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改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初中化学课改论文1
目前,新课改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初中教学体系发生重大变革。其中初中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如何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如何改进教学内容成为初中化学教师所面临的难点。化学教学中涉及最多的便是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印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能够化复杂为简单,对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笔者认为,要想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创新初中化学教育,实现初中化学的有效发展,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从本质上分析,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处处存在问题,处处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需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一般而言,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碰撞,会产生疑惑与困惑,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个性发展特点,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让学生能够了解化学所带来的奥妙与乐趣。比如,在学习燃烧条件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指引学生开展实验,并且将多媒体技术积极引入其中,让学生观看视频,提高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并且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发现化学课程的乐趣。
二、积极开展趣味教学,实现知识的浓缩
初中生目前正处于个性化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中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如果采取趣味性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并且能够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在课堂中化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趣味教学,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从理论知识出发,对化学反应的内涵进行分析,并且将其中所涉及到的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进行讲解,采取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化学知识与方程式记忆比较困难,尤其是学生刚接触化学的时候对化学充满好奇,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比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如,硫(S)可以比喻为一条弯曲的河流,在河流中欢快地“硫”淌。还有部分学生在初学化学方程式的时候会忘记配平,对气体符号记忆不够清楚,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一定要左顾右盼,切勿闯红灯”,这种形象的提示,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够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对于高中化学而言,初中化学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开展家庭小实验,将课堂中所涉及到的实验内容与教材内容搬到家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另外,教师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并且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化学知识告知学生,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比如,在放学回家之后让学生观看热水瓶的内壁,并且利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开展一个简单的家庭小实验,利用食用醋去除热水瓶中的污垢,或者让学生根据所学到的知识亲手制作净水装置,可以利用小石子、木炭、饮料瓶,将家中洗完菜或者洗完水果的水进行净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思想能力,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理论知识是由实验所得,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化学实验的探究,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实验探究的重要作用。在实验探究中学生要积极发现问题,并且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但是部分意外在教材内容中并没有提及。比如,氧气是无色无味,存在于大气中的气体,但是在实验室利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进行加热,所提取的氧气是有味道的。针对这种现象,化学教师可以把氯酸钾以及二氧化锰放在试管中进行加热,并且闻氧气所产生的味道,然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所闻到氧气味道是什么味道,这个时候学生则会回答是一种刺鼻性气味。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氧气有味道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将氧气利用蒸馏水进行洗涤,并且在蒸馏水中放入硝酸银溶液,这个时候会产生白色沉淀,并且加入稀硝酸会出现不溶的现象。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实验过程会出现“意外”,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积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课改论文2
摘要:随着现阶段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实施,中学各个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教学重点开始逐渐转向素质教育。化学作为中学教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不少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化学教学的现状,为了不断推进新课改政策的实施以及化学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化学素质,本文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它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现阶段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实施,化学教学的各个程序都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这对初中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本文首先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现状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实施,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学习效率问题开始被重点关注,从整体上看,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整体情况较好,但是,其中还是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要内容如下。
1.1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通过调查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成绩的提高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现阶段还是有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随着现代教学环境的变化,“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教学环境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需求,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无法进行高效地学习。
1.2不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较为简单的实验从而进行相关化学原理的理解,这样就可以不断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例如,Hcl和Fe的化学反应、Mg条的燃烧反应,等等。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还有部分教师不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相关知识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3教学内容单一,教师专业素质较低:通过部分学生反映,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主要局限于教科书,关于化学方面的教学活动开展的较少,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从而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导致学生学习效率无法提高。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部分化学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热情,部分学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2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策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对初中化学教学进行积极改革,从而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本章节针对上文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以下建议,主要内容如下。
2.1转变教学理念:新课改政策在为初中化学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教学带来了机遇,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必须转变其教学理念,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确定新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索,这样就尅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2重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化学知识可以通过实验直观地得到结论,学生通过做实验,可以认识实验仪器、学习试验方法、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实验原理。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化学实验主要是教师来进行操作,学生在旁边观看,这无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进行相关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让学生自己来进行实验操作,例如NaoH与Hcl的滴定实验。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让学生完成这一实验的设计,并进行操作,让学生对其实现现象进行观察,从而更好地对NaoH与Hcl发生的反应进行理解,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一定要将试验与相关理论结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进行石蕊试剂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准备纸张书写几个字,然后将这些纸张放在酸性溶液中以及碱性溶液中,再让学生进行观察,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进行知识的导入,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3总结
通过对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通过教学改革,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本文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而提出以上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其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鲁智慧.新课改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5,32:194.
[2]王大燕.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