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小学道德教育的实然与应然
论文关键词:德育 德育课程 德育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即“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课改中德育的基本目标,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场合,但目前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使我国的德育工作一直处于低效。
一、德育课程的设置
1.德育目标缺乏真内涵,重化。目前我国的德育教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或政治课来实施,其内容主要以集体主义教育、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与人生观教育为主,而素质、素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德育涉及的领域则轻描淡写。德育目的的政治化既脱离实际,也十分狭隘,致使理论导向失偏,“大德育”将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混为一体。例如,我国对于诚信的真正强化与教育大多在成人身上,对于信用卡和各类的服务通过罚款、滞纳金等加强诚信的要求,诚实守信应该是在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应该反复加强与培养的,把诚信教育过多的加强在成人身上,且大多是以各种惩罚性的他律行为加以约束的,这并没有真正做到诚信。诚信应该是内发的,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是与他人交往内在的、深厚的信任和忠诚关系,小学德育的目标应该更生活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2.德育内容。
(1)缺乏正反教育,学校德育理想化。教师应该对于有些社会阴暗的问题进行有限度的分析,不能刻意的回避与隐瞒。教会学生学会适应与分析社会的黑暗,不要只是被动的去接受,成为压力。德育的应然与实然状态的反差,应该让学生具备这种处理能力。目前的学校德育过程中,教师只强调我们的应然状态,单方面强调好和美的正面例子,而这种单向的思维方式,也易造成小学生对生活中的经历推理的过于简单化。尤其是当发现自己的道德经历与课堂上老师的美与善截然相反时,小学生便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爱说谎话,碰到问题,态度前后不一,学校是学校,生活是生活,将二者完全的割裂。
(2)浪费学科渗透的德育资源。各个学科都渗透有德育的内容,教师可通过全方位渗透来进行间接教育,渗透比直接灌输收益更大。例如,在的课文中,贴近生活的事件很多,在小学的科学课上,通过各种趣味的生活小实验,激发学生发明创造和探索的兴趣。学校、老师通过小实验活动鼓励学生发明创造,将严谨与科学的探索态度寓教于其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科学的熏陶。从情感体验的角度,让德育深入到学科,让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3)德育内容的设置缺乏内容。德育内容上应该增进一些国学的东西,《论语》里面的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的礼仪与道德标准,例如人的自我修养、为人处事、社会责任、交友原则等等,这些恰恰是我们缺乏的最基本的东西。学习国学的经典,十分有利于德育和学生身心的发展。例如,目前在学校道德建设中,将的仁爱思想与现代的人道主义相结合,有利于在学校中形成尊重人、信任人、爱护人的氛围,有利于创立一个以爱换取被爱、以奉献换取感恩的良好人际关系环境。目前有些小学出现因为选三好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学生中出现很多贿赂同学拉选票的现象,这就需要把学生过分注重功利的道德心态引导到祟德尚义、见利思义的道德价值轨道上来,把主体性意识引导到自觉的道德精神上来。
(4)缺乏对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重视。很多学校的德育课程仍旧是处于“副科”的位置,担任德育课程的老师,大多都是临近退休或者其他的代课老师,效果可想而知。随意占用德育课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使得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大打折扣。
3.德育的形式。
(1)目前德育重视说教,重理性分析,轻情感熏陶,重理论灌输,轻潜移默化,我们要力求变德育的“训话”为“对话”。因为“对话”培养的是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其实德育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如看或者纪录片,引起学生道德认知的共鸣。例如,某小学是一所人文关怀氛围很浓的学校,每年学校都安排播放CCTV《感动中国》,看到真是很感动,里面很多平凡的人做出伟大的事情,那些伟大的品格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这样的道德教育让很多小学生终身难忘。
(2)缺乏实践,知行不一。杜威主张从“做中学”的经验论出发,强调通过活动实践来获得真切的体验,生活即教育,要让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真正落实学生是德育主体,将学校的道德教育从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和拓展。之所以“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是目前的考核评价制度,片面重视成绩;二是家长的问责。很多学校都怕担责任而很少带学生参与真正的实践活动。这是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二、德育
1.教师环境。在学校环境中,教师是孩子的榜样,也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主导者。尤其是小学的的环节中,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伟大的榜样,这就对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育素养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德育活动中来,并充当活动的主角,让他们策划、组织、参与主题班、团会,实现“到活动中来,回中去”。在这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自我的能力。对班干部分层次地进行系统培训,明确责任、强化意识,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凡参加学校社团的同学,都能以身作则,做其他同学的榜样。同时,还让每一个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强调学生的自律、自悟、自我内化,自我提高。
2.德育的工作者与参与者。在学校,众多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与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他们毕竟是成人,成人在小学生的眼中,有着或多或少的权威性,所以对于学校的服务人员的任用应有一定的标准。同时他们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资源与“教材”,例如,可以组织小学生平时观察服务人员的辛勤劳动,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可以组织一些活动,相信会让小学生受益匪浅的。
3.校内环境设置。不要过分追求现代化,而缺乏情景化。说到学校内部环境,学校应努力实现校园环境的美化,教室、食堂、草坪、操场等,都要做到整齐美观。但同时不要忽略校内环境的微观细节之处,例如教室里一个小小的挂衣钩,可能就帮助学生养成爱整洁爱生活的好习惯,或者当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帮助老师将衣服整齐的挂在衣帽钩上,有助于学生养成尊师爱长的品格和增强小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感知力。
4.校外环境设置。要建立校外教育网点,使学校道德教育向校外延伸,校际合作等。例如各种青少年教育组织和其他团体,动员、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配合学校做好道德教育工作。要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加强对不健康不安全因素的打击,深入开展 “手拉手”、“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小学生在参与中亲身体验,了解生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5.德育场所。
(1)教室:一般德育课程的场所,这也是德育进行的主要场所,容易发挥树立榜样和典型的宣传作用,是进行集体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其布置有时候缺乏针对性。
(2)教师办公室:一般这是老师与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私聊场所,教师注意学生一些隐私的事情,则要避开其他老师,否则有的时候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3)沟通处:德育沟通的场所。在设置上,不要写成“心理咨询室”,因为尤其是在小学,去“心理咨询室”压力是很大的,很多小学生从字面意思的理解,将心理咨询室与心理疾病结合在一起,导致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建议写成“心灵小岛”或者其他更富有诗意的名字,请一名专业的心理老师,为学生和教师同时提供德育工作。同时要求心理老师结合本校的小学生德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校本开发。事出必有因,教师要更加关心他们,要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小学生对话要平易近人,和蔼。
(4)大队部: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地方,要处理的大多是比较严重的德育问题。
(5)学校道德教育工作要充分取得家长的支持。孟子认为,人在世上,与别人相处,感情都是由近及远,由家庭到学校慢慢地推广出去的[1]。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联系,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吸收家长参加道德教育过程。
6.研训一体,加强小学与高校之间的合作。高校的教育学院依托中小学为基地,进行校本开发,以具体学校为本开展研训一体活动,体现校本培训的特色,关注教师与小学生的背景知识与经验,以先进的德育理论和理念为主导,围绕德育工作的疑难杂症,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做一些德育心理的问卷和数据分析。
对于小学德育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的德育环境改善。德育需要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每个人都做好,整个社会的道德前景就是光明的。德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傅佩荣.的天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檀传宝.问题与出路[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议小学道德教育的实然与应然】相关文章:
试析我国应然立法选择02-20
试论教师教学的应然追求12-10
道德教育应关注网络亲社会行为03-29
审美教育:初中美术欣赏课的应然之道11-28
议企业的并购效应11-21
议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11-30
议幼儿礼仪教育的途径12-03
论企业道德教育之我见12-0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