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是在读书后产生的心得与感受,以及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写读书心得体会,不仅可以明白书中或文中的内容和主旨,还可以培养明晰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并且使日后无论做什么事,有自己独特的主张或见解,不会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从写作技巧的观点来评论它的优劣得失,看看它给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读书心得1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书中说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规定的方式办事,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托马斯先生发现,孩子学习有困难,本质上是他的学习方法压根和你不一样,他具体分析了很多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最后归结到是现今的学校教育很难适应孩子们多种天赋类型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老师们仅仅重视孩子在有限的几个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得很多孩子天生的才能和潜能被打压了,从而产生了很多不适应学校教育的差生、学业上的残疾人,但这些标签被无情地贴到孩子身上时,孩子们就真正地成了学业上的残疾人了。
其实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
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
古今中外不乏许多大器晚成的伟人,中国就有齐白石,年少时只能以木匠为生,五十岁时开始学习绘画,终成一代国画大师;而外国也有爱因斯坦,年幼时数次不及格甚至零分,也没阻碍他成年以后智力的蓬勃发展,“最伟大的发明家”桂冠无可非议地属于他。
读书心得2
《定位》,不仅仅是给产品找一个关键词、口号,更是要在预期客户的心目中占据独特的地位。
本书用了一些商业案例,说明了一开始的一个企业名字、一句简单的广告语,可能就能奠定产品和公司的成败简而言之,定位不仅仅是广而告之,其中的弯弯道道至关重要。
为什么需要定位?首先,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渠道丰富,但信息并不对称,信息在无限膨胀,产品和企业的信息容易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其次,首因效应使人类大脑更容易注意到第一个联系信息。信息防御机制使人脑在第一信息和非第一信息之间建立起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大脑被困在由大量信息引起的混乱中。信息超载和大脑的限制使得定位变得如此重要。
那么如何定位呢?行业领导者在定位上具有内在优势。首因效应让消费者只看到第一名的领头羊。领导者想占据消费者大脑的位置很简单:分析市场和消费者空缺,争分夺秒填补空缺,用价值优势和品牌优势拦截竞争对手。
但是,领导要谨慎:不要盲目扩张,不要随随便便地扩大产品。商品和品牌的地位一旦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就很难改变。如果贸然扩张,很容易动摇原有的地位,混淆原有的地位和新的地位。
如果原有的定位被打破,新的定位不明确,消费者很可能会转向其他品牌。作者建议,如果你想扩大产品,你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定位,一个新的名称,从原来的产品分开,吸引新的客户。
首因效应为行业跟随者设置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行业追随者就没办法生存下去了吗?
不是。如果想要生存,就不要和领导者正面对抗——找到领导者没有占据的空档,在这个空档市场中争夺第一,使用与领导者不同的定位,将不同的定位信息植入消费者的头脑中。简而言之,建立新的职位,探索新的利基市场。
维珍集团从来都不是业内最好的,但不可否认,它利基市场独树一帜的一个。它能在多个行业存活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创始人文化的核心——永远不会一成不变。
维珍无论在哪个行业都做着出格的事情,给人出格叛逆的印象。正是这种独特的形象吸引着躁动不安的年轻人来到维珍,使其成为许多行业中一支独特的力量。
虽然这本书是市场营销学的必读书籍,但我仍然认为把一个企业的成败归结于它的名称和定位太绝对化了。毕竟,产品和企业的生命涉及到生产、营销、销售、运营等各个方面,没有一个名字可以抹杀它。
此外,我还有一个疑问:发展的车轮永不停歇,过于专注于自己现有的定位,会不会不到位?最后会不会因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泯在尘土中?
读书心得3
序:其实书不是自己的,正因如此,才迫切的需要写点东西,以加深记忆,拿回去放了近半年,险些被遗忘了。已读完有段时间了,在读的时候,便想着要写点什么,直到现在才提起笔来,很是愧疚。
全书以书信格式的小说或散文构成,厚厚的一本,也只看了个梗概,把所看过的触动到思绪浮沉地那些句子摘录了下来。
——所谓的“相信”,若单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依靠相互书信建立起来的情感与依赖。那样的话,不难解释为何现代人越来越难以遵守“相信”的本则,只因无信。
闲暇时,总喜欢翻起旧时的东西,或纸或笔,或书或信。受到这句话的触动,再次将以前的书信翻了出来,还好,将那些多年前的信件都保留了下来,老师的,同学的,朋友的,亲人的等等。那时,没接触到如今这么快捷的网络生活,也没如此方便的电话手机,只能仅仅依靠书信往来传达问候与交流、探讨学习心得与生活感悟。对方在信里说的事、观点,都不会怀疑,因为那是对方用心写出来的。更多的是欣赏,欣赏对方的态度,欣赏对方写的一手好字,只看信封上短短的一行收信地址,就知道是谁的笔迹谁的信了。把信寄出后,等待回信,总感觉那段日子是漫长又期待的,收到信,却又舍不得拆开,最终还是拆开了。看完信,又是写信、等信、看信那样重复,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潮澎湃。
后来,有了手机、有了电脑,我们再也没写过信,偶或想起来了,就电话问候,或在网上直接面对屏幕交流,距离去变得遥远起来,不像那时总有写不完的话,一写好几大页,却觉得得什么也没说,而现在,短暂的寒暄几句后,要么沉默,要么狼狈的找个借口“我还有点事要办,回头聊”、“那就先这样吧,以后有时间再聊”……其实我们不是没时间,只是没话题,我们宁愿相信对方所谓的“有事”是真的有事,“有时间”是以后真的会有时间。甚至认为,既已变得如此陌生,以后,能不再见面就不见,能不打招呼就不打。没有了书信,我们的相信越来越模糊了。
——所谓神经病,往往是,不顾礼节讲出真话的人。
我们不能武断地把所谓“神经病人”的话全当胡说,那话或者场合不对,或者语气不对,或者说话对像有些混乱,不顾礼节往往比繁文缛节更直白,更有力。我们如此叫别人“神经病”时往往是嘲笑或者怒骂态度的。也许,缺少了解,当真正了解对方后也许是另一种态度了。
——不同的人建立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关系需要不同的容器。
我的理解,应是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相似之处。社会之大,人际关系之复杂,我们要建立更广的人际关系,需要能力与魄力,更需要有像大海容纳百川一样的心胸与气度容得下更多的人。
——实现愿望就是破坏愿望,但渴望的人依旧抵抗不一了它美丽的召唤。
愿望之所以无比美丽,因为它是我们的完美想象,甚至有些神秘的色彩,觉得唯它才完美。愿望的无限魅力,化为动力,促使我们去实现愿望。一旦实现了,除非又有下一个愿望,继续为愿望努力,就这样不断地有愿望,不断地为实现愿望而奋斗。让自己总是处于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否则,实现愿望后,那种喜悦只是暂时的,短暂的喜悦过后,我们会发现那么神秘而遥远的愿望,也只不过如此,平庸的现实依旧如故。
——最好的地方是还没去过的地方,最好的时光是回不去时光。
总以为,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失去的永远是最珍贵的。回忆,其实是一种经历,对人对事的经历,回忆的过程,是享受的过程。常常留恋于对过去的追忆,沉浸在回忆美好享受中。殊不知,在追忆那些回不去的似水年华时,今天现在的时光又已悄然流逝。明天,又会像今天回忆以前一样回忆今天,总是在不断追忆中追忆,生活在过去中的生活。我常常是这么告诫自己的:做过的选择就不要后悔!同学梅说:“自己选择的路,就是跪着也要走下去”,我们都是一样的倔强的人!忽然,又想起朱自清的《匆匆》里的句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飞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太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时光,总是能一如既往地从每个人身边走过,且毫不停留。
——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未必需要一个看似美好的结束,相信你也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只是,与我无关。
这是一封写给初恋的信里的话,那个男生从情窦初开便喜欢上那个比他大三四岁的女生。为那个女生所做出的种种遐想、努力以及一个学生的冲动。放学、上学路上的“巧遇”,假装借书、借笔找到教室门口,只为能说上一句话、见上一次面,有意无意地路过教室窗口张望,联想翩翩,或喜或悲。然而造物弄人,他们当然没成,连朋友也只是很普通的那种。这信也是他已从小男生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男人,完全没有当时的冲动与幼稚,只是以一个普通的老朋友将这封信娓娓道来。这句话,是那封信的结尾。不禁感叹,我们在年少之时又何曾不是如此呢?你的初恋总是关于我,而我的初恋却未必也关于你。
——我们初来这个世上的时候,也是什么都没有,所以如今失去些什么,也绝不至于严重到关乎死生,不需要呕心沥血。
看到这句话后,不禁会想起自己很多时候,为失去一个自认为很重要、很热爱之物而奥恼之时,总是希望有人来安慰,以证明还是被关心着的,然而当真正有人来劝慰开导时,却最多只能听进一半,大多都是边听边烟消云散,实在过意不去人家好意苦口婆心了,便假装若无其事:我没事了,已想通了。当只剩下自己一人时,依旧心事重重,闷闷不乐。一旦自己突然悟出了其中道理,很容易就释怀了。其实相通某件事,打通某个心结,也并非难于上青天般困难,只有当自己心结被自己打开后,才会真正放下。放下了,心里也就真正的坦然了。
——青春是什么?
青春就是莫名其妙,就是干傻事,就是爱上不该爱的人。
就是互相嫉妒,只想成为对方,不想变成自己。
就是告别,永不再来,永远怀念。
不得不承认,渐渐的对“青春”二字变得敏感了,总感觉自己的青春已流走了很多了。读到这句话时,不由得想与自己比对下,看看有哪些相符?哪些不相符?相符的多,就是青春尚在,不符的多,则是与青春渐行渐远了。青春是好事,是人生的春天,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当然,青春也青春的烦恼与冲动。青春时的冲动是最不计后果的冲动,天地之间唯有自己的事最大,为之生、为之死的决心都有,那么倔强、那么固执、那么一无反顾。走过青春,收获更大的是人生阅历的沉淀。虽然还会时不时的莫名的喜或悲,却不会干大傻事,不会再爱上不该爱的人。也许,会因某人泛泛心情涟渏,为某人写写文章感慨,但不会爱上。一朋友诉说,正在为爱上不该爱人而痛苦挣扎着。我说:“很羡慕你,因为这说明你正处人生的青春阶段。”
关于嫉妒,不可否认,以前的确嫉妒过他人。那些比我学习好的、比我人际关系好的、比我运气好的都被嫉妒过,虽然嫉妒,却不甘成为他们的目前样子,自己要是有那么多的优势,定会比他们做的更好。而现在,我依旧认识到别人比自己优越的地方,但仅仅只是认识,从未想着要去嫉妒他人,更不想成为对方。想做的,只是尽量规避缺点,发挥优点,只想如何做好自己,而且为能做这样的自我感到舒适与满足。
我也不会轻易的告别,哪怕只是搁置或封存,不到非得告别不可,就不告别,因为某些事、某些人一旦告别了,可能真的不再来了。对于不再来的东西,再怀念也是没有意义的,“永远怀念”中所谓的“永远”也只是一时情感堵塞而喷涌出来的冲动,当时间把拥堵疏散了,“永远”也要随之褪变了。
比对了这么多,我不知道自己的青春还尚在否?
尾声:觉得看书与看电视很相像,自己没有电视,对电视也不感兴趣,但偶尔遇到电视,还是会看,完全不在乎节目的看,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却能记住那些节目的大概,比如其中一些画面或台词甚至广告词。书,也同样。一般不怎么买书,虽然知道这个习惯不好,可是一直未改变,需要时就在网上查查,或者去书店蹭书读读,还有就是从他人手中借来看看。书不是自己的,反倒比较用心看,看到一些好的词句总会摘抄下来,虽过不了多少时间,所抄写的小本或纸片就又会被无视地丢掉,很久后,某一个场合、某一个情景下,便只能想起些只言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