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4-07-29 23:09:3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论文关键词】人本主义观 大学 可行性

  【论文摘 要】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大学,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英语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阶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新型模式的转变,新的特征不断涌现,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也在进行相应的变革。在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一次发展机遇的今天,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正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浪潮,使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这无疑对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如何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一、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主要思想及内涵
人本主义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主要思想起源于亚伯拉罕•马斯洛(A. H. Maslow)与卡尔•罗杰斯(C. Rogers)等人的心研究。马斯洛强调人的主观活动,第一次把“自我实现”和“人类潜能”引入心理学。在他看来,“自我实现”就是对天赋、能力、潜能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是一个形成过程。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内心世界发展的重要性,把人的情绪、情感和思想的发展放在整个心理发展的前沿地位。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发掘、激活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强调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强调教学目标应该是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单是传授知识;强调在教学方面应该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方法有自主权和选择权,学生自我制定学习计划和评价学习结果。
人本主义教育观在70年代兴起之后成为一种浪潮很快波及到教育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传统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摄取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重视人的尊严、价值和情感,相信人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是自我实现者,人性是化过程中的产物。在教育中,受教育者首先是人,然后是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在于如何帮助学习者满足“自我实现”这一最高需求,强调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统一,外在的科学知识与内在的经验和情感的统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认为教师由衷的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教学语境中感到自信与安全;为学生创造一种真诚、关心、理解的气氛。这种气氛由教师逐步扩大到学生之间。在这种气氛中,学生学习更加深入,进度更快。总之,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出了人本主义内涵,肯定了人的力量和人的价值,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2004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大学教学不仅仅传授一般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费时多,效率低”的问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差。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课堂教学中缺少大量的交际活动。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而不是主动的建构知识,因此学生很难形成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的能力,很难具备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学生的主动性不强,缺乏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目前,许多学校强调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教学中带有浓厚的应试教学成分,受这种应试教学思想的牵制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应试技巧的训练,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拿到四级证书,教师忙于过级率,学生忙于应付考试,由此导致了教学目标滞后、观念片面,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差的后果。实际上,大学生进行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会一定数量的单词,掌握基本的英语听、说技能,或者通过各类名目繁多的考试,也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之外还应当有更高的目标追求,这个更高的目标就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并且是作为有思想的人的全面发展。以我院为例,学生入学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其个别班级(40人)的英语成绩及格率还不足百分之五十,况且部分师范生是从职业中学直接考入本院的,大多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其信心也在不断下降。大学英语教师都面临一个这样的问题: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很被动,他们不太愿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尽量避免和教师进行目光交流或口头交流。尤其是当老师向全班提问,希望同学自愿回答时,往往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当然,有时学生不愿意回答,是因为老师提出的问题确实太难了,他们回答不出来。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即使他们明白教师提出的问题,知道问题的答案,他们仍然保持沉默。在学习中碰到了一些问题,他们也很少问老师,更不要说在课堂上当众提出问题了。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影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老师很难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广大的英语教师不断的探索、实践,试图找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尝试性地应用一些方法,我们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本主义教育观来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使英语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着眼于他们的认知、情感、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形成新的社会价值观念以及不断探索世界的能力。
 三、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大学英语教学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契合点,它提出的一系列设想,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教育都具有深刻的启示。人本主义教育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对于实行人本化教学,提高其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人本主义观的主要代表罗杰斯认为在师生关系上,学生是主体,提倡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认为老师是促进者,是催化剂,教师的责任是尊重、关心、支持学生。他认为由于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放在居中的地位上,把学生“自我”看成教学的根本要求,所有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学什么,如何去学,怎样才能学好都应围绕学生这一主体进行。
然而,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授外语,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内在自我,发展健全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地位问题,学生固然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位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但是大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只能是相对的,教师仍然担负着引导、解惑的重要角色。首先,教师占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也是大多生的思维定势,如果学生完全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突然变化会让很多学生感觉无所适从而不知所措。学生角色的转变是循序渐进的,其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其次,在纷繁复杂的资源面前,如果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大多数的学生会“淹没”在浩如烟海的英语资源中而不可自拔,既无法做到游刃有余,又有可能“走火入魔”,因此,教师高屋建式的引导和就显得极为必要。由此可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很多其它因素的配合与协调,尤其离不开教师的指挥棒作用,因此在大学过程中应是在教师主导前提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2.课堂互动的人本主义策略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新发现为广大的外语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课堂互动教学反映了教师和学习者在课堂中交流的策略,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风格、意志的差异,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是:课堂教学始终围绕着教材提供的特定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有意识的精心策划、组织、指导下,让学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状态中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互动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活动”,其目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实践语言、训练语用技能、提高语用能力,其作用在于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迫使和诱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从而激活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本主义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作用,互牵互动,共同来完成某一特定教学内容。这些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课堂大部分时间应用于学生活动。
3.促进情感交流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注重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关心学生的成长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教学提供良好的氛围和人际关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思想动态,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以真诚平等对待学生。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学生的情况应该是教师确定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的基础。教师应该意识到使用有效的方法来教课的重要性,把学生培养成独立的学习者,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说,多练习。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于教师如何激励学生学习英语学习。教师的帮助、鼓励、指导和引导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这不仅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学习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因此,教师的关心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赞扬会让学生产生自信。
4.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意识
人是教育的根本,创新是教育的目标,实践是创新的基础。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创新意识充分体现了新形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实践的重心。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使其具有多样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教学内容不仅要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还要有助于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善人本化的教学环境,创造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人文氛围。开展课外活动延伸教学课堂内容,开办学术讲座启发学生思路,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改善评估体系,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考试的内容、方法要多样化,以引导学生自我检测和评估为主要目的。通过测试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要信任学生,把学生看作平等的“合作”关系。积极鼓励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增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师角色,更新教学观念。
  四、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目前,在中国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情感教育、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以及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等都是建立在人本主义思想基础上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也同样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大学英语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不应只关注语言教学本身,同时还应考虑如何通过语言教学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这不应仅限于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而应涵盖更多更广泛的内容。
人本主义思想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如过多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同时也过于相信学生的潜能和自我主导的能力。但总的来说,人本主义教育观对大学英语教学还是有着重大指导意义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况且我们学习借鉴本身就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合理引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必将给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卡尔?罗杰斯.关于教和学的若干个人的想法[J].外语教育资料,1984
2 姜 宏.从人本主义学角度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
3 岑海兵.人本主义心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华中大学学报,2008
4 阮亦慧.从文本走向人本:英语阅读课程的变革[J].广州大学学报,2007
5 谢徐萍.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4
6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 高海虹.交际策略能力研究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人本主义教育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相关文章:

论人本主义教育观与体育院校英语教学03-22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11-14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11-13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11-15

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人11-14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03-14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02-19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能力培养11-26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02-19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