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论文
公共关系学指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课程,适用于个人及任何组织。
公共关系学论文1
1、论公关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正确运用
2、论企业文化建设与公共关系教育
3、大众媒体与外交
4、非政府组织与外交
5、品牌的文化标志性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影响
6、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关意识
7、论领导者个人形象的塑造及其对组织形象的影响
8、论危机公关中的传播原则与方法
9、论广告运作策划中应有的公关意识
10、论公关谈判的本质及其基本原则
11、论公关写作在公关活动中的重要功能与作用
12、论公关员的公关口才及其培养
13、论中国申请入世谈判中的谈判艺术
14、从对中国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批评看强化对国民进行公关教育的必要性
15、试论公共关系在企业形象建设中的作用
16、公共关系在品牌链中的有效运用
17、论决策者的公共关系意识
18、试议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9、从公共关系学角度分析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20、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21、关于公关的误区
22、公共管理中的组织形象研究
23、公共管理中的城市形象研究
24、公共管理中的国家形象研究
25、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形象管理
26、公关人员素质初论
27、我国企事业公关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8、政府与大众媒体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29、城市形象与政府
30、政府、传媒与公众的关系管理
31、整合营销传播(IMC)的战略与策略
32、政府和企业的议题管理研究
33、现阶段公关理论与公关实践的不足
34、公共关系与商业化社会
35、公共关系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36、服务行业公关特征
37、社会不正之风与公共关系
38、公关人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39、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宣导抚慰功能研究
40、广东省文化品牌的建设与传播研究
41、舆情分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
42、政府危机传播困境研究
43、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研究
44、公共关系传播的特点探讨
45、抗非典过程中的舆论导向研究
46、试论其他相关学科对公关学科的影响与渗透
47、媒体上的国家形象
48、中外媒体报道的比较研究
49、企业的危机传播和新闻发言人制度
50、企业“危机公关”的对策研究
51、新闻传播与公共关系
52、对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53、树立全员公关意识积极应对纠纷
54、论我国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环境
55、浅析电视民生新闻
56、广州城市品牌定位
57、案例分析--某事件中的说服
58、媒体与政策议程的设定
59、公共关系与环境问题构建
60、大众传媒组织与环境问题构建
61、试析组织成员形象对组织形象的影响
62、试论政府公关工作的现状及其薄弱环节
63、政府与大众媒体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64、危机公关与议题管理和议题设置
65、政治、政策议题传播
66、媒体报道议题的比较研究
67、品牌传播
68、政府官员的口才与政府形象的塑造
69、领导者的口才艺术
70、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口才
71、舆论监督与公共行政
72、公共关系教育分析
73、组织内部公众探讨
74、亚运会的整合营销传播
75、怀旧在老字号传播中的作用
76、企业沟通策略研究
77、非企业单位(政府、事业单位、军队、民间团体等)公关工作的特点
78、改革与公关实践
79、公关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初探
80、公关机构的内部建设
81、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82、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以富,本田事件为例)
83、“中国制造”的国际传播研究
84、企业社会公益传播策略研究
85、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探讨
86、“面子”与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可以从一个小的方面去写,如消费行为,送礼行为等)
87、中国社会的分层问题
88、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
89、公关礼仪与企业形象
90、办公室礼仪与企业日常管理的关系
91、企业凝聚力的建构
92、晶牌营销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
93、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大众传媒
94、网络对社会化的影响
95、网络时代的社会关系重构
96、中国现阶段失范问题研究
97、民企与外企的培训模式比较
98、现代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激励问题研究
99、影响个人职业生硬的因素分析
100、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经理的素质分析
101、商务谈判技巧市场运作初探
102、解析一次成功的谈判案例(可加副标题)
103、试论谈判技巧在现代商务中的作用
104、中外商务谈判技巧的比较研究
105、公共关系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影响
106、社会转型与公共关系的主体性建构
107、当代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
108、试论组织结构体制的重塑与公共关系的协调
109、从企业行为看企业文化的塑造
110、试论企业文化与人格塑造
111、谈谈我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理解
112、“人世”后,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走势研究
113、中国式离婚:原因与对策
114、中国农村与城市妇女自杀比较研究
115、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116、人世与中国企业危机应对研究
117、大众传媒与人的社会化
118、大众传播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119、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
120、晶牌创建与广告策划
121、广告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122、广告与“性”
123、我国广告业发展的状况分析
124、广告对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影响
125、中国消费者的广告认同感研究
126、员工多元化情境下的组织行为
127、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工作满意度比较研究
128、组织改革理论视野中的国有企业改革探讨
公共关系学论文2
摘要:公共关系现象的存在由来已久,反映在教育领域中,最初以课程的形式进入学校。学校公共关系就是学校科学地运用双向信息传播沟通的手段,在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关系,为学校发展创造人和环境的艺术。
关键词:公共关系 学校 对象 内容
1学校公共关系的源起及发展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作为一门学科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至今百年历史。现代公共关系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从理论形态看,公共关系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或管理哲学,其核心是任何组织必须打破利益关系上的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建立起有利于发展的环境。
公共关系反映在教育中,最初以课程的形式进入学校。1924年,美国学者伯纳斯首先在纽约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有300多所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专业课程。1985年以后,我国许多大学也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学传播系设立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本科专业。此后,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开始招收公共关系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这标志着我国公共关系教育工作步入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教育阶段。学校公共关系,是这样定义的:“就是学校科学地运用双向信息传播沟通的手段,在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关系,为学校发展创造人和环境的艺术。”
2学校的公众对象及学校公共关系的内容
公众,是指那些有共同目的、共同利益、相近的意识形态的人们。这些人松散的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成为公众。学校的公众对象就是具有上述特征并与学校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人们。
学校的公众对象可以按多种特征来分类。按对象的重要性可以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首要公众的利害关系最大,最需要学校方面下功夫做好工作。按主体地位可以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内部公众是指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其与学校联系最为密切;外部公众则是指学校外部的、与学校工作发生种种联系并产生影响的那些公众。
根据公众对象的分类,学校公共关系包括以下内容:
2.1对教职工的公共关系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教职工的辛勤工作来完成,创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学
校内部环境,才能调动各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他们搞好对学生和对校外的公共关系。比如培养其主人翁意识和学校归属感和自豪感,使其把学校的工作当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原意为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2对学生的公共关系
学生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学校存在的意义所在,而学生又是处在各方面都在无时无刻发生变化的时期,所以搞好对学生的公共关系是重中之重,有着特殊的意义。
2.3对家长的公共关系
家长是学生的直接监护人,作为与学生最亲密接触的人,做好他们的工作对于整个学校公共关系的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对家长的关系是一种将家长视作被动客体,如今这种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家长不单是学校的“客户”,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合作者,更是学校工作质量的评价者和学校声誉的传播者。获得了他们的支持,也就获得了有力的支持者和同盟军。
2.4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公共关系
学校与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是下级同上级的关系。其基本点是获得上级机关的理解和支持导。学校不应该被动的与主管部门发生联系,应积极主动的与有关上级沟通情况,赢得上级的了解和支。特别是当学校工作遇到困难,或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需要做出重要决策的时候,更要增进联系,以期得到必要的协助。
2.5学校公共关系的职能
从实践形态上讲,学校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它在全部学校管理活动中无处不在,扮演着润滑剂与催化剂的角色,并发挥着“内促团结、外求发展”的作用。
(1)监测环境、收集信息
学校各项工作的处理都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环境下,不可避免的受到内部外部多方面因素的不断影响。学校公共关系所肩负的职责之一就是全面而准确地、及时地把握环境的变化,客观的搜集和整理与学校相关的信息,为分析学校工作的优劣得失及学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得分多少提供较充分的资料。
(2)分析信息、协助决策
信息搜集是为对其分析做的必要准备,从中找出有效信息,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预测发展趋势,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做出判断和及时有效地应对措施,协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
(3)传播信息、争取外援
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管理的开放化和民主化。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学校的管理决策、措施、所取得的成就和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某些事件公布于众,才能争取有关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4)协调关系、广泛交往
学校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变化的社会条件、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阶层利益之间的差异,会使学校面临诸多矛盾冲突。学校公共关系就必须做好学校内外各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使他们的工作关系和谐融洽,使各方面的力量能步调一致的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服务。
3小结
有关学校公共关系的研究仅二十几年历史,但却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质和研究意义。加强学校公共关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学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公共关系学论文3
浅析创业企业公共关系策略
摘要:当今商业环境的复杂变化让企业更加重视竞合,特别是创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和外部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配合,而协调这些利益相关者的一种方法就是公共关系。本文先对创业企业公共关系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指出公共关系对于创业企业的重要性,最后提出针对创业企业的公共关系策略。
关键词:创业企业;公共关系;策略
0 引言
创业企业是指“处于创业阶段,高成长性与高风险性并存的开拓型企业”。创业过程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企业面临着不确定的商业环境、商业模式和组织结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集成企业能都用的一切力量。在公司内部,能否团结和凝聚人心;在公司外部,能否获得顾客、供应商、渠道商、政府、媒体和银行等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就成为创业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公共关系就是这样的一种帮助创业企业内外和谐发展的管理职能[1],企业创始人及其团队应当意识到公共关系对于创业企业的重要性,并正确策划和实施公共关系策略。
1 创业企业公共关系现状分析
创业企业在公共关系的运用方面还处在一个引入和探索的阶段,总体来说效果并不理想。有一些较为常见的现状和问题对创业企业公共关系的发展和其价值的体现形成了制约。
1.1 缺乏公共关系意识
一些创业企业要么对公共关系毫不在意,要么把公共关系看作是大企业的专属,认为创业是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应当把注意力放在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上,待日后公司规模扩大了,觉得有必要时再来发展公共关系。公关意识的缺乏反映了创业者对公共关系的意义和作用不了解,不重视,当然也就不能发挥公共关系对企业的积极作用。
1.2 对公共关系概念的混淆
有的创业企业简单地把拓展与有利益诉求的人物的人际关系,加强企业外部宣传当作公共关系,有的创业企业甚至把发展权钱交易等庸俗关系视为公共关系。这些对公共关系理解的偏差或谬误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创业企业公共关系的良性发展。事实上,公共关系的公众对象包含更广,更多地站在企业而非个人层面上来策划和实施,更加强调沟通和长期互惠的发展。
1.3 公共关系活动缺乏系统性
不少创业企业由于缺乏对公共关系的理解和对公共关系方法论的研究,使得企业的公关活动没有系统性和延续性,只是零星地进行,效果自然得不到保障。在公共关系的实施上,创业企业应注重对公关活动的科学管理,遵循调研、策划、实施,评价的流程,在实践和总结中建立和提升公共关系。
1.4 危机公关能力差
创业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企业在创业过程要面对各种风险,甚至出现危机事件,在自身实力尚比较弱小的时候,能否有效应对,是检验创业企业生命力的试金石。很多创业企业在危机出现时常因公关能力的不足而措手不及,企图以欺瞒等方式来掩盖危机,却适得其反,埋下失败的种子。危机公关是创业企业的必修课,创业企业的危机公关能力有助于企业在危机出现时妥当应对,转危为安。
2 公共关系对于创业企业的必要性
创业企业的发展伴随着一组矛盾,一方面企业需要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却又受到资源的制约。大企业常用的广告、宣传等推广方式并不适合于创业企业。这正凸显了公共关系对于创业企业的价值和必要性,公共关系能够帮助创业企业以较小的成本获得长效的发展基础。
2.1 深化沟通,增强创业企业凝聚力
创业企业发展公共关系有助于建立便利和通畅的沟通渠道和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创业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要吸引和发挥人才的作用,这需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氛围,给予员工归属感。公共关系起到了很好的沟通和协调作用,从而形成企业凝聚力,促进内部团结,让员工安心工作,人尽其才。
2.2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创业企业可以通过宣传、公益等多种公共关系活动提升企业的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扩大知名度,积累美誉度。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有助于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同,产生好的口碑效应,增加品牌价值。企业形象的树立需要创业企业全体员工的一致努力,在理念和行为上相统一。
2.3 获取公众支持
创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尽可能获得公众的支持,所谓“得道者多助”,创业企业如果能建立和发展同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银行在内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就更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公共关系就是这样的一种将这些公众粘合在一起的管理思想和职能。
3 创业企业优化公共关系的策略
3.1 重视公共关系,培养公关意识
创业企业的创始人应当重视公共关系,从战略层面来加以考虑,把公共关系视为增加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工作之一[2]。因为公共关系的长期性,创业企业不能把公共关系当作一种流行的观点来看待,只是简单开展一些公共关系活动来博得关注,而是要长期贯彻和坚持,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和行为规范。这就要求企业创始人充分认识到公共关系在凝聚人心、树立形象和争取支持等方面的价值,下决心在公司里普及公共关系的理念和知识,培养股东、管理层和员工公共关系意识,推动公共关系的实施。离开了高层的支持,公共关系就会流于形式,难以获得实效。此外,创业企业还要安排专人或者成立公共关系部来负责公共关系事务,否则公共关系就会得不到落实。在企业创业初期,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先采取管理人员兼职的方式过渡,待时机成熟再设立公共关系的专职或部门。
3.2 培养和提高公共关系能力
创业企业公共关系发展的好坏归根结底是由员工素质决定的[3],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全体员工的公共关系能力。首先是加强公共关系培训。根据培训对象所承担企业公共关系的不同角色,在培训时要有所侧重。对于全体员工主要是加强公关意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围绕着公共关系对企业的意义、公关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进行;对于企业公共关系的负责人则要额外加强公共关系实务的培训,需要对公共关系的技术环节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是对公共关系进行科学地策划,规范公共关系操作流程。随着创业企业公共关系实践的丰富和深入,企业应当积累知识经验,完善公共关系的调查、策划、执行和评价的流程,规范公共关系管理,提高公共关系能力。
3.3 结合实际,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关活动
一方面,创业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公众,由内而外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内部公关活动先从企业员工关系和股东关系着手,以内部刊物、研讨、培训、宣传栏、公告栏、公众平台等方式强化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向心力,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外部公共关系活动可同顾客、供应商、中间商、政府、媒体、社区、同行和社区等目标公众保持联系,适时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共关系活动,促进相互间沟通,积累公共关系资源。另一方面,创业企业结合企业发展需要,策划和实施不同主题的公共关系活动,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如创业企业在开业和发展的里程碑时点组织庆典活动,新产品开发时进行消费者意见和建议的征询活动,产品上市时的展览活动,加强与消费者互动和信任而进行的开放组织活动,宣传企业重要事项时开新闻发布会,对热点事件进行赞助,体现社会责任而进行的公益活动,针对负面情况的危机公关活动等。总之,创业企业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的实力、目标公众和具体的公关情景,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4 结束语
创业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它们也是面临着更大挑战的企业。一方面由于制约因素较多,根基尚浅,另一方面要面对着复杂的市场环境,这进一步促使创业企业必须以有限的资源去赢得社会各方的积极支持。作为一种有效且低成本整合社会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公共关系必须为创业企业所重视,自企业创始人到普通员工,都需要加强公共关系意识,掌握策划和实施公共关系的方法,为企业的发展积累社会资源,获取公众支持,奠定坚实的成长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周安华.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2] 胡淑芳,周健.中小企业公共关系的运用及对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xx(2).
[3] 李福纯.云南中小企业公共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xx(6).
公共关系学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共关系学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共关系是由英文“Public Relations”翻译而来的,即PR(公共关系)=P(自己行动)+R(被人认知)中文可译为“公共关系”,但不论是其字面意思还是其实际意思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指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关于公共关系的各种定义有很多,一般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反映了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职能。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处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公共关系主体长期发展战略组合的.一部分,公共关系的涵义是指这种管理职能: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主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
公共关系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MPA论文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一高学生的素质。它可以分为做人与成才两个层次,素质是做人的基础,做人又是成才的基础;它还可以剖析为四大任务,即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与创新素质。公共关系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的内容及其核心思想素质是灵魂, 知识素质是主体,能力素质是核心,身心素质是基础。
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是综合素质的核心。
这种综合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能力,即大学生对所从事专业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管理能力,即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3)表达能力,即语言、文字表述技巧方面的能力;
(4)社会交往能力, 即社会交的技巧和艺术;
(5)经营能力,即把知识、技术推向市场,产生经济价值带来经济效益的能力;
(6)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7)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文献资料查阅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8)心理承受能力,即面对胜利或失败所带来压力的承受能力。
公共关系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公共关系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之所以这样说,是由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特点以及公共关系学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所决定的。
就学科性质而言,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综合性的边缘应用学科,它是在综合运用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新闻学、市场学、人际关系学和广告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上形成的。公共关系学教育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以下几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