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涯规划为着力点构建学风建设的新机制

时间:2024-10-14 20:10:5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以生涯规划为着力点构建学风建设的新机制

  [论文摘要]文章试从大学生涯规划与高校学风建设归因关系入手,针对高校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涯规划的现状,具体论述了以生涯规划为着力点构建高校学风建设新机制,特别对大学分阶段实施大学生涯规划的实践探索进行了阐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生涯规划 学风建设 高校学风
  
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志,学风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综合表现。当下,由于受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高校学风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在如何构建优良学风运行机制上,各地各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也取得一定实际效果,得出不少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本文试从通过开展大学生涯规划这个手段和平台,搭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风建设新机制。

  一、大学生涯规划与学风建设之间的归因分析

大学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 结合,对将来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作的方向性的方案。从另一层面理解,大学生根据社会的客观要求和自己对未来人生的追求与期望,对大学的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进行具体设计和全面规划,并在大学学习生涯阶段进行实施。从本质上讲,大学生生涯规划与高校学风建设之间存在着归因关系。

1.从发展目标确定上讲,生涯规划的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定位,为学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大学生涯规划目标一旦确定,学生就会对大学阶段的学习进行自我设计,学习自觉性开始增强,从传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真正有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从内在方面激励自己的成长欲望和成才行动,为学校学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从人生价值实现上讲,生涯规划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价值观,为促进学风建设创造前提条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大众化教育的普及,一所学校学风的优劣成为学生这种“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生涯规划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价值观,学生通过生涯规划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校期间能正确地、全面地分析自我,找出自己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与社会的差距,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从而为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创造前提条件。

3.从就业能力提升上讲,生涯规划的分类指导有利于培养个人核心竞争力,为学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一所高校的就业情况不仅体现在就业率上,更要体现在就业质量上,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学生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提升其就业能力。通过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综合优劣势进行分析,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培养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其职业目标和理想。

二、当前大学生生涯规划存在的显性问题分析

  如今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带有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时代特征,对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和媒体非常敏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异常迅速。但是大学生中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具体表现为:

1.生涯规划意识淡漠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及所学专业认识不足,不能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多生不能意识到现在所学对未来工作的意义,读书工具论、唯学分论较为普遍。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进行大学生涯规划,确定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那么其学习行动的每一次努力就更可能获得成功。

2.生涯规划目标定位不切实际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由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学习动力减弱,个体陷入学习的迷茫与无力感中,导致学习状态低迷,学习成绩下降,学习情感的平衡性遭到破坏,出现消极萎靡的情绪反应。由于受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影响,“统筹分配”被“自主择业”所替代,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帮助大学生挖掘自我潜能,认识当前社会特征,合理确定目标定位,从而带动自身学习态度。

3.生涯规划自我认识不足造成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品质。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终生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不断学习。当今大学生尽管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由于控制力相对较弱,生涯规划自我认识不足,导致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在学习上浅尝辄止,学不求深,识不求广。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比例较低,课外书籍阅读量偏小,阅读面偏窄,从而导致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学习研究后劲不足。

 三、学风建设中大学生生涯规划实现路径的设计

高校学生对自身进行大学生涯规划的设计和实施,将能从内在因素上解决目前高等学校学风存在的普遍问题。

1.开展角色转化的适应性,形成大学生活的初步认识。在新生入学时对学生进行大学生涯导入教育,并纳入必修课,分阶段分重点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业生涯设计等方面的授课与训练,引导大学生科学客观地分析自己,充分认识开展大学生涯设计的目的、意义、步骤和要求,明确自身在大学阶段“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为此,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大学生活的适应性教育,具体表现在新生入学后及时开设理想信念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成才教育等系列专题讲座;开展优秀校友报告会、高年级优秀学长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学业要求、专业前景、需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让学生尽快实现“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身份转变。

2.树立正确、稳定的自我概念,奠定生涯设计基础。一是围绕生涯设计的基本要求,通过专业思想教育,举办专家、学者系列学术讲座,引导学生感悟大学精神、大学特征;二是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引导学生正确评估成长,树立稳定的自我概念,分析自身的长处和存在的不足,依照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等自身特质,对大学生涯规划形成更科学、更明确、更具体的理性认识;三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社会、行业,逐步建立专业的概念,填补应试教育的盲点,从而建立起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因素,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3.加强实施过程,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生涯规划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在确定自我发展规划后,学生要分阶段地通过大学生活逐步实施生涯规划的目标。学生除了要完成学业目标,还要在素质锻炼、能力培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强化,为实现自身的阶段性目标而投入大学学习和生活中去。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有助于学生设定合理的生涯规划目标,有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目标的状态。在实施过程中,协助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弱点有更切合实际的判断,依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发展自身特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性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4.全程跟踪监控实施状况,阶段性以求持续改进。生涯规划是个动态过程,需进行定期的回顾和修正,学生要分层次地找出大学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对照检查,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方法,修订学习目标,对生涯规划的实施进行及时的反馈和修正,从而不断提升个人学习竞争力。

  四、目标理论下分年级实施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索

目标管理是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根据这一原则,大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需要及主要任务的差别,完成以下分年级实施大学生涯规划教育。

1.一年级实施大学入学教育。从中学到大学,对大学新生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入学后,大学新生面对新的环境、人际关系和教学模式,出现了种种的不适应,若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新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的健康成长。入学教育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给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时期的大学新生提供及时、科学的指导。组织和实施大学新生第一课,让学生尽快地接触和适应大学生活,更需要在大学第一课的苦与乐中学会独立、学会坚强。

2.二年级强化专业素养教育。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开展专业素养教育专题讲座,从专业的行业发展、就业动向、职业人素养要求、学习方法与途径等方面,阐述素质教育与专业学习的关系,将专业意识培育、优秀素质塑造统一起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强自我修养,增强职业竞争力。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所开设专业情况,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牵头成立各种学习小组或专业协会,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专业协会,使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的目标针对性,激发专业学习动力,增强专业归属感。

3.三年级深化科技创新教育。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将学生科技创新导入生涯规划阶段,一是鼓励学生单独或结队撰写科技论文并努力在省级以上期刊公开发表,二是以班级为单位(或以班级为主体)申报各种科技创新比赛项目,三是鼓励学有余力和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积极参加本专业各种证书的考级考证。

4.四年级突出就业择业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人的成才和成长。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是极为必要的,这就要求大学生能把个人的能力、知识、价值的实现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就业方向上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就业取向上要选取能够提供再学习提高、利于今后“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职业价值上选择趋于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的方向发展。
合理设计大学生涯规划,是大学生通往成功的第一步。把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作为高校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通过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规划自己的现实学业和未来人生,培养相应的学习技能和综合素养,在“衡外情、量己力”的前提下,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从学生内在因素入手,促进高等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以生涯规划为着力点构建学风建设的新机制】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02-26

浅谈制度建设是学风建设的根本保障01-17

浅谈以宿风建设推进高校学风建设01-17

宿舍文化建设对于学风建设的影响探究02-20

以英语学科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论文01-14

以英语学科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浅谈01-17

谈中职学校如何加强学风建设02-22

关于如何加强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02-24

高校寝室文化对学风建设的影响与对策论文01-0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