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时间:2020-09-10 11:54:20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2016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着眼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以下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2016,欢迎阅读!

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2016

  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2016一

  为进一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我社区十分注重发挥志愿者服务的作用。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方案,做好了四个“注重”,着力构建社区志愿服务网络,探索志愿者发展模式,拓展社区志愿服务内涵,发挥志愿服务示范效应。志愿者服务活动异彩纷呈,硕果累累。

  一、注重宣传先行,构建社区志愿服务网络

  1、抓宣传动员。社区采取上门走访、座谈交流、共建联席会等多种方法,加强与机关、非公企业、学校、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并通过社区宣传栏、广播、楼组长会、党员学习日、计生入户宣传、综治上门走访,以及社区举办的街头宣传演出、文体活动等各类活动,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的精神和重要意义,提高机关干部、居民群众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为社区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下优良的基础。

  2、抓队伍组建。社区结合本辖区内省直机关单位多、资源丰富的特点,加强与省直机关党工委以及老干部处的联系,主动调动老干部这一支队伍的特有资源。由社区党委牵头,屏山社区组建了10余支志愿者队伍:扶贫助困志愿者、家政服务志愿者、医疗保健志愿者、社区工作志愿者、法律援助志愿者、文体宣传志愿者、生育关怀志愿者、敬老服务志愿者、拥军优属志愿者、科普宣传志愿者等。这10支志愿者队伍,活跃在单位小区、街巷、新村楼院,特别是经常活跃在省直机关宿舍区开展国家政策和健康知识咨询、护绿种植、综治巡逻、卫生督导、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形成了省直机关小区里的一道风景线。

  3、抓网络建设。为了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的工作队伍,社区专门成立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共建单位作为主体纳入到成员中,形成了由社区党委牵头、辖区单位主动参与、居民群众自愿加入的优良的志愿服务工作氛围。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使志愿服务的活动更有效。社区还制定并实施了开展社区党员、青年志愿活动的工作方案,使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二、注重机制建立,探索志愿者发展模式

  1、做好志愿者注册登记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安排,社区规范做好志愿者招募、登记、注册的工作,对内容填写及选择服务项目进行详细说明,为社区广大党员居民进行志愿者服务注册登记提供便利。目前,社区注册的志愿者达到1510人,使广大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从此有了志愿服务的“身份证”。

  2、开展志愿者服务互评活动。根据区、街和社区的部署和安排,社区组织志愿者主动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社区加强对志愿服务的安排和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志愿者参加服务活动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开展志愿者服务互评活动,对经常参加活动的在职党员干部、离退休干部、居民群众主动推荐到街道、区参加评先评优。社区也每半年召开一次评比会,对开展志愿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表彰,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

  3、组建弱势群体“解忧解困小组”。社区党委为有效地解决空巢老人、特困家庭的帮扶问题,成立了“解忧解困小组”,该小组志愿者经常上门服务,成为社区居民诉说衷肠、解疑难的好帮手。如冶山路105号5座303室的空巢老人潘水玉,生活孤单,身体欠佳,社区青年志愿者黄桂仙得知情况后,经常前往老人家中,陪她聊天、看病,帮助解决老人实际生活困难,让老人真正感到“空巢不空,孤老不孤”。

  三、注重突出重点,拓展社区志愿服务内涵

  1、以“便民”为中心,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屏山社区坚持以“民思我想、民需我为、民困我帮、民求我应”为志愿服务的宗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服务活动。如以辖区资源为依托,成立卫生保健服务志愿者分队,定期为居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经常为社区老人进行身体保健宣传检查,及时为困难群众送医送药上门,极大方便了年老、残疾及其他行动不便的群众。

  2、以“安民”为保障,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为提高社区居民法律认识和法制观念,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以辖区单位为依托,组建青年干部治安巡逻志愿者服务队。这支志愿者服务队与民警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定期、不定期发放治安宣传资料,到居民中讲授相关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措施等行动,主动配合社区民警巡防工作,健全群防群治网络,有效维护社区社会稳定。

  3、以“助民”为动力,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社区居民志愿者服务队主动开展助学助困活动,并作为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区优良风尚的举措来落实。根据毗邻就近原则,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以“一助一”、“多助一”形式,对各分属片区内的特困孤寡老人、病人及残疾人和特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解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例如,在实行“一对一帮扶”制度之后,社区党委及时了解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情况,组织志愿者定期到老人们家中,嘘寒问暖,解决他们生活实际困难;每逢节假日,给老人们送上慰问金、礼品、组织文艺活动,丰富老人们的.节日生活,让社区的老人们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为构建平安和谐社区起到主动的促进作用。

  4、以“乐民”为载体,拓展志愿者服务内涵。为了丰富辖区居民生活,活跃节日气氛,社区利用节假日或中国传统节日,邀请具有文娱特长的居民群众参加文化娱乐表演等活动,以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宣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知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御邪教的优良氛围,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法,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注重丰富活动,发挥志愿服务示范效应

  1、开展“党心连民心、亲情进万家”活动。社区发挥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以“一举一动树形象”为主题的“四个一”即“每月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找社区居民聊一次天、帮助群众解决一个问题”活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也树立了党员志愿者的榜样形象,极大地推动了社区服务工作的发展。

  2、开展“进家门、知家情、解家难”主题活动。以社区成员为带头人、青年志愿者为主力的服务队伍,以“进家门、知家情、解家难、暖家心”为工作标准,以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为己任,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就业再就业、社会救助和福利、医疗卫生、群众维权、计生、幼儿保健、政策法规咨询、治安管理、家政、电讯等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使社区居民逐步实现小事不需要出门、方便在社区,真正实现社区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利益的服务宗旨,构建“顺心、舒心、安心、贴心、欢心”的和谐社区。

  3、开展“市民动起来,文明创出来”主题活动。社区主动配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了“文明树起来,市民动起来”主题活动,在鼓屏路街道,在省林业厅、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局等省直机关的宿舍区开展了宣传活动,并定期组织离退体老党员上街开展文明劝导、交通路口卫生督导和文明宣传活动,既发挥老同志的余热,也给展示了老年志愿者的风采。

  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2016二

  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巾帼家庭志愿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很好的工作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几年的志愿者活动实践表明,厦门市巾帼志愿者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厦门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将深入开展巾帼家庭志愿服务作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作为促进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作为全面推进和谐家庭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化认识、找准位置、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以“播撒爱心,传承文明,奉献社会,完善自我”为宗旨,以家庭为载体,以互助为特色,引导广大家庭成员踊跃参与服务社会、服务妇女儿童、服务邻里的各类志愿活动,推动我市巾帼家庭志愿者工作形成良好的开局,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着力加强对巾帼家庭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市妇联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战略要求,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将建设和发展家庭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特色家庭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作为发挥妇女和家庭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的重要内容,摆上妇联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进行研究,召开专门会议,作出具体部署,加大指导力度。各区妇联积极响应市妇联的号召,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结合实际、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地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和方案,探索建立目标责任制,为家庭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因地制宜,富有针对性地开展巾帼家庭志愿者活动。市妇联面向广大家庭,创造性地推动巾帼家庭志愿服务实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庭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巾帼家庭志愿活动的独特魅力。在抗击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市妇联在第一时间开展“大爱助孤”活动,发动我市207家巾帼志愿者单位和个人为四川彭州灾区特困家庭儿童、贫困学生、孤老孤残人员捐款,截止至今年10月,共筹集善款100多万元,基本完成3年“助孤”任务,为帮助灾区人民摆脱困境、重建家园中发挥了应有作用。各区妇联、各巾帼文明岗立足自身实际,以服务家庭、促进和谐为目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巾帼家庭志愿服务活动。厦门市直机关妇工委组建培训了机关公务员巾帼志愿者宣导队,专门负责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党政代表和港、澳、台及外国友人来厦考察团。她们通过沿途导游、互动交流等方式,向考察团宣传了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宏大气势、强劲态势和良好趋势,巾帼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和悦动听的讲解得到客人们的一致好评。尤其在接待中国国民党台中市委员会参访团一行时,宣导员们从乡情乡音、闽南文化入手精心准备,向参访团一行介绍了厦门市的市情市貌和海峡两岸相通相溶的历史文化,介绍了全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文化、两岸交流交往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在促进两岸的交流交往中展示了厦门市直机关巾帼志愿者的风采;厦门老年大学关工委“老妈妈”爱心帮教队,最年轻的63岁,年龄最大的87岁。她们自2004年以来,长期协助收教所和工读学校举办法律、家政等学习班,用真情和爱心唤醒了一批又一批走上歧途的孩子,帮助600多名失足女青年提前解教;思明区开元街道虎溪社区成立了“爱心老人餐桌”,为辖内低保老人和低收入老人解决吃饭难的问题。湖里区以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为重点,在全区44个社区全面推广“平安铃”, 通过“情暖空巢--‘平安铃’进社区”活动,组织巾帼家庭志愿者定期上门为空巢、独居、孤寡、高龄等四类特殊老年人提供打扫卫生、义务理发、陪老人聊天等服务;集美区妇联积极参与残疾妇女和儿童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心理、身体残疾儿童家长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的知识。海沧区妇联建立了多梯次、全方位的家庭志愿服务网络,组织志愿者为广大家庭提供日常生活的便捷服务、业余学习的文化服务和特殊群体的帮扶服务;同安区妇联积极实施“春蕾计划”,召开巾帼志愿者与春蕾学生助学结对座谈会,为帮助生活贫困的儿童教育成长搭建平台;翔安区妇联积极配合做好新一轮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千名巾帼志愿者参加“全民洁净家园”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3、加强引导,发展壮大巾帼家庭志愿者队伍。市、区妇联采取全面动员与重点发动相结合的方式,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的女党员、女干部、女知识分子、女私营业主吸引到巾帼志愿者队伍中来,广泛吸收各行各业的妇女加入巾帼志愿者队伍,并注重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巾帼家庭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如思明区莲秀社区巾帼志愿者施淑华,在厦门市电化厂医疗所退休后,几年如一日为社区居民义诊;湖里金尚社区巾帼志愿者赵亚娟,无微不至地关心社区“空巢”老人,为“空巢”老人洗衣做饭、理发,还自己掏钱购买书籍送给老人,被社区群众誉为“空巢”老人的贴心人。集美卫生局退休医生陈世卿把爱心洒向青少年生命成长教育,成为集美区远近闻名的“爱心妈妈”。海沧区育才小学巾帼志愿者林碧燕,将学生视如己出,得知学生家庭遭遇困难时,把学生带回自己家里悉心照料;同安金宇兴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永兰多次开展义卖活动,将义卖款用于捐助农村贫困学生、残疾儿童和孤寡老人。翔安区新圩镇巾帼志愿者沈宝治,组织开设了农村妇女夜校脱盲提高班,帮助农村妇女学习知识;厦门地税局思明地税开元分局巾帼志愿者谢文香自费购置音乐设备、自学舞蹈,利用业余时间,组织“白鹭洲芳草园健身广场舞”活动,被称为“健康快乐的使者”。

  4、树立品牌,不断扩大巾帼家庭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市妇联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努力塑造巾帼家庭志愿活动品牌,提升了巾帼志愿者的社会知名度。2005年5月,市妇联就建立了由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组成的“娘家人”志愿服务队,五年多来,娘家人志愿者服务队以“哪里偏远,哪里贫困,我们就把温暖送到哪里去”为宗旨,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每月至少一次带领巾帼法律志愿者、巾帼医疗志愿者、科普志愿者,深入同安、翔安等偏远农村和社区,看望慰问贫困妇女家庭、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法律宣传材料,为妇女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和义诊,发放药品,受到基层妇女群众的一致好评。2006年底,市妇联发起“岗村结对”城乡基层妇女组织互帮互助新机制,通过“岗村结对”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各级巾帼文明岗按照市妇联提出的“两牵手、一扶持”要求,结合本岗位的业务专长和岗位职责,充分利用单位的人力、物力、智力等资源优势,为农村妇女“送信息、送科技、送法律、送医疗、送温暖”,扎实有效的开展结对活动。为村妇代会送去了农业、养殖技术、法律、家庭教育、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实用书籍15000多册;发动女企业家为已结对的村妇代会捐赠“姐妹爱心书架”156个,为结对村妇代会送电视机10多部、电脑50多部;帮助困难儿童500多名、结对春蕾女童100多对,有效地推动城乡妇女在资源、信息、工作上的对接,拓展城乡妇女“巾帼建功”“双学双比”两大主体活动的内涵。

  5、加强领导,不断完善巾帼家庭志愿者工作的机制建设。为做大做强巾帼家庭志愿服务工作,我们注重抓住组织设置和队伍建设,逐步探索建立家庭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今年9月,市妇联组建了“娘家人志愿者服务队”、“巾帼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医疗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宣导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家政志愿者服务队”、“巾帼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巾帼绿色志愿者服务队”等10支巾帼志愿者特色服务队,这10支志愿者服务队都有各自的服务内容和规章制度,她们根据自己的专长,结合妇女、儿童、家庭需求,在全市各个领域积极开展巾帼志愿者服务,对提升我市巾帼家庭志愿服务品质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巾帼家庭志愿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很好的工作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工作体会

  几年的志愿者活动实践表明,厦门市巾帼志愿者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巾帼志愿者人员结构不平衡。在整个队伍中,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巾帼志愿者比较欠缺,针对一些目前社会需求较大的维权、家教、科普、卫生保健等项目的巾帼志愿者人数相对较少。在年龄、文化、技能等方面的组成结构也不尽合理,存在年龄偏大的多,文化程度低的多、技能单一的多,因而影响了志愿者的服务质量。

  2.巾帼志愿者活动在各地发展不均衡。由于巾帼志愿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又受时间与活动地点的限制,人员集中较困难,使各地因地域、环境、重视程度以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社区内丰富的人力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巨大的发展潜力未能充分开发,巾帼志愿者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三、几点建议

  巾帼志愿者队伍是新形势下妇女组织的有效延伸和妇女干部队伍的必要补充,是提高妇女工作覆盖面的有效途径,是妇女工作实现群众化、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是妇女群众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为进一步发挥巾帼志愿者队伍在和谐社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特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加大巾帼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工作力度。宣传在志愿者队伍中持之以恒、无私奉献、不断创新的典型,感召更多的妇女姐妹投身志愿服务的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参与志愿服务光荣的道德风尚,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使更多的女性尤其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女性积极加入到巾帼志愿者队伍之中,有针对性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不断拓宽巾帼志愿者的服务领域,进一步提高巾帼志愿者的服务水平。

  2.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规范志愿者队伍管理。机制建设是规范化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一个组织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建议各级妇女组织结合自己的特点,通过制定制度、建档立卡,健全巾帼志愿者的招募、培训、服务、评选表彰等机制,真正使巾帼志愿者队伍活动正常运转、全面发展,保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3. 进一步加强特色创新,打造巾帼志愿者服务品牌。建议各级妇女组织更好地整合社会和服务队资源优势,充分挖掘、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本着“需求+可能”的原则,因地制宜,针对本地区、本行业服务的“盲区”、“盲点”, 积极打造巾帼志愿者服务品牌,开展内容丰富、新式新颖的特色志愿服务。

【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2016】相关文章:

春节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01-15

虎年春节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01-15

学校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11-20

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通用10篇)11-20

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范文(精选12篇)11-26

志愿者服务的活动总结(通用13篇)11-25

志愿者服务日活动总结范文(通用11篇)11-30

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活动总结(精选5篇)11-25

开展志愿者服务的活动总结(通用6篇)11-25

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500字(精选9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