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会计学专业论文1
摘要:文章明确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是手段,“学”是目的。
关键词:工学结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1中外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1.1课程体系设计的目标比较
大学校方的办学理念必须基于源源不断向社会人才市场提供符合需求的会计人才资源的前提。在这一形势背景下,美国大学会计学专业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努力培养适合市场发展要求的人才。日本会计专业旨在培养优秀的、有效率的未来会计人才,并制定了一系列该人才培养的标准。要求这一批乃至每一批未来会计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分类、计算、分析、比较、传递经济信息的专业胜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经济信息的基本结构和理论,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相比起国外,国内会计教育界要求国内会计专业生必须尽可能多地掌握会计理论知识,为毕业后的会计实践作准备。我国的会计教育目标定位相比起外国因此显得更宽更泛,没有具体的细化目标。
1.2课程设置的比较
在美国,《会计教育目标》中可以发现,会计教育课程包含了三类课程,分别为一般会计教育、一般商业教育和一般通识教育。一般会计教育课程的作用是传授给学生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锻炼其灵活运用于信息辨认、衔接、沟通和使用的过程;一般商业教育课程给学生传授财政、市场、经营和组织行为等方面的知识,并要求学生利用见习机会了解并比较企业、政府机构和非盈利组织这三个部门的特点,从而逐渐提高学生内在对会计工作的整合能力;一般通识教育课程侧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数据的能力,并要求学生积累和消化吸收与历史、国际文化相关的知识,为的是提高学生在写作和决策方面的水平。我国高校的会计学专业设置了六类课程,分别是两门公共基础,一门专业基础,一门起核心作用的专业主干,一门选修课和一门实践课等。课程设置重视讲解展示制度准则,忽视学习会计理论,注重职业考试,过于狭窄、陈旧,对于会计学科的整体规划不够好,导致跟国外的会计学生比较,国内的会计专业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对会计工作的适应性也较差。这也使得学生不会去主动积极地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
1.3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比较
在欧美国家,各大高校的会计教育会开设一般和专门这两门会计专业教学课程。设计和运用信息系统、组织的决策和信息、财务公开信息报告,是会计教育的三大类主要内容。对会计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的确认、计量和沟通、使用,还有要求学生要完成基础课的学习,并自己将会计理论知识衔接起来,这些时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后者又可划分为信息系统、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税务、审计、国际会计及非营利组织会计等,在获得学士学位之后的学生才有资格进修专门会计教育课程。只有研究生教育还有后续教育才会开设这门课程。
1.4教学方法的比较
在美国,以学生为主,教师起辅导作用的教学方式已取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现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起到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讨论协作、研究案例、模拟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作用。而在中国,国外的这种互动式、讨论式、协作式的现代教学方法尚未成型,还没推广,目前还在沿用以前的“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法。
1.5教学材料的比较
在国外,很多国家的教材中的练习题或案例仅仅配附参考答案,并标注不同角度的不同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多种能力。然而,我国的会计教学取材单一、呆板,缺乏实际的研究调查和案例分析,而且教学材料没有统一出发点,每个学校都是自编自教的模式。
1.6教学管理的比较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认为,做到以下五大特点,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会计教学:①会计基础的课程设置与最初的教育目标必须符合目的明确、知识整合、实践创新、灵活适应这几个特点;②教材编写要体现科学和完备;③必须具备有效率的表达方式来引导教学;④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测试手段必须丰富多样,才能检验学生的多方面进步和发展;⑤教学要看到学生在个体能力和认知水平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和帮助各种各样的学生。我国的会计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并没有提出明确要求,反而侧重与教师的考核、晋升、待遇等直接挂钩的科研成果。如此不重教学效果好坏,舍本求末地对教师进行考核,诚然是不利于激励教师改进、提升教学效果的,这可以从现阶段各大高校的科研“一票否决制”明显看出。
1.7会计教育与执业资格考试关系的比较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第5号公报中提到,学生在拿到学士学位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计专业的执业资格考试。公布这条规定的原因是,担心学生学习会计的目的仅是为了通过会计师考试而不用心去学在学校开设的会计专业课程,积累从事会计行业应该要具备的知识基础。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对注册会计师的报考要求过于宽泛,造成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都参与到注册会计师的报考中来,在会计学习中成为一门自觉和不自觉的“必修课”。这种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报考队伍,客观上非常明显地冲击了大学会计教育的正常教学秩序。
2国外高校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启示
目前,在对技能型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各国各有特色,但是“工学结合”是世界上大多发达国家突出的部分,比较有影响力的有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合作教育”,英国和德国的分别是“三明治”教育和“双元制”,日本现在比较流行“产学合作”模式,在澳大利亚出现的“TAFE”“模式以行业为主导,以上种种大同小异,充分展示了工学结合模式的优点,同时也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2.1对于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进一步明确
国外关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开展比较早,经验比较充足,我国应该取其精华。其中最精华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会计人才供需双方之间形成一条有效的联系渠道,这样才能展示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且有利于会计教育部门做出制定培养目标。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培养能力为主,会计教育能全面提高会计人才的能力。在职业教育中,把就业作为培养人才的导向,突出技能培养的核心和主导地位(见图1)。“两个不宜”——能力层次不宜过高,业务技能不宜过宽。会计人才培养要坚持本身固有的目标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使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适应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以基层企事业单位为导向,使培养出来的人员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能力,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要同时关注“中级会计人员”和“通才”,即不仅要求所培养的人员要达到各项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价值观,还要强调融知识与能力为一体,充分具备会计知识与各项机能。
2.2加强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标志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能力的培养,为此,要实现“两个转变,一个结合”,转变:①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②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看齐;一个结合指的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依托企业培训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充分发挥本身的作用,企业配合以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选派工程技术人员为学校提供教学服务,依托职业院校进行员工的培养培训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采取的形式灵活多样,各种形式的根据是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与管理制度。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之前,与企业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实现建立校企合作的发展机制的探索。
2.3改革课程体系
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会计课程的设置应提倡以实际操作的能力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体系的总体设置及个别课程的设置,其强调在会计教育中对会计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育,此课程体系的总体目标:①拓展宽口径的商业知识;②培养一个成功的会计师需要的各种能力。在课程总体目标下包括三个层次:基础课程(哲学类、文学艺术类、法学类等)、商业课程(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会计专业课程。
2.4借鉴国外先进职教方法,改革会计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要适应现代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职业教育在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外,还应广泛采用国外职业教育比较成功的的“小组工作法”、“行为导向法”和“案例教学法”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变目前单一的教学及考核方式。在互动式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报告或演讲、小组作业、专题报告等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2.5实施分层次的教学与考核办法
(1)将ISO质量管理思想引入教学质量监管体系中。在组织机构中设置教学督导机构,学校可按ISO质量认证标准中要求的机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的职能部门。(2)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分层次的教学与考核。学校要根据课程考核标准、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变要求相应地提出不同的标准和办法。公开摒弃“同一专业是否必须同一种培养模式同一个毕业标准”的教育理念,公开承认并针对参差不齐会计专业生源质量问题,开展分层次的教学活动是一个重要问题。
2.6建设有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特色的会计专业教材体系
教材的编写复杂,细节繁琐,其中涉及很多方面的关系,但首先应处理好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技能形成与素质教育这两个关系;其次对教材及授课的内容要合理选择;再者尽量使教材体例达到规范、形式多样;最后提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最好将辅助教学软件资料合理的配合使用。当然,会计专业的教材建设还要有自己独特的特色,主要如下:①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一切从实际出发,怎么做关键看实际需要什么;②内容形式无论怎么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中”,这个“中”就是能力培养;③专业课程教材仍然是一个比较大的缺口,开发一批专业课程教材迫在眉睫。
3结束语
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借鉴国外高校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结合我国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探讨并形成与我国的教育环境,会计环境,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晓芳,翟长洪,崔伟.中外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xx,(5):122-124.
[2]汤湘希.会计教育改革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3]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xx,(2):75-81.
[4]吴水澎.对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财会通讯,20xx,(2):10-12. [5]N.ExposingAccountingStudentstoMultipleFactorsAffectingEthicalDecisionMaking[J].IssuesinAccountingEducation,20xx,19(1):73-84.
[6]陆正飞.比较会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会计学专业论文2
一、前言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主体对已经发生或是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相应的核算,其实是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只有很好地做好会计核算才能做好会计工作,并且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这样将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会计的相关工作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及编制准确和及时的报表,可见实现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对会计工作的重要作用。现行的会计制度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改变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如在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时每年都会制定相应的政府收支的科目,这是需要适时的增加或减少会计科目,此外还需要对账户做相应的改变,这样也对会计核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改变同时使得会计要素有了改变由原来的三个会计要素变成了五个,因此会计核算也要发生改变。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是体现在随着我国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改革,使得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使得会计的核算能够跟上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并且以确保企业的经济不受到影响,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制度提出相应的改变。然而现在事业单位主要是在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方式进行会计核算进行的,这其中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此需要对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改革,以更好地规范国家预算资金的使用,此外还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了事业单位在社会中的职能,可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可行性:主要是可以借鉴外国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改革,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即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的范围和事项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进行改革,可见在进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上具有可行性。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3.1 会计制度不完善
会计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方面:
第一,在实行会计核算改革后,虽然针对事业单位的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开展中因为会计核算人员的能力有限和事业单位还没有设计出较合理的会计核算的制度如在会计的科目和核算的内容上就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些使得会计核算未能很好地开展。
第二,由于在不同的事业单位中对会计的科目及会计的内容上有一定的不同这使得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出现了报表不能一致的情况,这样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准确性及理解性较差,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事业单位在经济方面的往来更是密切,不同单位不同的会计科目这使得单位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出现了困难。
第三,我国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制度不到位,虽然会计在进行核算制定了相应的条例,但是由于监督的不够好,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违反了成本过低或是不力造成了有法不依等违法的操作。第四,事业单位内部因控制制度不健全也使得会计核算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一些事业单位私自挪用国家的专项金或是对一些项目进行私自收费等这些行为都是由于会计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3.2 会计的行为不规范
会计的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下面的的情况中:
第一,原始凭证方面,存在着填写不完全,主要是在一些项目中没有进行填写或是表述不清晰,甚至对其中的一些数据进行更改,论文格式这样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事业单位中在会计核算中的相应的规定即在填写会计凭证是必须将其填写完整,而且对数据不得随意更改否则将严重的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第二,记账凭证方面,同样存在着与原始凭证一样的问题,并且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并没有达到要求。
第三,在账务方面,主要是指由于在事业单位的内部由于实行财务与会计核算的分开管理,这种形式大大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了影响,使得单位的管理事物和账簿之间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因为这样的结果是财务人员只是在资金的规范使用方面发挥着作用,但是并不能实现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的监督。
第四,在对支出方面的审核和控制也出现了力度不行等,主要是在原始凭证的审核手续不完整。
第五,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上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这种做法反映的会计信息并不能符合配比原则,并且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结余情况,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情况,这些都是会计的一些不规范行为。
3.3 会计预算的执行力较差
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能力较差主要是表现在以下的一些方面:
第一,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中的一些资金支出情况并没有进行很好地记录,并且在对资金的管理和审核方面并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这种情况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资金利用的浪费。
第二,在事业单位对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每个部门都在争取自己部门的最大利益,并没有就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把握,这样为预算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一些事业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上,只是对拨款的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但是专项资金分配到各部门中将不再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往往导致了专项资金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的作用,甚至有些单位对于专项资金的分配中,并没有将专项金用于专项的研究,而且事业单位使用这些资金对其他资金的不足进行弥补,以上的这些情况都导致了会计预算的执行能力较差。
3.4 会计核算实物存在问题
会计实务核算方面:主要是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和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上出现的问题。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上,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证实,固定资产应该只是核算账面的价值并不计提折旧。在无形资产的核算上,一般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时常忽略,即使将其登记入账但是还是会存在不健全的情况,并且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不足,这样都造成了对无形资产的浪费。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
4.1 完善会计核算体制
在进行会计核算体制的完善方面需要从下面的几方面着手:第一,在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现其科学和实用性,并且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的监督体系,对于非法行为要依据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对其进行严惩,这样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由于会计核算导致的损失。第二,完善事业内部的监控体制,对事业单位中的一些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对任务进行很好地控制,这样才能使会计核算顺利的进行。第三,坚持收支两条线的方针,并要继续加强国库集中收支政府的集中采购为重点的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制度的实施,规范好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
4.2 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
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体制,科学的对财务进行监督管理这将使得财务管理活动顺利进行,为了做好财务管理的监管工作,这就需要做到:第一,加强对事业单位的日常经济活动的收支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第二,事业单位预算的一些情况需要与任期领导的离任专项审计要进行结合,这样可以提高在任领导对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重视。第三,在财务方面实行公开制度,通过民主和大众的监督来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提高。
4.3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将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影响,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断地改革中,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将成为事业会计核算进行的重要内容主要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方法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素养进行培养:第一,首先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学习班或是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集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第二,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方面的考核,并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提出标准和要求,促使财务人员不断的自觉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第三,在招聘财务人员时需要提高标准,以便引进高职业技能的财务人员。
4.4 正确反映资产的价值
要想正确地反映资产准确的价值这就需要从下列几方面进行着手:事业单位在报表中要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要正确的反映,这就需要遵循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并且将固定基金取消掉,并设置累计折旧作为备抵账户,并且需要在负债中增加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及固定资产净值的内容。第二,在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中要确保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要很好的利用,以便使无形资产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五、结束语
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这样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并且这样也有利于事业单位很好地适应国库管理制度的实施。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我们发现其中的不足并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此外我们还应当积极的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探索,充分发挥其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会计学专业论文3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不断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有经济贸易的往来,就会不可避免的用到会计的计量属性,但是截至到目前为止,关于会计的计量属性虽然是非常明确了,并且用的最多的就是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然而关于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目前仍然是众口不一的,对此没有达成一致性,因此,本文就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基础做出深入的剖析。
决策有用性
关于会计的计量属性,我们所学到的有这样五种,简单的对五种计量属性进行介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是按照我们最初第一时间交易的价格作为计量入账的价值,这种我们叫做是历史成本;二是按照我们重新取得的资产的价值进行衡量,比如一台空调的价格,如果在年底进行盘点的时候发现多了一台空调,其价值难以衡量的情况,那么就按照当前市场上的空调的价值进行入账,这种我们叫做重置成本;三是可变现价值,即按照一定的会计计算公式进行价值的评估,这种计量属性主要用于对材料等存货发生减值情况下的价值确认;四是现值,也就是对于未来所能够预计的价值进行衡量,例如分期付款,就是采用这种计量方式,最后一种就是我们本文所要进行剖析的内容,即公允价值,也就是以评估双方都能够认可的价值进行计价,例如在进行股票、债权交易的时候,以最后的收盘价进行最终的价值确认并计价,在目前国际上,以公允价值为会计计量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下面就从两个方面对于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进行剖析。
决策有用观
目前在国际上,对于会计目标,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大致上存在着这样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个是受托责任观,也就是受托者向委托者来报告关于企业资源管理的一些情况,其价值的衡量主要是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这个观点又是委托代理的理论基础;另一个便是决策有用观,顾名思义也就是提供一些对决策有用的价值,其提供的对象是一些经营者和决策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等。决策有用观是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虽然这个会计目标起步比受托责任观晚了些,但是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已经被很多的企业所接受。
在受托责任观中,主要是受托者和委托者之间的责任划分,而且对于这二者之间的责任约束,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进行,可以说这种观点对于企业的要求是非常适用的,但是,这种观点也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改革而逐渐的不适用,很多的企业的股权越来越分散,而股东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股份份额,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关心的是这些股份在未来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收益。因此,以历史成本为计价方式的这种观点就显得不太合理了,而以公允价值为计价方式的决策有用观却显得很有必要,因为这种观点,不是以当初进行交易的价格进行入账,而是以股票的出售日的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对于股东的收益也能够更加明确的看出来。采用这种观点能够为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衡量企业的资产做出参考,并且评估未来企业能够带来多大的收益,从而满足他们的需求。
相关性的质量特征--公允价值的理论前提
前面提到了关于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从应用较早的受托责任观到随着资本市场和企业的不断变革逐渐被企业广泛应用的决策有用观,这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那么,要想更好的实现会计目标,使决策信息更加有用,从而使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能够更加准确的对企业的资产等各项经济指标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就必须要保证相关性的质量特征,这也是公允价值的理论前提。对于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具有着非常强的优势,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更具有决策的相关性
在市场交易的环境下,尤其是当物价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时候,资产和负债的历史成本是具备决策的相关性的,但是,市场环境的不断变革,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市场的物价也发生了不稳定的情况,因此,以公允价值为主的计量模式就显得尤为的必要,它更加强调了公平性,并且能够针对目前的市场环境,更加客观的反映出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供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决策提供信息的相关性。
(2)收益的公允价值信息更具有决策的相关性
关于收益情况下的信息,判断哪一种更加具备决策的相关性,就要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进行比较分析,前者的收益主要是通过收入和费用之间的一个比例进行决定的,但是这样的一个决策的前提是保证收入和费用是在一个长期的会计期间内进行的,但是在目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很难保证市场环境的稳定性。而公允价值这种计量属性恰好是适应了经济环境不稳定的特点,运用综合收益报表来保证决策信息的相关性。
(3)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这种计量属性对于股票、债权以及基金等的价值的计量具有很大的衡量价值,以出售日所确定的资产的价值进行计价,这样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出资产价值的准确性,例如5万股的股票是以每股3元的价格进行购买,而在出售日那天改股票的收盘价是每股4元,那么最终股票的会计计价就是20万元。
本文通过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加深入的剖析了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基础,可以看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下,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并且保证了决策的相关性。
会计学年专业论文怎么写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会计学年专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计学年专业论文怎么写 篇1
摘要: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提高整体上课水平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非常重要。本文对地方高校税法课程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在税法课程中更好使用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税法课程;应用研究
1、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教育和技术的相结合,是对传统教育技术观念的创新和升华,多媒体、计算机、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和远程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为我国地方高校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育的改革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目前,现代教育技术普通适用于全国各大地方高校中的课程教学。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之一,相比法学专业的税法来说,更加侧重于将所学税法条文应用到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去。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税法教学的作用不言而喻,当前的关键问题是做好现代教育技术与税法教学的整合。整合的个体对象包括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税法课程的知识内容、教学策略、学习活动等。整合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功能,使现代教育技术融入高校税法教学中,从而不断提高税法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会计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会计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会计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1
题 目:账款的风险的防范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相关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选题目的:
应收账款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应收账款作为一个会计科目,与其相关的会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它在公司财务报表上反映了一个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和资产盈利能力的水平。应收账款的持有规模和持有时间对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漠,管理方式比较单一。许多企业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导致现金流紧张,甚至陷入财务危机。如何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是应收账款研究的重点。
选题意义:
1、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所形成的一种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发展,商业信用盛行,企业应收账款明显扩大。合理的应收账款增加企业知名度,成为企业扩大销售能力,拓展市场,组织货源减少仓储费用及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如果管理得当,对提高经济效益会起积极作用。
2、应收账款的意义在于扩大销售。卖方可以利用所拥有的货币融通能力,将客户从有能力即时全额支付货款的买方,扩大到包含虽无能力即时全额支付货款,但有足够的商业信用保证,在一个经营周期结束后可以偿付全部货款的买方。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生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要怎么写好毕业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会计委派制研究方向
1、 会计委派制研究
2、 会计委派制的实践和认识
3、 有限度的会计委派制及其实施环境
4、 校办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5、 财务与会计分离及会计委派制
6、 对中国特色的会计委派制的几点认识
7、 企业会计委派制质疑
8、 对会计委派制的再认识
9、 会计委派制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10、 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现实矛盾及其出路
二、企业会计准则研究方向
1、 银行表外业务及相关会计准则探讨
2、 对《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的几点认识
3、 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评价与反思
4、 新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影响
5、 会计准则与税收处理的矛盾
6、 会计准则供求关系的经济分析
三、审计、审计准则研究方向
1、 中、日独立审计准则比较研究
2、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研究
3、 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综合运用
4、 审计实务和审计准则差距研究
5、 美国反舞弊审计准则的思考
6、 审计方案准则研究
7、 审计报告拒绝表示意见原因分析
8、 会计和审计中重要性概念的.再思考
9、 论财政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摘要]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已从过去单纯的规模竞争转向以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全面竞争。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完善会计内控体系,推行和提升精细化管理是农行内部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主动应对外部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及同业竞争的必然要求。
本文中围绕以提高执行力为抓手,坚持不懈地以“严、细、实、恒”为标准,按照“科学管理、突出重点、讲究方法”的原则,加强以会计工作为重点的基础管理,着力从制度建设、系统建设、队伍建设和监督机制上构建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扎实有效地抓好制度、措施、机制和各项工作的落实,在会计内控精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内部控制逐步成为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会计内控制度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证会计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状况和会计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充分发挥会计内控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会计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本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是每一个大学生毕业都要完成的一个学业任务。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会计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本,欢迎阅读参考!
【会计学毕业论文——会计计量属性的运用】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计确认和计量是以交易实现为前提的。如果仅仅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难以达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就有必要采用其他计量属性,以弥补历史成本的缺陷。
论文关键词: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都是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在财务会计实务中,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成为会计计量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属性。但是是当价格明显变动时,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求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也才有了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运用。
二、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
运用现值计量属性主要应用于延期支付、延期收款以及资产减值等方面,延期收付具有融资的性质,延期收付的现值与合同上价款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延期付款购买资产的计量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是开题者在确认论文主题之后,对论文初步确定内容的撰写,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告,欢迎阅读查看。
题目:分析程序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运用
一、本课题国内外状况,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
(一)国外研究状况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无疑是分析程序运用研究最具有经验的。在美国,分析程序时在财务舞弊非常盛行的情况下发展运用起来的。分析程序最早出现在197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公告)(SAS)第23号准则说明书里,该说明书将分析程序描述为:“通过调查对财务信息进行实质性测试以及对数据和资料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该公告被1988年为SAS第56号取代,将分析性复核正式命名为分析性程序,并将其定义为:“对财务及非财务数据之间合理关系的比较和分析做出对财务信息的评价。”SASNO.56认为在审计计划阶段,运用分析程序的目的是:(1)帮助审计人员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2)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3)指明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4)减少细节审计测试。在审计测试阶段,运用该技术的目的是指明可能的误报及减少细节测试。在审计完成阶段,是评估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及指明误报的可能性。
(二)国内研究状况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案件及审计失败案例频频发生,使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分析程序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引起了注册会计师的重视。我国于1996年颁布的《独立性审计准则第II号——分析性复核》指出: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与此同时,规定分析性复核的目的:在审计计划阶段,帮助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在审计实施阶段,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在审计报告阶段,对财务报表进行整体复核。还规定了可使用的方法是:简单比较、比率分析、结构百分比分析和趋势分析。
会计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一个重要依据材料,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会计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题 目: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选题目的:
应收账款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应收账款作为一个会计科目,与其相关的会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它在公司财务报表上反映了一个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和资产盈利能力的水平。应收账款的持有规模和持有时间对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漠,管理方式比较单一。许多企业因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导致现金流紧张,甚至陷入财务危机。如何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是应收账款研究的重点。
选题意义:
1、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所形成的一种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品经济发展, 商业信用盛行, 企业应收账款明显扩大。合理的应收账款增加企业知名度, 成为企业扩大销售能力, 拓展市场, 组织货源减少仓储费用及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如果管理得当, 对提高经济效益会起积极作用。
2、应收账款的意义在于扩大销售。卖方可以利用所拥有的货币融通能力,将客户从有能力即时全额支付货款的买方,扩大到包含虽无能力即时全额支付货款,但有足够的商业信用保证,在一个经营周期结束后可以偿付全部货款的买方。
会计学专业本科论文参考选题
会计学专业本科论文参考选题
1.会计电算化目前的问题与对策
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3.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4.试论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5.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会计模式浅谈
6.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7.增值税筹划初探
8.试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9.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改善
10.重要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11.会计监督体系的现状与对策
12.对注册会计师诚信问题的反思
13.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
14.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对策
15.企业财务价值观念问题的探讨
16、财务报告分析方法的探讨
17、构建企业财务危机管理机制的探讨
18、适度负责及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对策
19、财务预警机制与预警方法的'探讨
20、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问题的探讨
21、企业筹资战略问题的探讨
22、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探讨
23、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24、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
25、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探讨
26、审计在惩治腐化中的独特作用
27、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28、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分析
29、现代企业投资决策取决财务创新理念和策略
30、股权分置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的不良影响
31、新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变
32、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33、网络时代的会计创新
会计学专业论文写作要求和格式
一、要求
1、开放教育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专业本科和专科的在册学生凡修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取得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课程最低毕业学分80以上者截止撰写论文学期的开学为止均可参加毕业论文的撰写。
2、学生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应达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材料翔实、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3、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
4、毕业论文要求文面整洁、字迹工整使用正规稿纸或打印搞本科论文一般不少于6000字不超过10000字。专科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不超过8000 字。
5、论文至少要被指导老师修改三次以上具体体现在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上要有三次修改意见交来的论文的初稿、二稿、三稿上须有老师手写的意见。
6、会计本科专业的学生必须进行论文答辩。参加答辩学生的论文经分校、工作站毕业论文工作小组初审合格后方可参加答辩。专科不必要进行论文答辩但每年都有省电大进行论文抽审。
7、毕业论文最终成绩不及格应随下届重作。毕业论文经审核合格后给予5学分。未完成毕业论文或成绩不及格者不计学分。
二、论文的格式规范
1、毕业论文档案 1、毕业论文档案包括指导过程记录表、论文正文、经指导教师审定过的论文初稿、二稿„等内容档案必须反映论文写作的真实过程。具体是指导过程记录表由给定的专科和本科格式构成填写完毕单独成册需一份论文正文由给定格式中的第一页即封面、内容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内容、后记、参考文献组成本科需二份专科需一份论文的一稿、二稿、三稿等没有规定的格式各一份。 2、封面左上角须印有“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字样。 3会计学本科同学在上交毕业论文时需要同时交电子版的论文一份和Powerpoint幻灯片一份。专科不需要交纳。 2、论文的结构与要求 论文包括标题、内容摘要、索引关键词、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等部分。本科一般不少于6000字不超过10000字。专科不少于5000字不超过 8000字。 论文一律打印不得手写 1、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应当简短、明确有概括性符合毕业论文任务的要求。论文标题应能体现论文的核心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论文标题不得超过25个汉字不得设置副标题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分二行书写。论文标题用词必须规范不得使用缩略语或外文缩写词。 2、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精练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包括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摘要中不应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并应避免将摘要撰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内容摘要一般不超过200个汉字。 3、索引关键词 索引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一般列举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并应出现在内容摘要中。 4、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和所在页码。 5、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和结论等部分。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 绪论一般做为论文的第一部分应说明写作目的、意义的说明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问题。 论文主体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文字通顺简练。 结论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所论述的问题进行评价。 正文一级及以下子标题格式如下 一、一1、1、①。 6、后记 对整个毕业论文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对导师和对为论文撰写等提供帮助的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尽量简洁明了。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毕业论文工作中取材的广博程度。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或出版的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为主。网上参考文献应注明准确的网页地址。 3、正文打印要求 论文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进行打印页面上、下边距各2.5厘米左右边距各2.2厘米并按论文装订顺序要求如下 1、封面 封面即是格式要求中的第一页。
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毕业论文是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在学术层次上与专门从事某一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可能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上,特别是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和研究问题的态度要求上要严格、认真。学员要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撰写出能反映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与水平,能代表自己见解、能力和成果的合格毕业论文。下面是针对会计专业本科论文的具体写作规范说明如下:
一、写作程序
会计论文写作程序一般包括确定论文题目,草拟论文提纲,写出初稿,反复修改直至定稿等内容。
(一)选题
选定论题范围简称选题,是论文写作的起点,即选择论证的学术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论题不同于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是论文的标题,是从论题范围中选择出来的,研究的范围比论题小。
1.论题的来源。论题可以从理论研讨和社会实践两方面来。一方面,来自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业务、新问题。比如,企业的存货大量积压,从而造成会计报告中的存货的信息严重失真。再如,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造力度的加大,原有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需要进行改革。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解决,由此围绕着“会计诚信的思考”、“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等展开讨论。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比如,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股票期权业务的开展,以知识资本进行的投资,资产重组概念的提出,通货膨胀的加剧等等,这些都对原有的会计理论、会计实务提出了挑战,也迫切要求有新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来自科研领域中出现的新观点、新问题。此外,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我们的财会工作也要和世界接轨,接踵而来的一些新的经济业务、经济关系势必要求我们的会计理论先行一步。比如,跨国企业会计、海外投资业务处理、金融保险会计、战略管理会计等问题,都值得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