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中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2-11-30 23:58:1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比较研究中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培养 中美比较

  【论文摘要】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适应了发展的需求。本文从人才培养理念与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保障等方面,以中国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美国罗斯-豪曼理院为例,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比较研究。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他们的任务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1]本科生指的是“尚未在所学领域取到学士学位或者第一专业学位的学生”。[2]本科即“尚未获得毕业资格的大学生教育”或“尚未取得学位的大学生的教育” [3]本科教育居于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的中间层次。同时,经济全球化、大众化的相继到来,使得个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配角变成主角。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的背景,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的。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对知识的看法。经济的日益增长决定于知识的创新,进而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使得高等教育走向社会的中心。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引起了人民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从而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近年来,博士生比研究生的就业率高,研究生比本科生的就业率高,本科生比专科生的就业率高。本科应用型人才到实际部门就业应当更有优势。理由在于,本科应用型人才比专科生有更宽厚的理论基础,比本科学术型人才有更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二者兼备、优势明显。由此可见,改变传统本科教育的单一模式,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4]
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也不例外,教育一直都提倡以人为本。尊重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差异,促进个体的发展。个体充分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下,因材施教十分必要而且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有的思维强,有的实践能力强,有的应变能力强,有的交际能力强。他们的个性、能力、兴趣都存在差异性。高等教育不仅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始终贯彻因材施教,而且在教育方法上也要实施因材施教。本科教育模式一直比较单一化,要适应丰富多样的学生,必须转向多样性。
毕业生就业难导致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是要投入到市场,而且要成为抢手货。高等教育的各种活动要围绕着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来进行,这样才能使社会良性循环,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首先,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一上岗就得心应手,最好能独挡一面,而毕业生却缺乏实践能力,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培训。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很难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其次,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上已经饱和的专业人才高等院校还在培养,而社会上紧缺的专业人才高等院校却没有培养,形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应该顺应时代要求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让毕业生适应经济社会的要求。



中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美国成熟而稳定,中国起步晚,但是发展快。
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特点有:一是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培养并重。几乎所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都强调通用技能的培养,包括沟通和交流技能、公开能力、团队工作能力、领导能力等。高校和企业都意识到,作为较高层次的或专业人才除掌握专业技能外,必须有广泛的单位内外综合沟通、协调、管理和领导能力。二是多样性。这是美国整个高校的显著特征。三是灵活性。这个是与多样性特点相伴相生的。
中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主要特点应该是以2004年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召开的“中国成长型大学——独立学院峰会”上达成的共识:现在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计划、培养环节、课程设置上进行创新,可采取产学研合作、订单式培养、预就业等举措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人才培养理念与定位
不同点:美国罗斯-豪曼理工学院成立于1874年,学院在校学生规模控制在2000人左右,校园面积并不大。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经过五年发展成为“千亩校园,万名学生”的校园。可以说一个是老牌名校,一个是新兴学校。罗斯-豪曼理工学院将学校定位为本科层次、工程、和科学教育的领袖。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05年鲜明提出“创建名牌教学型大学”。两者都是私立,但罗斯-豪曼理工学院为非营利性,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以收学生学费为基础赖以生存和发展。那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发展的动因则是必须为生存而不断的变革,而罗斯-豪曼理工学院则因社会责任而发展,教师教学、学生成才得以自由而充分发展。应该说罗斯-豪曼理工学院的独立性、发展性更为彻底。
共同点:罗斯-豪曼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促进学院所有成员的持续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掌握技术型专业人士所必备的技能;寻求所有专业的持续改进;为社会服务,培养所有成员公民意识和服务;维持平等、合作和支持的工作。这些充分体现了学校办学以教师为本,教育以学生为本,强调个人化教学和全面发展,专业技术与社会责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鲜明特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办学理念:面向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出“二主五性”的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调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开放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2、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有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形态、培养途径及知识发展方式、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与淘汰模式等6要素。[5]
大抵来说,美国人才培养模式为专业式、协作式。中国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确立人本思想,专业设置通识化、综合化,课程建设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探究、素质全面的课程,教学模式多样化。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如罗斯-豪曼理院以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例:运用坚实学术基础为专业发展作出贡献;以团队工作的形式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并有效地表达和交流工作成果;在不断变化的全球中,运用技能建立长期的、成果丰硕的职业生涯。很典型的专业式、协作式模式。这是美国特色。
罗斯-豪曼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在学科与专业设置方面,集中在、、化学、生物、工程等理工科,同时为着重培养的专业人才创设了良好的通识环境,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有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都必须选修至少9门(36个学分)人文和科学的课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有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强调的是博学,而并没有严格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着力构建教育教学一体化、着力培养学生自我能力的“三全育人”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师梯队构成方面,罗斯-豪曼理工学院的教师全部拥有助理教授以上的职称,均属于高层次教学人员,而且比例分配比较均衡,各占三分之一左右。2006年在职教师161人(其中154名全职)中99%拥有博士学位。这些只是直观的面上数据。罗斯-豪曼理工学院在选择教师的时候,注重三个方面:专业教育背景、教学兴趣和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其次,教师必须具备对教学的兴趣和对学生的关注,再次,重视教师在各自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成就,包括在相关和企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经验,以及在国家、企业和大学实验室从事研究的经验。
同时拥有完备的实验、实训队伍。罗斯-豪曼理工学院优势之一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现实工作环境中加以应用的能力。学院不仅为学生安排校外工业、企业和研究所的和合作教育机会,还成立拥有35000平方英尺设施场地的创业中心,占地180多英亩,有11名专职项目经理和5名技术支持人员。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对教师要求,要有崇高的思想,广博的科学素养,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实践教学能力,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
4、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保障
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决定了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内涵。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知识的应用性,人才技能性,工作的适应性。在罗斯-豪曼理工学院,一个大学毕业生,除了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考核,罗斯-豪曼理工学院还制定了明确和详细的5项毕业生基本技能评价指标和具体指标:道德、当代问题的理解、全球性问题的了解、文化、团队工作能力、交流和沟通技能。要达到这样的目标,罗斯-豪曼理工学院通过基础设施、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建设保障:一是基础设施保障方面,罗斯-豪曼理工学院拥有、数字资源中心、教学技术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学习中心等多个辅助机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二是课程体系建设保障,美国一个大学生本科能毕业要求150个学分左右,但罗斯-豪曼理工学院要求达到194个学分。课程设置中,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技能课、实验、实践和设计课以及基本技能和文科选修课,都有通盘考虑。专业理论课旨在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础技能、实验实践和设计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基本技能和文科选修课培养的是学生的一般性综合知识和技能。三是在教学方法建设,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法、实验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研讨班、实地考察和参观、实习计划等。这些都为达到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标准提供保障。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总体设计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为达到这一目标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进行了合理的人才培养平台架构:根据目标定位,设置针对地方需求的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构建“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的人才培养计划;适应学生多元化需求,搭建促进学生扬长发展的复合教育平台;构建紧密型政产学研合作,扩大本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构建本科应用型人才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平台等。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教学模式上,大胆进行革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以实践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各类校内综合创新实践基地,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抓住学生的特点,开展“挑战性学习”,以各类学科竞赛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潜能,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我们的方法方案是提出来了,有些还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因为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设置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这是所有中国大学的弊病。
可以说,罗斯-豪曼理工学院是“成熟的商业区”,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发展中的商业区”,很多方面属于探讨阶段,平台搭建起来了,构架出来了,但是细节、软件建设方面,特别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否成为企业所用?各类的合作项目需要时间去打磨,而搭建的各种平台,是否成为其学校发展特色,或者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保障,还有待论证。

参考文献
[1]孔繁敏等.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科学出版社,2006.
[2]马骥雄.论本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学版,1958(1).
[3]杨汉清等.比较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王立人,顾建编.国际视野中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9.
[5]刘国钦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

比较研究中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比较研究中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关文章:

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05-23

关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04-30

高校工商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08-14

论高校工商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08-25

谈大学体育教学如何服务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05-26

关于信息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05-30

地方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05-11

试析行业特色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08-22

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分析论文04-16

简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内的高校共青团工作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