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与反思

时间:2024-05-24 14:38:44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学习总结与反思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习总结与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总结与反思

学习总结与反思1

  XX年3月11-17日,xx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 “教育专家”、“名校长”和“中学名教师”项目培养在xx教师进修学校进行第二次集中培训,封闭式脱产学习一周。通过这一周的培训,我收获很大,感慨很多。

  给我最大感慨首先是xx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的培训团队,阵容强大,认真细致。

  在培训期间,吴xx院长、王xx副院长、黄xx副院长均亲自上课,每个班配备了班主任和班主任助理,无论是课程的安排还是培训后勤的保障,都认真负责,每天上下午上课的课间,还准备了水果,让我们感觉到培训团队的细心贴心。

  我所在的文三班班主任郑海燕副教授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从头到尾都是认认真真把每一件工作做好,并且非常细致。第一天晚上就召开了班会课,为了我们班在文艺联欢晚会上的节目能够出彩,郑老师虚心倾听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和我们一起热烈地讨论,就像我们的大姐姐。接下来的每晚的排练郑老师都和我们一起,其实我们都知道她那几天身体不好,出发的那一天还感冒发烧,但是她一直坚持参与我们的每一项活动,和我们在一起……

  还有我们文三班的班主任助理黄娟,默默地为我们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周一晚上为了第二天的“世界咖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她九点多还在课室摆放桌椅。

  文艺联欢晚会上,培训团队给学员带来了一个惊喜,买来了蛋糕给两位学员过生日,不仅作为“寿星”的两位“男女主角”非常感动,我们也感动万分,充分感受到培训团队的细致关怀,就像王红副院长所说的“亲”呀!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入选xx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 “中学名教师”培养项目,遇到这样的培训团队,我感到非常幸运,应该抓住机会认真学习,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投入到这三年的学习当中吧!

  其次给我感受较深的是这次培训安排的专家讲座层次高,让我们在聆听中拓宽了视野,受益良多。

  xx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扈xx教授作了《教育人性化的实践性思考》专题讲座,从人性的角度剖析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内涵,无论是理论层面的阐述,还是实践层面的指导,都触动了聆听者的内心,引发了大家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反思。

  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黄牧航副院长的专题讲座《中学教师的科研工作与专业成长》很有针对性,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最头疼的科研难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案例多,实用性强。

  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吴颖民院长的专题报告《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思考》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阐述,使我们深有感触。

  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王红副院长的专题讲座《从中美比较看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聚集教育教学目标与绿色教育》提出中美教育的根本不同在于教育目标的不同。美国教育的基础旨在教学生“会学”;而我国教育的基础旨在让学生“学会”。“会学”与“学会”,内涵相差十万八千里,她还进一步提出了“绿色教育”。她的讲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引发我们的思考。

  xx师大人力资源专家谌xx老师的讲座《认识你自己——基于swot的个人自我分析及培养计划的撰写》,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利用swot的个人自我分析帮我们打开了职业规划甚至人生规划的新视野。

  再次,本次培训内容多样,形式新颖,使我们在体验中得到了提升。

  除了上述学术性的专家讲座以外,还有两个选修的课程——xx城市职业学院、礼仪专家李xx老师的讲座《中学教师的礼仪培养》和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的谭xx老师的讲座《环保健康生活》。老实说,在选修哪门课程时我颇费踌躇,两个课程都很具吸引力,实用性强。最后我选择了《环保健康生活》庆幸的是,当我听完《环保健康生活》讲座下来时《中学教师的礼仪培养》讲座尚未结束,结果我是“鱼与熊掌兼得”呀!既更新了自己的理念,学会了许多健康环保生活的有用知识,又能一睹李xx老师的风采。

  培训期间还组织我们到xx中学xx湖学校听课和参观学习,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考察。

  最让我难忘的是“世界咖啡——名师胜任特征凝练与成长路径探究”,在班主任郑教授的主持下,分组讨论的活动形式新颖,“世界咖啡”所运用的“深度汇谈”形式实现了学员们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流。

  让我触动心灵的还有教育电影《死亡诗社》,讲述的是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在严谨的威尔顿教会男校有着这样的四个口号,传统,荣誉,纪律,优秀。学校传统的管理制度让人觉得压抑沉重。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俊美可爱又各赋个性的男孩,他们的眼中闪着对独立、自由向往的光芒。而老师keating的出现,似乎改变了他们的未来。keating是个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老师,教他们诗歌,在第一节课上就叫学生把诗篇的一些诗歌给撕掉,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举措。neil和他同学见到keating老师的年鉴,发现他是诗社团的会员,于是他们也很大胆在山洞里举行了读书小组。neil是主要负责人。neil比较喜好文学,曾为了他父亲认为他的校编制助理是浪费精力而被迫辞职。受到keating老师的'鼓励他坚持参加话剧演出,但是他父亲一直都不喜欢他演话剧。因为在他父亲的眼里,neil是甲等学生,应该注重学习,毕业后应该去就读哈佛,并且成为医生。但是这并不是neil要的生活,可是他又无力反驳他的父亲,最后他以自杀的形式结束了生命。keating也因为被指教唆学生“放纵”等被辞退。

  最后一堂课,keating只能选择离开。大部分学生都站在桌子上目送老师的离开,即使是校长也不能把这些孩子从课桌上拉下来,他们反复吟唱着惠特曼的诗句:“啊,船长,我的船长。”面对这个世界,他们做了第一次发自内心的选择,一个愿意承担后果的选择,他们独立、骄傲、自信。

  影片以neil的死亡达到高潮。neil的死,有学校,有家庭,有社会的责任,但是久负盛名的学校要保住它的名誉,就把责任推到keating老师身上,keating只不过是一个替罪羊,keating一个人的力量是无力改变长久形成的庞大的传统教育体制的。

  但是,影片中keating老师的教育方式给我极大启发。他不会照本宣科,甚至还叫学生撕书;他站上讲台那种盛气凌人的感觉,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心;他在操场上教学生听着音乐边踢足球边读诗歌,在中庭场中以走路的形式让大家明白一致性,同时也要大家保持个性。他的授课方式多样,别出心裁。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也应该避免照本宣科和教条主义,多一点个性化的元素,引导学生对客观情境的亲身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个性化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最后的工作室创建活动中我们见到理论导师xx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张xx教授和实践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室魏恤民老师、xx市越秀区教育局教研室吴美娟老师。他们认真的聆听了各位学员的发言,与我们一起讨论工作室的活动,而且很快就确定了我们3月份的深圳听课活动和4月初的第一次研修活动。导师们还根据我们的发言给予了课题研修方面的指导意见。

学习总结与反思2

  本次期中考试对于我而言,是一次不小的触动。因为在试题以考察非常基础的识记性知识点的情况下,所教四个普通班竟然以15份的巨大差距落后于重点班。这绝对是我始料未及的!而对于考试各个方面的分析与比较,可详述如下:

  一、试卷分析

  难度:限于出卷经验不足,所以不敢出难题、“怪题”、巧题。我从百余页试题库中,精减出这一套试题,甚至可以说我在出题时都有徇私——哪些题目我觉得自己的学生作不出来的我就坚决不选!这样编订出来的试题,可以说再也没有办法简单了!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自己应该是要受到批评的!全套试卷真正有难度的只有一个题目,而且是作为一个单选题出现的。所以总体而言,本套试题识记性较强,理解性题量不足,即难度偏低!

  只是考察覆盖面:部分我认为特别重要的东西,其实仍然没有纳入试题,包括春秋分日的考查;而有些部分则略显繁冗。总体上说,覆盖面较广,比例页比较协调合理。

  二、学情简略概括

  所教3.4.5.6四个普通班,基本由我从开学带上来。其中3班曾经由李光荣老师带过2个星期,一个月后才正式更换。而1.2两个重点班,均经历过三个老师的变换,现由王明友老师任教。

  总体而言,6个班如校基础相差不大,重点班稍好。但是学习态度差异相当大,1.2班课堂气氛活跃,课堂融洽和谐。而四个普通班气氛沉闷,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精神。甚至很多学生表现出对于学习非常不在意。

  三、考试成绩分析略

  四、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课堂上仍然存在讲多练少的情况。据部分同学反映,课堂上听的懂,但是课后做题不会。学生所用练习册《第二教材》偏难,不适合普通班学生使用。而教师很少从课外资料上面提炼出好的题目给学生练习,所以学生学到的知识点实践的机会比较小。

  2、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识记较差。不少试题是以教材上文字为蓝本编写,但得分情况不理想。很多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在课堂多次强调过,仍然不知所以然。还有很多知识点记忆不准确,导致错误,比如讲黄道面记忆成黄赤面。反映至少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认真阅读记忆过教材,二是基础知识点应用太少,概念不明晰。

  3、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明显的只求一知半解的情况。表现为学习中出现问题不及时解决,不喜欢问问题;还表现为上课不积极主动的思考,只求表面印象,不求用心理解!普通班的许多同学上课是用推的,在老师的催促下才会动动手,但是仍然不动脑。

  4、学习习惯很差。经过半个学期的训练,课前现在有半数的同学能准备好教材、练习册等学习用品,但是课前预习、复习、作业等方面仍旧存在很多很深刻的问题。也表现为不问问题、不认真思考问题、不注重用图等大的方面。而小的方面则多不胜数。

  5、作习题不注重作图用图。从开学到现在,我一直在致力于他们作图能力的提高,甚至有的.时候全课时变成了一届美术课,但是学生依然没有形成很好的作图习惯。考后课堂上面随即调查了下,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考试中间没有用过!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至少有5-10分可用该图顺利解答的试题丢分!可以设想,若注意了用图,普通班的平均分至少可以提高5分!

  期中考试的插曲在一声声欢呼或叹息里渐入尾声。于我而言,并不是什么喜人的成绩,但也总比我先前预想的要好上一些。而较之于进班时的位置,总归还是下降了许多,心中也是难免存着不甘与怅然的。

  单就国文一科来谈,要说结果还是颇为光鲜的,却也不能叫人满意。

  无论是念书还是做事,我常常都是怀着并不十分积极的态度。学习知识,往往也带着些随心所欲的意味。对大多数事都不特别上心,也就容易造成我在重点处的疏忽。着重需要认真对待的基础,之所以在得分中一派萧条景象,想来也与我的不够严谨,态度不够端正脱不了干系。

  的确有些愁绪,非得讲的话却也没有多强烈。细想这次检测,不尽人意的地方似乎也比优势要多。并非我对失败视而不见,只是我并不自觉会因此情绪大动。“我本就是优秀的啊,这次仅仅是失利,我一定会在下一次证明!”先作一番悲哀模样,再作付诸行动与否都无从得知的励志,在我看来就如同梅雨天以后怎样也晾不干的衣服,晒出来总有股自己也嫌厌的气味。

  我更愿意坦然而平静地承认自己能力的缺失,然后切实地去为弥补不足、充实自己作出努力。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强者必胜,有的只是胜者必强。落败以后,与其在无能而不自知上浪费时间,倒不如利用它来及时地发现自己的过错所在,为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积累资本。

  不管前一天经历了什么,明日的朝阳总会冉冉升起的。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期望看到那从地平线喷薄而出的光明。

学习总结与反思3

  高效课堂建设对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及小组合作学习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给沉闷枯燥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的焦虑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许多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偏重于形式,没有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再思考。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不科学

  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划分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每四人分成一组,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有些班级是直接将座位分成了几个固定的小组,但班主任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各个学科的学习情况,使有些小组在某一学科处于落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并不能很好地达到学习目标。以至于任课老师每上一节课,都要调一次座位,搞得班级乱哄哄。

  2、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任命不科学成功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为了实现有效管理,提高小组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和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任命,往往各个学科都是同一个学生。有些学生均衡发展,各个学科都比较优秀,还能善于带领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但一些组长严重偏科,在某些学科并不能起到带头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各小组成员的各学科学习状况,任命不同的学生做不同学科的组长。

  二、学生在课前缺乏有效的预习

  预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学习热情都有极大地帮助。许多学生没能结合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及其中的重难点。在新课的学习中不光未做到事半功倍,由于缺乏对知识点的了解和课前准备,小组合作交流时,只能干瞪眼,听别人讨论,自己无所事事。

  三、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这是十分关键的地方。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最终导致合作学习的失败。

  1、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不明确课堂上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立马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每小组里,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想讨论问题和发表见解,等别人讨论出结果,坐享其成;更多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其他事。到了小组汇报时只是盯着你老师看,说的却是:“我认为? ,“我想? ”,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我组觉得 ?”,更有好多小组汇报时只能发呆。凡此种种,都是一些走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2、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能起到帮助学困生作用学优生在学习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有的小组学习好的学生不等其他学生发言,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虽然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四、教师忽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

  1、教师对学生还是缺乏足够的信任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信任,不能将课堂学习放开,只是在提出一些思考题时,让学生进行交流,得出最终答案。其实这并不是小组合作学习,仍是满堂灌。

  2、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不当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什么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而不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如有的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在适合于学生独自探索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在一节课中安排多次小组合作学习。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逐渐造成学生丧失独立思考,感到厌倦,失去小组合作的兴趣。由于时机不当,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收效甚微。

学习总结与反思4

  本学期我和朱##老师、郑##老师三位老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设计了以课前准备情况、做笔记情况、注意力是否集中等方面的观察表,对开课教师的班级学生上课情况进行观察,我们小组在课堂上细心观察,课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评析,并形成书面报告。

  我们组的观察点主要从以下八个角度进行观察:

  1、课前准备情况;

  2、笔记情况;

  3、注意力是否集中;

  4、参与回答问题情况;

  5、能否围绕策略卡进行自我反思;

  6、是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反思;

  7、反思结果呈现情况;

  8、观察建议。

  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时表现的行为进行具体记录,目的是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表现来对课堂授课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所在,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学期,我们观察学生学习,对观察教学课堂有了以下几点感悟:

  1、学生素质普遍优秀,90%的.学生上课十分认真听讲,60%的学生都会举手和老师积极互动。

  2、在小组反思中,老师分组时把好、中、差分成一个组。这样能做到好差兼顾,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小组的讨论、反思,可见老师工作做得细致,想得周到。

  3、在小组讨论环节中,80%的同学讨论积极,每大组都有2-3个小小组讨论特别激烈,组长十分认真、详细记录。5%的学生没有参与小组讨论,或表现不够积极。

  4、在全班讨论时,小组派代表上台反思。他们落落大方,条理分明地讲述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5、92%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良好,所以在上课时教师能够更得心应手一些。

  当然,课堂观察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教师在授课时,做笔记的学生不够多,尤其是重点内容不及时记录。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孩子做好笔记。

  2、由于本次训练的都是新表格,学生对表格运用不够熟练,导致有些学生不会运用,在课堂提问时,还是显得沉闷。

  从课堂观察中,我明白教学要更关注学生。我认为今后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设计教学内容,还要设计课堂上提问的问题,考虑问题的难易度,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有交叉,是全班还是个人,是否兼顾大多数学生,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学习总结与反思5

  在社会进步的同时教育也与时俱进,推出了新课改。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堂教学的重点发生了位移,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这和传统的教育很大不同,我们师范类中文系学生在大三第二学期接触学习了《语文教学论》,我在邓水平老师的授课下,受益颇多。我们在学习中主要以课堂讨论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对该课的学习和课上讨论式共同学习,我主要掌握和了解了本学科的以下知识:

  1、了解了课程与教学的定义

  2、语文教学法

  3、如何写教学设计(教案)。

  老师在讲述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时候,指出一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让我们主要从教师自身去找原因,这让我感触颇多。以前在小学中学的时候,班上总有那么一些同学对语文不怎么感兴趣,老师家长就责怪学生,只从学生身上找原因,弄的学生对语文越来越厌恶。这让我们清楚认识到,从教师自身原因远比从学生身上找原因有效率得多。老师每次上课还轮流给班上3位同学上台讲课的机会,同学讲课结束后老师再点评,虽然每个人都暴露出一些缺点,但经老师指出后后面讲课的同学就加以改进,几乎没有再犯,每一次讲课结束都好像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后面的同学也讲的越来越棒。

  老师在课堂上还放教学视频指导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在听课的同时让学生们写了听课笔记,并写下自己的启发和困惑,然后老师再说出自己的看法,让我们受益匪浅。记忆最深刻的是老师给李XX整节课讲《我是什么》,暴露出来的最普遍问题让我们引以为戒,后来又放了教学视频中讲《我们什么》,并进行了比较,相信其他同学对此都收获良多。

  学习写教案老师和同学们都用付出了很多,老师布置一次写教案练习第二次课就讲解还发下样稿给我们对照,找出自己的缺点和进行反思,我们从一开始需要仿模板写到现在我们基本都能写出还不错教案,邓水平老师功不可没。

  通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这门学科对于我以后学习和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的重要性!

  建议:

  1、课程内容较多,还有一些内容没有讲完,讲课的时候进程可以稍快。

  2、每个同学上台讲课是一个很好锻炼自己的机会,但是后面学号的同学却没有机会上台,个人觉得这种一学号轮流的方式可以改下。

学习总结与反思6

  知道吕建老师要来作报告,我内心也十分盼望着。说实话,认识吕建老师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于科长在学习时给大家介绍过,早就对这个人产生敬佩之情。因此,也想更多的了解她。看似平常却不平凡,听了她的《穿越生命中的每一天》报告,我感触颇多,既羡慕又敬佩,回来后又打开她的博客浏览,还想更多的认识她。

  吕健老师从“在比赛中穿越”、“在读书中穿越”、“在写作中穿越”、“在教室中穿越”四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她的读书与写作。作为一名教师从20xx年至今,读了那么多的书,因为喜欢,而去读书。想想自己,读的书真是少的可怜。也知道读书的好处,也想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暑假前借了几本书,可是等真正放假了,勉强读完了一本,也没有做记录,更没有去深思。我认为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听了吕老师的报告,我下定决心,培养读书的习惯,哪怕读一本也要认真去读。

  参与就是成功,失败了,只能说明你与别人之间存在差距,不能证明你没有作出努力。重要的是,要坦然面对自己,客观分析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找到差距,不断为之努力,不断超越自己。我自认为还是比较有上进心的,总认为自己积淀的还不够厚重,不想去面对失败,不愿去冒险,看了吕老师的博客,我相信,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努力,就能“化茧成蝶”!

  是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听了吕老师的报告后,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触动,我们要看到“白天”和“天使”,做一个积极的人,让自己变得强大,“让每一季,世界看我时,枝头总有花开。”

学习总结与反思7

  11月12日去锦城小学观摩引导自学型课堂,张老师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我的触动很大;11月14日和15日,听了我们学校几位语文老师的公开课,课堂上也都涉及到了小组合作学习;我在自己班上也尝试了几次小组合作学习,现将我对一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的想法做一个总结。

  1、小组合作的前提是确保每组有学习较好的学生,切记每组学生学习都偏弱,这样小组合作学习会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

  2、小组合作之前提醒学生声音不能太大、四个人围在一起,尤其提醒每个小组前面的`两个同学面朝后时要带着自己的课本(起初在班上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前面的学生就头朝后了,根本不知道拿着课本)。

  2、确保每组的小组长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单独针对小组长做培训,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制定一些小组长的常规口号,例如: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步,请大家跟我读;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步,大家齐读课文;小组合作第三步,四个人轮流读课文等等。

  3、在小组合作的摸索中,形成合适的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熟悉模式。

  4、要明确告诉学生小组合作要学习什么,要怎么学,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要告诉他们小组读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把这个顺序固定下来,这样会节约很多时间。在一位老师的课堂中,让同桌互相学习,一个朗读、一个表演,两个同桌就针对谁读谁演的问题在讨论,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5、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给足够的时间,耐心等待,切记太匆忙,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6、对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教师要有反馈,奖励团结之花、合作之花等等。

学习总结与反思8

  哎呀呀,一想起来我就头疼,如果你要是问我怎样了,我就会害羞的告诉你:我的数学考试——考砸了!——考砸了!

  上个星期四,我们进行了数学考试,我觉的我准备的很充分,信心十足的'去考试。等到星期一,教师发给我们卷子时,我就……卷子上的分数上下跳动,取笑我自以为是,鲜红的“XX”左右摆动,嘲笑我自作聪明。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都快哭了。仿佛有一百块石头压在我的心里,十分难受。

  放学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没有批评我,责怪我,只是让我找出自身的不足,及时改正,总结经验教训。我真期望妈妈狠狠的批评我一顿,那我的心里也会好受些……

  我总结了一下这次考砸的主要原因:粗心大意,不审题,马虎不认真,还不检查。期望我下次克服自身毛病,只要坚持不懈,就会取得成功。为下次考试做好准备。

学习总结与反思9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领悟到语文教材、教学的研究很重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那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一支粉笔上课堂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然而也有语文教师的备课要么参考或照搬现成的教案,千篇一律地延用“教参说法”。也正是这个缘故,本来十分精彩的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便变得索然无味了。

  新课程的理念更是要求,教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其次才是学习的指导者,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教育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

  当我们认真反思过去的行为,就会发现“师道尊严”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和形势的需要,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力求语文课堂做到“趣、活、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受到美的,陶和感染。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使课堂总是充满激情,富有生气和活力。教研相随,以研促教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教研能力。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和教法,还要注意研究我们的学校,研究我们的学生,研究我们的课堂,研究我们的课程。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语文自己真实的教学问题,做到“以研促教”。我认为,语文教研应立足于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以语文课堂为基地,面向学生,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归纳、汇集、反思实际的教学问题,把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

  课堂教学历来是“遗憾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把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紧密结合起来,在反思中成长。

  这些我都还没怎么做到,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注意!

学习总结与反思10

  在以前的教学活动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例如讲过的多遍的知识学生为什么仍然记不牢?为什么多次练习过的题目学生还会出错?为什么学生总犯同样的错误?到底是原因,我想从教师角度找原因,最主要的是忽视指导学生及时整理总结所学内容,缺少自我消化、吸纳;忽视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缺少自我诊断、调解和改进。由此可见,学习是反思的,没有反思的学习不可能深刻。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反思性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创造反思条件和各种教学途径,采取适当的策略,引导学生自觉体会与反思。

  一、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课堂中生成的信息。

  我们常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反思性学习,可以对学习内容的链接、串联,也可以对学习方式进行分析,还可以是对解题策略总结回顾,等等。

  (1)看课题反思,进行思维定向。

  新课之前,有必要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的知识经验来反思课题,主动去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明确学习目标,进行思维定向。看到课题后,应引导学生主动自我提问:“课题与以前学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我还能回忆起这些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吗?”“本节课我们会重点学习什么新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体积时,学生一看到课题,立即会联想到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以及推导过程,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圆柱体的认识对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进行思考,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反思已学过的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迅速整理有关信息,另一个方面使学生指向要学习的目的,明确了本节课的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一般来说,学生一看到课题总能想到些什么,只不过一开始学生的反思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但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会渐渐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反思了。

  (2)在“生长点”反思,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是学习新知的生长点,许多新知都是在相应生长点上“生长”出来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这里所指的经验,不仅指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还包括学生接触社会、亲近自然所形成的生活积累。学生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接触到的、体验到的,都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宝贵资源,并深刻影响着其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教学中,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相反要善于运用迁移规律,去发现它,挖掘它,激活它。利用迁移策略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新知学习。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可先安排课前准备,让学生与家长去超市进行一次购物活动,将物品价格记录下来,买完后估计一下物品价格,并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付钱,经过课前“热身”,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3)在“关键处”反思,深化思维。

  新知的学习既需要结论,又需要过程。从“过程”到“结论”,学生还需要回味、比较、梳理和碰撞,即:他们先要回味探索新知的过程,初步联结、梳理活动经验,然后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完整、准确的`共识,从而获得结论。显然,联结“过程”和“结论”的这一活动过程正是学生的反思过程。通过反思,学生才能将原来散乱的感性认识提升为整合的理性思考。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而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各部分的对应关系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得出尤为重要,因此,我在教学这一关键点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反复验证与梳理,不同思维进行碰撞,最终得到共识,此过程是学生反思的过程也是思维深化的过程。

  (4)在课的末尾反思。

  课尾反思感悟环节,对一堂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用短短的几分钟,引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过程及运用的思想方法作一次梳理和反思,不仅可以巩固新知、新方法,且有助于提升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促进积极情感发展。例如:《观察物体》在课堂总结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同学们,你感觉这节课学得怎样?你学习到了什么知识?又有哪些收获?” 下课后如果有问题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观察物体是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的内容,是进行空间与几何学习的基础,学生的认知以直观为主,这部分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简单,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总结观察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收尾时及时进行指导,请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反思,让学生从动手操作、观察过程转入冷静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其他同学的头脑中都已经生成了基本方法。

  二、教给方法、学会检查、养成习惯。

  (1)、自我检查和自我改正。

  纵观平时的学生作业做完了,便去做自己的事情。把作业交给老师去评,错了,返回订正,再送老师批改,有的学生甚至要在这样的循环中来回数次这种重复,不仅不能使学生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反而产生一种厌烦情绪。实践中我要求学生在作业完成后不要急于上交。而是要给自己提这样的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我今天的作业和昨天相比怎么样,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二是我认真检查了吗?我都做对了吗?三是当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以引导学生这样问自己:这道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2)、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掌握反思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效率。

  例如:《表内除法》的整理复习时,有这样一个情景:动物园里有6只灰兔子,18只白兔子。每个窝里住3只,一共需要多少个窝?出现以下三种解法:(1)6+18=24,24÷3=8。(2)6÷3=2,18÷3=6,2+6=8。(3)18÷3=6,6÷3=2,6+2=8以往我们老师对学生给出的方法不加分析的“胡子眉毛一把抓”,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学生失去了深入思考和进行思维拓展的机会。而让学生对三种不同的解法进行因果反思及对比反思,分析每一种解法的解题思路,找出它们的在思考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样即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又关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针对不同课型的数学活动,我们适时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反思、联想反思、因果反思、逆向反思等等反思性学习,不仅可以优化算法、解法,而且有效促进了学生反思思维能力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三、教师自身的理智型的教学也需要反思理智型教学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简单的说,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学习总结与反思11

  课题焦耳定律主讲人张静时间10.31教学反思:《电和热》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电热的利用和防止。本节课的设计的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通过学生的观察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共同归纳总结。教学中应该充分地相信学生,给学生活动的.空间,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例如学生在观察电炉通电时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为什么电炉丝是一点点地变红而不是一下变红?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它相连的导线却不很热?等等,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科学探究的今天。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进一步相信我的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有让他们爱学、会学,我们教师才能真正走出多年的困惑,不要一为地强调结果,让我们更多地关注过程吧,只有这样结果才会更加美好。

  备课组长总结: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的内涵,就是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对高效课堂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围绕这三个方面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使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提高。教研组长总结:课堂是紧扣“高效课堂”理念,采用团队竞争的方法,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课堂都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扩展训练几个板块,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切实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最后,有学生进行小结,梳理本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学习总结与反思12

  近一年来,集团公司接连发生几起典型事故。为了不让悲剧重演,遏制事故多发的苗头,我矿邻导高度重视,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事故案例,吸取事故教训,查找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安全反思活动。现将我矿事故案例学习和反思活动总结如下:

  1、7月29日上午,我矿组织全体留勤人员、安检工在矿办公室认真学习了集团公司近一年来发生的几起典型事故案例,会议有矿长王红兵主持。通过事故案例学习,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反思事故教训,并结合我矿安全生产现状,开展不同工种、不同部门的自查互查活动。及时发现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加以改之,堵塞漏洞。通过事故案例的学习,强化了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树立了职工的安全生产信念;落实了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

  2、通过事故案例学习,我矿组织安全管理人员认真查找安全管理制度中的问题,对不符合实际的管理和操作要求,及时加以整改,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措施。

  3、我矿属待建矿井,留勤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基本功不扎实,组织事故案例分析,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有助于提高他们自保互保的`安全生产意识。开展岗位技能竞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每位员工不怕打不怕摔,经的起实践考验的过硬基本工。夯实基础工作,落实过硬的基层工作。

  4、认真开展“五想五不干”活动以来,全面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做好自保互保工作。职工安全生产的观念改变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程生产深入人心。全矿上下正在形成安全生产的新观念,广大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5、岗位操作人员因其工种的特殊性,对安全生产的要求特别重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基本功;加强安全知识学习,杜绝习惯性“三违”,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我矿根据不同工种的岗位操作人员习惯性“三违”的不同,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查找产生习惯性“三违”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坚决杜绝和防止习惯性“三违”现象的发生。坚决做到“不安全不作业,不安全不操作”。

  6、认真组织技术人员科学评估规程措施对现场的可操作性。近一步完善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并通过实践检验后,在职工中贯彻学习,并做到现场跟踪落实,确保实施效果。

  7、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分析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工作的特点,制定刚性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努力打造人人是安全员的安全格局。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并建立隐患排查台账,按时填报,做到定期排查隐患,及时消除隐患,不安全不生产。使安全管理工作确实落到实处,提高安全工作的执行力,建立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总之,我矿通过事故案例学习和安全大反思活动,及时发现安全管理制度中的问题,堵塞漏洞,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长效性、有效性。通过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了职工安全自保互保的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学习总结与反思13

  回首过去,成绩总保持中上水平,一直冲不到顶尖的位置,不禁问自己:为什么?过去两个初中生活,每天迎着朝阳去上学,伴着夕阳回家,每天过的很辛苦,却感不到充实,为什么?每次考试前总有一定目标,发下成绩没有达到目标总是没有太多愧疚,这是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我的目标不明确,意志不坚定。小学时想长大去英国上大学,这便成了我所谓的目标,直到现在才发现,目标应该是详细的,循序渐进的.,为达到一个终极目标,之前还要有若干个小目标以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而不能是一个笼统的,遥不可及的目标。每个学期开始,虽然给自己制定的总目标,但是对日常的学习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导致开学初始松松垮垮,考前突击,所以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每天也从没给自己制定这一天的目标,只是像一个机器人一样机械的学习,所以过的并不充实。每次考试虽然制定了目标,可只是喊了两声空口号,没有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去为了达到目标而努力。

  试卷明确目标一栏的“0”刺痛了我的双眼,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现状,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每个学期开始为自己制定明确的学习总目标。(考进多少名,均分达到多少)

  二、每个星期开始根据这个星期的情况制定一个星期学习目标(学了哪几课,要背会的内容,课外的练习题各科要做多少道,具体到每一科)严格执行。

  三、每天都要有一个学习目标,根据每天的学习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以上计划要持之以恒,自己要天天坚持完成并请家长监督完成情况。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的成绩很快就会有很大提高,请老师家长看我的表现。

学习总结与反思14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

  研究性课程设置的初衷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课程改革说起。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谈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仍然存在,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与选拔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正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同时指出: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就是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说: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重要内容,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老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中学课程计划》将会逐步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満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教育部教基字〔xx〕6号通知中还说:“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从以上引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基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这个最终目标的。为要能够达到这一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来改变教师和学生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了保障课程实施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又具体地指出了“研究性学习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当前,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否做到了这些呢。我们有必要对两年多以来的研究性学习作一个回顾和反思。

  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回顾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每周3课时,每所普通高中学校都应该按课程计划开课设节,可集中和分散使用。但是直到现在,我们许多学校在课表中没有体现,有的将全部课时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实际上形同虚设。还有的学校干脆把这三个课时分配给数学、物理、化学三科,意思是只在这三科当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好的是安排1个或2个课时在正课(课表上)时间中,其余安排在课外活动和其他课余时间中进行。那种把研究性学习只分给几个学科的作法是不妥的,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只是某几个学科的事,应包括所有的学科,而且,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很多是跨学科综合、交叉的。

  研究性学习只安排在某几个学科是不妥的,只安排部分教师实施,也是不妥的。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高中14大学科中,除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这些科目本身就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外,其余9大学科都应安排研究性学习的课时,每期作16周上课时间计,全期共48课时 ,如果每周2节安排在正课中,每期有36节,则9大学科每科可以排4课时的研究性学习课。排课时,总课表上不分到学科,另用单列课表将研究学习的课时分配给每位任课教师。督促检查,才能使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每个学科每位教师4节研究性学习课干什么?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探索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学习活动。目前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上有三种情况:

  一是以课题研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内容选择的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方面。课题研究还包括项目(活动)设计类的课题。这种以课题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交流表达阶段,相应地,对于这种学习的评价过程就分为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对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等),和结题评价。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组织形式又可分为个人研究、小组研究和班集体研究三种形式。

  第二种,就是有人称之为基于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研究性教学”,即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热衷于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即在一节课中铺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尽管这种问题也会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多数只与某一个学科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与各自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放弃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自主探索学习活动形式,那么研究性学习就将背离它的初衷,而被纳入“应试教育”的狭窄轨道,终究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反过来,如果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研究性学习密切结合,则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会更加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性质。因为,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探究能力。

  第三种情况,就是“带研究性特点的”学科教学形式。就是教师在日常的各学科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问题,也就是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的作法。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性质,对提高学科教学水平有积极意义。

  综合以上三种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基本形式看,当前的重点仍然应是第一种形式。没有第一种研究性学习形式的广泛开展,就无法造成一定的气势和氛围,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正因此,教育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特别强调“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另外,研究性学习的许多问题是一个不断研究的过程,不是一堂课或两堂课所能解决的。但是,与此同时,当然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形式也可以有教室课堂上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前所述,活动评价中的开题论证,中期评价,结题论证,活动总结与交流都可以在教室课堂中进行。

  走出课堂和校门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不是只是目前为了转变观念有权宜之计?应当说,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因为,不只是现时的观念转变问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要获得社会生活的亲身体验,今天的学生要走出课堂和校门,明天的学生同样要走出课堂和校门,今天对我们教师来说,可能是不太自觉这样做,明天则可能是一种自觉和自我意识的行为。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一期至少48课时,三年将是276课时,这么多时间的研究性学习,确实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看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学生应当走出课堂和校门。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困难,不仅是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观念落后,更在于研究性学习管理上的困难,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评价机制的问题。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对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管理与评价,要做好过程管理和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在这里我主要谈一谈活动过程的管理。

  有的学校对于活动过程的做得比较好。广东番禺中学采用了建立“课程档案”的措施。规定:

  学生必作:(1)研究方案:课题名称,目标,意义,内容,方法,所需资源,人员分工,进度安排,成果形式,专家或指导教师等内容,开题前上交,教研处备案。

  (2)研究周记:每人每周学习情况记载,每篇不少于400字,含时间、地点、研究内容(要具体)、收获、体会、问题等,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期末总结要求1000字,每周上交专职教师批阅。

  (3)研究成果:每小组或个人从下列内容中至少选择一项,研究 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科技作品以及软盘、录像资料等,期末上交专职教师。

  教师必作:

  (1)指导笔记:含对全班或所负责小组(个人)的指导的详细记录,有时间、地点、对象、主要内容,由专职教师共同完成,每周一次,每月底交教研处。

  (2)项目总表:项目汇总(名称、项目成员、指导教师单位、联系渠道、进度所需资源等内容)开题后交教研处备案。

  (3)学习心得:每月写一篇与课题有关的心得。

  (4)项目评估:对项目的意义,成功与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每篇不少于5000字。

  教研处必作:

  (1)检查记录:每月末检查教师的指导笔记和学习心得,按a b c d四等评分;每学期抽查每班各项目小组(个人)的研究周记,按a b c d四级评分。

  (2)科研论文:每学期以校研究性学习课题为研究范围,写一篇科研论文。每学期编辑一本优秀研究成果集。

  从番禺中学的情况看,这所学校还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中,主要是专职教师发挥作用。实际上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应参与其中,应当充分发挥每位教师、备课组、 教研组的作用。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问题。

  对教师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涉及教师工作量的认定和工作情况的考核。有的学校作出了有关管理与考核的规定:例如有一所学校规定专职教师每人带3个班为満工作量,兼职教师其工作量与语、数、英教师等同;另一所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指导的课题数为1—5个;还有的规定:(1)由于示范性高中要求教师能胜任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因此,能承担研究性学习指导和任意选修课教学的教师是合格的。并作为示范性高中教师的必备条件,学校将以此作为教师晋级、评选、年度考核优秀的硬指标。(2)工作量计算:专题讲座按1:1计算课时,应与学生共同听课,讲座期间较长时间在年级室者视同旷课。其他指导活动计算为:课题数权重(根据课题质量确定权重)每课题津帖数。(3)课题研究指导工作认定依据:①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专项记录本。包括学习笔记、听课记录、指导活动设计与过程记录,授课教案等。

  ②所指导课题组的有关原始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的阶段成果(如小论文),对学生的评价。③专题讲座与集中交流活动的出勤情况。④指导研究性的学年总结或论文。

  对学生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有的学校采用学分制是一种比较好方法。规定了基础学分,每个学期按研究计划完成任务的给2个学分。设奖励学分,活动开展得好的,经认定取得较好成果的,再给1—2个学分。三个学年中,学生取得10个学分时定为合格。如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高,研究态度认真,研究成果显著,则获得学分较多。

  上述有关管理和评价方面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有许多学校 都制定了,但是落到实处的不多,甚至有的学校制定这些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

  三、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当前,研究性学习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可是观念的转变又不会是自发的形成,只有在落实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探索研究中的体验和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制约才会逐渐形成。在许多情况下,就是要形成一种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不变也得变的环境态势。

  当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教师对提转变教育理念就反感,有的甚至说:“什么转变教育理念,那纯粹是‘作秀’!”那都是虚的,没有实际效用的东西。这样的人一方面说明他对当前以课改为中心的教育改革的无知,但同时又是因为受当前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因为社会看一所学校,关键是看高考升学率,一所重点中学,如果几年内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社会对这所学校的评价就会很糟,甚至组织部门对学校校长书记的考察,也可能作出对他们不利的结论。课程改革是要有胆识的,课程改革搞好了本来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的,但一开始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当前的很多情况是: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无论是作计划,写总结,都是把高考视为自己的“生命线”,大家都不愿承担改革的风险,大家都习惯了长期以来老的一套教育理念和方法。在行动计划中,为了高考,他们会采取“一切为了前线(高考)”的行动策略,甚至为了高考不惜采取各种“战时特殊政策”。其教育行为的不公平现象和短视行为处处可见。人们认为,只要高考考试制度不变,这种现象也不会改变。废除高考考试制是不可能的,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方法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现在,考试体现了最大的公平和公正,没有考试的人才选拔将会产生的腐败。但是高考制度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的力度应当进一步加大。虽然考试改革要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但考试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先导,适当加大改革的力度是完全可以作到的。

  研究性学习可以有课堂教学模式和带研究性学习特点的学科教学模式,但其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的研究性学习形式是其他的形式不可替代的。研究性学习不是第二课堂,也不是一般地课外活动,是必修课,是特殊的必修课的课程形式。以前,搞素质教育时,为了克服一些人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搞第二课堂、搞活动的偏向,有人提出“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的口号,这个口号本身没有错,但素质教育最终开展得怎样呢? 教育的观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人们相信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不是素质教育,反过来也会认为,凡是能提高考试质量的各种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和作法都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误入歧途。今天,为了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我体验生活,体验学习,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而设置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虽然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但绝对不能说,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如果不这样认识的话,那将是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的失败,是与课程改革的宗旨相违背的。

学习总结与反思15

  一、初二学习和生活的反思总结

  近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有以下自身问题导致了成绩下降。

  1、在上课时还不够专心,时而分心,开小差。

  2、晚上做作业没有认真完成,敷衍了事。

  3、不重要的兴趣爱好太多。注意力分散。精神不能集中学习。

  4、玩心太重。头脑里主要装的不是学习。

  5、自制力太差,容易被喜欢的事物所吸引然后沉迷。且没有时间观念。

  6、专研和探究的精神不够。做过题目的要点没有记牢,遇到类似的题目还是不懂。

  7、平时对学习的乐趣还不够大。没有主动想要去学习。

  二、初二学习和生活的规划

  1、上课要认真学习。不能走神。跟着老师走,注意老师在课堂上所提到的要点。

  2、课后的作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一项一项认真完成。

  3、学习上有遇到问题要主动向班级的同学和老师或者父母询问。并且把问题的要点记清楚,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才会做。

  4、完成作业后不要马上想到的就是玩。应该复习一下功课,想想还应该做什么来提高成绩。

  5、休闲的时候也要有时间观念。差不多了就要停止。而不能毫无止境的。

  6、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凡事都不要先想到玩,休闲。

  7、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主动要去学习,读书。把兴趣和爱好都主要集中在学习上面。

【学习总结与反思】相关文章:

学习总结与反思精选02-01

学习总结与反思06-05

学习反思总结06-09

学习总结与反思03-10

学习总结与反思07-23

学习反思与总结05-15

关于学习总结与反思02-01

学生学习总结与反思02-01

学生学习反思总结04-16

学习反思与总结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