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论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计算机技术在企事业单位中发展、应用的需要,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等常用软件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等计算机相关应用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计算机专业高等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应用专业论文1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保定徐水区职教中心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建设过程中采取全方位、多渠道的校企合作方式,形成了“两室融一,产教给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两室”指学生学习的实训室和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的工作室,两者有效的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教学实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1 实施背景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和企业合作,校企合作、产教给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校企合作,使企业的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教师能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学校在校企合作上解决了师资不足和设备不足的问题,可利用企业先进设备做为学生的实训设备,学生可以学到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解决了人力资源不足这个困扰企业的重要问题;
徐水区职教中心计算机应用专业和徐水微笑贝贝儿童摄影工作室、保定同发广告有限公司、保定燕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徐水思维广告设计部,徐水玫瑰之约婚庆公司、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合作。
其中四家企业和学校共同建立了四个工作室:徐水微笑贝贝儿童摄影工作室,影楼后期数码处理工作室,明杨图文广告设计部,玫瑰之约婚庆服务部。
2 主要目标
学校实训室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素质的主要途径。企业工作室是对实训室的延伸和补充,可以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两者在教育目标及内容上具有趋同性、在教育手段上具有互补性、在教育效果上的具有相似性。企业工作室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生丰富实践经验的主要阵地。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完成企业的一些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地展示与锻炼。
“两室融一,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抓学校实习实训基础上,发挥好企业工作室对实训教学的辅助作用,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
以工作室为平台,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实现在校期间即融入企业,就业时与企业无缝隙衔接。
3 实施条件
(一)由行业企业专家、高校专家、域内学校、本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为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保障。
(二)合作企业和学校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企业和学校进行全方位合作,为建立企业工作室,实现“两室融一,产教结合”提供了条件保障。
4 实施过程
(一)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校企合作委员会对校企合作事项做统一安排和部署,包括人才供求信息交流、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几方面
(二)召开校企合作听证会
合作企业和学校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企业和学校进行全方位合作。
(三)建立“两室融一”工作室
1、摄影工作室
与徐水微笑贝贝儿童摄影长期保持合作关系,企业在校内建立儿童摄影工作室。学生在学习摄影理论的同时,在摄影工作室进行摄影的实际拍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
2、影楼数码后期工作室
微笑贝贝儿童摄影于20xx年又增加了一个影楼数码后期工作室。企业定时派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图形图像处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企业数码照片进行后期处理,校企合作更进一步。
3、明扬图文广告设计部
计算机应用专业和徐水县思维广告设计部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随着合作的深入,和示范校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在校内成立了明扬图文广告设计部。
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定期进行专业指导,学生把学习的平面设计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完成广告设计的工作任务。
4、玫瑰之约婚庆服务部
20xx年,徐水县玫瑰之约婚庆公司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校内成立了玫瑰之约婚庆服务部。
学生学习礼仪、摄影、录像及后期剪辑等理论知识,在工作室中进行实践演练,同时承接社会上的颁奖和婚庆活动。
5实施效果
(一)、校企双方可以及时沟通技能人才供求信息;
(二)、企业可以协助我校设置和调整专业课程、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确保所教、所学、所用三者不仅对接,而且必须体现高技能;
(三)、在“两室融一,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开发了《平面与摄影实训教程》的校本教材,并获准公开发行。
(四)、有利于在企业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
(五)、合作实施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前的上岗实习;
(六)、共同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6 评价与思考
“两室融一,产教结合”这种校企合作模式能将课堂所学的理论与企业实践很好地相结合,激活了专业发展,提升了学生能力,为企业创造了利润。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较好方式,值得同类学校借鉴。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学校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开展提升理论知识的培训服务,为企业的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可把班级办在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专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工作的培训与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将继续深入进行校企合作,在保证原有合作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合作模式。
计算机应用专业论文2
0引言
现阶段,计算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我们现在已经处在一个信息技术化时代,目前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对完善我国计算机教育体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目前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实践存在的不足
1.1教学内容模式化,专业针对性不强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往往与教材内容保持一致,照教材模块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操作的训练。讲授硬件基础时让学生只观看一些硬件图片、组装视频,配合生硬的讲解;讲授软件时就根据菜单命令的功能结合相关的实例逐个讲解,与专业需要的计算机能力联系不够,综合运用性不强。这样就使得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一些学生学完该课程后,还是不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解决生活、工作中的诸如制作个人简历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研究肖红菊长沙职业技术学院410217表、数据统计与分析等一些简单而实用的问题。
1.2教学方法单一化,学生主体性不够明显
目前有许多高职院校单纯的把计算机应用教学实践模式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操作教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局限于老师单方面讲授,而忽略了实际操作和实践,教师过分强调教与学,只是让学生盲目的观看课件和书本。例如:教师只是通过像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并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交流的时间,整堂课基本处于老师讲授的时间,没有给学生留出模仿操作和实践的时间。这样没有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缺少交流,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尽管之后也会在机房安排实践,但学生因不能及时地通过实践巩固理念知识,遗忘性较大,教学效果不理想。
2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水平的有效策略
2.1整合课程内容,服务专业实际需求
课程的内容应服务于学生应具有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把学生的专业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应依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计算机在该专业领域的应用现状,明确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的类型,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拓展,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专业课程中需要完成的数值计算或事务处理任务等。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得以巩固和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专业课的学习。
2.2采用分组合作法,实施理论教学目标
它主要将学生分为几人一组,共同解决计算机问题,有针对性、有目标的进行实践操作,因此这种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融入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从而优化计算机课堂效果。计算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课堂互动及疑难知识点的总结,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计算机操作过程的方法,增加课堂互动,老师操作一步,学生跟着操作一步。教师根据制定好的教学目标,逐步实践,这样不仅能够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还可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实践的能力。例如:在使用“Word20xx”文字处理软件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前给出相关知识点的案例,如校园宣传海报、手抄报等,告诉学生可以运用包括艺术字、图片、自选图形等在内的图形对象实现,让学生先分组讨论,探求解决办法,实践操作后提交案例制作效果或提交小组制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教师再根据案例制作情况及问题反馈情况,突破重点、难点,从而循序渐进的实施了教学目标。
2.3采用情景再现法,明确操作实践目的
计算机教师可以在计算机课堂教学广泛运用情景再现法,这主要是指通过还原计算机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动口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计算机知识,还可以作为一剂提神剂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利用情景再现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计算机课本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养成认真仔细听课的好习惯。在实际操作和动手的过程中,学生也能熟悉计算机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进度,同时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互动,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根据之前的操作和预习来回答问题,这对计算机书本知识的记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师要明确计算机实践教学目的的重要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已不仅是当素质教育发展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提高计算机实践教学课堂的利用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达到优化传统教学方式的目的。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堂进行改革,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让学生真正受益。总之,培养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需要学校、学生、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计算机应用专业论文3
多年从事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工作,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改革、创新、发展有诸多观察、想法。本文从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现状的思考入手, 根据市场的需求及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建设、教师的培养、多途径加强计算机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提出了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而开展建设。
一、背景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现在招生越来越难,教师也越来越难上课,学生就业是难上加难,这种情况有发展成恶性循环的趋势,学校,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素质评价也较低,招生教师也不愿意把学生介绍到计算机应用专业去,计算机应用专业形成这种状况,不得不让人思考,原因何在?有解吗?这些都是一直困扰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工作者的难题。
二、现象分析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无处不在,各种层次的信息技术工作人员需求很大,那为什么中职计算机毕业生又难以找到工作,通过社会调研,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当,针对性不强,教学中实作欠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不到位,学生找不到学习的着力点,厌学情绪浓,学校对社会用人层次不清,对适合中职学生的岗位缺少了解,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学生就业能力没有办法提高,学生就业困难,久而久之,专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学生就不到业,专业招不到生,老师没有课上,工作岗位就会减少,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加强校企融合,弄清人才需求
由于学校与企业缺少沟通,相互缺少了解,企业用什么人?需要哪些技能?学校缺少了解,企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方法也不知道?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加强校企融合,是时代的需求;校企融合的方法也很多,比如,学校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不定时的锻炼,顶岗工作,可以不定期派遣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企业也可以派遣专家到学校指导教学或进行讲座,顶岗教学。这样长期交流,学校和企业能全方位互相了解,学校可以有明确的目的培养学生技能和职业素养,企业招到学生再次培训也会从简,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搞好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
计算机应用专业是一个有历史的专业,曾经是一个很红火的专业,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变成了每个人生存的一个条件,对计算机的简单使用及专业化使用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才能干的工作,因此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要在社会上立得住脚,就要求更专业,更熟练;提高学生的技能就成了计算机专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专业建设就成了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要搞好专业建设,不是某个人的事,必须要团队共同努力,用集体的智慧;专业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就是根据学生要有的技能和素养来设置,要组织大量的有经验的教师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一个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手段现在可以多样化,但教学方式一定要改革,如可以采用模块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怎样改,也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与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溥弱,学习能力较差,缺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现在的中职学生的教学应从基本知识入手,技能培训为主,根据行业细分学习内容,不能面面具到,把办公、网络、网站、网页、图片、平面设计、动漫制作、影视制作、电子商务作为不同的分支去展开教学,根据学生的主体兴趣进行细分化式的教学,做到熟练熟练再熟练,才能把中职业学生培养成初级或中级技能人才。
(三)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精心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着教学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师的培养中,应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好的教学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完整的企业工作经验,学校应通过学校内部建立一个教师培养的机制,利用好学校的条件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也要派出去培训,一个是理论的提高,另一个是到企业中去锻炼,后者更为重要,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来完成这方面的工作。
(2)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熟悉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变化。专业教师对教学要有求“新”的精神,通过多种形势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把知识与技能有机的融合,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能学得轻松,做得轻松,这也要求教师能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用模块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等新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3)教师应用走出学校进行社会,利用网络、实地调查、市场调研等方法随时关注市场动态,不断改进教学活动,使其更加适应就业需要。担任专业教学的教师应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加职业实践,了解劳动市场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情况,增加职业经验,从而及时调整在校的专业教学目标和改革教学方法。同时要设法组建一支由专业教师和校外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兼职实训教师队伍,这也是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多途径加强计算机实践课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有充足的实训环境,实训环境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学校应加强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验室的建设、计算机网络实训室的建设,办公自动化模拟工作环境的建设,学生通过实训,动手能力 与掌握的知识协调、融合才能达到企业用人的标准。学校除了有硬件的保障外,专业建设还应通过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设计出企业环境,企业工作任务,用于模块教学或项目教学中去。
(2)开展技能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既能锻炼学生,也能帮助教师完成一些工作,也能帮助学校完成一些交给企业来做的工作,如广告栏、宣传栏等。
(3)拓展技能训练场所。利用实验室,把学校信息化方面的部分工作交给学生去做,既可以锻炼学生,也能减轻教师的一些任务。信息中心,学校教师的计算机维修和维护都是学生的实训场地。
(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在学校有教师的指导,有同学的帮助,但学生最后要走进社会,独立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是信息时代对每个人的要求,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强弱,决定着一个人以后发展的前途,所以,在校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的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的论文 篇1
讨论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得到了社会上的高度关注,培养的人才数量也比较多。中职教学能够将社会上的需求作为主导,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的教学,很多方面都会积极地考虑到学生的看法,并且得到了不错的效果。在应用项目教学法时,教师需要灵活教学,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都开始不断地做出革新,但是获得的成绩并不如预期效果。一般而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内容,与社会上的需求进行紧密结合,与企业相互联系,整体上取得的效果是比较积极的。可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将计算机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教学,很难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获得预期的培养效果。例如,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影响下,仅有少数学生可以熟练地记忆、应用,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一般的情况,最终的能力也很一般。其次,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落实,仅仅是从试卷、上机操作两个方面来完成,未真正让学生去锻炼实际的工作,当学生毕业以后,遇到企业的任务和工作要求时,很容易与固有的学习内容出现冲突,届时对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是日后改革的重点内容。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提纲范本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提纲,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2.1 DVFS技术下的低功耗/能耗研究
2.2 不同层次的低功耗/能耗研究
2.3 其他低功耗/能耗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电池的'实验平台
3.1 功耗/能耗测量方法现状
3.2 一种新型基于电池的实验平台
3.3 平台参数测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性能能耗权衡模型与最佳节能频率
4.1 性能和功耗/能耗的理论分析
4.2 性能能耗权衡模型
4.3 最佳节能频率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性能能耗权衡模型的动态调频策略
5.1 实际分时系统中的最佳节能频率
5.2 动态信息收集
5.3 细粒度调频
5.4 离散频率下的频率分配
5.5 动态调频策略框架
5.6 静态能耗扩展效果验证实验
5.7本草小结
第六章 动态调频策略在Linux中的实现
6.1 Linux原有频率管理策略
6.2 动态调频策略设计与实现要点
6.3动态调频策略相关的关键数据结构
计算机应用专业优秀毕业论文
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优秀毕业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摘要:
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最就是信息的产生、处理和变换越来越频繁,作为其硬件支持的计算机正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这种普遍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重大、实际的问题——计算机安全。就集中介绍了计算机安全技术以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
计算机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1计算机安全技术
计算机安全技术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是指为防止外部破坏、攻击及信息窃取,以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防护技术。下面我就从计算机安全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方面两个角度出发来进行探讨。
1.1计算机安全技术主要有两个研究领域
一是计算机防泄漏技术。即通过无线电技术对计算机进行屏蔽、滤波、接地,以达到防泄漏作用。
二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即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改进、改造系统的安全配置等方法,以防御由于利用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配置、操作系统及系统源代码等安全隐患而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的攻击,使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1.2计算机安全技术包括方面
计算机的安全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个人计算机的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技术。
1.2.1个人计算机的安全技术
个人计算机的安全技术是影响到使用个人电脑的每个用户的大事。它包括硬件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防病毒技术。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硬件安全技术和操作系统安全技术。
计算机应用专业论文致谢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那种感觉就宛如在一场盛大的颁奖晚会上,我在晚会现场看着其他人一个接着一个上台领奖,自己却始终未能被念到名字,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后,终于有位嘉宾高喊我的大名,这时我忘记了先前漫长的无聊的等待时间,欣喜万分地走向舞台,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抒发自己的心情,发表自己的.感想。这篇毕业论文的就是我的舞台,以下的言语便是有点成就感后在舞台上发表的发自肺腑的诚挚谢意与感想: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的导师许静老师。她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在闲聊中她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你,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辞等方面她也总会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你,从选题、定题开始,一直到最后论文的反复修改、润色,许老师始终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许老师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谢谢许老师。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邱铮学长。正在撰写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助我搜集文献资料,帮助我理清论文写作思路,对我的论文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学长的帮助表示真挚的感谢。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论文1000字
浅谈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1、综述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项目,研究探索出适合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特点,满足计算机应用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群)需求,全面涵盖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又能够真正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项目,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并改进项目,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1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集中关注于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和原则,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以现实的学习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成就目标。
1.2 项目教学法应遵守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2)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3)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
4)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不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而是围绕完成项目设计、达到意义建构这一中心来展开的,所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应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定。
2、实施步骤
根据项目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设计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如下:
1)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情境
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
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多的阅读文献资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为毕业设计做技术准备,另一方面是学习论文的写作方法。一篇优秀的论文对启发我们的思维,掌握论文的写作规范很有帮助。
论文的写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下面仅对论文中的几个主要部分的写作方法提出一点参考性的意见。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做标题,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
首先要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要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
前言部分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你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
二、综述部分
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基础或技术基础的。综述部分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选题的.意义。
综述部分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避免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一个高起点。
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对同行研究成果是否能抓住要点,优缺点的评述是否符合实际,恰到好处,这和一个人的分析理解能力是有关的。
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阅读一定量(2——3篇)的近期外文资料,这不仅反映自己的外文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论文的先进性。
三、方案论证
在明确了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文献综述后,很自然地就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在写作方法上,一是要通过比较显示自己方案的价值,二是让读者了解方案的创新之处或有新意的思路、算法和关键技术。
在与文献资料中的方案进行比较时,首先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方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或设计这样的方案,前面评述的优点在此方案中如何体现,不足之处又是如何得到了克服,最后完成的工作能达到什么性能水平,有什么创新之处(或有新意)。如果自己的题目是总方案的一部分,要明确说明自己承担的部分,及对整个任务的贡献。
四、论文主体
前面三个部分的篇幅大约占论文的1/3,主体部分要占2/3左右。在这部分中,要将整个研究开发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总体设计、模块划分、实现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述。
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研究型论文和技术开发型论文的写法就有明显的不同。
研究型的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算法推导,形式化描述,求解方法,计算程序的编制及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结论。
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
技术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
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设计实现,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
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
五、测试及性能分析
对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测试数据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测试数据,论文工作的成效就可一目了然。根据课题的要求,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也可以在工作现场测试。
在论文中,要将测试时的环境和条件列出,因为任何测试数据都与测试环境和条件相关,不说明测试条件的数据是不可比的,因此也是无意义的。
测试一般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将课题完成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子系统)或应用系统所要求达到的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性能测试一般是在系统(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下,记录实例运行的数据,然后,归纳和计算这些数据,以此来分析系统运行的性能。
测试实例可以自己设计编写,也可以选择学科领域内公认的、有一定权威性的测试实例或测试集。原则是通过所选择(设计)的实例的运行,既能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的功能和性能,与同类系统又有可比性。只有这样,论文最后为自己工作所做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六、结束语
这一节篇幅不大,首先对整个论文工作做一个简单小结,然后将自己在研究开发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或独立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再对自己工作的进展、水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论。但在用“首次提出”、“重大突破”、“重要价值”等自我评语时要慎重。
七、后记
在后记中,主要表达对导师和其他有关教师和同学的感谢之意。对此,仍要实事求是,过分的颂扬反而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一节也可用“致谢”做标题。
八、参考文献#p#分页标题#e#
中外文的参考文献应按照规范列举在论文最后。这一部分的编写反映作者的学术作风。编写参考文献要注意:(1)要严格按照规范编写,特别是外文文献,不要漏写、错写;(2)论文内容和参考文献要前后对应,正文中凡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加注;(3)列出的文献资料应与论文课题相关,无关的文献只会使读者感到你的研究目标很分散;(4)选择的参考文献应主要是近期的。
毕业设计论文全文一般在3万字左右,其实,字数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论文的质量。
高校计算机专业行动导向教学的应用论文
一、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在高等院校课程教学中,推行教学改革,积极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实用型人才。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立起来,教师知识的传授者,整堂课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到情况却不容乐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强调教师的知识权威性,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有了疑惑未能及时提出,需要弥补的专项板块知识未能得到加强,导致在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短板。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处于静态、固定的状态,教师按照既定的内容传授知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容易引发学生的方案。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采用丰富的形式,促进学生学习技能得到提高,而是片面地强调结果,以求出事实概念和数据为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模式缺乏活力。
二、行动导向教学策略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重视课堂互动,提升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
在高校计算机行动导向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交流为辅助的互动型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注重观察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建立增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学习观,与学生做朋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学习活动的引导,并且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辅导者。使用幻灯片播放配合板书教学的方法,进行每一堂课的知识总结。在回顾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规律,通过课后习题拓展训练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在计算机系统软件教学方法中,教师应该从创设教学问题的角度出发,考察自身的教学活动安排是否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是否借助大学生的生活平台投射与软件教学活动中去,从而保证软件教学能够体现出计算机学科的趣味性、现实性和一定的探索性。
计算机专业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论文
摘要:项目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该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才能适应高科技时代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才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本文主要讨论了项目教学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社会需求;综合实践
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因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非常强的综合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顺利的适应专业岗位需要,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就业质量。
1计算机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专业的强实践性特点,要求教学方法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讲授,而是要将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应用于教学中,才能使学生深入的掌握所学知识,灵活的应用理论知识,并具有创新能力。计算机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1实验教学法。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来看,实验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仪器设备,通过独立操作,观察实验结果,验证理论知识、巩固并灵活应用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精心组织和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同时要明确实验要求,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研究论文
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因此高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社会对于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合理的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我国目前在进行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对计算机科学与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培养重点
1.1 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对于我国的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传统的单一培养模式并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国高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按照国家的指导意见和发展方向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根据专业自身特点和学校的整体发展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1.2 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重点
在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着自身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重点。在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针对于我国目前涉及科学与技术应用现在的标签中依据学科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整体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要能够保证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在进入社会后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我国计算机行业的整体发展。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要培养哪种类型的人才,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能力。合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规格要求,包括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方向。
1.1 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有大量的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形成了完整的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学大纲。随着计算机专业范畴的日益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高等院校办学层次多样,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IT 行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除了IT 行业需要相关的设计和开发人员,其他行业也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人才。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职业岗位包括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计算机技术应用行业的扩展要求学生既掌握计算机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又具有学习不同行业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往计算机专业的定位与当前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人才培养机制同市场需求脱轨,培养的毕业生岗位指向性不够明确,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教学内容设计没有体现出新技术的特点,毕业生难以胜任企业实际岗位。