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生毕业论文

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大专生毕业论文1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中医处方用药中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探讨怎样从根本上保证中医处方用药做到科学、安全、有效。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中医处方1000张,从中药的品种来源及其药效成分、药理作用或临床疗效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危害。

  结果:存在超量用药、药味偏多、同类药合用、脚注遗漏、别名滥用及名称书写混乱。

  结论: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临床医师与药房两个方面的协作配合。

  【关键词】中医处方用药;中药品种

  中医处方是临床医师为患者治疗或预防疾病而开给药房配方用药的重要书面文件,既是给中药调剂人员的书面通知,又是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也是计价、统计的凭证,且有法律意义。

  处方用药的科学正确与否,事关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

  笔者从药剂专业毕业后曾从事中药配方工作7年,从历年的调剂工作中发现中医处方用药存在某些较突出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1999年-20xx年中医处方1000张,存在问题的处方有32张,不合格处方率达3.20%。

  其中有些处方同时有多处问题存在,特挑选有代表性的处方分析如下。

  1.超量用药

  超量用药是目前中医处方十分普遍的现象,指处方中药味的量明显超出《中国药典》规定的常用量。

  从本质上讲,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是其所含的有效化学成分(药效成分)。

  中医在诊治中按辨证论治的原则为患者所开具的处方,不仅其药物组成,而且各药味的用量大小都直接与药效成分的发挥相关。

  但不是量越大越好,如细辛的使用自古有“不过钱”之说,即临床用量超过3g时,有使用不安全问题,现已证实其地上部分含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故20xx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细辛药用部位为根,删除了含毒性成分的地上部分。

  而在临床的处方中,却用到了20g,马兜铃酸虽中毒缓慢,但严重时可出现肾功衰竭、尿毒症而死亡。

  不少中医药人员认为,当前中药存在炮制不规范、人工栽培养殖品增多等问题,引起质量下滑,只有增加用药量才能保证药效。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首先,随着中药材生产及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不断加强,中药质量在不断提高[1]。

  况且中医常用的很多大量品种,数百年或更长时间以来就使用人工栽培品,不存在质量下降的问题。

  2.药味偏多

  处方药味偏多,即每剂药方由近20味药甚至更多的药味组成,在抽查的处方中发现,由于药味偏多,处方平均用药剂量均高达约200g/剂甚至以上[2],最重有达457g/剂。

  用药味数偏多使“君、臣、佐、使”的规律难以体现,不仅影响到中药疗效发挥,而且在煎药时由于众多化学成分的干扰或相互作用,可能产生不利的化学变化,导致中药的不良反应,同时也是对药材资源的一种浪费。

  3.同类药的合用问题

  这里的同类药合用是指中医常将两种药性与疗效特别相近的药味相互配对使用或相须为用,目的是增加疗效。

  如合用“二芽”(麦芽、谷芽)以提高消食健胃作用,并用“乳、没”(乳香、没药)以增强活血止痛生肌作用。

  但对于有毒性的药物,如川乌与草乌,因二者均主含乌头碱(aconitine)等多种毒性脂型生物碱成分,《中国药典》本身规定其内服时均应先煎或久煎(以降低毒性),如在不减小用量的情况下合用,极可能使毒性成分含量超过药用安全范围。

  故笔者认为毒性成分相同的药味不可盲目合用。

  4.脚注遗漏

  这是一个常见而又议论较多的问题。

  中医处方的“脚注”是指在处方药名前、后注示说明性术语,用以对该药味的来源或产地、规格、炮制加工、煎法用法等情况作出说明。

  目的是保障用药准确、用药质量及服用后的疗效与安全。

  一是说明药材的来源或产地,如川贝母、北山楂、怀地黄、川黄柏等,二是控制饮片的特殊质量,如黄芩开“条芩”或“子芩”(指黄芩中较嫩的根)时,则所含药效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等的量比老根“枯芩”中为高,三是指明炮制要求,如生首乌与制首乌,生用治疗肠燥便秘、降血脂,制用补肝肾、填精血、乌发强筋骨;四是说明特殊煎法服法,如矿石、贝壳、甲壳类药味须注明“先煎”,以便使难煎出的药效成分充分溶出,大黄、番泻叶及含芳香性挥发油类成分的药味应标明“后下”,以免久煎降低疗效或使挥发性有效成分散失。

  此外,还有另煎、包煎、冲服、烊化等等特殊要求,均有利于患者服用或疗效发挥。

  二、讨论与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处方用药是一项十分严谨的技术工作,事关防病治病安全有效的大事,不仅要求书写认真、细致规范,还要求临床医师彻底弄清每一处方药味的品种规格、炮制加工、药效成分、理化性质、毒副作用,以及正名与别名等方面的异同。

  处方用药涉及到医与药两个方面,在临床医师辨证论证、理法方药完全正确的前提下,还要求药房配方时做到准确无误,药房人员应该能够在用药品种来源、药材饮片的理化性质等方面对医师用药给予咨询建议及监督。

  此外,医院还应定期组织医药人员学习新的药物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术。

  这样方可从根本上保证中医处方用药的准确、科学、有效与安全。

  参考文献

  [1] 万定荣,陈科力.近年武汉市区中药材原料与饮片质量调查与分析[J].中药材,20xx,26(10):766.

  [2] 姜翠敏,王洪泉,蔡玉凤.上海市部分医院中医处方用药剂量调查[J].中成药,20xx,23(12):907.

大专生毕业论文2

  珍贵的两年半的大专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大专两年半的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更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

  在学习知识这段时间里,我更与老师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现在我已经接近毕业,正在做毕业设计,更锻炼了自我的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受益匪浅。

  通过两年半的大专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

  回顾两年半,本人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专业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学习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专业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

  在学习工作上,根据导师的指导,研读了大量论着,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间的探讨交流,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在这期间,综合分析等基本素质不断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锤炼,尤其是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对于未来的工作也都是大有裨益的。 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根据自身爱好和能力,业余参与了一些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大专生毕业论文3

  管理评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会因一些潜在因素影响而出现出现伤残的可能,此即为护理风险[1]。护理风险的出现不仅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同时也会使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僵化,不利于后续的治疗[2]。而护理风险存在于治疗的各个方面,其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将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过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使其工作效率有所下降,患者亦会因此而衍生出不满情绪,继而影响到治疗的有效性[3]。为确保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保证疗效,医务人员必须要将寻找出有效的手术室管理制度,以提高护理质量[4]。有研究指出[5],借助于护理标识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从而使患者预后有所改善。我院在手术室实施护理标识管理,此次研究特对比标识前及标识后手术室管理效果,以探析护理标识管理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xx年6月~20xx年7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常规管理,选取我院20xx年6月~20xx年12月共完成手术617例列为对照组,其中存在血液传染患者21例,合并感染者32例。选取20xx年1月到20xx年7月我院收治的手术室患者623例,列为观察组,其中存在血液传染类疾病者23例,合并感染者35例。此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手术室管理,观察组则为护理标识管理,具体如下[6]。

  1.2.1护理标识分类

  比较常用的护理标识主要包括腕带、卡片、标签等,依照内容可将其分为患者、环境以及警示三类。

  患者:本院患者所用护理标识主要以腕带为主,在腕带上一般会登记有患者所属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血型、过敏史、诊断以及手术名称等,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由其责任护士为其带上,并在进入手术室、开始手术治疗前对由主刀医师、麻醉医师以及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信息予以核实,待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手术。手术患者需要建立多根输液通道,因此为了能够便于对输液通道进行管理,可在输液滴壶上用水性笔标识“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等,以免混淆,并在输入液体袋(瓶)上标明所输液体总瓶数。在为患者成功穿刺之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做好标识,以便于后期识别,从而降低差错发生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在为患者留置各种导管时,将记录有导管名称及日期的红色标签贴在距管道末端5cm处。手术医生按要求进行手术部位标识,避免做错手术部位,保障手术安全。

  环境:由于手术治疗对手术室的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对于手术室的不同区域予以标识,如限制区、非限制区等。各个手术间及附属间做好标识,如第一手术间,药品间,无菌间等。对药品架上不同类型的药品予以分类置放,外用药、静脉用药、消毒剂分开放置,将药物标签粘贴于药品架的下方,标签清晰,醒目。药品定位定量存放,方便管理及使用。对于高危药品,将其固定放置于专门的药品柜中,并与药柜外侧张贴所放药物的名称,同时做好警示标识予以区分。对于手术所用仪器、器械,分区域标识管理,定点放置,以方便术前器械准备。无菌包及一次性物品按标识固定位置放置,便于查找及管理。

  警示:此类标识主要用于不同药物的配置中。由于手术患者所需药物较多,而为了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则必须要以不同标签对其进行区分。对抽吸到注射器内待用的药液,用相对应的药物标签标识清楚,防范用药差错发生。手术台上不同药液作好标识,防止错用。

  1.2.2标识制定

  护理标识制定应遵照患者心理需求,体现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标识应简洁、通俗易懂,字体应统一规范,标识应放置在醒目的位置。有效的标识可以对护理工作起到警醒作用,减少护理人员的操作失误,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环节,降低护理人员的高度紧张感,也避免造成医患双方的误解和纠纷。

  1.3指标观察

  对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评分,主要包括手术器械准备完好情况,器械准备所需时间长短、药品和仪器管理等内容,满分为100分。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手术室的管理效果进行调查,通过为患者发放本科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对护理情况进行评分对比,满分为100分,分值在60以下即为不满意,分值在60~80分之间即为满意,分值在80分以上即为十分满意。同时为手术医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分值评估情况同上。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度+满意度。于手术结束后将护理管理质量、差错情况以及投诉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室管理效果对比由本次研究可知,在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差错率以及投诉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对比由本次研究可知,在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3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医疗工作的核心区域,其所涉及环节之多、人员流动之大使得其极易出现护理风险,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造成极大影响[7]。目前来讲,比较常见的手术护理风险包括以下几类,分别是坠床、切口感染、灼伤、输血错误、手术器械遗留、药物错用、器械准备不足、患者差错等[8-9]。此类错误的出现不仅会使患者身体遭受不必要的损伤,同时也会导致其对医院的医疗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到后期的临床治疗与配合,继而导致临床疗效无法达到预期要求[10-11]。护理标识的应用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减轻工作负担,做到资源与时间的合理分配,从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12]。本次研究特将将标识后护理管理效果与标识前进行对比,以了解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实际效果。由研究结果可知,在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差错率以及投诉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标识管理有助于促进护理管理的规范化,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准确性以及效率性,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与医师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投诉率,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可显著提高手术室的管理质量,提高各方满意度,使护理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进而减少出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