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蹈的论文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挈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

关于舞蹈的论文1

  体育舞蹈既可称之为一项艺术表演,同样的它也在体育竞技的项目里。舞蹈者在进行体育舞蹈的比赛中,能够为观众展现其动作美、服装美、神态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审美价值。随着体育活动在全球范围的不断推广,体育舞蹈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种,也深受来自全球各国的舞蹈爱好者的欢迎,目前我国的很多中学也开始开展体育舞蹈的教学。能够在舞蹈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也能将音乐运用在舞蹈中使舞蹈具有灵性。因此,对于体育舞蹈来说,如果没有背景音乐的配合,体育舞蹈会缺少艺术表现力,同时也不能感染到在场的所有观众。因此,音乐为体育舞蹈注入了动力,舞蹈者在运动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才能为观众展现出最完美的舞蹈。

  一、体育舞蹈的概述

  (一)具体分类和特点

  体育舞蹈是将比赛竞技和艺术欣赏融与一体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是在男女两人的相互合作中来完成技术动作。在狭义的范围里来对体育舞蹈进行分类,可以将其概括为拉丁舞和摩登舞两种。但是根据国际比赛的标准对体育舞蹈进行分类,则需要再添加一种舞即团体舞。

  (二)体育舞蹈的美感

  运动员在展示体育舞蹈的时候,不仅能够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能够使观众感受到运动员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体育舞蹈的美需要从多个方面展示,包括了体育运动者的服装、舞蹈的背景音乐以及运动员的造型。

  1.形体美在体育舞蹈中的展现

  体育舞蹈兼顾了艺术性与竞技性于一身,因此这对表演者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在体育舞蹈的比赛当中,运动员的形体线条都是裁判评判的标准,同时也是观众审美的要素之一。男运动员需要为观众展现的是一种稳健有力、矫健修长的形态;女运动员则需要为观众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阴柔美、曲线美,只有男女双方能够配合到阴柔结合,合为一体,才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的享受。

  同时,我们在欣赏体育舞蹈的时候,不仅欣赏运动员的每个动作,同时也欣赏该动作背后运动员的情感,这要求舞蹈人员能够通过动作的表述,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完全地i全释出舞蹈的本意。

  2.动作美感在体育舞蹈中的展现

  在体育舞蹈当中,男女双方要通过跳跃、翻转、行走等一连串的动作,给人带来一种动态的美感。除了向观众展现动态美之外,舞蹈者还要能够向观众展现出静态美,即男女双方的动作能够有所定格,一般保持在2秒钟以上,来充分地宣泄出自己内心的情感。

  二、音乐对于体育舞蹈的作用

  每一个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完成都无法离开背景音乐的配合。音乐所固有的节奏性、旋律性、音色等等要素,都可以影响到舞蹈者的内心情感,支配其运动的方式,能够引导体育舞蹈的进一步发展。音乐能够使舞蹈者在舞动的过程中,因为变化的音乐节奏来调整自己动作的节奏,根据音乐的风格体会本次舞蹈的风格,同时还能够帮助舞蹈者不断改变自己动作的强度,培养其韵律感与节奏感,激发舞蹈者内心的情感,提高其练习舞蹈的积极性。因此,体育舞蹈离不开音乐。

  (一)音乐对于提高舞蹈者表现力的作用

  音乐和舞蹈自古以来就是相生相伴互相融合的,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以其独特的节奏搭配、风格演绎使舞蹈者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其表现力,将舞蹈的思想完全地表达出来,使舞蹈更加吸引人。如果一支舞蹈缺少了音乐的相称,那么这个舞蹈就会失去其自身的魅力,显得毫无生命感。在音乐的伴随下,完成一连串的舞蹈动作,不仅为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舞蹈者自己也陶醉其中。体育舞蹈要求运动者能够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通过动作展现出来,而这就要求每一个运动员能够有足够的表现力,将舞蹈的韵味通过肢体动作展现出来。

  音乐的挑选能够帮助舞蹈者营造一个好的意境。音乐既可以帮助舞蹈者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展现出来,同时也能够感染在场的所有观众,使他们也能够融入到这一支舞蹈当中,感受舞蹈当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有的体育舞蹈表演者之所以能够在竞技场上拿到高分,不仅是因为他们动作完成的水平比较高,同时也是因为他们能够充分地融入到背景音乐当中,将自己的动作与音乐相融合,提高表现力。而那些拿不到高分的舞蹈者,往往是因为抓不住音乐的节奏,表演的不够或者表演过头,没有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二)音乐对于激发人内心情感流露的作用

  最优秀的舞蹈者是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传递给观众,而这一点就需要借助音乐的配合。在体育舞蹈音乐的选择当中,多采用世界钢琴曲等轻音乐。拍子强弱搭配,相互凸显,给人听觉上的震撼。因此,舞蹈的背景音乐更能给人在听觉上的愉悦享受。在拉丁美洲的音乐声中,观看着拉丁舞的表演,人们能够感受到运动员内心的无限激情。

  音乐对于舞蹈者的内在情感有直接的影响。音乐在体育馆的舞场上放送,能够激起人们生理上、心理上的共鸣。它能够准确地为观众展现出舞蹈者在舞蹈的过程中,内心情感的变化,使音乐与人的情感相互融合。在音乐的促进下,人能够达到动作与神情、形态与精神、身体与内在的相互融合。

  (三)音乐对于舞蹈动作设计的作用

  音乐的节拍的强弱、节奏的快慢以及旋律的柔美程度,都与舞动中的动作息息相关,从而激发舞蹈者对舞蹈中动作设计的灵感,能够激发舞蹈编排者的创作灵感,唤醒其丰富的想象力,进而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和音乐相互融合的舞蹈动作。

  体育舞蹈音乐的选择对运动者在舞蹈过程中的动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体育舞蹈当中,男女舞蹈双方之间的默契程度、动作的搭配、节奏的统一性、舞姿的优美性等等都是评分的标准,这些都需要舞蹈者不仅要能够有优美的舞姿,高超的舞蹈技能,同时需要依靠音乐旋律的指引,帮助男女双方能够保持在一个节奏上。只要男女个人的舞步能够跟音乐相呼应,那么整体的舞步就是和谐的,能够给人以美感。

  (四)音乐有助于舞蹈者更好地记忆动作

  对于舞蹈者来说,每一个舞蹈动作都是需要认真记忆的。记忆是人固有的一项大脑功能,它是自己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事物在头脑当中的展现。它能够使自己过去看见过的事情、感知过的事物、分析过的问题、拥有过的情感、做过的所有动作,即使自己不再看见,也能够在脑海中展现。体育舞蹈当中的动作非常多,记住每个动作对运动员们来说就是一个考验。运动者在平时的训练当中,通过不断重复做出每一个舞蹈动作,记住其运动的方式、力度、速度,同时还要能够记住身体位移的具体,每一步所处的位置等等。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很多,但是在平时训练当中所采用的音乐,能够使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重新唤醒自己的记忆,能够使过去训练过的动作再一次地展现在自己的脑海当中。它帮助大脑皮层将每个动作与音乐的每个阶段相互联系,使舞蹈者一听到音乐,就能想到该段音乐所对应的具体动作。

  三、音乐对体育舞蹈的影响

  (一)旋律对舞蹈的影响

  一首音乐给人最深记忆的就是它的旋律,旋律能够表现出这首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是哀伤还是快乐。同时,旋律也能够体现不同民族、地区,和不同时代的音乐风格。在体育舞蹈当中,光靠现场的气氛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需要向观众流露内心情感的时候,光凭借音乐所固有的节奏来制造动感,会显得舞蹈者只是一个跳舞的机器人,缺少情感。因此,音乐的节奏更多地是为观众展现舞蹈者的情绪,而旋律则为观众展现了舞蹈者内心的情感。对于体育舞蹈来说,即使舞蹈者的动作再怎么到位,都只是外部的评分标准,真正的美要体现在舞蹈者情感的表达上。男女双方通过互相情感的表达,将彼此的舞步调整到统一的频率上,完美地完成这整场舞蹈的表演。

  (二)节奏对舞蹈的影响

  音乐节奏的起伏高低,能够为观众展现舞蹈的内容,音乐的节奏同时也能够衬托出舞蹈者每一个动作的力度,情感的宣泄,因此在体育舞蹈当中,舞蹈者只有能够准确抓住音乐当中的节奏,才能够将自己动作的展现与情感流露和音乐相融合,而不是显得突兀。同时,音乐的节奏还能够使舞蹈者的动作力度、摆动幅度更加到位。

  结束语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所在,体育舞蹈的完整表现离不开音乐的配合,只有在音乐的搭配下,舞蹈者才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自己每个动作,两人配合才能够和谐,帮助观众体会到体育舞蹈自身独有的美感。音乐和舞蹈都分别有着各自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自身价值。体育舞蹈者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只有去全情了解每一首背景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创作的背景和环境,同时抓住每一首歌的舞曲节奏、风格、旋律,在动作的创作和演绎中,能够和音乐相互融合,才能够使自己的舞蹈展现出更大的魅力。

关于舞蹈的论文2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各异的特质。舞蹈艺术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深层的情感世界,包括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从而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一、技与艺的统一

  舞蹈表演包括“表”和“演”两层意思。按照我国传统的解释,“表”即“情感之表现于外貌者也”;“演”即“模仿其事曰演”。这两句话直接明确地道出了“表演”二字的含义。舞台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剧场性和假定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观众在剧场里欣赏,这是所有舞台表演进行中的共同现象。在舞台框框之内假定环境之中进行表演,是戏剧表演和舞剧(舞蹈)表演的共同现象。在这个领域内,如何对待观众,追求什么样的创作状态,以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进行表演,形成了不同的表演观念和表演理论。目前,我国关于表演理论方面的专着和文章,专家谈论比较多的有三大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体系(梅兰芳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观念是在观众和演员之间建立起“第四堵墙”,追求“当中孤独”的创作状态。布莱希特则强调创造过程中的理性因素,提出“推倒第四堵墙”,以“间离效果”来破坏舞台上的生活幻觉。而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体系,认为演员心理上根本没有“第四堵墙”这个观念。演员在舞台上对待观众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面对面当场表演给观众看。

  而无论如何,舞蹈表演者的任务是以其掌握的舞蹈动作、造型和技巧能力,结合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手段,将作品的思想内容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舞蹈形象。舞蹈表演的特征在于,演员是表演实践的主体。舞蹈演员既受作品的制约,但又是编导构思的被动实现者,具有再创造的主观能动性。舞蹈演员作为对舞蹈编排艺术构思的创造性舞台体现,应具备较全面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性和表现力。舞蹈形象通过空间展现并在时间中流动,因此,舞蹈表演的舞台体现,必然和舞蹈欣赏过程统一并同步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舞蹈艺术的创作和表演得到空前繁荣和发展,根据舞蹈艺术的特殊规律,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戏曲表演的经验,借鉴外国的表演艺术理论,逐渐探索并形成着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舞蹈艺术规律的表演方法,主要体现在四点。

  舞蹈者用表情、动作、造型和各种技巧等手段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舞蹈表演对身体技能的要求十分严格,不经长期艰苦的基本训练,就无法进入创造实践。舞蹈的技术技巧的训练,与一般身体锻炼不同,因为舞蹈动作必须负荷思想、传达感情、塑造性格,为表现作品蕴含的主题服务。因此,在舞蹈表演中,作为手段的技术,只有在进行真正的艺术创造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

  二、形与神兼备

  舞蹈演员的表演,要经历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内外结合的过程。表演者须先学习掌握某一角色的动作、姿态等外部技术后,再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具体人物的心理活动并把握其个性特点,给身体动作(技巧)以内心依据,塑造有血有肉的丰满的艺术形象。舞蹈表演中,“神”是通过“形”来体现的,完全脱离“形”的“神”,是空幻的;而单纯的形似,则会使舞蹈形象苍白无力。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在创作角色时,总是要求自己形神兼备。

  三、虚与实的结合

  中国舞蹈艺术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在表演中,假设、虚拟成为常用的手法。这种虚拟之所以能使观众受到感染,是因为其中贯穿着舞蹈者真情实感的表演。这种真情实感启发了观众的联想,触发了他们相同的内心体验。比如舞蹈《观灯》,舞台上并未挂出彩灯,而是通过演员的舞蹈表演,使观众“看”到了演员眼里的灯、心里的灯,感受着表演者观灯的乐趣。这种“假”戏真作,物虚情实,虚实的完美结合,也是中国舞蹈表演艺术的特点之一。

  四、表情与动作的配合

  除去身体动作和技巧外,面部表情在舞蹈表演艺术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富于变化的面部表情,是观众理解剧情、体验角色内心世界、认识舞蹈形象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艺术表演艺术家们常说: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这说明配合着各种舞蹈动作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是中国舞蹈表演的重要特点。

  舞蹈美,原因之一是包含并体现了情感世界,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赋予舞蹈以生命。舞蹈表演是运用人体动作的舞动来传情达意的,“情”是赋予舞蹈作品以勃勃生机的魂。舞蹈演员只有将真挚的感情融入每一个舞蹈动作之中,以心造舞、以舞传情,才能创造出一个情感世界,才能表演出真正的舞蹈艺术。

关于舞蹈的论文3

  【论文摘要】

  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台美术、色彩、灯光和情节于一体,主要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舞蹈与其它综合艺术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如,在歌剧、音乐剧、戏剧、合唱音乐等舞台表演艺术中,语言因素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而在舞蹈艺术中,语言艺术却很少参与。

  【论文关键词】

  舞蹈

   正文

  从艺术发展的规律看,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结合是一个自然的趋势。我们知道,原始歌舞是诗词、音乐和舞蹈的结合,现代的舞蹈艺术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语言因素参与呢?事实上,有许多理由可以把舞蹈动作与语言艺术结合起来。西方的现代舞蹈家们已经重新认识了语言的功能,他们大胆探索语言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在国内,除了歌舞结合中的歌词之外,以较单纯的语言形式参与舞蹈表现的作品还不多见,这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开发。

  在国内的舞蹈作品中,语言与舞蹈的结合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语言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

  1、歌编舞

  以歌编舞,舞尽曲意。歌编舞是以歌曲的旋律、风格和歌词的意境为基础创编的舞蹈。语言在这里是以歌词的形式出现。歌词加上音乐的翅膀,使歌声在所有乐声中最富于表情和魅力。用歌声作为舞蹈的伴奏最为自然、和谐。所以,用歌曲编舞这种形式极为多见,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当然,其中自然少不了歌词这个语言因素的作用。

  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往往成为舞蹈创编者选择的对象。有的直接选用完整的歌曲,有的把歌曲作一些改变;有的选择歌曲的一个片断,有的则重新创作一首或一个歌曲片断。

  歌编舞的几种创作形式。

  (1)用完整歌曲编舞

  选定一首歌曲,不加任何改变,以歌曲的旋律、歌词和风格为依据来编舞。过去,人们常常选用《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传统歌曲创编舞蹈。改革开放以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父老乡亲》、《春天的故事》、《辣妹子》、《中国娃》等一批优秀歌曲又成了主要对象。

  选用完整歌曲编舞是比较常见的创作形式。其原因:一是流行的群众歌曲较多,选择范围大;二是这些歌曲的旋律优美,适合舞蹈;三是音乐磁带比较容易获得,创编者不用为了请人创作或录音花钱费力;四是流行的群众歌曲大家都比较熟悉,用这样的歌曲作为舞蹈音乐有助于观众对舞蹈作品内容的理解和产生共鸣。

  这种创作形式比较适合基层群众性的舞蹈创作。但采用完整歌曲编舞,在创作的自由和发挥上有一定的限制,因为创编者只能完全按照歌词的内容和音乐的节奏特点来构思和设计舞蹈动作。

  (2)用改编歌曲编舞

  以某首歌曲为基础,根据舞蹈表现的需要,重新组织和改编歌曲。

  用改编歌曲创编舞蹈。编舞者可以根据舞蹈内容和表现的需要改变或重新创作新的音乐部分,使舞蹈音乐既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又有一定的新鲜感,同时还给舞蹈创编者留下更多的自由创作空间。

  不过,改编歌曲不象完整歌曲那样容易获取,它需要有作曲家、演唱家、演奏家和录音师的一系列创作活动才能最终获得满意的结果。

  (3)选用歌曲片断

  根据舞蹈内容表现的需要,从某首歌曲当中节选一个段落,安插于舞蹈音乐之中,起到烘托气氛、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个歌曲片断通常用在舞蹈作品的高潮或结束之处,一般作为主题歌出现。人们可以通过歌曲片断的歌词来联想舞蹈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加深对舞蹈作品的理解。歌曲片断的突然出现还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把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

  歌曲片断也可以放在舞蹈的开始部分,通过歌词把观众带入特定的环境和意境之中,起到点缀和烘托的作用。

  戴爱莲在六十年代创作的《荷花舞》,就选用了歌曲片断,歌词的内容加深了人们对舞蹈作品的理解,人声的伴唱更是富于情感,把人们带入美的境界。

  (4)创作歌曲片断

  根据舞蹈内容表现的需要,创作独唱或合唱的歌曲片断,安插于舞蹈的某个部分,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表现效果。

  舞蹈《飞夺泸定桥》在表现红军战士冒着烈火冲向敌人,舞蹈到达高潮的时候,只用舞蹈已无能为力,这时,采用了歌声来代替真实生活中的口号和呐喊声。当桥头火起,红军战士突然静下来构成一幅持戈待发的画面时,响起了高昂的人声伴唱:“啊!熊熊的烈火,阻挡不了我们前进!冲上去!冲上去!冲上去!冲上去!把敌人消灭光!”雄壮的歌声表达了红军战士的决心。在这里,歌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舞之不足,以歌咏之。用舞蹈难以表现的东西,可以借助语言来表达。

  二、语言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

  1、歌伴舞

  歌伴舞是以演唱为主、舞蹈为辅的表演形式。它的特点是歌舞结合密切,歌词比较朴实、通俗易懂,歌词的语言音调和音乐曲调结合紧密。它的舞蹈动作比较简单,只是为了烘托气氛。这种形式以通俗歌曲和流行歌手的表演为多。

  2、说、唱、舞

  这种表演形式在90年代越来越普及。表演者一边舞蹈一边用快速多变的节奏和抑扬高低的音调配合着音乐喊说出较长的语言段落,然后再以边唱边跳的形式把同一语言段落表演出来。

  用词大多表述简单、具体的事物或直接表达情绪和感觉。重要的歌词常处理为重音,并常以切分音的节奏出现。歌词一般不用抽象、费解的文字,尽量选用易于快速理解的语言。

  音乐一般根据语言本身的节奏和音调进行夸张和强调,大多采用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组合搭配。

  有时语言的选用并不是为了它的内涵,而是为了其动听的节奏效果。如“咱们那个老百姓,今个儿真高兴”。演员用切分音的节奏和着音乐说出,其结果不仅给听觉增加了新颖的成分,也为内容的强调增加了份量。

  这种表演形式一般是舞蹈演员自己演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表演形式。

  3、号子加吆喝

  劳动号子在舞蹈中的使用较为多见,效果很好。它可以让观众迅速理解舞蹈表现的内容,明确舞蹈动作的表现意义,通过号子声还可以告诉观众关于舞蹈表现的地域和地方特色等等。号子很容易配合舞蹈动作,烘托气氛,把情绪推向高潮。除了号子外,短短几个字的吆喝声对舞蹈表现也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如一声“过年了!”可以马上把你带入春节的环境和气氛当中。一声具有地方特色的吆喝,可以让观众知道这是哪个民族,是山区还是草原,是塞北还是江南;也可以告诉你是什么节日,或是什么样的场面。这种声音对烘托某些特别气氛十分有效,颇引人入胜。

  除以上所说的创作和表演形式外,还有一些尚待开发的新的创作方法。

  三、语言参与舞蹈的新方式

  1、配解说

  利用解说词介绍背景,贯穿剧情。语言在这里的功能是提供时间、地点、年代、人物及其目的等背景信息。

  舞蹈艺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所以解说词中不要有评论感情的内容,把感情的表现留给舞蹈去发挥。有些叙事性的特定内容或环境,舞蹈难以说清,可以交给语言去表达。为了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的特点及其表现力,凡是动作性强的内容应一律留给舞蹈来完成。解说词不必细说事情是怎样做的,或人们是怎样想的,只需介绍一下地点、人物和身份就足够了。

  利用解说词还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把情绪推向高潮,或制造一种激动的气氛。所以,解说不仅可以安排在开始,也可以用在结尾,或高潮部分。

  使用解说词一定要帮助观众加深理解背景材料。解说要简明,不能压倒舞蹈本身,或过分地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

  2、加吟诵

  由单人或男女两人有节奏地吟诵诗文,烘托气氛,表达感情。可以根据舞蹈内容选择或创作一节诗文,语言要易于理解,富有韵律感。要保证观众能够听清、听懂。朗诵的配乐音量要弱或不配乐。

  3、加对话

  表演者利用对话直接交流,可以明晰地介绍人物关系和情绪,帮助观众了解舞蹈内容。这种形式在国外的舞蹈创作中已有尝试,在国内还是一个尚待开发的领域,这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挖掘。

  4、插科打浑

  使用幽默滑稽、妙趣横生的语言,或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音调,配上相应的舞蹈动作,可使二者相得益彰,情趣盎然。二者的结合给观众带来轻松愉快的美感。这种形式可用在群众性的舞蹈表演中。

  语言和舞蹈的结合方式还远不只这些,有许多新的结合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开发。我们在运用二者的结合时,必须充分了解和正确区分语言艺术与舞蹈艺术的异同,既要发挥各自的特长,又要使二者有机地结合,相得益彰。

  语言和舞蹈最主要的差异就是时间拍节的不同。语言可以很快地把一些意象送到观众脑子里,而且严谨精确。而要求舞蹈演员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这些概念和内涵传达给观众却是不可能的。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是要注重语言的易懂性,避开艰涩难懂的语言而寻求一些较为舒缓简单的词句;删掉某些词句或段落,改变语法结构,只保留最关键的词句,这样才易于观众理解。二是要仔细选择最有特色的语言,以体现其易懂性。无论是说还是唱,传进耳朵的声音要清晰可辨,标准是让听众毫不费力。编导不要受充满想象力的优美诗篇的诱惑,把它们引入舞蹈艺术之中,以为越多的想象力便会产生越多的神奇力量。人们可以从书本中随意地反复吟诵,最大限度地品味它的美妙。而在舞蹈过程中,当观众要想在嘈杂的音乐声中抓住这些转瞬即逝的词句时,他们多半会茫然若失。所以,语言必须简炼,删去模糊的隐喻,力避华而不实。

  有些适合语言表达的内容,单靠舞蹈不可能完成,那就要放手让语言得到尽情发挥。

  反之,有些内容用舞蹈表现反比语言更快。如人的外貌、性格、仪表,如果用语言来描述则需要几页纸方能说清,那就要用舞蹈来充分表现。

  只要把握住这些基本原则,从效果出发,大胆创新,定会创作出大家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

关于舞蹈鉴赏论文(精选8篇)

标签:舞蹈论文 时间:2022-07-26
【yjbys.com - 舞蹈论文】

  现如今,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舞蹈鉴赏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舞蹈鉴赏论文 篇1

  摘要

  舞蹈是一项集音乐、服装、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优秀的舞蹈作品具有审美价值、群众基础、传播意义及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优秀舞蹈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是舞蹈教学的基础,通过对舞蹈作品及舞蹈创作者的分析,挖掘作品蕴含的深层意蕴,深刻体会到舞蹈作品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从而为舞蹈作品表演及编创等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本文拟对舞蹈教学中加强优秀舞蹈作品分析与欣赏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活动做一简要叙述。

  关键词

  舞蹈论文;舞蹈作品;舞蹈教学;赏析

  一、舞蹈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学习舞蹈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保持形体,塑造气质,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还是可以表达人们内心情感。在舞蹈艺术中,不仅需要音乐节奏的配合、服饰的搭配、动作顺序的记忆,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灯光、布置布景等。舞蹈艺术以其无可替代的功能在现代生活和高校素质教育中焕发出青春活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教学中加强优秀舞蹈作品分析与欣赏的重要性

  (一)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关于舞蹈在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标签:舞蹈论文 时间:2021-04-12
【yjbys.com - 舞蹈论文】

  一、我国现代高校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舞蹈教育作为高校的一门重要学科,是艺术审美教育的核心组成。高校舞蹈教学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全面地展现出人体之美,而且还能培养大学生自身的个性美和艺术内涵。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四肢的动作以及与他人的相互配合,来展现出个人或群体的美,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变换舞步的方式来丰富舞蹈形式,进行自我创新。学生在舞蹈教学中不仅可以亲身感受舞蹈的魅力,还可以通过他人优美舞姿来获得美的享受。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感知力和想象力,促使其懂得美的真谛。因此,高校的审美教育可以渗入到舞蹈教学的各个方面中去,这样会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在舞蹈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审美教育不仅成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而且逐渐成为了培养我国当代大学生美德素养的必要手段。如今,大学舞蹈教育的侧重点应放到审美教育上,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于大学生而言,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把现实中的美好通过艺术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而且还能广泛促进大学生的审美认知。同时,舞蹈课程中的审美教育对大学生的德、智、体方面的发展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挖掘出创造潜力。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非常具有必要性。

  三、高校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构成

  1.审美情趣教育

关于舞蹈的小论文范文

标签:舞蹈论文 时间:2021-04-05
【yjbys.com - 舞蹈论文】

  引导语:现在的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们的日常兴趣的培养,那么有关于舞蹈的小论文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幼儿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幼儿舞蹈教育能够引导幼儿了解世界,提升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认知能力开发、综合素质提升等。幼儿园舞蹈教学也需要全面发展,利用舞蹈表演生动形象的特色使幼儿更快学习。运用舞蹈教学可以提升手脚配合能力,提高乐感,创新思维能力,使幼儿采用舞蹈动作抒发自己情感,激励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提升自己的成就感。

  一、幼儿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1.幼儿舞蹈教师的水平低

  舞蹈教师主要负责传授幼儿舞蹈知识,这对幼儿教师要求非常严格。许多幼儿园的舞蹈教师水平低,存在很多没有受到专业舞蹈教育的教师,而专业院校毕业的舞蹈教师局限于模式化教学。随着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舞蹈逐渐得到遍及,需要教师对旧的舞蹈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利于舞蹈教育的发展。

  2.幼师对幼儿舞蹈教育认知不足

  许多幼儿园的教学体制内不设有舞蹈课堂,只是在课后活动中进行舞蹈教育,但,这仅仅是不够的,舞蹈教育只处于附属的位置。在游戏活动进行舞蹈教学活动,往往教学只是小组合律动而已,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幼儿舞蹈教学存在许多不同。

  3.教学方式缺少创意

  目前的幼儿舞蹈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错误,舞蹈教学缺少创意,跟不上教育时代的发展,怎么能激励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呢?在目前幼儿舞蹈教学中,许多老师按照教材直接进行教学,偶尔也会加入多媒体创意教学,但是只是给学生观看一些舞蹈的视频而已,在教学上没有突破传统教学,形成学生对舞蹈失去爱好,造成舞蹈教学失去了原有作用。

关于音乐舞蹈论文

标签:舞蹈论文 时间:2021-04-04
【yjbys.com - 舞蹈论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音乐舞蹈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中包含了各育的内容。只有实施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才能使幼儿达到合理的发展,美育是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爱好美,鉴别美,利用美,创造美等多方面审美能力的教育。美育在陶冶人的思想感情,启迪智慧,增强生活乐趣,培养人的高尚情操等方面能够发挥其独特作用。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手段之一,它是擅长抒发感情的艺术,能够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激励人的情感,动人心弦,常常使人感到一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感体验。音乐教育就是从激励孩子的情感入手,从而对孩子进行教育。其教育力量比单纯讲授要强的多。音乐教育活动如果不感人,不触动人的感情,就不能发挥音乐艺术应有的教育力量。世界几大音乐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侧重对幼儿潜能的塑造,着眼于素质能力的培养,同时紧紧抓住幼儿好动,好玩的心里特点,使音乐成为幼儿自发的要求。同时认为早期音乐教育应着眼于培养情趣,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到愉快,另外在音乐活动中应重视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因为创造是时代要求我们的最重要的品格。而孩子的创造性是要从小去发现、鼓励、培养和发展的。

  我园音乐舞蹈教育的现状是:

  一、 幼儿来源选择范围较小,只能从两个中班中挑选。

关于舞蹈学的论文

标签:舞蹈论文 时间:2021-03-06
【yjbys.com - 舞蹈论文】

  对舞蹈艺术作全面、系统、历史的研究的一门科学。舞蹈学包括舞蹈理论、舞蹈历史和舞蹈鉴赏 3个主要部分。

  舞蹈理论

  重点研究舞蹈艺术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舞蹈艺术的特征、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等问题。舞蹈和其他艺术一样,都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舞蹈和其他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艺术表现工具和表现手段的不同。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工具是人的身体,主要表现手段是人体的舞蹈动作。舞蹈是一种以人体的动态形象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起源于对生产劳动、战斗、社会生活动作的模拟再现,图腾崇拜和表现、交流思想感情的内在冲动。从简单的模拟再现,到复杂的概括表现,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进程。从群众自娱性、社交性、礼仪性的抒发单一情绪的生活舞蹈,到表现繁复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形成多种舞蹈形式和体裁的艺术舞蹈,是舞蹈艺术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在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中,舞蹈家们为了扩大表现生活题材的范围和丰富舞蹈艺术的表现能力,不断从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中汲取滋养,逐步形成高度发展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舞蹈源于生活,又对生活予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舞蹈艺术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交谊、健身等功能和作用。

  舞蹈理论的研究又分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主要门类。舞蹈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舞蹈和生活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特性、舞蹈的起源和发展、舞蹈的内容和形式、舞蹈的种类和体裁、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等基本问题。舞蹈应用理论主要包括:舞蹈创作理论(或称舞蹈编导理论)、舞蹈表演理论和舞蹈教育理论等。舞蹈创作理论主要研究舞蹈创作的一般规律和创作各类体裁舞蹈的特殊规律、舞蹈创作的过程、舞蹈的创作方法,以及舞蹈编导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巧。舞蹈表演理论主要研究舞蹈演员如何以自己身体为工具和手段,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深刻地反映和表现广阔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以使观众在舞蹈的审美活动中思想上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鼓舞、情感上受到陶冶和净化;以及舞蹈演员所应具备的条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能力。舞蹈教育理论主要研究训练和培养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研究等各种专业舞蹈人才的方法,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大纲制定的原则等,通过对各种舞蹈人才的培养,以期达到在继承、保存、创造、发展、提高和普及舞蹈文化方面保持其科学性和系统性。由于舞蹈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由于各人研究方法和侧重面的不同,舞蹈理论的研究必然要向多方面发展,产生各种不同的新科目。如从社会学(包括民俗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来对舞蹈进行研究,就形成和发展起舞蹈社会学、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解剖生理学等一些新的学科。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有些舞蹈理论家已经开始从事这些学科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了一些学术论着,目前仍处于开创建设阶段。

关于浅析体育舞蹈音乐的重要性论文

标签:舞蹈论文 时间:2021-02-27
【yjbys.com - 舞蹈论文】

  体育舞蹈既可称之为一项艺术表演,同样的它也在体育竞技的项目里。舞蹈者在进行体育舞蹈的比赛中,能够为观众展现其动作美、服装美、神态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审美价值。随着体育活动在全球范围的不断推广,体育舞蹈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种,也深受来自全球各国的舞蹈爱好者的欢迎,目前我国的很多中学也开始开展体育舞蹈的教学。能够在舞蹈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也能将音乐运用在舞蹈中使舞蹈具有灵性。因此,对于体育舞蹈来说,如果没有背景音乐的配合,体育舞蹈会缺少艺术表现力,同时也不能感染到在场的所有观众。因此,音乐为体育舞蹈注入了动力,舞蹈者在运动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和音乐的相互融合,才能为观众展现出最完美的舞蹈。

  一、体育舞蹈的概述

  (一)具体分类和特点

  体育舞蹈是将比赛竞技和艺术欣赏融与一体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是在男女两人的相互合作中来完成技术动作。在狭义的范围里来对体育舞蹈进行分类,可以将其概括为拉丁舞和摩登舞两种。但是根据国际比赛的标准对体育舞蹈进行分类,则需要再添加一种舞即团体舞。

  (二)体育舞蹈的美感

  运动员在展示体育舞蹈的时候,不仅能够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能够使观众感受到运动员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体育舞蹈的美需要从多个方面展示,包括了体育运动者的服装、舞蹈的背景音乐以及运动员的造型。

  1.形体美在体育舞蹈中的展现

  体育舞蹈兼顾了艺术性与竞技性于一身,因此这对表演者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在体育舞蹈的比赛当中,运动员的形体线条都是裁判评判的标准,同时也是观众审美的要素之一。男运动员需要为观众展现的是一种稳健有力、矫健修长的形态;女运动员则需要为观众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阴柔美、曲线美,只有男女双方能够配合到阴柔结合,合为一体,才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的享受。

关于幼儿舞蹈审美趋势改变引发的思考的论文

标签:舞蹈论文 时间:2021-02-26
【yjbys.com - 舞蹈论文】

  在幼儿教育中舞蹈是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挺拔的身姿和健康的体魄的有效教学措施,也是深得家长和孩子喜爱的艺术教育形式。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审美要求不断提高,孩子们也不例外。幼儿舞蹈教育有了全新的审美视角,更符合当下幼儿的心理。但是幼儿舞蹈又有其自身的特征,过于成人化也是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

  一、幼儿舞蹈全新的审美视角

  幼儿舞蹈在00后、10后的孩子眼中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怎样的审美风格才能符合当代幼儿的需求?笔者以在第六届小荷风采和第六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均表现出色、并为全国各地幼儿园广为排演的舞蹈《兔气扬眉》为例,分析幼儿舞蹈在当代的审美趋势。

  1.幼儿舞蹈审美趋势之一:故事选材丰富发展

  传统的幼儿舞蹈大多从简单的童话故事、生活事件等方面选材以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舞蹈《兔气扬眉》既是在传统的小白兔与大灰狼的故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它又打破了传统的故事结构以小白兔们通过计谋和集体的力量将大灰狼抓住并牢牢的用绳子捆住为题,一改从前小白兔被动地面对大灰狼以不开门为策略的形式,改为主动出击,化解问题。这样的故事结构不仅使人耳目一新,深得孩子们的喜爰,改变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故事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在教育上也告知孩子们全新的应对策略,即小白兔面对大灰狼,不仅可以不开门,还可以主动出击,反败为胜。舞蹈《兔气扬眉》中,扮演小白兔的孩子为20个大灰狼只有1只,当具备主动出击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鼓励孩子发挥主体能力主动解决问题,小白兔们通过计谋假装与大灰狼做朋友,趁大灰狼熟睡时,将大灰狼一举拿下,凸显了当代孩子们的聪明智慧,也反映着当代00后、10后孩子自我意识增强的特点。

关于中西方舞蹈艺术创作的个性化论文

标签:舞蹈论文 时间:2021-02-21
【yjbys.com - 舞蹈论文】

  一、中西方舞蹈艺术创作的历史渊源对比

  中国舞蹈思想在千年的封建统治期间主要是以乐舞思想体现出来的,无论是孔子为代表的礼乐思想还是墨家坚持的非乐理念、道家秉承的天乐观点,舞蹈都被赋予了一定的政治含义,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我国各个朝代都拥有相对完整的乐舞理论。到了近代,第一次将舞蹈文化进行系统归类的理论家为吴晓邦,他认为“舞蹈自然法则”是对舞蹈创作根源归类的重要标准,举例说明,在我国长期存在的舞蹈中,那些与人们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风俗、礼节以及宗教色彩的舞蹈,前者在丰富人们生活情感与想象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后者更多是为了彰显“神话传说的舞蹈”,它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舞蹈,这种舞蹈创作的根源展现人们对远古神仙的敬仰。简而言之,中国的舞蹈在创作过程中,所注重的问题更加倾向于舞蹈表现的情绪而不是舞蹈自身的形式。西方舞蹈在创作过程中有着十分明显的“炫技”特征,这与西方人们坚持舞蹈必须有规范、统一的展现姿势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西方舞蹈真正的进入现代化是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在国家经济实力、科学技术等外部条件全面进步的前提下,西方现代舞蹈创作者经过长期的探索,将舞蹈表现与人类自身情感与诉求相结合并不断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独立于社会、经济系统之外的独立舞蹈风格。

  二、中西方舞蹈创作中舞者动作方面的特征

  身体所传递出的语言最初是人类早期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远古时期人们对生命表达崇敬与热爱的一种十分诗意的形式。舞蹈可以归类为在人类社会初步形成的时候,尚没有足够舞蹈技艺的人们,通过肢体语言的展现与探索最终形成的一种极富的艺术形态的形式。就中国的古典舞蹈创作来说,我国古典的舞蹈基本上都出现在脍炙人口的戏曲艺术中,在具体展现中,舞者要表现出高超的演出效果,必须在进行舞技展现上,高度重视手、眼、身、法、步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互动,这是中国典型的古典舞蹈标志性特征,在舞蹈表现上,舞者认为身段动律与全身的舞蹈动作是密不可分的,只要身段动了,其余的动作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手部动作、眼部动作以及步调选择上都应当严格遵循着身法的具体动作。除此之外,在进行具体舞蹈展现中,中国舞蹈还有十分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特别注重上肢的动作,要求舞者必须有十分丰富的面部表情。举例说明,中国经典舞蹈《雀之灵》中,就出现了专门对上肢动作进行编排的舞蹈创作方式,《俏花旦》更是要求舞者必须有丰富多变的面部表情。中国舞蹈十分倾向于从古典戏曲中寻找创作源泉,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中国舞蹈中存在着大量的参照京剧而发展的手势以及射你动作,此外舞蹈动作方式多样、展现方式复杂也是中国舞蹈的重要特色。就西方舞蹈进行分析,芭蕾舞是西方舞蹈中的典型代表,在其创作表演过程中,舞者的身体语言以及四肢展现方式要明显的比面部表情多甚多,其下肢动作与上肢动作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劣势,这是因为要展现出芭蕾舞蹈创作中跳跃、旋转魅力的客观现实而决定的。此外,在进行舞蹈展现过程中,以芭蕾舞经典作《天鹅湖》为例,可以发现表演过程中,舞者的表情以及语汇都是遵循着固定的程式,并没有要求舞者有多样的面部表情展示。此外,中西方舞蹈动作比较,还可以发现各自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西方舞蹈中以芭蕾舞为代表的舞蹈类型十分追求外向型动作,在具体的展现过程中,舞者的舞姿必须十分舒展,直蹦开作为芭蕾舞舞姿最典型的规则,跳、转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不允许舞者随心所欲的进行发挥,表现过程中舞者的四肢必须向四面打开。而中国舞蹈则更加倾向于对人体整体造型美观与否的关注,在进行具体舞蹈展示时候,并不过度的依赖灯光、布景,因此中国舞蹈独舞剧目十分多样。西方芭蕾要想表现出理想的演出效果,必须要求高标准的剧场效果、舞台结构方式、总体演出过程中的各个调度,舞蹈本身在展现过程中对于技巧以及动作也是十分注重的,这就造成中国舞蹈在具体展现中十分注意“亲近大地”,以“立地”为最高指标,而西方芭蕾则更加倾向去向天空,舞蹈表现过程中十分常见“向天”的动作。

关于少儿舞蹈教学三巧策概述论文

标签:舞蹈论文 时间:2021-02-18
【yjbys.com - 舞蹈论文】

  一、巧组织,提升舞蹈训练有效性

  舞蹈观赏让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然而,想要身轻如燕,跳得一场好舞,却并非易事,特别是对这些自律性与身体负荷有限的孩子们而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如何有退有进、有松有紧、有趣有味地组织舞蹈训练活动,就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直接地影响到舞蹈教学的有效性,更加直接影响到孩子们舞蹈技能、个性品质以及审美素养的培养。我认为,我们在教学预设中,一定要精心准备,巧妙做好组织与准备的工作,做到舞蹈训练有热身、有强度、有趣味、有展示,让学生们既能充分地参与到舞蹈学习与训练活动中,又能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舞蹈创造潜能。如在民族舞蹈“红绸舞”的教学中,我考虑这个舞蹈中有着浓厚的民族元素,对于孩子们而言新奇而有趣,尤其是以绸带伴舞的舞蹈形式,吊足了他们的.胃口。

  但是,也正因为厚重的民族底蕴以及特殊的舞蹈方式,使得舞蹈难度与训练强度大幅提高,孩子们兴趣来得快,也去得快。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民族与现代相交叉、训练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导入中以节奏欢快有力的《哦啦啦》导入教学,调动气氛,引发热身效应。在教学过程中,以欣赏—模仿—纠正—自由展示的形式,呈现红绸舞,展开分解动作教学,并鼓励学生们大胆创造,自由表现。随后,再次组织学生聆听音乐,引导他们在听与思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创编舞蹈。

  二、巧评价,提升舞蹈训练自主性

  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技能学习,尤其是在舞蹈学习这种“体力活”中。在少儿阶段的舞蹈教学中,孩子们总会有一个这样的“高原期”,由原本的主动学习转为被动吸收,似乎学无所成,感到吃力又不开心。我认为,突破这个教学瓶颈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充满阳光般温暖的激励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不时地夸夸孩子们,无论是在他们失败或者进步的时候,做到及时评价,评价尽量体现激励性,用不动声色的评价激发他们继续学习,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关于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的发展创新论文

标签:舞蹈论文 时间:2021-02-15
【yjbys.com - 舞蹈论文】

  摘要:对于高校的师范生来说,舞蹈教学是重要的课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还能使学生们更好地面对社会的竞争。因此,创新发展高校的舞蹈课程很关键,本文的第一部分叙述了发展和创新对于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来说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则分析了高校舞蹈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促进舞蹈课程在高校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措施。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舞蹈教学;创新与发展

  一、创新与发展舞蹈课程的意义

  舞蹈课程的创新和发展对于高校师范生来说很重要,首先,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中放松心情,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其次,还能提高学生们的艺术素养。学生在舞蹈课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舞蹈能力,还能培养仪态素质和艺术素养。最后,创新和发展舞蹈课程,还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我国建设全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二、高校舞蹈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舞蹈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从现阶段来看,虽然舞蹈课程是高校师范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但是很多高校对舞蹈课程的重视度不够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时候注重提高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不利于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舞蹈课程是高校的重点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舞蹈能力,还能使学生们的身心获得一定的放松。但是高校的不重视,是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

  (二)理论和实践没有做到结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