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调查论文
应届大学生就业状况:一半在校生对就业感到忧心、七成毕业生认为应先就业后择业、研究生期望薪酬逼近本科生、职业规划辅导迫在眉睫、自主创业缺资金缺人脉缺理念。凭借大学生目前对于行业和企业的认识,很难根据自己的判断“择业”。因此,在基本确定方向后,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在社会的摸索中学会择业。
大学生就业调查论文1
论文摘要:通过对西南大学一部分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以实际数据作为分析基础,从理论上对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试图找出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原因。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现状调查;问题研究
从1998年起.我国开始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人了一个新阶段。连续几年的大扩招引起在这条独木桥上苦苦追求的学子一片喝彩。在欢呼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之一。从大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20xx年的133.7万人到20xx年的495万人….20xx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否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相协调。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是由就业的动机、择向、途径及方式等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调查目的
通过对西南大学20xx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毕业去向和原因、就业倾向、就业途径、对学校就业指导的要求及评价等问题有所了解和把握,从中找出大学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2.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重庆市西南大学全日制本科20xx届毕业生。
样本:随机抽取西南大学3所文理院系的200名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为90.3%。参与调查的学生具体情况为:①专业:理工102人,文科84人;②生源地:重庆市内l16人,重庆市外70人;③性别:男97人,女89人。
3.调查结果与分析
(1)毕业后去向及原因
调查显示,面临毕业时,大多数学生(98人倾向于立即就业。其中有家庭经济的原因,现在供养一个大学生消耗了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绝大部分收入。毕业后,很多学生都想立即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另外,很多在校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认为早人社会可以积累更多在学校学不到的实践经验这样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由于就业的压力和提高自身学历、能力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学生(54人)选择考研。另外,有l0名学生打算自主创业,7名学生认为出国经历可以增加自己的含金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有出国留学的打算,还有17名学生选择边考研边找工作。
(2)就业倾向
调查显示,学生大部分(59人,31.9%)愿意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就业,认为这些地方机会多,经济效益好,工作、生活条件好,更有利于个人发展。由于重庆市直辖后发展迅速,所以也有一部分学生(52人,28.1%)愿意在重庆工作。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大,因此,有23.8%(44人)的学生愿意回原籍,认为那里父母亲人都在身边,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更有利于个人发展。此外,有12.6%(24人)的学生没有特别要求,但只有3.6%(7人)的学生愿意去西部等贫困地区工作。调查的结果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毕业生仍然对工作地点要求高,多数毕业生不愿意到“老、少、边、穷”地方就业。其实在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施展抱负的平台.但却由于条件的恶劣,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愿意去那里工作。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政府机关占24.1%(45人),三资企业占15.8%(29人),高校、科研单位占15.5%(29人),国营企业占14.6%(27人).中小学教师占12.2%(23人),民营企业占10.6%(20人),自主创业占7.2%(13人)。政府机关、三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备受大学生青睐.这与其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和经济地位高,学术水平较高等特点有很大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大学主要培养的是师范类和农学类人才,而调查中愿意去中、小学工作的学生却只有12.2%.这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师范类人才的流失现象提出了一定的思考。
“影响你就业的重要因素”是多项选择问题。回答占前四位的是:个人发展前景、经济收人、兴趣爱好、自己是否适合。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趋于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更加务实和注重实际价值。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88人,47.1%)对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值是1500—20xx元,20xx—3000元的占23.5%(44人),1000—15O0元的占11.8%(22人),800—1000元的和3000元以上的各占8.8%(16人)。由此看出,大多数学生的月薪期望值在1500—3000元之间,占到70.6%,而绝大部分学生的月薪期望值都在1500元左右。可见目前大学生正主动或被动接受大众化就业的现实,就业期望值明显降低。
(3)就业途径
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就业途径是亲友和老师介绍(61人,32.8%),反映了社会关系在学生就业中的作用.从而也对我国的就业机制提出质疑。现场招聘会和上网也占到一定比例.分别达到27.8%(52人)和20.5%(38人)。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们愿意花在找工作上的费用也越来越高,从服装费到车旅费、住宿费。有的学生可以说得上是“大投资”。调查中,有23.6%的学生认为只要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费用可以不计较。有29.4%的学生愿意支付的求职费用是100—499元,西南大学以师范和农学为主。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35.3%)只愿意花费100元以下来找工作。
(4)求职影响因素
在回答“用人单位关心的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的多项选择题中,认为社会实践经验和自身的能力与特长是最重要的因素。它表明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重视内部归因。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和专业、学历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此外,毕业学校、个人品德以及性别在大学生就业中也起着一定作用。
(5)大学生对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态度调查显示。对于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政策,有44.1%(83人)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20.6%(38人)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但仍有26.5%(49人)和5.9%(11人)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很了解的学生只有2.9%(5人)。
可见,高校对于这方面的宣传工作仍有不足的地方,需进一步加强。
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因素中.个人发展是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这表明当前大学生自我意识增长.希望通过这种经历来锻炼自己,提高能力。但环境待遇差、信息接受慢以及个人家庭婚姻等原因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重要因素。这要求国家要给予政策倾斜.对就业西部、农村、基层的大学生给予优惠政策。
(6)对学校就业指导的要求和评价
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94.1%,175人)希望在大四以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20.6%(38人)和38.2%(71人)的学生希望在大一和大二进行就业指导。说明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要求是普遍的。调查中有47.1%(87人)和29-3%(55人)的学生表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持满意和一般态度.这与学校近几年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是密切相关的,也表明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仍有11.8%(22人)和5.9%(11人)的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只有5.9%(11人)的学生非常满意,这也说明就业指导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的照顾一般,各有17.7%(33人)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工作不太或者没有照顾学生需要。只有14.5%(11人,16人)的学生认为非常照顾和比较照顾学生的需要。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以下问题。
1.就业期望值与个人评价度降低。导致就业信心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国企改革、机构改革等一系列因素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大学生对自己的求职期望值明显降低,他们中很多人已在主动或被动接受大众化就业的现实。就业期望值下降的同时出现了大学生求职信心不足。调查中,3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求职过程很难和较难.只有20%的大学生认为求职过程较容易和很容易。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一直是就业指导部门努力的目标,然而,降低期望值的同时必须注意克服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的问题。
2.就业动机趋利性较强。“求稳”“求高”心理仍存在
在就业倾向方面,选择去政府机关、三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大学毕业生超过了50%。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却只有10.6%,这反映了大学生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方面,“求稳”“求高”的心理,这也是传统大学生“准干部”身份思想在当代大学毕业生身上的体现,而敢冒风险、艰苦创业的思想比较缺乏。
3.就业途径的“非市场化”现象,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调查显示,公认度最高的就业途径是“亲友和老师介绍”,我国传统的文化和国民性格造就了“讲人情”“讲面子”的风气。但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就必须实现用人上的市场化、公平化和透明化。
4.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有待改进
调查中.各有17.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和不太照顾学生需要。可见,学校就业指导在个性化服务、专业性指导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应该更好的照顾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5.不断高涨的求职消费。易产生奢华心理
大学生的求职消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类型等因素,消费存在一定差异。在本研究中,调查对象为师范类和农学类学生,但仍有23.6%的学生认为,只要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可以不计较求职费用。在求职过程中。学生的消费水平大幅度增加,社会上有人戏称之为“求职经济”,这反映了就业竞争加剧,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但是,不断上升的求职消费是否带来相应的求职优势?大学生在求职消费上的奢华之风应该引起就业指导者的关注,而贫困大学生在求职上的经济压力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因素的影响
(1)高校扩招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加重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发达国家出现的背景是经济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且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但在中国是另外的原因,即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拉动内需的消费。从社会、经济和发展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但从长远发展看,高等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同时跨越式的高校扩招将带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加重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用人单位的选材标准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由于用人单位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了解不多,事实上也不可能对每一个招聘的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于是名校、英语、计算机、党员、学生干部、实践经历这些约定俗成的“硬指标”就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但这些标准能完全反映毕业生的能力吗?答案是值得深思的。片面强调专业对口以及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也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2.高校因素的影响
(1)教育目标的错位。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从满足培养少数英才的国家需求转向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要和公民的个人要求。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必要的特点,各个层次的高等教育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在整体上,我们的高等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在人才培养层次与水平上往往并不能达到一致。以至出现某些层次比较高.但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现象。
(2)学科专业设置盲目、错位、死板,不能适应社会需要。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然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仍然存在问题。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一些名牌学校专业不适应市场,学生就业不理想。高校争相上“热专业”,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3)学校就业教育有弊端,就业指导没有跟上。高校的就业指导大多以开设一门课程的方式进行,对象往往是高年级的学生,就业教育以某种教材为本。过分形式化和理论化,与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学生大多对此不感兴趣,不大理会。正因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狭窄,功能有限,在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上着力较少,所以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3.自身因素的影响
(1)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缺乏人生设计。大学生就业不应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准备。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引。但实际却是考大学前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低,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应付考试和网络聊天、游戏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求职方式模糊不清。
(2)期望过高,对自己没有充分、客观的认识。据20xx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八成用人单位仍认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专业对口等方面H]。大学生一定要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对自己的优缺点、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这样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大学生就业调查论文2
大学生就业难与创业教育分析
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因素
1.社会因素
随着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和社会上很多岗位出现饱和的现状等多方面因素,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这个基本国情导致我国劳动力过剩,因此就会导致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如今,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对象不仅仅只有同届的毕业生,还有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下岗工人和具有一定实力一定资历的社会人员等,由此看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非常激烈。由于我国基本的劳动力过剩的就业情况,因此很多领域的岗位都出现饱和状态,很多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大学毕业生资历浅、工作经验不足而拒招大学毕业生。
2.学校因素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始了扩招政策,这样大学生数量不断上升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不断的发展,社会上有一些领域和行业发展特别迅速,因此这些领域和行业成为市场热门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挤在同一个专业里面,例如近几年我国热门专业有英语专业、国际贸易专业、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等。但是实际情况上这些行业的岗位已经逐渐趋向饱和状态,这些行业已经容纳不下如此多的大学毕业生。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大原因还有就是高等院校缺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知识的创造,也就是大部分是模仿而不是原创。实际情况表现就在于高校缺乏创业教育,没有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导致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一个消极被动的位置。
二、发展创业教育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还是促进社会经济和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的重要渠道。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庞大的市场资源,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着无限可能的机会。因此,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注重学术教学和技能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指导。因此,发展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积极从不同方面着手开展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1.改变传统的就业观,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念
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不同专业的学术性教育或技能性教育,在高年级的时候就会给学生开展一些就业指导讲座等,一般高校都偏向就业教育的开展而忽视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存有传统的就业观的大学生一般缺乏冒险精神和创造意识,完成高等教育就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实际情况上毕业生所找的工作往往与想象中相差较远。传统的就业观很容易让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一个消极被动的位置,是工作挑毕业生,而不是毕业生挑工作。因此,高校应该把创业教育落实到学生学习和工作上,把创业教育观念灌输到教师和学生当中,鼓励大学生把握住市场就业的主动位置,以一个工作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就业上。
2.建设一支高品质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要想做好高校创业教育工作,就必须要有一批优秀的创业教育教师,培养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如今很多高校都没有专业的就业指导中心,普遍都是每个学院的专业教师给学生在毕业前开一些就业指导讲座。高校缺乏一些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因此要发展创业教育就必须要加强师资力量,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创业指导专家、高新产业的专家等加入到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在全校性的公选课课程体系中应该多添加这类型的大学生创业课程,让学生对创业教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3.构建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要在高校广泛开设创业教育,必须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要重视本专业教育的教学,还要重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就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因此高校应该要把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工作重心。构建一个健全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除了要开设创业课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考核制度,创业教育考核不能以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形式进行,一定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创业的渠道和创业的价值,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考试的方式,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难除了自身主观因素外,还有客观的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这需要从多个当面去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创业不仅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能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因此,高校应该要从不同方面着手开展创业教育,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创业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大学生就业调查论文3
摘要:云南省内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采用追踪调查,统计分析后发现其就业创业的价值取向是:就业意愿强烈,重视相关部门的辅导与帮助;注重工作的稳定性,趋向现实化;主体意识自我化,突出个人价值;创业思路单一,观念不成熟;与专业相一致,依重职业能力素养的特点。通过研究该群体各阶段就业创业价值观念的演变过程和各阶段的求职需要及心理特点,总结出针对该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类专业;藏族大学生;就业;创业;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体育类专业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更令人堪忧。如何针对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追踪考察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就业创业价值观念的演变过程,从而有利于根据学生不同年级阶段的求职需要和心理特点对其开展适宜的就业创业指导,切实提高该群体的就业面与就业质量。
1.调查方法与设计
采用追踪调查法,选取10名云南省内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进行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就业创业价值取向追踪调查,通过研究该群体各阶段就业创业价值观念的演变过程和各阶段的求职需要及心理特点,总结出针对该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2.研究结果分析
2.1云南体育类专业藏族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价值取向
2.1.1就业意愿强烈,重视相关部门的辅导与帮助从表1中可以看出,调查学生就业意愿和是否希望得到相关部门辅导与帮助的情况是:100%的学生想就业,并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辅导与帮助。从而得出云南省内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就业意愿强烈,重视相关部门的辅导与帮助。
2.1.2注重工作的稳定性,趋向现实化通过调查,所有人的就业标准单一,且几乎一样,入学的前两年,都希望找到稳定的工作,并且到学校工作。后面几年20%的人出现了想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愿望,但还是希望工作要有一定的稳定性,需是在职在编人员。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不愿尝试、不愿冒险,讲求安逸、稳定,受“铁饭碗”思想的影响,趋于现实化:
2.1.3主体意识自我化,突出个人价值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就业创业价值取向发展空间价值方面的需求调查,选择审美需要的学生人数有1人,占总人数的10%;选择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各4人,各占总人数的40%;选择归属与爱的需要和认知需要的学生人数各6人,各占总人数的60%;选择自我实现需要的学生人数有9人,占总人数的90%;而选择尊重需要的学生人数有10人,占总人数的100%。从以上数据分析云南省内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发展空间价值是希望得到尊重,其次是自我实现需要。这就可以看出该群体很想通过专业学习后,通过就业创业,从而改变现在的命运,该群体主体意识自我化,突出个人价值,希望得到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2.1.4创业思路单一,观念不成熟调查发现,该群体入学的前两年不想自主创业的人数达到100%,而后几年有80%的人表示想自主创业。除了有20%的人对自主创业从未想过,也不感兴趣和10%的人想开超市外,其余70%的人创业都基本一样,单一且跟专业息息相关,都是想开办体育类培训班、当教练。没有整体的职业规划和思路,创业观念不成熟。
2.1.5与专业相一致,依重职业能力素养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就业创业中专业价值取向方面的调查,选择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学生人数有9人,占总人数的90%;而选择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学生人数只有1人,仅占总人数的10%。从数据看出该群体对学校教育比较认同,对所学专业认可,择业态度主动自信,依重职业能力素养,希望通过专业的学习,利用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工作。
2.2云南省体育类专业藏族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2.2.1忽视学校因素从表4中可以看出,对就业创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调查,选择学校因素的学生人数有3人,仅占总人数的30%;选择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学生人数各有9人,各占总人数的90%。从数据看出影响云南省内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而学校因素则显得不重要,因此通过本研究,如何加强学校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索出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率,显得尤为重要。
2.2.2以个人为中心,就业创业呈现单一化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注重自我的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自我为中心,大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之势。就业都希望到学校当老师,就是偶尔有不当老师的想法,也是要到具有稳定的,带编制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创业要不就没有想过,感兴趣的都是希望开办体育培训班,当教练。该群体就业创业都呈现单一化特性。
2.2.3过分依赖专业,缺乏拼搏冒险精神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都是要与专业相一致,就业选择是当体育老师,创业则是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体育培训班,而现实中体育专业的专业就业率历年都很低,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并不大,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面不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该群体不会通过大学的拓展课程发展自身潜能,拓展专业以外的能力,他们过分的依赖专业,对将来的就业创业缺乏整体规划和拼搏冒险精神。
2.3改善云南省体育类专业藏族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价值取向的建议
2.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人才培养模式需遵循“社会需要、服务地方、区域特性、学校实际”等原则,不要一概而论,更不能照抄照搬。云南省各设有体育类专业的院校应该利用转型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认真论证,制定出能培养符合地方需求,且“下得去、留得住、用得成”的人才培养模式。
2.3.2探索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目前,社会、家庭、高校等都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各尽所能。社会各界给予各种政策,创造各种岗位;家庭高度重视,为孩子想尽一切办法;学校调动所有力量,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这些种种,虽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模式。因此,探索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持续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指导模式,是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2.3.3发挥榜样作用俗话说“没有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吗?”,意思就是见过就能照着摸索出来。没有主见和完全形成独立思考的大学生,都有“从众心理”。学校应该利用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特性,定期邀请就业创业非常成功的校友来作交流,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让大学生们有追求的目标和学习的楷模,让他们感受到就业创业可以“依葫芦画瓢”,从而减轻压力,减少迷茫感,进而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就业创业,使之能够真正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率。
3.结语
从追踪调查及收集的数据综合分析看,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价值取向特点是:就业意愿强烈,重视相关部门的辅导与帮助;注重工作的稳定性,趋向现实化;主体意识自我化,突出个人价值;创业思路单一,观念不成熟;与专业相一致,依重职业能力素养。存在:忽视学校因素;以个人为中心,就业创业呈现单一化;过分依赖专业,缺乏拼搏冒险精神等问题。建议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模式,发挥榜样作用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切实提高体育类专业藏族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创业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凡.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创新创业引导研究[J].径营管理者.2016,(5):111-113.
[2]任艳.“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研究———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4:3.
[3]向凌云,蒋芙蓉.高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6):142-145.
[4]刘志.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结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5.
[5]石志成,乔琳,孙莉平.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0(5):96-99.
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在当下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于xxxx年4月—5月组织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在潭高校,与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大学毕业生就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方向开展座谈、交流,并和市人事局、教育局、劳动局等部门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调查中,向应届毕业生发放了无记名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6份。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xx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xxxx年增加85万,xxxx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破纪录的611万,预计今后三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以每年50万的数量递增,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和社会上庞大的失业人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不景气,据xxxx年2月16日新华网报道,仅广东就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很多企业招聘岗位锐减,甚至开始裁员减压,给处于寒潮中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针对严峻的现状,到4月30日止,北京、上海、天津等23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府文件。6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各高等院校更是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宣传指导,力促学生就业。但是,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负责人普遍反映,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09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1
关键词: 学生,就业,调查
调查时间: xxxx年7月10日 至 xxxx年8月20日
学生调查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目前就业形势越发紧张,再加上如今大学门槛降低,大学生数量大增,拿着本科文凭的大学生要想找个工作已经变得十分不易。到xxxx年,全国每年毕业大学生总数已达650万人,并在逐年上升;而未就业毕业生从20xx年到xxxx年累计竟达1115万人。那么,就业如此困难的原因是否仅仅是人才的泛滥呢?从各大招聘会的招聘方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应聘的大学生很多,但是仍然有很多职位出现招工困难的情况。企业在如此多的应聘大学生中竟挑不出可用之才,十分令人惊讶,也反映了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当代大学生缺乏就业素质,大学生的素质与企业所需不相符。
因此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做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素质情况的调查。一方面调查当今在校大学生所具备的和看重的素质,另一方面采访已就业的毕业大学生,看看他们关于企业所需人才的就业素质有何看法,以求找出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误区,并试着给出解决的办法。
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当今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未来要求很高,同时也比较有自信。即使现在大学生在社会中已经不再稀缺,大学生这个群体仍然可以代表中高端的就业群体。受访者中有61.1%的人会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金提出20xx元以上的要求。并且,受访大学生普遍希望将来毕业后能在国内一线城市及其他发达地区工作,分别有58.3%的人将会选择国内一线城市。同时,选择国外和港澳台等地区的有27.8%。仅有13.9%的人选择在相对落后一些的国内二三线城市谋求职位。除此之外,调查发现有44.4%的大学生希望将来能进入合资企业或者外企。同时,有25%的大学生希望进入国企。希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占一小部分,达11.1%。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并不缺乏自尊心,他们对自己有自信,并对自己的未来有高期望和高要求。同时,当代大学生相对比较稳重,比较多的人希望在比较繁荣的大环境下,在相对稳定的大企业下谋求职位。并没有很多的人选择大胆的自主创业,或者去一些前景不是十分确定的环境中谋求发展。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培养一个良好的就业素质,对于其应聘企业,以及将来在企业中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生就业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认知情况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就业认知情况调查报告1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x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x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x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xx年与20xx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x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xx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xx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xx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xx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xx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xx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精选11篇)
想要了解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调查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写调查报告。好的调查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篇1
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
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调查内容:
就业现状
调查地点:
北海市
调查对象:
大学生
调查时间:
20xx年7月14日
今天,手里揣着几分调查问卷表,踏上了去北海的快班,内心打好了满腹的草稿。暑期的社会实践调查从此拉开序幕。看着窗外烈日炎炎下劳作的农民,就会不自觉地想起背井离乡的农民工,一群奋斗在城市最边沿的铁杆战士。觉得他们似乎是沧桑的代名词,却又同样是坚强的象征,心都的滋味难以言表。至少他们是值得敬畏的吧。把思绪收拢,转瞬间想到了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今后又会面临着怎样的就业难题,又该如何抉择呢。希望此次的调查能让我有点收获。
四十分钟的路程,转眼就过去了,呈现在我眼前的俨然已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沿街问了许多人,才找到了人才市场的去路。我来的大概不是时候,觅职的人不多,在一旁察言观色许久后,终于鼓起勇气像一位面善和睦的大概有二十五六岁的姐姐走过去,她正在看公告上的招聘启事,见有人靠近就不经意的扭转头来瞄了一眼,很快,又专注地转过头去了。我喊了一声姐姐,然后说明我的来意,她好像挺有兴趣,问她能帮上什么忙。第一次就遇到这样一位热心肠的人,我暗暗庆幸,我就马上拿出了一份调查问卷表,请她帮忙填,并且随机问了一些问题。
还是很客观地就问:“你对现在就业现状有何看法和感想吗?”她咧嘴就说:“其实找工作的人都知道,要想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谈何容易,像我们这种人口大国,不被竞争压死才怪呢!”她还说她换了好几个工作,因为工资太低,加之工作太累。我暗自想,受点苦不算什么,人总要踏实地干好几件事情,听着她说到最后。发现她有点心高气傲,在对待工作上。不过还是很感谢她帮了我一个忙。
2022关于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总结{范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关于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x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x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x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xx年与20xx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x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xx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08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xx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xx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xx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xx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xx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13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篇1
班级:XXX班
小组成员:
调查目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而大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的就业心理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真实了解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心态、正确的择业观,最后通过科学地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提出相应的针对性的调适对策,调研结果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乃至职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时间:20xx年4月28日~20xx年5月6日
调查对象:学生
一、数据分析(在附录中已附上调查问卷及调查原始数据)
此次的调查对象主要是面向大二的学生,共计135名,男生63名,女生72名。选择这一调查对象的原因在于:大二的学生是处于大学在校的中间阶段,是院校的中间代表,此次通过对大二学生的调查,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希望能通过对大二学生的调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正确的择业观。
在问到学校的“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现在的求职要求时,46.67%的认为比较符合,31.11%的认为为非常符合,22.22%的人则只是单纯地认为是符合的,从这一些数据可以看出,本校学生对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比较认同的,在他们的成才道路上,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培养模式,适应了社会的需求,但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要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合自己心意的工作还是比较难的,我们在学校的人才目标下成大,无疑是不错的选择,但我们也需要自我的知识的提升,全方面的发展自己。更好地就业。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集合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1
20xx年4月-10月,市妇联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六大驻青高校联合开展了这一调查,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据统计,六大驻青高校20xx年应届毕业生中女大学生10782人,本次调查共发出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种调查问卷共7005份,。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一次签约率和月收入均低于同届男大学生。那么,女大学生们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择业观念仍存在误区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理想工作单位的选择上,69%的女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及三资企业,重点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稳定且高报酬、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好、有社会保障。就业热点仍然集中在我们传统认为的所谓“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如医院工作者、财务、审计、银行职员、新闻工作者、餐饮旅游、市场、广告、公关、行政、文秘等,调查报告《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可见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她们宁愿放弃自己的专业,也要追求体面、收入高的工作,这无疑延长了她们求职的时间,增加了她们就业的难度。
求职过程中遇性别歧视
在问及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65%的人回答是求职过程中遇到过男女不平等的情况,主要表现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中明确写着“只限男性”、“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等字样,也有些用人单位虽没明确说只要男性,但女大学生在面试中也被问到过带有性别倾向的问题,如“我们这个职位会经常要求加班加点,你认为女性从事合适吗”和“你有男朋友吗”等等。
大学生毕业就业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毕业就业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毕业就业调查报告1
调研背景: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这个问题成为需要中央领导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经是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为了更好的帮助我校学生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现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研思路:参考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院应届毕业生进行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见第2、19、14、25题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见第5题
3>与是否专业对口,见第7题
4>地域意愿,见第10、11题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见第16、17、20题
2、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程度两方面),见第8、9题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见第3、6题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见第4、15题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含要求学校校,见第21、22题;要求自己,见第23、24、26、12、13题)
通过对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问题的调查,我们希望分析出我院毕业生对就业的选择、认知的程度以及作为院方应当做什么样的工作来帮助毕业生应对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飞速,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社会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随着这一发展潮流而产生变化,掌握当今社会真正需要什么类型的大学生,对大学生以后就业大有裨益。并且有利于在校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人才动态需求,做好准备。调查报告范文
二、调查人:...等五人
三、调查对象:深入农村,城镇,企事业单位,调查走访社会各阶层
四、调查时间: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五、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六、调查内容:通过对乡村、城市、企业及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及期待,以及刚毕业已从业大学生给在校大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大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成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七、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70%的被调察者属于25-45岁年龄段的各个学历层次各个行业的人。 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对大学生关注度还是挺高的。80%的人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比较乐观,7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十分努力,20%的人认为困难很大。我们不得而知,大学生的的就业前图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人士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90%的人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的能力并不比一般大学学生强,。只有保持这种客观的态度,社会、企业才会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们才会抛弃那些没有必要的包袱,减轻思想压力,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在应聘面试的激烈竞争中完整的展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