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思考

时间:2024-09-08 15:44:2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思考

  [论文摘要]新《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的实施对中职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指出中职数学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数学专业知识、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必要的学知识及理论知识。

[论文关键词]中职数学 教学大纲 教师 知识结构

2009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为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提供了教学理论依据,也为中职数学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大纲》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进行了突破性的调整,从《大纲》中所规定的课程任务、目标、内容与要求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来看,中职数学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已不能完全满足课程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充电”,更新知识结构,才能使其产生内在的发展动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一、中职数学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数学专业知识

数学专业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就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角度而言,数学教师是通过将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丰富的数学专业知识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1.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其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就业及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学生所能接受的、最基本的数学知识。每一位中职数学教师都将在《大纲》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遇到挑战,并同时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大纲》职业模块中的算法与程序框图部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来说,这是全新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按《大纲》的要求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师就必须储备一些算法、程序框图知识,进而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专业知识学习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例如用程序框图来描述算法中的处理过程、专业中子网掩码的算法、公交车车次的安排计算、产品的装箱等。
2.具备与课程资源开发相关的知识。教师是一种专业,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专业。教师作为“教的主体”是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和促进者,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资源的运用方面,体现着其“教的主体”的地位。学生作为“学的主体”,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两种主体持续地交互作用,形成了“学习共同体”。显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无论是从教学专业化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权威来看,参与课程开发都应该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组成部分。这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把握,深刻理解教材细节,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逻辑关系,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由使用他人的课程资源逐渐转变为使用自己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只有这样,任课教师才有能力研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逐渐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3.具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文化知识。南开大学的顾沛教授曾说过,“数学文化”就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以及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不管人们从事什么工作,头脑中的数学的思想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等,都会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人们终生受益。作为新时代的中职数学教师应多积累数学文化方面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全面深刻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又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看到生动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家们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中职教师必须具备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

《大纲》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即在结构上分成了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28学时;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32~64学时;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在职业模块中增加了算法与程序框图、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线性规划与决策等内容,删除了繁杂的运算和缺少普适性的人为技巧,降低了难度,同时突出了在专业学习及生产生活中普遍适用的内容。这为不同数学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增加了课程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充分体现了中等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同时也对中职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中都有与学生的生活及其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要求说明。例如,基础模块第四单元“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教学要求指出,要“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讲授指数函数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职业模块“代数初步”单元的教学要求则更明确地指出: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要结合学生的职业背景进行讲授。
纵览《大纲》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在职业模块的八个教学单元中,都有类似于“本单元知识是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如某专业的某课程,要结合学生的职业背景或者要结合生活、生产(或)案例进行讲授”的教学要求说明。这就意味着中职数学教师必须掌握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了解学生的职业背景,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找到应用数学的途径,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需要,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中职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学知识

  英国家洛克(John Locke)说过:“当你在教学生时,你真正教的,并必须与之接触的东西,是学生的心理。”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进一步指出:“能够把少年‘拴’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教师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数学学习要经历怎样的心理过程?影响数学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而这些则是教育心研究的内容。
中职学生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不仅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更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措施,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同时也要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学会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了解数学学习的心理过程,明确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注重学习心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教育心理学知识,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和教学,吸引学生去观察、思考、探索、尝试,教师则可借机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归纳、类比等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去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中职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理论知识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中职数学教师还必须具备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教师要了解职业教育的,关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增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意识,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充分认识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掌握中等职业教育中学制体系、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知识。教师要明确中职数学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定位,把握好在以专业学习为特征的职业教育中,数学这一门基础课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思考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思考】相关文章:

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11-19

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12-08

中等职业学校第三类学生的教育思考12-09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思考11-19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差生教育与管理11-19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困境对策11-18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论文02-18

探析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11-19

职业学校创新教育思考12-1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