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素质教育 重视创新教育

时间:2024-07-23 15:11:1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渗透素质教育 重视创新教育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创新教育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学生与自身双方面对创新教育进行开展与实施。小学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创新意识,注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使他们不但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的交际功底,而且具有个人独特的创新能力,真正成为对当今社会有用的创新人才。

一、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当前,面对着新一轮素质教育改革活动的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正面临良好的机遇。要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只有弃以往旧有教学观念,变更旧有教学模式,让教师结合时代的需求与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开拓创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手段注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才能将素质教育改革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正是当前教育形式下的创新,只有教育创新才能走出有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让鲜活的教学动力注入进来。这些教育创新既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素质教育改革又促使了教育的创新。

二、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

(一)激发创造兴趣,鼓励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因此,他向全体教师建议,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要使学习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使学生的头脑中会经常闪现出创造的火花。

(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例如《长城》第三段?写“联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但古代劳动人民如何修筑的呢?课文没有叙述。教师可抓住这一“空白”,让学生想象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修筑长城的。学生从环境、人力、物力等方面展开想象,深切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修筑长城的艰辛。小学语文课本中阅读课文,常蕴含着培养创新能力的因索和良机,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引导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积极开展语文活动课教学。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语文活动课教学,把它作为激发兴趣、爱好和特长,实现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语文活动课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在小实验、小制作中自己动手,在现时社会中去思索,发挥主动性、勇于思考、大胆创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例如,在学了《灰雀》、《奇怪的大石头》等这种类型的课文时,可以让在活动课上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的。他们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的想像,任意发挥,自由表演,对参加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表演独特、新颖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通过此项活动,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受到了各种锻炼,提高了各种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创新教育的实施

(一)创新教育始于质疑
创新教育始于质疑,巴尔扎克说:“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工作应当是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敢于质疑的勇气。那么,在课堂上就要做到:
1、改变传统观念,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
学生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会产生创新的冲动,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接近你,信任你,才会喜欢你的课,进而敢于提问,乐于思考,勤于探索。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乐问,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乐于提问。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进行双向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途径。
2、强化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提问习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认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为此,老师在课堂中要大胆放手,努力营造宽松的谐和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学问”的学生。课始“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激发,逐步成为会思考,会发现、会创新的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全新的教师素质
开展创新教育教师首先应当认清创新教育本质,再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加于创的改造与开拓,还要不断的在教学中进行经验的总结,大胆尝试,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更
新旧有的教学模式,为创新教育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厚广博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有平等、谦和、尊重他人,并能接受学生挑战的素养;要能创造一个充满探索气氛的学习环境;要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善于根据教学计划设计学生学习的课程。

(三)依靠教材,寻找创新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开展创新教育不但需要教师有创造能力,同时老师也应当在教材中寻找创新资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有很多适合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资源,如果能合理用这些资源,对于实施创新教育至关重要。
1、词、句、段、篇之中蕴涵着创新资源。
词、句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词、句理解和词、句运用上的创新。如《月光曲》中,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动地说“: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却又弹了一曲。“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为了使学生理解这个句子,可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回答”的各种原因,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2、语言、思维、德育、美育之中蕴含着创新资源。
如《司马光砸缸》一课,教学时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创新资源,引导学生认识救人既要有勇,又要有谋,进而从这一故事引申到培人,得想办法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运用逆向思维方式,把缸砸破,让水离开人。如果教师挖掘出了这一创新资源,通过训练,就能使学生既受到见义勇为的思想教育,又得到创新思维的锻炼。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创新教育。
要开展创新教育使得课堂富有生气就必须与时俱进,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服务于教学活动。网络计算机的发展推动了多媒体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得语文课堂中所存在的事物能够声画并茂、变得形象直观,它将书本中的静态图像动态化,揭示了图片中的深刻内涵,使得学生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了事物的本质。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语言教学情景,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本意境,将教学导向深入。
总之,开展创新教育教师首先应当认清创新教育本质,再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还要不断的在教学中进行经验的总结,大胆尝试,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旧有的教学模式,为创新教育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总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教育的神圣职责。小学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创新意识,注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使他们不但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的交际功底,还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真正把学生作为社会的人来教育和培养。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
[2] 课程教材教法[J]. 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
[3] 张慧云.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素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7).
[4] 陈青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贵州教育,2005,(12)

渗透素质教育 重视创新教育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渗透素质教育 重视创新教育】相关文章:

浅析小学语文创新与素质教育12-05

浅析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12-05

试论实施素质教育下地理教学的创新教育12-05

谈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3-02

谈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理念渗透教育03-29

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创新教育12-08

浅谈重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推行素质教育11-30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初探11-24

试论艺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12-0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