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语视野下的高职英语教学
论文关键词:双语 第二语言 中式英语 中介语
论文摘要:高职英语教学应从双语视野出发,承认英语第二语言的地位,按照“二语”学习的理论组织教学。一是要正视汉语和英语的差异,启动英语思维的发展;二是要尊重高职生英语学习的现状,遵循“i+1”的输入原则;三是要注意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学习效率;四是要了解“中式英语”的作用和地位,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开展。
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和要求,高职英语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然而,据有关调查显示,高职英语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职英语教育的效果和目标的达成。一是教师无视学生的特点,“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他们高呼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却不顾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现实,盲目实行全英教学,结果是教师自说自话、学生如听天书。二是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死记单词,英语综合素质一直无法整体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极低,学生既认为自己学不会英语,也认为学英语没有用,严重影响了其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和积极性。这些问题的产生源于教育者不能从双语的视野看待英语教学,或无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因此,高职英语教师一定要从双语视野出发,承认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地位,并依照第二语言学习的相关理论组织教学,注意第二语言与母语在文化、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相互作用。
一、正视母语与英语的差异,启动英语思维的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语言与思维方面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语言的差异,并导致了英语和汉语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相互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直接转化。众所周知,由于地域、习俗等多种因素的作用,造成了英汉语言无论是在词形、字音、口腔发音部位,还是在词汇、语句结构、修饰方式等方面都相去甚远。如“说曹操,曹操到”用汉语逻辑可直译成“Speak of Cao Cao and Cao Cao arrives”,而按照英文逻辑我们则会表达为“Speak of the devil,and he appears”。同时,英语学习者还存在双语思维的差异。所谓双语思维,是基于学习者母语和外语两种语言形式的不同的语言思维模式。就我国的高职学生而言,即为运用母语(汉语)思维和外语(第二语言)思维来对汉语和外语进行处理与认知。英语的学习过程会受到汉语(母语)思维和习惯的影响。如在英语国家,当受到赞扬时,应该回答“Thank you”,而不能以中国人的思维很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正是由于英语与汉语之间存在这种差异,高职英语教学既不能无视这种差异的存在而简单以英语替代汉语,也不能因差异存在而放弃对汉语的利用。
我们必须承认并且重视这种差异的存在。高职英语教学绝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背诵单词而不进入英语的语言符号系统中去,也不是完全进行语法思维训练却忽视了更重要的运用日常表达的习惯性思维,最终成为“哑巴英语”,而是要逐步让高职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注意英汉语言结构上的差异,形成运用英语思维的环境。
另外,我们也不能一概否定汉语思维的影响。首先,汉语具有母语优势,汉语思维是你所限制不了的;其次,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既有负向的,也有正向的,即两者的差异会干扰到英语的学习,但同时汉语也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把母语翻译成英语,是启动英语思维的必经之路。
二、尊重高职生英语学习的现状,遵循语言发展规律
第二语言发展的输入假设提出,第二语言的学习依赖于一种可理解性的输入。要使学习者从目前的学习水平(i阶段)发展到较高的学习水平(i+1阶段),就应提供略高于学习者目前水平的语言输入(i+1阶段语言材料),且学习者要理解这种输入。理解输入的语言材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习得者而言只是一种噪声。从现实来看,高职学生的的英语基础普遍很差,很多学生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心理压力大、口语表达能力差、词汇量小、阅读能力弱、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差。
因此,高职英语教育要建立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循序渐进,尽量避免由于语言滞后而形成的思维障碍,这样才能实现高职英语教育的总目标。比如,在学生英语水平不高时,母语(汉语)可以多一些,尽量使学生听得懂,学得有意思,此时的关键是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和启发英语思维;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后,就可以在课堂中交替使用英语和汉语,此时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自主使用英语的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就可以以英语交流为主,这是英语教学的最高层次,课堂上要尽量使用第二语言(英语),并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应用英语。
三、注意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学习效率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认为,情感因素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他同时提出了情感过滤器假设,认为在语言输入和语言习得机制之间存在着一个基于情感的过滤器,这个过滤器控制着输入的信息与学习者发生联系的程度。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当学习者学习动机高、自信心强并且较少焦虑时,学习者往往能够接受较多的信息输入。
有研究者指出,我们通过语言展现自己的形象使别人对我们有所了解,同时也形成了自我语言意识,第二语言学习者也会逐渐形成基于新语言的自我语言意识。由于自我母语意识策略在新的语言感知中突然变得毫无用处,很容易导致学习者产生一种脆弱感及自我抑制情绪,进而导致学习者逃避外语学习。
首先,教育者应鼓励学习者从自身的心理态度出发,从情感上和心理上接受异族文化,积极融入目的语民族社会中去。第二语言(英语)习得者固然不能消除本民族文化习惯和心理模式的影响,但有必要在习得过程中尽量了解英美文化,形成对英美文化积极友好的感情。其次,教育者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其意愿和情绪,愿意倾听其意见和要求;课堂中尽量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并且有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四、看到语言发展的过渡阶段,全面理解“中式英语”的作用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会形成一种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即中介语。我们日常所说的“中式英语”(Chinglish)即是这一过程的产物。相对于目的语而言,中介语(如“中式英语”)是错误的,而且由于某些非目的语的语法、语音等可能长期存在于中介语中,从而产生语言石化现象,多数学习者不能完全获得目的语的语言能力。但是谁也不能拒绝中介语的出现,相反还应很好地利用“中式英语”来帮助教学与学习。
首先,“中式英语”的错误正是学习者中介语系统发展情况的“晴雨表”,这些错误可以看成他们走向完善的路标,并且通过对这些“路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中介语所处的发展阶段,并对他们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作出合理评价,以提高学习者掌握目的语的信心。其次,要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指导。在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则掌握非常肤浅时,出现的错误往往超出了其发展阶段,此时教师只需示意学习者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并及时提供正确的语言模式,供他们不断地模仿、巩固和强化正确的语言规则;在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则已经形成系统但还未进一步内化时,在给予纠正的同时还应作出解释,及时帮助学习者形成完整的概念,提高内在化程度。再次,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法和单词的教学,还应贯彻应用的原则,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中式英语”,不宜逐字逐句纠正,而是让他们在语言运用中成长,最终实现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英语教学与英语写作中的汉式英语[J].外语界,1995,(3).
[2]曹淑萍.从中介语石化的成因谈高职外语教学对策[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5,(4).
[3]杜瑞清,姜亚军.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l).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论双语视野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相关文章:
论体验美学视野下的散文教学11-24
就业视野下高职教学的创新理工论文02-28
论终身体育视野下的学校体育教育11-21
论情感因素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11-24
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学习动机03-09
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2-02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03-03
论高职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12-02
浅析文化交流与传播视野下的幼儿园双语教学03-0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