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
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常常发现,很多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小组活动停留在肤浅的你说我说的层面上,没有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现总结如下:
一、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师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须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帮助、提携、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意味着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努力,也意味着大家共同的荣誉。
实践中我们发现,当教师的引导语经常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慢慢产生;当教育评价也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如:
“第三小组的成员讨论时都在积极地发言,认真地倾听,他们合作得多好啊!”
“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好吗?”(提示学生汇报反馈的结果是代表小组群体的意见,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补充)
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学生在小组的成长中逐步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愉悦,会客观地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产生集体的荣誉感。
二、要对合作学习的.方法予以必要的指导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安排了很多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学生除了在小组中很无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外,并没有产生较深入的合作成效。教师在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中,要转变角色,蹲下身子与学生交往,可以把自己当作小组长或小组成员,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给学生示范,给学生切实的感悟和体验。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小组的合作学习需要得力的组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很快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合作学习的策略,会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组织大家有序活动,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能对合作学习的成果作简要的总结和评价。教师还要通过示范、引导,使小组成员逐步体会到,在参与小组活动时,除了主动发言、积极协作之外,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也是参与的重要形式。使学生意识到,在别人的启发下,自己思维的灵感得以暴发,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得更好,想得更深入,这样的合作意义才大。
我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自己读一读题目,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大家思考。
第二步,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在小组内谈自己学到了什么,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要注意倾听和思考别人的意见。
第三步,选出小代表,在全班汇报学习结果。
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断深入各个小组,帮助小组长组织、协调,鼓励小组成员参与、互动。
这个案例中,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对学生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调空,使学生明白,在本次合作学习中,自己承担的角色是什么,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何表现自己、关注他人。
学生只有明白了什么是合作学习,怎样合作学习,才能在小组活动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
三、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相互孤立的,他们常常是被综合运用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教学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在提出探究问题后,一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二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就急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要么是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参与,要么是乱哄哄一片,不着边际,不抓要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安排与没有安排一个样,活动后的效果不理想,教师还得回到原来提出问题时的环节重心引导,白白浪费了教学时间。
四、抓住契机,恰当安排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看到了比较频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安排,但学生的交往共处、合作探究能力并没有得到很有效的培养,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没有认真思考什么内容、哪个环节适合合作学习,以什么形式(二人小组、四人小组、六人小组、师生合作等)合作学习,怎样指导和调控学生的合作学习。我们认为,抓住以下契机,适时组织合作学习,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当学生人人都想参与的时候,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有时候,教师安排一项学习活动,如给汉字组词、练读美文等,学生都有能力参与,都有表现的欲望,但教学中又不可能给每个学生在全班表现的机会,这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既给了大多数学生实践的机会,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表现欲得到满足,还有利于教师得到全面的教学反馈,适时调整课堂教学。
当急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安排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如果真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如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的心灵互动,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与人交流沟通的强烈愿望,他既想让同学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也想了解同学的所感所悟。这时如果及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必然能营造出探究的氛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当须要协作完成的时候,及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蕴涵着很强的合作学习的要求,如语文学科的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自然学科的实验、操作等,这时,
抓住契机,适当安排小组活动,必然能取得好的效果。还有些教学内容,学生一个人操作,单调重复,费时低效,也可以小组活动协作完成。学生在协作完成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和体验,也使合作、交往、共处的能力得到培养。
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帮助时,安排小组活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必然会造成不同的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一个教学班中,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慢,产生的困难多,如果这些困难都要老师帮助解决的话,一是课堂上不可能有如此多的时间,二是其效果也不如学习伙伴的提醒和帮助更感性和易于被学生接受。在解决问题时,小组同学之间的启发、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挖掘其学习潜力。
五、要通过适时的评价促进小组发展
对小组的成长来说,及时恰当的评价非常必要。在小组的使用中,教师要注意给各个小组相对均等的参与机会,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面向各个小组的评价,即建立“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评价机制。对小组合作成效的反馈,要立足于发展的原则,使学生明白,自己小组的活动,好在哪儿,应继续发扬,还有那些不足,要努力克服和改进,要使评价成为学生更好地合作学习的动力。要通过运用一些活泼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展示评价的结果。
总之,合作、交往、共享、共处,是21世纪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学会合作交流是新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2
何为小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然而说说容易,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在小组中选出组长,负责带动其他人。也可以按不同水平分组,在学习中老师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问题进行探究,这样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会出现当老师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学生马上聚在一起交流探讨或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或根本不知从何下手,沉默不语,这主要是因为在合作之前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思考,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才有话可说,避免从众心理。同时,也给那些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全面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反思的内容包括课堂小组活动的观察;课后找学生了解谈话;学生作业批改;收集小组合作学习的反馈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还要反思自己是否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合作,对小组合作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是否给予及时的肯定;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学习的兴趣,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白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教育的新时代!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3
这学期,我根据总课题组研究方案,积极开展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题立项研究,在课堂上,小组合作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小组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在合作中体会到与人分享与人交流的乐趣。现将课题实验情况小结如下:
一、实验方法
1.学习理论 确定目标
一开始,我们根据子课题实验要求,精心编写了实验方案,保证实验活动的有序、正常开展。通过学习《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以及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确定开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学生分组方法、学习内容选定、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合作方式、学生积极性提高方法以及合作学习中评价体制等的研究。
2.定期研讨 促进提高
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们就把课堂研究作为重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实验期间课题组每位老师始终坚持两周开展一次公开研讨的课堂教学活动,再进行集中研讨,利用集中研讨的时间,针对实验目标,开展评课、教学反思交流、集体备课等活动。
二、实验过程:
1.确定分组方法。
分组时我们根据每个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为四人一小组。通过分组活动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混合编组的形式比较好,小组成员能够互补。
(1)小组中好、中、差的学生,不同特长的学生混合编组。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学习能力,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使这些同学有相互学习的机会,而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还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男生、女生混合编组。因为男女生生理特点不同,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有利于互补。
2.选定学习内容
选择好有价值、最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逐步习得合作学习的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以下教学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有新旧知识衔接的内容。
(2)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3)复习课的内容;
(4)“开放性”问题;
(5)需要学生操作实践的知识内容。
3.探索合作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让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轮流发表自己想法,形成统一观点;合作分工进行实践操作、探求结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辅导。这些合作方式都能从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正确进行评价
正确的评价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激励促进作用,对小组成员的评价我们在课堂评价中通过比较发现以下几点结论:
(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
(2)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
(4)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
三、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存在问题:
1.理论水平不够。实验老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2.学生已有学习习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短时间难以克服;
3.缺乏足够的研究时间,实验的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既要搞好实验,又要赶教学进度;
4.班级人数太多,分小组教学时,各组间的交流机会少;
5.小组合作讨论内容是否有价值;因为激烈的讨论,打乱了授课计划,拖延了授课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等。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总结5篇工作总结
6.学生个体差异体永远是合作的障碍。安排组长组织合作学习,但少数后进生他们不善于倾听别的同学发言,不在乎别的同学在说什么,不愿意思考问题,对小组内别的成员产生依赖性,影响自主性的培养。
7.有的教师思想尚未解放,课堂教学未能大胆放手,牵着学生走的现象在教学中时有发生。
8.在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和总结的同时,如何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促进实际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努力方向:
1.今后我们依然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精神,借鉴各种成功的教学经验,加大教研力度,钻研新教材,探索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2. 要树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极大地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扬每个学生之所长,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
3.要继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使合作与交流发挥它的优势。
4.继续加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研究。由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的经验材料,提高自己驾驭这种新课堂的能力,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教师指导合作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我们课题组将继续注重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合作中的每一细小环节入手,去探索出一套真正的、行之有效的课堂合作学习新方法、新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小组合作
中小学语文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部先后公布和实行了《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一系列的剧作充满了改革精神,富于时代气息,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新时期的到来。新的语文课程要求体现核心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教师不再是统治者,而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由过去的“主导”退居“引导者”的位置。各种新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都变为以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主,一切的教学形式都以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前提。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新形势,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便是具有实践精神的一次新的新课标体验形式。如何将这种新的教学手段恰如其分的运用好,相信是所有致力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园丁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在此,结合我自身的一些教学实践,和大家共同学习,希望能把“小组合作学习”这种语文教学的新方法运用的更充分有效。
教育学里提倡“因材施教”,我认为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时,也应该充分考虑一个类似的因素。我所处的学校地区偏远,以来自各乡各村的农村孩子居多,如果不考虑学生因地区差异造成的差距,而贸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相信不能将这种好
的教学方法优势最大化,终究可能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
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现代,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也逐渐和教学相结合,农村中学的学生们也不再是不是网络的“信息盲”,相反他们更易于接受新的'形式,每个星期两节信息技术课可以让学生们更广阔的了解这个世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但较城区中学的学生而言,乡村中学生们仍然略显内向和羞涩,在语文课堂上,能大胆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学生仍然只是个别。其实很多学生有着新颖的观点和强大的理解力,但由于地区观念的差异,绝大部分的学生往往不善于开口去表达,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养成,或者轻易就能改变的 。这样看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农村中学生中的开展将有着它的特殊性和必要性。
首先特殊性。体现在这种新的教学形式,面对的主体是特殊的。他们所处的相对闭塞和落后的社会环境,让他们保留了更多人性的淳朴,却也抑制了他们张扬个性的自由向往。
其次是必要性。简言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正是由于面临难题,我们的教学变革才更具挑战性。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格外的耐心和细心去启发和引导,致力于培养他们主动,充满阳光的学习精神风貌。
于漪老师曾提倡将语文课上的实惠一些,朴实一些。由此,我也总结自身在实践“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新形式后的经验,提几则优惠小方法,和大家共勉。
新课改将学生推上课堂主人的位置,还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是一种创新变革。但教师并不能退居一旁,正如于漪老师说的教师应是“平等中的首席”,那现在我们有义务好好的利用首席的权利,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形式中获得更多乐趣。以下是我们这些首席需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做的:
1, 巧妙优化小组结构。
课堂活动应该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的过程。组别的划分,组员的搭配也是一个需要精心设计的步骤。当然我们可以说一句,让学生自由组合,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长此以往,或许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知道他们谁更喜欢和谁玩,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却不一定理想。所以小组应该是全班学生学习时效果最佳的一个最优化整合。针对每个学生之间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素质的差异,课采用“好+中+差”的搭配模式。一六人组合一组为例,每一组中,三类学生所占比例依次分别是33%、50%、17%;相应的具体人数分别是:2、3、1排列。这样做到优势互补,三类学生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与反作用。当然老师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班级的具体的情况,灵活的安排。这种编排法定主旨就是:将学生的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
2, 灵活安排发言人。
在具体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经过一番热列的讨论之后,真正愿意或敢于站起来发言时,相对于讨论时代激烈,则更显冷清。一个学习小组中,发言人往
往集中表现为某一个人或某两三个,剩余的两三名便渐渐的变为小组中的听众,一不小心,还有变为小组活动发言时的隐形人的可能。即使被老师强行要求发言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不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算作应付,便是站着一言不发,呆若木鸡,当然,这是有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本意的 。学生不愿发言,除了前面提到的社会地区观念差异,更多的是学习习惯的强化不够。对此,我觉得一旦出现这种情形,教师要提前尽快实施“首席”的权利,灵活发言人机制。按时间划分(每周、次或者每天轮换发言人);按性别来划分(男女轮换);按学号划分(单双轮换)等等。总之,在灵活的变换中,督促指挥,养成学生发言的吸干,渐渐化被动为主动,使每个学生都保持一种学习上的适度紧张感:说不定下一个发言人就是我!老师们,充分发挥你们精彩的点子,和学生身上的“惰性”因子斗争到底,努力使“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在你的课堂上大放光彩。
3, 创设场景,变平板为生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利用好语文学科本身的特色,想办法使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逐渐浓厚,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提问文字语言的魅力,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指引,那引导之后,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自由的呼吸。,笔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略谈一二,苏教七年级《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内容和主题对学生而言不难把握,对于整个故事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尝试着让学生们按小组分配分角色演绎的方法。
毕竟想要把人物演好,首先必须要去了解人物的行为,然后还要揣摩这个人物形象当时的内心以及神情,动作等等。任务布置下去后,各个小组都忙的热火朝天,连平时被提问到后站起来一言不发的学生也全力以赴,结果当然出人意料到精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演绎,对人物的理解更加的具体深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大增,组员之间增进了友情。当然,通过这次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学习小组的形式也进一步的巩固了。爱玩是每个学生,或者说每个孩子的天性,“小组合作学习”使玩有趣的同时又有了意义,做到了两全其美。
4, 为小组合作学习引入竞争机制。
曾经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一位教师提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一个细节:让学生进行“PK”。“PK”是“Player Kills”的缩写,在超级女生节目中特指 两人去留问题。将时尚的因素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更体现了教学的创新意识。在这里,不妨将这种理念二次利用,将PK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赋予“小组合作学习”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力争上游的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课堂问答氛围。苏教版教材,每个单元的诵读欣赏,我一直坚持用小组PK的形式去教学。诵读欣赏旨在锻炼学生朗读欣赏的本领,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诗歌主题的体会。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每组组内互相诵读,选出一名代表和其他小组两两PK,得分记为A、B、两等级。然后相同等级的再比赛,最终得A的组别获胜,组内成员都有奖品。由于带有竞争,奖励等因素,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5
小组合作能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小组合作之后,我发现上课不再那么累了。比如数学的试卷讲评课。原来自己一个人讲,从第一题到最后一题,题题不落,就怕学生有不会的。有些优秀学生就会很不耐烦,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如果只讲难题又怕待优生懒惰不问。可是小组合作讲解试卷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小组里先讲优秀学生简单的题会讲解的很详细,小组里都不会了,还可以组间讲解。这样不会的题一定是全班同学的疑点或难点,教师再讲,事半功倍。小组合作还锻炼了优秀学生的能力。到黑板讲解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小组成员的能力。小组间的竞争,小组内的互帮互助,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组捆绑评价制更是使每个组员都不敢懈怠。班级中极少有破罐子破摔的学生,因为每个小组都在努力,每个小组都不放弃,谁会轻言放弃啊?班上有个男生,基础很差,成绩也不好。但是他最大的优点就是集体荣誉感特别强,小组合作的春风对他而言真是成长的转折点。刚进班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在小组长和其他组员的鼓励和带动下,只要有发言的机会,他就会高高的举起手。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他高兴为他鼓掌,渐渐的'他的信心建立起来,期末考试成绩居然达到优秀线。同学们都以他为榜样,特别是后进生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合作的魅力真的是无穷的。
我认为合作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讨论时应该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孩子在互相尊重中把合作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再次,要运用教育评价鼓励合作。讨论结束时,不仅注重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等。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 小组合作之我的困惑和疑问 培养优秀学生到黑板上演示来代替教师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只在关键时机点拨引导。可是我培养的优秀学生似乎总是不尽人意,不是声音太小就是面向黑板不好意思转过头,要么就是思路不清晰,到黑板上就紧张。似乎培养一个小老师真的很困难。
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马潇南呢?另外,许多课型都已经总结出了固定的模式了,这些模式时间长了会不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呢?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我们教师也应该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的课堂适应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6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我们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活动。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简单谈谈我们教研组的做法及思考。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才7、8岁左右,天真、爱幻想、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或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2.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3.合作、探究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个人,小组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4.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的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并用小五星或小红旗以示奖励。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用的时间还不够长,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一直困绕着我们,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优生独霸课堂的现象,学生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再如班额过大的班级,怎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我们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们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白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7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尽管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走了许多的弯路,但透过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学生发生较大变化,我收获颇多。现将自开学以来的实验状况总结如下:
一、阶段性成果
1、学生课堂上参与意识增强,参与面较实验前更广。原先的课堂,是班内“优秀生”的舞台,很多中下游学生缺乏自信心,应对优秀生的强势,他们不敢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时间一长,他们与优秀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来,由于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用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每个成员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每个学生都有了发言的机会,很多学困生也鼓起学习的自信心。
2、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潜力。在组织讨论时,小组长要根据实际状况安排小组成员发言,充分思考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水平,对于不用心参与的同学还要进行引导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组织潜力。
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潜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为了到达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务必相互了解、彼此信任,进行交流,互相帮忙和支持,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4、学生的胆量增大了。透过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原先内向的孩子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他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自信心增强,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方面的潜力有所增强。
二、具体的做法
1、学生课上展风采。透过向其他老师取经,我走了许多弯路,实验一段时间后,针对有些同学准备不充分,我对组长提出了要求,要求组长在本组展示前对小组成员的准备状况进行检查,起到督促作用,保证能顺利完成展示。同时,对各组的展示状况由同学们打分,透过此活动,同学们的自信心增强。
2、搞好小组评价。想要搞好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评价必不可少。我采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三种:
(1)小组长评价组员。每周一组长从我这领到一张小组评价表,此表可用一星期。上面共分学生完成作业状况、课堂表现、日常行为表现三个栏目,采用计分方式能比较直观地看出学生一周的表现。
(2)教师语言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做出评价。
(3)网络评价。根据学生一周来的具体表现,评出“最佳小组长”“最佳组员”“最佳值日小班长”“进步之星”“课堂之星”,此举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3、抓好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期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世界中,这种需求个性强烈。”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学习场所,为学生带给更多表现自我的舞台。在教学中,我们组织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如:同桌互学、四人小组交流、朋友间互教互评、全班群众讨论、师生间的讨论等。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更愿意向同学请教,也有当“小老师”的欲望。在这种合作中,学生能更简单地掌握知识。在学生汇报发言的过程中,我也经常指导他们如何汇报,如何倾听别人发言,如何补充。小组合作学习由于人员少、距离近,学生读书的机会更多,思考问题发表见解的机会更多、理解伙伴评价的机会也更多。这时,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就会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
三、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1、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参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反思力,引导他们学会学习。评价以鼓励为主,但很多孩子的评价语及评价面还过于单一,还需教师透过不断学习来教会孩子如何评价。
2、小组合作讨论时,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而且有时偏离主题。有个别小组的个别同学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谈论其他话题,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监督好,制定相应的措施制约他们。
3、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并且综合素质存在差异,导致课堂参与程度参差不齐。班内总有十几位同学个性活跃,展示自己的欲望个性强烈,给其他同学带来压力。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机会更多,扮演着一种帮忙的主角。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展示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4、由于时间较紧,教育教学任务繁重,有些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细致。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8
本学期为了提高每个同学的英语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经过近一个月的实际操作,有成绩也有不足。昨天我又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调查问卷,结合调查问卷情况总结如下:
一、小组分组比较合理。
在调查问卷中,全班有38名同学,其中只有两名同学在问卷中说分组不够合理,其他同学都说很合理,很公平。
二、多数组长能认真负责。
在问卷中大多数的组员都说自己的组长很称职,能认真辅导组员,耐心给同学解题。特别是课后能组织组员一起背单词,读课文。当然也有个别成员反应有的组长不够耐心,课后也很少组织同学共同学习。
三、绝大多数同学喜欢小组合作学习。
在调查问卷第二项的问题是:你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吗?为什么?有的同学说喜欢,因为他们不会的问题可以在一起研究。还有点同学说这样学习即轻松又能学会。总之每个同学都喜欢小组合作学习。
四、学习英语的困惑比较集中。
在问卷中多数同学感觉背单词困难、短语太多不好记、句型不好理解等困惑。
五、目前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个别差生不好处理,现在每个组内都有一个学习极差的同学,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劲头不足,现在最基本的英语知识都不会。另外他们不听从组长的指挥,顶嘴、调皮,嬉笑等,很让组长头疼,经常来找我告状。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近一个月了,我觉得好处还是很多的,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习积极性,特别是每周小考,主要考单词拼写、短语翻译和简单的句子翻译。考完之后让组长批不同组的卷子,再算出每组的平均分,然后我给排出名次,公布小组成绩。这样很调动每个小组的积极性。现在每周的小考成了同学们期盼的事情了。另外在课堂上我多创造条件,让组长和副组长给同学们讲解英语知识。这样培养了很多小老师,同时也提高了优秀率和及格率。有了小组的划分,课后组长能督促组员认真写作业、复习学过的知识、预习新单词等,这样我就能省了很多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化小组合作学习,多指导组长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带动每个同学成长。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9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采用,使原本安静的课堂热闹起来,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小组合作学习“实行至今,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立了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性,
学生通过各项评价能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每个人都有机会听取意见,认识自我。学生能在评价中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点,乐于接纳别人的意见,敢于对别人提出批评和建议。也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矫正,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
2.小组合作学习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力。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独立性增强,自学能力提高了;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每个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积极主动参与状态中,堂堂课有收获,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人人进步,人人成功。
4.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人与人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的优秀品质和主动学习能力。在课上,问题由学生提出,结论由学生归纳,方法由学生探索,结果由学生评价,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大都具有探索新知的欲望,能够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有自己的新思路、新设计,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畅通、方法灵活、有深度,这样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很有效的。在试验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1.在合作学习之前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但这点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做到。
2.合作学习中,有些困难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不愿独立思考而直接从优秀生处获取答案,致使学习成绩越拉越远。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还在进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不断探索,以求更快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0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我们目前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个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等这些口号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鉴于此,我们也把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了我们的教学中,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没有评价或者评价不够细致、具体、全面,而没有引起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更没有发挥此学习模式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以下尝试,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从而更快地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技能人才。
一、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意义
现在学生普遍基础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自控能力很差,所以造成了学习氛围不浓、学习成绩不明显、综合素质不高等现象。为了更好地改善我们的教学,我们引入了把"将集体智慧最大化"的合作学习浸润于学习活动之中,营造了"君子和而不同"的人际情境。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DavidW.Johnson将"合作"作用表述为"将集体智慧最大化"。合作能聚合智慧,能造出无数个"诸葛亮"!"合作能使本组脱颖而出,卓而不群"也是学生们的共识。通过"小组合作评价"有意识的对"小组合作"加以引导,力争促成合作意识在学生的心里与日俱重、落地生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随着一步步的试行发现,学生的表现虽比以前有很大改观,课堂气氛也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从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1、个别小组间为了争分无谓耽误学习时间,影响课堂秩序;2、有的同学只是为了得分而忽视了能力的学习; 3:有的学生对什么都无所谓,得分与否全然不顾;4、有的同学为了补充后的得分,故意挑“毛病”,可谓是鸡蛋里挑骨头,也因此打乱整个教学计划,甚至有的课堂会因此而失控所以,构建合理的、有效的评价势在必行。
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作用
作用概括总结如下:
1、改善课堂秩序,调节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学之有效,在锻炼的同时,时时以培养能力、提高技能为导向,以检测
知识掌握、能力获得为准绳,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有目的地参与,有目的地锻炼,有目的地发展,每节都有收获,每人都有所得,每天都有提高,因人而宜,让学生都能得到与之相辅的能力锻炼。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自我欣赏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能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观念,让学生学会如何适应环境,如何自主学习,有利于建立学生竞争意识,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鞭策,使他们以后更容易适应社会工作中的奖罚制度。
3、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方法、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
4、有助于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加强,有助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德育方面的培养及教育。
5、有利于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6、养成了关注同伴,为同伴之喜而喜,为同伴之忧而忧的良好的人际交往心态;学会了在合作学习,在合作中评价并促成了全班同学合作;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评价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具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既注重结果性评价,又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既注重绝对性的评价,又重视相对性的评价;既注重学生技能性评价,又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
而此评价体系又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具体为:
1、教师评价:(用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量化促进)
评 价 内 容体
备注
加分项
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精力集中
个人表现
学习认真、细致、效率高
回答问题积极主动,竞争参与意识强
语言组织大方得体、逻辑性强
勇于接受大家的考验且顺利过关(说明自学到位)
能挖掘出新问题或有新发现
能用心聆听他人/组的讲解,提出质疑、虚心求教
小组成员认真准备,合理分工,积极应战
小组合作
各成员能主动关注身边弱势群体,共同进步
小组展示时积极配合、全员参与,适当的使用道具,样式新颖,集体展示主题鲜明、简洁、有条不紊
板书认真、形式多样、板面整洁、重点突出
知识掌握过关率90%以上(各成员荣辱与共)
明:1)进步较快的可适当给予鼓励加分
2)根据学生表现可逐步提高加分标准,以求学生更高层次发展
3)突发事件发生,教师可根据德育教育为先原则适当进行鼓励加分 扣分项
讨论问题跑题、谈与主题无关的话题
先警告后惩罚
不服从小组管理及安排
取笑他人或起哄
小组间因得分发生争执扰乱课堂秩序
不遵守课堂纪律、玩手机、看闲书、发呆、搞小动作等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2、学生自评与互评:(从“攻心”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由、客观地认识自己,从而督促学生进步)
评价内容
答案
这节课你努力了吗?
本节课你有几次发言?
你有没有谈论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黑板上有没有留下你的痕迹?
你今天成为“挑战者”了吗?
你有几次帮助过其他人?
你是小组的主力军吗?
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有哪些不满?
你对自己小组今天的表现有哪些不满?
说明:本表内容不予量化,只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让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同时树立新的奋斗目标。
传统的评价方式,多为教师对学生的单项评价,评价的主导在教师,学生是评价的对象。因而学生只有接受评价的结果,没有参与评价的意识,抑制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能力。我们教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群体,他们有思想、有意识。在课堂上,我们千万不能忽视了学生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对自己和同学的评价。因为从学生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于我们成人的看法和见解。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注重同学间的互相评价。
四、从评价的要求来看
1、评价要及时
小组合作评价根据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灵活选取评价内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为主要目的,多注重过程,及时、快速地对学生表现给予评价响应。教师的及时、积极的评价会给学生小组和个人以继续学习的动力,无论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评价,都表明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这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种心理的需要。
2、评价要公平客观
虽然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观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出积极的评价,但如果教师在评价时偏离常轨,一味去“讨好”学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学生可能会觉得
教师太“假”,从而可能不信任教师,对教师产生抵触的心理。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也不能因为某小组内有优等生就对此小组特别“照顾”,明显的偏袒、有失公正、公平,会损害大多数小组和成员的利益,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评价要具体
教师在评价小组和个人时,要注意作出恰如其分的、具体的评价,模棱两可的评价、含糊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没有益处。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你真是作者的知音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等。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学习的成果得到肯定,也给学生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4、评价方式要多元化
教师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给予评价时,可采用多种方式:言语的鼓励、眼神的交流、会意的微笑、虔诚的肢体动作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会拉近我们师生间的感情,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温情和力量。
5、评价要多层面
教师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细节表现及点滴进步,这样多层面的评价有利于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也是有原则可遵循、有发展空间的为了能让"小组合作评价"成为学生"常看常想的老朋友,不见不散的新感觉",我一直思考着、努力着。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思考与探索,我有很多收获。也许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我还会继续探索下去,让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1
新学期开始后,我校进行了有声有色的小组合作学习,本人有幸也参与其中,体会如下
一、优点:
它能给学生合作和展现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它还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它一改过去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的局面,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二、不足,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背后,却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班上学生能集组织能力、责任心、学习好于一体的孩子较少,因为这种组织能力与爱表现自己的人太少,使得小组无法均衡。有的小组长也总是忘记自己的职责,只顾自己,不顾组员,老师提醒了才做,不提醒不做,非常被动。
(二)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茫然,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
(三)在小组中有的个人总是为小组争光加分,有的个人总是为组扣分,这样经常扣分的人也麻木了,
(四)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优秀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五)有些小组课堂上显得不积极,有的组员存在普遍不爱表现自己的现象。
(六)在课堂活动中,涉及到小组间竞争的环节,往往会导致学生间相互争执,拖延了时间,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且在评价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有时会对别的学生的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改正措施:
1、对小组长要经常找其谈话,及时了解小组成员的思想动向,从而因材施教
2、对于表现积极的小组长和个人要及时表扬,对于不积极的要找其谈话,鼓励其积极参与。
3、上课提问问题要根据问题的难度找相应水平的组员回答,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4、课堂评价语言要艺术,幽默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
四、困惑与建议:
小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有时控制不住讨论的时间,以至于完不成当堂的教学任务,堂清测验有时无时间进行,因此,小组教学对教师的素质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摸清摸透,对教学节奏的把握要张弛有度,进行小组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而不是追求热闹的形式,形式不重要,其结果才是我们探索的最终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2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们师生都有了可喜的收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端正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而且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积极,社会实践、调查能力增强,课堂气氛活跃,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采用了小组讨论、所学知识与社会调查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课堂创设了一种最佳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实验中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显著的改观,社会调查、实践能力、对教学的评价有了较大提高。具体表现为实验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能主动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各种兴趣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我们非常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在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中获取知识,对此学生做题正确率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互动、互评和个别指导与个别评价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益处。
在实验与研究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继承实验中的成果。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在所有实验教师的努力下,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合我们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能被我校小学一线教师所认同,至今仍在不断的研究与发展。
我校课题小组在研究中感到能否有效地在我校小学数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使之成为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关键在于能否引导教师科学地理解、把握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避免走入表面化的误区。一方面及时抓住合作学习在理念上的实质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在通过对合作学习中各动态因素的分析、研究、实践总结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体系。明确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目的,把握研究的方向。清楚合作学习绝不是一种外在组织形式的改变,而是将生生之间的互动作为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由开始关注课堂外在形式的变化到倾心于对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各内在条件的研究。如:对合作学习内容、目标、时机、方式的研究;对个人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对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及调控方式的研究;对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合作效果的研究等,使合作学习的研究能保持在一个较深入的层次。
行动策略研究的专列还在义无反顾的前行,我们还不能喘歇,继续不断努力。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3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感想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同时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时的听课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他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间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时更高级的行为。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通常采用异质分组是有着它的科学性的。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学困生2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与学生共整合出了三个问题:"圆锥的体积如何求?""它和圆柱体积可能有什么关系?""如何得出它的体积公式?"然后,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请选择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到指定地点,选出一位临时组长。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时机,体验“合作”
三、评价激励,延伸“合作”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4
摘要:新课改对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及小组合作学习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给沉闷枯燥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者就此阐述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生物教学组建小组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新课改对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及小组合作学习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给沉闷枯燥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一线老师,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悄然发生变化。而令我体会最深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它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实现有效学习。但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比如:教学效果不佳等。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探索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一、合作小组的组建
1.合理分组。我班36人,依据学生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共分9组,每组4人,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优等生、一个中等生和两个学困生。男女生数量相对平衡,且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精心地编排学生座位,力求使每个小组的水平保持相对均衡。各小组均有自己富有特色的组名和小组奋斗格言。比如:“智多星”组、“红蜻蜓”组、“无敌战士”组、“青苹果”组、“花仙子”组、“外星探险”组等,激发学生兴趣,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合作小组的管理分工及职责。每个小组内安排组长、副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各一名,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组长要精挑细选,因为组长是小组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在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组长要带头遵守执行小组内的各项制度,组内的各项任务要最先高质量完成,时时处处带头维护小组荣誉,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组长遵照小组合作制度对组员进行客观评价并将结果按时反馈给班主任和组员。每个组员都有公平的锻炼机会,轮流完成各项任务。在讨论中,成绩最好的主持讨论,成绩中等的做记录,成绩下等的发言,再由成绩好的补充。如果题目多,则组长要分配好,让所有组员均有发言机会。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个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如,学生带着问题自己阅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后,各小组将遇到的问题归纳、总结,由小组发言人问老师,最后由小组发言人教会其他三个成员。
4.小组评价。我先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指标,主要从预习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预习完成情况以组员实际完成的预习任务的情况为依据,将组员划分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课堂表现情况根据学生参与课堂的实际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作业完成质量情况按三个等级(A\B\C)依次计3、2、1分。在小组评价时,对个人合作学习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也要给予恰当评价,这样可以在小组内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消除个别学生的依赖思想。
二、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强的优越性。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包括合作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包括学习成绩、情感等个性品质的发展)。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教学中我不断总结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问题1: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学生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
解决办法: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说”,这种“说”的能力包括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等,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甚至生活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
问题2: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和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权利。
解决办法: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和问题,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没有找到规律的同学在交流中吸取他人有效的成果修正自我观点,取人之长为己用,因此也就能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收获。
问题3: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广泛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学生逐渐感到厌倦;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解决办法:教师要认真钻钻研教材,研究大纲,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合理设计问题。
问题4: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解决办法: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单纯的旁观者。还是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成员,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成员,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为了能够教得清楚、透彻,作为讲授者的学生,就必须对所要解释的材料认真阅读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我们在实践中尝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甜头,它不失为一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但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相信在新课程探索的道路上,我们将走得更远。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5
我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研讨活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它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学习方式。回首这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这个领域,想要实现生生互动,智慧生成,全员达标,就需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上做足功夫:1教师必须有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动力的能力;2指导小组中每个成员明确目标和任务,做好学习的分工与合作;3抓住合作的契机,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主动发言的能力;4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出新颖的、符合学生身份和认知能力的可操作性强的合作内容;5注重对合作过程的对个体参与度,小组发言以及课堂的生成给予及时到位地评价。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否则,表面上课堂的热闹互动,掩饰不住课堂的内在的底气不足和学生思维发散的混乱无序。因而如何有效的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值得研究的。
一、基础知识检测需要合作学习。
学习第四课《紫藤萝瀑布》时,无法实现当堂达标的'目标,的学习热情。就把字词部分再班上听写完了以后小组互换批改,两分钟后统计出达标小组和不达标的情况,及时强调易错字形,当堂改正,学生印象深刻,乐意接受。
二、解决难点问题时需要小组合作。
《紫藤萝瀑布学生》在品味句子时,有从句式特点入手的,也有从修辞角度考虑的,起来表述时答案众说纷纭。授课的时候,我都直接肯定了他们不同的答案,并且顺势帮他们梳理出品味句子的几种不同角度。第二个班级授课的时候,这个句子的赏析也出现了争论,这个时候我改变了策略,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讨论。最后一个小组还联系以前所学课文,补充梳理出品味句子的角度可以从句式,修辞,关键词等方面综合考虑,这个合作的契机是准确的,所以智慧的生成是灵动的。
三、解决开放性习题时最好需要合作学习。
现在有许多练习题是开放性的,这类题目答案多样化,言之成理即可,但学生往往考虑问题单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合作学习。例如:在《论语十则》中最后一个习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集中大家的智慧,就会想出多种答案。在这时学生寻求答案的思维是发散的,智慧的火花在合作学习中闪耀。由此,掌握契机,适时进行的合作学习能够激励同学高效学习,建立合理的小组评价及奖励机制也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重要依据。
合作学习研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例如:学生课堂表现,个人作业、日清、周清,单元过关要及时总结并给奖励,奖励喜报。奖励机制为等级式,晋级奖励。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选。被评为“优秀个人”,“优秀小组长”奖励喜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教师,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践,迎接创新教育的明天!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6-24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0-29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6-24
精品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0-28
小组合作学习个人总结12-12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7-22
合作学习小组口号04-18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5篇11-02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15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