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校第二课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课程内容随意化、课程指导表层化、课程评价主观化的现状,按照“以学生为本”、创新和统筹兼顾的原则,提出应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活动为载体建立“学生主体性”互动式的课程实施模式,以评价与调控为主导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以分层管理的原则加强课程的队伍建设的途径,加强第二课堂课程建设。
[论文关键词]高校 第二课堂 课程建设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已经成为高校育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课堂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第一课堂的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第二课堂在育人体系中的作用,但第二课堂活动仅仅有课程化的理念显然是不够的,加强第二课堂课程建设成为课程化的核心内容。
一、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现状
1.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高校第二课堂因其特有的作用和地位被传统划归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与学校的教学中心割裂,被学校育人系统边缘化。长期以来,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仅仅以德育学科为理论基础,虽然德育学科科学理论在不断地丰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第二课堂在“纯粹”的德育面孔下存在影响力弱、时效性差、投入多产出少等问题,这造成第二课堂定位不准确,没有与第一课堂有效衔接。
2.课程内容随意化。课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建构人格的重要教育中介,目前的第二课堂在课程化的背景下进行建设,要求课程内容与各类活动相结合,学生必须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这让广大师生形成了一个误区,即活动越多课程建设就越好,学校、院系、班级、社团、个人都在绞尽脑汁地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产生了大量与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吻合、质量低下的活动,降低了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3.课程指导表层化。第二课堂通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其内容、功能和效果有较大改进和完善,学生逐渐在第二课堂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担当主角,主体地位有所突出,但仍然缺乏有效的指导,第二课堂往往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第二课堂的德育地位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政工队伍长期单打独斗,忽略了专任教师这支教书育人队伍的主力军。
4.课程评价主观化。目前的第二课堂课程化实施过程中虎头蛇尾的现象较为突出,在课程的策划、实施过程中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尽量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但大多数情况下课程以活动为载体,活动的结束标志着课程完成,往往仅凭着个人感觉或者媒体报道对课程有一个感性的评价,至于课程的影响范围和力度,对学生个体素质能力提高的程度等方面完全忽略,对课程的评价缺乏合理科学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二、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原则。第二课堂课程建设要在活动过程中和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包括实践内容、活动方式和形式等,尽可能张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体现学生自主、自由、自觉地接受教育的目的。特别是在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方面,注重使每个学生能充分提高资质和才情,培养健康个性和创新精神。
2.创新性原则。第二课堂课程建设是按照课程的理念对第二课堂进行设计,必须在课程建设中注重理论与方法创新,课程建设理论与体制创新,尊重指导教师的首创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第二课堂课程建设发展新观念,使科学的课程体系与规范的活动内容、灵活的活动方法和手段相统一。
3.统筹兼顾原则。在第二课堂课程建设中,既要突出特殊,又要兼顾一般,处理好综合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重点课程和一般课程、必修类课程和选修类课程之间的关系。注重综合类课程普及性的同时要强化专业类课程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使重点课程品牌活动带动一般课程发展。要善于分析,发现基础不太好,但具有发展潜力并符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合理布局必修和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共性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三、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途径
1.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第二课堂课程的多元化、综合化必然要求高校要将第一课堂中的静态、线形的课程转变为开放的、动态的课程,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合作,制定松散的课程结构,使学生以辐射型的求知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知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应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高校在第二课堂课程设置中,应开设“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样化的课程。高校要围绕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发展设置与学生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第二课堂专业类课程,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部分课程的设置必须与第一课堂的专业相结合,围绕学科前沿领域开设对应的实践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发明创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
2.以活动为载体建立“学生主体性”互动式的课程实施模式。第二课堂课程实施过程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开发和创造、共同构建的过程,要求教师要指导第二课堂活动的策划、培训、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将第一课堂的传统权威教学转变成共同探索新知的合作者,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回归。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以“活动”为主,在活动中学会知识、培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创造性开展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并参与其中,用科学的实验、规范的实践去推理论证第一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能尝试到失败的滋味,激发内在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作为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平等真诚地交往,在活动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发生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
3.以评价与调控为主导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第二课堂时间的零散和地点的分散成为教学规范管理的最大障碍,课程类别的多样化使课程缺乏质量标准和科学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因此,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成为课程建设的重点。建立多样化的监督渠道,学校应建立规范的行政督导系统,组织各类课程教学过程的督导检查和教学效果的考核检查,掌握了解课程运行状况;开辟非行政的质量监控渠道,通过收集实习基地、就业单位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邀请部分校外专家参与第二课堂课程实施过程,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评价。构建多元课程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应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列入评价领域;在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在评价方法上,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由课程负责单位采用证书管理、合格评价等方式多活动课程进行考核;在评价形式上,应提倡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绝对评估与相对评估、总结性评估与诊断性评估相结合,尊重主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4.引入竞争机制,以分层管理的原则加强课程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由于第二课堂的指导需要指导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从制度上为课程建设提供保证,在教师职称晋升、年度考核时,将第二课堂课程建设水平作为一项指标,使课程建设工作的成绩和教师工作量挂钩,真正实现多劳多得。同时充分调动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参与指导,将教师指导第二课堂取得的成果按照教学成果奖进行认定,鼓励教师将教学科研与第二课堂指导相结合,努力提高第二课堂指导的水平和质量。课程建设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特别是第二课堂课程建设更需要开放的环境,在年轻教师加强自我建设时,学校应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努力将其课堂教学能力转化成实践运行过程中的掌控能力,使其对自己学习和掌握的系统、真实的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理性思维和加工,以实现从感性能力到理性能力的飞跃。
加强第二课堂课程建设是第二课堂课程化的关键,用课程的理念对第二课堂进行建设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引向纵深化发展,将是真正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通的重要手段,这将是第二课堂建设的一次飞跃。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相关文章:
新课程下中学体育教学思考论文03-29
试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工作探析论文04-08
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反思与对策04-15
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04-22
加强高职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思考03-08
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思考(通用5篇)05-12
高校校园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方案研究论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