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也可解释初中时期学习的语文。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初中语文论文1

  1创设生活和情感情境,培养学生阅读情感

  初中语文阅读教材虽然是作者情感升华和艺术加工的产物,但是它来源于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学习的内容越是与其生活实际和情感贴近,其知识接纳程度就越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加强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和情感的联系,可以拉进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促进学生与作者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创设,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使之收到真善美的熏陶,增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如在《社戏》阅读教学中,结合这篇文章具有生活场景逼真、水乡韵味十足等特点,教师可利用图片或影像展示江南水乡的秀美风景,让学生感受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同样,教师还可以让有南方乡村生活经历的学生讲述一下乡村生活趣事,让其谈一下自己的童年趣事,并将讨论的话题和思维引向文中所描述的趣味横生的月夜和散发着豆香的水乡。这样不但可以唤起学生想象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这对学生发展和语文教学来说,都是极其有利的。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不关心学生内心状态,不懂得开动学生脑筋,那么,只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倦。换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问题情境创设作为能调动学生情绪的有效手段,也受到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中,语文教师要积极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不但要懂得如何进行问题情境创设,还要知道何时进行问题情境创设。一般来说,学生乏味时,正是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良机。其次,根据重点、难点设置启发性问题,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教学中,教师可在后半节课学生比较倦怠的情况下,提出如下问题: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鲁提辖是一个豪爽直率、爱憎分明的人,那么,他与镇关西无冤无仇,为何非要置他于死地?在文中,鲁提辖只用三拳如何就打死了镇关西?这样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对金翠莲父母的命运、鲁提辖粗中有细的性格进行讨论,还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细节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3创设想象情境,强化语文阅读的德育和美育功能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也是德育和美育的主要阵地。情景教学同样是一门艺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想象情景创设,构建情真意美的教学环境,可以给学生带来美育、德育熏陶,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个人思想素质。鉴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熟读教材,通过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研究,寻找教材中能引起学生想象的出发点,创设良好的想象情景,激活学生想象,调动学生听觉和感官器官,培养学生阅读和创作激情。如在《天上的街市》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优美的的音乐,如《MoonRiver》(月亮河)或《LyphardMelody》(星空),让大家闭上眼睛聆听并想像遥远的夜幕上空所有可能存在的景象。然后让大家说一下自己想到了什么,再带领学生一起阅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通过阅读、品读看一下诗人郭沫若是如何想象的,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还能提高其想象能力,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美育功能。

初中语文论文2

  初三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多样的,全面系统了解问题,并从中把握问题原因,寻找解决方法是众多教育研究学者所关心的问题。对于初三学生来讲,开展有意义的自主学习面临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升学压力,如果升学压力降低,在组织实施自主学习方面教师就会有施展的空间。但是现实升学问题不容回避,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积极进行有效干预、调整,以实现自主学习所达到的目的。

  一、教师积极指导干预,促进有效自主学习的实施

  (一)目标上从单纯学习知识向能力提升转变

  目标是引领行动的导航灯,目标明确了,语文教学活动就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新颁布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在能力培养方面,突出强调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发展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激发创造潜能和想象力;具备日常口语交际能力;能够积极进行探究性自主学习,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这些能力是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也是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掌握语文学习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内容上从学习知识点本身向培养能力实施转变

  学习目标上,由知识传输向能力培养倾斜,那么在学习内容方面,教师同样需要由知识点的介绍向能力解决方面给予重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具体,其中对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文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等都做了明确规定。根据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初三语文课内容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重视知识点学习本身转向通过学习知识点以及其他学习内容提升能力素质上来。这种由知识点向能力解决的转移不是要求教师忽略知识点的学习,而是通过知识点学习能够起到培养能力的作用。自主学习实施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突出表现形式就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而转变的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如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自学控制力、表达能力、迁移能力等等。学习内容由知识点学习向能力培养转移关键还在于教师的实施。

  语文教师应选择性的开展知识传授。对于知识教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社会实践需求、学生自身特点等综合运用教科书、参考书、课外书、网络资源等知识教材,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特点寻找契合点,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能力可以选择性的不讲,对于学生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则需要教师进行重点引导学习。例如在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综合能力方面,学生在学习完课内教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课外读物学习转移。教师可以有选择性的挑选几类中文名着,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着作题目,然后教师简要介绍学生所选择名着的作者以及学生需要把握的名着人物、情节、关键语句等,读完后学生写读书笔记,并能够简要概括出名着所反映的大概意义,对于选择相同名着的学生,可以组织进行交流,彼此畅谈自己读的关注点,名着的意义,这样学生就能在彼此的交流中吸取对方的见解。通过阅读名着,学生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更主要的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点过程中习得的阅读能力可以进一步强化,能够逐步熟练应用阅读的技巧,学会分析和概括名着,能够与名着交流,与读者交流,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三)活动上从激发学生兴趣向注重解决问题转变

  课堂教学活动氛围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学习的有效性。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笔者调查发现,有的教师为了解决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都在尝试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但是却忽略了对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实际获得解决问题的水平没有得到提升,这就表现为重“形”而忽略了“义”.欧洲教育家得可乐利认为“兴趣就是个水闸门,借助他,注意水闸打开方式以及控制水的流向”.这说明,兴趣不仅要激发,更要抓住兴趣的引导方向,即目的与意义。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强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需要把激发兴趣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四)评价上从单一的成绩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

  语文学习情况的评价是检验学习效果、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初三学生语文评价的主要方式是分数,这与自主学习所倡导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协调性,反映出的问题也具有模糊性,因此为了更好的推动自主学习的实施,需要由单一的成绩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

  注重日常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日常性评价要求教师要针对日常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一种口头评价,这种评价要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过程性评价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个学生,并及时针对学生个体在某一方面的行为给予正面的积极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中自己的进步;总结性评价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做一阶段性的总结评价,判断学生学习情况是否与学习目标相匹配,以便及时作出教学调整。

  注重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的结合。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注重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的结合。

  综合运用上述评价,意在使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完善,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

  (一)分组学习法-交流中体验合作

  合作意识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人在社会中不能绝对的独立,而是相互联系体,人的社交、工作、生活等都需要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基础上。合作意识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的一项目标要求,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的实现合作能力的培养,笔者通过分组教学法来施教。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通过教师积极的引导、激励,使学生形成组内、组间的交流与合作,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这种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角色互换法-掌握自学、沟通与表达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主讲者,经常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相应的要求直接传递给学生,但是教师是个体,在知识掌握、讲解方式等方面的维度相对单一,这也是传统教学的一个短板。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也就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即教师可以从讲台走下来,学生可以走上去。作为初三的学生,在阅读量、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进步,而且不同的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所处的角度也不同,学生走上去就可以把知识的维度由一元拓展至多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把握,更主要的是锻炼学生自学、沟通与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即角色互换法。

  角色互换法的实施重点在于教师必须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查阅工具书、文献、网络资源等方式,获得任务答案,正式上课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讲解,同时允许同学进行提问交流,最后教师做一述评。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三)问题中心学习法--学会知识转移

  解决问题,能力迁移是自主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目标。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运用问题中心学习法,就是要提炼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如何找问题、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同时将这种能力迁移运用到其他知识层面,避免同学掌握知识而忽略能力,换掉课文就不懂如何应对问题的尴尬局面。在问题中心学习法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找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找问题的过程要寓教于乐,不能教师自己布置问题,而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去探求问题;分析问题要重在启发,帮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迁移知识重在应用,提高学生应知应会能力的素质,这也是学生在考试时灵活应对考题的关键。

  通过这种学生自己找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渐帮助学生掌握作品的形式、写作方法以及作者如何表达情感等知识,并迁移到其他作品中,看一看学生掌握情况,再进一步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鉴赏作品的水平。

  (四)情景体验法-学会培养兴趣

  自主学习的关键激发点在于学生兴趣,一堂课如何更好的把握住学生的兴趣点,快速引导学生走人课文,是教师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其中运用情境体验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全国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语文教学要想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课的开始环节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思想,牢牢地把学生吸引住,就好比音乐家唱歌开始定调子,开始的第一个音定准了,后面的唱歌就顺畅了。在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就要很好地把情景体验自然地实施出来。

  最终,素质教育倡导理念和新课改要求表明,自主学习是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有效学习的重要指导纲要。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需要从实践中分析不足,把握经验,然后提炼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期待有更好的自主教学方法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冯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及改进方法[J].教育科学,20xx,(6).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3]王莹.浅谈中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xx,(51).

  [4]靖亚丽.简谈自主探究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中旬,20xx,(2).

  [5]胡德庆.浅谈初中语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方法的培养[J].群文天地,20xx,(16).

初中语文论文3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近几年来不断得到发展,但是当前我国教育的大环境仍然是应试教育,这使得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的方面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首先,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占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知识的讲解,学生所能够用来阅读的时间很少,这样一来阅读课的实质就被改变,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知识的途径。

  其次,初中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合适,阅读教学本应该将更多的权利下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主要是采用考点练习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教师一般在阅读教学中会要求学生掌握阅读知识中的字词、对一些美文要进行记忆,对文中的情意表达则没有涉及,甚至部分语文教师认为阅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这种错误的教学观念和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指导阅读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并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1.教师要科学地设计问题

  要运用问题教学法需要教师针对阅读教学内容科学的设计相关问题,问题的设计要能够推动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比如,在学习《出师表》一文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整体阅读一遍本文,阅读完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设计相关的问题,“诸葛亮为什么在率军征伐曹魏时要写这篇出师表呢?”学生听到这样的问题后通常都会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讨论的热情追加一些问题,比如“这篇出师表的描述主要是运用哪些表达手法”或者是“诸葛亮最终的结局是如何的”,通过这一系列的发问,让学生加深对本片阅读教学的理解。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阅读教学的内容以及设计问题的根本目的,只有科学的问题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阅读阅读教学内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2.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问题最多的时候,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受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升入高一级的学校时问题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接受教师的灌输,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针对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这种现状,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鼓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提问的乐趣。比如:在学习《绿色蝈蝈》这一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习前提问“你们见过蝈蝈吗”大部分学生会说“见过”“但你们见过绿色的蝈蝈吗”,可能个别学生会见过,教师可以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进行介绍,在学生介绍完毕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比如“这位同学讲的太好了,看来咱们班人才真是不少呢,或许你就是将来的昆虫学家呢”。教师的表扬将会给学生很大的鼓励,对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提问的有效措施,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符的情境,帮助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以及兴趣方面得到提升。比如,在学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一教学时,教师可以随机选几名同学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让学生通过扮演还原当时的事件,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表演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同学根据刚才的表演,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以设计问题“笑是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法,那文中贾雨村的笑有几次,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呢”,利用表演和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小结

  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阅读的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上创设阅读教学情境、设计科学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作用。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困惑与对策论文(精选6篇)

标签:论文范文 时间:2022-08-21
【yjbys.com - 论文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困惑与对策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困惑与对策论文 篇1

  摘要:

  乘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东风,初中语文教学体现了春笋拔节般的生机。在看似别开生面的课堂中,发言人更多了,课堂气氛更活跃了,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既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实地讲授基础,又没有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实质:课堂成了师生的表演秀,合作成了“权威者”的独角戏,学生成了上帝,课件“一枝独秀”。为此,我们应该让文本解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学评价的语言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努力解决好媒体运用与以课本为主的关系。

  关键词:

  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困惑;对策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基本途径,课改在收获喜悦的同时也不乏一些遗憾。课堂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迷失了方向。

  困惑之一:阅读课中,究竟谁来主导探究?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刚刚脱离童稚的七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存在大量的知识缺陷,他们在实际的课文自主或合作探究活动中,往往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意思这样的肤浅层次,而很难达到课文的深层意蕴,更不要去奢望他们提出来一些视角新颖的、有价值的问题了。每当这时,语文老师们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两难选择:讲,还是不讲?若讲,对一些正在思考且马上就要接近胜利终点的爱动脑子的学生来说,似乎有一点强行剥夺他们思考权利和成功喜悦的嫌疑,显然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精神。而对另一部分不爱动脑子的学生来说,正好满足了他们的“不劳而获”的懒惰心理,可谓害处多多;不讲吧,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们在真理和成功的花园围墙外乱撞而不得其入门要领,心中总是于心不忍,况且宝贵的时间也随着孩子们的叽叽喳喳而悄悄流走,教学任务眼看无法完成,又不由得让人心生焦虑。再说,就算是讲,又该如何确定介入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度与广度?讲深了,不仅学生难以听懂,且属越俎代疱之举,似乎又走回了“满堂灌”的老路;讲浅了,对学生的理解又没什么实质的帮助。或许正是出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同,在很多的“公开课”“示范课”中,主讲老师们经常会选择这样两种极端的处理方法:一种可以称之为“保姆式探究教学法”,即由于唯恐学生找不到“标准答案”,在学生开始深入探究课文之前,教师就先明确地给出了讨论的问题或范围,以便让学生们的讨论时“有的放矢”,少走弯路,而且在讨论中还时不时“欲说还休”地给学生们提示一下,直到最后圆满地完成找到“标准答案”的任务。另一种呢,则恰好相反,或者可以称之为“放羊式探究教学法”,即教师在学生的整个探究活动中始终以旁观者自居,任由学生有那里艰难地摸索,甚至于连教师作一下点评和总结的权利也彻底下放了。

初中语文论文范文(精选8篇)

标签:其他类论文 时间:2022-07-25
【yjbys.com - 其他类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论文 篇1

  【摘要】

  社会的进步,使现代人才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表达能力是人表达自身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因此每个人的表达能力直接关系着与人的思想交流的能力。初中是养成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阶段,而初中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学科。当今社会人才需要运用自身优越的表达能力展示自己,使社会更容易接纳自己。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表达能力;教学策略

  新时期背景下,语言的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人才不可缺少的社会技能,实际上表达能力不仅只是说话那么简单,它蕴含着许多表达技巧。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思想行为的体现,而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然而语文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够重视对初中生表达能力的训练。由此本文对于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针对于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人的外在素质表现为自身的表达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主要沟通方式即为语言表达,所有的交流方式均是以表达进行传递的,在现代信息发展的过程中,人才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因此表达能力是个人展现自我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中的必须品。主要是一种在谈话交流过程中传达自身情感,想法,意志的能力、表达能力直接体现个人的外在素质。人后天的表达能力可以依靠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的论文

标签:其他类论文 时间:2021-06-16
【yjbys.com - 其他类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的论文 篇1

  摘要:伴随着语文教育课改的普遍推行,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在教学素质方面已经有所提升。但是,大部分语文教师在执行新课标语文教学时都是本着摸索的态度进行,对于语文教学目标规划,教学模式的调整上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鉴于此,为了优化新素质教学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就目前语文课改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诠释并展开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改教学;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教学标准的改革与创新已经进入了一定阶段,相较于以往注入式教学模式,经历了课改之后的语文课程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教学功效。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践行素质教学新模式中因思想认识不足,导致语文课程教学仍存在着诸多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只有将语文教学问题加以分析,并进行教学模式改进和改良,才能更好地为初中生提供优质学习空间。

  一、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分析

  新课改中就“教”与“学”两大语文课程组成部分在课堂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即将主教,转变成以学为主的课堂结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总结而实现相关语文知识的内化。然而,部分教师在语文课程执教工作中并未真正领悟这一教学标准的实际内涵。通常,语文教师根据语文教材内容设定完问题之后,便将接下来的课堂完全交由学生安排与处理。在学生自主探究期间,教师基本上是放任不管,对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也未能提高关注。这样,就导致部分过于调皮的学生钻空子,不仅不会积极参与到语文问题的探究讨论,甚至还会做出扰乱语文课堂秩序的不良行为。其实,之所以会存在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新教学标准存在误解,虽然推崇主学理念,但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引导与辅助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当前,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表现的学习状态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教师未能掌握好教与学课堂作用的调整,导致大部分阅读时间都被浪费,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还未能得到有效提高。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创新思维培养论文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1-05-20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创新思维培养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语文是初中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导致教学效率降低,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为了改变上述情况,教师要积极创新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创新思维;内涵;培养原则;

  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由于语文学科学习内容比较枯燥,所以一些学生往往都不喜欢上语文课,认为语文课特别的无趣。为了改变学生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和自主探究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目标。

  一、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内涵

  在教育中,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别,首先语文所学的汉语是中国本土的语言,这就和英语教学不同,虽然二者都是语言类学科,但是语文的教导相比英语更加容易。其次,语文所教导的不仅是书本中那些知识,更要将课本中所选取的文章背后所表达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要对学生进行传授。这关系到学生对于国家的认知,所以要十分注重教学的方法。其次,语文不像其它理科学科,没有公式与定理,不需要用过多的题目进行练习,是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以及对文章情感的感知。

任务下的初中语文表现性评价分析论文

标签:论文范文 时间:2021-05-14
【yjbys.com - 论文范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任务下的初中语文表现性评价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表现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中的素养提升,初中是学生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在立德树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立足于真实语文任务,开展任务驱动教学,从整体出发,注重规则,进行表现性评价。

  关键词:任务;初中语文;表现性评价

  评价引领着教学。一节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是怎样的?如何通过初中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这些都离不开即时有效的表现性评价。何为表现性评价?简单地说,表现性评价就是“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结果做出判断”。[1]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国外兴起至今,表现性评价的研究与运用是二十年多来美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初中学段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时期,语文学科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学科,课堂教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人才的主渠道、主阵地,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因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一、基于语文任务,关注语文表现

  语文任务是用语文的方式做事情,需要做事的态度、做事的方法、做事的能力等各种方面的综合素养,体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特点。表现性评价通常要求学生在某种特定的真实或模拟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或者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具有情境性、综合性、活动性。教师的核心教学目标是评价推论的依据,表现性任务是教师形成学生评价意见的证据。任务的设计是整个评价的核心,正确选择表现性评价任务,是整个表现性评价的核心问题。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应不同的任务设计,限制性表现性语文任务,如写一份报告、制定一项工作计划等;扩展性表现性语文任务:如一项主题调研、一项观察研究报告、写一份考察报告等;作品展示性语文任务:如把已有的学习成果和作品以主题形式进行展示、文学作品展示、校园书报编辑等。

初中语文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1-04-29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教书是一门艺术,一堂优秀的语文课更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个性,发展思维,提高能力。但是,不少教师在讲课时忙于分析字、词、句、篇等内容,而忽视了语文课应有的整体美教学,把固有的整体性撕成一块块碎片,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入睡。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加强审美教育,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激发创造美的热情。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更为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优秀的教学内容,点燃美的火花

  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传下来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学语文教材真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给学生展示了美的广阔天地,能使学生尽为发掘美,尽情欣赏美。老师在教学中应起向导作用,引导学生去领略无限风光。

  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印记着一位位优秀人物血的脚印。课文中有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大义凛然、拍案而起的闻一多;为科学奋斗终生的竺可桢;“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他们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为了祖国的富强,甘把热血洒春秋的动人情景,从而感到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起强烈的道德感,从内心深处喷发出为人类,为祖国献身的崇高情感。

初中语文审美教育论文范文1000字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1-04-27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相适应。语文学科在审美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课文中的人物所具有的心灵和形象美,使学生感受怎样做人;课文中具有的情感美,可以使学生的感情丰富多彩;课文中具有的语言美,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祖国优美的文字,并使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生活。二是素质教育与审美教育具有相互契合的特性。素质教育强调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主动的发展,而不能对学生形成束缚,要引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审美教育自觉自由的特性正好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契合,审美教育对学生来说不具有任何的压力,也不强迫学生,而且学生完全依靠美本身的魅力去接受它。

  2.贯彻审美教育能够使语文教学摆脱“困境”。长久以来,语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一篇课文本来充满着完整的情感,但是却被教师在教学中分解为零零碎碎的语言点;文章本来蕴含着作者对于生命、人生的感悟,但是却被人为地割裂了;文字和语言失去了情境价值。总之一句话,语文教学走入了低效率的困境中。而贯彻审美教育能够使语文教学摆脱“困境”。这是因为:一是教学目的和内容决定语文教学要贯彻审美教育。二是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美的创造的过程。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突出审美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知识的传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意识。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现。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1-04-23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感受美的能力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许多交叉和包容的地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大力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优美的感情,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初中语文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既是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文本。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蕴含着极其丰富、广泛的美学内容。我们应该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通过审美教育实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形成良好的人格的目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施:

  一、 激活审美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审美教学应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打开学生的心灵。学生美的情感要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创设审美意境。例如《春》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创设出一个个审美的“春景图”意境,让学生进入一种美的境界,领悟到文章的艺术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有关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论文六篇

标签: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1-04-23
【yjbys.com - 教育毕业论文】

  第一篇

  【摘要】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在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白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角色转变;主动参与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推行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二是要求教师具备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健康和谐的心理素质,三是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作为基础。同时对学生也提出了目标:让学生能自己动手创造,享受得到劳动成果的乐趣;敢于说话,得到能说会道的锻炼;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得到美的享受;掌握好扎实的基础知识,能放开思维,用自己的头脑去探求、思索,得到自己的见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在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白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将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标签:论文范文 时间:2021-04-16
【yjbys.com - 论文范文】

  论文题目:浅谈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例探

  摘要:记叙文的本质特征是故事性,它是通过叙述故事来实现表情达意的文体形式。要写好记叙文,我们的学生都应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努力讲好自己身边的故事,让自己当好学习和生活中的“故事大王”,让身边的平凡故事更好地展现学习和生活的激情与感动。讲好自己的故事,也就离写出好文章不太远了。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记叙文;讲故事

  在初中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发现很多学生一遇作文课就倍感头疼,无从入手,不知道作文应该写些什么。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他们不懂得讲故事,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故事。其实,叙写好的记叙文也正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一样,要善于从小处着眼,要抒发真情实感,要有新颖的立意,还要有精彩的故事悬念,要把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点滴和要素和谐有机地串连在一起。讲好身边的故事,才能写出有生气、有滋味的好文章。

  一、讲“小事小情”,以小见大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坚持“以小见大”的叙事视角,是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一叶落而知秋,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教师要善于指引学生利用身边的平凡微小的故事为载体,在让他们叙述“小事小情”的过程中,达到在平常的蕴含深刻、微细中挖掘大道理的目的,真正体现出记叙文写作活动中应坚持的以小素材来反映深刻主题的基本技巧。在指导学生记叙文写作实践中,笔者总不忘从已有的资源出发,积极归结教材中相关的名家大师作品的写作特色,让学生们深深感受到绝大多数的大作家都能巧妙借助“小事小情”来抒发自然真挚的情感。如,散文大师朱自清前期散文的代表作《背影》中,只写了他的父亲买桔子这样的一件小事,却精巧地体现出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还有,法国都德的短篇《最后一课》中,仅通过沦陷区里的一个小学校的一节课,描述了一个平平常常的老师和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的一些“小事”,但却无限地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真实地展现了爱国主义的大主题。这些写作成功的范例都为我们的学生开展记叙文写作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每年初一新生一入校,我们学校都会例行新生军训。笔者曾在军训结束后的第一次写作课,布置学生围绕军训感悟和体会写一篇500字的记叙文。有一位学生以《那一片汗渍》为题,写到这样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