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专业论文

毕业论文按一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 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

电子信息专业论文1

  摘要:实践教学作为高职学院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对策,明确了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描述;教学改革

  0引言

  在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教学承担着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并且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也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能够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变成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诸如对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结合我院当前进行的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在怎样改革本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增强以及素质的培养方面有更好的发展,笔者对此作出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1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实践教学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并具有教学内容广泛、实践性强、教学内容多样性等特点。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到师资力量、教学资料、试验设备、场地等限制,在课程实验、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都存在一些程度不同的问题,制约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发展。

  1.1教材老化,实验内容陈旧目前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训课使用的教材没有统一的版本,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相对老化的问题。实验课按理论课设置,多年内容改变不大,实验项目中,多为验证性实验,而无设计性实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教学与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很难达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1.2实训课课堂教学方法呆板实践性是实训技能课的突出特征,实训技能课就是要求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劳动情感。然而就目前,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训课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口头说教或者机械重复模仿操作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的遏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长期教下去,学生对实训课学习会感到枯燥无味。

  1.3学校现有条件制约着实训教学的发展随着高职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迅速壮大,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也有了成倍的增长,原有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场地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实践教学的要求了,加之实习实训设备陈旧、实训消耗材料的经费增加等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实训技能课教学的发展,甚至形成了恶性循环。

  2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实践

  培养出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相一致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主要任务是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其职业技能的提高。由于科技的进步,电子技术的日趋发展和教学的日渐改革,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应用实践中的作用和目标也都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理论课上原先起着辅助功能的实践教学已成为现在补课或缺的关键环节。

  2.1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教师在设置教学计划时,将课程的设置与每一个教学实践环节相配合,进而和理论教学互辅互助的一种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等。它是基于专业技术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要求而设置的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形式,它们相辅相成,各自完成不同的任务。

  2.1.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完成专业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实验。实验地点在校内实验室。对于《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基础》等实践性很强且实验内容较多的专业基础课,应单独开设实验课,以此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保证实验教学时数,增强实验的系统性,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成为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两个独立教学环节。

  2.1.2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是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指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包括认识实习、基础训练、模块训练、综合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等。

  2.1.3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2+1”模式教育中的主要构成部分。所谓的“2+1”是指高职院校的的学生通过两年的校内学习之后,在第三年就组织他们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去带薪实习。它不仅能够确保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所提供的岗位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也让学生获得了就业机会。

  在顶岗实习期间,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来说有着深层次的内涵,它一方面巩固了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专业知识,使之综合素质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各个方面的能力也得以提升。它的本质特征也在于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作为一个职业人就应该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交付的工作。由于在此期间,学生的工作明确并且也要负有一定的责任,同时,学生也应为企业创造出实际的经济效益。所以,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得到一定的薪金也是合乎情理的。当前,顶岗实习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中绝大部分进行的场地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阶段企业就分配给他们正式的岗位,这对于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说,具有恒强的挑战性,因为他们要担当起自己所在职位的相应责任。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考虑,学生在诸如敬业精神、协作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同时,顶岗实习也就成为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的关键环节之一。 2.2改革课程内容和体系,理论实践并重紧跟电子技术发展,改革课程内容和体系。从教学法的观点来看,课程体系恰当与否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们认为,一个好的课程体系,不仅要符合学习者的认识规律,而且应当注意经典理论与先进科技的适当结合。

  在以往的实际教学中,理论、实践教学墨守陈规、缺乏创新。理论教学时,教师讲解成型电路图;实践环节中学生装接收音机、电视机、功放等成熟电路,从来没有自主设计电路、选择器件的经验,虽然环节一个都没有减少,但是培养出的学生无法胜任实际工程工作。同时,高职学生在器件选择、仪器使用、电路设计、故障分析和排除等方面能力不足,虽然理论知识学习不少,学生焊接、装配、等操作性技能也不差,但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很是欠缺,也就是说技能培养只停留在简单装接等方面,没有真正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入手,断然分开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所以对专业教学内容确立一下调整思路:理论实践并重,强化两者融合。按照这一思路,我们精心改革,如将《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实验》、《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实验》(其中理论96学时,实验48学时)改为学训交替的《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课程,总课时104学时(其中理论实践各52学时),并将原来48学时验证性实验改为52学时非验证性实验;将78学时《EDA辅助设计》改为64学时学训交替的《EDA工程应用》(其中理论32学时,实训32学时)。通过改革,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开展实验,从而提高了其挑战性,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力的。

  这正好符合张尧学司长“两个系统”讲话精神,“一个系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再一个系统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培养系统,这是两个人才培养体系,这两个体系要灵活地、交叉地进行应用。”

  2.3建立高素质的实验型教师队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有硬件的供给,还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就是加强“软件“的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够使院校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所以,一个高水平的实验室的建设,就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实验型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不仅具有科研以及技术开发的实力,还能够加强自身的发展以及完善。

  现任该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高职院校的,他们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这些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使他们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

  在传统观念里,理论教师大都不教实验课程,院校要把这样的观念抛弃。取之代替的是培养一些操作能力较强的理论教师同实验教师一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共同的研发一些新的实验项目。此外,实验教师要继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的掌握一些领域的新技术,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综合实验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水平。

  2.4实施“双证书”制“双证书”制是指,职业院校的学生在院校学习的时候,在毕业后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它是把学历和职业很好的衔接了在一起。这些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市场所认可的,而且对于职业学生就业来说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遵照国家的职业分类标准和有关的职业证书的考试要求相连接,在实践教学中加入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进而将教学的内容和国家的职业分类标准,以及学生教育和就业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有了证书的考试,职业学生的实训练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学生也会有更宽泛的适应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

  经过近几年的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探索,我院已经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初步形成了技术应用与综合实践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因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是要求每一位技术人员要及时更新观念,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为建立一套与高职学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而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谢克明等.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24).

  [2]罗会源等.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现状及改革探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xx,(22).

  [3]倪振文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03).

电子信息专业论文2

  【摘要】针对未来10年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思路,本文认为高等教育将会打破校园垄断,全面向网络化、国际化、企业化方向发展,而教育效果将成为衡量高校水平最主要的标准。提出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适应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适应物联网产业高速发展潮流,走全方位开放、全过程开放的国际化、网络化、特色化发展的新工科专业建设道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电子信息工程;新工科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一、当前及未来1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一)教育效果为主导成为衡量高等教育水平的标准

  [1-3]目前,经合组织(OECD)国家就正在研究和制定新的以教学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评价标准,以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我国也成立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以教育效果为主导,对国内各高校的工程教育专业进行评估。高校的质量将以其教学效果是否满足市场需求为衡量标准,高校只有明确自己的社会分工,重新对自己进行定位,将传播知识作为自己的专业优势,才能得到更好的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和学位证书将逐步不再由高校所垄断

  大学正面临着众多“短、平、快”为特征的技术培训班和岗位针对性强的企业办大学的竞争威胁。目前,某些企业由于不满高校的教育,趋向于自己开办大学,如麦当劳、GE等。国内也有企业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如三一重工,创办了三一重工职业技术学院,单独培养自己所需的人才。

  (三)大学将更全面地企业化

  营利型的大学早已经在国外兴起,且效率远高于传统的非盈利大学。营利型大学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利用网络等现代IT技术,适应市场对知识的需求,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有效地降低了教育的成本和提高教学效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综合改革必须充分利用好企业型大学的优势,积极改革,大胆尝试,才有可能未来教育市场中发展壮大。

  二、当前及未来10年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趋势

  (一)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被誉为“下一次工业革命”、“又一个万亿元级规模产业”、“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当之无愧是电子信息行业的引领者。民办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与时代潮流俱进,培养出符合当前物联网浪潮的“冲浪儿”,而不应游离于其外。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发展趋势

  当前,人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新西兰等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针对国际上本科工程学历资格互认,发起和签署《华盛顿协议》。该协议制定了统一的毕业生素质要求标准,而认可各成员的认证标准“实质等效”[4]。中国也成立了名为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认证组织,并制定了名为“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质等效认证标准。当前,国内各高校,都把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自己培养的人才走向国际化的桥梁。同样,也是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所培养人才走向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三、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思路

  (一)全方位开放

  全方位开放意味着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可以从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平台获取本专业所需的学习资源。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以发展他们的志向。做到学习资源的开放,让学习者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地点开展灵活便捷的学习。

  (二)全过程开放

  对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或终身学习负责,从注册入学到毕业就业整个过程精心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支持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学习支持。包括以下服务:1.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多种媒体教材;2.科学安排各教学环节;3.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采用渠道、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并利用各种载体建立教与学之间有效信息交流渠道;4.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实验实习和时效性强的教学及教学管理信息等。

  (三)国际化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国际化,不单是“积极推进国际交流,鼓励与国外的高等学校建立伙伴关系,发展基于课程、学术研究、教师培训和招生等方面的合作”,“世界各国大学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和个性特点”等方面,最重要是的要让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为国际认可,可以走入国际人才市场。基于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势在必行。

  (四)特色化

  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综合改革试点过程中,首先应体现在本专业自身一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为主”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走新工科专业发展道路,而不要迷失在各纷乱杂陈的各种改革形式之中。

  四、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

  针对未来发展趋势,建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所有课程资源上网,建立网络教室。

  (二)大力改革教学形式,建立新的课程评价机制

  [5]大力改革教学形式,建立新的基于OBL的学生学习成效评价机制。学习资源全部开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内容学习,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和老师互动。同时,利用新的学习成效评价机制,随时可以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给予学分,学分修满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

  (三)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把民办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成为新工科专业,必须与国际接轨,参与到现代国际化教育教学分工合作中来。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让国际上认可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获得从事初级工程工作的学术资格,从而被国际人才市场认可,是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际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陆勇.浅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地方本科高校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06):157-161.

  [2]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xx(17):7-10.

  [3]王春春.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J].大学,20xx(05):14-25.

  [4]方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国际化之路———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之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06):72-76.

  [5]廖亦凡.基于TOC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xx(07):34-35.

电子信息专业论文3

  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文化背景作用下,内部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渠道经过多层模式结构的调整,在整个产品安装、调试以及检测维护方面,涉及系统集成化管理和服务方向开始明确,同时根据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地位和企业三网融合应用需求作用分析,有关下一代网络化信息应用技术的开发市场和战略性局势将全面扩展,这是特定时代人才市场的核心功效。在此条件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逐渐深化。

  1 网络及电子信息应用技术的背景阐述

  在国家政策引导作用下,有关电信网工程效能推进、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空间的融合改造活动开始兴盛起来,同时将为服务、运营活动提供一定的业务指导,整条电子信息产业链显性特征强烈。现下的企业网结构不单单是完全的文化信息数据格式,同时还容纳丰富的多媒体资料,最为常见的是VOIP和IPTV。

  在此种融合特征的网络空间中,下一代网络地位的突出效用十分重要,电子信息的主导优势比较坚固,尤其在云计算等创新功能的推广模式下,电子控制规模逐渐壮大。有关专业信息技术院校在产业汹涌发展的浪潮中,承担着社会、经济区域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和优化工作,并且能够达到掌握最新网络信息控制技术的能力和素质,这是从事高度电子信息专业建设工作的实际标准,需要得到国家不同领域的全面支持。

  2 电子信息专业化建设内容的分析

  2.1 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树立

  按照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的政策要求,涉及下一代网络以及电子信息产业模式的规划工作逐渐朝向系统化形态转化。各类高校长期沿用专业指导部门指标,利用全面的市场调研活动和信息实时检索,以及企业专家的现场论证会议,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进行梳理,保证整个技术的科学定位效果。基于下一代网络电子信息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体现为:追踪全新网络技术的延展方向,配合企业应用标准完成适应性整改,进而达到较强的网络终端样式和系统调试水准,促进全面的业务开通景象,同时维护相关领域的职务设置能力;在从事整个计划任务过程中,营销等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断涌现,为实现系统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电子信息龙头领军实力巩固创造基础条件,实现核心导向功能的拓展功效。

  2.2 核心课程体系的创建

  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清晰的前提下,利用电子信息行业基础工作方式和对应的职务划分标准进行全面分析,并且配合工程维护地位达成岗位任务指标共识,合理地归纳和定位工作难易程度,将具备中心地位的任务提取,适度挖掘其内在的知识难点和技术操控方向,最后总结专业核心控制能力素质要求。

  此类课程体系是依靠电子技术平台系统、整体业务应用框架等组合形成,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则是根据专业导论内容、电路信号搭配技巧和实践模拟课程促成优化的;平台设计能力的训练任务包括:C语言程序应用、通信原理掌握、电信工程图的制作等。整体业务信息开发是综合职业适应能力的真实体现,包括数据业务的信息化拓展和语音VOIP应用、专业综合素质实训和毕业设计等。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要积极贯彻专业核心控制能力培养途径,争取开创优先化的竞争格局,校企合作部门要根据信息化应用平台的即时性地位完成课程和实训教材的搭配,加上实训基地的强化效用,整个核心课程体系的搭建效能便得到进一步深化了。在教学资源的提供上,基本以落实平台基础控制能力为主,加上适度的统一业务应用绩效作为递进式补充成绩,进而大大推进岗位任务与学习领域的交融作用,实现企业、专业文化的同期教学和传播框架模式。

  2.3 实训基地的兴建工作和师资团队的优化指标

  配合专业导向地位和人才适应机制进行分析,校企主体利用下一代承载网、综合业务网的搭建完成实训平台的搭建指标。同时,将建设理论框架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落实一体化的教学场所,在既定训练条件的基础上,争取落实交换实验室、宽带接入空间和IPTV实训结构等项目的扩建基础。争取创建富有企业场景特征的训练平台,营造客观形式的职场气氛,使空间内涵模式功能凸显。

  在服务形态作用下的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样式比较复杂,校企双方在完成系统深度融合的前提下,需要建立专业的教学主体团队。具体要求是:提供一名具备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素质和运营管理经验的专业教师,同时配备6名辅助人员,保证知识传输活动中的合理结构、稳定节奏。教师的多样化素质水准十分重要,这是发扬灵活性教学和应用技能拓展的首要任务。

  3 结语

  透过下一代网络以及信息技术应用功能的解析中发现,相关产学结合和工学交替模式逐渐兴盛,并为整个行业群体的素质拓展和实训基础创造补充条件,令专业的社会服务地位充分凸显,进而达到相关工程技术的专业规范效果。除此之外,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明显占据优势地位,学生素质拓展教学手段和衔接技巧开始向系统化模式过渡,加上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系统的全面建设,使得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绩效得到有力彰显。

  参考文献

  [1]谭耀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3(06):44-46.

  [2]黄志鹏.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讨—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专业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22(07):29-30.

  [3]柯俊霄.优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方案浅析[J].电子制作,20xx,16(04):96-98

电子信息专业毕业论文

标签:其他类论文 时间:2022-04-02
【yjbys.com - 其他类论文】

  “电子信息”是近几年频频出现的一个词,它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成为信息学的词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子信息专业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电子信息专业毕业论文 篇1

  摘要:

  通过阅读大量的电子信息技术课外读物,并结合课程中关于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点,使我理解电子信息技术必需有相关的协议给予保护,才能产生创新的动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专利权的保护,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亟需强化对电子信息技术专利权的保护,本文我将探讨电子信息技术协议与专利权的关系。

  关键词:

  电子信息技术;技术协议;专利权;推广应用

  一、电子信息技术协议与专利权关系

  通过高中的学习,我明白专利权的授予一般要符合三个基本条件:即具有发明性新的,在工业上能应用。一般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将被授予专利的独占许可使用的权利、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以及转让专利的权利。那么是否符合这些条件的专利是否度可以被授予专利且具有这些权利?如果这些专利权和其他权利发生冲突,或者是和其他领域的理念发生冲突,该如何处理?下面我们将重点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此有一个概括性的规定,这些规定体现在法律的条文里面,且我国也是沿用这种规定,大同小异,并没有明显的改动。对于在实践中的专利的判定一般有五个实质要件:专利的客体、新颖性、实用性、非显而易见性好可实施性。对于那些不可以授予专利的情形又分为的两种情形:一是直接规定不能授予专利的情形,二是基于在契约性专利使用中对反竞争性行为的控制,这包括对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对技术的转让与传播产生妨碍。基于以上对专利法的分析,电子信息技术协议虽然符合被授予专利的三个基本条件,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即如果对电子信息技术协议授予专利,将会造成垄断,但是这种垄断的形成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被授予专利之后才开始形成的。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签:开题报告 时间:2021-05-03
【yjbys.com -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通信系统中的认知无线电技术浅谈

  一、立题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或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等)

  认知无线电又被称为智能无线电,它以灵活、智能、可重配置为显著特征,通过感知外界环境,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从环境中学习,有目的地实时改变某些操作参数,其内部状态适应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统计变化,从而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高可靠通信以及对异构网络环境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进行高效地利用。

  认知无线电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频谱感知(Spectrum Sensing)和系统的智能学习能力,实现动态频谱分配(DSA: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和频谱共享(Spectrum Sharing)。

  研究意义: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提出,为解决频谱资源不足、实现频谱动态管理及提高频谱利用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频谱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它将成为下一波有冲击性的技术革新浪潮。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

  1、认识什么是认知无线电及产生原理机制,概念确定过程。

  2、了解认知无线电的特点,介绍CR与软件无线电的联系。

  3、分析认知无线电研究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4、介绍认知无线电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以后的研究发展意义和展望。

  预期目标:通过对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基本了解及未来发展的展望,目的为将CR技术应用在某些频段来提高该频段的'频谱利用率,随着科技发展和认知技术的成熟,相信未来不久,认知无线电将更有效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关于电子信息专业本科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模式论文

标签: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12
【yjbys.com -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从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模式、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模式三个方面,对电子信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并创新模式尝试,从而促进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创造能力。

  论文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质量工程建设是教育部为实现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所采取的重要举措;而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是“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这就要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过程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尝试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模式的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的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缺乏灵性与活力。由于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课堂教学显得犹为沉闷。因此,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已成为各个高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湖南文理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在开办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时主要参照国内重点大学来制订自己的方案。由于学校实验室条件、师资力量、生源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许多困难和疑惑。经过10余年的教学实践,该专业的办学思想与理念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和特色。湖南文理学院为加强课程建设,全面打造特色专业,把2011年定为“课程建设年”。2011年,湖南文理学院物电学院在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理念等方面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了全面打造和升级,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电子信息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若干问题研究论文

标签: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时间:2021-03-11
【yjbys.com -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摘要:该文指出了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当前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发展现状,结合电子信息专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双语课的教学实践,针对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以期对双语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校 电子信息专业 双语教学实践

  随着信息、经济的全球化,社会对人才培养,尤其高等教育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挑战和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之一。近年来,双语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重视,各高校积极推行双语教学,特别是在2001年教育部提出明确要求后,双语教学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我国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并不完善,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年来,本人通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双语课的教学实践,针对高校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过程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期对双语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1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双语教学一般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课程教学,同步获取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学科知识,使学生借助外语手段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用母语和非母语思维,能在两种语言间根据需要进行自由转换,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简单地认为双语教学既为母语和外语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观点是片面的。在进行电子信息专业的专业选课《计算机信息安全》双语教学时,我们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与计算机信息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另外,希望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能直接领悟和感受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制度、方法甚至思维方式,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和应用环境,增加接触外语的机会,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水平。这样,一方面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本专业前沿信息,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训练学生用外语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的目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双语层面上掌握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专业词汇与专业技能;除此之外,也可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有助于教师及时跟踪把握学科前沿,洞察学科研究现状,提高科研能力[1,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签:开题报告 时间:2021-03-04
【yjbys.com - 开题报告】

  1、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试验室建设,研究对象为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目的

  我选择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这个课题作为毕业设计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进一步学习和巩固通信原理及其相关知识,并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在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内容,进一步熟悉和掌握matlab的使用方法;对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原理及其实现有较深的了解;为即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掌握收集资料、消化资料和综合资料的能力等等。

  2.2、意义

  从事电子通信业而不能熟练操作使用matlab电子线路设计软件,在工作和学习中将是寸步难行的。在数学、电子、金融等行业,使用matlab等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进行设计、仿真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这类软件的问世也极大地提高了设计人员在通信、电子等行业的产品设计质量与效率。众所周知,实际过程中信号传输都要经过调制与解调这一过程,由于消息传过来的原始信号即调制信号具有频谱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号在许多信道中不宜传输。因而,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反之在接收端则需要有解调过程。

  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1、研究现状

  matlab是由math works公司于1984年推出的一种面向科学与工程的计算软件,通过matlab和相关工具箱,工程师、科研人员、数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下完成相应的科学计算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标签: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时间:2021-02-15
【yjbys.com -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摘要:实践教学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实践教学尚存在诸多问题,为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应进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和一体化教室,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电子竞赛,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规范毕业设计过程,着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从培养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稳步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2003年独立招生,历经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于2013年被批准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当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存在理论基础较好而动手能力较差、参与意识较强而工程素养缺乏、生搬硬套多而创新意识较差等现象,这反映出目前的专业教学仍受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实践教学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理念落后。目前在师生中仍存在轻视实践教学的观念,部分师生认为只要将书本上所列的知识学会,会解答习题,通过考试,就算学会了这门课程。对于课程实验及其他实践环节,也是走马观花,部分学生实验操作表现很差,但由于指导教师把关不严,也能通过考核,这样很难达到锻炼实践能力的目的。实践教学与当今技术发展脱节。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但是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目前的实践教学内容更新较慢,与当前的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仍存在较大差距,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实验硬件建设滞后。目前实验仪器设备缺乏,实验设施的更新换代滞后,有些课程只能选择性开设部分实验。有些机房的计算机配置较低,且故障率较高,对数据运算量较大的实验则无法开展。这样导致实验课程效果不好,不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标签: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时间:2021-02-11
【yjbys.com -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摘要::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的关键环节之一,缺少科学的课程设计支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将会受到很大影响。本文中,笔者从当前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出发,首先阐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的含义及其地位,紧接着又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为现代化技术在实践领域应用服务的,高质量的电子信息工程教学能够为行业培养出大量的优质人才,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专业方向的课程设计,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教学的影响巨大,是电子信息工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想培养出优质的电子信息工程行业人才,必须要重视专业课方向的课程设计。考虑到当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因而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及其地位

  在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中,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指的是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从专业的发展方向出发,着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1]。因此,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实践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课程设计方面,一定要从专业方向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促进学生课程内容的内化,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的论文

标签: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时间:2021-02-10
【yjbys.com -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摘要】分析当前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校企联合的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生产实习模式,保证生产实习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实习模式实训基地

  1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生产实习面临的问题主要为实习企业难寻。

  生产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直接参与到电子信息及其相关企业的生产环节中。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国营企业被兼并或调整,无暇接收学生的实习;而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由于害怕技术和管理方法泄漏以及实习会给企业带来不便,也不愿意接待学生实习;再者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很难给企业直接创造利润,因此,企业不愿意也没有义务接收学生实习。而电子信息企业多属于民营、外资或者合资企业,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就更少;其次,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是一般工科专业生产实习的传统模式。但是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简单的参观模式效果并不理想。以往跟班作业或代岗劳动是生产实习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电子信息专业,跟班作业或代岗劳动几乎不可能。一是一般电子信息企业规模不大,即使能安排跟班作业,人数也十分有限;二是电子信息企业属智力劳动密集型企业,跟班作业必须有指导教师,这些指导工作校内老师不能胜任,而企业为其自利益所虑,一般不会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三是软件开发是一个特殊产业,按照软件工程原理,研发小组中途增加新的成员不仅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可能还会增加软件开发的复杂性,更何况是增加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实习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加之目前企业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实习收费标准,使得实习所需的费用上涨,而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投入远远滞后于企业收费增长的速度。实习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实习单位接纳学生生产实习的积极性;另外高校连年扩招,导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要安排如此多的学生实习,在组织上和管理上都是十分困难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标签: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2
【yjbys.com -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摘 要:论文从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意义出发,从研究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几个方面描述了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内容,最后介绍如何实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策略

  1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意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离不开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探索和研究跨专业、跨学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对于提高我国行业发展水平,缩短和国外高校的差距,以及培养新世纪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都有重要的意义。

  2 人才培养模式

  要从根本上解决创新人才培养不力的问题,必须从制度改革和理念革新入手,摒弃传统单一的学科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跨学科应用人才培养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式。下面主要从研究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描述。

  2.1 研究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通信工程和电子技术两个方面,对于通信工程方向的课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理论和技术应用手段,但对于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相关的研究却不够深入;对于电子技术方向的课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软件开发和设计能力,但对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系统前端开发应用的研究少有涉及。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解决如何整合计算机和通信工程、电子技术研究课程内容,形成独特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和教学体系,找到一条兼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康庄大道。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启发论文

标签: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1
【yjbys.com -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但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借鉴国外相关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针对我国高校实际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式,以此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海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实践;通识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一、海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海外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主要包括:(1)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和实验室已有设备解决问题,通过解决一些专业问题,达到展示和设计实验项目所需的基本技能的目的[1],这个过程是与国内高校培养的主要差别。(2)提供电子工程基础知识以及辅助的数学、科学、计算机知识,通过这些基础知识学校,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3)对于海外高校而言,他们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社会,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学习,能够为他们本科与研究生,甚至在工作岗位上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4)海外高校同时还非常注重社会服务,很多高校在开设专业课的过程中,嵌入一些专业实践环节,这些专业化实践课程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广泛的接触社会的机会,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团队合作、领导力、服务和专业化的组织等方面。

  二、海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简介

  在美国高校当中,对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而言,大学要求学生在四年内修满120至180的学分。在这些学分中,基础课程学分一般占总学分的1/3,而且必须修满60学分的专业课程;修满8-12学分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对于独立项目或研究计划,要求高年级学生用1年至1.5年的时间参加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以此作为课外实践。近年来,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已经不是以往的工科专业课程为主,随着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美国人和高校发现了通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美国高校甚至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也是目前相当多的美国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特色。与此同时,美国高校的电子工程专业对本科生的要求是,在四年内必须修满180个学分,其中数学和科学课程加起来大于等于45个学分。工程课程加起来大于等于68个学分,包括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专业写作、特殊领域课程、设计类课程及选修课程等。剩下的其他课程加起来大于等于60个学分,包括人文科学、通识教育、语言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