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专题活动总结

时间:2024-10-18 11:10:18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专题活动总结

  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专题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传承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提升社会的凝聚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专题活动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专题活动总结

  【1】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专题活动总结

  农历正月十五上午,我们的节日.元宵系列活动之一——“龙腾狮舞闹元宵”活动在蒲江热闹上演,欢快喜庆的狮龙灯和金猴闹春、铿锵有力的威风锣鼓、非物质文化遗产“幺妹灯”、趣味无限的“鸡公车”、茶乡歌舞成佳茗缘……一个个精彩节目将活动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指导,由中共蒲江县委宣传部、蒲江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及川报全媒体集群四川在线、四川新闻客户端、川报观察客户端、四川日报微博微信共同主办。

  街头巡游:方阵独具特色 展示各地风采

  当天上午9时10分,上千名蒲江群众组成的方阵从蒲江文化艺术中心出发,沿桫椤路、朝阳大道、鹤山北路,巡游至蒲江世纪广场。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参加巡游的群众当中,年纪最大的已经70多岁,年龄最小的则只有3岁,他们纷纷穿着具有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情的表演服装,通过亲手制作的道具,展示出蒲江老百姓昂扬自信的精神风貌,地方特产、非遗文化等元素也贯穿始终。

  巡游队伍中,蒲江西来古镇组成的方阵独具特色:10位小伙子手推“鸡公车”,各载着一个姑娘,扮相可爱。西来古镇是著名的川西历史文化名镇,“鸡公车”原是农村常见的交通工具,如今已成为川西民俗文化的一个符号。

  蒲江甘溪镇组成的方阵,排头的是一个硕大的水壶模型。参演人员告诉记者,这叫做“双流壶”,是甘溪古镇千年古窑明月古窑的特色产品,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蒲江长秋乡在巡游中组成的方阵,选用了两个道具:丑柑和斗笠。参演人员说,丑柑是当地的特产,远销国内外。斗笠则是农作时,特别是收获时的工具,这样的表演,是希望来年的收成更好,卖得更好,让果农们都过上好日子。

  从蒲江文化艺术中心到世纪广场,短短几公里的城市道路两边,满是关注巡游活动的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女士表示,她是第一次来到蒲江,第一次看到了如此热闹的巡游活动,“过年的气氛特别好,这个元宵节很特别,看到了许多蒲江的.特色元素!”

  集中展演:传承非遗文化 渲染节日气氛

  巡游活动结束后,位于蒲江世纪广场的主会场更加热闹,现场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一句“俺老孙来也”的音乐声中,美猴王领着小猴子们前来闹春,拉开当天展演活动的序幕。美猴王一时抓耳挠腮、一时连续后空翻,精彩的表演也让从蒲江各乡镇赶来的群众拍红了巴掌。展演活动刚开始,现场的气氛就达到了一个高潮。

  随后,15只蒲江本地的传统民俗文艺队伍依次登场,带来一个又一个的精彩表演,把新春的喜庆推向高潮,让当地群众在喜迎新春的热闹氛围中,享受传统民俗文化盛宴,体验浓烈醇厚的传统年味儿。

  蒲江大塘镇带来的“幺妹灯”表演,规模宏大,立意新颖,时而是优美的现代舞蹈,时而又是传统的戏曲唱腔,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幺妹灯”是蒲江首批入围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俗文化,起源于盛唐,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素有川剧活化石、川西二人转之称。在展演活动中,大塘镇居民组成的表演队伍,用舞蹈、戏哥结合的新形式,将传统“幺妹灯”的元素完美融合其中。

  11时30分,展演活动正式结束,经过评委们的打分,大塘镇带来的非遗文化“幺妹灯”表演荣获一等奖,评委也对成佳镇带来的《成佳茗缘》等节目给予高度评价。

  蒲江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副局长何敏介绍,龙腾舞狮闹元宵活动是蒲江县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已连续举办了10年。何敏表示,蒲江有很好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底蕴,举办此项活动可以很好地传承。蒲江人民在物质生活上已渐渐富裕,活动的举办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今天还邀请了身边的劳动模范和道德模范观看节目,目的是为了传递信心,让群众向身边的好人学习。

  【2】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专题活动总结

  元宵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老百姓心中的团圆之夜。千百年来,这样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一直在万家灯火的烘托中温暖着人们的心。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或“灯节”。有学者称,除夕是家庭的节日,而元宵节则是社会的节日。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人们在这个节日里要吃元宵、观彩灯、猜灯谜,旧时的青年男女还会借上街赏灯之机相约聚会。传统节日中的这些生动画面,通过文人画家的精笔妙墨一一为我们留存下来。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很多,广为人知的有两首。一首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其中熟在人口的名句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有一首是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去年今年,仿佛只隔了一夕的光景,却已物是人非,令人生出无限的怅惘与感伤。这首词中的两个名句后来都成了名画,一幅是丰子恺所绘《月上柳梢头》,另一幅是方人定画的《花市灯如昼》。

  作家老舍把老北京的元宵节看作是“新年的高潮”:“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北京画家于大武以国画的笔法,再现了老舍笔下的元宵节——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

  “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福建是闹元宵花灯闹得最讲究也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一些地区的古老习俗一直保存至今。比如说,过去一年中嫁给当地人的'新娘子,即使是在小两口都生活于外省的情况下,元宵节的时候也要赶回婆家去,穿上嫁衣坐在新房里给人看。一些地方还会举办游灯活动,人们组成长不见尾的队伍提灯巡游,所到之处,家家户户放鞭炮、点红烛迎接。作家冰心的老家位于福州有名的灯市南后街,她说,在福州方言里,“灯”与“丁”同音,“添丁”是句吉利话,所以送灯一般要多送。福建民俗画家陈友荣画了《精心制作彩灯》《闹元宵》《闹元宵之二:拍狮》《闹元宵之三:舞龙灯》等一系列节俗画,其《元宵南后街观灯》中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可以说是让人过目难忘。

  古代的节令画或年节画中,关于元宵节的有元宵图、上元图、观灯图等不同名目。存世的宫廷作品有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宪宗元宵行乐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帝元宵行乐图》等。这类图画已成为后世学者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沈从文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即收有明代宫廷画家绘制的《宪宗元宵行乐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帝元宵行乐图》,描绘了乾隆皇帝与皇族子弟们在宫苑内庆贺元宵节的情景,图中乾隆皇帝坐在楼阁上,安详地目视着皇族子弟们庆贺元宵节。据专家分析,图中人物的画像应是由擅长写实画的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所绘,图中的屋宇、树石背景则由中国画家补绘。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乾隆二年,太监毛团曾两次传旨,着唐岱、郎世宁、陈枚、沈源合画大幅元宵图。乾隆时代的图文书册《太平欢乐图》中也收有《元宵灯市》《元宵吃圆子》等年节图画。《太平欢乐图》为浙江画家方薰所绘,通过曾任刑部主事的金德舆进呈内廷,曾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升平乐事图》整册描绘贵戚豪门中仕女孩童庆赏元宵的图景,包括赏灯、玩灯等诸多画面。

  民间创作的年画中与元宵节有关的也很多。从清朝末年的杨柳青年画《庆赏元宵》,到“文革”前的新年画《做花灯》,再到改革开放后的《闹元宵花灯放异彩》,一路走来,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时代景象。《做花灯》由河北画家王宇文创作于1964年,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画面上一只大红灯笼给人印象颇深,上书“人民公社好”几个大字。20年后的1984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闹元宵花灯放异彩》,画面上大放“异彩”的,不仅仅是形制各异的花灯,还有人们的衣着服饰和精神面貌。传统的灯屏画也被视作年画的一种,画于灯屏纸或绢纱上,四张一组,粘贴于方灯之四面,是元宵节的应时佳品。灯屏画的内容多取材于戏曲或历史故事,如“孝行感天”之类,有的画面上还有灯谜。作家冯骥才说过,在这特定的迎新之日,人们心里全是理想的图景。如果想知道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梦想,就去看他们的年画。他们都已经画在画上了。

  元宵节一过,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就算是真正地结束了。盼了一年的好光景,这么快就过去了,就像精心准备了半天的团圆饭,一根烟的工夫就呼噜呼噜地吃完了。让人感到安慰的是,转过年来就是一个崭新的春天,和暖的春风已在不经意间来到了身边,报纸上的栏目“四季中国·冬”已经变成了“四季中国·春”,接下来,大地将会生出新绿,万紫千红的景象即将纳入我们的镜头。是的,元宵过了,春天来了。

  【3】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专题活动总结

  日前,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通知,对20xx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进行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活跃节日期间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喜庆的节日气氛。

  一、充分认识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重大意义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引导群众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建设文化强国,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广泛深入组织“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引导人们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结合起来;与传播现代文明理念、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结合起来,积极营造尊重传统、崇尚科学、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坚持因地制宜、就近就便,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挖掘和弘扬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城区文化宫、青少年宫、体育场馆、图书馆、公园广场及乡村文化站、文化室、文化中心户等宣传文化阵地,组织民俗展示、体育健身、歌舞表演、联欢联谊、灯谜灯会、书法棋艺、美术摄影等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城乡基层特别是苏区、老区,开展公益性文化惠民服务活动,把欢乐送到千家万户。组织结对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活动,发挥机关、部队、学校、企业等单位的文化资源优势,帮助基层、社区、乡村文艺骨干编排节目,组织文化联谊,使人们在参与中抒发情感、愉悦身心。

  三、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生活困难群众为重点,组织各种关爱活动。积极开展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拜年慰问走访、座谈联谊活动,组织他们参加当地的各种节庆和文艺联欢活动,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有关部门和各级文明单位要主动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和低保户,推动惠民措施的落实,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过一个舒心、开心、温馨的传统节日。

  四、进一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广泛发动市民群众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传递亲情友情,传播文明风尚。动员志愿者以结对帮扶的形式,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服务,让他们心情舒畅、快乐过节。以城市农民工为重点,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农民工维权活动。开展关爱留守农民工活动,以送祝福、送亲情、送文化、送平安、送健康为主要内容,让留守打工地域过年的农民工在异地他乡度过一个喜庆温馨的春节。

  五、积极营造舆论氛围

  各类媒体加强“我们的节日·春节 元宵”主题活动的宣传报道,通过新闻报道、专题专栏、专门网页、公益广告、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报道各地开展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我市各地春节、元宵节相关民俗知识,传播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让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专题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专题活动总结范文04-01

我们的节日拗九节专题活动总结06-20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活动总结02-04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03-01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03-01

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活动总结12-15

我们的节日活动总结03-13

2023年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活动总结01-16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活动总结(精选21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