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年终工作总结3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项目部年终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项目部年终工作总结1
本项目部自参建铜九线以来,在项目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员工的勤奋努力下,各项工程任务有条不紊的陆续开展,通过领导干部的精细管理、团结协作,取得了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现将20xx年度的各项工作予以总结汇报。以下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及业主检查评比工作总结 自20xx年8月份陆续开工以来,安全质量工作在项目领导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努力排除施工中各种不安全因素和质量问题,保证了施工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安全形势的稳定,提高了工程质量的保障能力。现将20xx年度安全质量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完成工程量
1、芙蓉河特大桥累计完成钻孔灌注桩226根,承台完成9个。
2、西湖特大桥累计完成钻孔灌注桩86根。
3、塘坝特大桥累计完成钻孔灌注桩1根。
4、区间站场路基挖方开累完成37万方;填方开累完成38.5万方。
5、涵洞工程开累完成354.37横延米。
二、安全生产质量基本情况:本项目未发生任何安全质量事故。
三、安全质量工作主要做法及体会
1、内业及日常管理方面:开工之前,项目在安全质量管理方面
下力度进行了安全质量管理策划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质量管理的相关内业和规章制度。主要出台了《项目安全质量环保管理办法》、《项目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项目安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汇编》、《项目特种作业、机械机具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汇编》、《项目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计划》、《关于下发铜九铁路Z1标段质量安全处罚标准及奖励条件的通知》、《关于下发开展“建精品 创样板”活动的通知》等。同时,根据工程进展结合本工程特点,组织了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相应资料的编制工作、组织全员签订《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与施工队伍签订《(劳务)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包保合同》、统计落实特业人员持证上岗及为高危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险、协同各项管部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建设)的现场布置工作。
2、开工来至本月13日止,我项目针对各类工程不同的特点和难点,为确保现场管理及技术人员在安全质量管理上能做到充分统一,在各项工程开工之前,按进场作业队的顺序,先后对各单项工程施工队长、副队长及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了开工前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和相关安全质量管理要求、规章制度进行了培训工作,累计5批次、参加人数120多人。
3、落实样板引路制度,组织召开安全质量标准工地现场观摩交流会。为了强化提高并统一涵洞、路基填方工程整体质量标准、推广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提高项目整体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业程度,于11月2日,由项目安质部统一组织,在项目指挥长、项目总工的带领下,组织参与涵洞、路基填方工程施工的队长、操作工人和所有技
术人员近100人对本标段涵洞、路基填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较为规范的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在现场会上,两位领导就路基填方、涵洞实体工程质量控制相关施工工艺、方法、技术和质量标准分别给大家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并以现场实体工程为样板对全线后续涵洞、路基填方工程质量提出了要求,统一了标准,真正将本项目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制度落到了实处。
4、为进一步掌握全线已开工单项工程施工过程安全质量控制状况,了解目前施工中存在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于11月2日至11月4日,项目指挥长亲自带领项目三总师、副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及各现场施工负责人、技术骨干近20人,从标段的起点到终点进行徒步检查,历时三天走程近40公里。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场分析原因、研究制订解决和整改措施。能现场解决整改的立即进行解决整改。一时不能解决整改的,本着全员参与的指导思想,按归口原则指定了相应部门配合现场施工限期彻底解决整改。
在工程安全质量日常管理过程中,项目还按闭环管理的模式建立了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质量管理制度、保证措施、考核奖罚标准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已初建成效,得到了南昌铁路局工程管理中心、指挥部领导的一致认可,并在第三季度质量安全信誉评价中获得铜九铁路南昌局管段第一名的成绩。
5、11月23日,由项目安质部组织并特邀南昌铁路局质量安全监督站刘光星高经工程师(原南昌铁路局桥工处总工程师)、铜九指挥部洪汉麟副指挥长,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对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过程质量记录的填写进行了一次专门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本项目所有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验收标准的理解程度,并统一了施工过程质量记录的填写方法。本项目5个项管部部长及现场技术人员、资料员、试验员近60人(邀请驻地监理办副总监及各管段监理工程师参加)。
6、11月7日,本项目安质部结合工程进展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并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下发铜九铁路Z1标段质量安全处罚标准及奖励条件的通知》。针对本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临时用电、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起重作业、高处作业、路基施工安全、机械管理、爆破作业、安全内业管理等方面常见安全隐患明确了处罚标准和罚款额度,同时,针对安全文明施工方面做到样板引路或有所创新的施工现场,明确了相应的奖励条件和奖励额度。此标准的出台,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激励与约束能力,全面规范了安全文明施工行为。
7、持续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和安全警示宣传力度。为加强并保持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程度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累计布置安全旗29面、安全彩旗650多面、各类安全生产警示牌100多块;在施工现场、路口等处共新设安全警示牌27处;在本标段进入各主要施工现场的路口共设立了路口指示牌6个,在全线较大的施工现场入口处安设彩门2座。
8、高姿态组织人员做好各次质量安全信誉评价和“三项治理”检查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初步取得成绩。在质量安全信誉评价和“三项治理”检查之前,组织各相关业务部门、各项目管理部业务人员提前一周进行前期自检自查,对查出的问题自行进行整改完善。同时,指派专人提前接触检查组人员进行迎请和摸底,反馈相关信息,各业务部门按相应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准备工作。由于准备充分,我项目在铜九铁路建设指挥部第三季度质量安全信誉评价检查中获得了全线第一名的好成绩。铁道部“三项治理”检查组于12月2日来铜九铁路检查,我项目和中铁大桥局鄱阳湖大桥项目作为业主指定的全线较好的两家单位之一迎接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虽然也存在问题,但从总结会上反映,我项目整体成绩上显强于铁大桥局鄱阳湖大桥项目。
9、开工之初,按集团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内容,结合本项目实际,由项目安质部负责,组织本项目管理体系各相关部门进行了传达和学习。同时,按明确的责任部门,将管理体系文件各程序进行了相应分工,将程序文本进行了复印传达学习,并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相应程序开展好本部门的日常工作,确保了“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在我项目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
10、开工以来,按本项目进场队伍的先后次序,对所有进场的施工队伍进行了培训教育,组织所有作业人员进行了考核,确保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并留存考试试卷备查。到目前为止,本项目累计培训考核现场作业人员450多人。经过培训考核后上岗,真正确保了各岗位人员的操作技能。
项目部年终工作总结2
在公司正确领导与关怀下,公司各职能部门多次莅临施工现场检查指导,以及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积极配合下,我项目部全体施工人员的努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而不足之处还是有的,首先,我觉得在项目管理上做到的还不够好。
一、取得成绩:
1、今年完成红旗路道路工程、汽车城道路新建工程(含给水工程以及排水工程)、中山南路慢车道和人行道工程,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兴业大道和如意南路工程等,全年完成产值2299万。
2、通过公司领导及生产科检查记录提出问题现场整改后,安全设施、设备、管理等问题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少。
3、选拔了一些有一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年轻人从事管理,使他们能更进一步的提高。
4、制定和完善了本项目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消防、卫生、交通等,各项管理制度及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
5、落实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经常不段的自查自纠,与上级检查整改相结合。对检查的问题,一定找出原因,落实改正的办法和措施,并设专人负责实施。
6、安全生产方面: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国家北京市及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贯彻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定,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安全生产,群防群治,狠抓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7、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操作,提高了施工人员的防患意识和法制观念,并及时做好各工种、各班组、各施工项目的技术安全交底。
8、与劳务分包单位签订劳务合同及安全协议,并与职工本人签订合同与安全协议,提高他们的自保意识,在场职工登记制定花名册,及时给于办理暂住证和人身保险,对劳务分包方的生产安全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的管理和监督。9、坚持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坚持五个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即所有管理人员都必须将安全生产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来抓。10、签证变更做的比较及时。
二、质量方面: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们的宗旨是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积极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
1、坚持执行国家验收规范,规程和操作标准,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做好书面技术交底,使操作人员知做法懂标准。认真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及时做好材料进场前的检查及试验工作,不合格的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不准使用,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隐检工作及施工试验工作。隐检或试验不合格,没有得到甲方和监理单位的签字、认可,绝不可继续施工,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通病和环节采取预控措施,防患于未然。执行样板制,如在以后安装路缘石、摊铺油面就一定要以延安南路的施工流程为基准均照此施工。
2、协调参建各方关系,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控制、工程有序推进、紧紧抓住施工方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管理等主要人员。监理参与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对每道工序做到控制在事前,降低和减少质量事故,尽量做到少返工或不返工。对每道工序的重要部位做到心中有数,对此应严格控制,监理必须到位检查验收。
3、所有管理人员赏罚分明,工作好的予以奖励,差的批评,直至扣除奖金和工资,从而大大的调动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
1、开工前考虑不周到、不全面,在工作不顺利或没有工作面时如何应对。没有作出第二套方案。但毕竟造成今年大量窝工,打不开工作面,进度缓慢,影响了今年的产值(开工前我项目部给建设单位递交拆迁报告后期也递交过好几份,但是拆迁迟迟办不妥,才造成两个施工工序窝工,以及重复施工),但是还是有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
2、工序安排不得当,分项负责人与材料员的沟通不及时管理的不精细,还是较粗放了,造成了后期工序安排不得当,分项负责人与材料员的沟通不及时人工费、材料费控制不佳。机械上控制不严,导致台班的浪费。
3、宿舍内脏乱,有时私拉乱拽电线的现象,躺在床铺上吸烟、烟头乱扔。
4、工程质量检查力度不够,对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没有提出防患措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返工。
5、活完料净场地清做的不好,即浪费了材料又影响了文明施工,新安排人整理,又浪费了人工。
在新的一年这些问题努力加以改正和克服。
四、20xx年工作计划;
1、争取明年产值突破3000万。
2、继续在“狠”字上下功夫,要更“狠”抓管理,完善各方面管理制度与奖罚条例。从而使管理直接管到人。
3、在人工成本控制和机械成本控制下功夫,人工费控制: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第一,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般为5%~10%)一起包给领工员或班组,进行包干控制;第二,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精减人员;第三,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工费。机械费控制:项目经理部内的设备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程质量、进度和设备能力的要求,合理地配备施工机械。对于外租机械设备,如:摊铺机、压路机、平地机、吊车、发电机等,分别采取按台班,按工作量或包月等不同的租赁形式进行租用。要按油料消耗定额进行抽查。并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进、退场时间,合理调度和充分利用,提高机械利用率。自备小型机具,也要合理使用,减少机具闲置。对于机械设备应建立日常定期保养和检修制度,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努力降低机械使用成本。
提高机械利用率。在土方工程中,机械挖土方的价格还不到人工挖土方的一半,因此,在机械施工方便的地方,应尽量使用机械,减少费用开支,加快施工进度。对现场的机械要合理安排,以减少机械闲置费。1.严格进行设备进场验收工作。中小型机械设备由施工员会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共同验收;大型设备、成套设备在项目部自检自查基础上报请企业主管部门,组织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有关部门验收;机械设备使用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作业,任何人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项目部要定期或不定期巡回检查,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通过20xx年一年的工作,我也很快找到了自己不足之处,也给自己以准确的定位,争取在20xx年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为公司再创辉煌!
项目部年终工作总结3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东径109°19′至111°16′,北纬39°30′至33°16′之间。全镜西北相距约196.5公里,东西相距约200公里。现辖6县1市4区,国土总面积23681.6平方公里,共105个乡镇、1841个村、10323个村民小组、67.48万农户。现有总人口340.65万,其中乡村人口255.1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5%,属于农业大市。为解决农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科技传播与推广中的应有作用,加快十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我市和所辖的郧西县、丹江口市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县。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发16号文件“关于实施星火富民工程的意见”、《湖北省农业科技110信息化服务体系试点建设推进方案》,我们结合十堰实际,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按照省科技厅《关于组织农技110信息服务项目检查的通知》,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在十堰山区开展农业科技110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实施该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切实抓好每一个环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工作扎实推进,项目进展顺利。
(一)建立了一支农技110信息服务队伍。十堰市农业专家工作室是市农业局直属事业单位,也是该项目直接服务单位。我们以该单位为核心,整合资源,成立十堰市农技110信息化服务中心。该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3名,其中,专业信息技术人员2名、信息人员25名;农业专家41名。农业专家当中,有研究员5名、高级农艺师17名、农艺师17名。由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沈康荣研究员担任该项目首席专家。以此为基础,加强了全市农技110信息服务队伍建设。按照湖北省农技110专家热线咨询专家的推荐选拔条件和农业信息员资格认证条件,全市选拔农技110热线咨询专家380名,建立组建乡镇服务站75个,配备基层农业信息员668名。
(二)具备了农技110信息服务的基本硬件设施。在项目的推动下,十堰市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对传统的原始人工信息服务体系进行改造和嫁接,初步建成了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为核心的新型信息服务平台。十堰市农业专家工作室(十堰市农技110信息化服务中心,下同)现有办公场地45平方米、微机45台,具有独立的WEB网站,拥有自己的国际互联网域名:xxxxxx,可对外发布各类信息;拥有自己独立的电子邮局:xxxxxx,可用来收发各地的邮件,并与新浪网等大型网站建立邮件完全互通关系;拥有独立主机,服务器配置:双致强,2G内存,2×1000M网卡,实行DVD-20M 1000M光纤上网;拥有136G×3硬盘。
(三)形成了农技110信息服务的运行机制。 “农技110”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运用电信网络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扩大了信息覆盖面,有效推动了信息进村入户,服务了十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此,我们建立了三大平台,一是建立十堰农业信息网站,该网站年点击人数达10万人次以上;二是建立十堰市农技110专家热线服务和语言服务平台,固定3名人员开展热线服务;三是建立“农信通”短信服务平台。现在每年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发布各类农业信息1万余条,农技110信息化服务已正式开通,我们与中国十堰移动通讯十堰分公司、荆州万声通讯有限公司合作,开通了“农信通”农业科技信息移动短信服务,丰富了农技110信息化服务的内容,该服务开通三个月来,已拥有用户1.8万个。现在全市上下已基本形成了一套热线咨询、现场服务、专家坐堂、信息发布等农技110信息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二、主要措施
推进农村信息化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为实施好该项目,我们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建设一个集成创新、运转高效、服务三农的新型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一抓组织领导。成立了十堰市农村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和十堰市农技110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科技、信息产业、农口各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领导协调全市农村信息化推进和项目实施工作。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领导协调会,由科技部门牵头,认真研究农村信息化推进和项目实施中的问题,使各部门进行协作,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二抓项目投入。为了保证项目配套投入到位,市科技三项经费拿出经费15万元,作为项目实施配套资金。同时,农口各部门千方百计实行项目打捆,把秦岭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业部门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中的信息化建设投入整合到项目中来,既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又保证了项目建设标准不降低,投入不落空。
三抓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是市州开展农技110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多年来,我们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建设,先后建设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情信息、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农业专家等信息资源库。湖北省农技110信息化服务体系试点市建设项目实施以来,我们按省厅要求,集中人力、物力编制特色资源信息库,建设特色资源信息5000条。目前,信息资料搜集已经齐备,正在进行标准化处理建库,为下一步优化农技110信息服务打下了较好基础。一手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一手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市县农业部门实现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同时,加大横向联系力度,与《十堰日报》社、十堰电视台、十堰广播电台建立信息交换关系,这些新闻煤体定期定时采取我们的信息,初步实现了农业实用技术、农业市场信息、农业政策法规的可视化,从而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农技人员和信息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培训,先后投入资金5万元,对2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和信息人员开展了农村信息化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他们信息技术水平,也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能力。
四抓宣传引导。在每个村的村务公开栏中都有宣传农技110的内容,包括农技110的主要内容、电话号码、查询方法等;在县城和每个乡镇的显要位置都制作了墙体广告;印发《湖北省农技110查询指南》5000份,保证每个村拥有2-3份;印发《湖北农技110宣讲材料》1万多份,保证每个村拥有5份以上。
五抓制度规范。用制度约束人、激励人、管理人。先后建立起了《十堰市农技110信息服务专家队伍管理制度》、《十堰市农技110信息服务专家队伍资质认证办法》、《十堰市农业信息员管理制度》、《十堰市农业信息员资质认证办法》和《十堰市农技110信息服务专家服务规范》、《十堰农业信息网信息发布管理规范》、《十堰市农业信息资源建设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开展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提供机制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从农村实际看,四大制约突出:其一,山区农村信息化推进成本高,穷财政投入能力弱。目前,全市还不能通公路的村有81个,不通电话的村265个、不通广播的村216个,分别占全市的4.6%、15.1%和12.3%。而且山区地形地貌复杂,电信信号全覆盖的技术难度较大,一个村“南通北不通、阳(坡)通阴(坡)不通”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电视、电话及手机的普及。其二,农民收入较低,制约农村信息化推进步伐。xx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990元,相当于全国、全省十年前的收入水平;贫困人口仍有90多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5%以上。其三,农民素质不高,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现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不识字或很少识字的有8.18万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9.86万人。不难看出,滞留在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大多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如此低下的文化程度,不少连简单的农技操作都不能适应,更谈不上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其四,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龙头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仍处在少数产业和点片示范阶段;农户、企业、市场三者利益联结不紧。
从涉农部门推进情况看,三个方面有待加强:一是信息资源建设有待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相对滞后,信息的采集、流通、发布渠道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需求。二是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有待加强。农业信息体系整体服务水平不平衡。三是农村信息化发展体系有待进一步形成。农村信息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点多面广,影响范围大,从市至县、乡镇、企业、农户等各级政府组织的所有涉农部门和信息机构都要参与。
四、几点想法与要求
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巩固现有成果,扎实推进十堰市农技110信息服务项目建设,加快十堰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十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加强领导,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列入当地信息化建设和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切实将其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列入“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内容,为信息服务到位提供保障。市级农村信息化推进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政府各部门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要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湖北省农业科技110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为支撑,搭建山区十堰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切实为“三农”搞好服务。
第二,整合资源,切实拓展服务功能。各地的涉农信息系统与网站,要根据各地的实际,由地方政府牵头,依托一个涉农部门进行整合,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原则上,市、县级政府每级只办一家综合性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其他部门要提供各具特色的专业性信息资源。要把我市已开通的各个农业信息网站、“农技110”、“农信通短信”、农业电视和广播频道(节目)等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服务互补互促,信息发布权威统一。
第三,多方引导,切实增加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农业信息化,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而且要不断增长。落实好市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信息化建设项目,设立农业信息化建设专项,增加投入,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要与湖北省农业科技110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项目经费配套,列入财政预算。电信企业投入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开拓农村市场,拓展发展空间,在发展中降低电信资费,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服务。
第四,积极探索,努力实现农业信息服务社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合作组织(各类专业协会、联合会)对农户的带动力强,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强烈,也有能力比较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效益明显。要大力探索“龙头企业+农产品合作组织(各类专业协会、联合会)+种养大户”的信息化服务新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建立各种专业的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信息服务事业。事实证明,建立乡镇、村信息站,利用信息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工商户和农村经纪人带动农民上网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要充分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电话、传呼等媒体和通讯工具,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发布窗口,形成以“农技110“为核心,多种传媒并存的信息传播体系。要依托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将信息体系建设与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利用原有农技推广体系的资产和人力资源,节约信息体系的建设成本,促进传统农技推广体系转变职能,开展农业科技、市场、法律信息服务。要积极探索专家热线服务、电话和网络查询服务、手机短信服务、专家现场服务等有效服务办法和措施,延伸信息服务触角。
第五,切实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直接影响着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核心。加强信息资源建设,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的信息采集—流通—发布渠道。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制度。要在市、县、乡、村进一步建立自上而下的一套完善的信息采集制度,定期收集各种农业信息,并及时进行汇总、分析、预测和发布。同时依托农业企业、批发市场、专业服务组织、种养、经营大户等进行多种专业信息的收集、整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完善的信息采集体系,不断提高信息传递的功能和效率;其次,要加大涉农部门的横向信息整合,组织涉农部门上网;第三,加强各种农业适用数据库的研制与开发,建立并完善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实用技术及科研成果等数据信息在内的各种类型数据库,并注意根据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更新其内容;第四要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农村信息员队伍是农业信息采集和传播工作重要力量,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选择既懂农业经济、又有实践经验,综合素质较好的专门人才进入信息服务员队伍。同时,要采取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加强信息员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特别是要以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为重点,通过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建立农村基层信息员队伍,及时收集传播信息,发挥好政府与广大农民之间的信息“二传手”作用,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六,突出特色,切实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旗帜。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中,既要着眼于服务农民、企业的共性技术信息,更要突出地方农业、农村经济的特色农业、特色产品、特色服务,为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服务。在建好大宗农产品相关信息的同时,重点围绕农产品加工产业化及柑橘、茶叶、黄姜、魔芋、中药材、山野菜、食用菌、草食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建设十堰特色农业信息资源,面向特定用户提供特殊信息服务,我们推动堰农村产业化发展,使特色农业信息资源走向全国。
【项目部年终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2017年项目部年度工作总结04-26
2022项目部工作总结(通用16篇)01-03
2017年项目部办公室工作总结04-05
2021年项目部办公室的年度工作总结12-17
2021年项目部综合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12-18
项目部年终工作总结09-21
项目部年终工作总结04-29
2022年项目部消防演练总结(精选6篇)11-10
2022年项目部“质量月”活动总结10-08
2022项目部质量月总结(精选15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