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国际金融论文1

  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乐观地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

  在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爆发金融危机,每个国家的设计企业都要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设计企业的经管者,更要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不消极、不退缩、不气馁、不灰心,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到金融危机对企业的严重冲击。从中发现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此外,管理者还要敏锐的关注市场动态以及流行趋势,及时掌握金融危机中市场上的最新信息,根据市场上的信息动态,及时对企业的设计产品、设计理念以及管理方法进行改进调整,使企业能够按照正常、健康的市场经济运作发展。

  二、时时刻刻树立危机感,增强忧患意识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欧洲的设计强国德国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二战后,德国的政治、经济濒临崩溃,广大人民的生活连温饱都没有,面对这样严酷的现实,德国民众毫不气馁,人人都树立了危机感,更增强了忧患意识。然而,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德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强国。正是德国民众的这种忧患牺牲精神,才换来了德国经济的高度繁荣。其实,我国的设计企业也应如此,时时刻刻树立危机感,增强忧患意识。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必须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加强市场竞争意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要从自身思想上树立危机忧患意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严峻形势,应该从企业的哪些方面着手解决,正确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及时加以纠正,此外,管理者要经常告诫下级员工,对企业的发展要有强烈的竞争忧患意识,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未来设计企业的发展永远属于具有竞争意识,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人。只有管理者与全体职员共同树立忧患意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会克服企业内部的一切困难与挫折,企业的发展才会更有希望,更有活力。

  三、提高设计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设计产品的更新换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增长方式正由昔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低附加值”向“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转变。青岛的海尔集团在这一方面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海尔集团从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短短十几年,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其根本原因就是海尔集团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了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其实,我国的设计企业也应从海尔的发展中汲取丰富的经验。比如提高设计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使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低附加值”向“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转变。坚持与时俱进,勇于抛弃一切落后的思想理念和墨守陈规的设计产品,加快设计产品的更新换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在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产品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原有的理念和产品已经跟不上社会形式和人们的需要了,因此,设计企业必须要对原有的老一套东西进行改良。只有这样,我们的设计产品才会更受社会消费者的欢迎。

  四、学习借鉴国外优秀设计企业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

  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我国的设计企业也要善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设计企业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亚洲的日本在这方面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日本是一个非常善于向外国学习的国家,日本学习借鉴国外的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然后再通过实践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因此,日本在二战后的几十年中,经济迅速发展,并且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优秀的设计人才,正是这些优秀的设计人才,为以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我国的设计企业也应多学习日本的这种先进的思维理念,比如,经常派企业中的一些优秀的设计人员去欧美、日本等一些设计相对发达的国家学习考察,通过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来发展和挽救在金融危机下的自己的设计企业。谈到这里,我想起了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正是曾国藩、李鸿章等一批有志之士,面对当时清王朝的危机四伏,积极向外国学习先进技术,才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也挽救了清王朝的命运。

  五、与众多设计企业和综合性高校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加强集体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双赢”的效果。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有人强调“和谐高于一切”,有人提倡“竞争才能生存”,而社会实践证明,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运作中,竞争与协作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我国的设计企业之间更要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协作发展,增强集体团队合作精神。比如说,A公司拥有优秀的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但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相反,B公司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而缺乏一些优秀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因此,A、B两家公司,可以互相增进友谊,互相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双赢”的效果。只有这样,企业与企业之间共同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与缺陷,才能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共同生存与长远发展。此外,设计企业还要与周边的一些综合性高校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企业的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必须要注重这一点。比如,经常去高校考察研究,经常给高校的大学生做一些演讲报告,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金融危机下,社会竞争的激烈以及就业工作的严峻。此外,还要在高校中选拔一批优秀的设计学生去公司企业参加实践。这样,既给一批大学生解决了就业困难问题,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又给自己的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实现了“双赢”的效果。

  六、加强诚信观念,用诚信来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同样也是诚信经济。面对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我国的设计企业更要注重这一点——加强诚信观念,用诚信来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我经常从电视或报纸杂志上获悉,国内有些设计企业存在着营销方面的缺陷问题,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等诚信问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因此,这些设计企业失去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设计企业的经管者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提高营销人员的诚信意识。其次,加强企业的诚信营销管理,实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人。谁出了问题,谁负责任。必要时对玩忽职守、不负责任的企业人员进行严厉处罚。此外,还要加强企业的道德文化建设,努力提高企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修养,让他们真正从思想上树立好诚信的价值观。只有企业的每一位职员,真正从思想上树立好诚信的观念,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才能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和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只要我们的设计企业团结一致、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乐观面对,时时刻刻树立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努力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认真学习借鉴国外优秀设计成果以及加强集体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好企业的诚信形象......只有这样,我相信,我国的设计企业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一切挫折,摆脱危机,走出困境。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金融危机中,立于不败之

国际金融论文2

  摘 要: 本文认为,努力把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系统性战略,需要“软硬兼施”,既要有较高的货币自由化程度和金融产品创新能力等直观的“硬指标”,也要有健全的法律环境和监管与税收环境等隐性的“软环境”。这同样也是我国实现金融深化与金融现代化,摆脱金融弱势形象的必由之路。

  论文关键词: 区域经济,上海经济,金融中心,金融现代化

  上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金融中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到了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不仅能实现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的整合,而且可以提升东道国经济实力与国际竞争地位。 应该说,当前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多极化特征,除了纽约和伦敦等传统中心之外,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也拥有了具备区域话语权的金融中心。不可否认,金融中心的出现,是与东道国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作为21世纪最具活力、规模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有必要尽快弥补金融“短板”,其核心内容之一便是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对此,已经走上金融中心发展之路的上海,自然应该成为该项国家战略的首选。 一个城市之所以能被称为国际金融中心,既有直观的“硬指标”,也有隐性的“软环境”,上海在资本市场建设、引入外资金融机构等方面虽已成为国内中心,但在“软硬”两方面距离真正的国际中心还有很多差距,这应是未来发展战略中的改革重点。 首先,要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努力完善几方面“硬指标”:

  一是不断提高货币自由化程度。早期国际金融中心往往呈现从货币交易中心到资本流动中心的发展轨迹,货币自由化程度愈高,就越吸引本土和离岸金融业务的蓬勃兴起。对此,一方面应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稳步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促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这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难以逾越的前提。另一方面,外汇交易规模反映了金融中心的“自由程度”,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这就要求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当然,在不违背金融开放次序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在上海展开相关改革试点。

  二是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产品是金融交易的载体和对象,在各个国际金融中心,通常都有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把金融资源的效率发挥到极限。在上海推进的金融产品创新,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方面,同步促进基础金融产品与结构化产品的创新。另一方面,上海在抓住资本市场产品创新这一具有传统优势的线索同时,也应该促进基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产品创新,以首先满足作为国内金融中心的需要。另外,当务之急是推进人民币产品的创新,掌握本币产品的定价权,这才是金融中心的立足之本。

  三是不断促进金融机构创新。国内外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等多种金融机构聚集在一起,是金融中心特有的一道风景,也是在金融中心“唱戏”的主角。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当前国内金融机构创新正处于加速时期,对此,可考虑把上海作为一块“试验田”,一方面放宽市场准入,引进更多的国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另一方面使之成为本土金融机构创新的温床,如金融控股公司、房地产投资信托、私募基金等。

  四是不断实现金融市场创新。国际金融中心理应拥有多层次金融市场,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货币、股权、债权等交易需求。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制约因素,如债券市场落后,就是香港走向全球金融中心的主要阻碍之一。对于上海,多层次金融市场意味着在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场内和场外等多个维度上,构造健全的市场体系。作为有比较优势的突破点,则是应该在资本市场发展上下功夫,真正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理性的市场形象。

  其次,要使上海逐步迈向国际金融中心,还需要一系列“软环境”建设。

  一是保持经济与金融稳定。在国际金融活动中,“信心”是影响交易行为的基本因素。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必然能够给参与者带来稳定的信心。这既需要中国经济发展避免大起大落,也需要使人增强对上海发展环境的信心,真正树立地方政府作为市场“守夜人”的公正形象。

  二是构造健全的法律环境。从现代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看,一套健全而不失灵活的法律制度,以及独立有效的司法体系,都是国际金融中心最坚实的制度保障,这对于长期资本流动来说尤其重要。否则,在法律缺失背景下的“拔苗助长”,难以真正形成能承受经济周期考验、被国际资本认可的金融中心,这也是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

  三是改善监管与税收环境。近年来,这也成为各国公认的影响金融中心地位的主要因素。在监管方面,既要改善一行三会层面上的监管协调机制,也应完善中央与地方之间、上海政府部门之间的监管协调,最终建立一套适应金融中心发展的、与国际接轨的监管规则。在税收方面,则应借鉴国外经验,设立一套能吸引金融资源、技术、机构,激励金融交易活跃程度的税收优惠体系。

  四是完善会计与信息环境。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制度、透明的信息公平和披露机制,这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却也是我国金融发展中的弱项。在打造金融中心的过程中,更应从此方面着手,提高金融市场的公平与效率。 五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交易成本的高低,也是金融机构是否认可一个城市作为金融中心的原则之一,而金融基础设施则是决定成本的重要因素。对此,无论是交通、通讯、清算、结算、中介组织等物质要素,还是社会信用环境等无形要素,都是需要发展的金融基础设施重点。 六是优化人力资源环境。人才是金融中心发展之本,只有创新人才政策、改善人才环境,既吸引外部金融人才的流入,又建立培养本土人才的持续有效机制,才能增强发展金融中心的可行性。

  总之,努力把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系统性战略,需要中央与上海政府的政策协调、上海与其他地方政府的竞争与合作、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多赢性配合等,这也是我国实现金融深化与金融现代化,摆脱金融弱势形象的必由之路。

国际金融论文3

  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课程在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入手,反思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深入探讨提升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质量的路径。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国际金融课程作为我校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之一,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现对这学期所教授的国际金融课程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反思。

  一、关于国际金融课程在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使命,专业设置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课程体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同时考虑到高职教育要与企业密切联系,全面培养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式。基于以上的理由,国际金融是一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

  (二)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作用

  国际金融是金融保险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程之一,在课程体系中处于专业核心课程地位。

  在金融保险专业建设中,本课程建设获得了极大发展。网络教学(财讯网的模拟交易)、多媒体教学等配套措施的使用,使本课程逐步建成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的项目化课程,在第四学年的上半学期开设,一般共72学时。

  国际金融是一门涉及邻域广泛的综合性课程,它必须以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它也是个人理财等后续课程的基础,所以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的前后衔接得当,有利于全面而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关于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反思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教材反思

  国际金融课程选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21实际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金融保险系列),国际金融(第二版)。

  1.本教材的体系架构及重难点分析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国际金融基本理论和主要专业知识,包括外汇和汇率、外汇交易、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货币体系等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运可用国际金融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行分析,并与其他专业课进行联系。

  情感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引导学生从网络上的外汇交易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国际金融课程的主要特色

  1.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在课程教学上,除了教授学生关于国际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并通过案例的计算和分析,让学生逐步掌握理论的运用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注重知识的更新

  国际金融领域的新知识、新概念层出不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新闻的搜集、网络的查询等手段,让学生与时俱进,及时掌握最新动态,与社会加强联系。

  (三)国际金融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效果欠佳

  目前本课程的实训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达到控制实践过程和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实践教学资源有限,使学生不能真正感受国际金融的社会实际。

  2.与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脱轨

  国际金融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越来越多,伴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深入,使我国的国际收支长期处于贸易顺差,人民币面临很大的升值压力,国际收支均衡的问题越发突出,国际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加深。这些新问题使得实践性很强的国际金融课程并不符合高职院校专业培养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

  三、关于提升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质量的路径

  (一)学情分析

  本课程主要教学对象是金融保险专业四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金融基础知识,但参差不齐,不够全面,基础不够牢固,同时外语水平能力低。但他们的求知欲望强,对国际金融具有浓厚的兴趣,且他们的接受能力也较强,但仍需加强,且部分学生具有惰性。

  对于他们目前这种情况,重在引导,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更加关注,并传授给他们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本课程。

  (二)教学资源

  本课程的教学资料相当丰富。课程组选编大量教学资源,课程标准、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习题与技能训练题、实训项目、参考文献目录和其他教学资料,能够满足本课程的教学、自我训练、实训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教师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同时本课程的网络课程资源齐全,并经常更新。同时,教室多媒体、金融实训室的和便利的校园网络,为学生学习国际金融课程,提供了强大的网络资源,满足了学生对国际金融实时资讯的需求。

  (三)评价方法

  目前,国际金融课程采取的评价方式是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即平时表现占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建议可以引入自评、他评、家长评,将之与教师评相结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分析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市场状态及金融投资方向论文

标签:经济学 时间:2021-09-09
【yjbys.com - 经济学】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析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市场状态及金融投资方向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市场状态与过去相比更是具有突出的特点,对金融企业投资方向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市场状态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国际金融投资方向,旨在为促进金融企业科学开展国际金融投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市场状态;投资方向;

  引言: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对金融企业开展国际金融投资具有一定的影响,如何科学选择有效的国际金融投资方向,是广大金融企业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尽管我国绝大多数金融企业高度重视金融国际化战略的组织和实施,而且也能够抢抓我国金融国际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在国际金融投资方面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一些金融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因而在开展国际金融投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这就要求金融企业在开展国际金融投资的过程中,既要对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市场状态有更加清醒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要着眼于解决自身国际金融市场投资面临的突出问题,科学选择国际金融投资方向,努力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进而在国际竞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标签:参考文献 时间:2021-06-17
【yjbys.com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本文是一篇国际金融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如何把毕业论文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际金融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分享。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1

  [1]茅于轼.石油价格与市场的默契[J].财经,2006,(3):70.

  [2]程伟力.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因素的定量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5,13(8):40-47.

  [3]诸葛尚琦,郝项超.国内外石油价格冲击与中国股票市场[J].中国物价,2009,(06):41-44.

  [4]杨青,鲁玉珍.油价预测理论初探[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5.

  [5]李优树.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分析[J].财经科学,2000,(6):1-6.

  [6]安瑶,谢龄葓.石油价格对中国股市走势影响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2011,(1):1.

  [7]杜伟.期货投机因素与油价-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ADL模型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7,(4):70-83.

  [8]余建华.世界石油供需态势与油价高位问题[J].社会科学,2008,(5):27-38.

  [9]李畅,杨再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7,29(1):178-183

国际金融危机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标签:参考文献 时间:2021-03-04
【yjbys.com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杨志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展和谐劳动关系[J].求是,2010(4)。

  [2]林晓洁。分析新特点,探索新途径,努力推动劳动关系工作取得新发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05-12(A1)。

  [3]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施杨,张国平。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再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0(1)。

  [5]唐。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战略性劳动关系管理[N].光明日报,2009-12-12(A7)。

  [6]任湘郴。李作威。金融危机背景下劳动关系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0(1)。

  [7]方丰,徐冬。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巩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p#分页标题#e#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基于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探析论文

标签:金融保险 时间:2020-12-12
【yjbys.com - 金融保险】

  自20XX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专业课程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也被广泛推行,其主要特点是根据职业岗位群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将职业能力课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按工作内容模式设计成具体的技能训练项目,整个教学过程须围绕着这些训练项目来进行组织和评价,以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对职业能力的定位标准。目前全国高职国际金融专业也普遍采用了这一教学模式。对项目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指把英语和中文作为课程教学的媒介语来实现学生对国际金融专业知识、技能与语言的共通。

  一、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项目课程推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国际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内金融市场逐渐开放,金融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目前我国已分两批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设立自贸区,据媒体报道,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也即将于2016年浮出水面。金融改革是自贸区实验的重要内容,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亟须一批既对国内传统金融业务十分熟悉,又对国际金融业务运作特别了解,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沟通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并重的复合型金融人才。而高职高专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讲,重在培养具有金融行业所需技能的基层实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对高职国际金融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项目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最佳途径,它能够保证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打开一个了解国际金融形势的窗口,让学生及时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国外最新动态与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推其成长为有创造精神的、有综合能力的、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国际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出口的影响论文

标签:金融保险 时间:2020-12-10
【yjbys.com - 金融保险】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我国对外贸易增速明显滑落。当前,我国外贸形势出现进出口价格回调、贸易条件改善等新趋势,本文主要从需求、汇率、价格和外贸政策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影响,同时也针对 “后危机”时代如何发展出口贸易等问题进行了一定探讨。

  一、引言

  2014年IMF年报指出,随着 2014 财年接近尾声,世界经济逐步转过“大衰退”的拐角,复苏势头正在加强,全球金融稳定状况正在好转。同时2014 年 4 月IMF发布的《财政监测报告》认为自危机高峰以来,先进经济体财政赤字的平均水平已下降一半,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赤字和债务比率依然高于危机前水平。

  在2014年外贸市场复苏缓慢的形势下,山东省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771.2亿美元,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其中美国仍然为山东第一大贸易伙伴,其次是韩国,借助中韩自贸区建设的利好机遇,山东对韩贸易达到328.8亿美元,增涨了10.4%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山东对32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47个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进出口增长也保持了良好态势,增幅分别为7.3%和4%,可见在宏观经济回调的状态下山东省的对外贸易情况在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改革中也有了一定的改善。

  2007年山东省外贸依存度达到35.6%,外贸出口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同时从基础数据来看2008年年7月份之前,山东省出口增速总体保持在30%左右,之后至2008年12月首次出现负增长。从2009年2月份开始,出口增速较为平稳,但仍然呈现为负增长,直到2009年12月份,出口才转为正增长。但是,2010年山东省出口增速又开始出现波动和下滑。

国际金融危机下金融审计工作再思考论文

标签:审计毕业论文 时间:2020-11-30
【yjbys.com - 审计毕业论文】

  论文导读:金融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是金融危机中风险防范的一个重要工具。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金融业国际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金融审计所依赖的金融环境正在发生剧烈变化,这就要求金融审计工作也要不断创新和深化。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为宏观金融改革和发展服务,是从事金融审计工作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审计工作

  金融审计包括对国家中央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及控股的商业银行、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审计,是审计机构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监督的行为,它既具有金融监管的部分职能,又有自身的独立性和综合性,能够以独特的视角,为国有金融资产所有者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为宏观决策服务。

  一、金融审计的地位和作用

  金融审计是国家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年来,伴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审计重点的逐步变化,金融审计紧紧围绕“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规范管理”的总体目标,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金融案件,在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维护金融安全,完善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充分证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 是金融危机中风险防范的一个重要工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金融业作为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多年来所积聚的风险日渐显露,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势必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给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深重危害。在当前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时,更应该重视金融审计,发挥其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积极作用。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提纲格式2篇

标签:论文格式 时间:2020-11-30
【yjbys.com - 论文格式】

  国际金融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一

  摘要4-5

  Abstract5-6

  第一章导论11-15

  第一节选题背景与意义11-12

  第二节研究思路及方法12-13

  第三节本文结构及创新13-15

  第二章信贷传导渠道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15-25

  第一节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综述15-20

  一、广义利率传导渠道理论16-17

  二、信贷传导渠道理论17-20

  第二节文献综述20-25

  一、信贷渠道存在性的研究20-22

  二、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比较研究22-23

  三、信贷渠道的影响因素研究23-25

  第三章信贷渠道传导效果的定性分析25-38

  第一节理论模型及其经济含义解释25-29

  第二节我国信贷渠道影响因素的分析29-37

  一、资本市场发展对信贷渠道的影响29-33

  二、外资流入对信贷渠道的影响33-35

  三、商业银行独立性变化对信贷渠道的影响35-37

  第三节小结37-38

  第四章实证模型的基本理论及本文模型构造38-44

  第一节马尔可夫体制转换模型的理论介绍38-41

  第二节本文实证模型构造41-44

  第五章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44-57

  第一节协整检验及分析44-47

  第二节MS-VAR实证结果及分析47-57

  一、滞后阶数判断47-48

  二、平滑概率图分析48-50

  三、持续期及区间均值判断50-51

  四、相关经济含义解释51-55

国际金融专业毕业论文提纲

标签:论文提纲 时间:2020-11-07
【yjbys.com - 论文提纲】

  题目:试论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全球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自由化,并出现横向扩展和变革创新浪潮的背景下,中国保险市场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也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而于新科技和新风险的出现,中国保险业在风险管理技术和利用通讯技术方面都有重大的变革。

  “保险”是一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名词,一般是指办事稳妥或有把握的意思。但是在保险学中,“保险”一词有其特定的内容和深刻的含义。在我国,保险是一个外来词,是由英语“insurance”一词翻译而来的。在西方保险业最先进入我国的广东省,曾习惯称保险为“燕梳”,也正是其英文的音译。保险作为一种客观事物,经历了萌芽、产生、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从形式上看表现为:

  互助保险、合作保险、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无论何种形式的保险,就其自然属性而言,都可以将其概括为: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 理计算风险分担金的形式,向少数因该风险事故发生而受到经济损失的`成员提供保险经济保障的一种行为,本文从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一、我国保险公司的历史源及优势

  1、投保人为出资人,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

  2、规避经营中股东与经营者、经营者与投保人的矛盾

  3、投保人参与经营,拥有剩余价值所有权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浅谈国际金融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论文

标签:金融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30
【yjbys.com - 金融毕业论文】

  摘要:《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其教学过程中必须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与优化教学内容相结合;要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在教材的使用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等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国际金融》课程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很强的课程。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特别是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许多经济、金融部门需要大量既通晓国际金融理论、又熟悉国际金融实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十分重视《国际金融》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建设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关键环节。本文根据《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探索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1.综合性强。一直以来,国内外对“国际金融”课程的研究有很大差异。在国外,许多大学的商学院和经济学院都开设此课程,但商学院开设的“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课程等同于“国际财务管理”(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即站在“跨国公司的角度”来讨论相关的财务管理活动,因此许多内容都属于微观层次的研究;而经济学院开设的“国际金融”课程则以“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为主要内容,属于宏观层次的研究。在国内,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容相当广泛,里面既有理论的分析(如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金融危机理论等),还有实务的介绍(如外汇交易实务,外汇风险防范实务等),也有政策的研究(如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等)。

国际金融学课程论文

标签:金融保险 时间:2020-10-06
【yjbys.com - 金融保险】

  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怎么写一篇论文吧!

  国际金融学课程论文

  1当前高职国际金融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

  1.1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职国际金融专业采用的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理论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老师填鸭式的教学,不但没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而且制约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阻碍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1.2专业课程构建不合理,实践课教学内容滞后传统的国际金融专业实践课程的体系,大多按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来进行。一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是在专科或本科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减少课时,删除部分专业知识,来简单地进行实践课程的课程设计及内容编排。这样做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适应不了岗位的职业技能需求。

  1.3缺乏学生参与的实践教学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型人才越来越被社会和企业所推崇,企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也随之增高,社会实践是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新成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高职院校由于师资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及其缺少学生参与实践的教学环节,教学中基础课程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使得学生缺少到证券公司、期货交易所、银行、投资公司等相关企业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的机会,影响了学生对工作岗位、业务流程、专业操作的认知,使其难以构建对专业相关岗位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