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培养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高技能人才培养论文1

  [摘要]高职院校与企业管理模式、利益目标、文化氛围、隶属系统和行为风格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校企合作仅停留在教学改革的表面层次。要建立校企紧密联系的长效机制,必须尽快通过机制、体制和模式创新,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个层面相互融合、互惠共赢,实现“学校按工厂模式办、工厂按学校模式办”,走特色化的以能力为本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融合人才培养提升机制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一种育人模式,在我国被运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是高职教育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深刻变革。这种模式通过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感受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为所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毕业后的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需要清醒看到的是,虽然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取得了初步成绩,但由于工学结合在建设理念、管理机制、训练模式、硬件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实训基地有着较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管理模式、利益目标、文化氛围、隶属系统和行为风格等方面截然不同,因而从整体上讲我国难以建立起这两种模式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长效机制。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仅停留在教学改革的表面层次,缺乏实质性和融合性的推进。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还必须抓住校内外实训基地这一工学结合的切入点和关键点,通过机制、体制和模式创新,形成一种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个层面互惠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校企一体、深度融合”,达到“学校按工厂模式办,工厂按学校模式办”,才能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特色的以能力为本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一、“校企一体、深度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内涵及意义

  “校企一体、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提升机制,是学校与企业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建立与专业方向及核心技能培养一致的仿真性实训中心,以此为依托,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文化氛围甚至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乃至某一个生产流程、经营环节浓缩并模拟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通过实训环节就能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再在校内或校外建立与之密切相关的若干紧密型企业或生产实体作为实习基地,从而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学校、实训中心、实习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高度融合,形成学生职业能力与未来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学习方式,包含了学生在间接环境下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在企业现场直接环境下进行的技术与实践课程训练、职业素质的培养,是新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表现为校企双方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将核心技能培养与具体、实际生产经营项目紧密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实现结合产业生产进行专业教学,做到边生产、边教学、边讲、边做,实现“做、学合一”“学生、员工身份合一”“岗位、课堂合一”,真正将“工”与“学”融为一体。同时,教学实训与就业岗位的实际对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又能使学生在专业企业中实习、实践,有利于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吃苦奉献、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竞争意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就业的高质量以及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影响“校企深度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机制形成的主要障碍

  1.制度建设落后,缺乏可操作的校企融合支撑体系。从世界高职教育发展成功的国家与地区的实践看,尽管在校企深度融合方面各具特色,但是其共同点是都在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下,形成了较为科学规范的体制和机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学校和企业都是办学主体,只是分工不同,企业负责实训,学校教学起配合和服务作用。校企双方在联邦法律规范下,在州(市)政府调控下,在行业协会监管下,学校配合企业依据“职业培训合同”开展培训。合同明确规定职业培训的方式、目标、内容、时间、培训职业和待遇标准等。合同在操作层面上,强调制度建设,保证职业教育实施有章可循;在实施主题上,强调企业参与,是实施职业教育的两个主体之一;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实践能力培训,并明确主要由企业组织实施;在质量评价上,强调企业(雇主)参与,保证评价的中立性以及与生产一线的接轨;在供需关系上,强调培训者(供)和受训者(需)平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更是在政府直接干预下,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与教学有效融合,实现了学校、实训中心、企业的三位一体。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虽然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首肯,但在上无国家层面的法规和制度上的支持,外无企业层面呼应,内无成功经验可寻的背景下,先行一步探索实施“校企合作”模式的部分国家示范性职业学院还仅仅处于单扛独打、极少部分专业先行探索阶段,整体推进非常困难。

  2.利益诉求背离,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流于形式。尽管近年来媒体大肆渲染“技工荒”和“十万年薪难寻一个技工”,但作为经济人的企业似乎更关注结果,很少关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需要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和密切沟通,在共同分析高技能人才所需的技能性知识结构和实训、实习条件及模式基础上,创造条件联合推进与实施。而在实践上,高职院校层面在办学经费紧张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造成生源锐减的双重困难夹击下,为吸引考生报考,在专业设置上不顾自身条件只按学生的“嗜好”设置专业,不顾及企业需求和社会需要,在企业既无兴趣也无能力参与合作培养的情况下,学生培养只能按部就班地按规律、制度、标准和流程这一学科模式进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边缘化。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企业不需要;另一方面校内实训条件不支持,校办实习企业生产实践离企业真实环境较远,对技能培养作用有限。从企业角度看,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追求,使得企业的经营行为为符合市场需求而多变,产品为符合客户需要而标准多样,为适合不同的订货批量而流程敏捷,为降低成本而生产经济。同时,作为高职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中小企业,在捕捉市场信息灵敏、经营灵活、产业转型迅速的背景下,企业决策者在人才培养上更多地关注金字塔顶层的高层管理人员,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意识,轻视技能操作型人才的作用,对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缺乏兴趣。校企利益诉求的背离,使得我国的行业协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连接松散,难以完成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

  3.“双师型”教师缺乏,难以有效担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校企深度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课程系统密切协同、紧密互动,切实把校企两个办学主体与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教学两种教学形式紧密融合在一起。这需要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就应由企业提出要求,学校按就业导向原则,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在真实的实训和实践环境中学习。即学习与工作合一,学校教室与生产车间都是学习场所,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双重能力。而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可供大量学生学做一体的实训中心和顶岗实践的社会资源,教学形式仍然以校内班级授课和实验室模拟实训为主体,教师身上几十年学科教学的根深蒂固烙印没有去除,多数学校领导和教师头脑里仍然将实训看做是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而蓬勃发展起来的高职教育,急剧膨胀的教师需求,使得多数新进教师从大学门到高职院校门,没有在企业从事社会实践的经历,讲授内容与实际脱节的问题突出;原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老教师,由于日常所承担的繁重教学任务,难以得到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职业能力退化严重,再加上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平台缺乏,致使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本身缺乏生产一线的职业能力和实践经验,谈不上将核心技能培养分解成一系列技术活动项目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以实验、见习、实习、设计等方式加以科学安排,并配以技术原理的掌握,开发能力的培养,更无法建立一整套适合校企合作培养并与校内教学一样严格的计划、课时、标准、制度、设备、工作量及教学运行费用保障体系,无法通过车间教学给予学生深层次的实践指导。

  三、“校企深度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机制构建的路径

  1.尽快由“口号”上升到“制度”,构建微观与宏观协同的校企融合运作机制。国际上成功的工学结合模式都有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如美国联邦政府1995年拨款2.5亿美元启动的“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计划”,建立了学生从学校向企业过渡的具体实施方案,为学生创造机会到雇主企业中工作学习。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更是通过机制创新积极利用企业的资源或类似企业的实习工厂资源,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为使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机制,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人力资源支撑,建议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修改职业教育法,在国家层面上规定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总方向、核心职业能力培训要求,确定企业实践与学校知识体系构建和专业实训的分工等,明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律地位。同时,中央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发挥制度保障、措施促进、政策支持的作用,尽快制订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教学方案,根据培养专业的不同,规定实训与实习教学内容与时间,从宏观上保障校企融合有章可循;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在充分认识企业参与办学的重要作用的前提下,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基础,对行业、产业和企业融入高职教育活动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和有机整合,出台相关的具体政策加以引导、规范和协调,从政策上和制度上加大扶持力度,疏通高职院校与企业和社会融合的顺畅渠道;高职院校领导层面要突破传统观念,通过学院机构设置与人事制度改革,从开放的理念出发建立稳定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组织机构体系,与企业共同进行制度化、常态化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顶岗实习、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活动,使学校尽快从既浪费精力又缺少成效的形式化、零散性和短期性的校企合作中脱出身来,走向全面、长久、稳定、互动和具有前瞻性的“校企一体,深度融合”机制,形成“专业学习+实训中心实训+对口企业实践”的校企共建模式。

  2.围绕企业文化和岗位群技能需求实施教学模式创新,增加企业认同感和参与度。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要到企业就业,他们进入企业所面临的不仅是技术的适应问题,还有如何迅速融入企业文化氛围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主动面向企业需求,从办学定位到课程设置都全面融入企业,面向市场办学,面向产业办学,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办学结构,设计科学的实施方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训教学与现场技术应用对接、素质培养与员工发展的要求对接,最终形成“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企业关键岗位技能深化为目标、综合知识水平提高和文化融合为宗旨”的培训方案,形成校企一体、深度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让企业文化进入课堂,让学生在了解企业、适应企业和热爱企业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中,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围绕企业关键岗位技能培养需要,逆序设置课程,即专门技能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专业支持课程—职业素质课程,根据各层次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安排理论与实训内容,建立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互动的课程体系,使课程结构突出适岗、综合、应变、创新发展等职业特征,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实现“做”中学,并且能学到真正能用得着的技能和知识。顶岗实习环节,能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在专业岗位能够独当一面,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问题,使毕业生一进入企业就能成为在专业岗位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增加社会认同度,使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态度由“尽义务”变为“获利益”,从而真心实意地作为办学主体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以及早考察和争取优秀高技能人才落户。

  3.创设教师职业技能不断提升的刚性制度环境,使教师尽快实现自身的专业技术转换能力。高职专业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在实训及顶岗实习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着学生由“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转变。而校企融合的最高境界又是“一体化”,一体化模式包括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多种技能一体化、教师与工程师一体化。因此,校企融合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培养跨课程乃至跨专业的“复合型”教师和教师与工程师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为此,建议国家通过“技役制”和“双通道流动机制”两大制度创新,创设教师职业技能不断提升的刚性制度环境。“技役制”要求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一种职前高职教师技能培养和形成制度,使凡是符合高职教师学历要求,并准备从事高职教师职业的职前人员,均应去企业及社会单位实践锻炼一定时间,类似服兵役一样,期限届满经考核具备所从事专业教学所应有的职业技能后,才有资格入职高职院校,从事高职教师工作。“双通道流动”则着重职中教师培养,它应通过疏通企业“工程师”进入高职院校做教师和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两大通道,实现企业高素质的应用人才在高职院校集聚,同时通过存量教师经常化地深入企业实践,不断拓展技能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实践技能,实现教师实践知识与应用能力与企业发展的同步性。高职院校则要根据专业发展方向,在教师职称评审和职务晋升等方面进行激励,引导教师不定期地挂职锻炼和参加技能考核。鼓励或支持教师在校办专业企业和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兼职,水平较高的也可创建并经营校办专业企业,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转换能力,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高技能人才培养论文2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杭州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城市,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体现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早在20xx年杭州市制订了《关于全面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0xx年为进一步加强杭州市高层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力度,在杭州人才“27条”新政中,明确了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培养方案、经费落地、实施步骤、服务保障等措施。到20xx年底,杭州持有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100万多人,其中高技能职业人才10万多人。高技能人才是指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精湛操作技艺,且有丰富工作经验,可以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员中获取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称的人员。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高技能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回归分析经济生产总值和技能人才总量。为了了解高技能人才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对杭州人均GDP和高技能人才数据展开多元回归分析。在开展多元回归分析之前,需要对杭州历年来的生产总值与从业人员数据进行整理,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多元回归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通过实践分析可知,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和经济生产总值没有相关性,也就说明,杭州高技能人才需求及培养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是杭州初级技工人才对经济生产总值的贡献非常大,由此可以看出,杭州经济增长模式还处在劳动密集型发展阶段;技师、高级技师对经济生产总值的贡献并不明显,由此可以看出,高技能人才处在极度紧缺的状态下,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需要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回归分析生产总值增长率和技能人才增长率。自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杭州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已经超过100万人,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然而因为经济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需要对技能人才增长率能否满足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多元回归计算可知,只有技师、高级技师的增长率可以促进人均GDP的增长率,贡献较大,当技师、高级技师增长率提高1%时,人均GDP就会增长0.01%。所以,技师、高级技师增长率变化幅度越大,对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的促进作用越大,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技师、高级技师的增长率和人均GDP的增长率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二、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强化地方政府建设。首先,重视职能转变,统筹协调。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当中,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相适应,防止出现高技能人才不足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

  其次,人才新政出台与实施。因为杭州人才政策起步较早,吸引人才政策优势正在逐渐弱化,人才政策中普遍出现了系统性不强、市场化手段不多、力度较弱、分散程度大等问题,导致杭州人才支撑与保障力度下降,为此,需要出台人才新政,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在贯彻实施人才新政时,需要坚持“整合、扩面、提升”的原则,除此之外,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要落实资助政策。对于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项目,给予全额资助,并对执有高技能证书的人员,政府每年给予直接补贴;对企业或培训机构按培养人数和技能等级给予每人500~1000元资助;被评定为杭州市首席技师的给予每人2万元资助等。

  2.营造良好的环境,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条件。首先,强化服务保障。在财政资金中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项款项,增加资金投入。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而言,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作用,制定出台高技能人才考核标准,并且建立以能力与业绩考核为核心的评价机制,为企业培养与留住人才。同时,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一定要重视服务意识的提升,进而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路径,破格选拔技能水平高的人才,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其次,典型引导。在一些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不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可以提出典型引导的方式,通过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形式,激发他人的。

高技能人才培养论文3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企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变化,准确定位,体现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应运而生。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学生特点,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到课程体系等进行了大胆改革,提出了建立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设想。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商务;创新型

  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规定: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办学基础,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强校之路,而社会服务是高校办学的根本和落脚点。要使高校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就必须积极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为此,我们进行了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

  一、形成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全程合作的2+1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关键是如何将企业的信息和项目优势与学校的教学相结合,最终培养出实用的创新型人才。该模式瞄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在充分考虑企业项目运作人才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培养模式,在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基础上,同时注重企业项目运作的需要性。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了“2+1”教学模式改革。2是指学生在校的大一、大二学年,主要依据人才培养定位、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合作企业电子商务项目对岗位职业能力与知识需求在校内基地的学习;后面1指是学生在大三学年开始,在合作企业教育基地,以合作企业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的运作,进行定岗实习。在校内外指导教师的共同辅导下,将企业实际工作任务贯穿于相关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边工作、边学习。

  二、实行了校企共建专业项目化核心课程体系依据电子商务运作项目所设岗位对技能的要求,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结合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发展的长期性,建立是国家助电子商务师相融合的《电子商务概论》、《网络推广与营销》两门突出电子商务基本知识与技术技能,以合作企业项目为任务驱动的核心课程;与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企业、阿里巴巴诚信通业务部、淘宝网等合作共同开发《网上零售》、《阿里巴巴国际贸易课程》、《阿里巴巴国内贸易课程》等项目化核心课程。

  三、建立了校企共建专业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体验教学、顶岗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教学,形成了“递进相融”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安排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将基础性、体验性的实践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将实操性强的实践教学安排在第二学年以及第三学年。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年校内校外体验教学。通过对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企业实地参观、考察,聘请电子商务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开展专业讲座,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座谈,组建电子商务专业社团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就业岗位、工作环境等的感性认识,促成其职业素质的养成。

  第二年校内顶岗实训教学。按照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顶岗实训教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分批分次进入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校内工学结合顶岗实训。熟悉工作程序与工作内容,熟练专业技能,同步开设《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营销与策划》等课程。

  第三年校外顶岗实习教学。电子商务学生在第三年进入校企合作企业,实行校外顶岗实习,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他们到校外实习企业一线岗位顶岗实习,由此促成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与合作企业达成就业协议的基础上,以见习员工身份参与项目运作。

  四、创建了校企共建的考试体系

  学生在最后一个学年在阿里巴巴网络技术公司、掏宝网等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合作企业进行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形式,以实习企业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评定为主确定考核成绩。一般顶岗实习考核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结束后,校企合作企业根据学生在此期间的工作表现和技能掌握情况出具实习成绩和实习评语;二是在学生实习结束后,由企业教师负责的有关校企开发课程的考试,并提交考试成绩。实习单位将每位学生的校企开发课程成绩以书面和电子两种形式提交给学校。书面稿应加盖实习单位人力资源部公章。

  五、校企合作的保证措施

  1.建立了长效的、系统的、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第一,建立了校企合作教育组织机构主要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由学校教学主管领导、分院领导,专业负责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阿里巴巴网络技术公司国内贸易部和国际贸易部经理、掏宝网营销部经理、网站负责人、网络客服部、企划部、市场部等成员组成。

  第二,确立合作双方的目标

  明确学校培养高技能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的目标,创新阿里巴巴会员企业的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互动发展,实现阿里巴巴会员企业转型与提升的目标。第三,确立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确立学校技术支持,人才提供的权利与义务,企业提供合作项目与人才培养资源支持等的权利与义务。

  第四,确立双方收益分配方式与调适关系第五,制定系列双方互信制度第六,确定合作评价制度第七,制定实习员工(学生)岗位工作制度与报酬第八,明确企业指导教师、校内专业教师工作任务与职责第九,企业确定实习员工岗前技能与知识需求第十,建立开放性的师资建设与管理制度第十一,建立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第十二,建立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管理制度2.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保障电子商务专业拥有一支“双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较高、“校企一体”的专业教学团队,能够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课程体系对师资队伍的整体要求。

  第一,师资政策及师资培养

  (1)制定师资培养、引进政策并能有效执行,保证教学、科研、服务的各项职能,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电子商务专业制定了《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骨干教师培养具体措施》、《电子商务专业骨干教师引进方案》、《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专职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办法》等政策,以此保障师资培养、引进的有效执行和监督,为培养行业企业人才奠定基础。

  (2)建立教师参与教育计划制订和教育管理决策的机制。

  电子商务专业建立了完善的教师参与教育计划制订和教育管理决策的机制。全体教师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期调研、中期论证和最终的形成。使任课教师充分理解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计的意义,明确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开展和学生课程学习。

  (3)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保证教师的培养、考核和交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

  根据专业发展和教学任务制定每学期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通过专职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外派学习进修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第二,兼职教师的聘任

  为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打造专兼合理的教学团队,电子商务专业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公司、掏宝网等电子商务企业中选拔数量适当、实践能力突出的一线专家和能工巧匠,聘请为学校兼职教师。

  (1)兼职教师聘任条件

  ①具有3年以上本专业一线实践工作经历,熟悉电子商务工作程序,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②一般应承担基层主管或部门经理以上职务,具有本岗位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或资格证书;

  ③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

  ④工作态度认真,能配合教学团队完成教学、科研等任务。

  (2)兼职教师职责和任务

  ①兼职教师应自觉遵守经管系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②兼职教师至少承担一门专业课程的实训授课;

  ③兼职教师至少承担一门精品课程建设任务;

  ④从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素养打造等方面,定期为在校学生进行电子商务企业专业知识培训;

  ⑤承担校外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指导工作;

  ⑥认真填写教学日志、编写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等教学资源;

  ⑦配合专业教师完成学生企业认知等校外实习任务。

  (3)兼职教师考核办法

  根据教学需要,对企业兼职教师实施动态管理和过程管理;

  制定任职标准,工作职责,薪酬标准,考核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质量。

  ①学生根据兼职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对兼职教师打分评价;

  ②专、兼职教师通过听课形式打分评价;

  ③旅游管理学院根据兼职教师在学院教学、科研等建设中的贡献度打分评价。

  第三,师资队伍建设建议

  加强教学团队“团队协作”能力建设;

  教学团队持续加强校企联合力度,专职教师必须与企业一线保持密切联系;

  教学团队输出管理,加强社会服务能力。

  3.校企合作的实训实习条件保障

  第一,校内实训条件保障根据校企课程教学需要建设校内阿里巴巴网络技术公司、掏宝网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成以后,在进行课堂讲授的同时,同步完成学生课堂实训,授课地点和实训场所合为一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合理,工位数和学生比例达到1:1,能够完全满足学生校内实训的需要。

  第二,校外实习条件保障

  电子商务专业本着每个实习基地能容纳10人至20人的原则,能够完成电子商务基层岗位的顶岗实习的需要,建立10个实习基地。下面是部分联系紧密的校外实习基地基本情况。

  建设目的实习基地名称顶岗实习内容为了满足学生校外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需要阿里巴巴网络技术公司学生在国际贸易专员、国内贸易专员等岗位顶岗实习。

  学生以准员工标准为诚信通会员提供咨询、投诉以及运营问题解决等服务。

  为了满足学生校外企业

  顶岗实习和就业需要淘宝网学生在客户服务与网店管理等岗位顶岗实习。学生以准员工标准,熟悉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习惯,制定适合客户需求的营销模式,进行客服和网店管理方面的服务。

  为了满足学生校外企业

  顶岗实习和就业需要浙江中纺集团学生在网上运营、网上交易等岗位顶岗实习。学生以准员工标准为客人提供网上洽谈、网上订单处理、网上支付等服务。

  为了满足学生校外企业

  顶岗实习和就业需要杭州鑫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学生在商务网站维护、管理等岗位顶岗实习。学生以准员工标准为客人提供网页设计制作、商务网站建设、维护等服务。

  为了满足学生校外企业

  顶岗实习和就业需要义乌国际商贸城学生在商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等岗位顶岗实习。

  学生以准员工标准为客人提供网上商务信息收集、网上商务信息分析、网上商务信息发布等服务。

  4.校企合作教学资源保障

  第一,课程相关资源保障在《电子商务》省级精品课程和其他优质核心课程的辐射带动下,经管系已经完成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教学资源库配套建设所有专业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授课计划、课程标准、题库(每科5套)、教学案例库(每科不少于20个)、教学方案、实训指导手册、参考图书等。通过资源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进而保障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

  第二,信息服务与网络资源保障

  电子商务专业依托学校良好的网络平台和健全的网络信息设施,使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能有效地用于教学,使师生能够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进行自学、获得信息。目前已经实现了专业课程网络教学和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自学。

  第三,专家资源保障

  建立了以知名教授等为主的行业专家和以生产一线为主的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家资源库,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提供信息帮助和决策支持。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要继续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合作,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子建.创新型电子商务市场应用实验室建设研究[J].电子商务,20xx(7).

  [2]张微,张喜梅.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20xx(3).

  [3]方桐清.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xx(10).

  [4]殷翔文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27).

  [5]方厚政.企业合作创新的模式选择和组织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xx.

  [6]王蛟.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动力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xx.

  [7]何小刚.职业教育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xx.

  [8]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

地方高校计算机应用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标签:计算机毕业论文 时间:2021-05-03
【yjbys.com - 计算机毕业论文】

  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承担着为我国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探索新时期下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其根本出路就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分析探讨社会对计算机应用类人才的需求以及计算机应用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介绍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从高职到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分析探讨课程设置情况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影响,分析总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经验与需要改善的地方。

  关键词:计算机;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因特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等信息技术正快速发展,各种计算机应用层出不穷、大批量涌现,各种各样与计算机技术相关联的社会应用需求急剧增加,因此对相关的应用型人才也随之增加。尽管近几年具备一定技能的计算机人才供不应求,然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内有的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仍然出现就业相对困难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是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毕业时除了掌握一些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等书本知识外,其他“什么也不会”,也就是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用人单位当然不会买账。因此,探索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应用人才分类

  1.1计算机类人才的定位

关于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探究

标签:论文范文 时间:2021-04-10
【yjbys.com - 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某省电力公司高技能人才在“十一五”期间培养的经验探究,发现准入制度是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驱动力,需要与规划是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外在动力,理论基础是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撑力,有效管理是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杠杆力。该“四个力”的探究表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级各类人员的高度重视,紧密配合和精心组织。 
  论文关键词: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掌握现代设备操作技术,在生产和服务领域中能完成高难度要求的操作或关键动作,并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是身怀绝技、技艺精湛、技术通晓等的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是电力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企业稳定和可靠运行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劲旅,也是电力企业得以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十一五”期间,浙江省电力公司为了培养这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从公司实际出发,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驱动力、外在动力、支撑力和杠杆力进行了实践探究。 
  一、准入制度是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驱动力 
  为了培养出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该省电力公司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技能岗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驱动力。 
  企业技能岗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建立:第一,对企业所有的技能岗位进行全面的工作分析,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确定方案;第二,对企业所有技能人员的职业资格现状通过“三级”(企业级—基层级—班组级)培训网络机构开展全面的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技能人才培养资料;第三,制定完善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资格水平,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第四,规定企业内部空缺岗位的补员实行竞聘上岗,班组长岗位必须具备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实行岗位工资与职业技能等级挂钩。 
  经过技能岗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在该省电力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推行和实践,以制度的形式使各级技能人才明确了岗位标准,树立了前行的目标,找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激发了各级技能人才主动要求培养的内在驱动力。在此引导下,“十一五”期间浙江各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明显增长,结构上也有了较好的优化,更重要的是有更多的员工积极、主动和自觉地要求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激活了员工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使培养工作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需要与规划是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外在动力 
  随着该省电力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设备的大量使用,尤其是±800kV特高压工程在该省的推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在该省的全面展开,客观上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换一句话说,该省电力公司员工们已经感受到现有高技能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员工职业成长的首要策动力。 
  为了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创“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电力公司的要求,该省电力公司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不仅谋划员工的`学历提升、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教育,而且注重技能人才的造就。尤其是对高技能人才(国网或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专家、优秀生产技能专家)规划和培养,如今已成为该省电力公司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原动力和员工积极参与的重要推动力。 
  从该省电力公司“十一五”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实现的视角,五年里共培养:高级技师1227人、技师7632人、国家电网公司级优秀专家32人、省公司级优秀专家291人、“双师型”人才1246人。这组近万人的数据表明,其不仅超额完成该省电力公司“十一五”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同时还透视出:一个切合实际需要和科学有效的人才发展规划就如一面旗帜引领着公司员工志承高远、努力成才,成为公司员工顺利走向高技能人才的引导力。三、理论基础是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撑力 
  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常该省电力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多着眼于长期从事生产一线前沿岗位、关键工序的员工,多以提高实战操作技能为核心,多以培养技艺娴熟精湛,在实践中擅长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具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应用推广能力为目标。然而从公司“十一五”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发现:一部分一线前沿岗位员工虽能解决一些关键技术,但进一步深化培养难度很大;一部分关键工序的员工对本工序的技艺娴熟精湛,但对新技术、新工艺接受困难,甚至无法理解;一部分员工对所掌握的技能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培养的途中一部分员工自动放弃,使培养规划和目标难以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参加培训的员工专业理论基础薄弱,致使其在提升过程中缺少理论准备,对掌握现代技术和解决新问题等缺乏理解的必要理论基础。换一句话说,理论基础是高技能人才得以顺利培养的支撑力。 
  鉴于此现状,该省电力公司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首先以明确高技能人才的内涵条件宣传为先导,鼓励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专业理论基础的技能人员得到培养,并顺利成才;其次,该省电力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对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水平高但理论知识薄弱员工的理论知识学习。采取多渠道、多层次联合办学的方式,按照专业对口、学用结合的原则,在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开设硕士学位研究生班,目前公司就读在职硕士学位研究生有687人;在上海电力学院开设本科与专科班等,目前公司就读专、本科712人。可以预期再过两年这批技能人员将会成为该省电力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的主要来源。 
  四、有效管理是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杠杆力 
  该省电力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究还显示,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起着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具体可以从“四个”结合加以表述。 
  1.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技能人才培养也需要有一个长远的培养规划与其成长规律相适应;此外,该省电力公司技能人才本身无论在实践能力还是在理论基础的水平上均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也需要根据其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等进行有步骤的规划,使其有条不紊地、分阶段地转变,跟上公司发展战略的节拍。 
  2.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的激励机制结合 
  “上岗靠技能,收入凭贡献。”这是该省电力公司在推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探究出的新的激励机制。一是实施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推行准入制度,激励技能人员的驱动力;二是在理论知识提升中公司支持一半的费用,鼓励技能人员强化基础,使其早日成才;三是推行技能鉴定,考核评价、技术比武或知识竞赛等,为技能人才创造“培养快、使用好、待遇优”的良好动力环境,形成条件激励;四是实施岗位技能工资,并将岗位贡献纳入收入范畴,从经济上激励技能人员的培养,使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具有活力。  #p#分页标题#e#
  3.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的“三新”应用相结合 
  “三新”即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对公司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公司考虑技能人员与研究人员培养的区别,选择企业新设备安装、新站投运、老设备的新工艺改造以及检修现场作业等积极组织开展现场示范、动手参与、经验交流等教学活动,使公司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更有成效。 
  4.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培训网站专栏结合 
  为了配合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公司在培训网站专门开通了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专栏,一是为技能人才提供互相学习、技术交流、技术创新、问题研讨的平台,实现知识共享和共同进步;二是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信息渠道,开拓眼界,帷幄于其心,从而为技能人才创造宽松而有效的学习园地。 
  五、结论 
  实践探究表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级各类人员的高度重视,紧密配合和精心组织。既要关注培养需要的外在动力,也要有激发员工需要的驱动力;既要有关心培养的支撑力,也要考虑管理带来的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力。尽管不同企业有所不同,但这几点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一定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浅析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标签:论文范文 时间:2021-03-08
【yjbys.com - 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多专业渗透 复合型高技能 人才培养 模式原则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进行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尝试的院校多数采用的是本科院校学科交叉的方式,完全套用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从职业教育的目的、性质和职业院校的资源、师资、生源以及就业角度看都是不适切的做法。就职业教育而言,创新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当采用多专业渗透的途径,根据专业关联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实用和够用原则以及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多专业渗透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国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同一种模式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国外三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为CBE模式、MES模式和双元制模式。国外高职教育历史发展久远,办学机制比较健全,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专业主辅修制、选修课制、开放式培养以及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实训培养。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践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与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有很大差距。近年来针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轻基础重专业、轻能力重知识、轻人文重理工、轻素质重技术,培养的学生只能在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内发挥作用,对知识和技术缺乏基本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国内开始了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近几年论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文章越来越多,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总体上来论述复合型人才的特征与能力要求,并就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一个总体的思路,这些思路基本是从课程、教材、师资、实训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类主要是展示某个学校或某种复合专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论述,这些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地方性经验主义色彩。我们对待这些经验宜采用的是借鉴而非整体移植。
  一、目前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走学科交叉的路子,在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成果不多,正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就现有文献分析,针对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未见有重要成果。能搜集到的有限的资料也只是针对某专业进行的个案研究。而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与走学科交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中多数正是职业教育的弱点。
  1.未能明确区分学科与专业的概念。学科是一个学术概念,与知识相联系,它是指按照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或者说是知识门类。有时,我们用“学科知识”这一术语指称知识的门类属性,强调这一知识所在学科的科学归属。所以,学科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专业则主要指大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而不主要在发现、创造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是基于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系统工作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高等学校根据学科的分类与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职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一般说来,学科与专业的关系表现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
  2.完全移植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今时代,任何高科技的成果基本都是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成果。因此,以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突出问题。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尝试弃专业化的教育模式,逐步引导高等教育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己任。就复合型人才而言,一般是指要求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般主要针对本科生,通过双学(历)位制、第二学位制、联通培养制、主辅修制等诸多形式进行。专业之间的相关度可以不予考虑,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
  由于缺乏现成的可供借鉴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走在改革前列的那些职业院校一般就直接套用了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走的是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子。但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不适合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是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院校而言的,职业院校(专科及专科以下层次)很少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和研究。通常都会认为由于存在学制短、资源贫弱以及生源基础差等特点,不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社会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一定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娴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移植本科院校的做法无疑是一种不适切的做法。一般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科资源相差悬殊,这也限制了高职院校采用本科院校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需要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多学科交叉方式为多专业渗透的方式,从基本概念上修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确立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地方高校计算机应用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标签:计算机 时间:2020-10-24
【yjbys.com - 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类“从高职到本科”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丰富了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内涵和人才培养类型的层次,也为地方高校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试验支撑。

  摘要:分析探讨社会对计算机应用类人才的需求以及计算机应用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介绍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从高职到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分析探讨课程设置情况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影响,分析总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经验与需要改善的地方。

  关键词:计算机;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因特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等信息技术正快速发展,各种计算机应用层出不穷、大批量涌现,各种各样与计算机技术相关联的社会应用需求急剧增加,因此对相关的应用型人才也随之增加。尽管近几年具备一定技能的计算机人才供不应求,然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内有的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仍然出现就业相对困难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是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毕业时除了掌握一些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等书本知识外,其他“什么也不会”,也就是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用人单位当然不会买账。因此,探索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1计算机应用人才分类

  1.1计算机类人才的定位

  计算机学科已成为一级学科,包含的二级学科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类人才即是从事以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