后续影响凸显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X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目标
201X年,力争全市肉蛋奶水产品总产量突破100万吨,养殖业一产产值达到170亿元。全市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工作思路
紧抓行政区划调整重大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大项目落户,实现区域内养殖业协调发展。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养殖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产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深入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养殖业,着力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养殖业,拓展养殖业功能,不断提高养殖业综合效益。大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畜水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全面提升养殖业产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形成一批产业集群。
(三)工作措施
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补政策,严格落实国家机动渔船燃油费补贴政策;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的生态养殖、良种繁育、科技推广、资源保护、产品加工、合作组织建设等方面的项目;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后养殖业实际,做好市政府现代农业扶持政策的修订工作,力争奖补条款设置更加合理,充分发挥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更多资金投资合肥现代养殖业。
二是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紧抓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突出重大项目引进,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政策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服务招商和小分队招商等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招商活动,积极引进资金投入大、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提升带动作用明显的大项目,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强项目建设协调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投资和建成投产。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业。继续推进畜禽水产标准制定工作,加大标准实施力度,全面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打造环巢湖百公里水产生态养殖带。继续开展大规模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不断完善巢湖流域禁渔期制度,进一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突出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实施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积极发展生物有机肥加工,推广粪污无害化处理、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林间养鸡、猪沼渔等生态养殖模式和技术。加快池塘修复改造,推广养殖用水循环使用、废水处理技术,实现养殖污染物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
四是鼓励发展都市休闲渔业。继续秉持“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唱戏”的思路,做好第十一届中国合肥龙虾节各项筹备工作,打造合肥龙虾节的金字招牌,把龙虾节变为致富节。进一步扩大观赏鱼产业规模,加大休闲渔业中公益性设施的投入扶持力度,强化对休闲渔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管理与支持,打造生产标准化、服务集约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渔业产业集群。
五是着力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全面完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防疫监督所滨湖新区办公场所及实验室建设任务,加快外来动物及动物产品报验站、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建设,推进巢湖、庐江乡镇动物防疫办公室标准化和畜牧水产信息化建设。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防疫工作要求,组织春秋两季集中免疫行动,对存栏畜禽实施全面免疫。实施重大动物疫病每月例行监测计划,重点加强对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区)、畜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和养殖密集区、水网密集区等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测,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
六是不断深化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源头与全程、农村与城区、专项整治与日常管理、检疫监督和抽样检测”五个并重,继续抓好“养殖投入品加工经营、养殖生产、屠宰加工、市场流通和外来报验”五大环节监管,继续保持对非法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非法生产销售 “注水肉”的高压态势,确保市民畜水产品消费安全。
七是全面加强渔政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平安渔业示XX县”创建活动,切实提高渔业安全生产水平。继续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渔业船舶检验工作质量大检查等活动,认真排查渔业安全生产隐患。建立并完善与气象等部门渔业防灾减灾协调合作机制,提高灾害预警预报和事故险情救助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养殖证发放工作,开展水产养殖执法,保障渔民合法权益。
八是切实加强队伍自身建设。着重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务实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积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出质监部门的应有作用。
今年上半年,是很不平凡的六个月。浩天饮料、兴园小区热水器、染色馒头、瘦肉精、牛肉膏、窨井盖、塑化剂等各类突发性事件连续发生,给我们的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冲击和考验。我们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迅速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沉着应对,主动出击,迅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挥了质监部门应有的职能作用。尤其是在安粮双景窨井盖发生塌陷事故后,XX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全市范围内井盖排查治理工作,我局主动作为,迅速行动,加强井盖产品质量监管,对全市井盖生产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共排查出14家生产企业、1家工体工商户和1家无营业执照生产点。开展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查24组样品,实现对全市井盖生产点监督抽查全覆盖。同时对在建工地延伸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执法车辆60余车次,检查在建工程56 处,抽查样品4组,合格3组,合格率为75%。通过扎实有限工作,我们经受住考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和消费者利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社会的密切关注。
(二)及时调整和明确工作思路,在“三大服务”上力求新突破。
今年以来,我们在创建学习型机关基础上,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省会市局意识的思想理念、发展模式和工作方法,明确提出以“创新发展、奋进跨越”为主题,以“强实力、创一流、优服务、促发展”为总体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六个意识”(即省会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努力实现“三个奋斗目标”(即各项工作要在全省质监系统当第一,在华东省会城市质监系统争上游;在全国省会城市质监系统创一流)。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的明确,为全系统下一步整体、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按照“上替党委、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工作理念,主动把质监工作放到全市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谋划,创新思路,创优服务,高要求紧跟领导热点,做好政府最关注的事;高质量紧贴企业难点,做好企业最关切的事;高标准紧扣社会焦点,做好群众最关心的事,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全面履职结合起来,全力助推合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深化“三大服务”, 主动把质监职能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对接,制定的《全面服务工业立市,全力服务企业发展16项措施》,受到省局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金龙,省局朱琳局长,市政府吴存荣市长、常务副市长魏晓明分别在我局报送的材料上作了重要批示,魏晓明常务副市长在市委第15次常委会上专门对我局提出表扬。
(三)坚持履职到位,质监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市局新领导班子始终把抓督查、抓落实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推动了全系统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1、质量兴市成效明显。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深入推进质量兴市、质量XX县(区)活动。质量兴市活动以优秀等次通过省政府阶段性考核验收,XX市被评为全省质量兴省先进市,XX县和XX区被评为质量兴省示XX县(区)。推动市政府设立市政府质量奖,并经市政府常务会通过;XX县、XX县相继设立了县长质量奖。
2、名牌争创工作力度加大。围绕XX市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推荐52家企业55个产品申报安徽名牌产品,21家企业、9名个人申报安徽省卓越绩效奖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
3、技术标准战略有效实施。今年以来指导2家企业制定1项国家标准、3项省地方标准,帮助6家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2家企业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新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6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4家,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10家,在肥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达到14个。
4、计量和节能工作不断强化。继续做好强检计量器具建档工作,今年以来共录入18项26种共8426台件。加强对水、电、气、热“民用四表”的监督管理。对全市1X家加气站进行计量专项检查,对1家伪造计量数据的加气站进行了处罚。妥善处理“智能电表”事件。为全市56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对标验收工作,促进能源计量监管常态化、规范化。
5、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国家家电质检中心建设进展顺利,一期主体工程预计今年6月底完工,装饰装修、设备招标等各个环节工作正在有序推进。XX县新型墙体材料省级质检中心已获省局批准筹建,长丰钢结构省级质检中心正在申报中。县级技术机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深化。鼓励支持三县局新建、扩建检测项目,提高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
6、质量安全监管扎实有效。一是狠抓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依法严厉查处“浩天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涉嫌伪造生产日期”等违法行为,切实加强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的监管。组织开展食品调味料及添加剂专项检查,全面启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对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进行大检查”活动。筹建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产品质量风险监控与预警中心,进一步加强许可和风险预警工作。开展食品监督抽查,今年共争取市、县(区)级财政支持食品抽查经费600多万元,上半年市县(区)两级抽查食品2441组。二是加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力度。会同市林业园林局推进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对在市区内公园运行的大型游乐设施推行第三方责任险制度,引进保险机制,增加保险公司对经营户督促和制约环节,有效降低了大型游乐设施经营风险,对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召开气瓶充装单位安全监察会议,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电梯、锅炉、起重机械、压力容器、游乐设施等专项检查力度,排查治理隐患66处,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三是开展13类产品专项整治和钢筋、电线电缆、定量包装等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加大对农资、建材、妇儿用品和涉及安全风险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定期监督检查完成率和有效性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已完成 701家企业1X18组样品的市级定检抽样工作。由于监管措施得力,今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重大食品生产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故,质量安全形势持续保持平稳。
7、依法行政工作稳步推进。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文书,减少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努力实现“案结事了”。健全完善全市质监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体系,对222项有自由裁量幅度的处罚条款进行了细化,实行行政处罚的公开、公平、公正。大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联合市教育局和XX区政府、XX区政府,分别开展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和电梯安全进社区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组织保障能力不断强化。
一是认真组织实施市、县局机构改革。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市局机关、分局XX县局8个科级领导职位岗位实行竞争上岗,22人次参加竞争,6位年轻干部走上中层干部岗位。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和省局政治部的指导下,市局机构改革任务已于4月底完成,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加强县局和分局建设。充实和加强县局领导班子建设,从市局机关选调优秀人才充实到分局一线工作,统一标识标牌和政务公开栏设置,理顺并解决分局机构、编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肥西、肥东和XX县局均被评为“全省质监系统示XX县局”,XX县局还获得了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第五届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和省质监局授予的“全省质监系统示范标兵县局”光荣称号。三是加强财务管理。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认真落实财经纪律和财务规定,倡导“不花钱办成事、花小钱办大事、会花钱不出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事业发展上。四是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听报告、唱红歌、表彰先进等形式,大力推进机关文明创建工作,机关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明显好转,干部职工呈现出积极的精神状态,为质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五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召开以创先争优为主题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同时开展了领导点评工作,广大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教育,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研究探索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上报理论研讨文章和主题征文3篇。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我为质监树形象”主题征文活动,畅谈为党旗添光彩、为质监树形象的情怀与追求,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组织党员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革命先烈遗志,重温入党誓词,增强党性,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五)坚持抓行风、提效能,着力打造质监部门新形象。
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抓行风促政风,提高行政效能,切实扭转2010年市局政风行风评议结果后进的局面,市局党组决定今年在全市质监系统开展“政风行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结合机关效能提升、创先争优等九个方面的内容,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深入进行整改,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力争在今年全市政风行风评议中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质量强市的舆论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全社会的质量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质量安全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质监工作服务中心、服务企业和服务群众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政风行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从主观上找原因,从客观上创造条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进一步强化省会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继续开拓创新,深化服务,强化监管,为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作出新贡献。为此,将扎实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我市工业发展,加快推进“以质取胜”战略。
认真总结质量兴市活动成功经验,研究制定质量强市工作方案,实现由“质量兴市”向“质量强市”的转变提升。进一步强化质量工作联席会议的平台作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好牵头工作。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不断提高我市企业的质量竞争力。最大限度挖掘企业创牌潜力,积极做好安徽名牌的申报推荐工作和合肥名牌的评选工作。鼓励和指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用技术标准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积极引导和帮助重点骨干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增强我市企业在相关行业的话语权。
(二)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加大质监服务企业工作力度。
在全力落实市局出台的《服务企业发展16条措施》基础上,主动参与和积极服务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提供全面详实的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帮助招商引资企业快速办理各种与质量技术监督有关的手续。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产品,指导帮助生产企业制订企业标准。对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采取定期回访、信息通报等方式,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国家标准、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动态信息。组织技术专家深入企业,开展业务咨询和诊断,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质监技术保障。
围绕政府节能降耗的重点工作,开展计量技术服务活动,指导帮助重点耗能单位科学合理地配备计量器具,为节能降耗工作提供有力的计量技术支撑。为高耗能特种设备的生产和使用企业实现节能降耗提供管理与技术服务。
(四)围绕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抓好农业标准化工作。
进一步加强与农业部门XX县区的合作,积极做好《XX市加强农业标准化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的落实工作,不断完善我市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
(五)围绕构建和谐平安合肥,继续抓好“三大安全”。
继续抓好“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对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进行大检查”活动,全面防范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再排查活动,切实消除事故隐患,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大执法打假力度,对危及人身健康安全的制假售假和影响XX市重点工程质量的行为,坚决予以重点打击。
(六)围绕提高工作有效性,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围绕效能抓行风,围绕职能抓落实,围绕责任抓规范,全面加强我局的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按时保质保量全面完成省局和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争取在省局和市政府的年终考核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市招管局半年工作总结参考】相关文章:
市煤管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安排11-04
园林局半年工作总结07-13
住房公积金归哪个局管03-23
上半年质管会工作总结12-01
旅游局上半年工作总结09-30
区规划局个人半年工作总结12-10
烤烟产业上半年工作总结参考07-26
水利局办公室半年工作总结05-11
房产局今年上半年工作总结02-22
质监局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